12 下背痛患者的      運動處方 作者:方進隆.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甲狀腺甲狀腺 一年 六 班 一年 六 班 第 六 組 第 六 組. 位置 * 頸部前方, 喉部氣管兩側。
Advertisements

運動指導員講座 陽安格 Angus. 體重控制 運動處方 體適能檢測 運動迷失 實例分享 講座內容.
如何運動才健康 國立高雄大學運動健康與休閒學系 王光濤. 預防或控制代謝症候群沒有特別的訣竅或捷徑,所有專家的建議還是老話『養 成良好的健康習慣』 保持標準體重、健康飲食 如同減肥飲食法近年爭論不斷,代謝症候群飲食也有類似的疑問。 要控制體重,還是不能忽視控制飲食整體的總熱量。 梅約醫學中心的教育網站上也建議,預防代謝症候群的飲食是,多吃不同種類的蔬果。
13 糖尿病與高血壓患者 的運動處方 作者:方進隆.  診斷代謝症候群的臨床標準,五項當中,高血糖 和高血壓就是其中兩項。  現代人罹患代謝症候群的比率越來越多,這與高 血糖、高血壓、糖尿病,以及心血管疾病皆有密 切關係。  運動是良藥,是改善及預防糖尿病、高血糖與高 血壓的一種重要方式。
1 桌球的運動傷害 國立陽明大學附設醫院復健科 物理治療師 蕭淳仁. 2 3 成功背後的推手 4 今日主題 運動傷害有哪些  桌球選手的運動傷害 為什麼會發生運動傷害  運動傷害的生理機轉  運動傷害的成因 運動傷害的處置方法  物理治療扮演的角色 問題與討論.
運 動 的 好 處運 動 的 好 處 小朋友分組討論ㄧ下,5 分鐘之 後上台報告 !. 好處有哪些呢 ? 強健骨骼、肌肉和關節。 減少抑鬱和焦慮的情緒。 減少體脂肪、控制體重。 減緩老化延長壽命。 減少因為心臟病造成的死亡。 減少高血壓的機會,並可幫助降低血壓。
健康生活 1 第三章 運動與健康 2/507/50 送牛奶的人比喝牛奶的人身體棒。 健康生活 3 ※世界衛生組織〈 WHO 〉的危險因子研究顯示, 缺乏體能運動、抽煙、高脂肪低纖維的飲食習慣, 造成 80% 以上的早期冠狀動脈心臟病 ※靜態生活型態促成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及肥胖 症的罹患率 第一節.
青春動起來 ~ 談健康體適能 蘆洲國中: 胡志鋒、 顏義松. 一、前言  原始人類 生存需要 漁獵為生 生活電器化 工業革命 畜牧階段 科技時代 健康與體適能的重要問題。
看診小撇部 門診科別 & 健康檢查. 一、門診科別 ( 一 ) 眼科  視力減退  紅腫  痠痛奇癢流淚不止  斜視  角膜炎  眼睛不舒服.
增進體能的肌力 訓練法 林嘉志 博士 體育與運動科學系副教授 美國運動醫學會團體運動教練 (ACSM-GEI) 美國運動醫學會個人教練 (ACSM-CPT) 美國運動醫學會運動生理師 (ACSM-EP-C) 美國運動醫學會註冊臨床運動生理師 (ACSM-RCEP) 美國運動醫學會運動即良藥認證第三級.
論點 “ 自由 ” 主張 照顧 ” 弱勢 ” 父母 我 配偶配偶 子女子女 8 夫 妻.
常見疼痛保健 頭痛 下背痛 口腔疼痛. 常見疼痛 — 頭痛篇 原因: 疾病:血壓,腦部,眼睛 3C 食物:起司 (cheese), 巧克力 (chocolate), 柑桔類食 物 (citrous fruit) 。因含酪胺酸,會造成血管經孿。 醃製品:含有亞硝酸鹽,可能引起偏頭痛。 代糖阿斯巴甜:可能會過度刺激或干擾神經末梢,增加肌.
脊椎外傷 王哲川 奇美醫學中心 神經外科主治醫師.
第十章 分 配 理 論 INDEX 第一節 所得分配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生產要素的需求 第三節 分配的邊際生產力理論
4.基礎健身體適能運動.
運動傷害 Sports Injury 國軍高雄總醫院復健科 杜國賢醫師.
高雄市立小港醫院 復健科 劉雅棻 物理治療師 2016/02/26
指壓 教學投影片.
講授:蔡豐任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博士 國立聯合大學副教授兼體育室主任
健康體能運動處方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 卓俊辰.
伸展操—下肢 物理治療師 朱婌瑜
9 女性的運動處方     (含孕婦) 作者:方進隆.
過重/肥胖兒童與青少年 之篩選及處理流程 體位評估 BMI ≧ 該年齡、性別過重BMI值者 否 隔年再評估 是 是否符合以下 任一條件:
班級:幼保二甲 學號:499I0004 姓名:鄭惠慈 指導老師:陳韻如
運動醫學科衛教文章 台北榮總 骨科部 運動醫學科.
棒球運動傷害 -投手 98學年度第2學期
課程大綱的介紹 健康的概念,WHO定義,影響健康的四大因素 健康相對概念,小變態,化外之民,妥瑞式症。
伸展操-下肢 高雄市立小港醫院 徐欣妏物理治療師
Need for Muscular Fitness (健身)
南門國小教師體適能 護照試辦活動說明會.
100年上半年度三高團體健康講座 三高剋星課程 歡迎參加 一律免費 來電預約專線 轉3276 小港醫院關心您 日期 時間 講題
軟組織受傷 急救課程手冊修訂版.
高雄市立小港醫院 復健科物理治療師:朱婌瑜
高雄市立小港醫院 復健科 劉雅棻 物理治療師 2015/02/27
健走運動處方簽 學號: 姓名:黃詩倪 指導老師:張瑞興老師.
老化的細胞生物學 (1)細胞衰老(senescence) (2)基因體的不穩定(genomic instability)
明新科技大學-體適能教材 體適能概論 明新科技大學體育室.
濫用藥物 姓名:林鴻源 下6B.
單元內容 什麼是高血壓 高血壓有哪些症狀 導致高血壓的可能原因 高血壓對健康的危害 高血壓的危險因子 如何控制高血壓 高血壓的藥物治療.
常見的傳染病.
第三章 肌力與肌耐力.
體適能介紹 健體領域輔導團專任輔導員 郭宗坤.
流行mv舞蹈.
Diabete.
訓練方法 1st page.
全威圖書有限公司 C0062.
諾羅病毒 成員:陳姿菁 梁閔翔 許寧靜.
威爾斯親王醫院 住院病人意見調查 2018年7月16日- 8月10日 7號床.
什麼是DAS 28 (28處關節疾病活動度評估)? DAS (Disease Activity Score) – 根據28個關節的 評估
運動傷害與防護 老師:莊惠雯.
香港快樂指數 2007 何濼生教授 嶺南大學公共政策研究中心.
Health and Eating Behavior of the People in Hong Kong
為成功制定目標和行動計畫 國際獅子會分區主席訓練.
台灣的人口 教學者:李蕙娟 年級:二年級.
運動傷害 急救教練 林唯穎.
抬腳運動 核心肌群肌力訓練 起始姿勢Position (20%) 動做 movement (20%)
健康生活 林思敏 五禮.
可限制遠端腓骨前移之踝部護具 Fibular anterior slide restricted ankle brace
扶抱技巧概論 香港紅十字會甘迺迪中心 物理治療部.
95學年上學期高二物理 黃信健.
95學年上學期高二物理 黃信健.
97學年上學期高二物理 黃信健.
Presenter : Siang Wang Advisor : Dr. Yen - Ting Chen Date :
06/09 DDos 異常事件報告.
第一章 貨幣的時間價值.
第一節 餐飲服務的定義及範圍 3-1 虎鉗的種類與規格 虎鉗種類 虎鉗規格 虎鉗各部位名稱 虎鉗安裝.
威爾斯親王醫院 住院病人意見調查 2017年7月17日- 8月11日 7號床.
管理學作業 Ethics dilemma-SeaWorld trainer killed by killer whale
苦海救生: -義工督導技巧.
第一節 餐飲服務的定義及範圍 4-3 鋸切姿勢與鋸切法 一. 鋸切姿勢 二. 鋸切法.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2 下背痛患者的      運動處方 作者:方進隆

約2/3的人曾罹患下背痛,一年內下背痛的發生率約為15~35%。 下背痛是造成45歲以下者失能最普遍的原因。 了解下背痛形成原因、分類、處理原則,以及下背痛和身體功能的評量。 提供下背痛患者運動與身體活動的指導原則與建議。

一 下背痛相關名詞定義 失能模式 第一節 下背痛相關定義與危險因子 1. 障礙:心理、生理或解剖結構或功能的喪失或不正常。 第一節 下背痛相關定義與危險因子 一 下背痛相關名詞定義 失能模式 1. 障礙:心理、生理或解剖結構或功能的喪失或不正常。 2. 功能限制:執行日常活動的能力受到限制。 3. 失能:由於障礙或功能衰退與限制,導致無法從事或限制正常活動的能力。

4. 失能模式:疾病→障礙→功能限制→失能。 5. 修正的失能模式:    疾病            障礙  功能限制  失能 運動不足生活方式

非特殊性下背痛:將明顯或確定的脊柱受傷或重大疾病排除後,其他一般性的下背疼痛稱為非特殊性下背痛,八成以上的下背痛屬於此類,如肌肉或肌腱拉傷或發炎。 下背痛依疼痛持續時間分為三類: 1. 急性:短於6週。 2. 亞急性:介於6~12週。 3. 慢性:大於12週。

二 下背痛的危險因子 1. 個人因素:健康狀況不佳是下背痛最主要原因。 2. 工作因素:如費體力、舉重物和會造成姿勢不良的工作等。 二 下背痛的危險因子 1. 個人因素:健康狀況不佳是下背痛最主要原因。 2. 工作因素:如費體力、舉重物和會造成姿勢不良的工作等。 3. 心理因素:影響下背痛的後續治療的反應。 4. 社會因素。 過於重視生理上的問題,而忽視工作、心理與社會層面的問題,會導致治療的失敗,而造成患者與治療者的挫折感。

一 下背痛的分類 (一)美國臨床指引 第二節 下背痛的分類與成因 1. 潛在嚴重的脊椎問題。 2. 坐骨神經痛。 第二節 下背痛的分類與成因 一 下背痛的分類 (一)美國臨床指引 1. 潛在嚴重的脊椎問題。 2. 坐骨神經痛。 3. 非特殊性下背痛:肌肉或韌帶的受傷。

(二)疼痛持續時間 (三)疼痛部位 1. 只有下背痛。 2. 下背痛與膝蓋上部疼痛。 3. 下背痛與整個下肢疼痛。 1. 只有下背痛。 2. 下背痛與膝蓋上部疼痛。 3. 下背痛與整個下肢疼痛。 急性下背痛的組織受傷可能會導致鄰近組織疼痛敏感度增加,造成診斷的困難度。

二 下背痛的成因 大多與背部肌肉的扭拉傷、肌肉疲勞無力有關。 原因可能是姿勢不良、長時間維持同一姿勢、過度或重複使用腰椎、負重等。

(一)背部的解剖結構 以腰椎與頸椎最容易發生問題。

圖12-1 脊髓和脊髓神經(續)

腰椎承受身體重量,需要靠椎間盤的緩衝,吸收加諸於脊椎骨上的負荷,一旦椎間盤磨損或突出,就會引起各種障礙與疼痛。 如腰部脊椎、肌肉與韌帶受傷,使得神經構造也受到傷害或壓迫,讓病痛或症狀不再只是停留於腰部,而是往下傳到大腿與小腿。

(二)下背痛的形成原因 疼痛感覺開始是由於實際的組織受傷(拉傷或扭傷)所引起,急性的組織受傷會導致發炎反應,造成痛覺的敏感。 慢性下背痛,有些情況是組織已經痊癒,但疼痛感覺還是持續存在:受傷後,較小的刺激也會產生疼痛感覺。疼痛感覺敏感化,因此不易確定確實的受傷部位。

一 下背疼痛的評量 第三節 下背痛的評量 下背痛評量分為疼痛評量與功能性評量。 第三節 下背痛的評量 下背痛評量分為疼痛評量與功能性評量。 一 下背疼痛的評量 疼痛感覺和強度可以採用疼痛數字量表(NRS)和視覺類比量表(VAS)加以評量。

(一)疼痛數字量表

(二)視覺類比量表

二 身體功能評估 (一)自我陳述問卷 身心健康狀態評估:SF-36健康調查量表。 二 身體功能評估 (一)自我陳述問卷 身心健康狀態評估:SF-36健康調查量表。 下背痛問卷:歐氏下背痛失能量表、羅蘭-摩理斯下背痛生活障礙問卷。

(二)功能性評量方法 包括關節柔軟度、心肺耐力、肌肉適能、速度和反應等項目。 功能性評估:整體的活動能力。 障礙評估:部分能力(如關節活動範圍或肌力)。

一 嚴重或有潛在危險的下背痛須請醫師診斷與治療 第四節 下背痛患者的指導原則與概念 一 嚴重或有潛在危險的下背痛須請醫師診斷與治療 二 鼓勵和期望患者早日恢復正常活動

三 必要時冷熱敷以減輕疼痛 肌肉拉傷或痙攣的下背痛患者,可先用冰敷減輕疼痛,每天3~4次,每次約15分鐘。 三 必要時冷熱敷以減輕疼痛 肌肉拉傷或痙攣的下背痛患者,可先用冰敷減輕疼痛,每天3~4次,每次約15分鐘。 下背痛經過48小時,受傷部位不再出血或腫脹時,可以用電毯、熱水袋、泡熱水澡促進血液循環和放鬆肌肉;如果仍覺得冰敷比較舒服,可以繼續用,或者冷熱敷交替。

四 積極復健增強身體功能 五 需要時要定期回診與評估 改善核心肌群(尤其是腹肌與背肌)的肌力、肌耐力和柔軟度。 四 積極復健增強身體功能 改善核心肌群(尤其是腹肌與背肌)的肌力、肌耐力和柔軟度。 要規律從事有氧運動(如快走)、阻力訓練和伸展操,逐漸全面性改善體適能。 五 需要時要定期回診與評估

六 急性與慢性下背痛患者的處理方式不同 急性下背痛患者:期間避免搬抬重物、猛烈彎曲或震動身體,但一兩天後,要恢復日常活動。 六 急性與慢性下背痛患者的處理方式不同 急性下背痛患者:期間避免搬抬重物、猛烈彎曲或震動身體,但一兩天後,要恢復日常活動。 慢性下背痛患者或復發型患者:藉由背部運動、牽引、按摩、物理治療等方法,改善與預防下背痛的復發。

急性下背痛患者約在2週後,有一半病人會自己好轉。 慢性疼痛並不一定是組織受傷的指標,而且常持續很久。 勿用疼痛作為身體活動量的依據,適度休息一段時間後就要活動。

七 重視整體的治療模式 指導者應了解患者的疼痛程度,並考量生理、心理、社會與工作因素對慢性下背痛的影響。下背痛患者常見的潛在危險因素,整理如表12-1。

表12-1下背痛患者常見的潛在危險因素

表12-1下背痛患者常見的潛在危險因素(續)

表12-1下背痛患者常見的潛在危險因素(續)

第五節 下背痛患者的運動處方 一 下背痛患者的運動建議 於疼痛急性期過後可實施。

(一)加拿大魁北克脊柱失能工作小組 1. 阻力訓練或重量訓練。 2. 伸展操。 3. 有氧運動。 1. 阻力訓練或重量訓練。 2. 伸展操。 3. 有氧運動。 4. 其他:運動訓練視為整體介入計畫的一部分。

(二)美國健康照顧政策與研究機構 1. 有氧運動:低撞擊性對下背壓力較少的有氧運動。 1. 有氧運動:低撞擊性對下背壓力較少的有氧運動。 2. 阻力訓練:改善軀幹的肌力訓練(特別是背部伸展運動)。

(三)國際巴黎背痛工作小組 1. 於急性下背痛期不建議從事有氧運動或阻力訓練。 2. 運動計畫要包括有氧運動、阻力訓練與伸展操等運動。 1. 於急性下背痛期不建議從事有氧運動或阻力訓練。 2. 運動計畫要包括有氧運動、阻力訓練與伸展操等運動。 3. 建議慢性非特殊性下背痛患者從事身體活動、治療運動與休閒運動。 4. 鼓勵建立信心和建議維持動態生活方式。

二 下背痛患者的運動處方 (一)增加身體活動量 治療的基本目標:維持正常身體活動量或及早恢復正常身體活動。

(二)從事有氧運動 對下背影響較少的有氧運動,避免高撞擊有氧運動(如跑步)。 運動時以不造成下背疼痛或尚可忍受為原則。

(三)從事阻力訓練 下背痛逐漸穩定恢復2週後,則要開始從事阻力訓練以增加肌肉適能,尤其是腹背肌群。 從事阻力訓練時,也要減少腰部的負荷,避免造成疼痛或不適。 增加下背痛患者的腹背肌群肌力訓練,重視反覆次數而不強調要舉多重。

下背痛患者阻力訓練指引,見表12-2:

(四)從事伸展操 (五)養成規律運動習慣 改善腹背與下腿肌群柔軟度,可抒解下背痛。 避免急性期從事伸展操。 伸展到關節肌肉、肌腱與韌帶感到有點張力,不要疼痛不適。 動作維持15~30秒,反覆2~4次。每天做或每2天做一次。 以靜態伸展操實施較為安全。 (五)養成規律運動習慣

處理下背痛的方法通常包括減低疼痛、改善身體功能與宣導正確的觀念。 運動介入計畫對於慢性下背痛患者有所助益。 急性期盡量避免激烈活動,以免造成背部壓力與不適。 鼓勵患者養成動態生活方式與規律運動習慣,進而預防與改善下背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