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真菌药 Antifungal Drugs.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XUT School of sciences 第二十章 XUT School of sciences 第一节 抗病毒药 一、概述  多数流行性传染病由病毒感染所引起  它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和生命  80 年代初发现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 )所 致的艾滋病 (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AIDS)
Advertisements

夏季瘙痒性疾病与真菌感染的诊治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 李 航 1. 瘙痒是皮肤科永恒的主题 2  瘙痒与炎症介质之间的关系  瘙痒与皮疹之间的关系  瘙痒与全身健康之间的关系  瘙痒与疼痛之间的关 组织胺、白三烯、 前列腺素等 皮肤 中枢.
第九章 化学治疗药物 Chemotherapeutic agents.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喹诺酮类抗菌药 quinolone antimicrobial agents 第二节 抗结核药物 tuberculostatics 第三节 磺胺类药物及抗菌增效剂 antimicrobial sulfonamides.
第四十二章 人工合成抗菌药 第四十二章 人工合成抗菌药. 第一节 喹诺酮类药物 (quinolones)
妇科念珠菌感染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 石一复. 主要内容 1 、概述 2 、念珠菌外阴阴道炎的发病机制 3 、念珠菌外阴阴道炎的诱发因素 4 、念珠菌外阴阴道炎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5 、念珠菌外阴阴道炎的治疗 6 、复发性念珠菌外阴阴道炎的诊断与治疗 7 、非白色念珠菌外阴阴道炎 8 、产科的念珠菌外阴阴道炎.
人体的营养需要 ---- 维生素 B 维生素 B2 维生素 B3 维生素 B5 维生素 B6 维生素 B12.
主要致病性真菌 浅部感染真菌 深部感染真菌. 浅部感染真菌 皮肤癣真菌 皮肤癣真菌 ( Dermatophytes ) 1 、生物学性状 Sabouraud 培养基上形成丝状菌落.
第四十三章 抗真菌药 第四十三章 抗真菌药. 各种癣菌 新型隐球菌 白色念珠菌 真菌所致疾病与常用药物 灰黄霉素 制霉菌素 特比萘芬 咪 康 唑 两性霉素 咪 唑 类 三 唑 类 浅部真菌病 头 癣 体 癣 指甲癣 深部真菌病 脑膜炎 肺 炎 心内膜炎.
模块九 专科用药及其他药物 应用  药物应用技术. 项目一 皮肤科用药 模块九 专科用药 麻风病 疥疮 癣症 项目一 皮肤科用药.
焦點 1 真菌的特徵與分類. 真菌 ( 菌類 ) 皆為異營真核生物大多為陸生大多具菌絲 ( 營養菌絲, 繁殖菌絲 )
循证医学与临床血液学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王小钦.
正确使用药物.
抗阿米巴病药.
抗菌药物概论Introduction to antibacterial drugs
抗菌药和抗病毒药 Antimicrobial and Antiviral Drug
第四节 人工合成抗菌药.
第七节 人工合成抗菌药 一、喹诺酮类 第一代 萘啶酸 第二代 吡哌酸 第三代 氟喹诺酮类.
影响药物吸收的生理因素.
马拉色菌相关疾病治疗指南 2008版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真菌学组.
Chapter 3 Synthetic anti-bacterial agents
抗菌药物概论 牡丹江医学院药理教研室.
具有抗肿瘤作用的抗生素 烯二炔类抗生素 烯二炔(enedinye)类抗生素,由放线菌产生,对多种肿瘤细胞均有强烈的杀伤作用,且作用迅速,是迄今发现的活性最强的抗肿瘤类抗生素.
第三十七章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药物: 第一代:红霉素、螺旋霉素、麦迪霉素、交沙霉素;第二代罗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等。不易耐药的第三代药物受到普遍关注。 特点: 主要用于需氧G+、G-球菌和厌氧球菌等感染,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过敏或耐药患者的治疗。
发热与退烧药 第五制作小组.
第四十章 抗真菌药和抗病毒药.
Smilja Kalenic, 医学博士, 公共卫生博士 克罗埃西亚萨格勒布临床医院中心 译者/罗欲承(DXY)
第九章 化学治疗药 Chemotherapeutic Agents
复 习.
Department of pathogenic Biology of Gannan Medical University
第三十三章 真菌学概述 学习要求 1)掌握真菌的定义、形态结构与培养特性。
真菌(Fungus)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有典型的细胞核和细胞器) 广泛存在自然界,少数为单细胞,多数为多细胞(霉菌)
抗麻风病药、抗真菌药.
Chapter 46 抗真菌药 Antifungal Agents
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诊疗进展 聚焦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PFI)
侵袭性真菌病诊断及其 经验性治疗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病科 李家斌
第四十四章 抗病毒药和抗真菌药.
第四十三章 抗真菌药 Antifungal Drugs
第九章 真菌性皮肤病 Cutaneous Mycoses 上海交通大学新华临床医学院 皮肤性病学教研室.
第四十四章 抗病毒药和抗真菌药 吴宜艳.
抗真菌药 与抗病毒药.
第四十四章  抗真菌药及抗病毒药 Antifungal and antiviral drugs 制作:田汉文.
肺结核.
葡萄糖 合成 肌糖元 第六节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一、糖类代谢 1、来源:主要是淀粉,另有少量蔗糖、乳糖等。
五、作用于神经系统的受体拮抗剂 兴奋性氨基酸(EAA)受体拮抗剂 抑制性氨基酸受体受体拮抗剂 神经肽Y受体拮抗剂
抗痛风药的作用、分类及典型抗痛风药的结构、理化性质和临床用途 蔡楚璇 广东省潮州卫生学校
第十章 局部麻醉药.
头孢菌素.
问 题 探 讨 1.DNA的中文全名是什么? 2.为什么DNA能够进行亲子鉴定? 3.你还能说出DNA鉴定技术在其他方面的应用吗?
第二十六章 组胺受体阻断药.
真 菌 神木职教中心 李姣.
消化功能调节药.
第四十四章 抗病毒药和抗真菌药.
评估达力士软膏的长期有效性、安全性和耐受性
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 预防, 先发, 经验,目标治疗
第三十四章 抗病原微生物药物概论 [概述] 1. 抗病原微生物药:指对病原微生物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用于防治感染性疾病的一类化疗药物。包括抗生素和人工合成抗菌药。 2. 病原微生物:细菌、螺旋体、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真菌、病毒等 。
甲状腺激素.
抗病毒药和抗真菌药.
抗真菌药和抗病毒药.
促进凝血因子形成药.
第四节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1. 良性肿瘤 (1) 局部压迫和阻塞:消化道、肺、脑 (2) 继发改变:溃疡、出血、感染 (3) 分泌激素:
抗菌药物概论 Consideration of Antimicrobial agent
抗生素的作用机理.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遗传物质--核酸 核酸分子组成 核酸分子结构.
第四十章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多肽类抗生素.
抗微生物药物概论 Hu Weiwei (General considerations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抗真菌药 Antifungal Drugs.
化学治疗药物 Pharmacology.
五.有丝分裂分离和重组 (一) 有丝分裂重组(mitotic recombination) 1936 Curt Stern 发现
讨论:利用已经灭绝的生物DNA分子,真的能够使灭绝的生物复活吗?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抗真菌药 Antifungal Drugs

抗真菌药 抗真菌药物(antifungal agents)是指具有抑制或杀死真菌生长或繁殖的药物。 根据化学结构的不同可分为 抗生素类(antibiotic)如两性霉素B 唑类(azole) 如酮康唑 丙烯胺类(allylamine)如特比奈芬 嘧啶类(pyrimidine) 如氟胞嘧啶等。 棘白菌素类(echinocandins)如卡泊芬净等 2

抗生素类抗真菌药 两性霉素B (amphotericin B)

临床应用 静脉滴注用于治疗深部真菌感染。 真菌性脑膜炎时,除静脉滴注外,还需鞘内注射。如对新隐球菌病的治愈率为75%,死亡率下降25%~30%。 口服仅用于肠道真菌感染。 局部应用治疗皮肤、黏膜及眼角膜等表浅部真菌感染。

不良反应 较多,常见寒战、发热、头痛、呕吐、厌食、贫血、低血压、低血钾、低血镁、血栓性静脉炎、肝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等。 如事先给予解热镇痛抗炎药、抗组胺药及糖皮质激素,可减少治疗初期寒战、发热反应的发生。 应定期进行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和心电图等检查以便及时调整剂量。

两性霉素脂质体制剂 均能减轻两性霉素B的毒性 尤其是肾脏毒性明显减少 与输液有关的毒性反应如发热、寒战、恶心仍可发生

近年来已有3种两性霉素脂质体供临床使用: ① 脂质体剂型(AmBisome),用脂质体将两性 霉素B包裹而成 ② 胶样分散(ABCD),用硫酸胆固醇与等量的 两性霉素B混合包裹脂质体 ③ 复合物(ABLC),是脂质体与两性霉素B交织 而成

制霉菌素 (nystatin) 抗真菌作用和机制与两性霉素B相似,对念珠菌属的抗菌活性较高,且不易产生耐药性。 制霉素主要局部外用治疗皮肤、黏膜浅表真菌感染。口服吸收很少,仅适于肠道白色念珠菌感染。注射给药时制霉素毒性大,故不宜用做注射。 局部应用时不良反应少见。口服后可引起暂时性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泻等胃肠道反应。

灰黄霉素(grifulvin) 灰黄霉素杀灭或抑制各种皮肤癣菌如表皮癣菌属、小芽孢菌属和毛菌属,对生长旺盛的真菌起杀灭作用,而对静止状态的真菌只有抑制作用。对念珠菌属以及其他引起深部感染的真菌没有作用。 可沉积在皮肤、毛发及指(趾)甲的角蛋白前体细胞中,干扰侵入这些部位的敏感真菌的微管蛋白聚合成微管,抑制其有丝分裂。

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 灰黄霉素主要用于各种皮肤癣菌的治疗。对头癣疗效较好,指(趾)甲癣疗效较差。 常见有头痛、头晕等反应,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皮疹等皮肤反应以及白细胞减少等血液系统反应。

唑类(azoles)抗真菌药 唑类(azoles)抗真菌药可分成: 咪唑类(imidazoles)和三唑类(triazoles)。 咪唑类包括:酮康唑、咪康唑、益康唑、克霉唑和联苯苄唑等,酮康唑等可作为治疗表浅部真菌感染首选药。 三唑类包括:伊曲康唑、氟康唑和伏立康唑等,可作为治疗深部真菌感染首选药。

作用机制 唑类(azoles)可干扰真菌细胞中麦角固醇的生物合成,使真菌细胞膜缺损,增加膜通透性,进而抑制真菌生长或使真菌死亡。

酮康唑(ketoconazole) 酮康唑是第一个口服广谱抗真菌药,口服可有效地治疗深部、皮下及浅表真菌感染。亦可局部用药治疗表浅部真菌感染。 如与食品、抗酸药或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同服,可降低酮康唑的生物利用度。 口服酮康唑不良反应较多。

咪康唑(miconazole) 咪康唑为广谱抗真菌药。 口服时生物利用度很低。 目前临床主要局部应用治疗阴道、皮肤或指甲的真菌感染。 因皮肤和黏膜不易吸收,无明显不良反应。

克霉唑(clotrimazole) 克霉唑为广谱抗真菌药。 口服不易吸收,血药峰浓度较低,代谢产物大部分由胆汁排出,1%由肾脏排泄。t1/2均为3.5~5.5h。 局部用药治疗各种浅部真菌感染。

联苯苄唑(bifonazole) 联苯苄唑抑制24-甲烯二氢羊毛固醇转化为脱甲基固醇,也抑制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转化为甲羟戊酸,从而双重阻断麦角固醇的合成,使抗菌活性明显强于其他咪唑类抗真菌药,具有广谱高效抗真菌活性。 临床用于治疗皮肤癣菌感染。 不良反应包括接触性皮炎、一过性轻度皮肤变红、烧灼感、瘙痒感、脱皮及龟裂。

伊曲康唑(itraconazole) 伊曲康唑抗真菌谱较酮康唑广,体内外抗真菌活性较酮康唑强5~100倍,可有效治疗深部、皮下及浅表真菌感染,已成为治疗罕见真菌如组织胞浆菌感染和芽生菌感染的首选药物。 口服吸收良好,生物利用度约55%。 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主要为胃肠道反应、头痛、头昏、低血钾、高血压、水肿和皮肤瘙痒等。

氟康唑(fluconazole) 氟康唑具有广谱抗真菌包括隐球菌属、念珠菌属和球孢子菌属等作用。 是治疗艾滋病患者隐球菌性脑膜炎的首选药,与氟胞嘧啶合用可增强疗效。口服和静脉给药均有效。 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常见恶心、腹痛、腹泻、胃肠胀气、皮疹等。因氟康唑可能导致胎儿缺陷,禁用于孕妇。

伏立康唑(voriconazole) 伏立康唑为广谱抗真菌药,对多种条件性真菌和地方流行性真菌均具有抗菌活性,抗真菌活性为氟康唑的10~500倍。 对多种耐氟康唑、两性霉素B的真菌深部感染有显著治疗作用。 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反应,其发生率较氟康唑低,患者更易耐受。

丙烯胺类抗真菌药 抑制角鲨烯环氧化酶(squalene epoxidase),使角鲨烯经此关键酶催化生成麦角固醇受抑制,真菌细胞壁成分麦角固醇合成障碍,而产生抑菌或杀菌效应。 具有抗真菌谱广、杀菌作用强、毒性小,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小等特点。 目前,临床用药物有特比萘芬和布替萘芬。 20

特比萘芬(terbinafine) 活性高、毒性低和口服有效的丙烯胺类衍生物。对曲霉菌、镰孢和其他丝状真菌具有良好抗菌活性。 不良反应轻微,常见胃肠道反应,较少发生肝炎和皮疹。

嘧啶类抗真菌药 氟胞嘧啶(flucytosine) 氟胞嘧啶在敏感真菌的细胞内,脱去氨基而形成抗代谢物5-氟尿嘧啶,再由尿苷-5-磷酸焦磷酸化酶转变为5-氟尿嘧啶脱氧核苷,抑制胸腺嘧啶核苷合成酶,阻断尿嘧啶脱氧核苷转变为胸腺嘧啶核苷,影响DNA合成。 窄谱,主要用于隐球菌感染、念珠菌感染和着色霉菌感染,疗效不如两性霉素B。由于易透过血脑屏障,对隐球菌性脑膜炎有较好疗效,但不主张单独应用,常与两性霉素B合用。

氟胞嘧啶口服吸收良好,生物利用度为82%。血浆蛋白结合率不到5%,广泛分布于深部体液中。口服2h后血中浓度达高峰,90%通过肾小球滤过由尿中排出。T1/2为3.5h。在肾功能衰竭时t1/2可延长至200h。 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腹泻、皮疹、发热、转氨酶升高、黄疸、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尿素氮升高等。用药期间注意检查血象和肝、肾功能,如有异常立即停药,孕妇禁用。

棘白菌素类抗真菌药 常用药物有卡泊芬净(caspofungin)、米卡芬净(micafungin)和阿尼芬净(anidulafungin)等,供静脉注射用。 作用机制为抑制真菌细胞壁生成,通过非竞争性抑制葡聚糖合成酶,导致真菌细胞生长过程中细胞壁葡聚糖缺乏,渗透压失常而最终产生真菌细胞溶解;在酵母细胞中还见到细胞膜麦角固醇含量减少,稀醇化酶向生长中的细胞壁整合受抑制。

卡泊芬净(caspofungin) 对于念珠菌,曲霉菌等有良好的抑制活性,对于一些双相真菌如组织胞浆菌、粗球孢子菌、皮炎芽生菌等也有抑制作用。 临床用于侵袭性念珠菌病或用于不能耐受或其它抗真菌药物疗效不佳曲霉菌病。在治疗念珠菌病时,卡泊芬净的疗效与二性霉素B 相似,而毒性更低。 不良反应有发热、静脉输注的并发症、恶心、呕吐以及皮肤潮红。

抗真菌药物作用机制

学习要求 1.抗深部真菌感染药 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酮康唑的抗菌作用及临床应用。 2.抗浅表真菌感染药 特比萘芬、咪康唑、克霉唑抗菌作用及临床应用。 3. 抗真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