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一步 再走一步 莫顿·亨特
走一步,再走一步 学习要求 1、理解和体验故事,感悟和思考人生道理。 2、在多角度和有创意的阅读中,学会拓展思维,提高阅读质量。
学习目标 精读课文第三部分,把握“我”爬悬崖时的心理变化 学习详略得当、以小见大、以事寓理的写作方法 培养树立自信、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心理素质
重点: 理解“我”爬悬崖时的心理变化。 难点: 学习写作方法,培养心理 素质。
文体解读 本文是叙事散文。 散文,是以紧凑短小的篇幅、自由灵活的抒写、生动活泼的语言,把自然美、人情美、哲理美相融合,迅速、广泛的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样式。 根据表达方式侧重点不同,可分为叙事散文和抒情散文。散文的重要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形散”指它取材广泛,结构自由,表现方法多样;“神不散’指立意明确,主题鲜明而集中。
辩字注音组词 耸 灌 怂 罐 屡 峭 篓 俏 () () () ()
3、用波浪线划出课文中写“我”的心理活动的语句。 朗读课文 ,思考完成下列问题: 1、标明每个自然段的序号。 2、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3、用波浪线划出课文中写“我”的心理活动的语句。
二、熟悉故事: 默读4.5分钟完成,抓住记叙的关键内容,能复述。
复述故事 七月里一个闷热的日子 美国费城 “我”,5个男孩,父亲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 起因 经过 结果 启示 别出花样 去爬悬崖 起因 经过 结果 启示 别出花样 去爬悬崖 (1-6) (7-15) 中途被弃 进退两难 (16-22) 父亲指点 摆脱困境 (23) 走一步 再走一步
崖有多高?崖石架有多高? 20米高,崖石架大约7米高。
4、用两个字填空,概括故事情节:( )险——( )险 冒 脱
分组复述: 一:“我”遇到了哪些困难? 二:“我”是怎样脱险的?
遇到危险: 在我眼中却是高不可攀的险峰。(未爬) 我落在最后,全身颤抖,冷汗直冒,我的心在瘦骨嶙峋的胸膛里咚咚乱跳。(跟着他们向上爬) 蹲在石架,心惊肉跳,吓得 几乎晕倒。(终于爬上石架) 软弱地哀求,感到头晕目眩,啜泣。(伏在岩石上,下不来)
脱险过程: 杰利带来了我父亲。(听见) 父亲的手电光照着我,安慰我。(我哭着说) 父亲教我把左脚踏到石架下面那块岩石上。(我顿时有了信心) 父亲教我把右脚移动到右边稍低一点的地方。(我的信心大增) 我每次只移动小步,慢慢爬下悬崖,投入了父亲强壮的手臂中(啜泣了一会,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
爬悬崖的过程哪些情节详写了? “我” 爬悬崖的动作和心理活动。
心惊肉跳,几乎晕倒,头晕目眩,啜泣,会摔死。 讨论思考: 划出描写“我”爬悬崖时的动作,心理活动的句子。 全身颤抖,冷汗直冒,心咚咚直跳。 爬----- 心惊肉跳,几乎晕倒,头晕目眩,啜泣,会摔死。 蹲----- 下----- 似乎能办到,小心翼翼,去探,踩,移,投入父亲手臂,啜泣。
心理变化 “我”体弱多病,胆小 悬崖高度 伏笔 信心丧尽 走 一 步 (详) 信心萌发 再走一步 (略) 详略得当 信心大增
二、研讨主旨: 1、标题是什么意思? 从课文内容看,把路分解为一小步一小步,一步步走下去,就可以脱险。从走人生路看,面对困难,要把大困难分解成小困难,走好每一步,就能坚持不懈地走下去。
2、能揭示题意的是哪段? 尾段: “经验”指什么? “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
3、能揭示题意的是哪段? “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表明要到的地方明确,却为何说“前途茫茫” ? “前途茫茫”是不知道怎样才能抵达我要到的地方,困难重重,举步维艰。
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管面对怎样的险阻,只要把大困难分解为小困难,一个一个认真地解决,终将战胜巨大的困难,赢得最后的胜利。 主旨 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管面对怎样的险阻,只要把大困难分解为小困难,一个一个认真地解决,终将战胜巨大的困难,赢得最后的胜利。
小事——大理 以小见大,以事寓理 主旨 哲理:在人生道路上,不管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只要把大困难分解为小困难,一个一个地认真地解决小困难,终 从这件事上“我”得到了哪些启示? 其中蕴含了怎样的哲理? “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 主旨 小事——大理 哲理:在人生道路上,不管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只要把大困难分解为小困难,一个一个地认真地解决小困难,终 将战胜巨大的困难,赢得最后的胜利。
多角度阅读 意大利著名画家达·芬奇的老师对达·芬奇谈自己画蛋的体会,他说:“即使是同一只蛋,只要变换一下角度,形状便立即不同了。”另一则材料。我国宋代伟大诗人苏轼也谈过类似的体会,他仔细观察过庐山,然后作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两则材料告诉我们,无论绘画还是观景,都要选择不同的角度。这样,才能发现事物、景物的不同特点,画画,才能画出新意;观景,才能观出新意。对一些意蕴丰富的文章也应如此,应从多个方面去想,读得有创意,提高阅读质量。
多角度阅读 多角度阅读关键在于确立角度。怎样确立角度呢?可以着眼于某一人物,也可以着眼于某一情节,提出问题,思考问题,也可拟一个中心话题。举个例子说,从杰利这个角度来读,中心话题可以是杰利什么地方做得对,什么地方做得不太好。由这个中心话题帮助阅读。可以用“杰利是一位……的朋友”的句式来回答。
多角度阅读 父亲 母亲 杰利 四个孩子 两两对比着来读,可从 “教子”和“交友”两个大角度来深入阅读
1、父亲为什么不直接把孩子抱下来?他不怕孩子失足吗?从中看出这是一位怎样的父亲? 父亲角度 这是一位真正爱自己孩子的父亲,他不像别的父亲,爬山石架把儿子抱下来,而是让作者自己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下去。这是为锻炼孩子的勇气和毅力。如果他对孩子百依百顺,那只是让他更加娇气,一生一世都软弱无能。有句话说:“打是亲,骂是爱”,只有在磨练下才能成好钢,没有磨练的只是土块、锈铁。所以这位父亲是对孩子负责的真正爱孩子的父亲。
如果是母亲来的话,她又会怎样做?你能想象一下吗? 母亲角度 慈母多败儿。这位母亲一直告诫我不要冒险。在母亲的庇护下,“我”变得非常懦弱。如果杰利通知的是母亲的话,可能她会声嘶力竭地叫我别动,吓得脸色苍白,神经兮兮的叫了一大帮人来。之后母亲可能不允许我跨出家门半步,不准我与杰利玩。从此,世上多了一个废物,少了一个作家。
2、杰利算是“我”真正的朋友吗?他为什么抛下我还是和大家一起走了?你能揣摩一下他当时的心理吗? 杰利角度 如果我是杰利,我会感到左右为难,一边是最要好的朋友,一边是更多的朋友。四个孩子一定不会让杰利帮“我”,而杰利也不想被嘲笑,不想失去这几个玩耍的朋友。所以杰利虽然“看来好像有点不放心”,但还是和大家一起走了。我想,,这也说明杰利低估了“我”的懦弱。他以为这么点悬崖,“我”总会下来的。再说,他一时也帮不了“我”。天越来越黑了,见“我”没回来,杰利的良心不安了,便告诉了“我”父亲,寻求大人帮助,把“我”从危险的边缘救了回来。杰利虽然有做得不对的地方,但他是“我”真正的朋友
3、四个小孩子的行为你欣赏吗?如果是你是其中的一位,你会怎么做? 四个孩子的角度 我感觉四个孩子的人品有问题。当自己的朋友遇上困难的时候,他们不仅不去拉自己的朋友一把,反而雪上加霜的嘲讽朋友,把他一人留在危险的石架上,这也是拿别人的生命开玩笑。行为太恶劣,他们根本不是真正的朋友。
课堂小结 多角度阅读是这堂课学习的重点。以后在阅读的过程中同学们可学着运用它,它不仅可以让我们读出文章的新意,提高阅读质量,还可以提高我们的创造性阅读能力,拓展我们的思维空间。
三、多角度阅读 父亲怎样救孩子脱险? 教子要适当鼓励,才能使孩子变得勇敢。 路要自己走,不能老让大人抱着。 朋友间要互相鼓励帮助。 评论杰利 评论四个孩子
人物 父亲 杰利 四个 孩子 锻炼我,增强我的勇气与自信心. 当朋友遇到危难时,要全力帮助他,珍视这份友谊. 无情地嘲笑伙伴,行为恶劣。 为什么没有上去抱我下来?为什么不去搬梯子? 为什么没有表现出慌张和害怕? 父亲 锻炼我,增强我的勇气与自信心. 杰利 为什么虽然有些不放心,但还是把我独自留下来, 后来又去找我的父亲? 当朋友遇到危难时,要全力帮助他,珍视这份友谊. 四个 孩子 为什么在我求助时嘲笑我? 为什么鼓动我爬悬崖却把我留在悬崖上? 无情地嘲笑伙伴,行为恶劣。
四、写作借鉴: 描写渲染烘托生动。 心理描写:如第13、14段写我的恐惧和孤单心情; 环境描写:第15段的暮色和黑暗,充分渲染了我的害怕。 语言描写:如父亲指导我走下悬崖的语言具体,展示了我战胜困难的过程。
四、写作借鉴: 前后照应。 开头写“热”,为后边“爬崖”伏笔。 多处写瘦,照应“害怕”。
拓展思考 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 你最不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
启示: 1.面对困难,不畏惧害怕,要冷静分析,循序渐进,克服困难。 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实现远大理想,要从小事做起,小进步 会积累成大成功。
走一步,再走一步 溪流再走一步是江河, 江河再走一步是海洋。 走一步,再走一步, 天地就将不一样; 深秋走一步是寒冬, 寒冬再走一步就是春天。 挫折走一步或许还是失败, 失败再走一步可能就是成功; 咫尺天涯路, 第一步往往很难迈出。 于是就没了下一步, 于是就没了路…… 路尽天绝处, 不妨尝试再走一步。 万水千山, 只源于最初的那一步。
反馈练习: 1.课文主要[写“我”( )的过程,写我爬下悬崖走第 一步时的动词是( ),这几个动词突出了我的( ) 的心理。 1.课文主要[写“我”( )的过程,写我爬下悬崖走第 一步时的动词是( ),这几个动词突出了我的( ) 的心理。 跟小伙伴们爬悬崖 伸、探、踩 小心翼翼 2.文中两次写到“啜泣”,含义不同。第一次是( ),第 二次是( )。 恐惧、伤心 惊喜、委屈、感动、余悸、成就感 3.在征服悬崖的过程中作者详细地写出了“我”的心理变化:最初是 ( )、继而是( ),随后是( )最后是 觉得自己有一种巨大的( )。 萌发信心 信心大增 亳无信心 成就感 4.我永远忘不了的经验指的是: 要着眼于最初的小小一步, 走了这一步后再走下一步, 直到抵达我要到的地方为止。
寄语: 没有播种,何来收获; 没有辛苦,何来成功; 没有磨难,何来荣耀; 没有挫折,何来辉煌。
一、识记字词,语言运用 训诫:告诫,教导。jiè 耸立:高高地直立。sŏng 迂回:回旋,环绕。yū 凝视:聚精会神地看。níng 啜泣:抽噎,抽抽搭搭地哭。chuò 纳罕:惊奇,诧异。 瘦骨嶙峋:形容人非常瘦削。línxún
心惊肉跳:担心祸患临头,形容非常紧张不安。 头晕目眩:头脑发昏,眼睛发花。Yūn xuàn 小心翼翼:谨慎小心,丝毫不敢疏忽的样子。yì
辩字组词 耸 灌 怂 罐 屡 峭 篓 俏 (耸立) (怂恿) (灌溉) (瓦罐) (陡峭) (俏丽) (屡次) (竹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