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传播效果研究.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五节 函数的微分 一、微分的定义 二、微分的几何意义 三、基本初等函数的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 法则 四、微分形式不变性 五、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六、小结.
Advertisements

2.8 函数的微分 1 微分的定义 2 微分的几何意义 3 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法则 4 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2.5 函数的微分 一、问题的提出 二、微分的定义 三、可微的条件 四、微分的几何意义 五、微分的求法 六、小结.
全微分 教学目的:全微分的有关概念和意义 教学重点:全微分的计算和应用 教学难点:全微分应用于近似计算.
儿童孤独症的诊治1. 1、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一 组以交流语言障碍 和 行为异常为特征的发育 障碍性疾病。包括: 儿童孤独症 阿斯伯格综合征 未分类的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雷特综合征 儿童瓦解性精神障碍.
中小学教师 & 教育研究 苏州大学教育学院 宋维红.
校第六届“新天瑞”杯创业计划大奖赛 赛前培训
——Windows98与Office2000(第二版) 林卓然编著 中山大学出版社
The Graduation Thesis Defense
第九章 金融资本 第一节 借贷资本和利息 第二节 货币需求与供给 第三节 股份资本 第四节 保险业资本 第五节 金融衍生产品.
倾听、识别与表达:改善人际沟通的策略 主讲: 《大众心理健康与自我成长》培训系列课程 精神分析师 心理咨询师 四川南岛心理咨询研究所
自主创业.
山东英才学院 SHANDONG YINGCAI UNIVERSITY
第十二章   会计规范体系与会计工作组织 内蒙古财经学院会计学院.
初级会计电算化 (用友T3) 制作人:张爱红.
证券投资技术分析.
递交《入党申请书》后的思考 主讲:杨苏 教授
UI(用户界面)集训班 Illustrator 高级班.
常用逻辑用语复习课 李娟.
水平一(1~2年级) 四菜一汤.
走势分析.
会计学专业基础课堂之 基础会计(初级会计) 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1、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 。它可以分为 和 两类 。
苏教版(国标本)第六册 习作四 南京市五老村小学   王咏慧.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2-7、函数的微分 教学要求 教学要点.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第三篇 组织工作.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③如何进行行为安全观察.
                                                                                                                                                                
第2章 Z变换 Z变换的定义与收敛域 Z反变换 系统的稳定性和H(z) 系统函数.
第一节 旅游规划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旅游规划的内容 第三节 旅游规划的编制 第四节 旅游景区规划
基督徒 和 心理学.
Geophysical Laboratory
Harvard ManageMentor®
§7.4 波的产生 1.机械波(Mechanical wave): 机械振动在介质中传播过程叫机械波。1 2 举例:水波;声波.
1085至1125年间的官员地域分布与社会关系 1.
整合思维导图的初中英语教学设计 主讲人:卢璐.
第3章 信息与信息系统 陈恭和.
宁波市高校慕课联盟课程 与 进行交互 Linux 系统管理.
SOA – Experiment 2: Query Classification Web Service
第4章 非线性规划 4.5 约束最优化方法 2019/4/6 山东大学 软件学院.
第一章 函数与极限.
3.8.1 代数法计算终点误差 终点误差公式和终点误差图及其应用 3.8 酸碱滴定的终点误差
Environmental Policy Evaluation – Experiences in Germany and Europe
Harvard ManageMentor®
WPT MRC. WPT MRC 由题目引出的几个问题 1.做MRC-WPT的多了,与其他文章的区别是什么? 2.Charging Control的手段是什么? 3.Power Reigon是什么东西?
下一代网络营销探讨 —网络营销移动化问题思考
企业文化内涵体系 持续循环 企业标志 品牌力:…… 服务力:…… 品牌力/服务力 潜规则是…… 1、品质 2、战略 1、价值 2、绩效
在行动 中学习 在研究 中成长 凌 蕙.
申请者基本情况 姓 名: 导 师: 学 科: 论文题目:.
申请者基本情况 姓 名: 导 师: 学 科: 论文题目:.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分数乘法(一).
PROJECT NAME 项目名称 张三 安徽xx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物理化学 复旦大学化学系 范康年教授 等 2019/5/9.
2.2直接证明(一) 分析法 综合法.
导 言 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需求和供给.
GIS基本功能 数据存储 与管理 数据采集 数据处理 与编辑 空间查询 空间查询 GIS能做什么? 与分析 叠加分析 缓冲区分析 网络分析
TEM8人文知识 ——英语国家概况部分讲解 上外贤达学院 昌兰华.
实验二 基尔霍夫定律 510实验室 韩春玲.
HULUO Finance and Economics College
XX大学XX学院 多色复古论文答辩PPT模板 X124-2 蓝梦 学号.
教师职业道德 主讲:王兰英 课件制作:林彬(湖北教育学院).
国 际 法 第 一 讲 主讲人: 兰州大学法学院李晓静.
《偏微分方程》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 绪论 1.1.
网页版报名流程 Step 4 点击“详情”查阅具体岗位信息,输入身份数据及申请序列码进行最终报名
混沌保密通讯 实验人 郝洪辰( ) 李 鑫( ).
请添加标题 请添加作者.
Sssss.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十一章 传播效果研究

第十一章 传播效果研究 第一节 传播效果研究的领域与课题 第二节 传播效果研究的历史与发展 第三节 传播效果的产生过程与制约因素

第一节 传播效果研究的领域与课题 一、传播效果的概念含义 (一)什么是传播效果 第一节 传播效果研究的领域与课题 一、传播效果的概念含义 (一)什么是传播效果 它指带有说服动机的传播行为在受传者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 它指传播活动尤其大众传播媒介的活动对受传者和社会所产生的一切影响和结果的总体。

(二)传播效果的三个层面 社会效果 传播效果 认知层面 环境认知效果 心理和态度层面 价值形成与维护效果 行动层面 社会行为示范效果

二、传播效果的类型及研究课题 大众传播效果的四种类型: 意图 预期的 个人的反应 媒介集中宣传 报道活动 推广与普及 知识的传播 时 间 短期的 长期的 个人的自发反应 集合的自发反应 社会化 社会控制 媒介与社会变革 非预期的

二、传播效果的类型及研究课题 研究课题: (1)传播主体与传播效果 (2)传播内容与传播效果 (3)讯息载体与传播效果 (4)传播技巧与传播效果 (5)传播对象与传播效果

三、传播效果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意义:通过对各类传播效果的性质、它们的产生过程和制约因素的考察,来把握传播活动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来加深我们对人类传播行为的科学认识。 国家制定发展战略和传播政策 媒介制定报道方针和从事媒体经营 新闻工作者采编新闻 企业进行公关广告宣传 从事社会交往活动

三、传播效果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传播效果的三种理论: 常识理论 现场理论 社会科学理论 公众通过日常接触和使用传播媒介的直接体验而形成的一些观点和看法 常识理论 直观性、零碎性 现场理论 在传媒内部工作的人所持的观点 业务主义、商业主义 从个人、社会与媒介三者的关系出发,通过对媒介活动及其客观结果的定量定性研究而获得的系统知识 社会科学理论 在确保大众传媒发挥强大力量、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又要对它实行社会制衡,最大限度地防止其可能造成的负面效果。

第二节 传播效果研究的历史与发展 一、早期的“子弹论”或“皮下注射论” 20世纪初至30年代末是传播效果研究的初级阶段 第二节 传播效果研究的历史与发展 一、早期的“子弹论”或“皮下注射论” 20世纪初至30年代末是传播效果研究的初级阶段 核心观点是: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躯体,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它们能够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配他们的行动。 “魔弹论”是错误的,它是一种唯意志论观点,过分夸大了大众传播的力量和影响,否定了受众对大众传媒的能动的选择和使用能力。

二、“传播流”研究与“有限效果论” 20世纪40年代开始,传播效果研究进入第二个时期 这个时期的重要特点是,社会调查法和心理实验法普遍应用于传播学研究,学者们开始对传播效果产生的过程与机制进行实证考察。 “传播流”研究——由大众传媒发出的信息,经过各种中间环节,“流”向传播对象的社会过程 说服性传播的效果研究; “使用与满足”研究

(一)《人民的选择》 《人民的选择》是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在1940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围绕大众传播的竞选宣传,对选民投票意向的影响所做的一项实证调查的研究报告。 理论假说: 1.“政治既有倾向”假说——人们在就政治问题进行决策之际,这种决策的性质并不取决于一时的政治宣传和大众传播,而是基本上取决于人们既有的政治立场和态度。 2.“选择性接触”假说——受众更倾向于“选择”那些与自己的既有立场、态度一致或接近的内容加以接触。

(一)《人民的选择》 3.“意见领袖” 和“两级传播” 大众传播→意见领袖→一般受众 4.对大众传播效果类型的概括 无变化 小变化 强化 结晶——使原来意向未明、态度未定的态度明确起来的效果 改变

(二)《个人影响》和《创新与普及》 1.《个人影响》 《个人影响》是《人民的选择》的后续研究,其目的是为了验证《人》提出的各种假说在政治选举以外的其他领域是否适用。 “中介因素”概念: 选择性接触机制 媒介本身的特性 讯息内容 受众本身的性质

(二)《个人影响》和《创新与普及》 2.《创新与普及》 1962年,美国农村社会学家罗杰斯在对农村中新事物的采纳和普及过程进行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发表了他的研究报告《创新与普及》。 信息流(一级) 大众传媒 影响流(多级) 革新者 早期采纳者 早期追随者 后期追随者 滞后者

(二)《个人影响》和《创新与普及》 《人民的选择》、《个人影响》和《创新与普及》,可以说是“传播流”研究的三部曲。 这些结论,从正面否定了强调简单的“刺激—反应”关系的“子弹论”观点。 但另一方面,正因为“传播流”研究的焦点集中于揭示效果产生的制约因素,其结论强调了大众传播效果和影响的无力性,人们把它称为“无力的大众传播观”。

(三)《大众传播效果》与“有限效果论” 1960年,克拉帕在《大众传播效果》中对提出了关于大众传播效果的“五项一般定理”: 1、大众传播通常不是效果产生的必要和充分的原因,它只不过是众多的中介因素之一。 2、大众传播最明显的倾向不是引起受众态度的改变,而是对他们既有态度的强化。 3、大众传播对人们的态度改变产生效果需要两个条件: 一是其他中介因素不再起作用; 二是其他中介因素本身也在促进人们态度的改变。

(三)《大众传播效果》与“有限效果论” 4.传播效果的产生,受某些心理生理因素制约。 5.传播效果的产生,还受到媒介本身的条件(信源的性质、内容的组织)以及舆论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克拉帕的这些观点极力强调了大众传播影响的无力性和效果的有限性,因而被称为“有限效果论”。

(四)“说服性传播”的效果研究 “说服性传播”效果,指的是受传者的态度沿传播者说服意图的方向发生的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耶鲁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夫兰等人接受美国陆军部的委托,在军队里进行了一系列心理实验。《我们为何而战》 效果的形成并不简单地取决于传播者的主观愿望,而是受到传播主体、信息内容、说服方法、受众属性等各种“条件”的制约。

三、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宏观效果理论 “传播流”研究的缺陷: (1)在认知、态度和行动这三个效果层面上,“有限效果论”只探讨了后两者而忽略了大众传播在人们的环境认知过程中的作用; (2)它只考察了具体传播活动的微观、短期的效果,而忽略了整个传播事业日常的、综合的信息活动所产生的宏观的、长期的和潜移默化的效果。 (3) 过分强调大众传播效果的“有限性”会给传播实践带来某些消极影响。

三、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宏观效果理论 研究的焦点大都集中于 探索大众传播综合的、 较长期的和宏观的社会效果 “议程设置功能”理论 “沉默的螺旋”理论 “知沟”研究 都不同程度地强调传媒影响的有力性 “培养分析”研究 都与社会信息化的现实密切结合在一起 20世纪90年代以后直到21世纪的今天,效果研究的一个突出热点是,探讨媒介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及对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

第三节 传播效果的产生过程与制约因素 一、传播主体与传播效果 (一)信源的可信性效果 传播者的信誉 信源的可信度越高,其说服效果越大 第三节 传播效果的产生过程与制约因素 一、传播主体与传播效果 (一)信源的可信性效果 传播者的信誉 信源的可信度越高,其说服效果越大 可信性要素 专业权威性 树立良好的形象争取受众的信任是改进传播效果的前提条件

一、传播主体与传播效果 (二)“休眠”效果 由信源可信性带来的说服效果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高可信度信源的说服效果会出现衰减,而低可信度信源的说服效果则有上升的趋势。 效 果 说 服 效 果 时间 时间

(二)“休眠”效果 信源的可信性对信息的短期效果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但从长期效果来说,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内容本身的说服力。 低可信度信源发出的信息,由于信源可信性的负影响,其内容本身的说服力不能得以马上发挥,处于一种“睡眠”状态。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信源与内容联系的记忆逐渐淡漠下去,由信源居主导地位的可信性效果趋于减弱或消失,内容本身的说服力才能较完全地发挥出来。 信源的可信性对信息的短期效果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但从长期效果来说,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内容本身的说服力。

二、传播技巧与传播效果 (一)“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 含义 利 弊 一面提示 仅向说服的对象提示自己一方的观点或于己有利的判断材料 论旨明快,简洁易懂 咄咄逼人,使说服对象产生心理抵抗 两面提示 在提示己方观点或有利材料的同时,也以某种方式提示对立一方的观点或不利于自己的材料 公平感,消除说服对象的心理反感 论旨复杂,理解难度增加 ,容易造成为对方做宣传的结果

(一)“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 传播对象 一面提示 原来持赞成态度的人 文化水平低者 两面提示 原来持反对态度的人 文化水平高者 无论是“一面提示”还是“两面提示”,效果的大小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象的性质,离开具体对象泛论两者的优劣是没有意义的。

(二)“两面提示”的“免疫”效果 “两面提示”由于包含着对相反观点的“说明”,这种“说明”就像事先接种牛痘疫苗一样,能够使人在以后遇到对立观点的宣传时具有较强的抵抗力。

(三)“明示结论”与“寓观点于材料之中” 一般结论: (1)在论题和论旨比较复杂的场合,明示结论比不下结论效果要好; (2)在说服对象的文化水平和理解能力较低的场合,应该明示结论; (3)让说服对象自己得出结论的方法,用于论题简单,论旨明确或对象文化水平较高、有能力充分理解论旨的场合较佳,。 新闻评论——观点鲜明;消息写作——避免主观色彩

(四)“诉诸理性”与“诉诸感情” 两种方法的有效性因人、因事、因时而异 。 在日常的思想教育活动中,将两者结合起来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方法则更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无论使用哪种方法,正确把握问题的性质并充分了解说服的对象,乃是取得良好效果的基本前提。

(五)警钟效果(恐惧诉求) “敲警钟”具有双重功效:(1) 最大限度地唤起人们的注意,促成他们对特定传播内容的接触;(2)它所造成的紧迫感可促使人们迅速采取应对行动。 但是由于“敲警钟”基本上是通过刺激人们的恐惧心理来追求特定效果,会给对象带来一定的心理不适;容易招致自发的防卫性反应,对传播效果产生负面影响。

三、传播对象与传播效果 (一)意见领袖的作用 定义: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 。 意见领袖基本特征 : 与被影响者一般处于平等关系而非上下级关系 均匀地分布于社会上任何群体和阶层中 意见领袖的影响力一般分为“单一型”和“综合型” 社交范围广,信息渠道多,对大众传播的接触频度高、接触量大

(一)意见领袖的作用 意见领袖是拉扎斯菲尔德等最早在《人民的选择》中提出的概念。 由于意见领袖的分散性和变化性,准确地捕捉这批人并非一件易事。 测定意见领袖的三项指标 : 生活阅历(经验与知识) 社交性 社会经济地位

(二)群体归属和群体规范的影响 考察群体对个人行为的影响有两个基本视角: 1.作为现实社会关系网络的群体 2.为个人行为的精神依托点的群体,即由过去和现实的群体归属关系所产生的观念、价值、行为准则的内在化,统称为“群体规范”。

(三)受传者的个性与传播效果 可说服性的几个方面: 自信心假说——自信心越强,可说服性越低 个人信息行为的特性 与特定主题相关的可说服性 与特定议论或诉求形式相关的可说服性 一般可说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