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緒論 第一節 化學 第二節 化學與生活.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站立歪斜或坐姿不端正、習慣性翹腳、長時 間坐在電腦前都會造成我們脊椎歪曲不直, 脊椎一旦彎曲歪斜,很多毛病會跟著來,所 以可以常常做滾背的動作,可以矯正脊椎, 不用快慢慢作,矯正脊椎自己來。
Advertisements

粮油贮藏特性 一、 粮油化学成分与贮藏的关系 1 、水分 自由水含量低:粮食贮存稳定性高; 自由水含量高:粮食呼吸旺盛,仓虫、仓螨、霉菌大量繁殖,从 而出现粮食霉变、虫害现象。 2 、淀粉:在存储粮食时,淀粉是比较稳定的。 3 、可溶性糖 在粮食储存过程中,受环境高温、微生物作用的影响,粮食中淀 粉、蔗糖等的含量逐渐减少,而一些单糖、麦芽糖的含量不断.
1. 吸菸及會導致的傷害 : ※吸菸的短期立即傷害 : 一、 最大的影響在呼吸道的部分,吸菸會在 肺部、支氣管內積聚有毒物質,使肺部細胞破 壞、肺泡漲大、換氣障礙,導致咳嗽不停、呼 吸困難。 2.
第四章 细胞与细胞工程 第一课时 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3-1 食物中的養分與能量 趣味科學實驗:膨糖的製作 3-2 酵素 重要性 可改變代謝作用反應進行的快慢 成分 蛋白質 影響因素
癸巳年魯班先師寶誕賀誕金 各會員及商號樂助列
東南科技大學 春暉社 簡 報.
高中生物实验专题复习 高三研讨.
P96 C B 光和光合作用 第4节 能量之源—— 一、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 福建省双十中学漳州校区 陈洁.
中学化学 九年级上学期 第八章 第2节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一) 主讲人 董晓静 北京市昌平区燕丹学校.
九年级化学 下册 横岗中学 周庆明
第四章:生物科學與環境 第二節:生物資源.
初中化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清 的学问
第11章 绿色运输和绿色物流 运输和大气质量的关系
九年级化学 下册.
和 吗? 你喜欢吃 经常吃对身体有益吗?.
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 课题1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單 元 簡 報 生態系多樣性及其重要性.
課程名稱:元素與化合物 編授教師: 中興國中 楊秉鈞.
總結 元素及其分類方法 1. 元素是不能用化學方法分解為更簡單東西的純淨物質。
如果没有植物,地球将失去绿色,动物和人都要饿死。 如果没有动物,生态平衡也难以维持。 如果没有细菌和真菌呢?
学习情境8 常用建筑装饰材料的检验、应用 主讲教师:欧阳平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
第三篇 大气与天气、气候 专题八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2 杜威十進分類法 複習 000 總類 100 哲學及心理學類 200 宗教類 300 社會科學類 400 語文類 500 自然科學及數學類
关于优秀科技辅导员 综合知识问辩的思考 第24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优秀青少年科技辅导员评审专家组 天津师范大学杨书远主讲.
探究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 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
低碳生活 从我做起! 10级物理系 张羽菲
硅酸盐工业简介 (教学设计) 浙江省文成中学 林得胜 2001年3月.
第 3 章 化學反應 3-1 化學式及百分組成 3-2 化學反應式與平衡 3-3 化學計量 3-4 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
第十二元 化学与生活 课题1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第一章 物質的組成.
砂岩中經常可以找到化石,這塊砂岩含有「雙殼貝化石」 清楚印模。而且因為受到了很厲害的風化,顏色變成了橙黃色。
第十章 食品 药品与健康 考点1 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 1 . 食品中的营养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一、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 二、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三、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四、二氧化碳与人体健康
多元化科學教學策略工作坊 吳木嘉 小學校本課程發展組.
香港. 香港 cuǐ càn * 24 香港,璀璨的明珠 cuǐ càn * 24 香港,璀璨的明珠.
分子與化學式 講解/陳記住 老師.
2.3 氧气.
元素 (Element) 你今日背咗未?.
元素週期表 (Periodic Table) Q. 我們可按多少種原則來把元素分類? 1. 室溫時的物態 2. 導電性
第二章 分析试样的采取和预处理 上饶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實驗計畫資料分析作業解答 何正斌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工業管理系.
現代心理學 (重修版) 張春興 第一章 對現代心理學的基本認識.
課程名稱:原子量與莫耳 編授教師: 中興國中 楊秉鈞.
第2節 元素.
空氣的組成 地球生物活動範圍的氣體俗稱空氣,空氣的密度約為1.32g/L;純淨、乾燥的空氣所含成分如下: 氮 78.08﹪ 氧 20.95﹪
細數原子與分子 編輯/楊秉鈞老師 錄音/陳記住老師 ◆ 原子量與分子量 ◆ 計數單位─莫耳 ◆ 公式整理 ◆ 範例─莫耳 ◆ 體積莫耳濃度
基礎化學 李長儒 老師 Chang-Ju, Lee.
興達 #3/#4 FGD 簡介 報告人:#3/#4 FGD 洪福仁.
§3.1 新陈代谢和酶 概念:由活细胞产生具有生物催化效 应的有机物 特性: 高效性(催化效率高) 专一性(一种酶只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合物)
Dr. Rational You IEK/ITRI 2002/07/02
6-1 元素與化合物 課文重點: 1.化學反應的變化 2.物質的分類.
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 國中2下 常見的有機化合物.
本章結構  市場與產業  產品的性質與市場或產業的範圍  產業與市場的分類  產業結構 陳正倉 林惠玲 陳忠榮 莊春發 著.
檢示動植物組織的過氧化氫酶對分解過氧化氫的催化作用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電子圖 (Electron Diagram) 上一堂的重點: 陽離子 火焰顏色 焰色測試 (Flame Test) 鉀離子 (K+) 鈉離子
中三生物科 生物的七個特徵.
第3讲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9-2 形而上學到操作行定義 1 of 5 古希臘哲學家相信應用推理的方式,人類的心智應可理解宇宙間的各種變化。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全球環境的變遷 溫室效應與全球暖化現象 臭氧層的破洞 森林的消失 物種快速滅絕 酸雨的危害 人為沙漠.
細胞.
課程名稱:常見物質的化學式 編授教師: 中興國中 楊秉鈞.
1-2 細數原子與分子.
106學年度上學期 學校日 五年級 自然與生活科技 林皎汝 老師.
程式語言與邏輯:主題示範 報告人:國立台灣師大附中 李啟龍 老師 學年度資訊科技概論研習.
國中常見正負離子表 正離子 正離子團 H+、Li+、Na+、K+、Ag+、Mg2+、Ca2+、Ba2+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1章 緒論 第一節 化學 第二節 化學與生活

第一節 化學 一、化學研究的對象 二、物質的種類 章目錄

化學研究的對象 化學是一門研究物質變化與 能量轉換的科學。 物質的狀態 物質的構造 物質的性質 物質的變化 化學四大範疇 節目錄

物質的種類 物質 純物質 混合物 均勻 混合物 元素 化合物 非均勻混合物 節目錄

元素 由單一種原子所組成的物質,此物 質可以為單原子分子、雙原子分子 或多原子分子。 例如:石墨(C)、氮(N2)、氧(O2)、 硫磺(S8)、硼(B)、銅(Cu)等 圖1-1 石墨 圖1-3 硼粉 圖1-4 銅塊 圖1-2 硫黃 節目錄

化合物 由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元素以一定比例化合而成的物質。 例如:二氧化碳(CO2)、碳酸鈣(CaCO3) 葡萄糖(C6H12O6)、水(H2O)、 氧化鋁(Al2O3)、二氧化矽(SiO2) 等。 圖1-6 紅寶石是氧化鋁(Al2O3)礦 物,硬度僅次於金剛石。 圖1-7 矽塊。二氧化矽與碳在高溫 電弧爐中冶煉,產生純度高的矽塊,可做為矽鋼及鋁合金等金屬的冶煉原料。 節目錄

混合物 由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純物質混合 而成的物質。 可依混合後相態分為均勻混合物及 不均勻混合物。 (1)均勻混合物:不同的純物質混合 後形成單相者。例如:食鹽水、 酒精、鹽酸、合金等。 (2)不均勻混合物:不同純物質混合 後無法形成單相者。例如:土壤 、花崗岩、豆漿、咖啡等。 節目錄

第二節 化學與生活 一、化學發展簡史 二、化學與民生 章目錄

一、化學發展簡史 1.火的使用 2.四元素論 3.煉金術 4.燃素說 5.氧化理論與質量守恆定律 6.原子說 7.元素週期表 節目錄

火的使用 火的使用:加速化學反應的進行。 化學行為:烘烤食物、鍛燒物質、冶煉 金屬、燒製陶瓷。 材料發展:陶器材料→銅器材料→鐵器 材料。 節目錄

四元素論 起源:西元前四世紀,希臘哲學 家恩培多克勒提出。 內容:認為宇宙中的物質都是由 「水、火、土、空氣」四 種元素所組成。 發揚: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延 伸此論述。 圖1-10 四元素:水火土氣 圖1-11 恩培多克勒 圖1-12 亞里斯多德 節目錄

煉金術 起源:西元前一世紀的煉金術士。 影響:當時建立許多實驗儀器設備、技巧與記錄,可謂為現代化學的前身。 節目錄

燃素說 起源:1697年,德國科學家史塔耳 等人提出。 內容:認為物質內含「燃素」使其 可被燃燒,燃燒後燃素外逸 至空氣中,留下不可燒的灰 份。 圖1-13 史塔耳 節目錄

氧化理論與質量守恆定律 起源:1789年,法國科學家拉瓦節提 出。 內容:發現物質燃燒是因與空氣中的 氧氣結合的現象。 影響:設計精密天秤,以實驗數據佐 證推翻燃素說,進而提出「質 量守恆定律」,且為純物質建 立命名系統,被譽為「現代化 學之父」。 圖1-14 拉瓦節 節目錄

原子說 起源:1803年,英國科學家道耳頓 提出。 內容: 影響:可合理解釋各種化學基本定 律,例如:質量守恆定律、 定比定律及倍比定律等。 *認為物質由不可分割的原子所構成。 *同一種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質量與 性質。 *不同的原子可依照各種比例組成不同 的化合物。 影響:可合理解釋各種化學基本定 律,例如:質量守恆定律、 定比定律及倍比定律等。 圖1-15 道耳頓 節目錄

元素週期表 起源:1869年,俄國科學家門得列夫 提出。 內容:發現元素間的規律性,利用原 子量排出週期表,並依此表預 言一些未知元素的存在。 影響:使化學研究更有系統,並 導引正確的研究方向。 圖1-16 門得列夫與週期表 節目錄

二、化學與民生 1.日常生活中的化學 2.化學技術對環境的影響 節目錄

日常生活中的化學 食:食品化學 衣:各種纖維 住:各種建材 行:交通工具及燃料 節目錄 圖1-17 健康食品 圖1-18 衣物纖維 圖1-17 健康食品 食:食品化學 衣:各種纖維 住:各種建材 行:交通工具及燃料 圖1-18 衣物纖維 (a)碳纖維 (b)半導體晶圓 (c)光纖維與電腦接頭 圖1-19 各類化學工業產品 節目錄

化學技術對環境的影響 化學工業的日新月異使得人類的生活愈加豐富與便利,但許多破壞與汙染也隨之而生。 火藥的發明造成戰爭、抗生素的濫用使得細菌產生抗藥性、溫室效應影響氣候與生態環境等。 身為地球公民,在發展科技工業時更應思考其背後所帶來的傷害,更妥善的預防。 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