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恒 星 恒星是指由内部能源产生辐射而发光的大质量球状天体.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 2 节 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 太阳系是怎样形 成的?太阳等各 种恒星诞生后, 还会发生变化吗? 恒星真的永恒不 灭吗?
Advertisements

一、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及其解法 二、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的简单应用 三、 小结及作业 §6.2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
第五节 函数的微分 一、微分的定义 二、微分的几何意义 三、基本初等函数的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 法则 四、微分形式不变性 五、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六、小结.
2.5 函数的微分 一、问题的提出 二、微分的定义 三、可微的条件 四、微分的几何意义 五、微分的求法 六、小结.
X射线双星与恒星级黑洞 李向东
本节知识补充 恒星形成的条件 恒星通常是在星际气体中诞生的。在宇宙中,当星际气体的密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由于其内部引力的增长大于气体压力的增长,这团气体云就开始收缩。这样的倾向一开始,其自身引力使巨量物质的密度普遍增大。巨大质量的星际物质开始变得不稳定。这些巨量的星际气体与尘埃坍缩进行得越来越迅猛,开始分裂形成较小的云团,密度也增大了许多。这些较小的云团最终将各自成为一颗恒星。
四季星空简介 张生 教授 宿州学院 地理与环境科学系
系外行星之旅 寻找另一个地球 主讲人:高一(1)班张一发.
碰撞 两物体互相接触时间极短而互作用力较大
碰撞分类 一般情况碰撞 1 完全弹性碰撞 动量和机械能均守恒 2 非弹性碰撞 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
恒星的诞生、发展和死亡 -II (1) 恒星诞生 (2) 恒星结构和演化.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 一.
第四章 星 系 星系是几十亿至几千亿颗恒星以及星际气体和尘埃物质等组成的天体系统。
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 讲授人:宋潇雨.
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上下四方曰宇,古往今来曰宙。 宇宙是空间和时间的组合 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 自然天体和人造天体 (一) 天体 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云 自然天体和人造天体.
第二章 银河系和河外星系 第一节 恒星世界 第二节 银河系 第三节 河外星系 第四节 活动星系 第五节 星云 第六节 星系团和总星系
恭祝王先生九十华诞
基础天文 Fundamental Astronomy 吴学兵 edu. cn phy. pku
天文知识普及 第二讲.
递交《入党申请书》后的思考 主讲:杨苏 教授
第三章复习课 第三章 万有引力及其应用 ---天体运动(2课时) 洛城中学 何志明.
天体的概念 天体系统的层次 地球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
欢迎各位家长参加本次二年级学生家长开放日活动!
第五节 微积分基本公式 、变速直线运动中位置函数与速度 函数的联系 二、积分上限函数及其导数 三、牛顿—莱布尼茨公式.
不确定度的传递与合成 间接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评估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章 行星地球 1.1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
Presenter: 宫曦雯 Partner: 彭佳君 Instructor:姚老师
Runaway stars from the surviving companions of type Ia supernovae
Geophysical Laboratory
漫漫星路 ——恒星的演化 什么是恒星? ◆由炽热气体组成。 ◆燃烧氢自己发光的球状 或类球状天体; 离我们最近的恒星是? 有多大? ◆太阳,直径为 km.
三、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基本要点: ABn分子或离子的几何构型取决于与中心A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目。 价层电子对=σ键电子对+孤对电子对
双星系统与吸积 李向东 ,北京.
The Deaths of Stars 恒星的死亡
第8章 静电场 图为1930年E.O.劳伦斯制成的世界上第一台回旋加速器.
宁波市高校慕课联盟课程 与 进行交互 Linux 系统管理.
星星的一生 從誕生到死亡.
第一章 函数与极限.
从物理角度浅谈 集成电路 中的几个最小尺寸 赖凯 电子科学与技术系 本科2001级.
第7讲 自旋与泡利原理.
线段的有关计算.
相似三角形 石家庄市第十中学 刘静会 电话:
§5.3万有引力定律 一.历史的回顾 1.地心说和本轮理论(C.Ptolemy,约前150)
M31晕中一个著名的球状星团G1的多色测光研究
Home Work 现代科学中的化学键能及其广泛应用 罗渝然(Yu-Ran Luo)
用计算器开方.
用LAMOST数据研究褐矮星~L矮星 王有芬,杜长德,罗阿理 国家天文台 LAMOST运行和发展中心数据部 5/21/2015
激光器的速率方程.
第十一章 配合物结构 §11.1 配合物的空间构型 §11.2 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
第15章 量子力学(quantum mechanics) 初步
相关与回归 非确定关系 在宏观上存在关系,但并未精确到可以用函数关系来表达。青少年身高与年龄,体重与体表面积 非确定关系:
物理化学 复旦大学化学系 范康年教授 等 2019/5/9.
一 测定气体分子速率分布的实验 实验装置 金属蒸汽 显示屏 狭缝 接抽气泵.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 --理想气体等容过程、定容摩尔热容 --理想气体等压过程 、定压摩尔热容.
温州中学选修课程《有机化学知识拓展》 酯化反应 温州中学 曾小巍.
星座.
宇 宙 蒋元方 华东师范大学.
§17.4 实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一. 德布罗意假设(1924年) 波长 + ? 假设: 实物粒子具有 波粒二象性。 频率
3.4 角的比较.
位似.
混沌保密通讯 实验人 郝洪辰( ) 李 鑫( ).
Sssss.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三章 恒 星 恒星是指由内部能源产生辐射而发光的大质量球状天体

恒星的主要参数范围 参数 变化范围 质量M 10-1M⊙≤M≤102 M⊙ 半径R 10-3R⊙≤R≤103R⊙ 表面温度T 103K≤T≤105K 光度L 10-4L⊙≤L≤106L⊙

3.1 恒星参数的测定 一、恒星的距离 恒星离我们非常遥远,除太阳外,离我们最近的恒星是半人马座比邻星,距离约为4×1013 千米。

利用地球公转测定恒星的视差角

r=a/π 恒星的距离是借助于测定周年视差而获得的 太阳到恒星的距离为r,单位为光年或秒差距 日地平均距离为a,单位为天文单位 恒星的周年视差为π ,单位为弧秒

三个著名恒星距离 名称 视差 距离 比邻星 0.76 ″ 4.3光年 织女星 0.12″ 27光年 天狼星 0.37″ 8.8光年

以上讲的三角视差法误差较大,故可改用其他方法测量,如分光测量法、造父变星法等。 分光测量法是利用恒星中某些谱线的强度比和绝对星等的线性经验关系,即由测定一些谱线对的强度比求绝对星等,进而求出距离。

恒星看起来的明暗程度称为视亮度,简称亮度,用E表示 二、恒星的亮度和视星等 恒星看起来的明暗程度称为视亮度,简称亮度,用E表示 在天文学上,星的亮度用星等表示。古人按照星的明暗程度把星星分为6个 亮度等级,天球上约20颗最亮的星称为一等星,肉眼刚刚能看到的星称为六等星。通常以拉丁字母m表示星等。这个星等系统原则上保留到现在,并给予标准化后推广到特别亮的天体以及肉眼看不见但用望远镜能看见的暗星上去。 m=-2.5lgE

恒星真正的发光本领称为光度,用L表示。它是恒星每秒钟向四面八方发射的总能量 三、恒星的光度和绝对星等 恒星真正的发光本领称为光度,用L表示。它是恒星每秒钟向四面八方发射的总能量 为了比较不同恒星的光度,假想把恒星都移到同样的距离比较亮度。天文学中把这个标准距离取为10秒差距,相应于10秒差距距离上的星等值称为绝对星等,用M表示。

四、恒星的大小、质量和密度 恒星的大小用其角直径在大小来表示,其测量的主要方法有三种: 月掩星法 干涉法 光度法

星名 视差 (弧秒) 角直径(弧秒) 线直径 (太阳直径为1) 猎户座α 0.005″ 0.047″ 1000 鲸鱼座α 0.023″ 0.056″ 480 金牛座α 0.048″ 0.021″ 94 御夫座α 0.073″ 0.004″ 13 天狼A 0.375″ 0.006″ 1.85 太阳 1.00 天狼B 0.000077″ 0.044 范玛伦星 0.235″ 0.000019″ 0.009

恒星的质量是很重要的一个参量,但是除太阳外,目前只能对某些双星进行直接测定,其他恒星的质量都是间接得到的,如通过质光关系来测定的。

结合天体测量法测出两子星相对质心的距离 和 ,则可知两子星的质量比 1、测定双星质量的基本原理是依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双星系统的总质量与轨道半长径的立方成正比,与轨道周期的平方成反比 结合天体测量法测出两子星相对质心的距离 和 ,则可知两子星的质量比 从而可求出每个子星的质量

2、质光关系: 对于质量大于0.2 M ⊙的主序星(见3.6节),恒星的质量和光度之间有很好的统计关系,称之为“质光关系”。恒星的质量越大,其对应的光度越强。一般符合如下关系 lg(L/L⊙)=3.8lg(M/M ⊙)+0.08

3.2 恒星光谱及其相关性质 太阳的光谱是红、橙、黄、绿、 青、靛、紫七色,原因是什么呢?

一、光谱概念的物理基础 天文学包括天体力学、天体物理学等数十个分支,量子力学的建立,使人们能正确地认识微观世界,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的建立改变了人们对时间和空间本质的认识,同时也给了天文学家更深入认识恒星和天体的一个理论工具。

量子力学创立于20世纪初,是研究电子、质子、中子以及原子和分子内其他亚原子粒子运动的一门科学。相对于量子力学,牛顿力学称为经典力学。利用牛顿力学,人们认识了太阳系。同样,人们想象一个原子就是一个小太阳系:核在中心,电子在固定的轨道绕核“公转”。但按照量子力学的说法,原子中没有电子运动的轨道,只能说电子可能出现在什么地方。

按照量子力学的说法,光既是波也是粒子,称为波粒二象性。不仅光是如此,任何看似粒子的物质都具有波动性。 关于量子力学中的不确定性,有两种对立的见解,以玻尔为首的哥本哈根学派认为这是最后的、基本的规律,以后只能靠获得不确定性更详细的知识来丰富量子力学。而以爱因斯坦为代表的一些科学家则反对这种观点,他们认为这是目前知识不完备的结果,将来会有新的理论来恢复严格的决定论。

二 恒星光谱与氢原子谱线 光谱有连续光谱,线光谱和带光谱。

太阳光谱其实并不是一条连续的光带,而是带有许多暗线条 氢原子光谱(巴尔默系,背景彩色是为了表示三条光谱线的位置而加进去的)。

三 光谱在恒星研究中的应用 1、确定恒星的化学组成 2、确定恒星的温度 3、确定恒星的视向速度和自转

四、恒星的光谱、颜色和表面温度之间的关系 恒星的光谱型与颜色、表面温度的关系 光谱型 颜色 表面温度(开) 典型星 O 蓝 40 000~25 000 参宿一 B 蓝白 25 000~12 000 参宿五 A 白 11 500~ 7 700 织女星 F 黄白 7 600~ 6 100 小犬座α G 黄 6 000~ 5 000 太阳 K 橙 4 900~ 3 700 牧夫座α M 红 3 600~ 2 600 心宿二

五、恒星的赫罗图

3.3 变星和新星 亮度在较短时期内有显著变化的星为变星。 有少数星的亮度可在几天内猛增几万倍,较原有星等减少10-14等,把这些突然爆发的星称为新星。

一造父变星 造父变星又称长周期造父变星或经典造父变星,是脉动变星的一种,这类变星的亮度变化是周期性的,一般周期在1.5~80天之间。 周光关系:周期和绝对星等之间的关系。造父变星的平均绝对星等M与其周期的对数lgP近似成直线关系

周光关系

二、新星和超新星 亮度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增加,达到极大后慢慢减弱,几年或几十年后恢复到原来的亮度,这种星叫新星。 新星

超新星

有些恒星爆发时规模比新星更巨大, 光度增加1亿倍,这种星称为超新星。 超新星

3.4 恒星集团 由两颗星组成的系统称为双星 两个以上到十多个星组成的系统,相互间有力学关系,称为聚星 更大的恒星系统称为星团

一、双星 双星的两个成员都称为双星的子星,较亮的子星称为主星,较暗的称为伴星

(一)目视双星 在望远镜里能直接用眼睛看出是两颗星的双星 双星

(二)分光双星 用光谱分析的方法发现的双星 双星

(三) 交 食 双 星

二 聚星 三颗到十几颗恒星聚集到一起,彼此之间有一定的物理联系,这样的恒星团称为聚星。北斗七星中的开阳星就是著名的聚星。 子星 三合星 二 聚星 三颗到十几颗恒星聚集到一起,彼此之间有一定的物理联系,这样的恒星团称为聚星。北斗七星中的开阳星就是著名的聚星。 二、聚星 子星 三合星 开阳主星 双 星 开阳星 子星 辅 星 密近双星 密近双星

三、星团 由几十颗到几百万颗恒星聚在一起,有着某些共同的物理性质,这样的恒星集团叫做星团

形状不规则,由几十到几百颗恒星组成,结构比较松散 (一)银河星团 形状不规则,由几十到几百颗恒星组成,结构比较松散 金牛座中的昴星团和毕星团是最著名的银河集团

(二)球状星团 由几万颗到几十万颗老年恒星组成的具有紧凑球对称外形的恒星集团 银河系中已发现的球状星团最著名的是武仙座球状星团

四 星协 某些类型的恒星,如O型星和B型星,在天空中的分布有聚集成团的倾向,并且彼此之间具有物理联系,形成集团,这种特殊的恒星集团称为星协 四 星协 某些类型的恒星,如O型星和B型星,在天空中的分布有聚集成团的倾向,并且彼此之间具有物理联系,形成集团,这种特殊的恒星集团称为星协 可分为两类:一类主要有O型和B型星组成,称为OB星协;另一类叫T星协,主要由金牛座T型变星组成

3.5 星云和星际物质 在恒星之间的空间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物质统称为星际物质,其中包括星云。

一 星 云 (一)行星状星云 行星状星云中央都有一颗很热的恒星,称为星云的核。环状外壳是一个透明发光物质构成的球或椭球。

(二)弥漫星云 弥漫星云是星际气体或尘埃的不规则形状的云,没有明确的界限。 它可分为亮星云和暗星云

二、星际物质 在没有恒星也没有星云的地方,充满着比弥漫星云还要稀薄许多的物质,这就是星际物质。 星际物质不是均匀的分布在空间里,而是聚集为一块块的“小云朵”。它们由气体和尘埃组成。

3.6 恒星的起源和演化 天体的起源:宇宙物质从另一种形态转化为这种天体形态的过程 天体的演化:天体在其存在时期内在不断变化着,不断进行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和化学运动,天体的质量、大小、光度、温度、磁场、结构、自转等都在变化,某些时期甚至与外界还有物质交换,这些统称为天体的演化

第一阶段,1850~1920年 第二阶段,1925~1960年 第三阶段,1960年至今 有关恒星起源和演化学说的发展,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850~1920年 第二阶段,1925~1960年 第三阶段,1960年至今

一 恒星的内部结构 主星序上的恒星,其内部能量来自核心区的热核反应,通过对流、辐射、热传导3种方式传输到恒星表面

二 恒星的年龄 球状星团法:根据球状星团的演化特征来 确定恒星的年龄。 发射性同位素法:根据衰减周期 星团

现代恒星起源演化理论把恒星的一生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引力收缩阶段、主星序阶段、红巨星阶段、爆发阶段、临终阶段

三 引力收缩阶段 快收缩阶段:从星云过渡到恒星的阶段。 三 引力收缩阶段 快收缩阶段:从星云过渡到恒星的阶段。 慢收缩阶段:当内部压力与引力几乎相等时,原恒星处于准流体力学平衡状态,便开始慢收缩过程。 超新星

四主星序阶段    质量越大,光度越大,能量消耗越快,恒星停留于主星序的时间越短

五 红巨星阶段 恒星离开主星序阶段,开始向红巨星演化,质量特别大的恒星则向红超巨星演化。大部分脉动变星都是处于红巨星演化后期的恒星。

六 爆发阶段 有行星状星云的核心爆发,新星爆发和超新星爆发。

七 临终阶段    0.88M⊙≤M<1.44M⊙→白矮星 1.44M⊙≤M<3M⊙→中子星 M⊙≤M<70M⊙→黑洞 白矮星

八 小结 0.4M至3M的恒星的演化 3M以上的恒星的演化

各阶段的恒星

3.7 恒星起源与演化中的哲学思想 一、新陈代谢是恒星演化的基本规律 二、吸引与排斥的对立统一是恒星演 化的动力 三、质量互变是恒星演化的主要规律

一 新陈代谢是恒星演化的基本规律 首先,恒星的演化是有生有灭的。生是指宇宙中的物质从一种形态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形态。灭是指恒星从这种物质形态再转化成其他物质形态的过程。 其次,恒星的演化又是有灭有生的。就是指物质从新的弥漫物质或恒星的残骸这种物质形态,再转化成为另一种物质形态,既新一代恒星的过程。

再次,恒星的演化又是无限循环的。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循环不是简单的重复,因为新一代恒星与上一代恒星在化学组成上是有区别的。在重复上一代恒星的某些因素时又加进了许多新内容,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二 吸引与排斥的对立统一是恒星演化的动力 吸引是指恒星各部分之间万有引力的作用,使恒星收缩。 二 吸引与排斥的对立统一是恒星演化的动力 吸引是指恒星各部分之间万有引力的作用,使恒星收缩。 排斥是指微观离子的热运动所产生的气体压力和恒星内部的电磁辐射所产生的辐射压力,使恒星膨胀。

恒星的幼年期:引力收缩阶段,分快收缩和慢收缩两个阶段。 恒星的主星序阶段:引力和斥力势均力敌。 恒星的主星序以后阶段:引力占据主导地位,经过一系列反复的膨胀,收缩过程,恒星最终走向死亡。

三 质量互变是恒星演化的主要规律 1. 星云的质量小于金斯质量,星云不能转化为原恒星,不能引起质变。 三 质量互变是恒星演化的主要规律 1. 星云的质量小于金斯质量,星云不能转化为原恒星,不能引起质变。 2.星体的质量小于0.88M⊙,其内部的温度和密度将不足以开动氢氦聚变反应,星体只能靠引力收缩而发光。这种星体不经过主星序阶段,直接从红矮星转化为黑矮星并引起质变。

END 3 恒星爆发后剩下的质量M决定着它的最终去向: 0.88M⊙≤M<1.44M⊙→白矮星 1.44M⊙≤M<3M⊙→中子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