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ud心理分析論的 重要建構.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心理分析的發展觀心理分析的發展觀 弗洛伊德( S. Freud )性心理理論 容格( C. G. Jung )成年期理論.
Advertisements

3 受訪者對於本校畢業生各項就業力表現的滿意程度 4 受訪者認為本校畢業生哪些就業力具有優勢.
論點 “ 自由 ” 主張 照顧 ” 弱勢 ” 父母 我 配偶配偶 子女子女 8 夫 妻.
商業溝通:專業與效率的表達.溫玲玉 著.前程文化 出版 第 14 章 衝突管理 授課教師:. 2 學習目標 了解衝突的內涵及重要性 列舉產生人際衝突的因素 了解衝突管理的模式 說明如何解決衝突,增進雙方的人際關係 學習建設性衝突,做好良好的衝突管理.
第十章 分 配 理 論 INDEX 第一節 所得分配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生產要素的需求 第三節 分配的邊際生產力理論
2011年度 音樂科 五年級 我最喜愛的流行曲.
*客體關係理論* (Object Relations Theory)
記憶與遺忘.
第三章 精神分析治療理論與技術 指導教授 林美蓉老師 組員: 吳伶玫 簡家燕 林雨潔 蕭淳方 侯洽守.
諮商輔導 老師:郭思妤.
單元一:自我、社會與文化 主講人:梁蕙蓉.
處變求存.
龔珮瑄、秦 天、李沂澂、 許胤筠、蔡宛蓁、梁恩盈、 趙 冉、 楊琬琳、簡侑晴、林烝增
第七章 大学生人格特质 本章重点: 基本人格理论 影响大学生人格形成的因素 人格测验 大学生和谐人格塑造 宋怡.
弗洛依德與與心理分析 王榮昌 2017/3/15.
心理防御机制与神经症 杨凤池 首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教研室.
Chp 2 行為與心理的生物基礎.
字如其人 心手相通 ——笔迹分析技术 理解和描述人类的人格有两个基本的假设,一是个人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行为;二是这些特点可以被评估和测量。由此,人格测验可以分为投射测验和客观测验两大类。
休閒心理學 教學目標: 本課程旨在協助學生明瞭休閒心理學的意義,藉此進入瞭解體驗經濟之內涵,以期衍生創意、規劃、行銷休閒產品之專業能力。
台首大幼教系104(上)教學大綱 學科名稱:教育心理學 授課教師:曾火城.
第二章 西格蒙.佛洛伊德.
CH2性格理論 李志鴻.
物價膨脹與通貨緊縮 物價膨脹.
咨询心理学 卫 博.
行銷4.0.
我所知道的知性話題 請發表已知的知性話題.
勇敢作數碼父母 梁永泰.
P119.
行政院衛生署藥物食品檢驗局 醫療器材審查員 陳羿羚
現代心理學 (重修版) 張春興 第一章 對現代心理學的基本認識.
Psychodynamics in Art Therapy
第七章 浪漫與殺手﹝婚前性行為,墮胎﹞   I.婚前性行為 「少年人,你要逃避淫行。」--- 聖經.
Chapter   One 政治社會化 政治文化與政治心理. Chapter   One 政治社會化 政治文化與政治心理.
道德發展(moral development)
-- 從系統觀看見每一個孩子 台灣海寧格機構系統排列師 李悅寧
护理心理学基础.
為成功制定目標和行動計畫 國際獅子會分區主席訓練.
達利.
六9考題(物質循環) 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會經由哪兩種作用而循環不已? (10%)
Take the Time….. 保握當下... 巧合不如巧遇,急進不如及時.
哪些人是管理者? 管理者? 指和一群人工作,並藉由協調他人來完成工作,以便達成組織目標的人
用愛與智慧 ~成為孩子的伯樂 倪美英老師.
經濟學 學經濟.
新高中 通識教育科 教案設計分享會 沙田循道衛理中學 許文忠老師 2019/4/25.
金錢與快樂 ~價值觀對人生的影響~ 報告者:黃冠堂
花 時 間.
一、生命週期 二、經濟需求 三、收支狀況 四、人身風險事故 五、人生八大規劃 六、財務規劃
生涯規劃與發展 (三) 郭思妤 老師.
產品設計與流程選擇-服務業 等候線補充資料 20 Oct 2005 作業管理 第六章(等候線補充資料)
維高斯基( ) Langford, P. (2005). Vygotsky's developmental and educational psychology. Hove England ; New York: Psychology Press.
一 什麼是思考方法? 思考方法(method of thinking)的意義為研究使人思考正確的一門學科。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張德銳、丁一顧、李俊達、 簡賢昌、高紅瑛
1-1 隨機的意義– P.1.
教育概論 教育原理與制度試題解題與分享 第五組
第一講 哲學系 林火旺教授 倫理學 第一講 哲學系 林火旺教授
「性」算在握 如何享受 上帝賜與我們婚姻中最親密的關係 2010 Apr 15 BLMCSS pfel.
做門徒的挑戰 – 新舊的衝突 歷史、文化、社會、家庭 衝突是因改變而來的現象 問題的所在:新的是什麼?
美感教育概念分享 報告人| 張晏慈.
第一章 貨幣的時間價值.
音樂欣賞 Music Appreciation
程式語言與邏輯:主題示範 報告人:國立台灣師大附中 李啟龍 老師 學年度資訊科技概論研習.
畫夢女孩,她的靈魂不屬於這個世界 Akiane
生活輔導 壹、校園自殺事件之輔導策略 一、自殺成因 (一)生物學觀點 生理變化,內分泌功能不均衡,導致心
超我服務 Service Above Self
有趣的計算 如果令A、B、C、D……X、Y、Z這26個英文 字母,分别等於百分之1、2、3、4……24、
佛洛依德 心理動力理論 生命的本能.
議題: Children’s Literature and Feminism
兒童文學批評理論.
第貳章 幼兒的社會化 陳薏如 老師.
第三章 比與比例式 3-1 比例式 3-2 連比例 3-3 正比與反比.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Freud心理分析論的 重要建構

前言 1.Freud根據與病人接觸的經驗、對自己夢境的分析以及各種不同學科廣泛的閱讀心得。 2.非常強調人類行為的潛意識動機的解釋。

3.心理動力論強調:以動機、驅力、需求及衝突間相互作用的結果解釋行為。行為是這些力量之間掙扎與妥協的結果。

4.科學活動、藝術努力、以及所有文化的產物都是性和攻擊能量的表現(昇華)。因為如果直接表現的話,會遭受阻礙。衝突的結果便是痛苦和精神官能症。

重要的理論建構 1.人類的言行舉止、感覺和思想,都是有意義和目的。換言之,我們的行為基本上是早已被決定的。 2.潛意識動機:人類大部分的行為、思想和感情主要是由我們完全不知的動機所決定(即所謂的潛意識動機)。

3.人格的動力 --- 本能 *人類行為的動機在於尋求快樂(即減除緊張與焦慮)。而這些動機係由源自本能的生理和心理能量。

*人具有封閉的心理能量系統。 *兩種主要的驅力或本能 (1)生命本能--- 性驅力 (2)死亡本能--- 破壞性或攻 擊性

本能源自id,但受ego的控制。 生之本能的心理能量叫做 libido  死亡本能的心理能量並未命名

性本能的四個特性 --- 驅力強度量(意指:去除性興奮狀態並帶來快樂) 來源 ---精神力能源來自身體構造的興奮狀態。 全身充滿libido,除了性器外,口腔和肛門也都能產生性快感,所以,它們也是快感區 (erogenous zones)

終極目標 --- 減除性緊張。 目標雖不能改變,但達到目標可有不同的途徑。換言之,性快樂未必來自性器,其他器官也是可能的。 對象/客體 (Object) ---libido灌 注的人事物 libido的客體形式是多變的、可取代的,可以是他人或自己。

性驅力的顯現1 (1)自戀 (Narcissism) ■原始的自戀 (primary narcissism) --- 在嬰幼兒時期,兒童的libido灌注在ego上。 隨著ego的發展,兒童的libido會慢慢轉移 到他人身上。 ■次級的自戀 (secondary narcissism) ---個體到了青春期,青少年會把libido 再轉回ego上,變得很在意自己的外表以 及其他與自己有關的興趣上。雖然這不 是普遍的現象,但中等程度的自愛,幾 乎是每個人都有的情況。

性驅力的顯現2 (2)愛 (Love)---把libido灌注在一個客體或他人 身上。 ■兒童的第一個性愛對象通常是照顧他的 人,通常是母親。但通常這種以家人為性愛對 象的愛,通常是被壓抑的。 ★性愛目標抑制的愛(love aim-inhibited love),而這種愛將持續終生(e.g.,對父母 的性愛加以抑制而成孝順,對兄弟姊妹的性 愛抑制而成手足之愛) (3)虐待狂(sadism)和被虐待狂 (masochism) ■生之本能和死亡本能的融合。例如成人的 活動。

人類的心靈層次 意識 consciousness 前意識 preconsciousness 潛意識 unconsciousness---並非所有的潛意識歷程都是童年事件經驗的壓抑,也有些潛意識歷程是源自種族系統天賦的遺傳經驗。

人格結構1 ☆將心靈分成三個部分(結構):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 本/原我:與生俱來、屬於潛意 識層面,存有本能驅力(性和 攻擊驅力),無價值觀,邏輯 和倫理要求立即滿足。 快樂原則 原始思考歷程(primary thought process)

人格結構2 自我:與真實外在世界接觸的部分,有 組織、合理、現實取向,無價值 觀,完全實際,做得通的事。 現實原則 次級思考歷程(secondary thought process) ---同時顧及本我、現實和良心。

人格結構3 化價值觀和禁忌的內化。包括兩 種主要內容: a. 良心 --- 使人自覺無價值或罪惡感。 超我:人格中道德部分,由父母傳達的文 化價值觀和禁忌的內化。包括兩 種主要內容: a. 良心 --- 使人自覺無價值或罪惡感。 b. 自我理想 --- 使人有榮譽感和自我 價值。 ■道德原則

人格發展1 口腔期 (出生到一歲左右) 斷奶問題與吸吮需求 固著現象 口腔性格 肛門期 (兩歲至三歲左右) 如廁訓練與自主性需求 ■非常重視個體在五、六歲以前的人格發展情形 口腔期 (出生到一歲左右) 斷奶問題與吸吮需求 固著現象 口腔性格 肛門期 (兩歲至三歲左右) 如廁訓練與自主性需求 固著現象 肛門性格

人格發展2 性蕾期 (四歲至五歲之間) 戀親情結 Oedipus Complex 男孩:戀母情結 閹割恐懼 認同 父親的開始 男孩:戀母情結 閹割恐懼 認同 父親的開始 女孩:陽具羨慕 戀父情結 沮喪 認同母親 戀親情結衝突的解決 --- 在父母共 同愛的照顧下,內化父母的價值與 正向特質到兒童的ego之中。 固著現象 性蕾性格

人格發展3 潛伏期 (六歲到青春期之間) 性本能受到抑制 以及種族系統天賦 對於性活動的克制(內發的羞愧、 罪惡和道德感)心性發展的表面靜 止(其實是潛伏中)。 個體將libido昇華為社會和文化的 實踐(例如專心於學校課業以及友 誼的發展)。

人格發展4 兩性期 (青春期以後) 自我性愛 客體性愛 男女性器官具有同等的重要性 性快樂的快感區由口腔、肛門 轉至性器上。 自我性愛 客體性愛 男女性器官具有同等的重要性 性快樂的快感區由口腔、肛門 轉至性器上。 性本能的本質未變,但性活 動形式改變。

焦慮與心理防衛機轉1 (1)焦慮 (Anxiety) 焦慮是由於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間不能適當的控 制心理能量的一種衝突的結果。 焦慮的功能 --- 自我保存機制(self- preserving mechanism)。給予自我(ego)一種信 號 --- 好像有危險即將發生。除非自我能事當 衡量,並能加以壓制,否則危險會升高。 當自我不能以理性或直接控制焦慮時,自我會形 成非現實性的狀態,亦即:出現自我防衛的行為。

防衛的行為功能 --- 保護自我對抗焦慮的痛苦 焦慮的型態 神經質焦慮Neurotic Anxiety ---對莫名危險的懼怕。這種感覺存於ego中, 但源自本我的衝動。亦即:對原始性衝動 突然進入意識而產生的反應。無法控制本 能而產生的恐懼。 ---例如:有些人面對教師、雇主或其他權威 人士時,會激發這些人在生命早期對於父 母的破壞性衝動。而這些有敵意的衝動通 常又伴隨懲罰的害怕,這種害怕會類化成 潛意識的神經質焦慮)。

道德性焦慮(moral anxiety) --- 源自自我與超我間的衝突。 --- 例如:當我們有性誘惑的念頭,或 當我們做錯事時會有罪惡感。 現實焦慮(Realistic anxiety) --- 客觀的焦慮 ---對來自真實世界的威脅反應  避開 危險

自我防衛機轉的形式 壓抑 repression 反向作用 reaction formation 轉移目標 displacement 固著作用 fixation ---libido永久的依附在早期的/原始的發展階段 --- e.g.,口腔性格、肛門性格及性蕾性格等 退化 regression --- 個人的libido在面臨壓力和焦慮時會回到早 期的發展階段的行為表現。 退化通常是暫時性的,而固著作用需要耗費較多 和較久的心理能量。

投射 projection 內射 introjection --- 把另一個人的正向特質納入自己的自我。 --- e.g.,年輕人對於偶像的崇拜與模仿。 Freud將個體對於戀親情結的解決看作是內射的原 型(將父母的權威和價值加以內射  兒童的超我)  昇華 sublimation --- e.g.,藝術創作、文學、人類的關係和各種社 會的追求。 合理化 --- 酸葡萄和甜檸檬心理

有關自我防衛機制的結論 所有的防衛機制都是在保護自我對抗 焦慮。 幾乎每一個人或多或少都會使用。 任何一種防衛機制與壓抑合用,都有 所有的防衛機制都是在保護自我對抗 焦慮。 幾乎每一個人或多或少都會使用。 任何一種防衛機制與壓抑合用,都有 可能演變成精神病態。 在正常的運用下,防衛機制對個體是有 利的,但對社會並無害處,尤其是昇 華,對社會是有益的。

健康人格的指標 ---心性發展成熟的個體特徵 具有愛與各種功能能適度發揮(工作)(Work)的能力。

健康人格:三我間的平衡 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間維持著相當的平衡狀態。 ego能有效合理調控id和superego(亦即:個體的需 求能以合理的方式獲得滿足)。 id的衝動能得到合理的表達,而不至於有羞 愧和罪惡感。 superego能超越父母的認同和控制,而無對立或亂 倫的遺跡。 自我的理想是實際的、與ego一致的,事實上,ego 和superego之間的界線幾乎是沒有感覺的。

人格/行為改變的涵意 提升ego的力量 能覺察潛意識的衝突 減少不適應的心理防衛方式 的運用

(1)夢的解析 ---使用自由聯想和夢 象徵的解釋 (說明) (2)日常謬誤的潛意識意圖分析 (3)心理治療:移情和反移情、抗拒 理論的運用 (1)夢的解析 ---使用自由聯想和夢 象徵的解釋 (說明) (2)日常謬誤的潛意識意圖分析 (3)心理治療:移情和反移情、抗拒 現象、情感的宣洩 (next)

b.顯性的夢(manifest content): 夢的表面意義或作夢者的意識的描述。 與最近發生的經驗有關。 a.隱藏的夢 (latent content): 反映潛 意識裡的材料,都可追溯到童年的經 驗。 b.顯性的夢(manifest content): 夢的表面意義或作夢者的意識的描述。 與最近發生的經驗有關。 顯性的夢境幾乎與前幾天的意識或前意 識經驗有關,而只有隱藏式的夢境才具 有心理分析的重要性。

Freud的基本假設:所有的夢都是願望 的實現 (wish fulfillments)。 大部分的願望的實現都是以隱藏的夢形式出 現,只有經由夢的解釋才能解開願望的謎 底。 基本假設的例外:曾遭受心理創傷的精神官 能症病患的夢。這些病患的夢境內容通常是 重複的創傷經驗,而不是願望的實現。 --- 強迫性重複原則

夢的偽裝 Freud相信夢都是以潛意識形式出現,為了要使 得這些潛意識的願望變成意識的,這些願望必 須逃過兩檢查哨 加以偽裝。有兩種基本 須逃過兩檢查哨 加以偽裝。有兩種基本 形式: a. 將夢的內容以壓縮 (condensation)或取代 (displacement) 的方式加以扭曲,以致無 法辨識 ---顯性的夢境不像隱藏的夢境那般廣泛。 ---兩者都透過象徵(symbols)的使用。 b.藉由情感的抑制或反向以達欺騙作夢者。回

Freud的心理分析理論主 題結束 下一研習主題 Adler 的個體心理學 (Individual Psych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