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铁代谢障碍性贫血.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周作霞 第六章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 血液系统常见症状和体征的 护理.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病毒、放射、遗传 白血病 再障 贫血贫血 感染 出血 缺铁性贫血 巨幼红细胞贫血 溶血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 I T P 药物和化学物质 物理和生物因素 感染因素、免疫因素、 脾脏因素 骨髓.
Advertisements

补 血 补血剂, 适用于血虚的病证。血虚与心、肝、 脾最为密切。症见面色萎黄,头晕目眩,唇爪色 淡,心悸,失眠,舌淡,脉细,或妇女月经不调, 量少色淡,或经闭不行等。常 用补血药如熟地、 当归、芍药、阿胶、龙眼肉等为主,根据病证的 需要和药物的特性,适当地配伍活血祛瘀、补气、 或理气之品组成方剂。 代表方剂.
病历摘要 病例一 病例一 患者,男, 54 岁。教师。主诉:间断腹痛半年,加重并 发热十天 患者,男, 54 岁。教师。主诉:间断腹痛半年,加重并 发热十天 现病史:患者于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中下腹部疼痛, 呈绞痛样,伴有恶心呕吐腹泻,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大 便呈糊状,疼痛于夜间明显,持续数分钟,可自行缓解。
遗传性血色病的诊断及治疗. 2 病例报告 患者资料 患者资料 男性, 50 岁 男性, 50 岁 症状 : 乏力 症状 : 乏力 无饮酒史, 无近期药物应用史 无饮酒史, 无近期药物应用史 ALT 1197U/L ALT 1197U/L TIBL 34μmol/L TIBL 34μmol/L 2.5.
 第九章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 依靠输血维持生命的孩子 重型 β— 地中海贫血 血液 第一节 感知血液.
贫血病人的护理 第六章 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复习回顾 缺铁性贫血病人的护理 第六章 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禽病防治 维生素 B 6 缺乏症. 学习目标 1. 了解引起维生素 B 6 缺乏症主要原因; 2. 了解维生素 B 6 缺乏症的临床症状; 3. 掌握维生素 B 6 缺乏症预防及治疗方法。
便秘预防与饮食. 1. 便秘的日常预防: 1. 便秘的日常预防:因为粪便主要是由食物消化 后构成的,所以通过饮食调节来防治大便秘结是 简单易行的方法。首先要注意饮食的量,只有足 够的量,才足以刺激肠蠕动,使粪便正常通行和 排出体外。特别是早饭要吃饱。其次要注意饮食 的质,主食不要太精过细,要注意吃些粗粮和杂.
溃疡性结肠炎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 院肛肠科 曾娟妮副教授. 一、概述 溃疡性结肠炎 ( UC) 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 结肠炎 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 直肠和结肠炎性疾病 病变位于 结肠的黏膜层 以溃疡为主 累及直肠和远端结肠 可遍及整个结肠 并有多种肠外并发症.
汽車第六篇 事故預防 單元一開車起步前安全檢查. 壹、故事案例 一、案例一(開車前不檢查,費時費力又危險) 小陳是台北某校高中生,已擁有汽車駕照,正值寒假期 間,想利用放長假的機會,找幾位「死黨」共同到南部, 高雄及墾丁等風景名勝區,好好玩個痛快。於是大家將零 用錢積存一陣子後,告知老爸、老媽,約了小東、阿威和.
案例 某日,小强的妈妈带着 7 岁的小强去医院。妈妈说老 师多次反映小强容易发脾气,注意力难以集中、学习 成绩不好。妈妈说他从小就好动,容易分神。她同时 说最近小强经常感到肚子痛和便秘。她曾经买药给他 吃,但没有效果。 小强和姐姐、妈妈住在郊区外公外婆家。他爸爸是公 司司机。妈妈和外公都在一家蓄电池厂工作,小强和.
血液造血系统疾病症状学 血液造血系统疾病症状学 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李晓东. 贫 血 anemia.
慢性肾病的营养治疗 各位血液透析病友,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下血透患者的饮食治疗。看看我们应该吃些什么,怎么吃。
金属中毒 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系.
铁缺乏症——缺铁性贫血 主讲:梁园园.
缺 铁 性 贫 血   中南大学 湘雅医院 谭达人.
[病例1] 患者A,女,38岁,工人,头晕,乏力半年,加重一周,月经量多,否认胃病史。PE:贫血貌,睑结膜苍白,浅表淋巴结未及。B100d~Rt:WBC7.0×109/L N72%,RBC4.5×1012/L,HB72g/L,MCV60fl,MCHC32%,PLT109×109/L [病例2] 患者B,男,18岁,学生,乏力,牙龈渗血伴发热一周。既往无特殊病史。PE,T38.5℃,贫血貌,皮肤结膜苍白。胸骨无叩痛,肝脾肋下未及。B100d~Rt,WBC1.2×109/L,N20%,L75%,N0.24×1
缺 铁 性 贫 血 (IDA) 广东省中医院儿科 陈茵.
缺铁性贫血 Iron Deficiency Anemia
铁代谢临床应用.
贫 血 Anemia.
园林制图相关知识.
贫血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
血液常规检查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丁磊 副教授.
舌尖上的昭通.
高二生物会考复习三 生命活动的调节.
绪 论 一、临床检验基础的现状和特点 古代:感官检查(如:尿液-中世纪) 17世纪:荷兰Leeuwenhoek发明显微镜.
手太阳小肠经.
实验十一 贫血形态学检查.
全国学生体质调研体检和健康检查 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组 2010年6月9日 北京.
骨质疏松症 最新治疗现况 厦门长庚医院 骨科主治医师 袁立仁.
特种蛋白检测在临床中的应用 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 苏薇.
麻风病的诊断:综合医院误诊常见的原因和对策
有人说我笨, 其实我不笨, 脱去竹笠戴草帽, 化工生产逞英豪。.
第一节 乳痈(附:乳发) 乳痈是发生在乳房的最常见的急性化脓性疾病。 相当于西医的急性化脓性乳腺炎。
南海讲师团系列讲座 《良好行为习惯让您活到120岁》(下) 钟怀山 机关干部、社区居民、企业员工专版.
PBL-血液疾病 (贫血) 复旦大学儿科医院血液科 2009年10月.
第四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第一节流动的组织 教师:燕鹏.
第四章 人体内的物质 第一节 流动的组织---血液.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务规范 金安区疾控中心.
作文教学如何适应高考的要求 漳州市普教室 李都明
小儿造血及血液特点 (一)小儿造血特点: 1、分为胚胎期造血及生后造血。.
月经血量的临床计量方法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金哲
火鍋不胖食戒.
生命活动的调节 一、植物的激素调节 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肝硬化 向正国.
封面.
流动的组织 血液.
肝硬化 一、定义 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于肝脏,造成的肝脏弥漫性损害。其病理特点是肝细胞变性、坏死、再生和结缔组织增生,导致肝小叶结构破坏和假小叶形成。
第五冊 第九課 李 家 寶 朱天心.
重金属通过食物富集到动物体内的研究 殷瀚之 刘邦媛 李琳慧 陈可歆 结题报告.
妊娠合并贫血 Pregnancy Combined With Anemia Taught by Professor Shang Tao.
第10章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护理.
新生入學實驗室檢驗異常項目說明 家庭醫學科 劉鴻昌醫師.
微量元素与儿童健康 唐敬海.
化学实验技术.
第一章 血细胞比容测定、平均值计算 魏彦刚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 检验教研室.
第十章 第一节 血液和血型(两课时).
《诊断学》 项目四:实验诊断结果判读 子项目1. 血液检验.
欢迎各位领导莅临指导 超重和失重 主讲人: 李东红.
小小节水员自然科普课
猜 谜 说个宝,道个宝,说它宝贵到处有, 看不见,摸不着,不香不臭没味道,   万物生存离不了,在你身边看不见, 越往高处它越少。(打一自然物)
幾種電器千萬別放進自己的臥室裡.
教案名稱:拒絕零食的誘惑 本教案製作者:北新國小張嘉倫老師
保险法案例分析 小组成员 宫明霞 赵云凤 许金哲 陈莹 胡睿轩.
第一章 制图基本知识 绘图工具和用品使用 制图的基本规定 尺寸注法 几何作图 平面图形 徒手绘图方法.
血铅检测与诊疗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機車第六篇 事故預防 單元一 駕駛穿著與體能狀況.
自动控制原理.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六章 铁代谢障碍性贫血

1.掌握缺铁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 2.熟悉铁代谢的检测指标。 3.了解铁代谢的概述。

第一节 概 述 一、铁的代谢 铁是人体合成血红蛋白的原料, 也是肌红蛋白、细胞呼吸酶(如细胞色素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的组成成分, 第一节 概 述 一、铁的代谢 铁是人体合成血红蛋白的原料, 也是肌红蛋白、细胞呼吸酶(如细胞色素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的组成成分, 是人体正常生理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

(一)铁的分布 铁在人体内分布很广,几乎所有组织都含有铁,以肝、脾含量最为丰富。 人体大部分铁分布在血红蛋白中,少量存在于肌红蛋白中,各种酶和血浆中呈运输状态的铁仅占全身铁的极小部分。 多余的铁以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的形式贮存于肝、脾、骨髓和肠粘膜等处, 贮存铁的多少,因各人的情况不同差别较大。

正常人体内铁的分布 铁存在的部位 铁含量 (mg) 约占全身铁的比率(%) 血红蛋白 2000 62.1 储存铁 (铁蛋白及含铁血黄素) 1000 31.0 肌红蛋白铁 130 4.0 易变池铁 80 2.5 组织铁 8 0.3 转运铁 4 0.1

(二)铁的来源 人体所需铁的来源有两方面: 1、食物: 含铁量较高的食物有:海带、紫菜、木耳、香菇、动物肝等, 乳类、瓜果含铁量较低, 用铁的炊具烹调食物可使食物中的铁含量大大增加 食物中铁的被吸收量因人体对铁的需要而变化。 2、体内红细胞衰老破坏时所释放出的铁:经处理后作为铁的来源而被再利用,每天约有6.3g血红蛋白含铁(21 mg)被处理。

(三)铁的吸收 吸收部位:主要在十二指肠及小肠上1/4段被吸收。 吸收量:主要取决于体内铁贮存量以及红细胞生成的速度。一个健康人从一般的膳食中能吸收所有铁的5%~10%,而缺铁的人吸收量约占20%。 需求量:健康成年男性及无月经的妇女,每天需吸收铁0.5~ l mg,婴儿约为0.5~1.5mg,有月经的妇女需1~2 mg;孕妇2~5mg。

影响因素: 铁储存量 铁的存在形式 药物 胃肠道的分泌

(四)铁的转运 吸收人血的亚铁被氧化成高铁后,与血浆中的转铁蛋白结合,1分子转铁蛋白能结合2个三价铁离子,将铁运送至利用和贮存场所。 幼红细胞和网织红细胞膜上有丰富的转铁蛋白受体,它与转铁蛋白结合成受体一转铁蛋白复合物后,通过细胞的胞饮作用进人胞质中,复合物在胞质中释放铁,转铁蛋白则返回细胞表面,再回到血浆中。

(五)铁的利用 进人胞质内的铁转移至线粒体内,在线粒体粗面内质网的血红素合成酶催化下,与原卟啉结合成血红素,再与珠蛋白结合成血红蛋白。 当红细胞衰老死亡时,即被肝、脾和骨髓内的巨噬细胞吞噬。 在巨噬细胞内,红细胞被破坏,血红蛋白先被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尔后血红素与珠蛋白分解,被释放出来的铁几乎全部在巨噬细胞中。

(六)铁的贮存 贮存部位:铁主要贮存在肝、脾和骨髓中。 贮存形式:主要为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 (1)铁蛋白 其形状近似球形,包括两部分:一是不含铁的蛋白质外壳,称去铁蛋白;另一个为中心腔,含铁多少不一,核心最多可容纳约4500个铁原子,具有很大贮铁能力。

(2)含铁血黄素 是铁蛋白脱去部分蛋白质外壳的聚合体,是铁蛋白变性的产物,也是贮存铁的一种形式,但比铁蛋白中的铁难以动员和利用。 含铁血黄素存在于巨噬细胞等多种细胞中,由于其在幼红细胞外,所以称为细胞外铁。 幼红细胞中存在的细颗粒铁蛋白聚合体,称为细胞内铁,这种幼红细胞称为铁粒幼细胞。

在铁代谢平衡的情况下,贮存铁很少动用; 当机体缺铁时,首先是贮存铁被消耗,可通过转铁蛋白的运输而动用,并由此可足够合成全身1/3的血红蛋白。 当贮存铁耗尽后再继续缺铁时才会出现贫血。

(七)铁的排泄 正常人铁的排泄量很少,主要由肠道脱落的细胞从粪便排出体外,少量由胆汁、尿液、皮肤和汗液排泄。 成年男性平均每天排泄约1mg,

二、铁代谢的检测指标 (一)骨髓可染铁 骨髓可染铁是指细胞外铁,以含铁血黄素形式存在。 骨髓涂片用普鲁士蓝染色后可见蓝色小珠粒和块状物, 是检查骨髓中贮存铁最有效和简便的方法,其结果可反映全身贮存铁的情况,是诊断缺铁的重要指标之一。

骨髓内有可染铁存在,可排除缺铁性贫血。 骨髓涂片经铁染色后,亦可见部分中、晚幼红细胞胞质内有蓝色铁小粒,即铁粒幼细胞。 缺铁时,含铁血黄素消失,铁粒幼细胞显著减少或消失, 通过观察该细胞的数量及铁粒的分布染色情况,可反映机体对铁的贮存和利用。

(二)血清铁 血清铁(serum iron,ST)是指血浆中与转铁蛋白结合的铁,是测定机体铁含量的一种方法。 每天血清铁的波动范围很大,其浓度不能作为衡量铁贮存量的准确指标。 缺铁性贫血、感染、炎症、月经期、妊娠时血清铁常降低; 血色病、溶血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时常升高。

(三)总铁结合力及转铁蛋白饱和度 总铁结合力(total iron binding capacity J IBC)是指血清中转铁蛋白全部与铁结合后铁的总量,可反映血浆转铁蛋白的水平, 总铁结合力一血清铁=未饱和铁结合力 总铁结合力增高见于缺铁性贫血、急性肝炎、红细胞增多症等; 降低见于先天性转铁蛋白缺乏症、肝硬化、肾病综合征(大量排泄铁蛋白)、恶性肿瘤、血色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转铁蛋白饱和度(transferrin saturation, TS)是血清铁占总铁结合力的比值,它比血清铁和总铁结合力能更敏感地反映机体缺铁。 转铁蛋白饱和度增高见于铁利用障碍和铁负荷过重; 转铁蛋白饱和度减少常见于缺铁性贫血及炎症。 综合分析血清铁、总铁结合力及转铁蛋白饱和度三项参数,对鉴别缺铁性贫血、继发性贫血和其他增生性贫血具有重要价值

(四)红细胞游离原外琳( FEP) 血红蛋白由亚铁血红素和珠蛋白组成,原卟啉是构成亚铁血红素的主要成分。 当铁缺乏或铁的利用障碍时亚铁血红素的合成受阻,使红细胞内游离的原卟啉增多。 红细胞游离卟啉测定,有助于缺铁性贫血的早期诊断。 铁粒幼细胞性贫血、铅中毒,亦可见增高。 巨幼细胞性贫血及红白血病时红细胞游离原卟啉降低。

储存铁缺乏 铁缺乏症 缺铁性红细胞生成 铁代谢障碍性疾病 缺铁性贫血 慢性病贫血 铁代谢异常 铁粒幼细胞贫血 组织铁沉着症

第二节 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 IDA)是由于体内储存铁减少,而不能满足正常红细胞生成需要时而发生的贫血。 世界范围内的常见病,发病率在世界人口中约占10% ~20%,在各类贫血中约50%~80%。

原卟啉+Fe 血红素 Hb RBC分裂影响小 珠蛋白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MCV MCH MCHC

二、病 因 铁摄入不足 铁丢失过多

食物中铁不足:营养不良,偏食(婴幼儿) 需求量增加:婴幼儿,青春期女性,妊娠、哺乳期 吸收障碍:胃炎及胃酸缺乏,胃大部切除,慢性腹泻,化学药物

月经量过多 泌尿系失血,血尿,血红蛋白尿 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 各种出血性疾病

三、临 床 表 现 1、Hb下降所引起的症状: 疲乏、困倦、乏力、皮肤粘膜苍白 2、含铁酶活性下降引起的症状: 口角炎,舌炎,舌乳头萎缩,吞咽困难 皮肤干燥,毛发无光泽,指甲脆薄, 反甲

3、精神行为:异食癖,易激动,注意力不集中 4、10%脾大

四、实验室检查 血象 骨髓象 铁代谢检查 其他试验检查

(一)血象 轻度贫血时,红细胞数量在正常参考区间,血红蛋白可降低,红细胞大小不均,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增加。 典型缺铁性贫血呈明显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涂片中红细胞大小不等,以小细胞为主,其中心淡染区扩大,甚至呈环形,染色变浅(图6-4)。异形红细胞增加,可出现少量椭圆形、靶形红细胞。网织红细胞多正常或轻度增加,白细胞和血小板一般正常,慢性失血者血小板可增加,钩虫感染引起的缺铁性贫血可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加。

(二)骨髓象 骨髓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红系增生为主,以中、晚幼红居多,粒/红比值减小。各阶段幼红细胞体积偏小,胞质较少,着色偏蓝,边缘不规则,呈锯齿状。细胞核小而致密、深染,出现核质发育不平衡,表现为“老核幼浆”(图6-5)。粒细胞相对减少,各阶段比例、形态大致正常,淋巴、单核和巨核细胞正常。

(三)铁代谢检查 骨髓涂片铁染色常表现为细胞外铁消失,铁粒幼细胞明显减低,铁颗粒数量减少,颗粒变小,染色变浅(图6-6)。本法是诊断缺铁性贫血的一种直接而可靠的方法。血清铁、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均明显降低,血清总铁结合力、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和红细胞游离原卟啉均升高。

五、诊 断 标 准 铁缺乏症的三个阶段: 储存铁缺乏(iron depletion,ID) 缺铁性红细胞生成(iron depletion erythropoiesis,IDE) 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 IDA)

一、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标准: (1)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男性Hb<120/L,女性<110g/L,孕妇<100g/L;MCV < 80fl,MCH < 26pg,MCHC< 0.31;红细胞形态可有明显低色素表现。 (2)有明确的缺铁病因和临床表现。 (3)血清(血浆)铁<10.7μmol/L(60μg/dl),总铁结合力>64.44μmol/L(360μg/dl)。

(4)运铁蛋白饱和度<0.15。 (5)骨髓铁染色显示:骨髓小粒可染铁消失,铁粒幼红细胞<15%。 (6)红细胞游离原卟啉>0.9μmol/L 或血液锌原卟啉>0 .96μmo1/L(600μg/ L)或FEP/ Hb>4.5μg/gHb。 (7)血清铁蛋白<14μg/L (8)铁治疗有效。 符合第1条和2~8条中任何两条以上者可诊断为缺铁性贫血。

二、储存铁缺乏的诊断标准 (符合以下任何一条即可诊断) (1)血清铁蛋白<14μg/L。 (2)骨髓铁染色显示,骨髓小粒可染铁消失

三、缺铁性红细胞生成的诊断标准: 符合储存铁缺乏的诊断标准,同时有以下任何一条者即可诊断: (1)运铁蛋白饱和度<0.15。 (2)红细胞游离原卟啉(FEP)>0.9μmol/L (500μg/L)(全血),或血液锌原卟啉(ZPP) >0 .96μmo1/L(600μg/ L)(全血),或FEP/ Hb>4.5μg/gHb。 (3)骨髓铁染色显示:骨髓小粒可染铁消失,铁粒幼红细胞<15%。

四、其他 如在有合并症的情况下(如感染、炎症、肿瘤等)需要测定细胞内碱性铁蛋白降低(<6.5 ag/细胞),或借助骨髓铁染色显示细胞外铁消失作为标准。

六、鉴别诊断 (1)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家族史,脾大,靶形红细胞,铁增加 (2)铁粒幼细胞性贫血:可出现大量环形铁粒幼细胞。血清铁、血清铁蛋白明显升高 (3)慢性病贫血:常伴有慢性感染、炎症或肿瘤的相应症状。转铁蛋白饱和度正常或稍低;血清铁蛋白增高;骨髓铁染色显示细胞外铁增加而细胞内铁减少。

病例介绍 程××,女,26岁   1997年7月12日初诊.患者近年来面色萎黄,心慌气促,低热.追问病史,一日三餐只吃素食,不爱吃肉类.化验检查:血色素60g/L,白细胞、血小板计数正常,血清铁46μg/dl,骨髓中铁幼粒细胞12%,骨髓小粒可染铁消失。诊断为缺铁性贫血。 给予铁剂治疗,6月后血象,骨髓象恢复正常。

第三节 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铁粒幼细胞性贫血(sideroblastic anemia, SA)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铁利用障碍性贫血 第三节 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铁粒幼细胞性贫血(sideroblastic anemia, SA)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铁利用障碍性贫血 其特征为:骨髓内出现较多的环形铁粒幼细胞; 体内总铁量增加,可见大量铁沉积于单核-巨噬细胞和个器官实质细胞内; 铁动力学显示为红细胞无效生成,呈低色素性贫血。

分 类 铁粒幼细胞性贫血分为遗传性和获得性两大类。 后者又分为特发性和继发性, 原发性已归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中 分 类 铁粒幼细胞性贫血分为遗传性和获得性两大类。 后者又分为特发性和继发性, 原发性已归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中 继发性铁粒幼细胞性贫血可由药物和毒物如异烟肼、乙醇、环丝氨酸、铅等引起, 亦可继发于其他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恶性肿瘤、红细胞生成性卟啉病、恶性贫血、慢性感染和尿毒症等。

发病机制 主要是与血红素合成过程中有关酶的缺乏或活性降低有关。 铁不能与原卟啉鳌合而积聚在线粒体内,贮存过量,导致红细胞内线粒体形态和功能受损,由于线粒体在幼红细胞内围绕核排列,经铁染色可形成环形铁粒幼细胞。 血红素的合成瘴碍,使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含量减少,出现低色素性贫血。利用不良而引起贫血。

检 验 1、血象: 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贫血,为低色素或正色素,可出现两种红细胞群,呈双相性改变,是本病的特征之一, 检 验 1、血象: 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贫血,为低色素或正色素,可出现两种红细胞群,呈双相性改变,是本病的特征之一, 少数病例红细胞体积轻度增大。 嗜碱性点彩红细胞可增多,继发于铅中毒者,网织红细胞大多正常或轻度增多。 白细胞和血小板正常或减低。

2.骨髓象: 红细胞系明显增生,细胞可伴巨幼样改变。幼红细胞形态异常,出现双核、核固缩,胞质呈泡沫状伴空泡形成。 骨髓铁染色显示细胞外铁增多,铁粒幼细胞明显增多,颗粒增多变粗。 幼红细胞铁颗粒在6个以上,并且围绕核周1/2以上者,称为环形铁粒幼细胞,此种细胞常占幼红细胞的15%以上,为本病特征。

细胞内铁

环形铁粒幼细胞

3.铁代谢: 血清铁增高; 血清总铁结合力减低, 转铁蛋白饱和度明显升高; 血清铁蛋白增高; 红细胞游离原叶琳含量增高。

诊断和鉴别诊断 1.铁粒幼细胞性贫血的诊断依据: 小细胞低色素或呈双相性贫血, 骨髓红系明显增生, 细胞内、外铁明显增多,并伴有大量环形铁粒幼细胞出现; 血清铁蛋白、血清铁、转铁蛋白饱和度增高,总铁结合力减低。

鉴别诊断 (1) 缺铁性贫血:见缺铁性贫血。 (2) 珠蛋白合成障碍性贫血: 血红蛋白电泳异常; 环形铁粒幼细胞计数; 进行家族调查。 (3) 红白血病:红白血病早期,骨髓增生明显,以红系为主,两者鉴别较困难,须作全面检查和反复动态观察,方能诊断。

血 象 红细胞、Hb减少,以后者的减低更为严重,贫血轻微时,红细胞形态变化不大,重症者呈典型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网织红细胞轻度增多。 血 象 红细胞、Hb减少,以后者的减低更为严重,贫血轻微时,红细胞形态变化不大,重症者呈典型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网织红细胞轻度增多。 白细胞计数及分类一般正常。 血小板计数多正常。 血涂片中RBC大小不均,以小型者为主,大多中心染色过浅(注意与人为所致区别)。

骨 髓 象 增生明显活跃 红细胞系明显增生, 幼红细胞总百分率常>30%,以中、晚幼红细胞为主, 骨 髓 象 增生明显活跃 红细胞系明显增生, 幼红细胞总百分率常>30%,以中、晚幼红细胞为主, 各阶段幼红细胞胞体较小,胞浆量少,边缘不整齐,嗜碱性色调较强,胞核小而致密浓染(核老质幼)。

粒系细胞总百分率相对减低,各阶段百分率及细胞形态染色大致正常。 M:E比值减低。 巨核细胞系常无明显变化,血小板形态一般正常

铁 代 谢 检 查 1、骨髓铁染色: 外铁阴性,内铁减少 ——诊断缺铁性贫血直接可靠的方法

2、血清铁蛋白(SF):敏感可靠 3、红细胞碱性铁蛋白(EF): 敏感性较SF差,影响因素多,

4、血清铁(SI)、总铁结合力(TIBC)及运铁蛋白饱和度(TS) TS=SI/TIBC 敏感性、特异性差 联合检测对缺铁性贫血诊断有意义

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 -缺铁性红细胞生成的指标 红细胞游离原卟啉(FEP) -间接反映铁缺乏,应结合临床综合分析

其 他 试 验 检 查 红细胞寿命:缩短 动力学检查:铁利用加快,利用率增高

谢 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