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 第八章 浸出制剂 药物制剂教研室.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 十五 ” 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院校规划教材 中 医 妇 科 学 总 论 主讲人 李朝平.
Advertisements

玉田三中 化学组. 生活中的这些物质 …… 酸的 食醋、酸奶和某些水果都是 酸的,你是如何知道的?
第三节 排气护理. 一、肠胀气病人的护理 肠胀气是指胃肠道内有过多的气体积聚,不能 排出。 1. 心理护理 2. 适当活动 3. 必要时遵医嘱给药或行肛管排气 4. 健康教育.
第四章 基础护理操作技术 中 国 医 科 大 学朱 闻 溪中 国 医 科 大 学朱 闻 溪 中 国 医 科 大 学朱 闻 溪中 国 医 科 大 学朱 闻 溪.
多喝水,健康水噹噹 多喝水,健康水噹噹 1 名次國家每天喝含糖飲料百分比 1 以色列 52 % 2台灣 44.7 % 3 蘇格蘭 43.9 % 4 美國 39.6 % 5 英格蘭 37.1 % 每天喝含糖飲料排行榜(對照世界衛生組織WHO會員國) 兒童福利聯盟 2007 年針對台北、台中、高雄與.
畜禽繁殖技术 精液的品质检查. 学习目标 1. 了解家禽精液的组成。 2. 掌握精液品质鉴定的方法。
客家娘酒 生命科学院 062 第二组 组长:李宗权 组员:林立强 李嘉豪 郑灿明 李耀斌 程惠源.
琥珀酸脱氢酶的作用及其竞争性抑制 目的与要求: 了解琥珀酸脱氢酶的作用及酶促反应 中的竞争性抑制作用 了解琥珀酸脱氢酶的作用及酶促反应 中的竞争性抑制作用.
氨基酸转换反应 ( 一 ) 血液中转氨酶活力的测定 一. 目的 : 了解转氨酶在代谢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在临 床诊断中的意义, 学习转氨酶活力测定的原理和方 法。 二. 原理 : 生物体内广泛存在的氨基转换酶也称转氨酶, 能 催化 α – 氨基酸的 α – 氨基与 α – 酮基互换, 在氨基酸 的合成和分解尿素和嘌呤的合成等中间代谢过程中.
芦荟汁酶解液 乳酸菌发酵饮料的研制 上海市奉贤区育秀实验学校 陈力. 2 设想的由来 3 问题的出现 由于芦荟含有较多的凝胶大分 子物质,加热、调酸等会影响 胶体稳定性,出现变色和沉淀 等现象。
第三节 注射剂.
药品检验技术.
药物溶媒 生理盐水还是葡萄糖?.
中学化学实验研究 第十讲 生活化学实验的开发与改进 玉溪师范学院化学与环境科学系 艾华林.
课 题 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课 题 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第 二 课 时.
第七章 各类中药制剂分析 药物分析学科.
液体药剂 药剂教研室.
答: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这就是激素调节。
中医美容保健.
第二十章 药物制剂新技术 第一节 环糊精包合技术
6、食品中功能性成分的检测 6. 1 概述 6. 2 活性低聚糖及活性多糖的测定 6. 3 茶多酚、类黄酮物质的测定 6
第7章 隔离技术 厦门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基础护理教研室.
第十章 家用化学品和化妆品卫生 环境卫生学教研室 2000年11月2日.
趣味實驗集錦 化學實驗教學 之三.
第5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
生活护理技术 项目一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项目二 排泄护理技术 项目三 促进呼吸功能护理 项目一 冷热疗法 项目二 标本采集 项目三
第九章   液体制剂.
项目九 日用化学品简介.
第五章 软膏剂.
化學與生活 教師:林維莉.
膳食调查与评价 1.
血清总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的测定 董雷鸣.
食品分析 实验.
蛋 白 质 含 量 的 测 定 —微量凯氏定氮法 王冬亮 讲师
第十章 发酵蛋制品与蛋品饮料.
单元九 种猪常见疾病(4).
第六讲 外用膏剂 中国药科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黄家利.
新疆医科大学药学院 药剂学 药剂物化教研室.
产后出血产妇的护理.
埃博拉病毒的隔离与消毒 李俐 黑龙江省疾病控制中心.
皮肤病基础 西畴县皮肤病防治站.
第十二章 软膏剂.
第四节 原料药及制剂检查.
环境空气监测(1) 环境监测总站 2016年04月.
粪 便 检 查 主讲老师:沈萍.
血清总胆固醇的测定.
中药注射剂 中药制剂学教研室 刘 莉
第十一章 软膏剂、眼膏剂和凝胶剂.
盆腔炎的护理 梅剑娟.
模块九 牛乳掺假检验 学习任务 1. 查阅资料,总结牛乳中掺假物质的种类 2. 查阅资料,总结牛乳中掺假物质的检测方法
第六章 灰分及几种矿物元素的测定 西昌学院轻化工程学院.
专题3 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 课题1 菊花的组织培养.
第二章 甜味料与酸味料 学习目的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以食糖为主的天然甜味料,几种重要的人工甜味料和酸味料的加工特性及使用方法.使学生能很好地运用这两类原料。
模块六 制剂新技术与新剂型. 模块六 制剂新技术与新剂型 模块六 制剂新技术与新剂型 专题一 固体分技术 专题二 药物包合技术 专题三 微囊技术 专题四 新剂型简介.
执业药师之路—— 有我陪你 在线自习室 主讲:董老师.
促胃肠动力药物筛选 —离体组织、器官水平药物筛选
第二章 液体制剂 主讲教师:易丹丹. 第二章 液体制剂 主讲教师:易丹丹 2.1 概述 液体制剂的概念 液体制剂:指药物分散在适宜的分散介质中制成的可供内服或外用的液体形态的制剂。 通常是将药物(固体、液体、气体),以不同的分散方法(溶解、胶溶、乳化、混悬等方法)和不同可分散程度(包括离子、分子、胶粒、液滴和微粒状态)分散在适宜的分散介质中制成。
第 七 章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2019/2/28 表面活性剂化学.
9 渗透蒸发.
第二章 药品的鉴别试验 Identification test of drug
模块八 发动机总成装配与试验 单元1 发动机总成装配 单元2 发动机的磨合 单元3 发动机竣工验收.
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 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标本的制备与观察 徐志浩 遗传与基因工程教研室 院系楼西侧一楼 2016年.
第八章 软膏剂与凝胶剂 唐 靖 长沙医学院药学系 药剂教研室.
实验一 双水相萃取.
土豆磷酸化酶的分离及直链淀粉的酶合成 中南民族大学 药学院 化学生物学教研室.
药剂学实验 实验二 混悬剂和乳剂的制备.
床上洗头.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柑橘皮中黄酮两种提取方法的探索 及含黄酮类饮料生产工艺改进
实验性质:设计 实验类别:本科基础 实验学时:4 实验教师:温晓玫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药剂学 第八章 浸出制剂 药物制剂教研室

学习要求 掌握 液体制剂的含义、分类、应用特点;溶液剂、高分子溶液剂、乳剂、混悬剂的含义、特点、质量要求、制备及质量评价法;常用溶剂、常用乳化剂、防腐剂等附加剂的类型及选用原则。 熟悉 溶胶剂的制法;乳剂、混悬剂的稳定性及影响因素。 了解 其它给药途径药剂的概念和应用;液体制剂的包装与贮存。

第一节 概述 液体药剂 系药物分散在适宜的分散介质中制成的可供内服或外用的液体形态的药剂。 药物吸收快 固体药物可减少刺激性 特点 药物吸收快 固体药物可减少刺激性 油性药物易服用,吸收好 易于分剂量 给药途径多 稳定性差 携带、运输、贮存不方便

液体药剂的分类 (一)按分散系统分类 (二)按给药途径分类 均相液体制剂 非均相液体制剂 内服液体制剂 外用液体制剂 液体类型 微粒大小 特 征 低分子溶液剂 <1 nm 以小分子或离子状态分散,均相澄明溶液,稳定 高分子溶液剂 (亲水胶体) <100nm 高分子化合物以分子状态分散,均相溶液,稳定 溶胶剂 (疏水胶体) 1~100 nm 以胶态分散,形成多相体系,有聚结(热力学)不稳定性 乳剂 >100 nm 以液滴状态分散,形成多相体系,有聚结和重力(热力、动力学) 不稳定性 混悬剂 >500 nm 以固体微粒状态分散,形成多相体系,有聚结和重力(热力、动力学)不稳定性

质量要求 均相液体制剂应澄明;非均相液体制剂的药物粒子应分散均匀; 口服:外观良好;口感适宜; 外用:无刺激; 浓度应准确;应有一定的防腐能力;贮存及使用过程不霉变;包装容器适宜、携带、使用方便。

第二节、液体制剂的溶剂和附加剂 一、液体制剂常用的溶剂 1.极性溶剂的品种及特性 按介电常数大小分为极性溶剂、半极性溶剂和非极性溶剂。 溶剂品种 主要特性 应用及注意事项 水 可与乙醇、甘油、丙二醇等以任意比例混合,可溶解大多数无机盐、生物碱类、糖类、蛋白质等多种极性有机物。 最常用。易水解、霉变,不宜久贮。应注意药物的稳定性及配伍禁忌。 甘油 味甜。能与乙醇、丙二醇、水以任意比例混合,对苯酚、鞣质和硼酸的溶解度比水大。对皮肤有保湿、滋润、延长药效等作用。12%以上可防鞣质析出,30%以上可防腐。 可供内服,但常外用作保湿。 二甲基亚砜 (DMSO) 无色澄明液体,具大蒜臭味。能与水、乙醇、丙二醇等以任意比例混合。溶解范围广,有万能溶剂之称。可促进药物在皮肤上的渗透。 主要用于皮肤科药剂,但对皮肤有轻度刺激性。孕妇禁用。

2.半极性溶剂的品种及特性 溶剂品种 主要特性 应用及注意事项 乙醇 可与水、甘油、丙二醇以任意比例混合,可溶解大部分有机药物和药材中的有效成分。20%以上具有防腐作用,40%以上能抑制某些药物的水解。 为常用溶剂。本身具有一定药理作用,与水混合时可产生热效应。 有挥发及易燃的缺点。 丙二醇 药用为1,2-丙二醇,性质同甘油相似,但黏度小。可与水、乙醇、甘油以任意比例混合,能溶解许多有机药物,同时可抑制某些药物的水解。 内服及肌内注射用药的溶剂。因辛辣味及价格较贵,口服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聚乙二醇类 常用低聚合度的PEG 300~600等。可与水、乙醇等以任意比例混合,并能溶解许多水溶性无机盐及水不溶性药物。对易水解的药物具有一定的稳定作用,兼具保湿作用。在洗剂中能增加皮肤的柔韧性。 常用于外用液体制剂,如搽剂等。

3.非极性溶剂的品种及特性 溶剂品种 主要特性 应用及注意事项 脂肪油 为常用非极性溶剂,如花生油、麻油、豆油等植物油。能溶解固醇类激素、油溶性维生素、游离生物碱、挥发油和许多芳香族药物。 多用于外用液体制剂,如洗剂、搽剂等。易氧化、酸败,与碱性药物发生皂化反应。 液状石蜡 石油中得到的液状的饱和烷烃化合物,化学性质稳定,分为轻质(0.828~0.860g/ml)与重质(0.860~0.960g/ml)两种。遇空气易氧化。 轻质液状石蜡多用于外用液体制剂,重质液状石蜡多用于软膏剂及糊剂中。可加入油性抗氧剂。 乙酸乙酯 无色微臭油状液体,可溶解挥发油、甾体药物及其他油溶性药物,具有挥发性和可燃性。 常作为搽剂的溶剂。在空气中易氧化,需加入抗氧剂。

增溶剂 助溶剂 潜溶剂 防腐剂 矫味剂 着色剂 二、液体制剂常用的附加剂 增溶剂 助溶剂 潜溶剂 聚山梨酯类和聚氧乙烯脂肪酸酯类以水为溶剂的药物的最适HLB值:15~18 助溶剂 有机酸及其钠盐如苯甲酸钠、水杨酸钠等。酰胺化合物如:乌拉坦、尿素、乙酰胺;碘化钾等。 潜溶剂 乙醇、丙二醇、甘油、聚乙二醇等与水组成的混合溶剂。 增溶剂 助溶剂 潜溶剂 防腐剂 矫味剂 着色剂

防腐剂 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化学药品也称抑菌剂 05版《药典》药品卫生标准中,规定了液体制剂微生物的限量要求: 口服:细菌数,每1g<1000个;液体制剂:每1ml <100个; 霉菌和酵母菌:每1g或1ml <100个;不得检出大肠杆菌。 局部给药制剂:用于手术、烧伤及严重创伤的局部给药制剂应无菌。 其它给药途径的应符合《药品卫生标准》规定。

常用防腐剂 品种 特点、应用及注意事项 羟苯酯类(尼泊金类) 常用的有甲酯、乙酯、丙酯和丁酯。游离的才有作用。在酸性溶液中作用较强,对大肠杆菌作用最强。抑菌作用随碳原子数增加而增加,但溶解度则减少,通常混合使用,其浓度均为0.01%~0.25%。广泛用于内服液体制剂中。 苯甲酸与苯甲酸钠 苯甲酸在水中难溶,在乙醇中易溶,通常配成20%的醇溶液备用。一般用量为0.03%~0.1%。在酸性溶液中抑菌效果较好,最适pH值是4。未解离的作用强。防霉作用比羟苯酯类弱,防发酵能力则比羟苯酯类强。与尼伯金类合用,防霉防发酵最理想,常用于中药液体制剂中。 苯甲酸钠易溶于水,在酸性溶液中的防腐作用与苯甲酸相当。 山梨酸及其盐 对霉菌和酵母菌作用强,毒性较苯甲酸为低,常用浓度为0.05%~0.3%,在酸性溶液中pH值4抑菌效果好。未解离分子起作用, 山梨酸钾、山梨酸钙作用与山梨酸相同,需在酸性溶液中使用。 苯扎溴铵(新洁尔灭) 毒性低,作用快,刺激性甚微。常用浓度为0.02~0.2%。 其他防腐剂 醋酸氯乙定(醋酸洗必泰)0.02%~0.05%,多外用;邻苯基苯酚0.005%~0.2%;桉油0.01%;薄荷油0.05%;桂皮油0.01% 。

1.甜味剂 2.芳香剂 3.胶浆剂 4.泡腾剂 矫味剂 蔗糖、糖精钠、甜菊苷、阿司帕坦(蛋白糖、天冬甜精) 如柠檬油、薄荷油及其制剂、人工香料如苹果、香型等。 如阿拉伯胶浆、明胶浆CMC-Na等

着色剂 1.天然色素 2.合成色素 4. 外用色素

第三节 低分子溶液剂 包括 溶液剂、糖浆剂、芳香水剂、醑剂、甘油剂、酊剂等 低分子溶液剂 是指小分子药物以分子或离子(直径在1nm以下)状态分散在溶剂中所形成的均匀分散的液体药剂。 包括 溶液剂、糖浆剂、芳香水剂、醑剂、甘油剂、酊剂等

溶剂多为水,根据需要加入助溶、抗氧、娇味、着色剂等。 一、溶液剂 溶液剂系药物溶解于溶剂中所形成的澄明液体制剂,可内服也可外用。 溶剂多为水,根据需要加入助溶、抗氧、娇味、着色剂等。

溶液剂的制备方法有三种,包括溶解法、稀释法和化学反应法。 质量要求 含量准确、澄明、稳定、色香味符合规定。 溶液剂的制法 溶液剂的制备方法有三种,包括溶解法、稀释法和化学反应法。 质量要求 含量准确、澄明、稳定、色香味符合规定。 1.溶解法 药物称量 溶解 滤过 质量检查 包装 溶解法制备溶液剂工艺流程图

溶解法操作要点 取总量1/2~3/4的溶剂加入药物搅拌溶解; 小量药物或溶解度小的药物应先溶解; 难溶性药物采用适当方法增加溶解度,溶解缓慢 的药物采用粉碎、搅拌或加热等措施加快溶解; 液体药物及挥发性药物应最后加入; 溶剂应通过滤器加至全量。

先将药物制成高浓度溶液,再用溶剂稀释至所需浓度。 根据稀释前后溶液中所含溶质的量不变,稀释公式应为: 操作注意 浓度换算 挥发性成分损失 2.稀释法 先将药物制成高浓度溶液,再用溶剂稀释至所需浓度。 浓溶液的稀释方法 根据稀释前后溶液中所含溶质的量不变,稀释公式应为: C1·V1=C2·V2 例 练习浓盐酸稀释的计算 (1)用12 mol·L-1的浓盐酸制备浓度为0.1 mol·L-1的盐酸溶液500ml,问需浓盐酸多少毫升?

例 复方碘口服溶液的制备 [处方] 碘 50g 碘化钾 100g 纯化水 加至 1000ml 例 复方碘口服溶液的制备 [处方] 碘       50g 碘化钾     100g 纯化水    加至 1000ml [制法] 取碘化钾,加入少量纯化水约100ml溶解配成浓溶液,加入碘搅拌使溶,再加入纯化水适量至1000ml,即得。 [讨论] (1)描述所制备的溶液的外观,分析其组成并说明碘化钾在此处方中的作用。 (2)概括溶液剂制备的操作步骤。

二、糖浆剂 概念和特点 单纯蔗糖的近饱和水溶液称单糖浆或糖浆,浓度为85%(g/ml)或64.7%(g/g)。 糖浆剂系指含有药物或芳香物质的浓蔗糖水溶液,供口服用。糖浆剂中的药物可以是化学药物,也可以是中药材的提取物。 单纯蔗糖的近饱和水溶液称单糖浆或糖浆,浓度为85%(g/ml)或64.7%(g/g)。 特点 可掩盖药物不良臭味,儿童尤宜; 高浓度糖浆剂(渗透压大)自身具有抑菌作用; 低浓度糖浆剂易染菌,需添加抑菌剂。

糖浆剂按用途可分为单糖浆、芳香糖浆和药用糖浆三类 分类 糖浆剂按用途可分为单糖浆、芳香糖浆和药用糖浆三类 分类 特点和应用 举 例 单糖浆 不含药物,供制备含药糖浆及作为矫味剂、助悬剂使用 芳香糖浆 含芳香挥发性物质,用作矫味剂 橙皮糖浆、姜糖浆 药用糖浆 含有药物,有治疗作用 磷酸可待因糖浆、急支糖浆

《中国药典》05版有关规定 质量检查 糖浆剂含蔗糖应不低于45%(g/ml)。 除另有规定外,一般将药物用新沸过的水溶解后,加入单糖浆;如直接加入蔗糖配制,则需加水煮沸。 除另有规定外,糖浆剂应澄清。在贮存中不得有发霉、酸败、产生气体等变质现象,并应符合微生物限度要求。 含药材提取物的糖浆剂,允许含少量轻摇易散的沉淀。 根据需要可加入适宜的附加剂。如着色剂、防腐剂等。必要时可添加适量的乙醇、甘油或其他多元醇。(山梨酸或苯甲酸的用量应<0.3%,羟苯甲酯类的用量应< 0.05%。) 糖浆剂应密封,在30℃以下贮存。

糖浆剂的制备方法 1.溶解法 (1)热溶法。 (2)冷溶法。 2.混合法 适用于对热稳定的药物和有色糖浆的制备。 适用于对热不稳定或易挥发的药物。 适用于制备含药糖浆。

药物的加入方法 水溶性固体先用少量纯化水溶解再与单糖浆混合; 水中溶解度小的药物可酌加少量其他适宜溶剂使其溶解,然后加入单糖浆中; 可溶性药物及药物的液体药剂可直接加入单糖浆中,必要时过滤; 药物的醇性制剂与单糖浆混合时常出现浑浊,可加入适量甘油助溶; 水性浸出制剂应将其纯化除去杂质后再加入单糖浆中。

热溶法应严格控制加热的温度、时间,不能直火 加热(可采用蒸汽夹层锅),应注意调整pH值等。 制备糖浆剂时应注意的问题 应选择无色、无异臭的药用白砂糖; 所用器具应洁净或灭菌处理并避菌操作; 热溶法应严格控制加热的温度、时间,不能直火 加热(可采用蒸汽夹层锅),应注意调整pH值等。

例 枸橼酸哌嗪糖浆的制备 [处方] 枸橼酸哌嗪 160g 蔗糖      650g 尼泊金乙酯      0.5g 矫味剂      适量 纯化水   加至 1000ml

[制法] 取纯化水500ml煮沸,加入蔗糖与尼泊金乙酯,搅拌溶解,过滤,滤液中加入枸橼酸哌嗪,搅拌溶解,放冷,加矫味剂与适量水,使全量为1000ml,搅匀,即得。 讨论: (1)说出本糖浆剂的类型,并分析其组成。 (2)说明本制法适用于什么类型的药物。

四、其他常见溶液型药剂 注意: 水溶液 芳香水剂 指芳香挥发性药物(多为挥发油)的饱和或近饱和水溶液。用水与乙醇的混合液作溶剂制成的含大量挥发油的溶液称为浓芳香水剂。芳香水剂浓度一般都很低,可矫味、矫臭和作分散剂使用。 制备方法: 纯净的挥发油和化学药物常用溶解法(如薄荷水)和稀释法; 含挥发性成分的药材多用水蒸气蒸馏法。(露剂-地骨皮露)

醑剂 指挥发性药物的浓乙醇溶液剂,可供内服与外用。用于制备芳香水剂的药物一般均可制成醑剂。醑剂中药物浓度可达到5~10%,乙醇浓度一般为60~90%,醑剂除用作治疗外,也可用来做芳香矫味剂。 制备方法:溶解法和蒸馏法。 制备时应用干燥器械, 注意防水。

课堂活动 讨论醑剂和芳香水剂的异同点。 要点: 两者均为挥发性药物的液体制剂,均可用作芳香矫 味剂使用,均可用溶解法及蒸馏法制备及不可久储。 但芳香水剂以水为溶剂,制剂浓度较低,应具有 与原有药物相同的气味,尚可用稀释法制备; 而醑剂以乙醇为溶剂,药物浓度高于芳香水剂,除 内服外亦可外用及用于治疗。成品有含醇量要求。

酊剂系指药物用规定浓度乙醇浸出或溶解而制成的可供内服或外用的澄清液体制剂,亦可用流浸膏稀释制成。 制备方法 溶解法(或稀释法)、浸渍法、渗漉法。 质量要求 除另有规定外, 含有毒剧药品(药材)的酊剂: 100ml相当于原药物10g; 其它酊剂: 100ml相当于原药物20g。

甘油剂 药物溶于甘油中制成的专供外用的溶液剂。 常用于口腔、鼻腔、耳腔与咽喉患处。 制备方法:溶解法、化学反应法 甘油具有黏稠性、吸湿性和防腐性,对皮肤、黏膜有滋润保护作用,能使药物滞留于患处的时间延长,更有效地发挥治疗作用。 常用于口腔、鼻腔、耳腔与咽喉患处。 制备方法:溶解法、化学反应法 甘油吸湿性较大,应密闭保存。

第四节 高分子溶液剂和溶胶剂 高分子溶液剂 高分子化合物溶解于溶 剂中制成的均匀分散的液 体药剂。以水为溶剂者, 称亲水胶体溶液(胶浆剂)。 第四节 高分子溶液剂和溶胶剂 高分子溶液剂 高分子化合物溶解于溶 剂中制成的均匀分散的液 体药剂。以水为溶剂者, 称亲水胶体溶液(胶浆剂)。 溶胶剂 固体药物微细粒子 (1~100nm)分散在水中 形成的非均匀分散的液体 药剂,又称疏水胶体溶液。 分子状态分散 均相分散体系 热力学稳定 固体微粒非均相分散体系 热力学不稳定

一、高分子溶液剂 + 高分子溶液剂的性质 1.荷电性 因结构中的某些基团解离而带电,具双电层结构。 H2O- 一、高分子溶液剂 + - - - - 阿拉伯胶- - - - - 高分子溶液剂的性质 1.荷电性 因结构中的某些基团解离而带电,具双电层结构。 带负电荷:海藻酸钠、阿拉伯胶、西黄耆胶、淀粉、 磷脂、酸性染料(伊红、靛蓝等)、鞣酸等 带正电荷:琼脂、血红蛋白、明胶、碱性染料 (亚甲蓝、 甲紫等)、血浆蛋白等。 2.渗透压 较高,其大小与溶液浓度有关系。

3.黏度与分子量 高分子溶液是黏稠性流体,粘稠性用黏度表示。其粘度大小与分子量有关系,可通过粘度测定其分子量。 4.稳定性 高分子化合物的亲水基团与水形成的水化膜可阻止其间的相互凝聚而使溶液稳定。如当水化膜与荷电发生变化时会出现聚结沉淀。 5.胶凝性 高分子溶液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水化作用与荷电。

影响高分子溶液稳定性的因素 ①向溶液中加入大量的电解质,可使高分子凝结而沉淀,此过程称为盐析; ②向溶液中加入大量脱水剂,如乙醇、丙酮等也能破坏水化膜而发生脱水析出; ③长期放置会自发地聚集而沉淀称为陈化。 ④带相反电荷的两种高分子溶液混合,可因电荷中和而产生凝结沉淀; ⑤一些高分子溶液在一定条件下产生胶凝。

高分子溶液剂的制备 溶胀是指水分子渗入到高分子化合物分子间的空隙中,与高分子的亲水基团发生水化作用,结果使高分子空隙间充满了水分子,体积膨胀,这个过程称有限溶胀。 由于高分子空隙间存在水分子,降低了高分子化合物分子间的作用力(范德华力),溶胀过程继续进行,最后高分子化合物完全分散在水中形成高分子溶液,这一过程称为无限溶胀。

取所需水量的1/2~4/5,将高分子物质或其粉末分次撒在液面上或浸泡于水中,使其充分吸水膨胀胶溶,必要时略加搅拌。如CMC-Na、胃蛋白酶等。 1.溶解法 2.醇分散法 3.热溶法 取粉末状高分子原料置干燥容器内,加少量乙醇或甘油使其均匀润湿,然后加大量水振摇或搅拌使溶。如西黄蓍胶、白芨胶等。 片状、块状的高分子原料应先加少量冷水浸泡一定时间,使其充分吸水膨胀,然后加足量热水并加热使胶溶。如明胶、琼脂等。

二、溶胶剂 溶胶剂的性质 (1)双电层结构和稳定性 (2)电学性质 具有电泳现象。 (3)光学性质 具有丁铎尔效应 (2)电学性质 具有电泳现象。 (3)光学性质 具有丁铎尔效应 (4)动力学性质 有布朗运动。

溶胶剂的制备 1.分散法 机械分散法 胶溶法 超声分散法 2.凝聚法 物理凝聚法 化学凝聚法

分 散 法 机械分散法。常采用胶体磨进行制备。药物、分散介质以及稳定剂从加料口处加入胶体磨中,胶体磨以10000r/min转速高速旋转将药物粉碎成胶体粒子范围。 胶溶法。又称解胶法,系使刚刚聚集起来的粗粒子重新分散成溶胶粒子的方法。 超声分散法。用20000Hz以上超声波所产生的能量使粗分散相粒子分散成溶胶剂的方法。

凝 聚 法 物理凝聚法:通过改变分散介质的性质(如溶剂 组成)使溶解的药物凝聚成为溶胶 的方法。 化学凝聚法:借助于氧化、还原、水解、复分解 等化学反应制备溶胶的方法。

第五节 混悬剂 一、概述 概念 难溶性固体药物以微粒状态分散于分散介 质中形成的非均匀分散的液体制剂。 第五节 混悬剂 一、概述 概念 难溶性固体药物以微粒状态分散于分散介 质中形成的非均匀分散的液体制剂。 粒度:0.5~10 m(0.1or50um) 分散介质:水、植物油 热力学不稳定 动力学不稳定 非均匀分散体系 液体混悬剂和干混悬剂

条 件 选择药物的条件: ①难溶性药物需制成液体制剂供临床应用; ②药物剂量超过了溶解度而不能以溶液剂形式应用时; ③两种溶液混合因溶解度降低而析出固体药物或产生难溶性化合物时 ④使药物产生缓释作用 注意 毒剧药或剂量小的药物不宜制成混悬剂使用

质量要求 口服混悬剂除供口服的混悬液体制剂,也包括干混悬剂或浓混悬液。口服混悬剂在生产和贮藏期间应符合的规定。 外用混悬剂应易于涂布。 《中国药典》2005版中有关规定 口服混悬剂除供口服的混悬液体制剂,也包括干混悬剂或浓混悬液。口服混悬剂在生产和贮藏期间应符合的规定。 外用混悬剂应易于涂布。 ①根据需要可加入适宜的附加剂 ②不得有发霉、酸败、变色、异物、产生气体或 其他变质现象 ③混悬物应分散均匀,放置后有沉降物经振摇应 易再分散,并应检查沉降体积比 ④在标签上应注明“用前摇匀”等

二、混悬剂的制备 方法: 分 散 法 凝 聚 法

分散法 1.工艺流程 2. 操作要点: 亲水性药物:加液研磨 疏水性药物:先与润湿剂共研,再加液研磨 质重、硬度大的药物:水飞法 粉 碎 分散 分散介质 混悬剂 2. 操作要点: 亲水性药物:加液研磨 疏水性药物:先与润湿剂共研,再加液研磨 质重、硬度大的药物:水飞法 制备器械:乳钵、乳匀机、胶体磨

将分子或离子分散状态分散的药物溶液加入于另一分散介质中凝聚成混悬液的方法。 凝聚法 1.物理凝聚法 将分子或离子分散状态分散的药物溶液加入于另一分散介质中凝聚成混悬液的方法。 2.化学凝聚法 用化学反应法使两种药物生成难溶性的药物微粒,再混悬于分散介质中制备混悬剂的方法。

三、混悬剂的稳定性和稳定剂 稳定性 1.混悬粒子的沉降速度 Stokes定律: V = 2 r2(  1-  2)g / 9

增加混悬剂动力稳定性的主要方法 2.混悬微粒的荷电与水化 ①尽量减小微粒半径; ②增加分散介质的黏度,减小固体微粒与分散介质间的密度差。 混悬剂微粒因解离或吸附离子而荷电,具有双电层结构与ζ电位(主) 双电层中离子因水化形成的水化膜,阻止了微粒间的相互聚结 向混悬剂中加入少量的电解质,可改变双电层的构造和厚度,影响混悬剂的聚结稳定性并产生絮凝

3.絮凝与反絮凝 向絮凝状态的混悬剂中加入电解质,使絮凝状态变为非絮凝状态的过程,称反絮凝 在混悬剂中加入适量电解质,使ζ电位降低到一定程度后,混悬剂中的微粒形成疏松的絮状聚集体的过程,称絮凝。 向絮凝状态的混悬剂中加入电解质,使絮凝状态变为非絮凝状态的过程,称反絮凝 絮凝特点: 沉降速度快 沉降体积大 振摇后能迅速恢复均匀混悬状态

4.结晶增大与转型 加入抑晶剂可↓ 小微粒↓ 放 置 过 程 中 大微粒↑ 微粒沉降速度↑

同一分散介质中,分散相浓度↑,稳定性↓。 5.分散相的浓度和温度 同一分散介质中,分散相浓度↑,稳定性↓。 温度可影响药物的溶解度、溶解速度、 沉降速度、絮凝速度、混悬剂的网状 结构等。

混悬剂的稳定剂 助悬剂 润湿剂 絮凝剂和反絮凝剂

1.助悬剂 作用 品种 ①增加分散介质黏度 ②增加微粒亲水性, 形成保护膜,阻碍合 并、絮凝,并防止结 晶转型 ③触变胶具有触变性 ①低分子助悬剂 如甘油、糖浆剂等 ②高分子助悬剂 阿拉伯胶、西黄蓍胶, 聚维酮、羧甲基纤维素 钠,触变胶,硅皂土等

2.润湿剂 作用 品种 常用HLB值在7~11之间的 表面活性剂,如聚山梨酯 类、泊洛沙姆、聚氧乙烯 蓖麻油类等 ↓界面张力,↑疏水 性药物的亲水性,促 使疏水微粒被水湿润

3.絮凝剂与反絮凝剂 作用 品种 絮凝剂使混悬剂处于 常用: 絮凝状态,以增加混 枸橼酸盐 悬剂的稳定性; 酒石酸盐 反絮凝剂可增加混悬 剂流动性,使之易于 倾倒,方便使用 常用: 枸橼酸盐 酒石酸盐 磷酸盐 一些氯化物AlCl3)等.

三、混悬剂的质量检查 1.微粒大小的测定 显微镜法、库 尔特计数法、浊度法、光散射法等 2.沉降体积比的测定评价混悬剂的 1.微粒大小的测定 显微镜法、库 尔特计数法、浊度法、光散射法等 2.沉降体积比的测定评价混悬剂的 稳定性及稳定剂的效果 3.絮凝度的测定 评价絮凝剂的效 果、预测混悬 剂的稳定性 4.重新分散试验 考察混悬剂再分 散性能 5.流变学测定

第六节 乳剂 一、概述 概 念 乳剂系指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其中一种液体以液滴状态分散在另一种液体中形成的非均匀分散的液体制剂。 组成 第六节 乳剂 组成 水相、油相、乳化剂 一、概述 概 念 乳剂系指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其中一种液体以液滴状态分散在另一种液体中形成的非均匀分散的液体制剂。 分散 非均相 一种液体 另一种液体 乳剂

分 类 根据内、外相不同,乳剂可分为水包油型(简写O/W型)和油包水型(简写为W/O型)及复合型乳剂(或称多重乳剂如:w/o/w;o/w/o型)。 油包水型 水包油型

鉴 别 O/W型与W/O乳剂的鉴别 o/w型乳剂 w/o型乳剂 外观 一般为乳白色 接近油的颜色 稀释性 可用水稀释 可用油稀释 水溶性染料 外相染色 油溶性染料 导电性 导电 不导电或几乎不导电

特 点 ①药物制成乳剂后分散度大,生物利用度提高; ②油性药物制成乳剂能保证剂量准确; ③水包油型乳剂可掩盖药物的不良臭味,并可加入矫味剂,易于服用; ④外用乳剂可改善药物对皮肤、黏膜的渗透性,减少刺激性; ⑤静脉注射乳剂注射后分布较快,药效高,有靶向性。

二、乳剂的制备方法 方法 设备 油中乳化剂法 水中乳化剂法 新生皂法 两相交替加入法 机械法 纳米乳的制备 复合乳的制备 搅拌乳化装置: 乳钵、搅拌机、 组织捣碎机 乳匀机 胶体磨 超声波乳化器

1.胶溶法 工艺流程: 水 水 乳化剂 混 合 初乳 乳剂 油 油 水 乳化剂 混 合 初乳 乳剂 水

制备要点: 先制备初乳。初乳中油、水、胶三者的比例应分别为: 植物油:水:胶= 4:2:1 液状石蜡:水:胶= 3:2:1 挥发油:水:胶= 2:2:1。 干胶法适用于乳化剂为细粉者。注意:用干燥乳钵、一次加入比例量水、同一方向研磨。 湿胶法不必是细粉,可制成胶浆(水2胶1)即可。油相分次加入胶浆中。

新生皂(钠皂、有机胺皂为O/W乳化剂,钙皂则为W/O型乳化剂) 2.新生皂法 新生皂(钠皂、有机胺皂为O/W乳化剂,钙皂则为W/O型乳化剂) 硬脂酸、油酸等 植物油 搅拌 或 振摇 乳剂 碱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三乙醇胺等 此法多用于乳膏剂的制备

3.机械法 油相 水相 乳化剂 乳匀机 乳 剂 4.两相交替加入法

三、乳剂中药物的加入方法 水溶性药物先制成水溶液,可在初乳制成后加入。 油溶性药物先溶于油,乳化时尚需适当补充乳化剂用量。 在油、水两相中均不溶的药物可用亲和性大的液相研磨再将其制成乳剂。 大量生产时,药物能溶于油的先溶于油,可溶于水的先溶于水,然后将乳化剂以及油水两相混合进行乳化。

例 鱼肝油乳的制备 [处方] 鱼肝油    368ml 吐温80      12.5g 西黄蓍胶   9g 甘油 19g 苯甲酸 1.5g 糖精 0.3g 杏仁油香精 2.8g 香蕉油香精 0.9g 纯化水 共制 1000ml

[制法] 将甘油、糖精、水混合,投入粗乳机搅拌 5min,用少量的鱼肝油润匀苯甲酸、西黄蓍胶投入粗乳机,搅拌5min,投入吐温-80,搅拌20min,缓慢均匀地投入鱼肝油,搅拌80min,将杏仁油香精、香蕉油香精投入搅拌10min后粗乳液即成。将粗乳液缓慢均匀地投入胶体磨中研磨,重复研磨2~3次,用二层纱布过滤,并静置脱泡,即得。 [分析] 处方中鱼肝油为主药,吐温-80为12.5g乳化剂,西黄蓍胶为辅助乳化剂,甘油为稳定剂,苯甲酸为防腐剂,糖精为甜味剂,杏仁油香精、香蕉油香精为芳香矫味剂。

根据上述乳剂的制备,讨论: 为提高乳剂的稳定性改善品质,可加入哪些附加剂?

四、乳剂的形成理论 乳剂形成的必要条件: 提供足够的能量 提供使乳剂稳定的必要条件 1.降低表面张力 2.形成牢固的乳化膜 3. 乳化剂对乳剂类型的影响 4.相比对乳剂的影响

加入乳化剂的意义 1.提供乳化所需要的能量 乳化包括分散、稳定两个过程 指液体分散相形成液滴 均匀分散于分散介质中 2. 乳剂稳定的必要条件 2. 乳剂稳定的必要条件 降低表面张力 油水两项形成乳剂的过程,是两相间新界面形成的过程。 加入乳化剂的意义

形成牢固的乳化膜 乳化膜类型 单分子乳化膜:表面活性剂类(强) 多分子乳化膜:天然乳化剂类 固体微粒乳化膜 :固体粉末类 3.乳化剂对乳剂类型的影响 决定乳剂类型的因素 乳化剂的性质、HLB值、乳化膜的牢固性、相容积比、温度、制备方法。 4.具有适宜的相比 相容积比在40%~60%时乳剂稳定性好。

五、乳化剂 种类、要求与选择 乳化剂的基本要求 天然乳化剂 表面活性剂类 固体粉末类 辅助乳化剂 具有较强的乳化能力; 一定的生理适应能力,无毒,无刺激性; 可以口服、外用或注射给药; 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小,稳定性好。

多为高分子化合物,具有较强亲水性,能形成O/W型乳剂。乳剂形成时被吸附于乳滴表面,形成多分子乳化膜。多数黏性较大,能增加乳剂的稳定性。 宜新鲜配制或加入 适宜防腐剂 天然乳化剂 多为高分子化合物,具有较强亲水性,能形成O/W型乳剂。乳剂形成时被吸附于乳滴表面,形成多分子乳化膜。多数黏性较大,能增加乳剂的稳定性。 性 质 常用的天然乳化剂 ①阿拉伯胶 ②西黄蓍胶 ③明胶 两性蛋白质,作O/W型乳化剂,常与阿拉伯胶合用

表面活性剂类 具有较强的亲水性亲油性,乳化能力强,容易在乳滴周围形成单分子乳化膜,性质较稳定。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如聚山梨酯和脂肪酸山梨坦类毒性、刺激性均较小,性质稳定,应用广泛。 固体粉末类 不溶性固体微粉,聚集于液-液界面上形成固体微粒乳化膜而起阻止乳滴合并作用。

乳化能力很弱或无,但能提高乳剂黏度,并能使乳化膜强度增大,防止液滴合并。 辅助乳化剂 乳化能力很弱或无,但能提高乳剂黏度,并能使乳化膜强度增大,防止液滴合并。 2.乳化剂的选用原则 根据乳剂的类型选择 根据乳剂的给药途径选择 根据乳化剂性能选择 混合乳化剂的选择

问题:(1)乳剂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 (2)根据哪些条件来判断乳剂的类型?

六、乳剂的稳定性 转相 絮凝 合并破裂 分层 酸败

1.分层(乳析) 特点: 液滴上浮或下沉的速度符合Stokes定律 可逆过程,经振摇后仍能恢复成均匀状态 外观较粗糙,容易引起絮凝甚至破裂

2.絮凝 特点: 可逆过程,经振摇后仍能恢复成均匀状态 液滴及乳化膜完整,但稳定性降低,表示趋于合并破裂

3.转相 某些条件的变化而引起乳剂类型的改变。 O/W型乳剂 W/O型乳剂 不可逆

4.合并与破裂 乳剂中液滴周围的乳化膜被破坏导致液滴变大称合并。 合并的液滴进一步分成油水两层称为破裂。 5.酸败 乳剂受外界因素及微生物的影响发生水解、氧化等, 导致酸败、发霉、变质的现象。

七、乳剂的质量检查 检 查 项 目 粒径和粒度分布的测定 分层现象的观察 乳滴合并速度的测定 稳定常数的测定 黏度的测定等

第七节 不同给药途径用液体药剂 一、合剂 二、搽剂和涂剂 三、洗剂和冲洗剂 四、涂膜剂 五、滴耳剂

一、合剂 以水为溶剂含有一种或一种以上药物成分(化学药物 单剂量灌装的合剂也称口服液。 合剂可以是溶液型、乳剂型、混选型的液体制剂。 or中药材提取物)的口服液体制剂(滴剂除外)。 单剂量灌装的合剂也称口服液。 合剂可以是溶液型、乳剂型、混选型的液体制剂。 合剂中可加入适宜的附加剂, 如防腐剂、稳定剂等

例:颠茄合剂 【处方】 颠茄酊 50ml 5%羟笨乙酯溶液 6ml 蒸馏水 适量 共制 1000ml 【制法】同溶液剂 【用途】 适用于因胃肠痉挛引起的疼痛、恶心、呕吐等症。

二、搽剂 搽剂 药物用乙醇、油或适宜的溶剂制成的溶液、 乳状液或混悬液,专供无破损皮肤揉擦用。 作用:镇痛、收敛、保护、消炎、杀菌等。 搽剂 药物用乙醇、油或适宜的溶剂制成的溶液、 乳状液或混悬液,专供无破损皮肤揉擦用。 作用:镇痛、收敛、保护、消炎、杀菌等。 溶剂: 油、液状石蜡、乙醇等

三、洗剂和冲洗剂 洗剂:指供清洗或涂抹无破损皮肤用的、含药物的 溶液、乳状液或混悬液。多为混悬剂。 作用:消毒、消炎、止痒、收敛、保护等 分散介质:水和乙醇 冲洗剂:用于冲洗开放性伤口或腔体的无菌溶液

四、涂膜剂 涂膜剂:药物溶解或分散于含成膜材料的溶剂中, 涂搽患处后形成薄膜的外用液体制剂。 作用: 形成薄膜保护患处 释放药物起治疗作用 用途:无渗出液的损害性皮肤病

五、滴耳剂 药物与适宜辅料制成的水溶 液或由甘油等其他适宜溶剂 制成的,澄明溶液、混悬液 或乳状液,供滴入外耳道用。 作用: 溶剂: 润滑、消毒、止痒、 收敛、消炎等 溶剂: 水、乙醇、甘油、 丙二醇及聚乙二醇等。

第八节 液体制剂的包装与贮存 第二章 液体制剂 包装材料包括容器、 内服液体制剂的标签 瓶塞、瓶盖、标签、 为白底蓝字或黑字 第二章 液体制剂 第八节 液体制剂的包装与贮存 内服液体制剂的标签 为白底蓝字或黑字 外用液体制剂的标签 为白底红字或黄字 包装材料包括容器、 瓶塞、瓶盖、标签、 说明书、纸盒、塑料 盒、纸箱、木箱等。 注意 注意防腐,密闭贮存于阴凉干燥处

责任编辑:…… 撰稿教师:……(以姓氏为序) 电子编辑:…… 主编:…… 制作:……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