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考具體目的 降低考試壓力,活化學生學習 檢視學生學力,確保學習品質 回饋學習成果,強化適性輔導 提供學力資訊,俾利因材施教 依據教育部預告修正「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學生成績評量準則」(中華民國101年3月29日臺國(二)字第1010051964B號公告),主管教育行程機關為追蹤及了解國中畢業生學力品質,將辦理「國中教育會考」(以下簡稱教育會考),作為我國國中畢業生學力檢定之機制。 目前在國中階段,無法了解每一位學生經過國中三年學習後所擁有的學力狀況。無論從國家的教育責任、學生和家長了解學習進展的權利、高中職端知悉學生的知識狀態的需求,乃至緩解學生分分計較的競爭壓力等面向來看,以教育會考作為我國學力檢定的機制,將能發揮實質的功效。具體而言,國中教育會考的目的有下列五項:確保國中教育階段學生的學習品質、幫助學生和家長了解學習的成效、滿足高中職端了解學生先備知能的需求、協助十二年國教免試入學的適性輔導及緩解學生分分計較的競爭壓力。
教育會考何時考 104年5月16日(六) 104年5月17日(日) 社 會 自 然 數 學 英語(閱讀) 國 文 英語(聽力) 寫作測驗 08:20- 08:30 考試說明 08:30-09:40 社 會 自 然 09:40- 10:20 休息 10:20- 10:30 10:30-11:50 數 學 10:30-11:30 英語(閱讀) 11:50- 13:40 午休 11:30- 12:00 13:40- 13:50 12:00- 12:05 13:50-15:00 國 文 12:05-12:30 英語(聽力) 15:00- 15:40 15:40- 15:50 15:50-16:40 寫作測驗
教育會考測驗難度 為提升測驗信度及適當地將學生分為「精熟」、「基礎」及「待加強」3等級,各科測驗難度規劃為「難易適中」,各科平均通過率為五成至六成 為提升測驗信度,各科測驗難度為「難易適中」,各科平均通過率為五成至六成。 國中基測採「中等偏易」而國中教育會考改採「難易適中」,這樣的難度變動主要是由於測驗目的改變。基測是將所有學生表現作排序,以便了解學生在全體的相對位置,而會考主要是要將學生能力與公訂的學習成就標準作比較,將學生能力精確地分類為「精熟」、「基礎」及「待加強」。緣此之故,測驗難度須改變為難易適中,以降低學生分類誤差。
103 年國中教育會考各科能力等級加標示與答對題數對照表
103 年國中教育會考各科能力等級加標示人數百分比統計表 -
三能力等級加註標示 為解決升學競爭較激烈區域免試超額時可能抽籤的困境 在維持三等級的計分標準原則下: 精熟(A)等級前 50%,分別標示 A++(精熟等級前 25%)及 A+(精熟等級前 26%~50%), 基礎(B)等級前 50% ,分別標示 B ++(基礎等級前 25%)及 B+(基礎等級前 26%~50%) 成績計算 教育會考將採標準參照方式呈現學生各科結果,透過測驗的標準設定,各科評量結果將分為「精熟」、「基礎」及「待加強」3個等級。整體來說,成績「精熟」表示學生精通熟習該科目國中階段所學習的知識與能力;「基礎」表示學生具備該科目國中階段之基本學力;「待加強」表示學生尚未具備該科目國中教育階段之基本學力,各科各等級描述如表3所示。民國103年數學科計分不包含非選擇題型成績,英語科計分不包含聽力測驗成績。至於寫作測驗的評分等級,請參考表4「寫作測驗評分規準一覽表」。
國文、數學、英語、社會、自然等五科,每科得分最高6分。 國中教育會考績分換算方式 最高總積分 等級標示分數 說明 30分 精熟級(A++、A+、A) 6分 基礎級(B++、B+、B) 4分 待加強級(C) 2分 國文、數學、英語、社會、自然等五科,每科得分最高6分。 寫作測驗成績不採計。
104年的調整 104年起英語聽力與數學非選擇題測驗成績加入計分。 評估各科增加基礎題。
英語科計分 英語科包含聽力及閱讀兩項語言技能 成績通知單 聽力-「基礎(含以上)」及「待加強」 閱讀- 「精熟」、「基礎」及「待加強」 另外也會呈現英語科整體(閱讀加聽力)的能力等級,用於高級中等學校及五專入學超額比序時的英語科成績使用
英語科聽力與閱讀標準設定結果 以下說明以102年試辦國中教育會考為例: 總題數為60題,聽力:20題,閱讀:40題 由於每年度考後的能力等級切點題數設定結果不一定相同,將由當年標準設定計分會議決定,以下表聽力與閱讀分別設定之結果為例
數學科計分 數學科為包含選擇題與非選擇題混合題型之題本 依考生在整份試題的作答反應,推估其能力等級
數學科選擇題與非選擇題標準設定結果 以下說明以102年試辦國中教育會考為例: 選擇題:25題 非選擇題:2題(得分範圍為0至6分) 由於考後的能力等級切點題數與得分設定結果,將由當年標準設定計分會議決定,以下表選擇題與非選擇題分別設定之結果為例
英語科聽力說明 聽力試題分三部分,每一部分正式播放試題前,會先播放作答說明。 每道聽力試題播音兩次,兩次播音之間停頓數秒。 語音檔製作原則:以標準美式發音及接近真實的正常速度錄製,速度及發音方式與國中聽力教材一致。
作答說明示例 題本中所看到: 作答說明播放時所聽到 :
作答說明示例(語音文字) 第三部分: 言談理解 作答說明:第11題到第20題每題均有三個選項,請依據所聽到的內容,選出一個最適合的答案,每題播放兩次。請看示例題。你會看到A、 B 、C三個選項。然後,你會聽到 (男聲) Cathy! It’s almost time to go to bed. (小女孩聲) But it’s only nine-fifty. I still have ten more minutes to play. Right? (男聲) Right! But only ten more minutes. Question: What time should Cathy go to bed? (停頓數秒) (男聲) Cathy! It’s almost time to go to bed. (小女孩聲) But it’s only nine-fifty. I still have ten more minutes to play. Right? (男聲) Right! But only ten more minutes. Question: What time should Cathy go to bed? . . . . . (停頓數秒) 依據所播放的內容,正確答案應該 選B,請將答案卡該題B的地方塗黑 、塗滿。(停頓數秒) 現在開始播放試題。
英語科示例(聽力) 題本中所看到: 第20題 (A) On July 11. (B) On July 13.* (C) She hasn’t decided yet. 試題語音播放時所聽到 : 第20題 (女聲) When will Betty come back from Kaohsiung? (男聲) She wanted to come back on July 11, but she changed her mind and decided to come back two days later. Question: When will Betty come back?
數學科非選擇題 評分說明
評分規準 分數 評分規準 3 1. 策略適切,表達合理、完整。 2 策略適切,表達雖合理大致完整,但出現計算錯誤。 1. 策略適切,表達合理、完整。 2 策略適切,表達雖合理大致完整,但出現計算錯誤。 策略適切,表達合理,大致完整,但沒有顯示部分步驟間的合理性。 1 策略適切,表達雖大致合理,但出現錯誤的引用。 策略方向正確,但缺乏嚴謹性,不足以解決題目問題。 策略方向正確,但未能完全將題目轉化成數學問題。 1. 策略模糊不清;解題過程空白或與題目無關。
評分機制 每份試卷皆由兩位評閱委員進行閱卷,當兩閱分數不一致時,則由核心委員進行複閱。 複閱分數與其中一位初閱分數相同時,則以複閱分數作為最後得分。 複閱分數若與前兩閱分數不一致時,則為疑問卷,由核心小組開會討論決定最後得分。
學生作答注意事項 學生需依照規定寫在相對應作答區內,否則不予計分。 學生作答超出作答區,僅以作答區內之內容進行評分。 違規卷包含學生洩漏私人身份(如:姓名、准考證號)、劃記與題目無關的文字、圖形或符號,該科則不計列等級。 若作答時自行在試題圖形上標示的記號,在作答時需要用到,則需將題目圖形畫在作答區內,以利閱卷委員進行評分。
超出作答區 僅針對作答區內容進行評分
違規卷 作答區中作圖
違規卷 劃記與題目無關的文字、圖形或符號
數學非選示例 如圖,將一白繩的3/8 與一紅繩的1/3 重疊並以 膠帶黏合,形成一條長為238公分的繩子。求未黏合前,兩繩長度相差多少公分?請寫出您的計算過程。
數學非選示例 分數 評分指引 3 關係式正確,且求解過程合理、答案正確。 2 關係式正確,求解過程合理但出現計算錯誤或僅求出兩繩長度。 關係式正確,求解過程合理但部分步驟間沒有顯示其相關性 1 關係式只正確表示題目中部分數量關係,求解過程合理。 關係式正確,但無求解過程,或求解過程模糊不清。 空白或只有答案。 關係式不正確或與題目的數量關係無關。 關係式只正確表示題目中部分數量關係,但無求解過程或求解過程與題目無關。
數學非選示例 3分樣卷:兩繩長度的關係式正確,求解過程合理、答案正確。
數學非選示例 2分樣卷:兩繩長度的關係式正確,求解過程合理但出現計算錯誤。
數學非選示例 1分樣卷:兩繩長度的關係部分正確,求解過程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