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影響美味之因素.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1 文件体系的试运行 2015 年 4 月. 一、组织制度文件学习 二、文件运行中的动态管理 三、运行中记录的留存及要求 四、运行中部门工作目标的制定 五、文件执行中的监督检查.
Advertisements

第七章 体 温 第一节 能量代谢 生物体内伴随物质代谢所发生的能量释放、转移、贮存和 利用的过程,称为能量代谢 一、能量的来源 体内三大营养物质代谢过程。 糖: 供能的主要物质,有 O 2 氧化,完全分解,释能多; - 无氧酵解时,释能少。 脂肪: 既贮能又供能,氧化释放的能量为葡萄糖的二倍。 蛋白质:
「促進學習的評估」工作坊 ---- 課程發展處 2004 年 10 月 促進學與教 運用學生評估及網上學與教支援.
雨木木學習中心 學習顧問: 陳建霖 雨木木學習中心 ~Learning How to Learn~ 雨木木老師 1.
健 康 知 識 對男人攝護腺的基本認識 資料來源 : 台灣攝護腺癌防治協會聯合報及網路 ( 由一位熱心患者整理無償提供請大量傳送散發 )
欢迎大家参加职业化塑造讲座 主讲人:宋菲.
实地教练技巧.
趋势—内涵—慧眼 ——国培精神分享 广州市荔湾区外语职业高级中学 陈怡莺.
(讲座幻灯课件请在网上下载,让我们一起思考!)
第十二章 外 科 感 染 中国药科大学临床药学教研室 周晓辉.
第三十一章 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 感觉是主观的,属于意识的范畴。内外环境的变 化(刺激)是客观的,属于存在的范畴。
项目设计 问题树与目标树分析.
管理功能 第一節 — 管理的重要性和管理的角色
打開松果體打開右腦是有年齡限制 12歲前花一斤心力=15歲後花一噸心力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教授 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大學部) 教育政策與管理博士班碩士班 中小學校長培育與專業發展中心
指導教授:支紹慈 組員:劉光聖 林志浩 劉興鴻
学校心理危机干预 ___学校心理危机的干预系统、 干预过程、干预技巧 浙江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 周红五
优维显®300- 病例报告 编号:胸腹-131.
职业生涯规划.
第四章 记忆 本章学习要点: 一、记忆概述 二、记忆的基本过程 三、遗忘的规律 四、青少年记忆特点及良好记忆品质的培养.
绩效目标管理.
时间管理与学业适应 管理与经济学部 郑皓.
第三章 皮肤的功能 ①屏障、②吸收、③分泌与排泄、 ④感觉、 ⑤调节体温、⑥代谢 重要的免疫器官--⑦皮肤免疫系统.
第二章 心理发展理论 第一节 心理发展理论概述 第二节 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 第三节 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喚醒大腦無限潛能 最强大脑”--ESP超感知力潜能开发.
組別:第三組 成員:許壬華.戴羽涵.陳韻茹.廖怡欣.張育禎
第六节 梅核气 要求: 了解梅核气的辨证治疗.
台灣未來發展願景與政府應當扮演的角色: 為「新台灣發展主義」催生
HSP全腦高感1.
茶叶感官审评 国家茶及茶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 葉俞均 臨床心理師
医院在管理上经常思考的几个问题 怎样才能使医院工作流程对医院经营战略形成有效的支持? 医院应该怎样将职能科室与医疗科室做有效的沟通及协作?
如何成為稱職專業經理人 之個人經驗談 關慶豐
無盡享樂的地獄 --網路成癮 柯志鴻醫師 行為科學研究所 高雄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
請以享樂消費的角度 來說明大型量販、百貨公司、地攤三者 所提供的消費經驗有何不同? 三者的差異 地攤 百貨公司 量販店 商店形象 親切、便宜、特色 高品質 物美價廉、便利 氣氛營造 熱鬧 精緻華麗 輕鬆休閒 服務品質 低 高 中 裝潢設計感 享樂消費價值 追求「價格」or「特色」 「質」的要求.
Feedback 讓學員變得更好!.
認識感覺統合障礙 國立成功大學職能治療學系 徐永玟.
第二章 公共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学习要点 公共管理的思想渊源 公共管理学的两个发展阶段 各国的新公共管理实践 对新公共管理的评析.
个人与团队管理(一) 主讲人:施蕾芬 电话:
人力资源管理.
美學入門 臺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林文琪副教授
醫品圈圈長活動營報告 -品管圈步驟手法常見問題 趙美珍94.04
创业咨询师职业功能之四 创业咨询师二级教材第四章
职业经理人的10项管理技能 讲师:刘小明.
高校外语教师如何搞科研 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 俞理明.
第2節 神經與運動.
乾 眼 症 大學眼科 黃天恩 醫師.
资源教室的运作与管理.
美國法上的隱私權(Right to Privacy)與公開權(Right of Publicity):百年發展舉世影響
閱讀書香 生涯飛揚 職涯好書導讀活動 屏東教育大學社會發展學系 林育諄助理教授
第四节 感觉统合失调 一、感觉统合的概述 二、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表现 三、感觉统合失调的原因 四、感觉统合失调的矫治.
课程目标 熟练掌握并运用电话销售的关键要点以达成订单 灵活处理和应对电话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及拒绝意见 解决日常工作中与电话应用相关的困惑
2008.南平烟草.客户经理订单供货工具书 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 人力资源部人才开发管理科 姚日来 厦门启智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第二章 理財規劃步驟.
營利事業所得稅 Profit-seeking Enterprise Income Tax 民國99年稅收實徵淨額: 新台幣2,857億元
成功一定有方法.
記憶.
第九章 商品存貨.
Central Nervous System The Nervous Pathways 传导路
文化大學校園方案 語音月租半價 月租費半價優惠方案 月租費回饋 5 折(綁約24個月) 送1,000元禮券 可搭配多款智慧型手機優惠
自我催眠課程.
ISO 能源管理系統推行人員訓練 能源管理系統運作說明 許宏銘 顧問師 茂識管理顧問有限公司 2016年8月30日.
資10-5 能統整與評估資訊 教育部增置國小圖書教師輔導與教育訓練計畫 圖書資訊利用教育教學綱要及教學設計小組
Human Development 概論 大二 人類發展學 98/9/16.
八大行星課程統合 生理學課程 召集人:廖娟妙 103年3月5日.
人力资源管理 第十二讲 主讲教师:翟维丽 学时:16学时.
資10-4 能使用資訊並遵守資訊倫理 教育部增置國小圖書教師輔導與教育訓練計畫 圖書資訊利用教育教學綱要及教學設計小組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 张宝荣
甚庅是爱?.
《教會搞邊科?!》第三章:使命導航的教會(10)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二章 影響美味之因素

影響美味之因素 影響食品美味的因素相當複雜,主要包括食物本身的各種感官性質,也就是食品的風味,其次為食物之外的其他因素。 雖然每個人對美味的評價標準不同,感受也互有差異,但對美味之愛好與追求卻頗為一致。

食物本身的感官性質 食品的感覺主要來自味覺、嗅覺、觸覺、聽覺與視覺等,依作用性質分類如下: 化學感覺 物理感覺 心理感覺

美味 食物本身的感官性質 化學感覺 味覺-味道 嗅覺-香氣 物理感覺 觸覺-質地 溫覺-溫度 聽覺-聲音 心裡感覺 視覺-顏色、形狀、大小等 食物之外的因素 身心狀態 心理作用 環境因素 地域因素 飲食習慣 進化因素 飲食文化

化學感覺 感官中的味覺與嗅覺是屬於化學感覺,也就是說他們的運作是經由偵測出化學物質分子。 味覺與嗅覺是影響美味的主要因素,味覺的運作是經由偵測出舌頭上溶液的分子,嗅覺的運作則是經由鼻腔偵測出空氣中的分子。 味覺與嗅覺之作用是互相關聯的,影響其中之一者的化學刺激也可能影響另一者。 當食物或飲料未伴隨應有的氣味時,嚐起來會覺得味道相對不足。感冒鼻塞嗅覺失靈時,食物吃起來也會覺得索然無味。

物理感覺 感官中的觸覺、溫覺、和聽覺屬於物理感覺。 觸覺感受主要來自食品的質地特性,如食品的硬度、脆性、黏彈性、潤滑性。 溫覺是對食物溫度的感覺,是區別冷熱食特性的感覺。 溫度會影響食物之味覺,不同冷熱食也各有其最可口的溫度。 聽覺感受主要來自由食品於製造或食用時所發出的聲音(洋芋片清脆的聲音、食物在油鍋炒炸的聲音)

心理感覺 視覺感官屬於心理感覺。食物的顏色、型狀、大小等視覺感官,對人們飲食時的心裡有很大的影響。 有的人重視食物的外觀有沒有缺點,有的人注意大小或型狀,但大多數的人一定很在意顏色。 食物的顏色是感官的第一印象,常據此判斷它的品質,如新鮮度或成熟度等;與食物名稱不符的顏色也不易為人們接受,更難有美味之聯想。

食物之外的因素 相同的美味,有時卻食不知味,原因可能是健康不佳或心情不好。 他人心目中的美味,我們未必會有相同的感受,原因可能來自飲食習慣或文化之差異。 因此,食物之外的其他因素,如個人的身心狀態、外在環境的條件、飲食的習慣與文化等,都會影響個人對美味的感受。

1. 身心狀態 健康狀態、心情狀態、精神好壞、飽食程度等,都會影響食慾,影響個人對美味的感受。 2 1.身心狀態 健康狀態、心情狀態、精神好壞、飽食程度等,都會影響食慾,影響個人對美味的感受。 2.環境因素 環境因素包含天氣、溫度、濕度等舒適度,用餐環境的設施、布置、音響、照明、氣氛等,以及食物周邊的器具、餐巾、桌布等之材質與顏色等,都會影響美味與食慾。

3.心理作用 心理作用往往是無形的,不易具體的察覺到,但其對美味感受的影響卻是極微妙而廣泛的。 (1)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美食的感受也是如此,特別是在好友相聚時,平淡的 食物也會顯得特別美味。 (2)媒體廣告的不斷訴求,一窩蜂飲食風潮的流行現象出現時,可能會影響消 費者心理方面對美味的認知與判斷。 (3)產品的名稱,代言人的魅力,其心理作用之應用,似乎其帶著人們產生美味之聯想。 (4)黑豆漿、紫米飯、黑墨魚麵、烏骨雞、黑糖發糕、黑芝麻糊、何首烏。

4.地域因素 不同地域的人往往有個別的飲食偏好,對美味的感受也因而有所差異。 (1)西方飲食中使用相當多的乳製品,印度飲食常以多種香辛料,日本飲食美味中有沙西米、壽司、拉麵等。 (2)以對茶的偏好而言,英國人喜好紅茶、日本人重視綠茶、北京人喜歡香片、 廣東人喜歡普洱、台灣人喜歡凍頂或高山茶。 (3)茶搭配的點心,英人愛鬆餅、日人愛紅豆餅、台灣人愛鳳梨酥、廣東人愛蓮蓉包。

(4)大陸北方天冷,手腳被凍得不靈活,食品大多粗糙,肉大塊、饅頭大顆, 天冷口不渴,對湯水較不注意。南方炎熱,胃口較差,食物盡可能精緻可 口,以促進食慾;同時為了補充水分,特別注重湯水。 (5)佐料之選用,中國北方喜好大蔥、大蒜;南方喜好生薑、辣椒;廣東喜好 南乳、蝦膏;台灣閩南人喜好香蔥、蒜味醬油;客家人喜好九層塔、油蔥 酥、 紫酥;日本人喜好山葵醬;馬來西亞喜好沙茶;印度喜好咖哩;菲律賓喜好椰子粉。 (6)以台灣而言,南北口味也大不同,傳統上南部口味偏甜,中部口味較重, 北部口味偏淡。

5.進化因素 人類先天上對甜食、鹹食較為偏好,對苦味則較為嫌惡,這種結果被認為是與人類之進化過程有關,如此可維持進化上的優勢,因此初生兒就展現這種傾向。 6.飲食習慣 (1)人們由經驗中養成習慣,由習慣中逐漸累積偏好。個人飲食偏好與對美味 的感受,往往受成長過程的習慣所左右。因此對飲食的喜好常常各有所鍾, 呈現各自偏好的美味。 (2)習慣與個人成長地點、出生背景有關。在美國的中國人依然把飲茶、吃豆腐、雪裡紅、豆瓣醬的習慣帶去。留學生希望家人寄來醬菜、肉鬆、肉乾、茶葉、速食麵。

(3)身在異鄉的人們往往鍾愛家鄉的風味,熟悉的風味可重溫飲食的習慣、化解對周遭陌生的恐懼。 (4)故鄉食品之意象左右著人們對美味的評價,如彰化肉圓、客家粄條、廣東臘味、金華火腿、原住民的小米酒。

7.飲食文化 (1)人們從文化中學得在什麼季節、在什麼溫度、並在每天的什麼時間,適合攝食什麼樣的食品,然後會偏好具有某些特質的食物。 (2)飲食文化影響人們對食物的偏好。廣東人喜歡清蒸魚,江浙人喜歡紅燒魚,台灣人喜歡煮魚湯,而日本人則是生吃或燒烤。

(3)人的行為從小就受到社會風俗之塑造,小孩滿月請吃油飯紅蛋,端午節吃 粽子中秋節吃月餅文旦,冬至吃湯圓,過年吃年糕;美國人感恩節吃南瓜、 火雞。

(4)文化效應還包括社會團體對食物偏好的影響,當人們希望自己關屬於某個社會團體時,他們將傾向於吃該團體的成員所吃的那些食物。 (5)許多宗教都設有教條,規定其信徒什麼該吃,什麼不該吃;這些規定可能 影響該宗教成員對食物的偏好及對美味的認知。 (6)飲食中各種有關健康的資訊,不論是透過語言或文字的形式傳送,也會影 響人們對食物的選擇。

食美味心理學 嬰兒之味覺試驗 根據心理學研究,人類的食物偏好和食物嫌惡行為的產生及改變,反映其進化上的遺傳天賦。 因為在一個熱量和鹽分較缺乏的環境中進化,人類必要具備一些生存的本能,以辨別有益的食物與有毒的食物之來源。 以及對苦味食物的嫌惡,仍隨遺傳與進化成因而存留下來。

(一)嬰兒對甜味刺激的反應 蔗糖溶液的甜味刺激會導致嬰兒臉部放鬆,像是「滿足」的表情。這種表情經常伴隨著微笑,並總是跟著出現用力舔上嘴唇及吸吮的動作,甚至發出聲音來。觀察者通常把嬰兒這種臉部表情標示為欣賞、喜歡或享受的表情。 (二)嬰兒對鹹味刺激的反應 新生兒對鹹味的刺激是不哭、不鬧、也不笑,顯示出可以接受的表情。新生兒在水和鹽溶液之間並未顯出特別偏好,這可能由於尚缺乏分辨的能力;直到大約4個月大後,嬰兒嚐鹹味能力大有進步,對鹽溶液之偏好已明顯勝過白開水。

(三)嬰兒對酸味刺激的反應 酸味的刺激導致嬰兒的嘴唇縮攏,就像是連續或重複地發出「噓」的陰。通常也伴隨著皺鼻和眨眼。觀察者通常描述嬰兒的這種臉部表情是一種排斥反應 (四)嬰兒對苦味刺激的反應 苦味的刺激導致嬰兒將嘴巴張開,顯露典型的弓狀,嘴巴的角度下沉,並將舌頭攤平向前吐出,並典型地附隨吐唾沫或甚至預備性的嘔吐反映。

新奇恐懼症(Neophobia) 一般而言,人類和其他動物都有「新奇恐懼症」,也就是害怕新奇的事件;所害怕的對象不僅是新奇的物體或情境,也包括新奇的食物。 因此人們和動物都有偏好熟悉的食物之傾向,長期上此種傾向似乎也增加對這些食物的偏好。

特定感覺厭膩作用 (Sensory Specific Satiety) 人們有偏好某些食物的傾向,但若短期內充分攝取這些食物而達到非常滿足,則會造成感覺之降低,且在一段時間內有避免這些食物的傾向,此種現象稱為「特定感覺厭膩作用」。 人們對食物得偏好是屬於長期的傾向,而「特定感覺厭膩作用」則是短期的現象。

感覺尋求(Sensation Seeking) 感覺尋求是指人們有尋求新的或不尋常得體驗或刺激的傾向,這種傾向包括對新奇食物的尋求。 雖然人們有偏好熟悉食物的傾向,但也有尋求新奇事物的傾向,這兩種傾向是共存的,程度則因人而異。 研究發現感覺尋求與食物偏好之間似乎存在許多關係,例如:感覺尋求傾向較高的受測者,對辛辣食物有較大的偏好;感覺尋求傾向較低的受測者,對溫和的、甜味的食物有較大的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