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喉痹.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On. 处 方 来 源处 方 来 源 牛黄上清丸处方源 于明代著名医家李 梴编撰的《医学入 门》,后经历代加 减化裁在原方的基 础上优化而成。
Advertisements

仙方活命饮 组 成 二花三钱( 9g ) 防风一钱( 3g ) 白芷一钱( 3g ) 赤芍一钱( 3g ) 当归一钱( 3g ) 乳香一钱( 3g ) 没药一钱( 3g ) 皂刺一钱( 3g ) 穿山甲一钱( 3g ) 贝母一钱( 3g ) 花粉一钱( 3g ) 陈皮三钱( 9g ) 甘草一钱(
河南中医学院内科学科 感 冒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 中医内科 高志卿. 河南中医学院内科学科 西班牙流感 1000 万人.
中医儿科学 第七章 肾系疾病 第二节 肾病综合征. [概述] ⒈定义: 肾病综合征(简称肾病)是一组由多种 病因引起的临床症候群,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 高脂血症及不同程度水肿为主要特征。 ⒉发病: 肾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生于 2 ~ 8 岁小 儿,其中以 2 ~ 5 岁为发病高峰,男多于女,部分患儿.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思考 1 、你生活中有无患感冒的经历? 有何表现?病程多长? 2 、患感冒的病因有哪些?
1 头 痛 一、概述: 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自觉症状,可见 于多种慢性疾病,其病因病机极为复杂,涉及 范围很广。 针灸科最常见如血管神经性头痛、鼻窦炎、 三叉神经痛、枕神经痛、高血压。
普通高等教育 “ 十五 ” 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方 剂 学方 剂 学方 剂 学方 剂 学.
第十四章 治燥剂 概 述 以轻宣辛燥或甘凉滋润药物为主要组成,具有 轻宣外燥或滋阴润燥作用,治疗燥证的方剂,称之。 一、定义.
咳嗽 喘证 中医教研室 李宗信. 咳 嗽 咳嗽是肺系疾病的主 要证候 有声无痰为咳 有痰无声为嗽 痰声并见 咳嗽并称 概述.
概 述 定义 分类 使用注意 概述 · 定义 凡以轻宣辛散或甘凉滋润药为主组成 凡具有轻宣燥邪或滋阴润燥作用, 治疗燥证的方剂, 统称为治燥剂.
Darknylon 慢性咽炎的中医治疗 ----darknylon ----darknylon. darknylon 慢性咽炎  慢性咽炎系咽粘膜、粘膜下组 织及淋巴组织的弥漫性炎症。 本病多见于中年人,病程长, 症状顽固,不易治愈。
常用中成药 张雪亮 中国中医科学院. 常用中成药 “ 汤者荡也 ” 、 “ 丸者缓也 ” 。 中成药的剂型种类很多,常用的传统 剂型有丸、散、膏、丹、酒、露、锭 等,先带剂型有片剂、针剂、冲剂、 糖浆、胶囊、橡皮膏等。 中成药:对证又对病,效果才会好.
感 冒 三峡大学医学院 中医系 陈良金 一、概述 由于感受风邪或时行病毒,引起肺卫功 能失调,以鼻塞、流涕、喷嚏、头痛、 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为主要临床表 现的一种外感疾病。 (一)定义: 病情严重,在一个时期内广泛流行,传染迅速 ---- 时行感冒.
第十四章 治燥剂第十四章 治燥剂. 功用主治 轻宣燥邪 燥证 外燥证 滋阴润燥内燥证 含义 燥证燥证 外燥 内燥 温燥(热 + 燥 + 风) 凉燥(寒 + 燥 + 风) — 感受秋 令燥邪 — 脏腑精 亏液耗 上燥 中燥 下燥 — 肾、大肠 —胃—胃 —肺—肺.
张佳 第二节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Acute Upper Respiratory Infection , AURI.
第一节 感冒 返回目录 下篇:内科病证 第一节 感冒. 学习目的 掌握外感风寒与外感风热的辨证论治。 熟悉感冒的病因病机。 了解感冒与伤风、时行感冒的区别;了解 感冒其它证型的辨证施治。 返回本节首页返回目录 下篇:内科病证 第一节 感冒.
内科病证的辨证论治 咳嗽 喘证 内伤发热 心悸. 咳 嗽 一、定义:肺失宣降、肺气上逆而发出咳 声或咳吐痰液的肺系病证。 咳:有声无痰。 嗽:有痰无声。 病位:肺。
咳 嗽. 一、定义: 咳嗽是由六淫之邪侵袭肺系,或脏 腑功能失调,内伤及肺,肺失宣降,肺 气上逆所致,临床以咳嗽,咳吐痰液为 主症的疾病。
肺与大肠病辨证. 肺的生理与病理 肺主气,司呼吸 肺主宣发肃降 肺主通调水道 呼吸功能异常 水液代谢障碍 生理 病理.
第二节 辨肺病证候 成都中医药大学 严石林. 第二节 辨肺病证候 概 说 概 说 1 、生理功能:肺之经脉起于中焦,下 络大肠,与大肠相表里。主气司呼吸,主 宣发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 1 、生理功能:肺之经脉起于中焦,下 络大肠,与大肠相表里。主气司呼吸,主 宣发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 2 、病因:
中医对咳喘的预防和治疗 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 访问学者 张清苓博士. 咳喘的概念 咳:谓无痰而有声 咳嗽 有痰而有声 嗽:谓无声而有痰 呼吸困难 ,鼻翼煽动 气喘 张口抬肩,不能平卧.
雾化吸入法 定义 目的 常用药物 常用方法 是将药液以气雾状喷出,由呼吸道吸入的方法。 湿化气道 控制呼吸道感染 改善通气功能
解表剂 概念:凡以解表药为主组成,具有发汗、解肌、透疹等作用,可以解除表证的方剂,称为解表剂。
第六节 脏腑兼病辨证.
第五章第一节 口 疮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儿科教研室.
痤 疮.
感冒中成药合理使用 德胜中心 刘桂伶.
中医外科学多媒体课件 --皮肤病 粉刺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
哮 喘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儿科教研室.
内科护理学.
头痛 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一医院 内科教研室.
第三章 热 证 广西医科大学中医学教研室 主讲:李 展.
感 冒.
第七节 辨脏腑兼病证候.
中医学教程 沈世林 博士 二00六年十月.
咳 嗽.
急性扁桃体炎 Acute tonsillitis.
扁桃体炎.
主题活动三春天的聚会 ——神奇的中草药 大班(下) 文昌湖区萌水镇希望幼儿园 黎萌.
王 付 制作.
46、 痹 证.
王 付 制 作.
咳嗽 三峡大学医学院中医系 陈良金.
肺结核.
慢性扁桃体炎 Chronic tonsillitis.
慢性咽炎的概述 乌鲁木齐爱德华耳鼻喉医院.
急性咽炎.
经行感冒.
第四节 清热凉血药 1.含义:凡以清热凉血主要功效,治疗营分、血分热证的药物,称为清热凉血药。
非典型肺炎处方 报告人:殷艳芳.
病 案 李某,女,30岁,2003年12月2日初诊。 主诉:月经周期提前5个月。
学校常见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及治疗 厦门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 陈雪琳
[要求] 1掌握喉痹的含义 2熟悉喉痹的病因病机 3掌握喉痹的诊断要点及辨证治疗
乳衄.
第三节 脾与胃病辨证 概述: 脾的生理、病理 1、脾主运化,主升清 2、脾主统血 3、主肌肉四肢 4、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胃阴亏虚.
第十章第三节咳 嗽.
下篇:内科病证 第二十一节 消 渴 消 渴 返回目录.
猩红热.
慢 性 阻 塞 肺 疾 病.
糖尿病流行病学.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中成药).
第四节 喉喑.
外科趣记 . 刘英娇整理.
消 食 剂.
风 痧.
辨 证 论 治 阎 秀 菊.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和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2018年流感中医辨证论治方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刘清泉.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一节 喉痹

[目的要求] 1.掌握喉痹的定义。 2.了解古代医家对喉痹的认识。 3.熟悉喉痹的病因病机。 4.掌握喉痹的诊断、鉴别诊断、辨证治疗。

[重点及难点提示] 重点:掌握喉痹的病因病机,起病急者多属肺肾之热证;久病不愈,反复发作,则因体质不同,可有阴虚、气虚、阳虚、痰瘀等不同证型,应在治法、用药上加以区别。掌握喉痹各种外治法,如含漱、吹喉、含服、蒸汽或雾化吸入等。 难点:咽喉痹与乳蛾、喉痈有相似症状,应注意鉴别。

一、概述 1、定义:喉痹是指以咽痛或异物感不适,咽部红肿,或喉底有颗粒状突起为主要特征的咽部疾病。 2、现代医学病名:咽炎。

二、病因病机 2.肺胃热盛,上攻咽喉 3.肺肾阴虚,虚火上炎 4.脾胃虚弱,咽喉失养 5.脾肾阳虚,咽失温煦 6.痰凝血瘀,结聚咽喉 1.外邪侵袭,上犯咽喉 2.肺胃热盛,上攻咽喉 3.肺肾阴虚,虚火上炎 4.脾胃虚弱,咽喉失养 5.脾肾阳虚,咽失温煦 6.痰凝血瘀,结聚咽喉

2.肺胃热盛,上攻咽喉 1.外邪侵袭,上犯咽喉 气候骤变起居不慎 肺卫失固,易为风邪所中。 风热—邪从口鼻而入,内犯于肺,宣降失 气候骤变起居不慎 肺卫失固,易为风邪所中。 风热—邪从口鼻而入,内犯于肺,宣降失 司,邪热上壅咽喉。 风寒—外束肌表,卫阳被遏,不得宣泄, 壅结咽喉。 2.肺胃热盛,上攻咽喉 外邪不解,壅盛传里;或过食辛热煎炒醇酒之类,肺胃蕴热,复感外邪, 内外邪热搏结咽喉。

3.肺肾阴虚,虚火上炎 温热病后 ,或劳伤过度, 耗伤肺肾阴液,使咽喉失于滋养 ,加之阴虚则 虚火上炎而灼咽喉。 4.脾胃虚弱,咽喉失养 思虑过度,劳伤脾胃,或饮食不节 或久病伤脾,致脾胃受损,水谷精微生化不足, 津不上承咽喉失养 ,发为 喉痹。

5.脾肾阳虚,咽失温煦 房劳过度或操劳过甚,或久病误治,或过用寒凉之品,以致脾肾阳虚,肾阳虚则虚阳浮越,上扰咽喉;或脾肾阳气亏损,失去温运固摄功能,寒邪凝闭,阳气无以上布于咽喉而为喉痹。 6.痰凝血瘀,结聚咽喉 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运化失常,水湿停聚为痰,凝结咽喉;或喉痹反复发作,余邪滞留于咽喉,久则经脉瘀滞,咽喉气血壅滞而为喉痹。

急性咽炎的病因 (1)病毒感染:通过飞沫和密切接触而传染,以柯萨奇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最多。 (2)细菌感染:以链球菌、葡萄球菌和肺炎双球菌为主。 (3)物理化学因素:如高温粉尘、烟雾、刺激性气体等。 (4)体质和遗传因素。 (5)急性鼻炎、急性扁桃体炎、鼻窦炎等疾病牵连到咽部,才引起了咽炎。

慢性咽炎的病因 (1)多为急性咽炎反复发作或延误治疗转为慢性。 (2)各种鼻病后因鼻阻塞而长期张口呼吸及鼻腔分泌物下流,致长期刺激咽部,或慢性扁桃体炎,龋病等影响所致。 (3)各种物理化学因素刺激:如粉尘、颈部放疗、长期接触化学气体、烟酒过度等。 (4)职业因素(教师、歌唱者)及体质因素。 (5)全身因素如各种慢性病等都可继发本病。如:贫血、消化不良、心脏病、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病、肝肾疾病等。

三、诊断 1.病史:急性者:多有外感病史。 慢性者:咽痛反复发作史。 2.主证: ⑴急性者:咽部疼痛为主,吞咽时咽 痛加重。 ⑵慢性者:咽喉不适为主,如咽干、咽痒、咽部微痛、灼热感、异物感、哽哽不利等症状。

3.检查: ⑴急性者:咽粘膜充血、肿胀,后壁淋巴滤泡肿大,咽侧索增生,咽后壁或见脓点。 ⑵慢性者: ①咽粘膜弥漫充血,血管扩张,色暗红。 ②咽粘膜充血、增厚,后壁淋巴滤泡增生、充血肿胀,呈颗粒状分布或融合成片,咽侧索充血、增厚。 ③咽粘膜干燥,或有黄绿痂皮附着。

急性咽炎的病因

四、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乳蛾、喉痈等病相鉴别。

五、辨证及治疗 (一)分型论治 1.外邪侵袭,上犯咽喉 症见: 咽部疼痛,吞咽不利。偏于风热者,咽痛较重,吞咽时痛增,发热,恶风,头痛,咯痰黄稠,舌苔薄黄,脉浮数; 偏于风寒者,咽痛较轻,伴恶寒发热,身痛,咳嗽痰稀,舌质淡红,脉浮紧。

检查: 风热者:咽部粘膜鲜红、肿胀,或颌 下有臖核。 风寒者:咽部粘膜淡红。 治则:疏风散邪 宣肺利咽 方药:风热者—疏风清热汤加减。 风寒者—六味汤加减。

疏风清热汤 荆芥、防风 疏风解表 双花、连翘、黄芩、赤芍 清热解毒 玄参、浙贝、花粉、桑白皮 清肺化痰 牛蒡子、桔梗、甘草 散结解毒 利咽喉

六味汤 荆芥、防风、薄荷 疏散风邪 桔梗、甘草 宣肺利咽 僵蚕 祛风痰、利咽喉 咳嗽痰多:苏叶、杏仁、前胡 鼻塞、流涕:苍耳子、白芷、辛夷花

2.肺胃热盛,上攻咽喉 症见: 咽部疼痛较剧,吞咽困难。发热,口渴喜饮,口气臭秽,大便燥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舌苔黄,脉洪数。 检查: 咽部红赤肿胀明显,喉底颗粒突起,颌下有臖核。 治则:清热解毒 消肿利咽 方药:清咽利膈汤加减

清咽利膈汤 荆芥、防风、薄荷 疏风解表 双花、连翘、黄芩 栀子、黄连 泻火解毒 桔梗、玄参、牛蒡子、甘草 利咽消肿止痛 荆芥、防风、薄荷 疏风解表 双花、连翘、黄芩 栀子、黄连 泻火解毒 桔梗、玄参、牛蒡子、甘草 利咽消肿止痛 大黄、玄明粉 通便泻热 咳嗽痰黄、颌下有臖核 射干、瓜蒌 白腐或伪膜 蒲公英、马勃

症见: 3.肺肾阴虚,虚火上炎 咽干,灼热疼痛,午后较重,或咽部异物感,干咳痰少而稠,或痰中带血,手足心热,舌红少津,脉细数。 检查: 咽部粘膜暗红,或咽部粘膜干燥少津。 治则:滋养阴液 降火利咽 方药:肺阴虚者—养阴清肺汤加减; 肾阴虚者—六味地黄丸加减。

养阴清肺汤 喉底颗粒突起:桔梗、香附、郁金 麦冬、玄参、生地 养阴清热 丹皮、白芍 凉血解毒 生甘草 泻火解毒 贝母 润肺化痰 麦冬、玄参、生地 养阴清热 丹皮、白芍 凉血解毒 生甘草 泻火解毒 贝母 润肺化痰 薄荷 宣肺达邪 喉底颗粒突起:桔梗、香附、郁金

4.脾胃虚弱,咽喉失养 症见: 咽部异物感或痰粘着感,咽燥微痛,口干而不欲饮或喜热饮,易恶心,或时有呃逆反酸,若受凉、疲倦、多言则症状加重,平素倦怠乏力,少气懒言,胃纳欠佳,或腹胀,大便不调,舌质淡红,边有齿印,苔薄白,脉细弱。 检查: 咽粘膜淡红或微肿,喉底颗粒较多,多呈扁平或融合成片,或有少许分泌物附着。 治则:益气健脾 升清利咽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

5.脾肾阳虚,咽失温煦 症见: 咽部异物感,痰涎稀白;面色苍白,形寒肢 冷,腰膝冷痛,腹胀纳呆,下利清谷,舌质 淡嫩,舌体胖,苔白,脉沉细弱。 检查:咽部粘膜淡红。 治则:补益脾肾 温阳利咽 方药:附子理中丸加减

6.痰凝血瘀,结聚咽喉 症见: 咽部异物感,痰粘着感,或咽微痛,痰粘难咯,咽干不欲饮,易恶心呕吐,胸闷不适,舌质暗红,或有瘀斑瘀点,苔白或微黄,脉弦滑。 检查: 咽粘膜暗红,喉底颗粒增多或融合成片,咽侧索肥厚。 治则:祛痰化瘀 散结利咽 方药:贝母瓜萎散加味

贝母瓜萎散加味 贝母、瓜蒌 清热化痰润肺 橘红 理气化痰 桔梗 宣利肺气、清利咽喉 茯苓 健脾利湿 加:赤芍、丹皮、桃仁 活血化淤

(二)外治法 1.含漱 中药煎水含漱。 2.吹药 中药制成粉剂,直接吹喷于咽喉患部,以清热止痛利咽。 3.含服 中药丸剂或片剂含服。 1.含漱 中药煎水含漱。 2.吹药 中药制成粉剂,直接吹喷于咽喉患部,以清热止痛利咽。 3.含服 中药丸剂或片剂含服。 4.蒸汽或雾化吸入 5.喷雾法 可选用清热解毒,利咽消肿的中药喷雾。如双黄连气雾剂。

6.涂敷法 选解毒消肿的药物直接涂到喉底颗粒突起或颌下臖核上。如碘甘油、黄连膏、紫金锭等。 7.放血疗法 三棱针点刺放血。耳轮、喉核上下、少商穴、商阳穴等。 8.物理疗法 激光、超短波等。 9.手术疗法 激光、微波、等离子等。

(三)其他疗法 可选择按摩、导引、烙治等疗法。

六、预防及调护 醇酒及肥甘厚味。 ②注意保暖防寒,改善环境,减少空气 污染。 ③加强体育锻炼,戒除烟酒。 ①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忌过食辛辣 醇酒及肥甘厚味。 ②注意保暖防寒,改善环境,减少空气 污染。 ③加强体育锻炼,戒除烟酒。 ④积极治疗邻近器官疾病以防诱发本病,如伤风鼻塞、鼻窒、鼻渊、龋齿等。

七、预后及转归 1、起病急者,治疗得当,可痊愈。 2、病久而反复发作者,较难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