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生態活動流程 昆蟲與生態
昆蟲與生態 針對曾飼養過的昆蟲,探討與其它昆蟲間的關係─寄生?共生?天敵?並帶出食物鏈的概念。針對昆蟲的生長環境探討與植物之間的關係。
教學記實─2003.10.29 紫薇班帶來一隻小螳螂,孩子觀察後立刻要求老師分享螳螂的資料書,從書中孩子得知螳螂只吃活的昆蟲、要脫六至七次皮才會變成蟲〈與孩子查了3-4本書才得知〉、母螳螂交配完肚子會很餓,會將公螳螂吃掉等特性。並與孩子討論螳螂吃活的昆蟲要如何養? C:抓蚊子、抓蝴蝶、抓螞蟻孩子分享抓到蚊子時,蚊子就死了,抓蝴蝶太慘忍,最後決定抓螞蟻比較容易。後來孩子考慮到無法一直供應活的螞蟻,最後決定放生。 教學記實1
教學記實─2004.2.19 芊芊帶蟋蟀來與孩子分享,也告知孩子蟋蟀交配後,母蟋蟀會把公蟋蟀吃掉後,會到衛生紙裡產卵〈刻意佈置的生態〉與孩子之前利用泥土佈置的生態完全不同。之前查閱螳螂相關資料時,資料上也寫著母螳螂交配完肚子會很餓,會將公螳螂吃掉,對於芊芊的告知並不意外,從未經歷過此情景孩子並無太大的感受 教學記實2
教學記實─2004.2.23 凡淵分享假日帶蟋蟀回家的心得─蟋蟀交配後母蟋蟀的真的把公蟋蟀吃掉。角落時間孩子也實際看到此情景。孩子們討論起公蟋蟀為什麼會死? C:因為母蟋蟀交配完肚子很餓,所以把公蟋蟀吃掉。因為母蟋蟀要生寶寶需要營養所以把公蟋蟀吃掉〈上述都是從查閱相關資料所得到的答案,但是孩子還是不能接受這樣的結果〉 T:如何讓蟋蟀不會死呢? C:用格子隔起來才不會吵架、將公母分開,母的才不會吃公的 之後孩子決定查書、上網找資料、訪問會養蟋蟀的人─芊芊媽媽〈之前解決問題的經驗〉來解決此問題 教學記實3
教學記實─2004.2.24 孩子提出一些問題想要訪問會養蟋蟀的人:怎樣讓蟋蟀不會被吃掉、可不可以把蟋蟀分開養、母蟋蟀生寶寶時會不會流血、蟋蟀的血是不是黑色的、蟋蟀需不需要喝水,要不要用細的吸管餵。 教學記實4
教學記實─2004.10.16 意軒帶來一隻螳螂,與孩子分享螳螂的習性後得知螳螂要吃活的昆蟲,孩子想了很多抓昆蟲的方法卻無法保證每天供應,又有孩子想到這樣對其他昆蟲太殘忍,最後決定將螳螂放生,孩子還是無法釋懷,物競天擇的自然生態,反問孩子如果螳螂不吃其它的昆蟲就會死掉,那螳螂不是太可憐了嗎?一陣沉默後有孩子提出這就是:「食物鏈嘛!」有孩子點頭還孩子問什麼是食物鏈?孩子繼續解釋就是:「螳螂吃昆蟲,昆蟲吃植物,小鳥吃螳螂……」我們也將此流程畫下來。孩子從第一次抓到螳螂就不能接受螳螂吃昆蟲的事實,直到親眼看到母蟋蟀為了撫育小蟋蟀必須把公蟋蟀吃掉的過程後,慢慢釋懷這是讓生命持續延續的方式,當第二次抓到螳螂時反問孩子那螳螂怎麼辦時,帶出食物鏈的歷程。 教學記實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