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论 化学与环境科学系 第一讲 化学教学论概述 杨丽君、白红梅
教学目的和要求: 1.识记教师专业化的过程与范式 2.理解化学教学论设课的目的及要求 3.识记本学科的性质和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4.理解化学教学论研究的具体内容 5.识记化学教学论的研究方法 6.识记化学教学论的形成和发展 7.掌握化学教学论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化学教学论设课的目的及要求、化学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教学难点:本学科的性质和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1~1 教师专业化问题 一、含义: 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活中,通过专业理论学习、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并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学科专业工作者的成长过程。 二、教师的教育专业知能的功能:发现的学术水平、综合的学术水平、运用的学术水平和教学的学术水平。 三、教师专业化的过程:准备阶段(师范教育阶段)(接受最基本的教育专业理论和实践知识教育,提高教师的教育实践能力水平)、求生阶段(任职一、二年)(获得处理日常教学方面的特殊技巧和对学生行为的指导能力)、巩固阶段(任职三、四年)(增强教师解决和处理学生行为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师的教育策略)、更新阶段(任职四、五年)(探索学生教育的新趋势、新观念和新方法,调整、更新、充实和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成熟阶段(任职四五年后)(提高多种途径进一步丰富、充实和提高自己)。
四、教师专业化发展范示:“能干型实践者”范示、 “研究型实践者”范示、“反思型实践者”范示。 五、教师专业素质 1.专业知识的内容 本体性知识:学科知识以及技能技术,是成为一个好教师的必要条件; 条件性知识:教师应具备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知识、教与学的知识、学生成绩评价的知识); 实践性知识:教师的教学经验,适应特定情景的教学行为,教学随机性过程中的教育机制,解决各种冲突(课堂冲突、教学冲突、人际冲突等)的策略。 文化知识:教师应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如哲学、艺术、科学技术、社会学、修辞、STS教育等。 2.学科教师的专业技能:教学技巧和教学能力(设计教学问题情景的技能、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技能、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技能、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的技能) 3.化学教师的专业情意:专业思想、专业情操、专业性向、专业自我。
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与学科专业课程的关系 实验 物化、结构 无机、分析 有机 化学教师的教学工作能力 关于中学化学课程与教材的知识 设计教学、实施教学、 研究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关于化学教学的知识 关于学生 的知识 实验 物化、结构 无机、分析 有机 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与学科专业课程的关系
§1~2化学教学论的设课目的和要求 一、设课的目的 化学教学论:研究化学课程和教学规律及教学技巧的化学科学与教育科学相结合的综合学科。 掌握化学教学论的基础知识和化学教学的基本技能,培养中学化学教学、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的能力,为更好地实施基础教育作贡献。 化学教学论的根本任务:使学生形成先进的化学教育学思想和观念,认识化学教学的基本特征和规律;了解进行化学教学设计和组织化学教学活动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初步形成处理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和组织教学的能力,成为比较有择业竞争力、有持续发展潜质的优秀化学教师。
思想性:突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指导作用,遵循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服务、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目标,从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从科学态度、科学方法以及良好品德和习惯几方面对师范生进行教育; 特点 “三性” 师范性:在培养教师的规律性指导下按“人师”的要求(既会教行为又善教学问的教师为范型),进行职业定向的培养和教育; 实践性:要求进行必须紧密结合中学化学教学实际,结合见习和试教模拟练习,给师范生以必需的、基本的教学训练。 以实践性为根基,以师范性为核心,以思想性为先导,把化学教学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与“三性”相融合,积极进行学习、研讨和演练,培养从事教学和教学研究的初步能力,胜利完成教育实习任务,毕业后胜任化学教学任务,通过教学实践迅速成长为“学会反思与合作”的专家型教师。
学习化学教学论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化学教育的价值观与目标——为什么教、 为什么学; 化学教与学的理论与方法——怎样教、怎样学; 化学教育的价值观与目标——为什么教、 为什么学; 化学教学的课程与教材 ——教什么、学什么; 化学教与学的理论与方法——怎样教、怎样学; 化学教学的测量与评价——教的如何、学的如何; 化学教学的反思与升华——研究什么、怎么研究。
二、设课的基本要求 2.掌握中学化学教学的特点、教学的一般原理、主要教学模式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方式” 。 1.使师范生理解中学化学课程标准的精神,掌握中学化学教学的目的要求,掌握中学化学教材的内容和知识体系。 2.掌握中学化学教学的特点、教学的一般原理、主要教学模式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方式” 。 3.具有分析中学化学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备课和组织化学教学活动的初步能力。 4.了解现代学习理论、课程发展理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方法和措施。 5.理解科学素养的构成,掌握化学教学测量和评价方法 6.了解化学教学艺术,理解现代化学教师素质结构; 7.了解中学化学教学研究的一般方法,能够采集和加工有关信息、资料资源,为进一步探讨中学化学教学规律奠定基础。
三、化学教学论的课程目标:知识、教育观念、教育技术、课堂教学能力、终身自我教育导向。 四、学习化学教学论的方式方法必须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1.在学习化学教学论理论知识的同时,必须联系化学课程标准、新课程、新教材、新学习方式的实践。 2.在苦练教学基本功上下功夫。 3.训练提高个人的从教素质。 4.加强教育科学的学习和优秀教师课堂教学的观摩。
§1~3化学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化学教学系统:化学教学中教与学的联系、相互作用及其统一。研究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的优化组合;研究教与学、掌握知识与培养能力、智能培养与全面发展是怎样在化学教学系统中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又达到最优契合而统一的。 1.研究化学教学活动的客体(师生在教学活动中共同的认识对象,包括环境中的化学现象、直观的化学实验现象,以及书本知识形态的学科知识体系) 2.研究化学教学的主体活动(教学过程使一个复杂的系统,其中的主客体关系是系统中诸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反映) 教师 教师 学生 教材 教材 化学教学中三方四重主客体关系结构图
二、研究方法 基础研究 化学教学研究的类型 应用研究 发展研究 理论方法 调查方法 化学教学研究方法 实验方法 比较方法 历史方法 3.研究化学教学规律的实践形式 4.研究化学教学的评价和发展 二、研究方法 基础研究 应用研究 发展研究 化学教学研究的类型 理论方法 调查方法 实验方法 比较方法 历史方法 化学教学研究方法
三、学习方法 1.正确认识化学教学论课程的重要意义,端正学习态度,增强学习的主动性,真正学好它需要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 2.各门学科进行综合研究。 3.学习化学教学原理要注重联系实际。 4.培养从事中学化学教学研究的兴趣和能力。 5.结合实际,提高学习活动水平。 6.博览群书、勤于积累、著书立说。
四、教学方法 1.构建作业课程体系 2.构建范例课程体系 3.形成训练模式 4.优化教学策略 ⑴ 技能训练 ①制定可测量的行为目标 ⑴ 技能训练 ①制定可测量的行为目标 ②及时反馈 ③重视学生评价,促进他欧内与探讨 ⑵ 案例教学 ⑶ 教育见习、理论学习和教育实习相结合
传统教学 教学改革 师范教育 教师教育 基础教育 基础教育改革
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结构 新型的教学结构
§1~4我国化学教育和化学教学论的发展 一、化学与化学教育的发展 科学: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美化学家布里斯罗:“化学是 一门中心的、实用的和创造性的科学。” 近代化学 现代化学 实验化学 定量化学 (experimental Chemistry) (quantitative chemistry) 18世纪50年代 拉瓦锡:元素说;道尔顿:原子说 学科:把公认的科学概念、基本原理、规律和基本事实交给学生,并能反应这门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19世纪中叶)
1.新中国化学课程设置 1950年7月 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公布了《化学精简纲要(草案)》 8月颁布了《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案)》 1950年7月 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公布了《化学精简纲要(草案)》 8月颁布了《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案)》 化学课程在 初中二年级 4课时/周 高中二、三年级 各3课时/周 1952年3月《中学暂行规程(草案)》颁行,规定:从初中二年级至高中三年级均开设化学课程 同年,颁布全国统一的《中学化学教学大纲(草案)》 化学教学目的、任务 化学教学内容 化学教学方法等原则规定
1956年、1963年 又颁行了《修订草案》、《全日制中学化学教学大纲(草案)》 1978年1月 教育部颁发《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规定:初中三年级、高中二年级设置化学课程,课时为3、3、4(每周) 1981年4月 颁发《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和《全日制五年制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的修订意见》
2.《义务教育法》颁布后的化学课程设置 1985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发表 1986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公布实行 1986年9月 新中国审定中小学教材的权威机构—“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成立 1988年9月 国家教委颁发《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和24个学科的教学大纲以及8套九年义务教育教材和一套小学复式班使用的教材
1988年《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化学教学大纲(初草稿)》 1990年秋 在全国部分县(区)试用初中化学新课程 1992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化学教学大纲(试用)》 在“化学教学目的”中的界定: 1996年 颁发《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 同年5月,公布《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化学教学大纲(供试验用)》
1997年 与义务教育相衔接的普高新教材(必修、限定选修的新体制)在二省一市(山西、江西、天津)试用 上海市从1994年开始试用上海市自编的高中教材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2001年5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强调指出:“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2001年7月《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面世 2003年4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颁行
从1999年启动的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义务教育阶段于 2001年9月在全国38个国家级实验区开始实验(化学科为2个) 2002年9月,扩大到530个省级实验区 2003年秋起,1640个升级实验区 实验规模达到同年级学生的40%~50%
●我国中学化学课程改革与化学教育的发展 ●我国基础教育始终在不断变革的历史进程中发展 ●中学化学课程始终在不断适应基础教育的发展进行改革 化学课程的设置与 化学教育的确立 1865—1949 改造旧中国的 化学教育 1949—1957 总结经验探索 化学课程建设 1960—1966 恢复化学教育与 化学课程建设 1978—1988 推进九年义务教育 加速化学课程建设 1989—2000 构建素质教育的 新课程体系 2001— ●我国基础教育始终在不断变革的历史进程中发展 ●中学化学课程始终在不断适应基础教育的发展进行改革 ●化学课程改革是化学教育改革的核心
化学课程的设置与 化学教育的确立 1865—1949 ● 1865年开始设置中学化学课程 ● 1872年第一套化学教科书出版——由徐寿翻译的英国韦尔斯著的《化学鉴原》 ● 1903年颁布《奏定学堂章程》——确定办学宗旨、课程设置、教学要求、教学内容等 ● 1912—1941年进行了6次学制改革及相应的课程改革 年代 学制 性质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1903 五年制 4课时/周 1909 实科班 8 1912 四年制 普通科 4 1922 六年制 分科制 3 1929 6 1933 3/4 6/7 1936 1941
改造旧中国的 化学教育 1949—1957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改革旧的教育制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 1949年12月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确定了教育工作的总方针 ● 1951—1952年颁发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 《中学暂行规程(草案)》 《中学化学教学大纲(草案)》 ● 1950、1952、1956年,以原苏联中学化学教材为蓝本,翻译和编译了三套中学化学教材 ● 1950—1966年学制改革情况 年代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1950 4课时/周 3课时/周 1952 2 4 1953 2/3 3 1954 1955 1963
总结经验探索 化学课程建设 1960—1966 1960年后,通过对“全面学习苏联”的反思,总结经验,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学化学课程建设 ● 1963年5月颁布了《全日制中学化学教学大纲(草案)》 ● 1963年7月后出版了十二年制初、高中化学教材(共四册)
恢复化学教育与 化学课程建设 1978—1988 1978年后,通过对建国以来正、反两个方面经验的总结和反思,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化学教育进入了恢复、开创的新时期。 ● 1978年颁布了《中学化学教学大纲(试行草案)》 ● 1980年通过了中学化学教学大纲试行草案的修订 ● 1983年制定了高中化学教学纲要草案 ● 1985年颁发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调整初中化学教学要求的意见》 ● 1986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制定了《化学教学大纲》 ● 1979年出版了全日制十年制中学化学教材 ● 1982年分别在“79版”的基础上修订出版了中学化学教材
推进九年义务教育 加速化学课程建设 1989—2000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基础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积极推进并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 1989年提出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化学教学大纲(初审稿)》 ● 1992年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化学教学大纲(试行)》。 ● 1989年出版了《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化学•全一册(实验本)》 ● 1992年出版了《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化学•全一册》(第一版); 1995年(第二版) ● 1999年提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 1995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构建素质教育的 新课程体系 2001—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教育目标、价值主要通过课程来体现和实施。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教育目标、价值主要通过课程来体现和实施。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 ● 2001年提出了《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制订了《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 2001年7月出版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化学(上、下册)》 影响力较大的——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 上海教育出版社(上海版)
二、化学教学论的形成基础 近代化学教育奠基人--李比希,既是化学家又是世界上第一个化学教学实验室-吉森实验室的创始人,独创了使学生学会如何进行研究的指导方法。 凯库勒的教学非常出色。 本生、门捷列夫、霍夫曼维勒、武慈等也都是化学教育的热心实践者。 我国化学教育的先驱--徐寿。 布鲁纳《教育过程》提出“教什么”和“如何教”的问题,提倡发现法、探究法教学。 我国无机化学家戴安邦先生主编的《无机化学教程》,他强调化学实验使实施化学全面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教学形式。 化学教育教学期刊:JCE;CE;JRST;IJSE;EJSE;SE;ASTJ.《化学教育》、《化学教学》、《中学化学教学参考》、《化学教与学》等。
三、化学教学论学科的形成和发展 1932年《中等学校化学教材教法》(化学之新发展、化学教法及教材之研究、化学实验及设备之研究。) 新中国成立初期,引进前苏联的化学教学法教材和讲义(化学课的任务、化学教学过程的一般原则、化学教学方式方法、化学教学工作的组织、化学教学工作计划、学生成绩的检查和评价、化学课外作业、化学设备、各种内容的教法和化学总复习。) 1957年人们教育出版社出版了第一本《化学教学法讲义》,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化学教学法的原理、专题研究的实验等内容; 20世纪60年代后,北师大和华东师大编写了部分化学教学法讲义和教材,体系大致同前,但内容上则有较大变化,整个课程除课堂讲授外,还配合大量实习活动,包括实验、讲解、讨论、见习、试教、参观、制作教具等。(重“方法”而不重“理论”。) 1983年顾明远建议将学科教材教法更名为学科教学论,以提高其学术性。 1988年11月用“化学教学论”替代“化学教学法”、“中学化学教学法”。“中学化学教材教法”。
我国化学教学论课程设置和开发大体上经历了5个时期: (1)新中国建立以前 (2)1949年-1957年 (3)1958年—1966年 (4)1978年-1999年 (5)1999年以后 2.1 第一个时期(1949年以前) 总体上看,受欧美化学教育的影响较大 2.2 第二个时期(1949-1957) 教材编制主要受苏联“教材”的影响 2.3 第三个时期 (1958—1966) 本课程停开 2.4 第四个时期(1978-1999) 主要是总结经验,编写中国自己的教材 2.5 第五个时期(1999以后) 课程和教材建设,着力反映当代科学教育研究与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的先进理念
四、化学教学论的特点 理论基础方面:集化学、哲学、教育学、生理学、科学方法论;系统论、控制论、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等,即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有具有高度综合性的理论基础。 研究范围方法:不仅单纯研究化学知识和技能的传授问题。还研究化学教学过程中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培养科学方法和态度 、进行思想教育等问题;不仅研究“为什么教”、“教什么”、“如何教”、“教的怎样”,还研究“怎样学”、“如何指导”、“教和学的关系”等。 研究方法方面:不再使单纯的思变法和专题讨论法;
传统的师范教育教学模式 五、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变革要点 * 讲授内容要少而精 * 讨论式、研究式、开放式、设计性教学 * 培养创新 五、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变革要点 * 讲授内容要少而精 * 讨论式、研究式、开放式、设计性教学 * 培养创新 传统的师范教育教学模式 重视 重视不够 知识的传授 知识的灌输 教师中心 统一、一致 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 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 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学生个体的差异和个性的发展
国家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副主任 应俊峰教授 我国学生的优势与问题 问 题 * 人生观与价值观 * 情感体验与自信 * 实践运用能力 * 创造性 优 势 * 基础知识掌握 * 基本技能训练 * 解题能力 * 勤奋与刻苦 国家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副主任 应俊峰教授
特点: * 一般不强调大纲和课本,只有参考书 * 教师资源、课程资源丰富 * 每个教师都有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的空间 * 教学资源(人力、物力)发挥最大效益 * 充分体现化学专业的中心、实用和创造性特点 * 及时介绍最新科研成果和技术 * 模块化、重点、难点分散 * 实验内容多、手段先进 * 考试多样化
教师的任务: *育人 用人类在漫长社会活动中所积累的知识、 智慧陶冶人、教育人 教师应具有强烈的国家意识和民族意识 教师在掌握现代科学知识的同时, 应具有与时代协调的人文修养 * 讲授(重点、难点、新知识) * 设计(习题、讨论题、综合实验、研究实验) * 组织 讨论、实验、调查、社会服务 * 指导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本科生、研究生) * 科研 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教学研究、创新
阅读参考文献: (一)、理论类 钟启泉的书、邵瑞珍的《教育心理学》 施良方《学习论》 魏书生的书《魏书生文选》《班主任工作漫谈》等 李如密《教学艺术论》等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方面的书,布鲁纳、奥苏伯尔、布鲁姆、加涅、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学理论、苏霍姆林斯基、巴班斯基等。 (二)、课程类 《课程标准》、《课程标准解读》《化学课程标准》(王祖浩) 《化学课程标准解读》(王祖浩)、王磊、吴俊明、王云生等人的书。 吴俊明 杨承印《化学教学论》陕西师大出版社,2003年1月版。 马宏佳主编:《化学教学论》南京师大出版社,2000年12月版。 贺湘善 吴俊明等著:《化学学科教育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王佐书 沈鸿博 王忠民主编:《中学化学教学论》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6月版。 唐力主编:《中学化学简明教程》出版社 刘知新主编:《化学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4月版。 王佐书 沈鸿博 王忠民主编:《中学化学教学论》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6月版。 唐力主编:《中学化学简明教程》出版社 段庆祥主编:《化学教法概论》哈尔滨出版社1997年12月版。 国家“九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学科现代教育理论书系•化学刘知新主编 刘知新 王祖浩著《化学教学系统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11月版。 何少华毕华林著《化学课程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11月版。 吴俊明王祖浩著《化学学习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11月版。 张家治张培富著《化学教育史》,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11月版。 郑长龙著《化学教学实验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11月版。 刘知新 王祖浩著《化学教育测量和评价》, 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11月版。 关文信 耿淑贤 王凤英:《新课程理念与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版。
《中国教育报》教育部主办。 《中学生化学报》湖北教育学院主办。 《化学教育》中国化学会主办。 《化学教学》华东师范大学主办。 (三)阅读报刊 《中国教育报》教育部主办。 《中学生化学报》湖北教育学院主办。 《化学教育》中国化学会主办。 《化学教学》华东师范大学主办。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陕西师范大学主办。 《中学化学》哈尔滨师范大学主办。 《教育研究》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主办。 《课程• 教材• 教法》人民教育出版社主办 《中国教育学刊》中国教育学会主办等。 国外的有关报刊
考研情况 硕士 : 学科教学论(化学) 考4科:英语、政治、教育学、化学教学论 化学教育硕士 博士 :化学教学论博士 英语、政治、化学教学论
修养是教育的载体;境界是教育的起点;人格是教育的风帆。 理论与观念 入门 教学技能 上路、上手 教研能力 开眼界 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 修养是教育的载体;境界是教育的起点;人格是教育的风帆。
问题讨论 谢谢! 1.你对教师专业是怎样认识的?你心目中的教师形象是怎样的? 2.结合实际谈谈你对学习化学教学论的必要性的认识。 3.如何理解化学教学主体活动的”三方四重主客体关系的结构? 4.我国化学教育课程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