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解尿素的微生物的分离 与计数”.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九章 各种标本采集法. 学习目标  1 、概述标本采集的原则  2 、说出各种标本采集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 3 、能正确完成各种标本的采集.
Advertisements

“ 十五 ” 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院校规划教材 中 医 妇 科 学 总 论 主讲人 李朝平.
中医护理 —— 鱼腥草 护理 1334 班 小组成员:郭丽丹 43 杨专 39 张建 35 李晓敏 27 陈燕红 25 张良州 8 分工合作: 收集整理 43 郭丽丹 35 张建 27 李晓敏 讲解 39 杨专 25 陈燕红 8 张良洲.
玉田三中 化学组. 生活中的这些物质 …… 酸的 食醋、酸奶和某些水果都是 酸的,你是如何知道的?
任务三 穿刺术. 兽医基础 穿 刺 术穿 刺 术 一、胸膜穿刺术胸膜穿刺术 二、腹腔穿刺术腹腔穿刺术 三、瘤胃穿刺术瘤胃穿刺术 四、瓣胃穿刺术瓣胃穿刺术 五、肠管穿刺术肠管穿刺术 六、膀胱穿刺术膀胱穿刺术.
中国. 中学政治教学网崇尚互联共享 自然医学生机健康法 食疗.
第二节 排便护理. (一)正常粪便的观察 1. 量与次数 排便是人体基本生理需要,每日排便量与食 物 的种类、数量及消化器官的功能有关。一般成人每日排便 1 ~ 2 次(婴幼儿 3 ~ 5 次),平均量 100 ~ 300g 。 2. 形状与颜色 正常粪便柔软成形,呈黄褐色,婴儿的粪 便呈黄色或金黄色。粪便的颜色也因摄入的食物和药物.
肝脏谷丙转氨酶活力测定. 一、实验目的 掌握谷丙转氨酶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 谷丙转氨酶作用于丙氨酸及 α- 酮戊二酸,生成谷氨酸与丙 酮酸。丙酮酸与 2.4- 二硝基苯肼作用,生成二硝基苯腙,此 物在碱性溶液呈红棕色,与经同样处理的标准丙酮酸比色, 求得丙酮酸的生成量以表示酶的活性。
第 3 节 雾化吸入疗法.
专题六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对“实验稿”作了哪些修改和调整
药物溶媒 生理盐水还是葡萄糖?.
分子生物学部分开发实验 植物遗传亲缘关系研究.
第一节 排尿护理.
课 题 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课 题 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第 二 课 时.
项目二十 生态养猪技术 梁春凤
留置囊性尿管操作中常见 护理问题及对策.
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2017新方案)
龙星课程—肿瘤生物信息学上机课程 曹莎
实验二十七 磷、胆红素测定.
实验性质:综合 实验类别:本科基础实验 实验学时:4 实验教师:陈兴都
知识 + 实践 = 能力不断提高.
三种中国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 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
第一节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设计: 苏松青.
摇摆的中东地区 永嘉县实验中学 张 杰.
摇摆的中东地区 永嘉县实验中学 张 杰.
课题3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
实验二 细菌的培养与生化反应 【目的要求】 1.熟悉细菌培养的原理、方法,结果观察和实际用途。
医学微生物学 实验四.
实验2 分离以尿素为氮 源的微生物.
第4章 种群和群落.
教学目标: ★ 掌握小儿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急救护理; ★ 熟悉其常见原因和健康指导。.
尿石症病人的护理 目的与要求 熟悉尿石症的病因 理解尿石症病人的临床表现与治疗 掌握尿石症病人的护理,预防结石复发的措施。
生物科專題研習 甚麼環境因素會影響麵包發霉的速度? 組員名單﹕3E 潘蘭平、潘淑儀.
鸡病防治技术 涞源职教中心.
第五节 洗胃术.
菜豆.
第一节 鸡腿菇栽培技术 主讲 刘柱明.
物質的變化 陳弦希製作.
食物中主要成分的检验.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检验 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 王颖.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检验 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 王颖.
食物中主要营养物质的鉴定 汪岱华 黄耀佳 张雯婧
导尿术.
资料1: 火山口海底10000米,暗无天日,不断冒出滚滚的H2S气体。在这样的世界里,生活着一种微生物---硫细菌。硫细菌可以不断氧化H2S获得能量,而且可以利用周围的CO2合成自身生命活动所需的有机物…… 资料2: 作为生活能源的石油和天然气深埋地下,勘探专家可以用各种方法检测土样、水样、岩芯等样品中的某类微生物的数量,预测石油和天然气的储藏分布地点和数量,这种方法称为微生物石油勘探。微生物石油勘探是一种省钱、省力、简便易行的石油勘探法。甲烷氧化菌、乙烷氧化菌是常用的勘探微生物,它们可以以气态烃为唯一的
实验3 邻甲苯胺法测定血糖.
EDTA标准溶液配制与标定 水总硬度的测定.
促胃肠动力药物筛选 —离体组织、器官水平药物筛选
水的总硬度及钙镁离子含量的测定.
用途:促使微生物生长;积累代谢产物;分离微生物菌种;鉴定微生物种类;微生物细胞计数;菌种保藏;制备微生物制品。
Water potential in the plant
培养基、试剂的配制及 细菌纯化培养.
Hands-On.
专项考能集训(四)  碱基含量及DNA复制有关的计算.
网页设计与制作 —— 学习情境二:网页模板设计
混合碱(NaOH与Na2CO3) 各组分含量的测定
实验四 蛋白质呈色反应、沉淀反应 等电点测定
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 细胞冻存复苏技术 与细胞计数 徐志浩 遗传与基因工程教研室 院系楼西侧一楼 2016年.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分数乘法(一).
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嘉兴市秀洲现代实验学校 沈丹英.
四、标准加入法 (Q=0) 序 号 测定液浓度 c c c 测定液体积 V V V 标液浓度 cS cS cS
第五节 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 两种物质的性质 浓度 pH值 共轭酸碱对间的质子传递平衡 可用通式表示如下: HB+H2O ⇌ H3O++B-
蔬菜农药含量的快速检测 康宁科技实验小学 一(2)班 | 顾思仪 |
Hands-On.
实验 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
盐酸溶液中氯化氢含量的测定.
实验二 细菌分离培养与生化鉴定 李立伟
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
FH实验中电子能量分布的测定 乐永康,陈亮 2008年10月7日.
实验2 分离以尿素为氮 源的微生物.
高中物理“平抛运动的应用” 点评专家:谭一宁.
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细胞信号通路检测(一) 总蛋白提取.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分解尿素的微生物的分离 与计数”

是在实践必修3中“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及“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两个探究课题的基础上进行的有助于加强学生探究实验技能的课题研究

学生需要在本专题课题1中获取有关微生物实验室培养的相关知识,并在实践操作中进行锻炼,进而对微生物培养中的无菌操作、制作平板、微生物接种等有一定的认识与理解的前提下才可开展的实验

该实验操作体现的突出特点是: 1 土壤浸出液的稀释问题 初次实验一般土壤浸出液的稀释倍数为103~107 ,我校绿地土壤稀释为105 。

2 有关选择培养基的应用 选择培养基培养出的的细菌还需进一步的筛选处理和必要的鉴定过程

3 有关固培养基上细菌的计数问题 学生在必修3“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这一探究实验中已经了解利用计数板计数菌液中菌体数量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理解固体培养基上菌落计数法。 年

由于在具体的实验操作中遇到几个问题,我们可以把该专题的内容调整为以实验设计为主,让学生自由选择其中感兴趣的某些实验阶段进行操作体验的形式

实验设计之一 探究课题:尿素的分解是否与土壤溶液有关 实验假设:尿素的分解与土壤溶液有关(尿素的分解与土壤溶液无关) 根据所提出的假设帮助学生确定实验原理并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实验过程。 实验原理:硝酸(HNO3)与尿素的反应生成CO(NH2)2.HNO3白色沉淀,可以以此来检测尿素是否被分解。

实验过程 :(1)土壤取样,在校园绿地或近郊选择肥沃、湿润的土壤进行取样。先铲去表层土3 cm左右,再取样,将样品装入事先准备好的容器中。 (2)取10 g土样加入盛有90 mL无菌生理盐水的锥形瓶中(锥形瓶体积为250 mL),充分摇匀,静止一会儿,吸取上清液,作为备用的土壤浸出液。(此时,教师提示学生增加一份将上清夜煮沸处理后冷却的土壤浸出液另作备用。) (3)取三支相同的无菌试管,分别编号为A、B、C,在试管A中加入10毫升土壤浸出液,在试管B中加入10毫升煮沸冷却后的土壤溶液,C中加入10毫升蒸馏水,分别在A.B.C试管中加入2克尿素,再用透气的棉塞把三支试管口塞住,并把其放在28℃-30℃的环境中,两周后利用50%的硝酸(HNO3) 测定尿素含量。

实验结果及分析:加入浓度为50%的硝酸(HNO3) 4毫升,试管A中无沉淀,表明无尿素;试管B、试管C中沉淀很多,表明尿素还存在。A和C对照说明尿素的分解与土壤溶液有关,A和B对照说明,加热煮沸过的土壤溶液则失去了分解尿素的能力。 实验结论:尿素的分解与土壤溶液有关 .

实验设计之二 探究课题:土壤中是否存在分解尿素的微生物 实验假设:土壤中存在分解尿素的微生物(土壤中不存在分解尿素的微生物) 根据假设组织学生参考教材,明确实验原理 实验原理:将所取土样制成土壤溶液,接种到仅以尿素作为提供氮源的选择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其他养分齐备),这样不能分解尿素的微生物因缺少氮源而不能生长,只有分解尿素的微生物才能正常生长繁殖。用此法将分解尿素的微生物分离出来。

实验过程: (1)制备培养基 准备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选择培养基和鉴别培养基。初次实验一般土壤浸出液的稀释倍数为103~107。依据平行重复原则,每个稀释度下需要3个选择培养基,1个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总共需要15个选择培养基,在培养皿上分别标上A_1—A_3、B_1—B_3……E_1—E_3,5个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在培养皿上分别标上A、B、C、D、E,经高温高压灭菌后制作成平板。此外,另制作5个加入酚红的鉴别培养基,装入试管分别标上P_1—P_5,经高温高压灭菌后搁置斜面。

(2)微生物的培养与观察  将10 g土样加入盛有90 mL无菌生理盐水的锥形瓶中(锥形瓶体积为250 mL),充分摇匀,吸取上清液1 mL,转移至盛有9 mL的生理盐水的无菌大试管中,依次等比稀释至107稀释度,对应放入已备好的无菌试管中,并按照由107~103稀释度的顺序分别吸取0.1 mL进行平板涂布操作。依照浓度从低到高的顺序涂布平板,不需要更换移液管。将涂布好的培养皿放在28℃-30℃温度下培养3—4天。比较牛肉膏培养基和选择培养基中菌落的数量、形态等,并做好记录。提倡学生在做记录前自行设计记录表格。

结果与分析: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数目应明显多于选择培养基上的数目,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作为对照,说明选择培养基起到了选择作用。但选择出来的微生物能不能分解尿素这还需要下一步来鉴别。

(3)鉴别用选择培养基选择的微生物对尿素的分解 取含酚红的培养基P_1—P_5,挑选选择培养基中不同形态的菌落接入P_1—P_4的斜面上,P_5不接种,作为空白对照,将P_1—P_5放在28℃~30℃的温度下培养3~4天,观察培养基的颜色变化。 阶段结果与分析:P_1—P_4的酚红培养基呈红色,是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尿素释放NH3,结果PH上升的。P_5呈淡红色说明尿素没有被分解。

实验结论:氮源由尿素提供的选择培养基能把土壤中分解尿素的微生物分离出来。用鉴别培养基鉴别了分离出来的微生物能分解尿素。所以,土壤中确实存在着分解尿素的微生物。

 在本课题的实践过程中,教师必须对每个要开展的实验环节和理论依据了如指掌。同时还要提前通过个人的实际操作预见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对于怎样引导学生开展设计型实验,需要教师有反复实践的经历,并结合本学校实验的设备、条件的不同作适当的调整;另外,这个阶段的实验需要较长的操作时间,从提出方案到实验准备再到具体实验最后看出结果需要大约一周多的时间,这在课程安排上会有很大困难,最好是将学生分工协作,安排课上和课下两部分,课上为讨论制定方案,完成实验设计;课下学生自由选择阶段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