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生物的新陈代谢 第十课时 微生物的类群、营养、代谢和生长.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细菌生理学 (Physiology). 细菌的营养类型 根据细菌所利用的能源和碳源的不同,将细菌分为两大 营养类型。 自养菌( autotroph ) 异养菌( heterotroph ) 腐生菌 寄生菌 大部分病原菌.
Advertisements

玉田三中 化学组. 生活中的这些物质 …… 酸的 食醋、酸奶和某些水果都是 酸的,你是如何知道的?
畜禽繁殖技术 精液的品质检查. 学习目标 1. 了解家禽精液的组成。 2. 掌握精液品质鉴定的方法。
第一节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一)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二)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 (三)与动植物共生.
植物生理 植物细胞生理基础 同工酶. 学习目标 Click to add title in here Click to add title n here  掌握同工酶的概念。  了解同工酶的意义。
第21课时 生物圈中的微生物 考 点 聚 焦 考 点 聚 焦 专 项 突 破 专 项 突 破 1.
药物溶媒 生理盐水还是葡萄糖?.
专题2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课题1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第六章 微生物营养与代谢 第一节 微生物营养物质和营养类型 第二节 微生物营养物质的吸收机制 第三节 培养基 第四节 微生物代谢
实验性质:综合 实验类别:本科基础实验 实验学时:4 实验教师:陈兴都
任务2.4 微生物生长曲线的测定.
微生物的生长 湖南省地质中学生物组 授课人:赵隆基.
微生物及其应用 基础知识的回顾与小结:.
第十三课 微生物与发酵工程 微生物与发酵工程.
微生物与发酵工程 通江县实验中学 张学工.
知识 + 实践 = 能力不断提高.
第四章 细菌和真菌.
三种中国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 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
第三章 其他微生物.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实验七 霉菌个体、群体形态观察.
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 寻找细菌和真菌 当你在大自然中畅游的时候,印入 眼帘的生物大多数是动物和植物, 偶尔还能见到蘑菇,可是还有许多的
葡萄糖 合成 肌糖元 第六节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一、糖类代谢 1、来源:主要是淀粉,另有少量蔗糖、乳糖等。
第二节 培养基的种类 按培养基的组成成分分类 按培养基的物理状态分类 按培养基的功能分类.
欢迎各位老师指导! 授课:卜驭
第 1 节 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
第四章 微生物的营养和培养基 本章的学习目的与要求:
Chapter 1 Morphological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prokaryotic
实验二 细菌的培养与生化反应 【目的要求】 1.熟悉细菌培养的原理、方法,结果观察和实际用途。
微生物与发酵工程.
生殖细胞.
复习 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
第六节细菌和真菌的繁殖.
1.还原糖 2.脂 肪 3.蛋白质 10叶绿素 4.质流动 5.分 裂 6.酶温度 7.酶- PH 8.酶效率 9.酶水解 11.分 离 12.复 原 13.取DNA.
碘量法应用与实例:维生素C含量测定.
生命的物质基础.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第8章 人体的营养 第1节 人类的食物.
选修一 生物技术实践 专题2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检验 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 王颖.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检验 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 王颖.
1、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 。它可以分为 和 两类 。
· 全球变暖 · 臭氧的破坏与保护 · 酸雨危害与防治
代谢的多样性.
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 ……专题复习 重庆市忠县拔山中学谭守东.
资料1: 火山口海底10000米,暗无天日,不断冒出滚滚的H2S气体。在这样的世界里,生活着一种微生物---硫细菌。硫细菌可以不断氧化H2S获得能量,而且可以利用周围的CO2合成自身生命活动所需的有机物…… 资料2: 作为生活能源的石油和天然气深埋地下,勘探专家可以用各种方法检测土样、水样、岩芯等样品中的某类微生物的数量,预测石油和天然气的储藏分布地点和数量,这种方法称为微生物石油勘探。微生物石油勘探是一种省钱、省力、简便易行的石油勘探法。甲烷氧化菌、乙烷氧化菌是常用的勘探微生物,它们可以以气态烃为唯一的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一).
普通微生物学实验 生命科学学院微生物学系 电话:
Chemistry and Life Science College 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卜宁. 教材与参考资料 1. 周德庆( 2011 ):微生物学教程(第 3 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 沈萍( 2000 ):微生物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3. 闵航( 2005 ):微生物学. 浙江大学出版社.
用途:促使微生物生长;积累代谢产物;分离微生物菌种;鉴定微生物种类;微生物细胞计数;菌种保藏;制备微生物制品。
培养基、试剂的配制及 细菌纯化培养.
基于高中生物学理性思维培养的实践性课例开发
氮循环 肖子聪.
专项考能集训(四)  碱基含量及DNA复制有关的计算.
问1:四大基本反应类型有哪些?定义? 问2:你能分别举两例吗? 问3:你能说说四大基本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类别吗?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其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必须保持完整性,才能完成正常的各项生命活动.
第二章 基本知识概要 第一节 基本概念 一、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二、细胞概念的一些新思考 1,有机体的组成和结构单位 2,代谢和功能的单位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光合作用的过程 主讲:尹冬静.
第五节 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 两种物质的性质 浓度 pH值 共轭酸碱对间的质子传递平衡 可用通式表示如下: HB+H2O ⇌ H3O++B-
氧化还原反应.
Chapter 1 Morphological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prokaryotic
实验二 细菌分离培养与生化鉴定 李立伟
守恒法巧解金属与硝酸反应的计算题.
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
细菌的生理与培养.
李斯特氏菌在牛津琼脂(OXA agar)上典型特征
基因信息的传递.
细胞分裂 有丝分裂.
讨论:利用已经灭绝的生物DNA分子,真的能够使灭绝的生物复活吗?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三课 生物的新陈代谢 第十课时 微生物的类群、营养、代谢和生长

要点、疑点、考点 1 微生物的类群 病毒 微生物类群 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中的原生生物和真菌

要点、疑点、考点 举例 细菌是单细胞原核生物,主要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区等部分构成。有的有荚膜、鞭毛、芽孢等结构。它们主要二分裂方式进行繁殖。不向种类的细菌所形成的菌落,在大小、形状、光泽度、颜色、硬度、透明度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特征,可以此作用鉴定菌种的依据。 细菌 放线菌也是单细胞的原核生物。菌体一般由分枝状的菌丝构成,伸入到培养基内的称基内菌丝,主要是吸收营养物质;伸展到空气中的称气生菌丝,它在适当的时候可分化为孢子丝,并产生孢子,孢子在适当的条件下,萌发长出菌丝。 放线菌 病毒主要由核酸和衣壳(由蛋白质构成)两部分组成。有的衣壳外面有囊膜(由蛋白质、多糖和脂类构成),囊膜上长有刺突。一种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DNA或RNA,核酸中贮存着病毒的全部遗传信息,控制着病毒的一切性状。病毒只能在宿主的活细胞中才能增殖。 病毒

要点、疑点、考点 2 微生物的生长 微生物的营养 群体生长规律 碳源 为微生物提供所需碳元素的营养物质 氮源 为微生物提供所需氮元素的营养物质 微生物的营养 生长因子 微生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机物 水和无机盐 群体生长规律 调整期 刚接种到培养基上时的适应、调整过程 对数期 细菌快速分裂、数目以等比数列剧增 稳定期 细菌新增数目与死亡数目达到动态平衡 衰亡期 死亡速率超过繁殖速率,活菌数目急剧下降

要点、疑点、考点 5 微生物代谢调控 影响生长的因素 温度 PH值 最适PH值:细菌为6. 5 ~ 7.5;真菌为5.0 ~ 6.0 氧 每种微生物只能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生长。最适:25~37℃ PH值 最适PH值:细菌为6. 5 ~ 7.5;真菌为5.0 ~ 6.0 氧 有的为好氧、有的为厌氧、有的为兼性 5 微生物代谢调控 微生物的代谢 微生物细胞内所发生的全部化学反应。与其他生物相比,其代谢异常旺盛。

要点、疑点、考点 初级代谢产物:指微生物通过代谢活动所产生的、自身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物质。 代谢产物 次级代谢产物:指微生物生长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化学结构十分复杂、对该微生物无明显生理功能或并非是微生物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物质。 酶合成的调节 代谢的调节 酶活性的调节 微生物细胞内的酶可以分为两组成酶和诱导酶两类。组成酶是微生物细胞内一直存在的酶,它们的合成只受遗传物质的控制,而诱导酶则是在环境中存在某种物质的情况下才能合成的酶。 两种调节作用同时存在,密切配合、协调作用。 改变微生物的遗传特性 人工调控 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条件

要点、疑点、考点 3 微生物的培养 培养基的配制原则 目的要明确 营养要协调 PH要适宜 根据所培养的微生物种类、培养目的等选择原料配制培养基。 目的要明确 配制培养基时,必须注意各种营养物质的浓度和比例,否则会产生不良后果。 营养要协调 由于各种微生物的适宜生长的PH范围不同,在配制培养基时,应根据菌种调节适宜的PH值。 PH要适宜

要点、疑点、考点 培养基的种类 按物理性质分 按化学成分分 按用途分 液体培养基 天然培养基 鉴别培养基 半固体培养基 合成培养基 选择培养基 固体培养基

课前热身 1控制着细菌的抗药性、固氮、抗生素生成等性状的基因存在于( ) B A核区 B质粒 C核糖体 D细胞膜 2人工控制微生物代谢的措施包括 。 B 改变微生物遗传特性、控制生 产过程中各种条件

能力、思维、方法 【例1】 产生标准菌落的最初数目和培养基分别是( ) A一个细菌,液体培养基 B许多细菌,固体培养基 【例1】 产生标准菌落的最初数目和培养基分别是( ) A一个细菌,液体培养基 B许多细菌,固体培养基 C一个细菌,固体培养基 D许多细菌,液体培养基 【解析】 在液体培养基中生活的细菌,无论一个或是许多,肉眼都是无法 观察的。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大量繁殖形成菌落,菌落是一个有少数细菌的子细胞群体,有 特定的形态结构,肉眼可见。菌落的形成结构与细菌的种类有关,同种细菌形成的菌落,形 态结构是相同的,如果许多细菌形成的菌落,可能因为有多种细菌,而造成菌落形态不标准 。 【答案】 C

延伸、拓展 【例2】 将10mL酵母液放在适宜的温度下培养,并于不同时间内等量均匀取样4次,分别测定样品中酵母菌的数量和pH,结果如下表,请分析回答: 样品 数量 pH 1 1210 4.8 2 820 5.4 3 3.7 4 100 5.0

延伸、拓展 (1)表中样品的取样先后顺序是 (2)对酵母菌而言,10mL该培养液的环境负荷量为个。 (3)若第五次均匀取样时,样品中酵母菌数量为760个/mm3,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是 【答案】 (1)2、4、1、3 (2)121×107个 (3)培养液中营养物质不断被消耗,部分酵母菌因缺少营养而死亡解体 【解析】 由于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H2CO3,再 解离产生氢离子,溶液的pH将逐步下降,因此取样的次序为2、4、1、3。根据4次取样中 酵母菌的数量先增后减,以1210个/mm3为最大值,因此10mL该培养液对酵母菌的环境负荷 量为121×107个。导致酵母菌数量减少的原因是培养液中营养物质不断被消耗,部分酵 母菌因缺少营养而死亡解体,即随时间推移,环境的负荷能力在逐渐下降。

延伸、拓展 【例3】 根据各类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和新陈代谢类型,利用选择性培养 【例3】 根据各类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和新陈代谢类型,利用选择性培养 基和鉴别培养基,结合显微镜镜检以及菌落特征,可以把混杂在一起的大肠杆菌、硝化细 菌、乳酸菌、酵母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圆褐固氮菌分离开来。下面是分离筛选的方法步骤 ,请根据各个步骤的条件,填写空格中的内容。 首先配制一系列不同性质的固体培养基,然后进行灭菌,再将上述微生物的混合液分别接种 到各种培养基上进行培养。 (1)用无氮培养基可筛选出 ; (2)用不含有机碳源的选择培养基可筛选出 ; (3)酵母菌的筛选需要在常规培养基中另加入 ; (4)用加了较高浓度NaCl的选择培养基可筛选出 或者根据菌落 的颜色呈现 色,将其挑取单独培养; (5)利用伊红—美蓝培养基培养混合菌,菌落呈 色并带有金属光泽 的是 ,挑取该菌单独培养。结合显微镜镜检和进一步用伊红—美蓝 培养基鉴别培养来确定; (6)在无氧环境下培养混合菌, 可以生长,加入一定浓度 的乳酸,使培养基pH充分降低,可抵制 微生物的生长, 利用菌落特征,结合显微镜镜检,选取生长优势的菌落,即可分离出 。

延伸、拓展 【解析】 本题主要体现了《考试说明》中的“能应用学过的知识和专业术 【解析】 本题主要体现了《考试说明》中的“能应用学过的知识和专业术 语,正确阐述基本的生物学现象、概念、方法和原理”的要求。主要考查了几种徽生物的生 理特征和代谢类型。 大肠杆菌是异养型微生物,通常用伊红和美蓝培养基来鉴别,如果培养基中有大肠杆菌,其 代谢产物就与伊红和美蓝结合,使菌落呈深紫色,并带有金属光泽。硝化细菌的代谢类型是 自养需氧型,其不能利用有机碳源,通常用无机碳源培养。乳酸菌是异养厌氧型细菌,其适 宜生活在隔绝空气的有机碳源上,适宜pH为酸性。酵母菌是异养需氧兼厌氧型的真菌,酵母 菌对青霉素不敏感,通常用青霉素将其从细菌中选择出来。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菌落呈金黄色 ,能耐高浓度的食盐。圆褐固氮菌是自生固氮微生物,可以用缺氮培养基培养。 【答案】 (1)圆褐固氮菌 (2)硝化细菌 (3)青霉素 (4)金黄色葡萄球菌 金黄 (5)深紫 大肠杆菌 (6)乳酸菌和酵母菌 酵母菌 乳酸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