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结构演化 结构形成 星系演化 恒星演化 黑洞介绍.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 2 节 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 太阳系是怎样形 成的?太阳等各 种恒星诞生后, 还会发生变化吗? 恒星真的永恒不 灭吗?
Advertisements

因数与倍数 2 、 5 的倍数的特征
第五节 函数的微分 一、微分的定义 二、微分的几何意义 三、基本初等函数的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 法则 四、微分形式不变性 五、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六、小结.
2.8 函数的微分 1 微分的定义 2 微分的几何意义 3 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法则 4 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X射线双星与恒星级黑洞 李向东
本节知识补充 恒星形成的条件 恒星通常是在星际气体中诞生的。在宇宙中,当星际气体的密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由于其内部引力的增长大于气体压力的增长,这团气体云就开始收缩。这样的倾向一开始,其自身引力使巨量物质的密度普遍增大。巨大质量的星际物质开始变得不稳定。这些巨量的星际气体与尘埃坍缩进行得越来越迅猛,开始分裂形成较小的云团,密度也增大了许多。这些较小的云团最终将各自成为一颗恒星。
系外行星之旅 寻找另一个地球 主讲人:高一(1)班张一发.
§3.4 空间直线的方程.
碰撞 两物体互相接触时间极短而互作用力较大
碰撞分类 一般情况碰撞 1 完全弹性碰撞 动量和机械能均守恒 2 非弹性碰撞 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
恒星的诞生、发展和死亡 -II (1) 恒星诞生 (2) 恒星结构和演化.
康普顿散射的偏振研究 姜云国 山东大学(威海) 合作者:常哲 , 林海南.
第四章 星 系 星系是几十亿至几千亿颗恒星以及星际气体和尘埃物质等组成的天体系统。
史蒂芬·霍金.
恭祝王先生九十华诞
第三章 恒 星 恒星是指由内部能源产生辐射而发光的大质量球状天体.
“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
天文知识普及 第二讲.
基础天文 Fundamental Astronomy 吴学兵 edu. cn phy. pku
6.6 单侧置信限 1、问题的引入 2、基本概念 3、典型例题 4、小结.
不确定度的传递与合成 间接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评估
恒星的热核演化与终结 彭秋和 (南京大学天文系).
黄 庆 国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理论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26/07/2012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第一章 行星地球 1.1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
大爆炸宇宙学 大爆炸理论的提出 宇宙中各层次的物质的演化 辐射为主的早期宇宙 大爆炸理论介绍 核合成理论及其测量.
                                                                                                                                                                
探索宇宙.
拓展 问题 探究 练习 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分数的意义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Runaway stars from the surviving companions of type Ia supernovae
光学谐振腔的损耗.
Geophysical Laboratory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漫漫星路 ——恒星的演化 什么是恒星? ◆由炽热气体组成。 ◆燃烧氢自己发光的球状 或类球状天体; 离我们最近的恒星是? 有多大? ◆太阳,直径为 km.
NaI(TI)单晶伽马能谱仪实验验证 朱佩宇 2008年1月3日.
双星系统与吸积 李向东 ,北京.
第十章 方差分析.
The Deaths of Stars 恒星的死亡
第8章 静电场 图为1930年E.O.劳伦斯制成的世界上第一台回旋加速器.
第三章 辐射 学习单元2 太阳辐射.
Positive gate bias-Induced Reliability in IGZO TFT
ATP SLYTYZJAM.
从物理角度浅谈 集成电路 中的几个最小尺寸 赖凯 电子科学与技术系 本科2001级.
第7讲 自旋与泡利原理.
过程自发变化的判据 能否用下列判据来判断? DU≤0 或 DH≤0 DS≥0.
Three stability circuits analysis with TINA-TI
§5.3万有引力定律 一.历史的回顾 1.地心说和本轮理论(C.Ptolemy,约前150)
WPT MRC. WPT MRC 由题目引出的几个问题 1.做MRC-WPT的多了,与其他文章的区别是什么? 2.Charging Control的手段是什么? 3.Power Reigon是什么东西?
M31晕中一个著名的球状星团G1的多色测光研究
Home Work 现代科学中的化学键能及其广泛应用 罗渝然(Yu-Ran Luo)
3. 分子动力学 (Molecular Dynamics,MD) 算法
成绩是怎么算出来的? 16级第一学期半期考试成绩 班级 姓名 语文 数学 英语 政治 历史 地理 物理 化学 生物 总分 1 张三1 115
激光器的速率方程.
第15章 量子力学(quantum mechanics) 初步
The Formation and Structure of Stars
光合作用的过程 主讲:尹冬静.
§5.3 泡利原理和同科电子 一、确定电子状态的量子数 标志电子态的量子数有五个:n,l,s,ml,ms。
物理化学 复旦大学化学系 范康年教授 等 2019/5/9.
一 测定气体分子速率分布的实验 实验装置 金属蒸汽 显示屏 狭缝 接抽气泵.
第18 讲 配合物:晶体场理论.
第二章 均匀物质的热力学性质 基本热力学函数 麦氏关系及应用 气体节流和绝热膨胀.
第二节 函数的极限 一、函数极限的定义 二、函数极限的性质 三、小结 思考题.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 --理想气体等容过程、定容摩尔热容 --理想气体等压过程 、定压摩尔热容.
宇 宙 蒋元方 华东师范大学.
Timing & charge yield of Surface and Bulk event
§17.4 实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一. 德布罗意假设(1924年) 波长 + ? 假设: 实物粒子具有 波粒二象性。 频率
φ=c1cosωt+c2sinωt=Asin(ωt+θ).
本底对汞原子第一激发能测量的影响 钱振宇
磁单极存在的天文观测证据和 它在天体物理学的重大作用 ―磁单极驱爆超新星和宇宙热大爆炸的物理机制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宇宙结构演化 结构形成 星系演化 恒星演化 黑洞介绍

早期宇宙物质:均匀气体,微小密度起伏 早期宇宙:温度很高 介质主要以辐射的形式存在 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 宇宙介质开始以一般物质形态为主 微小密度起伏才能增加,开始结构形成 Jeans不稳定性( 20世纪初): 密度偏高的区域足够大,引力使这区域内的密度增大

演化图示,均匀到不均匀

宇宙中已知重子物质只占大约5%: 结构形成以暗物质为主导 大尺度上重子物质与暗物质分布一样 光速有限:可以通过观测不同距离 (因而年龄不同)的星系来研究其演化历程 例:观察距离5000万光年的室女座星系团中的星系,它的光是5000万年前发出 大型望远镜: 观测处于宇宙深处更年轻的星系

刚从原始气云凝结出来的星系胚胎: 现在了解得不是很清楚 在第一代明亮恒星形成以前,目前最强大的望远镜仍很难观测这些遥远的暗弱气体 随着时间的推移,原始星系云开始收缩和冷却,一步步分裂为更小更密的碎片,这些碎片中最终诞生出第一代恒星

第一代恒星比太阳要重得多,明亮得多 寿命也短得多:大约1000万年内便耗尽了自己的燃料 通过爆发形式把自己内部合成的重元素抛回星际空间,进入第二代、第三代恒星形成和演化的循环 星系形成越晚,恒星代数越少,重元素的含量越少,颜色越蓝

原星系中心区: 收缩快,密度高,恒星形成率也高 中心区的激烈弛豫: 形成旋涡星系的星系核或椭圆星系整体 星系的自转离心力: 阻止赤道面上进一步收缩,造成不同的扁度 气体随机运动和恒星辐射加热:部分气体未聚合为星胚,碰撞作用而沉向赤道面,形成旋涡星系和不规则星系

激烈弛豫的结果:使星系从形成之初就已基本定形并保持下来,不再显著变化 几亿年:由原星系形成为年轻星系 此后百亿年:星系一般自身演变十分缓慢 除因邻近伴星系的潮汐作用等因素造成了物质“桥”、“尾”或“剥去”星系外围物质外,星系结构一般无大变化

星系 Arp 188(尾)

Tétard星系碰撞后图像(尾)

早期星系的密度比现在高得多 引力作用:相邻星系彼此靠近,产生潮汐形变甚至合并为一 有的星系拖出一条“尾巴”,有的星系长出两支“角”,有的双星系之间有“桥”相通 同时星系也慢慢地开始结团,形成星系团和超星系团等结构 空洞也因此形成

恒星演化 恒星形成:气体云块碎裂的结果 恒星是成批形成的 碎块的不同:造成大小不等的大量恒星 引力作用:首先这些碎块向自身质心坍缩 坍缩过程中:碎块气体内部将建立一个中心高,向外逐渐降低的密度分布

一般来说 ,压强与密度成正比 星体内部将形成压力梯度 压力梯度将对质元产生向外的推力 当这推力处处与引力相抵消,这个气体碎块就在整体上形成了力学平衡,使坍缩停止 坍缩是一个很快的过程 达到力学平衡后气体中心温度还不足以发生热核反应,因此所形成的还不是通常意义下的恒星 天体物理上把它叫做原恒星

红点是新的恒星

由于没有核能源,原恒星在热学上不稳衡 温度梯度的存在使热量从中心向外流出 热量流动降低气体温度,削弱温度梯度 压强与温度有关,压强梯度相应受到削弱 力学平衡被破坏,占优势的引力将继续使星体缓慢地收缩

星体收缩释放引力热能 部分引力势能将转化成气体内能:星体内部温度将升高,温度和压力梯度增大 热量流出造成的星体收缩始终是在很接近力学平衡条件下进行:很缓慢

原恒星是发光的星体: 收缩所释放的一部分引力势能会以辐射的形式从表面放出 原恒星:颜色发红,巨大的星体 太阳:原恒星时表面温度约为3000K,早期半径约比太阳大103倍

(一) (二) 四个原恒星 (四) (三)

原恒星演化过程中星体内部温度不断升高 中心温度达到107K左右:氢转化为氦的热核反应 原始气体化学组分主要是氢和氦,氦的热核点火温度要比氢高一个量级 原恒星演化成恒星时,首先点燃的是氢,此即主序星阶段 氢燃烧完后,恒星再度收缩升温才会发生氦的点火

恒星的最小质量 气体压强:来自组分粒子的动量 星体内电离气体,它的压强主要来自电子动量的贡献 电子是费米子,简并压强: 即使电子气体温度是0K,也有大量电子处于动量不为零的状态,对压强有贡献 简并气体,气体密度很高: 简并压强将超过无序热运动引起的压强,成为总压强的主要来源

简并气体压强决定性地依赖于密度 几乎与温度无关 星体密度很高时,辐射消耗的内能不再对压强有影响,星体的收缩将停止 如果原恒星质量太小,其中心区气体已高度简并时其释放的引力势能仍不能使氢点火,星体就不能变成恒星 理论计算:原恒星质量小于0.08个太阳质量,就永远不会有核点火发生

主序阶段 恒星青壮年期:恒星在这一阶段停留的时间占整个寿命的90%以上 相对稳定阶段,向外膨胀和向内收缩两种力大致平衡,恒星基本上不收缩不膨胀 恒星停留在主序阶段的时间随着质量的不同相差很多

质量越大,光度越大,能量消耗越快,停留在主序阶段的时间越短 星团中的恒星大部分是同时形成的 随星团年龄的增长,其中的恒星将按质量从大到小为序先后结束它的主序期 星团中残留主序星的最大质量可作为星团年龄的标志

恒星演化进程:核燃烧的逐级交替 氢烧成氦→氦变成碳的核燃烧 这种热核反应的温度约为108K 再下一步:碳核燃烧(最多变成硅),需要温度约是5*108 热核燃烧最后一步: 温度约在109K,硅最多烧成铁 铁是平均结合能最大的原子核,不能再做为热核反应的燃料

热核反应逐级交替的机制:恒星收缩升温 每级核反应燃料耗尽:恒星将缓慢地收缩 收缩中引力势能部分地转化为热能,使内部温度逐渐升高,直至下一级点火发生 并不是每一个恒星都能烧到铁,这与恒星质量有关

恒星质量越大,越大的势能释放能力,能达到更高中心温度,引发更高级核燃烧 恒星质量大于0.35个太阳质量,后继的氦燃烧才能发生 恒星质量大于10个太阳质量,才能逐级烧到铁 恒星中核燃烧的逐级交替过程相当复杂

太阳的演化 太阳:目前是一颗主序星 现在年龄:46亿多年,主序阶段已过去约一半的时间,还要50亿年才会转到另一个演化阶段 与其他恒星相比,太阳的质量、温度和光度大都居中,一颗典型的主序星 研究太阳→主序星的很多性质 恒星研究结果→了解太阳性质

太阳核心氢燃烧结束后,中心部分主要元素是氦 外层氢因温度不够而没有点燃 失去了核反应作能源,太阳的引力将再次引起星体收缩 收缩升温的结果不是先点燃核心部分的氦,而是先点燃中心附近的氢 接着产生的状态叫恒星的氢壳燃烧相

氢壳燃烧时,太阳核心部分仍未达到氦点燃温度而继续收缩 引力势能和氢核能同时释放:太阳光度显著增大 同时有大量能量从内部流出,壳外气体将在光压的驱动下发生膨胀 膨胀使太阳表面温度下降,颜色变红 太阳在氦点燃之前先演化成了红巨星

红巨星时期的地球

太阳红巨星阶段,壳上的氢燃烧使以氦为组分的星核逐渐增大 星核收缩直到达到氦点火的温度 氦点火过程非常剧烈,会引发爆炸 爆炸后留下的残骸将继续进行稳定氦燃烧 太阳这阶段核燃烧结束后,达不到碳燃烧的条件 太阳走向了死亡,变成白矮星

太阳的一生

质量小于10个太阳质量的中小恒星:逐级核燃烧都将因质量不足而终止在硅点火之前的某一级上 这些恒星演化后期,都会发生周期性的涨缩或爆炸,使星体部分或大部分物质被抛向星际空间 最终剩下的质量一般在一个太阳质量左右或以下 天文上观测到的白矮星:这类恒星的残骸

太阳质量的白矮星

质量大于10倍太阳质量的恒星:都能通过逐级核燃烧,直到核心部分形成铁星核 同时恒星的星体形成葱头状结构 各壳层上的燃烧仍在继续 硅壳燃烧使铁星核质量不断增大 此时铁星核靠简并压在维持平衡 理论计算:电子气简并压最多能与1.4个太阳质量的引力抗衡 一旦铁星核的质量超过这个极限,电子简并压将无法维持平衡 星核将发生引力坍缩

星核坍缩造成两方面的后果 一是星核中的铁最终会变成中子气体 中子也是费米子,中子简并压能与2到3个太阳质量的引力相抗衡 若星核最终能平衡下来→一颗中子星 若质量超过限度而无法平衡: 最终将形成黑洞

太阳质量的中子星,只有十几公里大小

另一方面,星核坍缩后期的反弹会产生向外的激波 激波传到外壳,壳中大部分物质将被加热而一起燃烧 这个燃烧十分剧烈,将导致整个外壳发生爆炸,并把全部物质抛向星际空间 这就是超新星爆炸

超新星1987a

黑洞

米歇尔(1783年,英国): 一个质量足够大并足够紧致的恒星,引力场将强大到连光线都不能逃逸 任何从恒星表面发出的光还没到达远处即会被恒星的引力吸引回来 1969年美国科学家惠勒为描述这个思想提出了”黑洞”这一名词

逃逸速度:从某一星体表面逃离该天体 物体必须达到一定的速度

星体密度越大,它的逃逸速度就越大

星体密度足够大时,即使物体速度达到光速 仍然不能从它的表面逃离 地球的Schwarzchild半径:0.89cm

计算逃逸速度:火箭动能大于其引力势能时,火箭就能逃离地球 K.E. P.E.

Schwarzschild 半径 Schwarzschild (1876-1916)

不同物体的Schwarzschild半径

黑洞的结构

黑洞的具体研究: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 相对论:物质引起时空的弯曲 Albert Einstein (1879-1955)

黑洞附近的时空

黑洞表面的光子轨迹

黑洞附近:引力十分强大,不同半径处的引力强度相差非常大,即引力梯度很大

黑洞带有电荷,它会有两个视界

从理论上说虫洞是连接黑洞和白洞的通道

黑洞辐射:机制是通过虚粒子对的产生 产生的粒子对一个有正能量,另一个是有负能量的虚粒子 虚粒子的寿命很短,它必须找到实粒子与之湮灭 如果黑洞附近产生的虚粒子对中负能量粒子被黑洞吸引进入黑洞视界,它的引力势能将变小,而这个粒子则有可能变成实粒子,不再需要和实粒子湮灭

而若另一个正能量粒子逃离黑洞,对远处的观察者来说就像是从黑洞发射出来一样,相当于黑洞的辐射(Hawking Radiation)

黑洞物理的研究是宇宙学的前沿课题 量子引力,弦论 复杂的数学工具 传奇的人物:Haw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