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DIC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血栓与止血检测 蚌埠医学院附属医院诊断学教研室. 一、止血、凝血和纤溶机制  (一)血管壁的作用 (二)血小板的作用  (三)凝血因子的作用 (四)抗凝血系统的作用 (五)纤维蛋白溶解(纤溶)系统的作用  (六)血液流变学改变.
Advertisements

出血性疾病概述 ( haemorrhage diseases). 【定义】 出血性疾病是止血功能障碍所致 的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为 主要表现的一组疾病,常表现为全 身多部位出血。 出血性疾病是止血功能障碍所致 的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为 主要表现的一组疾病,常表现为全 身多部位出血。
周作霞 第六章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 血液系统常见症状和体征的 护理.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病毒、放射、遗传 白血病 再障 贫血贫血 感染 出血 缺铁性贫血 巨幼红细胞贫血 溶血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 I T P 药物和化学物质 物理和生物因素 感染因素、免疫因素、 脾脏因素 骨髓.
补 血 补血剂, 适用于血虚的病证。血虚与心、肝、 脾最为密切。症见面色萎黄,头晕目眩,唇爪色 淡,心悸,失眠,舌淡,脉细,或妇女月经不调, 量少色淡,或经闭不行等。常 用补血药如熟地、 当归、芍药、阿胶、龙眼肉等为主,根据病证的 需要和药物的特性,适当地配伍活血祛瘀、补气、 或理气之品组成方剂。 代表方剂.
病历摘要 病例一 病例一 患者,男, 54 岁。教师。主诉:间断腹痛半年,加重并 发热十天 患者,男, 54 岁。教师。主诉:间断腹痛半年,加重并 发热十天 现病史:患者于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中下腹部疼痛, 呈绞痛样,伴有恶心呕吐腹泻,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大 便呈糊状,疼痛于夜间明显,持续数分钟,可自行缓解。
 第九章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 依靠输血维持生命的孩子 重型 β— 地中海贫血 血液 第一节 感知血液.
第五章 血 液 血 液 生 理 第一节 体液与内环境 一体液 体液 细胞内液 —2/3 细胞外液 —1/3 占体重的 60%--70% 二、内环境 —— 细胞外液 稳态: 维持稳态的生理意义:
概 述 造血系统恶性增殖性疾病。俗称 “ 血癌 ” , 是国内十大高发恶性肿瘤之一。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DIC) 病理生理学系 Department of Pathophysiology 高远生.
凝血因子制品的临床应用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输血科 李碧娟. 概 述  凝血因子:血浆与组织中直接参与血液凝固 的物质  凝血三要素:血管、血小板、凝血因子  酸中毒时凝血因子不工作  低体温时血小板不工作.
案例 某日,小强的妈妈带着 7 岁的小强去医院。妈妈说老 师多次反映小强容易发脾气,注意力难以集中、学习 成绩不好。妈妈说他从小就好动,容易分神。她同时 说最近小强经常感到肚子痛和便秘。她曾经买药给他 吃,但没有效果。 小强和姐姐、妈妈住在郊区外公外婆家。他爸爸是公 司司机。妈妈和外公都在一家蓄电池厂工作,小强和.
上海市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 网下发行电子化方案 初步询价及累计投标询价 上海证券交易所 上市公司部.
血栓与止血检查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血液科骨髓移植中心 施继敏.
第十二章 凝血和抗凝血平衡紊乱.
第三章 血 液 第一节 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 第二节 血 细 胞 生 理 第三节 生 理 性 止 血 第四节 血型与输血原则
第四篇 实验诊断 第一章 概论 第二章 临床血液学检测 第三章 出血、血栓与止血检测 泰山医学院临床学院 诊断学教研室 周丽.
休 克.
第八章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新生儿硬肿症 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儿科 郑 兵.
内科护理学.
血小板和冷沉淀的临床应用.
中小学教育网课程推荐网络课程 小学:剑桥少儿英语 小学数学思维训练 初中:初一、初二、初三强化提高班 人大附中同步课程
从永磁体谈起.
慢性肾小球肾炎 临床特点:水肿、高血压、尿异常改变以及肾功能损害,病程长,缓慢进展到慢性肾衰。病理类型及病变阶段的不同,临床表现各异。
抗高血压药物治疗进展 时大夫.
股骨干骨折的护理查房.
第十五章 活血化瘀药 掌握活血化瘀药的主要药理作用。 掌握丹参、川芎、延胡索的药理作用和现代应用。 熟悉益母草、莪术的药理作用和现代应用。
肾 病 综 合 征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吴昊.
第十三章 运动损伤的急救 掌握运动损伤的急救方法 第一节 急救的概述 急救:是对意外或突然发生的伤病事故,在现场进行 紧急的临时性医疗。
第九章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和休克.
第3节 体内物质的运输.
Diffused or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
第二十九章 作用于血液及造血系统的药物 Drugs Acting on Blood and Hematopoietic System
妇产科专业 产科急重症的监测与治疗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课程 授课老师: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 安小虎 教授
胎盘早剥 Placental abruption.
电磁铁.
休 克 shock.
血栓与止血检查.
第二章 血栓与止血的一般检查 第一节 概述 出血(bleeding) 止血(hemostasis)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DIC) 中山大学附属二院血液内科 谢双锋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sseminated or Diffuse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 D I C
第六篇 血液系统疾病 出血性疾病 张东华 学时数:0.5学时.
逸散源污染防制工作與政令宣導 說明會 花蓮縣環境保護局 101年度花蓮縣逸散污染源稽查管制計畫
06学年度工作意见 2006年8月30日.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合同结构.
第十二章 休克 shock 广州中医药大学病理教研室.
流动的组织 血液.
第三章 血液 (blood) 董 俊 长沙医学院生理教研室.
安徽地税金三电子税务局 系统培训 2015年12月.
附录 腹腔穿刺术 长江大学临床医学院 内科教研室.
青春期男生女生交往.
大美青海 青海湖.
检 验 报 告 PC 15×109/L 一天前, PC 130×109/L CT 20min APTT 95s 正常对照:35s
第3节 体内物质的运输.
冠心病.
围术期血液保护与输血安全 郑 宏.
分娩期并发症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王蕴慧.
金属学与热处理 主讲: 杨慧.
图书分类讲座 主讲人:张凤兰.
第22章 汽车制动系 学习目标 1.掌握制动系的工作原理 2.掌握液压传动装置的结构 3.掌握气压传动装置的结构.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徐志摩与 四大美女.
出 血 性 疾 病 概 述 中山二院血液内科 李益清.
猜 谜 说个宝,道个宝,说它宝贵到处有, 看不见,摸不着,不香不臭没味道,   万物生存离不了,在你身边看不见, 越往高处它越少。(打一自然物)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DIC)
血栓与止血检查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血液科骨髓移植中心 施继敏.
血液生理 体液的组成 血液的组成和特性 血细胞及其功能 止血和血液凝固.
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城市交通网络模拟模型 大连理工大学 张名举 刘勤一 孙宇哲 指导教师 贺明峰.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DIC
知识点4---向量的线性相关性 1. 线性相关与线性无关 线性相关性的性质 2..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DIC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DIC 黔南医专 病理 教研室

讲授内容 概念 病因和发病机制 诱发因素 分期 机能代谢变化----临床表现

一、概述 概念: 致病 出 血液 因子 血 凝固性 微循环 障碍 凝血因子 血小板 激活凝血系统 血液凝固性 微血栓 形成 激活 纤溶系统 血液 凝固性 致病 因子 激活凝血系统 血液凝固性 微血栓 形成 出 血 微循环 障碍 休克 器官功能障碍

DIC的本质是什么? 凝血功能异常! 血液凝固性先升高----表现为微血栓形成; 再转变为血液凝固性降低----表现为出血。

典型病例 患者,女,29岁。因胎盘早期剥离急诊入院。 妊娠8个多月,昏迷,牙关紧闭,手足强直;眼球结膜有出血斑,身体多处有瘀点、瘀斑,消化道出血,血尿;血压10.64/6.65kPa(80/50mmHg),脉搏95次/分、细数;尿少。 实验室检查(括号内是正常值):Hb70g/L(110~150),RBC2.71012/L(3.5~5.0 12/L),外周血见裂体细胞;血小板85 109/L(100~300 109/L),纤维蛋白原1.78g/L(2~4g/L);凝血酶原时间20.9秒(12~14),鱼精蛋白副凝试验(3P试验)阳性(阴性)。尿蛋白+++,RBC++。 4h后复查血小板75 109/L,纤维蛋白原1.6g/L。 诊断:胎盘早期剥离 播散性血管内凝血 休克

讲授内容 概念 病因和发病机制 诱发因素 分期 机能代谢变化----临床表现

DIC的病因 一、急性感染 二、妊娠并发症 三、恶性肿瘤 四、血液病 五、大量组织损伤 1.细菌:革兰氏阴性菌(脑膜炎球菌、大肠杆菌、绿脓 杆菌、变形杆菌); 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 菌等)。 2.病毒:流行性出血热、急性重症病毒性肝炎等。 3.立克次体:斑疹伤寒。 4.其它:恶性疟疾、黑热病、重度霉菌病。 二、妊娠并发症 羊水栓塞、胎盘早期剥离、死胎滞留、感染流产。 三、恶性肿瘤 转移性癌、肉瘤、恶性淋巴瘤。 四、血液病 白血病、溶血性疾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异常蛋白血症。 五、大量组织损伤 严重创伤(挤压伤、烧伤、冻伤) 大手术(体外循环、器官移植、人工瓣膜置换、门脉高压分流术等)。

DIC发病机制 正常血液的流动性

凝血 抗凝血 1.内源性凝血系统 (Ⅻ因子激活开始) 2.外源性凝血系统 (Ⅲ因子激活开始)

Ⅻ Ⅻa 固相激活 酶相激活 Ⅺ、Ⅸ、Ⅷ 外源性 凝血系统 Ⅲ Ⅴ、Ⅶ、Ca2+ 内源性 凝血系统 凝血酶原凝血酶 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 ⅩⅩa (Ⅴ+Ca2+) 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 凝血酶形成 纤维蛋白形成

凝血 抗凝血 DIC的发生是由于凝血力量超过抗凝血力量! 1.内源性凝血系统 1.完整的血管内皮; (Ⅻ因子激活开始) 2.外源性凝血系统 (Ⅲ因子激活开始) 1.完整的血管内皮; 2.血流速度相对较快; 3.单核吞噬系统作用; 4.生理性抗凝物质; 5.纤溶系统。 DIC的发生是由于凝血力量超过抗凝血力量!

DIC发病机制 一、内皮细胞损伤 原因: 感染、缺氧、 酸中毒等。 内毒素可直接损伤VEC,或通过TNF、IL-1、PAF、C5a介导VEC的损伤。 内皮细胞损伤为什么 会导致DIC? 正常内皮细胞(电镜扫描)

1.胶原暴露,激活内源性凝血系统; 2.释放组织因子,激活外源性凝血系统; 4.内皮细胞释放的促凝和抗凝物质失平衡 Ⅻ Ⅻa 胶 原 固相激活 (内源性凝血系统激活) 2.释放组织因子,激活外源性凝血系统; 3.损伤的VEC促进与中性白细胞、单核细胞、T细胞及血小板的聚集 4.内皮细胞释放的促凝和抗凝物质失平衡

血小板附着 受损的内皮细 胞表面(单箭 头指示)。

VEC能合成促凝和抗凝因子,DIC时平衡失调。 1.PGI2和内皮依赖性舒张因子(EDRF) 舒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有协同作用。 2.血栓调理蛋白(thrombomodulin,TM)和C蛋白 蛋白C为丝氨酸蛋白酶,以酶原的形式存在于血浆中。在凝血酶的作用下,裂解下1个小肽后即具有活性。若与TM结合成复合物,在 Ca2+存在的条件,蛋白C的激活速度明显加快。 激活的蛋白C具有以下的抗凝作用:灭活Ⅷa、Ⅹa、 抑制血小板受体进而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抑制纤维蛋白 原凝结。 VEC损伤,PGI2和EDRF合成减少,导致血小板容易聚集;TM表达下降,使蛋白C活性随之降低,抗凝削弱。 此外,VEC或受损的VEC还能合成促凝因子: vWF、PAF、血小板反应蛋白(TSP)等,促进DIC发生。

二、组织因子入血,激活外源性凝血系统 肺、脑、胎盘、内皮细胞、肿瘤细胞等含有丰富组织凝血活酶! 单核细胞和巨嗜细胞被激活后,细胞表面也有组织因子表达。 组织损伤 Ⅲa Ⅶa Ca2+ 释放 Ⅶ,Ca2+ 组织凝血活酶 磷脂 Ⅹ Ⅹa 胞外区羧基端二硫键对维持组织因子与因子Ⅶ(Ⅶa)高亲和力和辅因子功能十分重要。 主要由此机制引起的DIC在哪些科多见? 外科,妇产科,肿瘤科。

三、血细胞大量破坏 ① 血小板的功能是粘附、聚集和释放,在凝血过程起重要作用。参与血小板粘附的主要因素:GPⅠ、vWF、内皮下胶原。粘附发生了,聚集和释放也随之开始。 受损的VEC能合成PAF和血小板反应蛋白(TSP)。后者储存于血小板的颗粒,血小板活化时释放出来,与Ⅱb-Ⅲa(纤维蛋白原受体)结合,促进血小板的粘附和聚集。 内毒素、免疫复合物、凝血酶等能激活血小板;使 Ⅱb-Ⅲa表达加强;ADP、TXA2等释放。后2者又进一步激活血小板,最终形成微聚体。 血小板在DIC发病中一般起继发作用。

血小板粘附在内皮下胶原 血小板不可逆聚集并释放 血栓形成过程

图示在ADP作用下, 血小板变形。 图示微血栓内的血小板

RBC破坏释放ADP;暴露出磷脂,促进DIC发展。 ② RBC大量损伤的原因:异型输血,各种原因的溶血。 RBC破坏释放ADP;暴露出磷脂,促进DIC发展。 ③ 中性白细胞、单核细胞破坏 能释放组织凝血活酶,促进 DIC发展。 内毒素引起肾DIC

1 2 3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症 状 N.S. 内毒素 内毒素 氮芥 内毒素 内毒素 无GSR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症 状 1 休克、渗出性 出血、肾小球 微血栓、双侧 肾皮质坏死。 GSR N.S. 内毒素 内毒素 2 氮芥 内毒素 内毒素 无GSR 3 N.S N.S. PMN+内毒素 GSR

四、促凝物质入血 羊水、脂肪栓子、蛇毒、蛋白酶等物质进入血液,直接或间接激活凝血酶或其它凝血因子,促进DIC发生、发展。 羊水有类凝血活酶、类血小板因子或类磷脂蛋白样活性。 蛇毒含有促凝成分或直接激活凝血酶。 蛋白酶可通过激活凝血因子而启动内、外凝血系统。

总之,DIC的发病是由于凝血系统和纤溶系统的活性发生改变的结果。 五、纤溶活性的改变 DIC时,纤溶系统广泛被活化。可以是继发于 凝血系统的激活;也可以是致病因子促使EC释 放纤溶酶原活化素(原发)。随后,PAI-1介导 抑制纤溶系统活性。 此外,临床发现DIC时氧自由基增高,加速TXA2的合成而抑制PGI2的生成,促进血小板聚集和血管收缩,有利于微血栓形成。 总之,DIC的发病是由于凝血系统和纤溶系统的活性发生改变的结果。

讲授内容 概念 病因和发病机制 诱发因素 分期 机能代谢变化----临床表现

DIC的诱发因素 一、单核吞噬系统功能障碍 二、肝功能障碍 三、血液高凝状态 四、纤溶系统被抑制 清除激活的凝血因子削弱。 二、肝功能障碍 1.肝脏枯否细胞是单核吞 噬系统重要组成部分; 2.肝脏产生ATⅢ等抗凝物。 三、血液高凝状态 妊娠、酸中毒等。 四、纤溶系统被抑制 妊娠、晚期肿瘤、6-氨基己酸大量使用等。 巨噬细胞吞噬 五、其它:微循环障碍(休克等)、血液高粘状态等。

讲授内容 概念 病因和发病机制 诱发因素 分期 机能代谢变化----临床表现

典型DIC的3个时期 高凝期 消耗性低凝期 继发性纤溶期 凝血、 纤溶 系统 血液 凝固 性 实验 室检 查 激活, 凝血酶 微血栓形成 高凝期 消耗性低凝期 继发性纤溶期 凝血、 纤溶 系统 激活, 凝血酶 微血栓形成 凝血系统激活的同 时纤溶系统也被激 活;凝血因子和血 小板消耗; 纤溶系统继发性激 活,纤溶酶大量生 成;FDP产生; 血液 凝固 性 升高 降低 降低 血小板,Fg 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凝血时间延长 血小板  ,Fg  , FDP,3P试验阳性 凝血酶时间延长 实验 室检 查 凝血时间 血小板粘附性 急性DIC,高凝期不容易发现;消耗性低凝期和继发性纤溶 亢进期可以部分交叉。

讲授内容 概念 病因和发病机制 诱发因素 分期 机能代谢变化----临床表现

DIC的临床表现---- 出血、休克、器官功能障碍、贫血。 一、出血 DIC出血(腹主动脉瘤)

DIC出血的发生机制 DIC出血的临床特点: 1.广泛、多个部位出血,不能用原发疾病解释; 致病因素 出血 激活凝血系统 纤溶系统激活 纤溶酶 加重血小板、 凝血因子消耗 微血栓形成 消耗血小板、 凝血因子 出血 FDP 3.常规的止血药无效。

二、休克 休克 DIC是通过启动休克的3个始动环节引起休克的! 致病因素 凝血系统激活 微血栓形成 出血 心泵功能 有效循环血量 激肽、补体、 纤溶系统激活 血管扩张、外周阻力,通透性 微血栓形成 回心血量 心泵功能 休克

三、器官功能障碍 DIC时,器官功能障碍主要由于微血栓大量形成! 肾--肾功能障碍 心--心泵功能障碍 肾上腺皮质--华-佛 综合症 心肌中的微血栓 肺--呼吸功能障碍 肾--肾功能障碍 心--心泵功能障碍 肾上腺皮质--华-佛 综合症 垂体--席汉综合症 肝内微血栓

肺内微血栓 肺泡 肾内微血栓 (纤维蛋白特殊染色)

四、贫血----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机制:1.RBC挂在纤维蛋白丝上,再不断受血流的冲击而引起红细胞破裂;2.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脆性增加。 DIC血象(裂体细胞)

RBC悬挂在纤维蛋白索上(扫描电镜,左2000,右5200)

典型病例 试分析该病例DIC的 证据、发病机制、诱发因素和分期。 患者,女,29岁。因胎盘早期剥离急诊入院。 妊娠8个多月,昏迷,牙关紧闭,手足强直;眼球结膜有出血斑,身体多处有瘀点、瘀斑,消化道出血,血尿;血压10.64/6.65kPa(80/50mmHg),脉搏95次/分、细数;尿少。 实验室检查(括号内是正常值):Hb70g/L(110~150),RBC2.71012/L(3.5~5.0 12/L),外周血见裂体细胞;血小板85 109/L(100~300 109/L),纤维蛋白原1.78g/L(2~4g/L);凝血酶原时间20.9秒(12~14),鱼精蛋白副凝试验(3P试验)阳性(阴性)。尿蛋白+++,RBC++。 4h后复查血小板75 109/L,纤维蛋白原1.6g/L。 诊断:胎盘早期剥离 播散性血管内凝血 休克 试分析该病例DIC的 证据、发病机制、诱发因素和分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