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教师的“研读”写作交流 常州 赵洁
一、教研写作——体现教师职业的专业性 二、中小学教师论文写作的基础 三、论文的写作与发表
教研,写作,是教师对自身的要求;更是一种职业责任和专业特征 一、教研及写作,体现教师职业的专业性 教研,写作,是教师对自身的要求;更是一种职业责任和专业特征
二、中小学教师论文写作两大基础:一是阅读,二是课堂。 (一)阅读与论文写作 ◇基础性阅读 ◇专业性阅读
专业阅读: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透视。能用您自己的话叙述文章大意,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概括复杂的内容。 第二个阶段是理解。“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第三个阶段是判断。赞同或者反对文章的观点? 第四个阶段是回应。丰富、佐证或者反证?
专业阅读de内容 阅读文本(每天要面对的教学内容) 阅读课堂 阅读专业书籍
例子:3篇文章 阅读文本: 阅读课堂: 阅读专业书籍: 《跳水》 为何“愧怍”——再读杨绛《老王》 让每一个细节都打动人——《咏怀古迹·其三》课堂教学述评 阅读专业书籍: 以选文类型确定教学内容——以《咏怀古迹·其三》的三种教学为例 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
跳水
一艘环游世界的帆船正往回航行。这一天风平浪静,水手们都在甲板上。一只大猴子在人群里钻来钻去,模仿人的动作,惹得大家哈哈大笑。它显然知道大家拿它取乐,因而更加放肆起来。 船长的儿子才十一二岁,他也笑得很开心。猴子忽然跳到他面前,摘下他的帽子戴在自己的头上,很快地爬上了桅杆。水手们又大笑起来,只有那个孩子哭笑不得,眼巴巴地望着猴子坐在桅杆的第一根横木上,摘下帽子来用牙齿咬,用爪子撕,好像故意逗他生气,孩子吓唬它,朝着它大喊大叫。猴子不但不理,还撕得更凶了。 水手们笑得更欢了,孩子却气得脸都红了。他脱了上衣,爬上桅杆去追猴子。他攀着绳子爬到第一根横木上,正要伸手去夺帽子,猴子比他更灵巧,转身抓着桅杆又往上爬。
“你逃不了!”孩子一边追赶一边喊。猴子还不时回过头来逗孩子生气。爬到了桅杆的顶端,它用后脚钩住绳子,把帽子挂在最高的那根横木的一头,然后坐在桅杆的顶端,扭着身子,龇(zī)牙咧(liě)嘴做着怪样。横木的一头离桅杆一米多。孩子气极了,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这时候,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有命。即使他走到横木头上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有个人吓得大叫了一声。孩子听到叫声往下一望,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 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出来,手里拿着一枝枪。他本来是想找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喊:“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没听明白他爸爸的话。船长又喊:“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枪了!一!二!”刚喊出“三!”孩子往下一纵身,从横木上跳了下来。 扑通一声,孩子像颗炮弹扎进了海里。二十来人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40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候太长。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
现在您来读《跳水》,其主题是? 我读出来的,两个字: 任 性
专业阅读 阅读角度,也是写作角度。 尝试以我发表在《新语文学习 中学教学》的一篇文章为例:
例:以选文类型确定教学内容——以《咏怀古迹》(其三)的三种教法为例 《咏怀古迹·其三》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本文通过《咏怀古迹》一诗的三次教学实践,结合王荣生教授对“语文教材的选文类型鉴别”,从对“定篇”“例文”“样本”“用件”四种选文类型的具体教学出发,来探讨课堂主要教学内容的确定的问题。 “定篇”:把核心教学目标定在深入理解此诗。 “例文”和“样本” :在理解诗歌基础上深入探究杜诗“沉郁顿挫”风格的具证;形成共识,作为理解杜诗的切入口。
王荣生教授提出的四类选文类型 选文类型 功能效用 选文特征 呈现方式 定篇 感受经典培养文化文学素养 世界、民族文化优秀经典作品 经典篇章及阐释 例文 例证知识 足以例证知识的多类片段 不同选文片段及知识注解 样本 以技能训练完成文本解读 与真实阅读联系的文选样本 侯选式选文 用件 获取内容,引发活动 提供知识和引发议题的材料 选文及引发议题、活动
步骤1:(设计)缜密、精巧地组织教学材料; 步骤2:(融合)提供引导材料,帮助学生活跃地学习新内容; 定 篇 “教学内容的确定首先要考虑教材因素,要发现教材本身的教学价值。”①如果教师把这首诗的核心教学目标,定在理解此首诗歌的诗意之上,并将此作为课堂教学主要任务;那么,这首诗的的教学可以作如下设计: 步骤1:(设计)缜密、精巧地组织教学材料; 步骤2:(融合)提供引导材料,帮助学生活跃地学习新内容; 步骤3:(巩固)联系拓展,给予提示,帮助学生发展认知结构。
(一)赏析首联“群山万壑赴荆门, 生长明妃尚有村。” 1、释“壑”“赴”“荆门”“尚”“明妃”。 2、赏析“赴”字之妙。 基于此,《咏怀古迹》(其三)的教学可以设计如下(适合初学杜甫诗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咏怀古迹》简介 三、赏析诗文 (一)赏析首联“群山万壑赴荆门, 生长明妃尚有村。” 1、释“壑”“赴”“荆门”“尚”“明妃”。 2、赏析“赴”字之妙。 3、明人胡震亨评注的《杜诗通》说:“群山万壑赴荆门,当似生长英雄起句,此未为合作。”大家认为如何?请结合王昭君的生平,谈谈自己的看法。 (二)赏析颔联“一去紫台连朔漠, 独留青冢向黄昏。” (三)赏析颈联“画图省识春风面, 环珮空归月夜魂。” (三)赏析尾联“千载琵琶作胡语, 分明怨恨曲中论。” 1、释“作胡语”“论” 2、“曲中论”指什么曲? 四、师生交流,总评诗文: 1、破空而来,文势如天骥下坂,明珠走盘。 2、咏明妃诗多矣,沈归愚独推此诗为绝唱,一能包举其生平,二以苍凉激楚出之也。
以上设计,是立足于“教什么”确定的。但我并不赞同“‘教什么’(教学内容)比‘ 怎么教’(教学技巧、方法)重要得多”③这个观点。教学过程中,如何以恰当的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理解诗歌的内涵,是一个关键问题。 每一个人都可以回想一下教师试图向你解释清楚一些课堂主要问题时的情景。这样的课堂上,《咏怀古迹》(其三)是作为“定篇”来实施教学的,解读应该服从权威定论,让学生“彻底、清晰、明确地领会”文本,主要方式是教师“引学生鉴赏”。“教材的教学价值,首先就在于语言学习的价值,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思维能力培养的价值。” 一堂成功的讲授课需要教师大量的精心准备:定下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师不仅要了解这节课的进度和学生的已有经验;更要有序地安排时间。
“例文”和“样本” “一堂好课的最低标准是要有适宜的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确定的前提下,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二度开发”。 教学内容如何成为学生掌握、理解的内容,这需要一个生成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教师基于不同教学目标或教学阶段的需求而进行的设计,是确定教学内容的最关键因素。 如果本课的教学重点在于对此诗的细微评析,在此基础上继续深入探究杜诗“沉郁顿挫”风格的具体化例证;然后形成共性认识,作为以后理解杜诗的阅读工具。那么,这样的一节课,当兼具“例文”和“样本”的功能。
“例文”的作用,就是使需要掌握理解的知识得以感性的显现。将本来含有无限可能性的诗文,限制在一个特定的侧面、特定的点上,作为例子,这就是“例文”的实质。 对于“样本”,叶圣陶说:“教材的性质等同于样品,熟悉了样品,也就可以理解同类的货色。”这节课,在确定上述教学目标之后,教师往往会把教学过程分解为各个组成部分,然后循序渐进地教授,从而通过杜甫的这一首诗力求达到了解杜甫诗歌风格的目标。
一般通过以下步骤完成教学: 步骤1:回顾类似诗歌是怎样理解分析的,确定一种或者几种鉴赏这首诗歌的途径 步骤2:把鉴赏诗歌的过程分为几个不同的角度。 步骤3:把这个鉴赏的过程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好,这样就能得出这一类诗歌鉴赏的一般途径 步骤4:设计教授每一个鉴赏步骤的策略,思考如何将整个鉴赏过程衔接起来。 步骤5:提供拓展练习,巩固强化课堂上所掌握的思路和技能。
基于此,《咏怀古迹》(其三)的教学可以简单设计如下(适合教导学生怎样从不同角度赏析诗歌):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咏怀古迹》简介 三、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四、赏析诗歌 (一)再读诗歌,鉴赏情感 1、这首诗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是不是一开始就写她的怨恨?写什么 2、昭君的确很不幸,但她的不幸究竟是怎样造成的?昭君美艳绝伦,元帝怎舍得让她远嫁匈奴? 3、昭君在汉宫尚未跻身宫妃之列,不过是后宫中一位待诏宫女,而嫁到“朔漠”却封阏氏(相当于汉皇后),还有什么不幸和怨恨可言呢? 4、昭君的悲剧是由毛延寿造成的吗? 5、既然昭君的悲剧是由元帝的昏庸糊涂造成的,她对元帝持何态度? (二)三读诗歌,鉴赏语言 1、“环珮空归月夜魂”中的“空”如何理解? 2、鉴赏分析“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一句。 (三)四读诗歌,鉴赏主旨 《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只写了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个人情怀的抒发,是不是与标题“咏怀”二字不符? 五、拓展迁移:杜甫《咏怀古迹》其它四首及杜甫的现实主义诗歌鉴赏。
推荐4本书
《西方教育学名著提要》
《学会教学》
《赢》
(二)课堂与论文写作 备课:怎样设计课堂? 上课: 上课的感觉? 听课:听自己的课、听别人的课 。。。。。。
课堂带给我们启发: 是否更主动地上课,力求自身的改进?(改进=追求=思考=?) 是否在每一节课的上课过程中,都使用了更多的技巧? “教学是遗憾的艺术” (遗憾+思考=?) 。。。。。。
思考的作用 课堂 →思考分析(及时记录思想火花) →并在接下来的教学实践中继续验证 →文章
例:从教师课堂行为入手, 探究文本解读的趣点 教学实录(片段) 师:在正式进入这篇课文的学习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最好是胆小一点的女孩子来回答。(生笑)能否推荐一个?(几个学生喊一个女孩的名字,那个女生慢慢站了起来。) 师:如果,让你与一头真实的狼;与狼共舞,你愿意不愿意? 生1:不愿意。因为狼是凶残的动物,让人害怕。 师(笑着说):那就是说,你怕狼会吃了你? 生1(迅速地):是啊。(众声笑) 有怎样的深层含义,山又是怎样思考的……
师:大家是不是都不愿意“与狼共舞”?(很多学生说“不愿意”,个别学生说“愿意”。)看来,绝大多数同学是不愿意“与狼共舞”的。这里,我都想解释一下“与狼共舞”这个词语的含义。这个词,源于美国的一部经典影片《与狼共舞》,是表现人与狼和谐相处的情景的。所谓“与狼共舞”,就是人与狼的和谐共处;而这个词流传到了我国,很多人就理解为“和凶残危险的事物相伴”。这是认识与观念上的错误! 众生(惊讶):原来是这种意思! 师:是的,狼并非时时刻刻都是凶残的,让人害怕的。我们将要学习的这篇文章中,狼也不是以一种凶残的形象出现的!下面请大家快速地默读课文,看看文中的狼是怎样的一种形象;同时结合文题“像山那样思考”,适当标注文中属于“山的思考”的内容。 ………… 师:请问,这些“山的思考”最初都是由什么引发出来的? 生:“一生深沉的、骄傲的嗥叫,从一个山崖荡漾到另一个山崖,回响在山谷中,渐渐地消失在漆黑的夜色里。”一声狼嗥引发了“山的思考”。 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细致地分析这篇文章,理解这一声狼嗥中
趣点分析 趣点,就是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学设计,优化师生进入文本方式的教学行为。趣点的设置,能够激发学生获取文本主观感受的兴趣,让学生更真实地走进文本。 它一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教学是需要精心预设的;课堂要能够将对话置于学生的阅读期待视野之内。以这节课的导入为例:教师把“与狼共舞,你乐意不乐意?”作为课堂的趣味生成点,通过对“与狼共舞”的解释,引导学生带着极大兴趣进行思考,进而全面认识“狼嗥”这一理解文本的“锁钥”;开放的课堂就此拉开序幕。 其次,教师的教学行为,能够根据学生的理解状况适时地提出能促使学生进一步思考的话题,给学生搭建适宜的“对话”平台,使学生的认识得以拓展,情感得到深化,趣味得以保持……现代哲学解释学认为,阅读是“把一种意义关系从另一世界转换到自己的世界”。借助趣点“与狼共舞”,教师巧妙地做到了这种转换;所以学生兴味盎然地进入了文本探究。要从文本中接受有意义的东西,并把它们解释成自己理解世界的方式,就必须联系学生的实际,跨越读者和作者的时间间距。 教师创设好对话教学的外部条件,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一个隐性趣点,也是成功实现对话教学的先决条件。
3点“经验”: 1、思想比思路重要 2、找一个“点” 3、形式多样化
找一个“点”:视野要宽 视角要小 1、最感兴趣的 2、最有收获的 3、最感困惑的 4、最有警觉的 5、最有触动的 6、最有发现的 7、最有感悟的 8、最感烦恼的 “点”落实到文章中,切入点要小、深、巧、新、实
形式多样化:《教师成长需开“五扇窗”》 教师成长,需开“五扇窗” 一、善于学习: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二、有创新能力:双手推开“窗”前月,一石击破水中天 三、边合作边竞争: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四、善于自我调适:午醉醒时,松“窗”竹户,万千潇洒 五、会幸福地生活: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
中小学教研,就是要将自己落到尘埃里,然后开出鲜花。 譬如,中小学教师写作的一个重要来源,是最基础的听评课(也即陈大伟老师的“观课议课”) 我们往往只能够去观察自身“独立在课堂之外” 的过程,但最好的专业提升,是去“听、评”自己的课堂。 初高中教师的论文,“高大全”比不上大学教授,细腻、感人或者生动比不上小学幼儿园教师,所以,每个阶段的我们都要找准自己的定位。 路的旁边也是路
三、写作与论文发表
关于发表: 畏难心理 “点”的细化之一:最熟悉的、最喜欢的、擅长的。。。。。。 关注刊物
“点”:写你熟悉的、喜欢写的,能写好 的东西,并找一个合适的“婆家”。 “点”:写你熟悉的、喜欢写的,能写好 的东西,并找一个合适的“婆家”。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语文学习》上发表5篇文章,每年一篇,都在“听课”栏目 《语文学习》2007年第11期《再别康桥》听课后记 《语文学习》2008年第12期 谈笑间,绚烂归入沧桑——《念奴娇 赤壁怀古》主体性教学述评 《语文学习》2009年第7-8期 让每一个细节都吸引人——杜甫《咏怀古迹》(其三)课堂教学述评 《语文学习》2010年第3期《一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语文学习》 2011年第11期《掌声响起来》
推荐几份不错的刊物: 读写月报新教育 教师月刊 上海教育 教师博览原创版 江苏教育 人民教育 素质教育大参考 基础教育 青年教师 教育研究与评论
我的新浪博客:在路上 http://blog. sina. com 我的新浪博客:在路上 http://blog.sina.com.cn/woainiaoyun 我的信箱:shujun197911@sina.com
请批评指正 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