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重要性与审计风险 杨清香 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内容说明:  本培训内容根据 2001 年注册会计师考 试辅导教材《会计》一书和《企业会 计制度》(财会[ 2000 ] 25 号)相关 内容编写.
Advertisements

五脏六腑话养生 董飞侠 医学博士 副教授 硕士研究生生导师 副主任中医师 美国贝勒医学院高级访问学者.
财务管理 / 第六章 / 第三节 sv.hep.com.cn sve.hep.com.cn 第三节 利润分配 一、利润分配的原则 必须严格遵照国家财经法规进行企业利润分配。 必须正确处理分配与积累的关系,增强企业后劲。 必须坚持维护所有者权益的完整。 必须适当考虑企业经营者和职工利益。
专题六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对“实验稿”作了哪些修改和调整
知识点113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和应用.
第十章 财务报表 资产负债表 (财务状况) 利润表 (经营成果) 总 账 明细账.
单项选择题 判断题 陈 琳.
第八章 税收制度.
广东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系列讲座 强化企业信用管理 提高核心竞争力 广东省信用管理师协会执行会长 陈 文
第九章 金融资本 第一节 借贷资本和利息 第二节 货币需求与供给 第三节 股份资本 第四节 保险业资本 第五节 金融衍生产品.
諮商技巧與實務研討 主講人:蔡佩潔臨床心理師 .
20个常用财务指标 判断短期偿债能力的两大财务指标: 1,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
按開憂鬱症的結 ---穴位玄機妙用 溫嬪容 醫師.
面試甄試準備要領 魯真 中興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
第四章 蛇 重点: 1. 蛇人工养殖的场地设计。 2. 蛇人工孵化。. 第四章 蛇 重点: 1. 蛇人工养殖的场地设计。 2. 蛇人工孵化。
城区西北片区集中供热扩容工程 供热管理科 宋健敏.
第十二章   会计规范体系与会计工作组织 内蒙古财经学院会计学院.
初级会计电算化 (用友T3) 制作人:张爱红.
证券投资技术分析.
CPA税法 土地增值税法 一、纳税义务人 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地上建筑物及其附着物(即转让房地产)并取得收入的单位和个人。 (1)不论法人与自然人 (2)不论经济性质 (3)不论内资与外资、中国公民与外籍个人 (4)不论部门.
生产循环审计.
CPA经济法案例分析.
第2章 审计报告.
第一节 审计重要性 第二节 审计风险 第三节 针对重大错报风险的审计程序
第十章 舞弊审计 杨清香 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审计基础与实务.
1.年度报告公开流程示意图 2.事业单位填报 3.事业单位附件上传 4.举办单位审核
傷 仲 永 王安石 S 孫子潔.
垃圾食品與肥胖的關係 敏盛綜合醫院 陳美月 營養師.
审 计.
【1】审计风险取决于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下列表述正确的是(D)。(2007年)
第四章 计划审计 本章介绍了审计计划的定义和作用、编制和审核,审计重要性的含义及其重要性的运用,分析了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的关系及对审计程序的影响,有关审计风险的概念、审计风险的种类、以及审计风险与重要性和审计证据之间的关系等内容。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项审计 培训讲座 二○○八年十月.
第一节 审计计划 第二节 重要性 第三节 审计风险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财务报表审计工作底稿培训班
审计基础与实务.
第四节 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娄底工贸职业中专 彭志新 (高级讲师 中国注册税务师)
第十三章 审计报告 【学习目标】 1.了解审计报告的含义、特征、种类和作用; 2.理解审计意见的形成;
学习目的和要求 第三章 审计证据和审计工作底稿
第四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学习目标】 1.了解审计证据的含义与分类、审计工作底稿的含义和作用;
第六章 审计证据与 审计工作底稿 云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审 计.
单项选择题1 财务报表审计是注册会计师通过执行审计工作对( )发表的审计意见。 A.会计资料及其他有关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 B.经济活动
财务报表审计工作底稿编制与复核.
审计实务微课---项目6 审计报告出具 主讲人:滕 萌 制作人:滕萌.
审计实务微课---任务11 进一步审计程序 主讲人:滕 萌 制作人:滕萌.
第七章 固定资产 本章结构 固定资产的性质与分类 固定资产的增加 固定资产的折旧 固定资产的修理 固定资产的减少
第二章 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要素 教师:武科 副教授.
审计案例研究 主讲教师 张小红.
会计学专业基础课堂之 基础会计(初级会计) 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住宅部門能源消費及節能意識之性別差異分析
财务绩效评价计分方法 1、基本指标计分 财务绩效定量评价的基本指标计分是按照功效系数法计分原理,将评价指标实际值对照相应行业标准值,按照规定的计分公式计算各项基本指标得分。    (1)单项指标得分= 本档基础分 调整分 + 本档基础分=指标权数×本档标准系数 功效 系数 实际值-本档标准值 调整分=
企业所得税法 一、纳税义务人及征税对象 是指在我国境内实行独立经济核算的企业或者组织 独立经济核算 ① 在银行开设结算账户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甲、乙類大客車 車輛型式安全審驗或底盤車型式登錄 審驗補充作業規定說明 103年2月13日
「簡易水土保持申報書」 內容及送審流程之探討
第三組 指導老師:林淑惠老師 組員: 柯宜廷 許家喬 顏妙玲 蔡佳君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 李彬 《审计学》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 李彬
模型分类问题 Presented by 刘婷婷 苏琬琳.
开始录制视频 班 主讲老师:小新老师.
1、某项目变动对总资产的影响是用某项目本年
PROJECT NAME 项目名称 张三 安徽xx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Chapter 18 使用GRASP的对象设计示例.
第六章 汇率理论与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姜宁川.
HULUO Finance and Economics College
第三章 财务分析 第1节 财务分析概述 第2节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第3节 企业营运能力分析 第4节 企业获利能力分析
105年教育部熱血老師翻轉學生「教育愛」座談會
新制教學醫院評鑑準備與經驗分享 簡素玉 理事長 社團法人臺灣臨床藥學會.
IT审计简介 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 IT审计培训 第一讲.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六章 重要性与审计风险 杨清香 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第一节 重要性 第二节 审计风险 第三节 重要性、审计风险与审计证据 华中科技大学

阐述重要性、审计风险和审计证据之间的关系及其在审计中的整合运用 学习目标: 理解重要性的含义 能够对重要性水平做出初步判断 分配初步判断的重要性水平 运用重要性水平评价审计结果 理解审计风险的含义 掌握审计风险模型 阐述重要性、审计风险和审计证据之间的关系及其在审计中的整合运用 华中科技大学

重难点: 重要性水平的初步判断 审计风险对审计程序的影响 重要性、审计风险和审计证据之间的关系 华中科技大学

第一节 重要性(Materiality) 一、重要性的含义 二、审计重要性的运用 三、对重要性的初步判断 四、分配初步重要性水平 五、实际执行的重要性水平 六、重要性水平的修正 七、运用重要性水平评价审计结果 华中科技大学

一、重要性的含义 财务报告编制基础通常从编制和列报财务报表的角度阐释重要性概念。但通常而言,重要性概念可从下列方面进行理解: 华中科技大学

1.如果合理预期错报(包括漏报)单独或汇总起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作出的经济决策,则通常认为错报是重大的; 2.对重要性的判断是根据具体环境作出的,并受错报的金额或性质的影响,或受两者共同作用的影响; 3.判断某事项对财务报表使用者是否重大,是在考虑财务报表使用者整体共同的财务信息需求的基础上作出的。 华中科技大学

二、审计重要性的运用 审计重要性应用于两个环节: 1.计划审计工作时 2.确定审计意见类型时 华中科技大学

三、对重要性的初步判断 对重要性的初步判断实际上就是确定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为的是在对财务报表发表意见时确定财务报表是否公允反映。 CPA应当确定一个恰当的重要性水平作为整个财务报表层次的水平。 华中科技大学

对财务报表发表意见时确定财务报表是否公允反映。 (2)评估方法 基准×百分比=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3)评估基准 1.重要性判断的数量基础 (1)评估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目的 对财务报表发表意见时确定财务报表是否公允反映。 (2)评估方法 基准×百分比=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3)评估基准 汇总性财务数据,例如,总资产、净资产、销售收入、费用总额、毛利、净利润等。 华中科技大学

①以营利为目的制造行业实体,(可能)为经常性业务的税前利润的5%; ②对非营利组织,(可能)为总收入或费用总额的l%。 (4)选择百分比(运用职业判断) ①以营利为目的制造行业实体,(可能)为经常性业务的税前利润的5%; ②对非营利组织,(可能)为总收入或费用总额的l%。 (5)财务报表层次水平的评估确定 CPA应当确定一个恰当的重要性水平作为整个财务报表层次的水平。 华中科技大学

2.对错报性质的考虑(16项) 涉及舞弊或违法行为的错报 可能涉及法律责任后果的错报 影响收益趋势的错报 报表项目本身的性质 …… 华中科技大学

四、分配初步重要性水平 分配初步重要性水平实际上就是评估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分配到各交易或账户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即为“可容忍误差”。 可容忍错报的确定以CPA对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初步评估为基础。它是在不导致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的情况下,CPA对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确定的可接受的最大错报。 华中科技大学

重要性水平的分配一般以资产负债表项目,而不是以利润表项目为基础进行分配的。 1.重要性水平的分配基础 重要性水平的分配一般以资产负债表项目,而不是以利润表项目为基础进行分配的。 案例 华中科技大学

(1)法律法规或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是否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对特定项目计量或披露的预期; 2.确定认定层重要性水平需考虑的因素 (1)法律法规或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是否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对特定项目计量或披露的预期; (2)与被审计单位所处行业相关的关键性披露; (3)财务报表使用者是否特别关注财务报表中单独披露的业务的特定方面。 华中科技大学

为什么要提出这样一个概念? 五、实际执行的重要性 1.涵义 实际执行的重要性是指CPA确定的低于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的一个或多个金额,旨在将未更正和未发现错报的汇总数超过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的可能性降至适当的低水平。如果适用,实际执行的重要性还指CPA确定的低于特定类别的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重要性水平的一个或多个金额。 为什么要提出这样一个概念? 华中科技大学

对被审计单位的了解(这些了解在实施风险评估程序的过程中得到更新); 前期审计工作中识别出的错报的性质和范围; 2.确定实际执行的重要性应考虑因素 对被审计单位的了解(这些了解在实施风险评估程序的过程中得到更新); 前期审计工作中识别出的错报的性质和范围; 根据前期识别出的错报对本期错报作出的预期。 华中科技大学

3.实际执行的重要性水平的经验值 经验值 情形 1.接近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50%的情况 (1)经常性审计; (2)以前年度审计调整较多项目总体风险较高(如处于高风险行业,经常面临较大市场压力,首次承接的审计项目或者需要出具特殊目的报告等)。 2.接近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75%的情况 (1)经常性审计,以前年度审计调整较少; (2)项目总体风险较低(如处于低风险行业,市场压力较小)。 华中科技大学

不论在审计计划阶段还是形成审计结论阶段,CPA都应制定一个“更低”金额的重要性水平,以便能够恰当评估风险和设计进一步审计程序,以及评价已识别的错报对财务报表和对审计意见的影响。 华中科技大学

六、重要性水平的修正 1.基本要求 CPA可能需要修改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和特定类别的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认定重要性水平。 2.重要性水平修改的原因 审计过程中情况发生重大变化; 获取新信息; 通过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CPA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经营的了解发生变化。 华中科技大学

七、运用重要性水平评价审计结果 1.什么是错报? 错报是指某一财务报表项目的金额、分类、列报或披露,与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应当列示的金额、分类、列报或披露之间存在的差异。 华中科技大学

①收集或处理用以编制财务报表的数据时出现错误; ②遗漏某项金额或披露; ③由于疏忽或明显误解有关事实导致作出不正确的会计估计; 2.导致错报的事项 ①收集或处理用以编制财务报表的数据时出现错误; ②遗漏某项金额或披露; ③由于疏忽或明显误解有关事实导致作出不正确的会计估计; ④CPA认为管理层对会计估计作出不合理的判断或对会计政策作出不恰当的选择和运用。 华中科技大学

3.累积识别出的错报 序 号 识别的 错报 具体情形 1 事实错报 (1)被审计单位收集和处理数据的错误; (2)对事实的忽略或误解; (3)舞弊行为。 2 判断错报 (1)管理层和CPA对会计估计值的判断差异; (2)管理层和CPA对选择和运用会计政策的判断差异。 3 推断错报 (1)通过测试样本估计出的总体错报减去在测试中发现的已经识别的具体错报; (2)通过实质性分析程序推断出的估计错报。

②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可能导致某些错报未被发现(错报接近重要性水平时) 4.对识别出的错报的考虑 ①错报可能不会孤立发生; ②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可能导致某些错报未被发现(错报接近重要性水平时) ③CPA可能要求管理层检查某类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以使管理层了解CPA识别出的错报的发生原因,并要求管理层采取措施以确定这些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实际发生错报的金额,以及对财务报表作出适当的调整。 华中科技大学

及时与适当层级的管理层沟通错报事项是重要的。 5.错报的沟通和更正 ①及时沟通错报的必要性 及时与适当层级的管理层沟通错报事项是重要的。 ②管理层更正错报可以降低错报的累积影响 管理层更正所有错报(包括注册会计师通报的错报),能够保持会计账簿和记录的准确性,降低由于与本期相关的、非重大的且尚未更正的错报的累积影响而导致未来期间财务报表出现重大错报的风险。 华中科技大学

CPA需要在出具审计报告之前,评估未更正错报单独或累积的影响是否重大。 ①什么是未更正错报? ②对重要性作出修改 6.评价未更正错报的影响 CPA需要在出具审计报告之前,评估未更正错报单独或累积的影响是否重大。 ①什么是未更正错报? ②对重要性作出修改 ③考虑某一单项错报(认定层) ④定性评估分类错报是否重大 考虑对利润表或财务比率的影响 重要性水平 计划 程序 充分适当的证据 华中科技大学

第二节 审计风险 (Audit Risk) 一、审计风险的概念 二、审计风险模型 三、审计风险与审计证据的修正 华中科技大学

一、审计风险的概念 审计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审计风险取决于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 华中科技大学

CPA在确定可接受的审计风险时,需要考虑以下主要因素: 外部使用者对财务报表的依赖程度 ; 审计报告出具后被审计单位发生财务困难的可能性; 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正直性。 华中科技大学

二、审计风险模型 审计风险 = 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 (AR) (MMR) (DR) AR DR MMR = 华中科技大学

重大错报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在审计前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 1.重大错报风险 重大错报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在审计前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 在设计审计程序以确定财务报表整体是否存在重大错报时,CPA应当从两个层次考虑重大错报风险: (1)财务报表层次 (2)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 固有风险 控制风险 华中科技大学

CPA能控制这两个风险吗? 固有风险是指在考虑相关的内部控制之前,某类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某一认定易于发生错报的可能性。 控制风险是指某类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某一认定发生错报,该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是重大的,但没有被内部控制及时防止或发现并纠正的可能性。 CPA能控制这两个风险吗? 华中科技大学

检查风险是指某一认定存在错报,该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是重大的,但注册会计师未能发现这种错报的可能性。 2.检查风险 检查风险是指某一认定存在错报,该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是重大的,但注册会计师未能发现这种错报的可能性。 CPA应当合理设计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并有效执行进一步审计程序,以控制检查风险。 华中科技大学

检查风险与实质性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的关系 可接受的检查风险 性质 时间 范围 高 实质性分析程序与交易类别测试为主 期中审计为主 较小的样本 较少的证据 中 实质性分析程序,交易类别测试及余额细节测试结合运用 期中审计,期末审计和期后审计结合运用 适中的样本 适量的证据 低 余额细节测试为主 期末审计和期后审计为主 较大的样本 较多的证据

三、审计风险与审计证据的修正 如果CPA已经收集了计划所需证据,并认为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合理甚至比原来想象的还要好,那么CPA就可以认为对该账户或循环已经收集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如果CPA基于已收集的证据,认为原先低估了重大错报风险,或者高估了可接受的审计风险,就必须引起特别注意。 华中科技大学

第三节 重要性、审计风险及审计证据的关系 一、相关概念的多维诠释 二、重要性、审计风险 和审计证据之间的关系 华中科技大学

一、相关概念的多维诠释 审计风险有无责任风险和责任风险之分,这两者关乎注册会计师是否承担法律责任的问题。 审计风险有审计工作实际形成的风险水平(简称“实际风险水平”)和注册会计师主观估计的可接受风险水平之分,这两者显然是不同的。 实际获取的证据数量与实际上应当获取的证据数量是不同的。 华中科技大学

重要性、审计风险与审计证据的辨析图 实际所需证据数量 理论上应有的审计风险(可接受风险) (无责任风险) 实际应当具有得重要性水平 实际所需证据数量 理论上应有的审计风险(可接受风险) (无责任风险) 实际应当具有得重要性水平 可接受风险 责任风险(相减) 估计的重要性水平 估计所需证据数量(实际搜集的证据数量) 实际审计风险 代表正向变动关系 代表反向变动关系

二、重要性、审计风险和审计证据之间的关系 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的关系(反向变动) 重要性与审计证据之间的关系(反向变动) 审计风险与审计证据之间的关系(反向变动) 经典考题 华中科技大学

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 Any Ques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