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 主讲人:朱平安
请大家思考下列财经现象: 去年央行连续降息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闹得沸沸扬扬 前年八月份美国次级按揭贷款风波,引发全球股市下跌 今年我国GDP增长目标是保八 今年下半年以来,通货膨胀问题又提上讨论议题
注意事项: 1.本课程考试总分划分:平时分占30%,卷面分占70%,其中平时分包括印象分、作业分、出勤分、回答问题分和上课纪律分。 2.本课程主要采用讲授、讨论和视频三结合的方式。 3.本课程是金融学的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课,金融学联考大学金融学硕士入学考试指定必考科目。 4.本课程指定教材:胡庆康主编,现代货币银行学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5.希望大家平时多关注财经新闻,期末考试占一定比例。
参考文献 1.米什金.货币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闻岳春,严谷军.西方金融理论,商务印书馆,2006. 3.张亦春.金融市场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黄达.货币银行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5.贺英.金融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本章要求学生掌握货币的本质、货币的发展、货币制度、货币的职能等内容。 本章难点:货币制度 本章重点:货币制度 本章学时:4课时
第一节 货币的本质 一、货币的产生 (1)货币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发展的产物,货币是商品价值形式发展的结果。 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 第一,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第二,扩大的价值形式 第三,一般的价值形式 第四, 货币价值形式
(2)历史上充当货币的物品 原始社会的物物交换 普遍等价物的出现:布、盐、烟 贝币的出现(夏后以玄贝):齿贝 (贝字在汉字中的地位:财、货、贵、贫、买、卖、赎、账、债、赊、贷) 贝币的原因:获得性、加工性、保存性 珠玉(上)、金(中)、刀布(下)
贝币、珠玉、金、刀布(帛) 多姿多彩的春秋战国货币 铜钱(秦汉):孔方兄,半两,珠锱 书生浪漫的货币改革者:王莽 陏唐:通宝 (3)中国货币发展简史 贝币、珠玉、金、刀布(帛) 多姿多彩的春秋战国货币 铜钱(秦汉):孔方兄,半两,珠锱 书生浪漫的货币改革者:王莽 陏唐:通宝 宋、元:纸币出现 明清:银、钱并用 民国:银本位、银元制、法币改革 新中国:人民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
(4)货币的发展 1、实物货币 2、金属货币(足值货币) 3、信用货币(可兑现的、不兑现的) 4、信用货币 5、电子货币
二、货币的本质 (一)、自从人类产生以来,对什么是财富一直在思考。而自从货币产生后,人们也一直在研究,货币到底是什么?西方经济学家在关于货币的本质和职能问题上,一直存在两个针锋相对的理论:货币金属论和货币名目论 (1)货币金属论:认为货币就是贵金属,是一种商品,是一种财富;它必须具有金属内容和实质价值,而且这种价值是由其内含的金属价值决定。
A.古希腊著名学者亚里斯多德(公元前384-前322年)在他的《伦理学》一书中,提出朴素的金属论主张,认为货币是价值共通的尺度,能用以较量一切财物的价值。至于货币的价值,则像其他财物一样,由同一规律(即货币的价值由其内含的金属的价值决定)所决定。但同时却说货币不是自然产生的,而是由人们的协议或国家的法律所创造出来的,其价值也是可以任意变更的,货币是可以据以交换他物的保证。[注:加粗部分为货币名目论观点]
B.重商主义货币金属论观点 财富就是能变化为货币的物品—财富就是货币,货币就是财富。货币必须具有金属内容和实质价值,而不能由其他物品所代替。这种观念认为作为货币的金银,是一国最重要的财富,也是一国真正的财富,标志着一国的强盛。 除了开采金银矿,只有对外贸易才是财富的真正来源。 对外贸易的原则是“少买多卖”,为国家聚敛财富
从经济政策看,为了保证贸易出超和金银进口,国家应当干预经济生活,发展对外贸易,奖励和监督工业生产。 C.亚当·斯密货币金属论观点 货币是一种商品,贵金属与货币等同,货币的价值是由劳动量或生产费用决定的。 在货币起源上,他认为人类之所以不同于其他动物的一个特征,就是人类具有相互交换的意向,并因此引起社会分工,物物交换的不便引起货币的出现。
(2)货币名目论:完全否定货币的商品性,否定货币具有实质的价值,认为货币不过是一种符号,是一种票券,是一种筹码,是一个名目上的存在。代表大致可以分为四种:货币国定论(也叫货币法定论)、货币职能论、货币票券论(也叫货币符号论)和货币抽象论(也叫货币观念论)。 A.古希腊著名学者柏拉图(公元前427—前347年)敌视货币形态的财富,认为货币是为了日常交换服务的,铸币只不过十交换的象征。
B.从历史上考察,前资本主义社会的统治者为了财政的目的而贬低货币成色或提高货币面值,需要学者辩护。 C.重商主义不能适应经济的发展,因此他们主张货币就是金属,金属就是财富,其政策主张禁止货币输出,反对外国商品的输入,甚至不惜把本国的生活必需品、便利品等尽量输出,以换取货币,从而导致国内货币泛滥、产品短缺、物价上涨,使人们生活非常困难,导致被攻击和批判。
D.两个时代背景:(A)奥匈帝国的货币流通经验:1878年,奥匈帝国停止银币的自由铸造,发行不兑现纸币与银币(单位均为Gulden)同时流通,结果1 Gulden纸币在德国能维持1.56马克的行市,而1 Gulden银币则下落到1马克以下。即是没有实质价值的纸币的行市反而比有实质价值的银币的行市高。1892年,奥匈帝国改用金本位制,铸造金币流通,然而奥匈人民仍喜欢用纸币而不喜欢用金币,结果金币只能储存到中央银行而无法流通。(B)德国想摆脱“黄金桎梏”的政策。
(二)、货币是商品,货币的根源在于商品本身,这就是货币的本质规定。 首先,货币是一般等价物。 货币首先是商品,具有商品的特性,但同时又具有特殊性:第一,货币是表现一切商品价值的材料;第二,货币具有直接同所有商品相交换的能力。 其次,货币体现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
第二节 货币的职能(Functions of Money) 1、价值尺度(standard of value) 货币在衡量和表现其他一切商品和劳务价值时, 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 2、流通手段(medium of exchange) 流通手段,也称交换媒介,是指货币在商品交换 中充当交易的媒介。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三个因素:(1)待流通的商品数量;(2)商品价格;(3)货币的流通速度。他们之间的关系: 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必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商品价格*待流通的商品量)/货币流通速度 3、价值储藏手段(store of value) 货币暂时退出流通领域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时,执 行价值储藏职能。
4、支付手段(means of payment) 货币作为独立的价值形式单方面运动时执行支付 手段的职能。 5.世界货币 当货币超越国界,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 作用时便执行世界货币的职能。
第三节 货币制度的演变和发展 一、货币制度的定义 货币制度是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本国货币流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它由国家有关货币方面的法令、条例等综合构成,它使货币流通的各个要素结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简称为币制。 二、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 1.货币金属与货币单位
货币材料是规定用何种材料制成货币,它是整个货币制度的基础。 货币单位是指规定货币的名称及所含货币金属重量。 2.通货的铸造、发行与流通程序 本位币:按照国家规定的货币单位所铸成的,是足值货币,具有自由铸造、无限法偿、磨损公差特点。 辅币:铸币以下的小额通货,供日常零星交易与找零之用,一般用较贱金属铸造,其包含的实际价值低于其名义价值,具有限制铸造、有限法偿、与本位币自由兑换特点。
3. 规定银行券、纸币的发行与流通程序 银行券是在商业信用的基础上由银行发行的信用货币。最早的银行券出现于17世纪,用来替代商业票据。银行券的发行应有信用保证和黄金保证。目前各国的银行券均是不可兑现的,从而使银行券纸币化,而且发行有一定的限制。 4.金准备制度(黄金储备制度) 主要有三项用途:第一,作为国际支付手段;第二,作为时而扩大或收缩的国内金属流通的准备金;第三,作为支付存款和兑换银行券的准备金。 目前纸币不再兑换黄金,因此只有第一种用途继续存在。
三、货币制度的演变
本位币为金币和银币,可自由铸造,自由输出入,自由兑换,同为无限法偿。 是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初期广泛采用的货币制度。 (一)银本位制 本位货币:白银。 自由铸造,无限法偿,并且可以自由输出入。 白银由于价值不稳定,逐渐被黄金所取代。 (二)金银复本位制 1、特点 本位币为金币和银币,可自由铸造,自由输出入,自由兑换,同为无限法偿。 是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初期广泛采用的货币制度。 与银本位制相比,优点在于:(1)币材充足;(2)便利交通。
2、三种类型 平行本位制:金币和银币按其实际价值流通,两种货币的兑换比率完全由金银的市场比价确定,国家不规定金银的法定比价。 缺点在于:商品具有金币和银币的双重价格,金币和银币的价格波动导致市场价格的经常波动。 双本位制:以法律形式规定金银铸币之间的法定比价,两者的交换比率不再受市场上金银价格的波动影响。 但是 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也称“THOMAS GRESHAM’S LAW” 格雷欣法则[双本位制形成了国家官方金银比价与市场金银比价平行存在的局面,因此,当金币与银币的实际价值与名义价值相背离,从而使实际价值高于名义价值的货币(即良币)被收藏、熔化而退出流通,实际价值低于名义价值的货币(即劣币)则充斥市场。]
专栏 格雷欣法则 金银复本位制是不稳定的制度,易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例如,美国在1791-1861年间,法定币制是金银复本位制,最初金银之间的铸币比率为1:15,但其他主要实行金银复本位制的国家,均采用1:15.5的金银铸币比率。于是,任何商人都愿意将一盎司黄金自美国运至他国,换取15.5盎司白银后,运返美国以15盎司白银换回一盎司黄金,从中获取0.5盎司白银毛利,除去运杂费后仍有盈余。同时,美国在外国购货,以支付黄金较为有利,而外国在美国购货,则以支付白银较为有利。因此,金币逐渐外流,金银复本位制变为事实上的银本位制。其后,美国国会于1834年将铸币比率改为1:16,结果又造成银币外流的局面,又变成实际的金本位制。这一现象由英国造币厂厂长格雷欣发现,因此,又称为“格雷欣法则”。
跛行本位制:金银都是本位币,但国家规定银币不能自由铸造,并限制每次的支付额,只有金币能自由铸造两者有法定比较。向金币本位制过渡的制度。 (三)金本位制 1.金币本位制 (1)金币可以自由流通,价值符号可以自由兑换金币。 (2)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溶化。 (3)黄金可以自由输出入国境。
(4)货币价值的自由调节机制。 (5)但是黄金数量的有限性与资本主义的生产规模快速的扩大存在着不可协调的矛盾。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最终导致了金币本位制的崩溃。 2.金块本位制 (1)金币停止流通而以银行券代替金币流通。银行券仍规定一定的法定的含金量,其发行以一定数量为准备,居民可在一定范围内按法定含金量自由地兑换金块。 (2)一战之后的1924-1928期间,一些发达国家采用。
3.金汇兑本位制 (1)国内市场上没有金币流通,本国纸币仍规定有一定的含金量,但在国内不能兑换黄金。 (2)一战之前的一些殖民地,和战后的战败国和当时的中国实行。 (3)布累顿森林体系:双挂钩。 4.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纸币):又称管理纸币本位制,以不兑现的纸币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20世纪3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普遍实行的一种货币制度。但同时带来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问题。
第四节 货币的层次和衡量 一、货币层次的划分 (一)目前大多数经济学家都认为应根据金融资产的流动性来定义货币,确定货币供应量的范围。各种形式的货币对经济的影响程度主要表现在它的流通速度和货币购买力的活跃程度上,流通程度越快,对经济的影响力就越大。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M1=流通中的现金+商业银行体系的支票存款
2.M2=M1+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 3.M3=M2+其他金融机构的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 4.M4=M3+其他短期流动性资产(如国库券、银行承兑汇票、商业票据等) (二)目前我国货币层次的划分
根据我国目的经济形势和金融管理体制,各类货币的流动性特点,可以将货币划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1)M0:流通中现金 (2)M1:M0+可开支票的活期存款 (3)M2:M1+准货币(企业单位定期存款+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证券公司的客户保证金存款+其他存款) 其中,M1是我国的货币供应量,通常也称为狭义货币,是中国人民银行管理和调控货币流通的重点目标。M2是通常所说的广义货币。商业票据和短期融资债券属于准货币。
年份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8 M0=流通中现金 21468.30 24032.82 27072.62 30375.23 30851.62 +活期存款 74502.52 83247.09 98962.51 122184.85 126038.30 =M1 95970.82 107279.91 126035.13 152560.08 156889.92 +定期存款 25382.15 33099.99 52767.09 64117.33 80111.39 +储蓄存款 119555.39 141050.99 161587.30 172616.11 199988.93 +其他存款 12299.34 14609.24 5214.07 14148.69 111856.44 =M2 253207.70 296040.13 345603.59 403442.21 448846.68 2004—2008.8 中国各层次的货币量 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网站整理
二、货币层次划分的意义 1.货币是引起经济变动的一个因素,它的变化对国民经济的运行会产生重大影响,调控货币供应量,使其适应经济发展,已成为各国央行的主要任务,因此货币层次的划分对央行调控货币供应量,制定货币政策有重大意义。 2.随着经济的发展,货币层次的划分会相应地作出变化。
小组讨论题说明: 将表中数据做成EXCEL图表,观察三者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并用所学的宏观经济学理论分析三者之间为什么会呈现出你所观察到的关系?三者之间的关系对于我们根据货币供应量变化判断未来经济趋势有什么作用?
人民币管理的依据是2000年2月3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从2000年5月1日起施行。 第五节 人民币的发行与管理 人民币管理的依据是2000年2月3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从2000年5月1日起施行。 一、人民币的设计与印刷 1、新版人民币由中国人民银行组织设计,报国务院批准。 2、人民币由人民银行指定的专门企业印刷。 3、印制人民币的原版、原模使用完毕后,由人民银行封存
(一)人民币的发行 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发行。 1、发行原则: 集中统一发行原则 经济发行原则 计划发行原则 4、未经人民银行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外提供印制人民币的特殊材料、技术、工艺、专用设备等事项。 5、人民币样币上应加印“样币”字样。 二、人民币的发行和回收 (一)人民币的发行 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发行。 1、发行原则: 集中统一发行原则 经济发行原则 计划发行原则
2、发行的程序 第一、发行库与发行基金 发行库是人民银行为国家保管人民币发行基金的金库。发行库的设置比照人民银行的机构设置。 发行基金是国家银行储备的用于发行而尚未发行的准备基金,是处于准备状态的货币。 发行基金包括两部分:原封新券、回笼券。 发行基金实行集中统一、分级负责的管理原则。
第二、业务库 业务库是各商业银行对外营业的基层机构为办理日常业务保留营业用现金而设立的金库。 业务库的库存现金是银行办理日常现金收付的周转金,属于流通中的货币。 业务库的管理原则是:保证业务收付、节约现金使用。 业务库库存限额=每天平均现金支付数—当天收入可抵用数+当天收入中尚未清点数
第三、人民币发行程序图示 人民银行发行库 出库 投放 商业银行业务库 市场货币流通量 入库 回笼
(二)人民币的回收 1、特定版别的人民币停止流通,应报国务院批准,并由人民银行公告。 2、办理人民币存取款的金融机构应当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无偿为公众兑换残缺、污损的人民币。 3、残缺、污损的人民币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回收、销毁。
三、人民币的流通与保护 1、各金融机构应根据合理需要的原则,办理人民币的券别调剂业务。 2、禁止非法买卖流通人民币。 3、禁止损害人民币的行为。 4、人民币样币禁止流通。 5、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印刷、发售代币票券,以代替人民币在市场上流通。
6、中国公民出入境、外国人入出境携带人民币实行限额管理。 7、禁止伪造、变造人民币;禁止出售、购买伪造、变造的人民币;禁止走私、运输、持有、使用伪造、变造的人民币。 中国人民银行对于伪造、变造人民币所做的鉴定是最终鉴定。 假币由金融机构予以没收,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销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