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凌,別害怕! 多些瞭解,多些合作,更多改善!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言語治療師 陳嘉怡小姐. 親子閱讀的好處 提昇親子關係 培養閱讀的好習慣 加強文字閱讀能力 改善語言理解及表達能力.
Advertisements

論點 “ 自由 ” 主張 照顧 ” 弱勢 ” 父母 我 配偶配偶 子女子女 8 夫 妻.
商業溝通:專業與效率的表達.溫玲玉 著.前程文化 出版 第 14 章 衝突管理 授課教師:. 2 學習目標 了解衝突的內涵及重要性 列舉產生人際衝突的因素 了解衝突管理的模式 說明如何解決衝突,增進雙方的人際關係 學習建設性衝突,做好良好的衝突管理.
協康會 於 1963 年成立 為有特殊需要的兒童提供適切早期訓練, 並為這些兒童的家庭提供支援服務 屬下有 26 個服務單位,為逾 1,600 名 兒童及逾 1,800 個家庭提供服務.
LED CUBE 預期規劃.
班級:幼保二甲 學號:499I0004 姓名:鄭惠慈 指導老師:陳韻如
反毒、反黑、反霸凌 ~建構友善的校園 主講人:吳文欽校長.
認識校園霸凌 主講:陳明哲.
花園國小101學年度防治校園霸凌宣導影片 我的同學是老大 霸凌終結篇 1 1.
兒童及少年保護~     校園霸凌之處遇 高雄縣路竹鄉三埤國小 校長:陳麗玉 2010/10/13.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郭鐘隆教授
桃園縣草漯國中 霸凌暨性騷擾 防治宣導 報告人:桃園縣立草漯國民中學
嘉義市103年度友善校園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國民中小學 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調查專業人員高階培訓
你摸摸,我怕怕! --請尊重身體自主權 佑昇 媽媽.
花蓮縣國小綜合活動領域教師 36小時關鍵能力研習 分組實做作業單
如果光想著一件事情的難度而遲遲不肯行動 ,那麼將永遠不會成功 ,但只要你肯踏出第一步, 你就可能成功。
石牌金頭腦 概數篇(可複選)加油哦!.
需要大掃除.
與您分享~ 伙食團真好 南科大伙食團.
上、下學時 搭乘汽車請舉手!. 上、下學時 搭乘汽車請舉手! 小朋友 是否知道搭乘汽車 要注意到的事情是什麼? 小朋友 是否知道搭乘汽車 要注意到的事情是什麼?
認識倍數(一) 設計者:建功國小 盧建宏.
性別平等課程 男女生不同.
星光 希望若不熄滅就會亮成心中的星光.
愛讀書的人 ---如何成為會思考的大學生 講員:周憲明老師.
我所知道的知性話題 請發表已知的知性話題.
勇敢作數碼父母 梁永泰.
行政院衛生署藥物食品檢驗局 醫療器材審查員 陳羿羚
亞洲大學的數位學習資源與應用 鍾仁宗老師 101年12月4日.
平板與翻轉教學應用之結合 Eddie Chang Microsoft Taiwan.
保良局余李慕芬紀念學校.
9/28號專題報告 Web網頁遊戲 曾建瑋.
Feeling 教學科目:英語 教學年級:四年級 資料來源:自編 & 康軒英語教材“New Wow English”第3冊
最近我們常聽到許多校園霸凌事件 校園霸凌到底是什麼?? 讓我來告訴你
第 一 單 元 不定積分.
-- 從系統觀看見每一個孩子 台灣海寧格機構系統排列師 李悅寧
情緒的感染力 做一個快樂的人是最好的貢獻. 文/朵朵 你知道嗎?你對這個世界最好的貢獻,就是做一個快樂 的人。 因為你快樂了,所以才能帶給別人快樂,看出去的世界 也才會處處美好。 情緒是有感染力的,當你的心情透亮如晴天,靠近你的 人所感覺到的就是愉悅的氣場;而那種快樂的能量,就 是你在無形之中送出的禮物。
聲音地圖.
大數據與我 4A 陳駿榜.
BCY行動研究2011之後 上課日誌 隔週上課前兩天以 時間: 年 月 日  紀錄者: 檔案名: 上課日期+學生名字
How to use Edmodo Alice Lin 8-12th Grade Valencia High School
Here is a gift; have you receive it? 眼睛看不到,你心會知道。
台東縣和平國小 99學年度校園反霸凌宣導
網頁資料知多少? 事 實 ? 謠言?.
哪些人是管理者? 管理者? 指和一群人工作,並藉由協調他人來完成工作,以便達成組織目標的人
101學年度第二學期 友善校園週 反霸凌宣導 主講:陳婉玲老師 2019/4/17.
初接班級時,可實行之輔導活動 1.畫人測驗 2.家庭動力畫
用愛與智慧 ~成為孩子的伯樂 倪美英老師.
花 時 間.
106年度教育雲服務策略聯盟計畫 酷學習 COOL CLASS.
產品設計與流程選擇-服務業 等候線補充資料 20 Oct 2005 作業管理 第六章(等候線補充資料)
MiRanda Java Interface v1.0的使用方法
正向輔導管教 (國小案例 分享與座談) 基隆市中和國小張意欣老師.
Presenter : Siang Wang Advisor : Dr. Yen - Ting Chen Date :
好朋友相處之道 10句讓你心有所感的話 mar03280 整 理 Music: Angels Sing.
做門徒的挑戰 – 新舊的衝突 歷史、文化、社會、家庭 衝突是因改變而來的現象 問題的所在:新的是什麼?
教育部增置國小圖書教師輔導與教育訓練計畫 圖書資訊教育教學綱要及教學設計小組 設計者:臺北市萬興國小 李惠珍老師
DynaMed Plus 手機/平版 App下載使用教學
經文:哥林多前書 9 章 我傳福音原沒有可誇的,因為我是不 得已的。若不傳福音,我便有禍了。 我若甘心做這事,就有賞賜;若不甘
組長:黃天翀(4A 30) 組員:李澤城(4A 18) 鄭俊謙(4A 4) 陳嘉樂(4A 2)
程式語言與邏輯:主題示範 報告人:國立台灣師大附中 李啟龍 老師 學年度資訊科技概論研習.
Introduction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upport Services for Secondary Schools 中學校本課程發展支援服務簡介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econdary)
由Facebook看SNS的現況與未來發展趨勢
超我服務 Service Above Self
~ 遠離危險關係 ~ 打不是情, 罵不是愛 !. 警 訊 警訊一. 旋風般的激烈開端 警訊二. 占有慾 警訊三. 極端情緒 警訊四. 歸罪他人 警訊五. 言語暴力 警訊六. 冷漠 警訊七. 過去和現在的暴行.
苦海救生: -義工督導技巧.
富爸爸著作 富爸爸實踐家 現金流101活動.
THE MISSION COVENANT CHURCH
第五講-用智慧解開誤會 資料來源:慈濟大愛電視台「當我們童在一起」兒童節目
第八講-我有耐心不會煩 資料來源:慈濟大愛電視台「當我們童在一起」兒童節目
L3 Dialogue Linda: Hey! What are you guys doing? 嘿!你們倆個傢伙在做什麼?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霸凌,別害怕! 多些瞭解,多些合作,更多改善! 杜家興 臨床心理師 衛生署嘉南療養院臨床心理科主任 臨床心理師工會全國聯合會理事 10月31日(一)8:20~10:10 主題名稱: 1.親子逗陣解壓縮 2.穿透霸凌者的心理防線 以學校家長及高年級學生為對象,並結合講座或資源地圖(摺頁)、標語貼紙認識相關法令並宣導反霸凌專線 (06) 2795019F#1129

請跟我分享…,讓我向你學習 每天醒過來,你最想要什麼? 為了得到,你都怎麼做? 你有讓誰知道你的期待和作法? 你有志同道合的伙伴嗎?

讓我跟你分享… 心理學家怎麼看人? 心理學希望人們生活得更好、更快樂 觀點愈豐富,雖複雜,卻容易找到平衡 超心理學 腦神經心理科學 念頭-情緒-行為 來龍去脈 歷史因素 成長背景 家庭家族 時代背景 事件過程 相關人等 周遭環境 長遠後果 中期後果 短期後果

你想要「生活自在快樂」? 下一站,「幸福」 人與人相處 關鍵:要知道各種「挫折」背後代表的意義 想要幸福快樂,就要「成熟」 想要成熟,一方面要避免陷入走偏,一方面要多瞭解,多行動,才能累積內心資產 人與人相處 「互惠」最重要:善用周遭的人事物 要忍住「成見」與「框框」 努力「認識彼此」:協助對方認識並幫忙自己 創造「一起合作」的相處方式

【動畫】如果我是他… 智取,不力拼 有時,受傷,是讓你學會懂得… 路見不平,拔刀相助,行俠扙義 三國時期有各種性格人物,你可以學誰? 看見他人背後的脆弱 克服害怕、克服撒旦的誘惑 「人們互助合作」才是最美

【動畫】我不好看 你喜歡自己的長相嗎? 如果自信不一定是因為外表,那又要怎麼建立? 原來能自我接納才是自信的根源 ! 不喜歡自己的人,很容易過於自卑感,或被人稱讚變得驕傲自大。 如果我們的注意力常常只放在別人的批評或讚美上,一定會很快就迷失自我。 只有當我們時常回到內心深處,回到創造我們的上帝面前,才能夠踏實又開心地作真正的自己! 動畫網頁:http://tinyurl.com/waleimovie09 天使的吻痕 2’02 → 痕網路黑白講 2’21 → 嫉妒與勇氣 3’16 再見! 阿嚕吧 2’43 → 錢,拿來! 4’03 → 蓓蓓與大叔的緋聞 2’39

sigraph得獎的動畫 有些人就是跟我們不合 不管怎麼樣,我們還是要…. 別因此就這樣… 德雷莎修女 看輕自己,放棄自己的上進 讓憤怒變成仇恨與報復 讓無助驅使自己走向黑暗面 不管怎麼樣,我們還是要…. 德雷莎修女

【動畫】感人而真實的動畫 A touching and realistic flash video comic 人生 有迷失的時候, 卻一定會有「體悟」一天 到時候 我們才懂得真正的快樂之道 也更懂得「看懂」其他人的錯誤 內心才懂得「寬容」,甚至真心為其他人祈禱 杜心理師的提醒: 或許你現在很受苦 但千萬不要放棄自己純真的心意

【動畫】我是隱形人? 我們總害怕沒有人喜歡真實的自己,所以習慣戴上面具去與別人相處,試圖扮演別人認同的角色,隱藏真實自我。奇怪的是當我們越努力去討好週遭的人,卻反而越容易被人忽略,結­果像個隱形人一樣傷心過日子,內心越來越空虛,覺得沒有人了解我、在乎我。 你是這樣的人嗎?你一定要看看這則動畫! 動畫網頁:http://tinyurl.com/waleimovie07

【動畫】我們都在走 別忘記我們都是在一起的 彼此連結的 最有力量的練習 感受我們曾受過的疼愛與關懷 然後試著關懷周遭的人事物

環境,是你我他一起塑造成的 霸凌的問題形成是生態系統的問題(e.g., Espelage & Swearer, 2004),不單純是霸凌者的心理病理。 長期依循「個人內在心理」(intrapsychic)觀點的諮商訓練模式是否準備好「典範的轉移」(paradigm shift),能夠協助學校輔導教師學會如何(or敢)去處理系統(學校/家庭/社區)的病理或失功能??

任何人都可能成為加害人,也都可能成為被害人。」 校園的不安全感,使孩子覺得大人無法保護他們,他們需要自力救濟。漸漸地,他們嚐到了「人多勢眾」的好處,也體驗了「拳頭」的力量,因此就從受害者轉身一變,成為不折不扣的加害者。

「負向管教」 是霸凌問題真正的推手 孩子們會複製大人負向管教的行為模式,並且在同儕之間如法泡製表現出來 安全、尊重、友善、關懷的環境 如:肢體暴力、語言傷害、冷漠忽略、高壓權威、無理要求----。 安全、尊重、友善、關懷的環境 防制宣導 「正向管教」 溫馨家庭 友善校園 提供給孩子正面的典範,培養孩子自我負責、自我反思

霸凌問題解決之道:「教育」! 「霸凌問題可以解決!」 處理上採用「教育」觀點的手段,而不是「定罪」和「刑罰」。 倘若學生、家長、學校能積極面對這個問題 可以從面對的過程中,學習到正確的價值觀、人際相處的技巧、情緒的管理等等。 處理上採用「教育」觀點的手段,而不是「定罪」和「刑罰」。 用威權訓導的方式處罰犯錯的孩子,使他們心生怨恨,除可能煽動更多的人加入霸凌行列外,其手段也更是變本加厲。 反而讓被害者生活在恐慌當中,未來被威嚇時更不敢請求大人的協助。 

「當霸凌問題浮現時,當如何適宜的面對,才能真正的解決呢?」 原則和步驟要根基於「教育」原則 一方面重視受害者身心的保護,且針對他們的創傷安排心理治療 同時,也積極關心加害者,針對其不當行為進行輔導,使他們不再重複霸凌行為。

案例: 做他兄弟…打破他的屏障 原來小辰不是真正抗拒和人互動,打破他屏障的鑰匙就是要像兄弟或江湖味—這是他這幾年來的生存方式。

何人會欺負他人 ? 霸凌者 1.幼時經常在家被父母體罰(霸凌),因而到校找替代羔羊洩憤,長大後這種人也會打小孩,老婆. 2.在家被寵壞,易出現為所欲為,自我中心性格,對人施暴除能宣洩情緒,也能達到獲利目的. 3.成長於問題家庭,青少年時期出現自我認同障礙,當欺負同儕能帶來認同與成就感,被霸凌者就成為祭品.

何人易遭致霸凌? 被霸凌者 1、個性軟弱的父母易教出易受人欺負的自卑子女。當被霸凌者跟父母反應,軟弱父母通常不會積極處理,尤其這些孩子身型異常(太胖、太矮)、功課不佳(或特佳),都易遭霸凌。 2、輕忽子女在校生活的父母通常不會事前提醒可能被霸凌的各種因素,如愛告密、強出頭、標新立異。一旦子女被欺負,這些父母也同樣以輕忽態度處理。 3、父母未教導合群、尊重他人。子女易成為群體孤鳥,也正是被霸凌洩憤的有利目標。 4、從小未享受家庭溫暖的孩子,青少年期易結交異性朋友,其過程就可能因爭風吃醋,成為關係霸凌中的加害與受害者。

家長如何解決霸凌問題 1、培養親子間分享習慣,父母關心孩子在校作息,並鼓勵孩子說出困難。 2、若孩子提到被人霸凌,父母宜先了解原委。如不算嚴重,引導多方考量和思索因應的可能方法(培養獨立自主能力)。切記,要告訴孩子,父母會密切注意事態發展,讓孩子知道父母是最佳後盾 3、如事態嚴重且持續發展,應立即到校向導師反應(勿要求子女自行向老師反映,可能被當成抓耙子)。若導師無法解決,應向校長反應(提醒勿以記過、體罰了事,儘可能通知對方家長) 4、如校長仍不能解決,應要求校方通知對方家長到校協談。霸凌者通常怕家長知道。 5、如對方家長也束手無策(可能隔代教養,或父親為惡勢力),請考慮轉校。 6、即便孩子聲稱被霸凌,請家長們虛心評估自己子女或我們父母是否有檢討之處。如果外在的霸凌事件能帶來更深層的教育及親子調整,事件本身將更有意義。

霸凌~停 看 聽 ◎什麼是霸凌 較常被接受霸凌的定義是挪威學者Dan Olweus的定義: 霸凌是一種有意圖的攻擊性行為,通常會發生在力量(生理力量、社交力量等)不對稱的學生間。 較常被接受霸凌的定義是挪威學者Dan Olweus的定義: 「一個學生長時間並重複地暴露於一個或多個學生主導的負面行為之下。」 A student is being bullied or victimized when he or she is exposed, repectedly and over time, to negative actions on the part of one or more other students. (Olweus 1986 and 1991) http://ms1.bdjh.kl.edu.tw/~yenhen/1.htm

由此可知: 霸凌還有下列特點: 1.霸凌並非偶發事件,而是長期性且多次發生的事件。通常被霸凌的學生,會重覆發生,並不只一次地被欺負。 2.霸凌有多種形式。如:暴力霸凌(肉體上的欺凌行為)、言語霸凌(辱罵、嘲弄、惡意中傷)、社交霸凌(團體排擠、人際關係對立)、網路霸凌(以手機簡訊、電子郵件、部落格、BBS等媒介散播謠言、中傷等攻擊行為) 霸凌還有下列特點: 1、男孩與女孩同樣地都會有霸凌行為。 2、從學生的自我報告研究中發現,男孩比較會進行霸凌行為。 3、一般而言,男孩只會被男孩霸凌。女孩會被男孩及女孩霸凌。 4、言語霸凌是最常見的霸凌方式 5、男孩比較會使用暴力霸凌,女孩則是以散播謠言、社交霸凌為主。

在校受到欺凌的學生,可能發生逃學、輟學、成績下降、情緒低落,甚至帶武器到學校的負面行為,有些學生會變得非常萎縮或沮喪,有些則會有暴力傾向出現 ◎霸凌的種類:大致可區分為六大類 關係霸凌 言語霸凌 肢體霸凌 性霸凌、 反擊型霸凌 網路霸凌 在校受到欺凌的學生,可能發生逃學、輟學、成績下降、情緒低落,甚至帶武器到學校的負面行為,有些學生會變得非常萎縮或沮喪,有些則會有暴力傾向出現

一、關係霸凌:最常見,容易被忽視 關係上的霸凌是最常見,也是最容易被忽視的,通常是透過說服同儕排擠某人,使弱勢同儕被排拒在團體之外,或藉此切斷他們的社會連結,讓他們覺得被排擠。這一類型的霸凌往往牽涉到言語的霸凌,常會牽涉散播不實的謠言,或是排擠、離間小團體的成員。值得一提的是,此類霸凌伴隨而來的人際疏離感,經常讓受害者覺得無助、沮喪。

二、言語霸凌:肉眼看不到傷口,心理傷害大 很常見,主要是係透過語言來刺傷或嘲笑別人 這種方式很容易使人心理受傷,既快又刺中要害,雖然肉眼看不到傷口,但它所造成的心理傷害有時比身體上的攻擊來得更嚴重,而且言語上的欺負與嘲笑很可能是肢體霸凌的前奏曲。 心理師觀點:這樣的同學很可憐,習慣以這樣來獲得「安全感」,通常反映出內心是一個沒有被好好愛過的小孩,或沒有獲得親切指導的受忽略孩子。

三、肢體霸凌: 最令孩子恐懼 最容易辨認 另外,霸凌者通常是全校都認識的學生。 有相當具體的行為表現,通常也會在受害者身上留下明顯的傷痕,包括踢打弱勢同儕、搶奪他們的東西等。 另外,霸凌者通常是全校都認識的學生。 通常會隨著他們年紀的增長而變本加厲。 心理師觀點:這樣的同學很可憐,誤以為這樣可以獲得「安全感」和「尊敬」,便一直這樣,直用到長大,卻在工作、婚姻和親子關係中受挫,一輩子怨嘆人生不幸福!

四、性霸凌:校園裡大開黃腔 類似性騷擾、性暴力,包括 有關性或身體部位的嘲諷玩笑、評論或譏笑、對性別取向的譏笑: 如黃色笑話、波霸、飛機場、矮冬瓜、男人婆、娘娘腔、同性戀。 傳閱與性有關令人討厭的紙條或謠言: 孩子之間會流傳關於性的謠言,如誰和誰在廁所接吻,或是誰和誰發生性關係。

身體上侵犯的行為: 以性的方式摩擦或抓某人的身體,或是迫使某人涉入非自願的性行為中; 除嚴重的性侵害外,舉凡觸碰下體、屁股、胸部、脫褲子、 掀裙子、偷看上廁所、偷看換衣服 或是學童間流行的遊戲俗稱「阿魯巴」、「草上飛」、「千年殺」皆屬此類。

五、反擊型霸凌:受害者與加害者一線之隔 反擊型的霸凌 受凌兒童長期遭受欺壓之後的反擊行為 此類霸凌的結果有時相當可怕 有時是被霸凌時的自然回擊 有時是為了報復,對著霸凌者口出威脅 有時被罷凌的同學會去欺負比他更弱勢的人 此類霸凌的結果有時相當可怕 在美國甚至有孩子因受不了長期欺凌而攜槍至學校射殺同學與老師。

六、網路霸凌:速度快、管道多、殺傷力大 網路霸凌(cyber bully)行為包括: 分為下列三種: 孩子經常使用網路散佈謠言、留下辱罵或嘲笑的字眼等。 分為下列三種: 1.網路小搗蛋:已經做出一些會對別人造成傷害的玩笑舉動,但自己可能毫無自覺。 2.網路小混混:經常做一些危險、錯誤且應該受管教和約束的行為。 3.網路小霸王:重複且多次在網路上做出各種傷害人的舉動,而且已有犯罪之虞,需特別注意。

霸凌的成因: 一、模仿 青少年與兒童在心裡容易塑造楷模,明星、動畫人物、家長、老師都可以是對象。 但也有例外,在美國,白人跟黑人家庭中,家長採取體罰就有不一樣的效果 成長,就是學會懂得「掌舵」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http://1987dust.blogspot.com/2010/12/blog-post_30.html 一、根據研究,兒童與青少年的確會模仿電視節目(不管是哪一種)中的肢體暴力,但其實沒有嚴重到哪裡去(而且只是相關性研究),值得一提的是,許多富含教育效果的影片,反而更容易加強兒童的語言型攻擊,那些影片的脈絡大概是這樣:有大半時間的劇情是在鋪陳誰和誰起衝突,然後最後解決衝突,圓滿收場,但那個解決的過程只有最後短短幾分鐘。在影片衝突的過程中,會有許多語言上的攻擊行為,嚴重的可能是髒話,普遍來說則是尖銳的語言,像是「你一無是處」、「笨得像豬一樣」。這不是《海綿寶寶》而已,而是充斥在各種類型的動畫或影片中,相當常見。 二、對白人家庭來說,他們認為體罰是非常極端的手段,只有在小孩犯了極重大的錯誤時才能動用體罰,而這時候,父母通常會失去理智,小孩接收到的訊息是:這是完全無法被忍受的錯誤,自己在父母心中的地位被改變了。 黑人家庭則不同,對他們來說,體罰適用在大小事上,所以是稀鬆平常的,挨打是黑人文化社會中小孩成長的必經之路,這點跟台灣挺類似的,而黑人小孩中受挨打長大的,長期下來的確發現比較不容易變壞。黑人、白人體罰的態度,可能影響了小孩模仿的情形。就結果來說,白人家庭出現體罰,小孩模仿父母行為而出現暴力傾向,是比黑人家庭出現體罰來得多的(不過,不意味著黑人小孩長大以後就不會體罰自己的小孩,這是兩回事)。

二、青春期的自我探索 青少年經常誤以「肢體型攻擊以及關係型攻擊」來增加在同儕中獲得人氣,卻招致惡果。 青少年誤以為,肢體行攻擊是不配合師長的象徵,會讓人覺得攻擊者有獨立性、成熟的特質。但是,行為必有結果。 關係型攻擊的通常「目色很好」,所以善用社交手腕來獲得人際關係。但是,這通常反映出自己內心的自卑和不良的成長環境。

三、來自家庭的不安全感 健全的家庭關係可以讓小孩在外比較能合群 心理師的提醒: 小孩對父母間的關係非常敏感,若是裝出來的,很容易就會察覺。而時常爭吵並且避開小孩的家庭,小孩的焦慮會一直存在。 人與人相處,難免意見不一致,且人非聖賢,難免衝動。但是,重點在於師長們有無示範出「經過理解衝突而終至獲得協商」的解決過程,這樣孩子就會預期未來的衝突一樣能透過類似的方式獲得舒緩,心裡會安心得多。 心理師的提醒: 成熟…,就是學會「表達→理解→協商→遵守→珍惜」

四、對攻擊行為加以懲罰,反而可能會加劇攻擊問題 只有在幾項特殊條件下,懲罰(包含體罰)才能出現效果: (三項缺一不可) 在攻擊行為後立即施行懲罰 懲罰的強度足以改變攻擊者 懲罰作法一致,而且受罰者自覺懲罰公平且合理

成熟的關卡之一 生氣、憤怒、傷心、難過、害怕、恐懼、無奈或委屈等 遇到人生的各種挫折 要小小心心的『掌舵』,細想或請教… 怎麼樣做,才會讓自己愈來愈好 而不是一時有效,以後追繳

參考文章 推薦書:教室裡的惡魔 當他的老大(莫茲婷心理師) 霸凌~停 看 聽 作  者:山脇由貴子 譯  者:羊恩媺 出  版:平安文化有限公司 當他的老大(莫茲婷心理師) 霸凌~停 看 聽 http://ms1.bdjh.kl.edu.tw/~yenhen/1.htm 家長如何解決霸凌問題http://tw.myblog.yahoo.com/kaoooo-kaoooo/article?mid=266 家長為何過渡懲罰孩子http://tw.myblog.yahoo.com/kaoooo-kaoooo/article?mid=430&prev=434&next=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