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蛋白质的降解 及氨基酸的分解代谢
蛋白质的水解 氨基酸的代谢 氨基酸的分解 氨基酸的合成
一、 蛋白质的水解 外源蛋白质 吸收入 胞外酶 水解 氨基酸 蛋白质不能储备。 作为氮源和能源进行代谢。
? 水解 氨基酸 内源过期蛋白质 细胞内能有选择的降解“过期蛋白”,而不影响细胞的正常功能? 泛肽识别并在溶酶体中水解
泛肽 过期蛋白质 溶酶体 氨基酸 泛肽 泛肽 复合体
溶酶体 双层膜 各种水解酶 白细胞杀菌时被该细菌同样溶解 白细胞杀菌、细胞自溶也与之有关 游离于细胞质中,过于微小难以观察 被标记后的内源蛋白质 50~500nm 各种水解酶 双层膜 小分子单元 白细胞杀菌、细胞自溶也与之有关 游离于细胞质中,过于微小难以观察
提问:不同蛋白酶之间功能上区别可能有什么? 外切酶—氨肽酶 NH3+— NH3+— 特定氨基酸间 随机 内切酶 限制性内切酶 COO-— COO-— 外切酶—羧肽酶 最终产物—氨基酸
氨基酸代谢库:食物蛋白经消化吸收的氨基酸(外源性氨基酸) 与体内组织蛋白质降解的氨基酸(内源性氨基酸)混在一起,分布 于体内各处,参与代谢,称为氨基酸代谢库。
? ? 二、氨基酸的分解代谢 NH3、尿素、尿酸 CO2、H2O、ATP 氨基酸 四大物质、激素等 氨基酸的分解一般分三步: 合成 合成其他 ? 四大物质、激素等 二、氨基酸的分解代谢 氨基酸的分解一般分三步: 第一步:脱氨基作用,脱下来的氨基或转变为氨(NH3),或转化为天冬氨酸或谷氨酸的氨基。 第二步:氨与天冬氨酸的氮原子结合,成为尿素并被释放。 第三步:氨基酸的碳骨架转化为一般的代谢中间体。
? (一)脱氨基作用 定义:氨基酸失去氨基的作用叫脱氨基作用。 脱氨基作用是氨基酸分解代谢最主要的反应。 氨基酸脱氨基的主要方式: 转氨基(氨基转移)作用 氧化脱氨基作用 联合脱氨基作用 O O 脱氨酶 ? NH3 α酮酸
b. 氨基大多转给了α-酮戊二酸(产物谷氨酸) 1.转氨基作用 指α-AA和酮酸之间氨基的转移作用, α-AA的α-氨基借助转氨酶的催化作用转移到酮酸的酮基上,结果原来的AA生成相应的酮酸,而原来的酮酸则形成相应的氨基酸。 α-氨基酸 交换 三羧酸循环 丙酮酸 α-酮酸 逆过程 转氨酶 α酮戊二酸 α-氨基酸 α-酮酸 特点:a. 可逆,受平衡影响 b. 氨基大多转给了α-酮戊二酸(产物谷氨酸) 提问:为什么多转给α-酮戊二酸? 答案:来源有保证,谷氨酸可由氧化脱氨迅速降解产生α-酮戊二酸。
谷氨酸 + 丙酮酸 α-酮戊二酸 + 丙氨酸 天冬氨酸 + α-酮戊二酸 草酰乙酸 +谷氨酸 CH2 - COO- CH+NH3 CH2 - 转氨基作用举例 谷氨酸 + 丙酮酸 α-酮戊二酸 + 丙氨酸 天冬氨酸 + α-酮戊二酸 草酰乙酸 +谷氨酸 CH2 - COO- CH+NH3 CH2 - COO- C=O CH2 - COO- CH+NH3 CH2 - COO- C=O + +
转氨基作用的机制: 转氨酶的辅酶:迄今发现的转氨酶都以磷酸吡哆醛(PLP)为辅基,它与酶蛋白以牢固的共价键形式结合。
转氨酶(transaminase) / 氨基转移酶(aminotransferase) 催化氨基转移的酶,广泛存在于各组织中,以心肝脑肾含量较高。 重要的转氨酶有: 1). 2). 谷丙转氨酶(glutamic pyruvic transaminase, GPT) 〔 或 丙氨酶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 谷草转氨酶(glutamic oxaloacetic transaminase, GOT) 〔或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
哺乳动物细胞中氨基的集合作用是在细胞质中。起催化作用的酶是细胞质中的天冬氨酸转氨酶,该酶催化的转氨产物是谷氨酸。谷氨酸进入线粒体,谷氨酸或直接脱氨,或在天冬氨酸转氨酶作用下将α-氨基转移给草酰乙酸又形成天冬氨酸。在线粒体内,天冬氨酸是尿素形成时氨基的直接供给者,又可形成腺苷酸代琥珀酸。
查肝功为什么要抽血化验转氨酶指数呢? 提示:肝细胞中转氨酶活力比其他组织高出许多,是血液的100倍 抽血化验若转氨酶比正常水平偏高则有可能肝组织受损破裂,肝细胞的转氨酶进入血液。(结合乙肝抗原等指标进一步确定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转氨基本质上没有真正脱氨。
葡萄糖-丙氨酸循环,氨运入肝脏 肌肉中的氨基转移酶,可把丙酮酸作为它的-酮酸的载体。在它们的作用下,产物为丙氨酸,丙氨酸被释放到血液,经血液循环进入肝脏,在肝脏中经转氨作用又产生丙酮酸,通过葡萄糖异生途径形成葡萄糖,葡萄糖通过血液循环回到肌肉中,通过糖酵解作用降解为丙酮酸。称为葡萄糖-丙氨酸循环
? ! 定义:-AA在酶的作用下,氧化生成-酮酸,同时消耗氧并产生氨的过程。 2.氧化脱氨作用 脱氨酶——脱氢氧化酶 酶 2H+H+ H2O+H+ 2 α-酮酸 NH4+ 脱氢 亚氨基酸不稳定 水解加氧 酶——L-氨基酸氧化酶、D-氨基酸氧化酶 ? ! L-谷氨酸脱氢酶(专一催化谷氨酸脱氢分解及逆过程) 提问:那种酶作用最重要? 本应是L-氧化酶(大多数氨基酸都是L型),但该酶分布不普遍,活力低(pH=7),作用小。
AA氧化酶的种类 L-AA氧化酶:催化L-AA氧化脱氨,体内分布不广泛,最适pH10左右,以FAD或FMN为辅基。在动物体内仅分布于肝﹑肾,且活性不高,因此作用不大。 D-AA氧化酶:体内分布广泛,以FAD为辅基。但体内D-AA不多。 L-谷氨酸脱氢酶:专一性强,分布广泛(动、植、微生物),活力强,以NAD+或NADP+为辅酶。是别构酶,别构抑制剂:ATP﹑GTP、DADH;别构激活剂:ADP﹑GDP +NAD(P)H+NH3 CH2 - COOH CHNH2 +NAD(P)++H2O 谷氨酸 脱氢酶 C=O 体内(正) 体外(反)
有毒! NAD++H2O NADH+H++NH4+ L-谷氨酸脱氢酶 α-酮戊二酸 α-谷氨酸 谷氨酸氧化脱氨
若外环境NH3大量进入细胞,或细胞内NH3大量积累 氨中毒原理 若外环境NH3大量进入细胞,或细胞内NH3大量积累 三羧酸循环 丙酮酸 α酮戊二酸 L-谷氨酸脱氢酶 NAD++H2O NADH+H++NH4+ α-谷氨酸 α-酮戊二酸 ? α酮戊二酸大量转化 NADPH大量消耗 三羧酸循环中断,能量供应受阻,某些敏感器官(如神经、大脑)功能障碍。 表现:语言障碍、视力模糊、昏迷、死亡。
由于两种酶活性强,分布广,动物体内大部分氨基酸联合脱氨。 3. 联合脱氨————转氨与氧化脱氨的联合 由于转氨并不能最后脱掉氨基,氧化脱氨中只有谷氨酸脱氢酶活力高,转氨基和氧化脱氨联合在一起才能迅速脱氨。 1. 转氨酶与谷氨酸脱氢酶的联合脱氨基作用 NH4+ 产物 NADH+H+ α-氨基酸 反应物 α-酮戊二酸 NH3 2H α-酮酸 NAD++H2O 谷氨酸 转氨酶 L-谷氨酸脱氢酶 由于两种酶活性强,分布广,动物体内大部分氨基酸联合脱氨。 骨骼肌、心肌、肝脏和脑组织主要以嘌呤核苷酸脱氨基为主。
嘌呤核苷酸联合脱氨基 2 .嘌呤核苷酸循环(肌肉中的联合脱氨基方式) 反应物 NH3 NH3 NH3 H2O 产物 H2O H2O 次黄苷酸 天冬氨酸 反应物 H2O 谷氨酸 α-酮戊二酸 转氨酶 α-氨基酸 α- 酮酸 NH3 腺苷酸琥珀酸 产物 NH3 NH3 草酰乙酸 谷-草转氨酶 NAD+ NADH+H+ H2O 腺苷酸 延胡索酸 苹果酸 H2O
4、非氧化脱氨 还原脱氨基、脱水脱氨基、水解脱氨基、脱硫氢基脱氨基等。 (在微生物中个别AA进行,但不普遍) L-丝氨酸 CH2 COO- C-NH3+ = - CH3 C=NH2+ COOH CH2OH NH2-C-H C=O 丝氨酸脱水酶 +NH3 丙酮酸 -H2O +H2O α-氨基丙烯酸 亚氨基丙酸
CH2-CHNH2-COOH CH=CH-COOH +NH3 (OH) (OH) 由解氨酶催化 PAL L-苯丙氨酸 (酪氨酸) 反式肉桂酸 (反式香豆酸) 单宁等次生物 辅酶Q
?脱氨 NH3何处去呢? 5.谷氨酰胺和天冬酰胺的脱氨 谷氨酰胺 谷氨酰胺酶 NH3 H2O 谷氨酸 天冬酰胺与之类似。 上述两种酶广泛存在于微生物、动物、植物中,有相当高的专一性。 NH3何处去呢?
AA 胺类化合物 AA 胺类化合物 R1 COOH H-C-NH2 - H R2 O=C - R1 COOH H-C-N= C - H R2 6、脱 羧 基 作 用 专一性强 AA 胺类化合物 脱羧酶 (辅酶为磷酸吡哆醛) AA 胺类化合物 脱羧酶 (辅酶为磷酸吡哆醛) R1 COOH H-C-NH2 - H R2 O=C - R1 COOH H-C-N= C - H R2 + +H2O 醛亚胺 磷酸吡哆醛 CO2 H2O R1 H H-C-NH2 - H R2 O=C - R1 H H-C-N= C - R2 +
RCH2NH2+O2+H2O RCHO+H2O2+NH3 RCHO+1/2O2 RCOOH CO2+H2O 谷AA γ-氨基丁酸+CO2 天冬AA β-丙AA+CO2 赖AA 尸胺+ CO2 鸟AA 腐胺+ CO2 丝氨酸 乙醇胺 胆碱 卵磷脂 色氨酸 吲哚丙酮酸 吲哚乙醛 吲哚乙酸 胺类有一定作用,但有些胺类化合物有害(尤其对人),应维持在一定水平,体内胺氧化酶可将多余的胺氧化成醛,进一步氧化成脂肪酸。 AA RCH2NH2+O2+H2O RCHO+H2O2+NH3 RCHO+1/2O2 RCOOH CO2+H2O 尿素
7.NH3的转运与排泄 (1)氨的去路: 排氨生物:NH3转变成酰胺(Gln),运到排泄部位后再分解。(原生动物、线虫和鱼类) 重新利用合成AA: 合成酰胺(高等植物中) 嘧啶环的合成(核酸代谢)
NH4+ + Glu+ ATP Gln+ADP+Pi+H+ Gln+H2O Glu + NH4+ 以Ala转运(葡萄糖-丙氨酸转运:肌肉) (2)氨的转运(向动物肝脏的运输) 以Gln的形式(氨的主要运输形式): NH4+ + Glu+ ATP Gln+ADP+Pi+H+ Gln+H2O Glu + NH4+ 以Ala转运(葡萄糖-丙氨酸转运:肌肉) NH4++ -酮戊二酸+NADPH+H+ Glu+NADP++H2O Glu+丙酮酸 -酮戊二酸+Ala Ala+ -酮戊二酸 Glu+丙酮酸 Gln合成酶 Gln 酶 尿素循环 Glu脱氢酶 丙酮酸转氨酶 在肌肉 尿素循环 丙酮酸转氨酶 在肝脏
(3)尿素的形成——尿素循环(鸟氨酸循环) 消耗4ATP能量 氨基酸 (外来的或自身的) 部位——肝脏细胞 α-酮戊二酸 (转氨作用) H2O 谷氨酸 精氨酸 延胡索酸 尿素 鸟氨酸 谷氨酸 α酮戊二酸 NH4+ 2ATP CO2 精氨琥珀酸 鸟氨酸 Pi 2ADP+Pi+H+ 氨甲酰磷酸 Pi 瓜氨酸 转氨基—氨 瓜氨酸 AMP+PPi ATP
(三) 尿素循环的详细步骤 1. 氨基甲酰磷酸的合成(线粒体) 2. 瓜氨酸的合成(线粒体) 3. 精氨琥珀酸的合成(细胞质) 4. 精氨酸的合成(细胞质) 5. 精氨酸水解生成尿素(细胞质)
1. 氨甲酰磷酸的合成(线粒体) HCO3-+ 线粒体中的氨甲酰磷酸合成酶Ⅰ(CPS-Ⅰ) : 变构酶,变构激活剂: N-乙酰谷氨酸(AGA),用氨做氮的供体,参与尿素的合成。细胞质内还有两外一类氨甲酰磷酸合成酶,即氨甲酰磷酸合成酶Ⅱ(CPS- Ⅱ ),用谷氨酸做氮的供给体,参与嘧啶生物合成 。
CO2 + NH3 + H2O + 2ATP 氨甲酰磷酸 + 2ADP + Pi CPS-Ⅰ CO2 + NH3 + H2O + 2ATP 氨甲酰磷酸 + 2ADP + Pi (+) 精氨酸 (+) AGA合成酶 AGA 乙酰CoA + 谷氨酸
2. 瓜氨酸的合成(线粒体)
3、4.精氨琥珀酸和精氨酸的合成(细胞质)
5. 精氨酸水解生成尿素(细胞质)
总反应 尿素的两个氨基,一个来源于氨,另一个来源于天冬氨酸;一个碳原子来源于HCO3-,共消耗4个高能磷酸键,是一个需能过程,但谷氨酸脱氢酶催化谷氨酸反应生成1分子NADH;延胡索酸经草酰乙酸转化为天冬氨酸也形成1分子NADH。两个NADH再氧化,可产生5个ATP。
尿素合成的调节 1. 食物蛋白质的影响 : 高蛋白饮食→尿素合成速度↑ 2. CPS-Ⅰ的调节: 精氨酸↑→尿素合成速度↑ N-乙酰谷氨酸激活该酶 3. 尿素合成酶系的调节 精氨酸代琥珀酸合成酶 鸟氨酸氨基甲酰转移酶(肝细胞再生时,活性↓)
高血氨症 正常血氨浓度﹤0.6 μmol / L 血氨浓度↑ 高血氨症 常见原因:肝功能严重损害 尿素合成的酶缺陷
高等植物,以谷氨酰胺或天冬酰胺形式储存氨,不排氨。 鸟类、爬虫排尿酸 均来自转氨 不溶于水,毒性很小,合成需要更多的能量。 提问:为什么这类生物如此排氨? 水循环太慢,保留水分同时不中毒得付出高能量代价。 高等植物,以谷氨酰胺或天冬酰胺形式储存氨,不排氨。
6. α-酮酸的转化 (1)合成氨基酸(合成代谢占优势时) (2)进入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分解! (3)转化为糖及脂肪 生酮氨基酸 (只能转化为脂肪) 除亮氨酸、赖氨酸外的氨基酸可由?转化为糖。 糖异生
碳骨架的氧化(肝脏中) CoASH 柠檬酸 乙酰CoA 异柠檬酸 草酰乙酸 α-酮戊二酸 琥珀酰CoA 苹果酸 延胡索酸 三羧酸循环 丙氨酸 苏氨酸 甘氨酸 丝氨酸 半胱氨酸 碳骨架的氧化(肝脏中) 精氨酸 组氨酸 谷氨酰胺 脯氨酸 异柠檬酸 柠檬酸 延胡索酸 苹果酸 草酰乙酸 CoASH 三羧酸循环 乙酰CoA α-酮戊二酸 琥珀酰CoA 谷氨酸 丙酮酸 异亮氨酸 甲硫氨酸 缬氨酸 乙酰乙酰CoA 天冬酰胺 谷氨酰胺 苯丙氨酸 酪氨酸 亮氨酸 赖氨酸 色氨酸 苯丙氨酸 酪氨酸
三羧酸循环—焚烧炉
第二节 氨基酸的合成 由糖代谢中间产物转化而来。 非必需氨基酸 (10种) 糖 动物 蛋白质 氨基酸 必需氨基酸 (10种) 酮体 必需——分解不可逆,缺乏碳骨架供给。
微生物和植物可以合成所有类型氨基酸。 酵解 葡萄糖 色氨酸 苯丙氨酸酪氨酸 葡糖-6-磷酸 CO2+H2O 戊糖磷酸途径 组氨酸 色氨酸 苯丙氨酸酪氨酸 葡糖-6-磷酸 CO2+H2O 戊糖磷酸途径 组氨酸 核糖-5-磷酸 丝氨酸 半胱氨酸甘氨酸 3磷酸-甘油酸 亮氨酸 异亮氨酸缬氨酸 丙氨酸 酵解 丙酮酸 天冬氨酸天冬酰胺甲硫氨酸苏氨酸 草酰乙酸 谷氨酸 谷氨酰胺赖氨酸 精氨酸 脯氨酸 三羧酸循环 乙醛酸循环 α-酮戊二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