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艺美术史 主讲教师:康小花.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食育 菜單 1. 義大利麵 本日冠軍 2. 咖哩飯 NO.1 卡布奇諾咖啡 3. 乾煎香腸 NO.2 香草烤雞腿 4. 台式鹽酥雞 NO.3 蝦捲 6. 卡布奇諾咖啡 7. 香草烤雞腿 8. 蝦捲.
Advertisements

幼儿意外事故的预防和急救 第五章. 第一节 安全教育和意外事故 第一节 安全教育和意外事故 预防 预防 第二节 常用的护理技术 第二节 常用的护理技术 第三节 常用的急救技术 第三节 常用的急救技术.
富饶的宜昌. 小组合作学习一  说说家乡的物产有哪些。  1 、先独立思考。  2 、小组讨论, 2 号做记录。  3 、展示交流。
医学蠕虫 土源性蠕虫:发育过程中不需要中 间宿主 生物源性蠕虫:发育过程中需要中 间宿主 第三十六章 线 虫.
第五节 函数的微分 二、微分的几何意义 三、基本初等函数的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法则 四、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一、微分的定义.
颅骨及其连接 解剖学教研室 陈通. 一、颅的骨性构成:共 23 块。 1. 脑颅骨: 8 块。 成对 -- 顶骨、颞骨 不成对 -- 额骨、筛骨、蝶骨、枕骨.
人的头部结构 —— 头骨 一、头骨的形体结构 二、头骨的解剖结构. 头部的形体特征及其面部的协调 起伏,即是通过脑颅部与面颅部, 以及额、颧、上颌、下颌构成的四 个体块相互穿插关系构成的。 一、头骨的形体结构 头部的骨架形状 —— 立方体 1 、脑颅和面颅两部分。 脑颅呈卵圆形脑颅呈卵圆形,占头部的.
人的头部结构 —— 头骨 一、头骨的形体结构 二、头骨的解剖结构. 头部的形体特征及其面部的协调 起伏,即是通过脑颅部与面颅部, 以及额、颧、上颌、下颌构成的四 个体块相互穿插关系构成的。 一、头骨的形体结构 头部的骨架形状 —— 立方体 1 、脑颅和面颅两部分。 脑颅呈卵圆形脑颅呈卵圆形,占头部的.
食管癌病人的护理 上海交通大学护理学院 曹伟新 曹伟新. 学习目标 识记 识记 能正确叙述食管癌的病因和诱因 能正确叙述食管癌的病因和诱因 能简要概述常用于食管癌辅助检查 能简要概述常用于食管癌辅助检查 理解 理解 能正确描述食管癌病人的常见症状和体征 能正确描述食管癌病人的常见症状和体征 能简要概述食管癌的治疗原则.
第四章 原腔动物 又称假体腔动物:原体腔;完全消化系 统;体表具角质膜;原肾排泄系统;雌 雄异体。.
腹部仰卧前后位 (正位) 腹部仰卧前后位(正位) 摄影目的:观察尿路或腹腔脏器结石、 钙化及腹部包块、异物存留.
第 2 节人体和动物体的组成 江阴市长寿中学 徐利国. 细胞是怎样构成人体和动物体的? 器 官 由上皮组织、结 缔组织、肌肉组 织和神经组织按 照一定的次序构 成,并且以其中 一种组织为主, 能完成一定功能 的结构。
巴洛克风格 与 荷兰市民绘画. 巴洛克 一词源于葡萄牙语,意为 “ 畸形的 珍珠 ” 。它是崇尚古典美术的学者, 对不遵守古典美术规则的艺术风 格的一种贬称。巴洛克艺术发源 地是 17 世纪初的意大利,后传播 到比利时,西班牙等国。它表现 在建筑、雕刻、绘画等方面。
第二章: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本章重点: 大学生的生理发展特点 大学生心理发展基本特征 大学生心理矛盾及其对策.
生殖器、肛门与直肠检查 生殖器、肛门和直肠检查是全面体检的 一部分,有时对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但 某些病人不易接受此项检查,因此对有指征 的病人应耐心说明检查的目的、方法和重要 性,务必做到全面检查。被检查者若为女性, 男性医生必须有女医护人员或家属陪同检查。
《伤寒论》学习提要. ※ 要求背诵的原文 ( 共 120 条 )
中医外科学多媒体课件 --中医外科学总论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外科学科 1 中医外科学 范围、命名及术语.
歷 代 佛 像 之 美 — 隋唐佛像 ( 下 )— 鹿野苑藝文學會 吳文成會長編輯 唐代藝術家充分掌握圓 熟的寫實性技法,以豐 腴為美為特質,佛像面 容圓滿端祥,身軀雄健 飽滿,神情莊嚴而慈祥。 唐朝著名的藝術家如閻 立本、尉遲乙僧、吳道 子、周舫、楊惠之和宋 法智等,都參與佛教藝 術,是我國佛教造像的.
会 面 礼 仪 介绍礼仪 名片交换礼仪 握手礼仪 鞠躬礼 抱拳礼.
第四节 山地土地类型的研究方法 山地土地分类与平原土地分类有共性,但有更多的差异性,即山地土地分类有许多特殊性,因此单列出来论述.
照相机成像原理 透镜成像原理 镜头 (调节物距) 带胶卷的照相机 光圈 胶卷 (控制光线) (感光、成像)
台灣傳統戲劇 布袋戲.
景观规划的分类设计——居住区景观环境规划设计
芳香植物.
实验十二 耐力素质的测评 1 实验目的 掌握一般耐力、速度耐力、动力性力量耐力、静力性力量耐力各指标的测评意义;熟练掌握一般耐力、速度耐力、动力性力量耐力、静力性力量耐力各指标的测评方法。  2 实验器材 秒表、量尺.
运动损伤的原因与预防 深圳市罗湖中学 宋迎新.
妇科病史及检查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朱 琳.
工作项目三:城市轨道交通危险源、应急救援 任务六 伤害急救常识
中藥如何提升免疫力 補氣藥=黃耆、人參、白朮等。 補血藥=當歸、川芎、龍眼肉等。 補陰藥=地黃、麥門冬、何首烏。
牛剖腹产手术相关问题的探讨和术后不孕的预防
科學科技動手學 方潤華小學上午校
基本礼仪 一、礼仪基本原则 二、形象礼仪 三、交谈礼仪 四、礼貌用语 五、行为礼仪 六、礼仪细节.
飲食與中國遠古文化.
商品及人物拍摄技法.
肛裂 王雪.
孔 子 內湖國小導讀活動 四年級 唐代所作的孔子画像.
肌学 保山医专解剖教研室.
胚胎学各论 (一)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
地理高考备考习题选取的原则与技巧 乐山外国语学校 万里历
先天性斜颈病人的护理 主讲人:张洁静.
交通安全 腳踏車.
养牛与牛病防治 张加力.
行管专科“社会调查”和“毕业论文”的说明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变化的量 方兴镇中心小学校 胡健.
磁浮列車創作大賽.
病例四讨论 06中西医临床 第十组 组长 唐媛 组员 杨东山 秦思 李瑛 包继明 邹小虎.
海米 海米看起來真像韭菜.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众数的认识 城关区民勤街小学 牟国卿.
众 众 数 槐店乡完全小学.
本方案内外结合、治标治本。可彻底解决效果慢、易反弹问题
中藥如何提升免疫力 補氣藥=黃耆、人參、白朮等。 補血藥=當歸、川芎、龍眼肉等。 補陰藥=地黃、麥門冬、何首烏。
浅谈心理知识 在思品课堂中的应用 朱台中学 周新静.
护士服务礼仪规范.
巫山职教中心欢迎您.
临沭县中医院惠民措施 单病种限价 2010年5月10日.
動物小檔案 ☆目錄☆ ★1:名字、大頭照 ☆2:類型 ★3:外型特徵 ☆4:運動方式 ★5:喜歡吃的東西 ☆6:維持體溫的方法
腧穴的强身保健法 福建省人民医院 针灸康复科 林源主任医师.
大学生生理健康 主讲:曲晨菲.
第十六章 性犯罪 第一节 强奸 一、定义:男子违反妇女的意愿,采用暴力、胁迫、利诱、欺骗、药物或其它手段,使其不敢或不能抵抗,强行与之发生婚姻以外的性交行为称为强奸。对发育不全,不满14周岁的幼女、意识丧失、精神病发作阶段的患者或弱智病人等女性,不论本人是否同意而实施奸淫、性交者,均以强奸论罪。
中医外科学多媒体课件 --皮肤病 风热疮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
有 效 教 学 在 物 理 学 科 中 的 实践 初 探 王 克 诚
飛行的原理(1) 竹蜻蜓製作 指導老師:蘇葦晟老師.
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
餐饮服务与管理 第五章 餐饮原料管理.
中国经济史 第四章 古代社会的财政、货币与金融 中国经济史.
完美的比例 教材設計者:利澤國中劉凱元老師.
奈米小丸子 1.設計理念 2.預期達到目標 3.教學活動簡介 教育部顧問室奈米科技人才培育計畫 台北市東門國小王素慧老師編製.
第二讲 氏族时代.
第二章 青铜时代.
草地上常見的動物 編寫:張文麗老師.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中国工艺美术史 主讲教师:康小花

第五章 隋唐工艺美术 主讲教师:康小花

第四节  陶瓷工艺

第四节 陶瓷工艺 1、青瓷。 隋唐五代最著名的窑为越窑与邢窑。 第四节  陶瓷工艺 1、青瓷。 隋唐五代最著名的窑为越窑与邢窑。 越窑是中国古代南方青瓷窑。窑所在地主要在今浙江省上虞、余姚、慈溪、宁波等地。因这一带古属越州,故名。生产年代自东汉至宋。越窑代表了唐朝青瓷的最高水平,工艺精湛,居全国之冠。 青瓷是我国著名传统瓷器的一种。唐代越窑、宋代龙泉窑、官窑、汝窑、耀州窑等,都属于青瓷系统。 青瓷色调的形成,主要是胎釉中含有一定量的氧化铁,在还原焰气氛中焙烧所致。但有些青瓷因含铁不纯,还原气氛不充足,色调便呈现黄色或黄褐色。

第四节  陶瓷工艺 青瓷在唐朝的评价比较高,这和唐朝的饮茶风尚关系密切,其瓷质、造型、釉色之美,深受饮茶者的喜爱。饮茶风尚又影响了越窑青瓷的制作。唐朝文学家、中国茶圣陆羽,在所著《茶经》中评价全国各地生产的茶具,将越窑青瓷产品排在首位。越窑青瓷明彻如冰,晶莹温润如玉,色泽青中带绿,与茶青色相近,当时诗人赞美青瓷“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陆龟蒙),“越甄秋水澄”(许浑)等。越窑普遍使用素划纹、堆贴等装饰方法,题材有花卉、人物、鱼、兽、鸟等。

第四节  陶瓷工艺 越窑青瓷

第四节  陶瓷工艺 越窑青瓷

第四节 陶瓷工艺 “秘色瓷” 巧剜明月染春水, 轻施薄冰盛绿云。 第四节  陶瓷工艺 “秘色瓷” 巧剜明月染春水, 轻施薄冰盛绿云。   越窑在晚唐五代时生产“秘色瓷”。 “秘色瓷”是越窑烧制的供御之物,是越窑青瓷中的上品。从釉色来说,五代早期以黄为主,滋润光泽,呈半透明状,青绿的比重较晚唐有所增加,以后以青绿为主,釉面青碧,晶莹润泽,有如湖面一般清澈碧绿。

第四节  陶瓷工艺 2、白瓷 邢窑在北方河北,主要制造白瓷,代表了当时白瓷的最高水平。白瓷是我国传统瓷器的一种。瓷坯含铁量低,生坯挂釉,施以纯净透明的釉,釉料中没有或只有极微量的呈色剂,入窑经过高温火焰烧成素白瓷器。成熟的白瓷到隋代才出现。隋代白瓷巳较普遍,唐代达到极盛时期。邢窑所产的白瓷,胎质细润,器壁坚而薄,器型稳厚,作风朴素,不带纹饰。

第四节  陶瓷工艺 邢窑白瓷

第四节  陶瓷工艺   陆羽在《茶经》中对邢窑白瓷和越窑青瓷作了比较:“越瓷类玉,邢瓷类银,越瓷类冰,邢瓷类雪”。唐朝形成了“一南一北”,“一青一白”,“南青北白”瓷器制造格局。

第四节  陶瓷工艺 3、唐三彩 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铅釉的多色釉陶器,是唐代驰名中外的重要陶瓷产品,因常采用黄、绿、褐等色釉,在器皿上形成色彩斑斓的色釉装饰,称为三彩,实际上色彩丰富,变化无穷,不只是三种颜色。 唐三彩种类很多,有人物、动物、碗盘、水器、酒器、文具、家具、房屋等。较为出色和世人喜爱的是马俑、人物俑。马俑有栩栩如生的各种姿态。人物造型有妇女、文官、武将、胡人、天王等。 唐三彩造型与雕塑结合,常作为陪葬冥器。

第四节  陶瓷工艺 唐三彩

第四节  陶瓷工艺 唐三彩

第四节  陶瓷工艺 4、釉下彩瓷器 唐代已经生产出釉下彩瓷器。当时的长沙窑又称铜官窑,是我国最早制作釉下彩瓷的地区之一。铜官窑釉下彩装饰以斑点彩饰为主,在青釉瓷器上以褐彩或蓝绿彩料点绘成花草纹样。褐色彩料是以含铁量高的矿物原料为色料,蓝绿彩料是以含氧化铜的矿物原料作色料。

第五节  书籍装帧

第五节  书籍装帧   古代中国书籍的制作材料,先后采用过竹、木简、版牍、缣帛,最后采用了纸张。隋唐时期书籍装帧形式有了重大的变化。

第五节  书籍装帧 1、梵夹装   梵夹装就是专指古印度用梵文书写的贝叶经的装帧,其方法是将刻写好经文的贝叶,依次摞成一摞,在其上、下各夹配一块与贝叶经大小相同的竹片或木板,并在夹板上打洞,用绳索穿洞结扣 。从严格意义上讲,中国书籍不用贝叶书写,因此没有梵夹装。但梵经译汉之后,特别是译成中国的少数民族语言之后,其用纸张书写或雕印的经页,也有仿效贝叶经的。这种经集数页摞成一摞之后,也有上、下用木板相夹,而后用绳索、布带相捆的。虽然不是贝叶经的梵夹装,但显然是对梵夹装的模仿,故亦称为梵夹装。

第五节  书籍装帧 2、旋风装   旋风装是中国古代图书的一种装订形式之一,亦称“旋风叶”、“龙鳞装”。唐代中叶确知有此种形式。关于旋风装的形制,学术界有两种看法。

第五节  书籍装帧   (1)旋风装是将经折装的书再用一张纸一半把书的第一页粘起来,另一半把书的最后一页粘起来,整张纸把书的第一页和最后一页连同书背一起包起来。

第五节  书籍装帧   (2)旋风装是抄书时,先一页一页的抄写,然后再依次序象鱼鳞一样一页一页地粘在一张卷轴式的底纸上,收卷时,书页鳞次朝一个方向旋转,宛如旋风,所以又称为旋风卷子。其特点是便于翻阅,利于保护书页。这种装订形式卷起时从外表看与卷轴装无异,但内部的书页宛如旋风,故名旋风装;展开时,书页如鳞状有序排列,故又称龙鳞装。依照这种看法,旋风装由卷轴装演变而来,旋风装是我国书籍由卷轴装向册页装发展的过渡形式。

第五节  书籍装帧 3、经折装

第六节  金属工艺

第六节  金属工艺 1、青铜镜 唐朝是我国铜镜发展史上,又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是铜镜发展的繁荣时期。千秋节日“群臣皆献宝镜”给唐明皇,以示祝颂,可见铜镜在唐朝的生产数量之大,工艺之美。 隋唐铜镜在铜质的合金中加大了锡的成份,在铜镜的质地上就显得银亮,既美观又适用。 在铜镜的造型上,除了继续沿用前代的圆形、方形之外,各种各样的花式镜、有柄手镜大量出现。所谓花式镜,就是以盛开花型的平视轮廓作为铜镜的造型轮廓。由于花瓣的多少有八花镜,六花镜,四花镜等。常见的八花镜根据边缘变化,人们又区分为葵花式和菱花式。

第六节 金属工艺 镜型的大小尺寸,也有极大的伸缩余地,小自二寸左右大可至一尺二寸左右。 第六节  金属工艺 镜型的大小尺寸,也有极大的伸缩余地,小自二寸左右大可至一尺二寸左右。 铜镜造型的发展变化,也影响到镜背装饰的变化。海马祥鸟瑞兽葡萄等纹样非常盛行,是隋唐铜镜装饰中的重要类型。还有大量反映人民生活,吉祥、快乐的理想等主题纹饰,如月宫、瑞花、对鸟、盘龙、仙人、山水等,题材新颖,纹饰华美。 制作工艺有精工细致的金银平脱、螺钿等。 无论艺术风格或工艺手法,唐代铜镜艺术都呈现出浓郁“盛唐气象”。

第六节  金属工艺 2、金银器 金银器的功用,除了满足陈设观赏、日常生活所需,还在于它的特殊价值所产生的社会功能。金银及其器物广泛运用于馈赠、供奉、赏赐、赋税,作为对外交往、经济制度、政治斗争的媒介物,直接参与社会生活甚至重大政治生活。 金银是贵重金属,硬度适中,具有延展性,易锤打成形,又有亮丽的天然色泽,且不易氧化变色,是制作工艺品的良好材料。自从人类发现、认识了金银之后,就将其加工成为各种金银制品。

第六节 金属工艺 我国的金器银制品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艺术传统,考古资料证明,我国使用金器的时间始自3000多年前的商代。 第六节  金属工艺 我国的金器银制品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艺术传统,考古资料证明,我国使用金器的时间始自3000多年前的商代。 银的使用历史较晚,目前所见的春秋时期银错铜兵器,是最早用银的实例。 金银器皿出现较晚,汉以前少见,至唐代才开始有较多发现,唐代金银器是古代工艺美术中绚丽的瑰宝。

第六节  金属工艺   目前所出北朝及唐代前期的部分金银器皿的造型、纹饰大多具有波斯萨珊王朝金银器的风格,说明曾受到波斯金银器的影响。纹饰以花鸟为多。工艺精湛,唐代已普遍使用了板金、浇铸、焊接、切削、抛光、铆、镀、锤打、刻凿、镶嵌等技术,制作数量巨大。   唐鎏金银龟茶盒是法门寺出土的茶具。唐代饮茶,先要将饼茶经炙、碾成细末,再过罗筛分后煎茶。这件银龟茶盒的功用是贮存茶末,属贮茶器具。龟甲为盖,盖甲上有龟背纹,整体造型维妙维肖。盖与腹焊有圆子母口相接。 首、腹及四足中空加焊。尾部焊接。腹部供贮放碾碎的饼茶细末。取茶时,既可揭盖(甲)舀取,也可以从龟口中倒出,十分方便。

第六节  金属工艺   赤金走龙,唐,共12个,高2-2.8cm,长4cm,1970年西安市何家村出土,金质。龙身铸成,四足铆接。昂首拖尾,作行走状。头上有两长角,折曲于脑后,圆眼深目,两颌张开,颌腮部位饰长鬃纹样。劲弯二曲,身上鼓,尾下拖,末端上卷,四肢粗长,呈各种行走姿态,除其背脊和尾脊饰有长髭纹样外,满身皆饰深凹的点纹;似用錾头插点而成。金龙形象生动,小巧玲珑,是精美的金制品,也是唐代金银器中罕见饰物。

第六节  金属工艺

第六节  金属工艺

第七节 隋唐家具

第七节 隋唐家具   在家具方面,隋唐时代,使用床(榻)和席地而坐与的习惯依然广泛存在。但另一方面,垂足而坐的习惯,在隋唐时期从上层阶级起逐步普及全国,中国人逐步的改变了自己的生活习惯,高型家具已经发展起来,后世家具的类型在唐末五代之间几乎全部具备。据敦煌壁画和五代《韩熙载夜宴图》所示,已有长桌、方桌、长凳、腰圆凳、扶手椅、靠背椅、圆椅等,出现了多人列坐的长桌及长凳。家具的式样简明、朴素、大方,桌椅的构件有些做成圆形断面,既切合实用,线条也柔和流利。

第七节 隋唐家具   魏晋至隋唐五代时期,屏风的使用较前代更加普遍,屏风开始向高大方面发展,盛行书画屏风,不但居室陈设屏风,就连日常使用的茵席、床榻等边侧都附设小型屏风。这类屏风通常为三扇,屏框间用钮连接,人坐席上,将屏风打开,左、右和后面各立一扇。折叠屏风的特点主要轻巧灵便。也有六扇屏风,以及不受数量限制的连屏,可以根据需要随意增加。还有的屏风双面有图,可以随意陈设。屏风成为人们起居活动和家具布置的背景,使室内空间处理和各种装饰开始发生变化。

第七节 隋唐家具 《韩熙载夜宴图》

第八节 隋唐建筑

第八节 隋唐建筑 隋、唐至宋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 期,也是我国古代建筑的成熟时期。无论在 城市建设、木架建筑、砖石建筑、建筑装 第八节 隋唐建筑 隋、唐至宋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 期,也是我国古代建筑的成熟时期。无论在 城市建设、木架建筑、砖石建筑、建筑装 饰、设计和施工技术方面都有巨大发展。

隋(581年~618年) 第八节 隋唐建筑 1、建筑上主要兴建都城——大兴城和东都洛阳,以及大规模的宫殿和苑囿,并开南北大运河、修长城等。 第八节 隋唐建筑 隋(581年~618年) 1、建筑上主要兴建都城——大兴城和东都洛阳,以及大规模的宫殿和苑囿,并开南北大运河、修长城等。 大兴城是隋文帝时所建,洛阳城是隋炀帝所建,这两座后被唐继承并进一步充实发展而成为东西二京,也是我国古代宏伟、严整的方格网道路系统城市规划的范例。其中大兴城又是我国古代规模最大的城市。

第八节 隋唐建筑 隋(581年~618年) 2、隋代留下的建筑物有著名的河北赵县安济桥,它是世界上最早的敞肩拱桥(或称空腹拱桥),建造者是李春。这种空腹拱桥不仅可减轻自重,而且能减少山洪对桥身的冲击力,技术上、造型上都达到很高的水平。

第八节 隋唐建筑 唐(618年~907年) 终唐之世,仍不愧为我国封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高潮时期。 建筑技术和艺术也有巨大发展和提高。唐代建筑主要有下列特点: 1、规模宏大,规划严整。 唐朝首都长安是隋代规划兴建的,但唐继承后又加扩充,使之成为当时世界最宏大繁荣的城市。长安城的规划是我国古代都城中最为严整的,它不仅影响到渤海国东京城,而且还影响到日本平城京(今奈良)和后来的平安京(今京都)。

第八节 隋唐建筑 2、建筑群处理俞趋成熟。 3、木建筑解决了大面积、大体量的技术问题,并已定型化。 第八节 隋唐建筑 2、建筑群处理俞趋成熟。 大明宫的布局和唐乾陵的布局善于利用地形和运用前导空间与建筑物来陪衬主体的手法,正是明清宫殿、陵墓布局的渊源所自。 3、木建筑解决了大面积、大体量的技术问题,并已定型化。 当时的木构架--特别是斗拱部分,构件形式及用料都已规格化,唐朝已有了用材制度。以某一断面尺寸为基数计算,用才制度出现反映了施工水平的进步,加速了施工速度等,对建筑设计也有促进作用。 4、砖石建筑有进一步发展,主要是佛塔采用砖石构筑 者增多。

第八节 隋唐建筑 1、都城 利用南北中轴线控制城市,东西对称,方整规则,宛如棋盘。东西大街14条,南北大街11条。城内被街道分为114坊。实际为108坊。宫城位于全城最北的中部,内部有皇上听政和居住的太极宫、西部宫人居住的掖庭宫和东部太子居住的东宫组成。皇城在宫城以南,通过一条宽220米的横街与宫城相连。

唐长安与洛阳的规划影响到日本和高丽,日本的平安京(京都)、平城京(奈良)的规划均模仿唐长安城。 日本平安京 日本平城京

第八节 隋唐建筑 2、宫殿 由隋入唐,没有经过毁灭性的战争,所以唐建成后,不管长安还是洛阳都沿用了隋代的旧宫。在唐贞观八年才为太上皇李渊建造了永安宫,后改名为大明宫。此宫后来一直扩建和整修,成为了唐代主要的朝会和帝王居住的场所。大明宫高踞在长安东北的龙首原上,平面呈不规则的长方形,群殿依山而建,气势磅礴,可以俯瞰整个长安城。大明宫分内朝和外朝,外朝最为宏大,在轴线南端依次坐落着含元殿、宣政殿和紫宸殿,在各殿左右还建有对称的宫殿楼阁等配套建筑。内廷主要供皇帝及嫔妃们居住和游宴之用。

唐大明宫含元殿 这座含元殿是大明宫中的外朝所在地,重檐庑殿顶单层建筑,两侧还建有翔鸾、栖凤两阁,殿前有长长的龙尾道共分为七段,并逐渐降低。整个建筑加上龙尾道相呼应,气势恢宏,充分显示出大唐的繁盛与威仪。

大明宫麒麟殿复原图 这座在太液池西部高地上的建筑群因建筑于唐麟德年间而得名,它是皇帝举行宴会、观看杂耍和作佛事的地方。整个宫殿由纵向的三座殿阁组成,三殿的两侧还有建筑在高台之上的亭台和楼阁等。

第八节 隋唐建筑 3、陵墓 继承: 1、筑神墙,神墙四面辟门的制度。 2、六朝陵墓神道的做法,并将神道延长。 开创 1、帝后合葬制。 第八节 隋唐建筑 3、陵墓 继承:  1、筑神墙,神墙四面辟门的制度。  2、六朝陵墓神道的做法,并将神道延长。 开创  1、帝后合葬制。  2、以山为陵,凿山为穴。 3、以山为阙 4、设两重围墙,内围墙在陵丘四周。

唐乾陵 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合葬墓,在今陕西乾县梁山。陵园整体模仿长安城的布局,以梁山主峰为陵,有方形的陵墙,四面各辟一门。在南门约四公里长的神道上设三道门阙。

唐永泰公主墓 这座由前后两个墓室组成的地下宫殿采用的是拱顶,在砖砌的甬道、墓室以及穹顶上都绘有精美的壁画,而且各部分壁画都有其各自的题材,尤其以各式的宫女更为多彩动人。

第八节 隋唐建筑 4、住宅 隋唐时期的住宅在形式上有严格的等级制度。在房屋的整体布局上,出现了两种形式: 第八节 隋唐建筑 4、住宅 隋唐时期的住宅在形式上有严格的等级制度。在房屋的整体布局上,出现了两种形式: 1、贵族的宅第有用直棂窗的回廊连接而成的四合院,也有用回廊组成的庭院。 2、乡村的住宅有以房屋相围绕,构成平面呈长方形的四合院,以及茅屋和木篱围合而成的三合院。 敦煌莫高窟的壁画

第八节 隋唐建筑 5、园林 隋唐时期我国的园林大约可以从三个方面论述其发展的情况:帝王宫苑繁盛,兴建了大批的大内御苑,离宫御苑和行宫御苑;私家园林兴建频繁,出现了一批优秀的私家园林代表;城市及其近郊的风景明显得到发展。 洛阳西苑 长安城禁苑 芙蓉园 王维的辋川别业

第八节 隋唐建筑 6、宗教建筑 隋唐时期是中国宗教发展的重要时期,由于统治者的大力推崇,使宗教建筑成为当时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寺庙 第八节 隋唐建筑 6、宗教建筑 隋唐时期是中国宗教发展的重要时期,由于统治者的大力推崇,使宗教建筑成为当时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寺庙 唐代后期因佛教无度发展,在唐武宗时期进行了灭法,使得唐代佛寺、殿塔受到破坏。以至于唐代的建筑留存至今的很少。 唐代佛寺留存至今只有三座,它们都在山西,依次为五台山的南禅寺大殿、佛光寺大殿和平顺天台庵。

佛光寺大殿 佛光寺为庑殿式屋顶,屋面平缓并配有长长的出檐。尽显柔和之美。最有研究价值的是大殿的木构架,木构架为殿堂型。巨大的斗拱是屋檐下的主要结构,它的高度达到了檐柱的一半,并且一跳接一跳的叠加向外向上,形成了长长的出檐。其出跳层数之多和出檐距离之远,在我国古建筑的斗拱中处于第一位。大殿共有七种斗拱,这座殿堂是我国古建中的登峰之作。

平顺天台庵 南禅寺大殿

第八节 隋唐建筑 6、宗教建筑 2) 佛塔 佛塔在外形方面以楼阁式塔、密檐式塔、单层塔为主。塔的平面大多数都是方形的。修建佛塔的材料仍以木材和砖石为主。

山西唐代明慧大师塔,这是一座单层石塔,方形基座上有经过装饰的须弥座,再向上是塔身部分有雕刻的门窗及天神像,最上部是逐层缩小的四塔顶,是建筑与雕刻的完美结合之作。 江南南京唐代栖霞寺舍利塔,这是一座平面呈八角形的五层密 檐式石塔,它的特别之处在于塔的基座周围环绕有栏杆,而且 对须弥座进行了细致的雕刻,塔身每层还都刻有各式的佛塔。

第八节 隋唐建筑 6、宗教建筑 3) 石窟 凿制石窟寺在隋朝恢复,在唐朝更是达到了顶峰。唐代主要是在敦煌和龙门两地开凿石窟。

龙门石窟 敦煌石窟

第八节 隋唐建筑 小 结 隋唐时期是我国在各个方面都空前发达的一个时期,建筑也不例外。规模超大而且整齐规整的都城,富于各地特色的地方城市,气势磅礴的各式宫殿和皇家园林,数量众多的宗教建筑;贯通南北的大运河,还有设计、建造具佳的传世石桥,都是那个空前繁荣的时代给我们留下的珍贵遗产。

谢 谢 大 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