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多媒体教学课件 (之五) 导入新课 作者简介 并 解题 自读目标 自读教学指导过程 布置作业
诗歌欣赏: (其一) 这几首诗歌的作者是晚唐 时期的诗人杜牧。从这几 首诗歌中我们约略可以知 道:杜牧善于将个人对国 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熔铸 1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 (其一)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2 江 南 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3 泊 秦 淮 烟笼寒水月笼纱,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4 山 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这几首诗歌的作者是晚唐 时期的诗人杜牧。从这几 首诗歌中我们约略可以知 道:杜牧善于将个人对国 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熔铸 于诗情画意之中。他的诗 歌作品与晚唐气象紧密结 合,同样也体现了诗歌的 现实主义传统精神。
杜牧: 《阿房宫赋》: 不但是晚唐时期的杰出诗 人,也是那个时期著名的“文 赋”和古文大家。诗歌方面, 人称为“小杜”,与李商隐并 不但是晚唐时期的杰出诗 人,也是那个时期著名的“文 赋”和古文大家。诗歌方面, 人称为“小杜”,与李商隐并 称为“小李杜”。古文方面, 多为针砭时事的作品。在“赋” 这种文体由骈骊趋向散文化的 进程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 “唐宋古文运动”中自觉的用 古文的写作方法作赋,形成了 区别于“汉赋”、“骈赋”和 “律赋”的独特文体“文赋” 。 《阿房宫赋》: 历来被人们视为“文赋” 的开先河之作,典范之作。
自 读 目 标 1.通过反复诵读,体会“文赋”的文体特征; 2.重点研读“体物”部分,注意描写的层次; 自 读 目 标 1.通过反复诵读,体会“文赋”的文体特征; 2.重点研读“体物”部分,注意描写的层次; 3.细致的研读“写志”部分,体会其与“体物”部分之间的关系; 4.较为具体的体味“文赋”语言的表现力。
思考: 1.全文共四段,主要采用了哪些表达方式?这四段之间的内容和 结构关系是怎样的? 2.请用原文中的一个字来概括作者的写作目的。
第一段补充注释: 蜀山兀--形容词用作动词,指高高的蜀山变秃了。 骊山北构而西折----“骊山”,名词作状语,从骊山。 “北”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北。 未云何龙--名词做动词,出现龙。 下句中的“虹”用法同此。 复道行空--通过空中。 高低冥迷--“冥”,昏暗。“迷”,分辨不清。
本段语言极富表现力: 多少楼台烟雨中 “毕”、“一”、“兀”、 “出”四个字揭示了秦始皇 统一中国以后的骄纵享乐, 饱含着几十万劳动者的无数 “毕”、“一”、“兀”、 “出”四个字揭示了秦始皇 统一中国以后的骄纵享乐, 饱含着几十万劳动者的无数 辛苦和血泪,寓情于叙,爱 憎强烈。“覆压”言其广, “隔离”言其高,“构”、 “折”、“走”、“流”, 又使巨大的建筑群动了起来。 以龙喻桥,以虹喻道,再配 上“卧波、行宫”,将静物写活。又故作疑问,构成对句,意境迷离。“歌台、舞殿”互文,又突出反映了受尽欺凌和侮辱的宫女们的痛苦心情。 这些极富表现力的语言下文揭露秦始皇骄奢淫逸的生活作了铺垫。 多少楼台烟雨中
第二段补充注释: 绿云--形容女子的头发黑润而稠密。 不得见者三十六年--“三十六年不得见之者”的省略和 倒装。“三十六年”是时间状语后置,省略的“之” 指代秦始皇。 燕赵之收藏--动词用作名词,收藏的金玉珠宝。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鼎”、“玉”、“金”、“珠” 为名词作状语,“铛”、“石”、“块”、“砾”是 名词用作动词。
长安回望绣成堆
第三段补充注释: 秦爱纷奢--豪华。 参差--长短不齐。 直栏横槛--栏杆。 独夫--失尽人心的君主。 戍卒叫--“戍卒”,守卫边疆的士兵; “叫”,呐喊。 可怜--可惜。
本段语言同样具有极强的表现力: 以“嗟乎”开头,转入议论。先说人心相同,应该互相体谅。一句设问是对秦始皇穷奢极欲、强取豪夺的有力谴责。接着,摆出秦始皇的罪证,以六个排比分句,运用比喻,紧紧扣住阿房宫,进行强烈的对照描写,绘出了一幅幅秦始皇“劳民伤财”的触目惊心的图画。最后三句将独夫的骄固与人民之怒形成鲜明对照,说明了秦灭亡的到来的必然性--“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这些短句相连,短促有力,生动的表现了秦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之速,摧枯拉朽之势,火山爆发之烈。“可怜焦土”又与上文的壮丽描绘形成鲜明对照,再一次为下文的议论造势。
说说秦(包括六国在内)灭亡的原因到底是什么?作者写作的目的又是为了什么? 研读第四段,要求: 说说秦(包括六国在内)灭亡的原因到底是什么?作者写作的目的又是为了什么? 其原因是“不爱其人”。 其目的是“鉴”,即:借古讽今,要唐帝国吸取秦亡的教训,向唐敬宗提出委婉的警告。 商女不知王国恨,至今犹唱后庭花
讨论: 《阿房宫赋》、《过秦论》《六国论》相比较, 它们在立论上的共同特点和独创性表现在哪里? 共同特点是:都以秦与六国的兴亡为论题,都针对当时朝政 有为而发,规劝当政者要引以为鉴。 各篇的独创性是: 1、贾谊论秦亡,在历史上首先揭示了秦亡的根本原因是 “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的道理。 2、苏洵论六国之亡,第一次从“六国破灭”的内部因素 的角度来立论,对这些内部因素的分析又是全方位的,涉及 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多方面,而且处处显示了自己的 独到见解。 3、《阿房宫赋》,可以说是用赋的形式来写议论文,这 写法本身就具有独创性;其次,作者选择了一个具体、形象 的事物作为立论的角度,把阿房宫作为秦始皇骄奢淫逸的象 征,作为秦始皇压榨人民的见证,作为秦王朝覆灭的标志, 这种立论的方式更具有特色。
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思考和练习》第二、 三、四、五题; 2、熟读全文,尽量背诵全文。
再见 授课人:马鞍山第二中学语文组陈仓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