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上腺素能受体: (1) 受体( 1和 2)- G蛋白偶联受体 分布:交感节后纤维支配的效应器膜上 效应:以兴奋为主-子宫、血管、瞳孔括约肌收缩 小肠平滑肌抑制-舒张。 阻断剂:酚妥拉明阻断1和 2; 派唑嗪特异阻断1;育亨宾阻断2; 2是突触前受体,可乐定兴奋2受体治疗高血压 (2) 受体 – G 蛋白偶联受体 分布:交感节后纤维的效应器膜上 效应:主要为抑制效应-子宫、小肠、支气管、部分血管 平滑肌(骨骼肌的血管)舒张。 心肌为兴奋效应,收缩加强(有也有,作用明显)。
受体阻断剂在临床上的应用: 去甲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 异丙基肾上腺素 = 去甲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 异丙基肾上腺素 = 受体阻断剂在临床上的应用: 心脏以 1受体为主,可用心得宁阻断; 气管平滑肌,冠状血管以 2 受体为主,被心得乐阻断。 3. 多巴胺递质、受体系统 位于中枢三个部分:黑质-纹状体;中脑边缘系统; 结节-漏斗部; 受体亚型:D1 样 (D1 D5), 受体激活后升高cAMP水平; D2 样 (D2, D3, D4),受体激活后降低cAMP水平;
4.5-羟色胺及其受体 5-羟色胺能神经元集中在脑干中缝核,纤维投射到纹状体、 丘脑、大脑皮层等。 已知的5-羟色胺受体有7种:5HT1-5HT7。 5-HT3受体是离子通道型受体,其余为G蛋白偶联受体; 5-TH1A受体是突触前受体; 5-羟色胺系统与调节痛觉、精神情绪、睡眠、体温等有关。 5. 组胺及其受体 组胺神经元胞体位于下丘脑后部的结节乳头体,纤维投射广泛。 已知受体为:H1-H3; H1受体:激活PLC; H3受体:提高cAMP浓度; H2受体:突触前受体 组胺系统与觉醒、痛觉、内分泌、血压等有关。
6. 氨基酸类递质及其受体 (1)兴奋性氨基酸类: 谷氨酸 门冬氨酸 谷氨酸受体:促代谢型谷氨酸受体;11种亚型 促离子型谷氨酸受体:NMDA NON- NMDA:AMPA 和海人藻酸受体
抑制性氨基酸类: 甘氨酸 (闰绍氏细胞等的抑制性递质) (部分大脑、小脑抑制性递质, -氨基丁酸 突触前抑制性递质) -氨基丁酸受体: GABAA (促离子型受体):Cl-通道, GABAB (促代谢型受体):通过IP3、DG增加钾电导。 二者都引起突触后膜超极化而产生抑制效应。 甘氨酸氨酸受体: Cl- 通道受体, 也可与NMDA受体结合,产生兴奋效应。
7. 肽类递质及其受体 神经激素肽: 加压素,催产素, 阿片样肽: -内啡肽,脑啡肽,强啡肽 胃肠肽: 其他肽类: P-物质,血管紧张素II 8. 磦呤类递质及其受体 腺苷是中枢神经系统中的抑制性神经递质. (咖啡和茶的 兴奋作用通过抑制腺苷而发生) 腺苷受体: A1, A2A, A2B, A3, (G蛋白偶联受体) ATP受体: P2Y, P2U, P2X, P2Z
9. 其他可能的递质: NO: NO合成酶 精氨酸 谷氨酸 + NO cGMP 酶 作用特点: 无小泡, 无受体, 扩散出胞
三、反射弧中枢部分的活动规律 (一)反射活动的中枢控制 反射活动传入信号在中枢进行整合。 整合既有初级水平,也有较高水平。 (二) 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 单线联系:
(四) 中枢兴奋传播的特征 1.单向传播 2.中枢延搁 3.兴奋的总和
4.兴奋节律的改变 5.后发放 5.对内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和易疲劳性
所有的突触后抑制都是由抑制性中间神经原的活动引起的。 (五) 中枢抑制 突触后抑制 所有的突触后抑制都是由抑制性中间神经原的活动引起的。 突触后抑制的分类: (1) 传入侧支性抑制 (afferent collateral inhibition ) 屈肌运动神经元 伸肌运动神经元 闰绍细胞
(2) 回返性抑制 (recurrent inhibition) 屈肌运动神经元 伸肌运动神经元 闰绍细胞
2. 突触前抑制 (presynaptic inhibiton)
产生过程: B 纤维末梢释放 GABA A纤维末梢去极化, 膜电位减小 A 纤维本身兴奋时末梢动作电位变小 进入 A 末梢的Ca++减少 递质释放量减少 运动神经元产生的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减小 也有通过激活GABAB受体 或G蛋白偶联受体通过改变 钾通道功能,继发改变Ca++ 通道活动,介导突触前抑制。
第三节 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机能 一、躯干感觉的中枢分析传导通路 一般由三级神经元接替。 (一)传入通路 (1) 浅感觉传导路径 传导痛觉, 温度觉 和轻触觉 特点: 先交叉再上行 (2) 深感觉传导路径 传导肌肉本体感觉, 深部压觉 和辨别觉 特点:先上行再交叉
脊髓半断离情况下, 对 侧浅感觉, 同 侧深感觉障碍
二. 丘脑的核团 大脑皮层发达动物的感觉换元的接替站。根据我国神经生理 学家张香桐的意见, 丘脑的各类细胞群分为三大类 1. 第一类:特异感觉接替核 接受第二级感觉纤维投射, 并传向大脑皮层 例如: 听觉 内侧膝状体 视觉外侧膝状体 后腹核:躯体感觉外侧腹核;头面部内侧腹核
2. 第二类:联络核 接受丘脑感觉接替核和其他皮层下中枢来的纤维,换元后 投射到大脑皮层某一特定区域. 听觉 内侧膝状体 丘脑枕 枕叶,颞叶 视觉外侧膝状体 小脑,苍白球腹外侧核皮层运动区
3。第三类:髓板内的核团 中央中核、束旁核、中央外侧核等通过突触的联系, 弥散投射到整个皮层,维持皮层的兴奋状态。 第一、第二细胞群,投向大脑皮层的特定区域 --- 特异投射系统 第三类核团弥散地投射到大脑皮层的广泛区域 --- 非特异投射系统
三. 感觉投射系统 (一)特异投射系统 除嗅、视、听觉以外的经典的感觉的传导通路, 由三级神经元接替完成: 脊髓神经节或脑神经感觉神经节 脊髓后角或脑干的 有关神经核团 丘脑感觉接替核 皮层的特定区域 特点:1. 点对点的投射,引起特定感觉。 2. 纤维终止皮层第四区,再通过中间神经元到 大锥体细胞胞体,突触小体多。 3. 局部阈下兴奋易总和而产生扩布性兴奋。 4. 接受特异传导道的冲动,联系切断后动物仍 保持觉醒状态。
(二)非特异投射系统 经典传导感觉传到通路的第二级神经元通过脑干发出侧枝 与脑干网状结构内神经元发生突触联系 反复换元上行 丘脑第三类核团 弥散地投射到大脑皮层广泛区域 特点:1。弥散投射到皮层广泛区域, 无点对点的联系不引起特 定的感觉。 2。终止于大脑皮层各层细胞, 与树突形成突触联系 3。局部兴奋不易总和,通过 电紧张扩布影响、改变细 胞兴奋性。
4. 接受脑干网状结构上行 激动系统冲动,使动物 保持觉醒状态。切断此 通路,引起动物昏睡。
在脑干网状结构内存在具有上行唤醒作用的功能系统,网状 结构上行激动系统。
二、大脑皮层的感觉代表区 分区:根据皮层成分、结构特征共分52个区(Brodmann分区)
1. 体表感觉区 第一感觉区:中央后回(3-1-2)区 全身体表感觉的投射区 投射规律 1. 躯体感觉为交叉投射, 头面部感觉为双侧投射。
2。投射区域的大小与体表 部位感觉分辨的精细程度 有关。 3。躯体感觉倒置安排, 下肢顶部、上肢中间、 头面部在底部,头面部 代表区内部是正立的。
三、躯体感觉和内脏感觉 痛觉的病理生理 痛觉是机体受到伤害性刺激是产生的复杂感觉. 疼痛是许多疾病的共同症状,临床意义重大. 痛觉的中枢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感受器可能为神经末梢,没有适宜刺激. (一) 痛觉分类 内脏痛 体腔壁痛 牵涉痛
(一) 内脏痛的特征 1. 缓慢、持续、定位不清、对刺激分辨率差 2. 对机械性牵拉、缺血、痉挛、炎症敏感,对使皮肤痛的切割、烧灼等不敏感. 3. 大部分由交感传入纤维传递 (食管、气管为迷走神经; 直肠、子宫为盆神经传入). (二) 体腔壁痛 体腔壁浆膜受到刺激是产生的疼痛. 特征与躯体痛相似. 由躯体神经传入.
(三) 牵涉痛 内脏疾病引起的体表部位发生疼痛和痛觉过敏的现象. 心肌缺血: 心前区、左肩、左上臂疼痛; 胆囊病变:右肩区; 阑尾炎: 上腹部、脐区 可能的原因: 1.易化学说:患病内脏与牵涉痛发生部位皮肤都受同一脊髓节 段的后根神经支配. 两中枢很靠近,内脏传来的兴奋会提高相应皮肤中枢的兴奋性。
2.会聚学说:内脏与牵涉痛发生部位皮肤进入中枢的末梢投射同一神经元,在同一纤维上行.日常生活中,人习惯意识的是来自皮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