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 与 语文教学 佛山四中 文军
一.现状和担忧 中国首次开展的大规模自杀调查结果,每年有28.7万人死于自杀,成为第五大死亡原因。在15-34岁人群中,自杀位列第一死因。我这学期在高一学生中作了一次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85份,其中有过自杀念头的有60人,高达32%。
《我的空中楼阁》、《故乡的榕树》、《人,又少了一个》
《我与地坛》,史铁生著 “只有人才把怎样活着看得比活着本身更重要,只有人在顽固的追问并要求着生存的意义”(《康复文本断想》),因为“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目,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Three days to me》),海伦-凯勒(美)著 在二十世纪,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以其勇敢的方式震撼世界,她就是海伦-凯勒,一个生活在黑暗中又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女性,一个度过了生命的88个春秋,却熬过了87年无光、无声、无语的孤绝岁月的弱女子。然而,正是这样一个幽闭在盲聋哑世界里的人,竟然毕业于哈佛大学雷德吉利夫学院,并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去奔走,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机构,为残疾人造福。创造这一奇迹,全靠一颗不屈不挠的心。海伦接受了生命的挑战,用爱心去拥抱世界,以惊人的毅力面对困境,终于在黑暗中找到了人生的光明面,最后又把慈爱的双手伸向全世界。四肢健全的人,可能难以体验残疾的痛苦,正如和平年代的某些人,居然希望有战争刺激一样。殊不知,生命是脆弱的,当所有的假设变成现实时,一切已为时太晚。因为,并非每个人都有海伦这样的力量。
《祭十二郎文》 韩愈(唐)著 “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生不能相养于共居,殁不能抚汝以尽哀,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吾行负神明,而使汝夭。不慈不孝,而不得与汝相养以生,相守以死-----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吾实为之,其又何尤!
二.生命教育简介 1.生命教育的提出 美国的杰·唐纳·华特士 1968年,在美国加州创办了“阿南达村”、阿南达学校,倡导和实践生命教育思想。 《生命教育》一书,探讨必须关注人的生长发育与生命健康的教育真谛。
西方国家------“呼应课程” 日本 1989年的新《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了定位于敬畏人的生命与尊重人的精神这一理念的教育目标。 台湾教育行政部门设立了“生命教育委员会” 1998年度在全台湾地区各初中实施生命教育,高中则于第二学期实施。 台湾“教育部”规定2001年为台湾的“生命教育年” 香港,天主教教育委员会在1999年发展“爱与生命教育系列”,开发出各种生命教育方案,出版了一套“生命是一棵杂果树”的初中生命教育课程,以及“成长列车”的小学生命成长课程。
2.生命教育内容 台湾得荣基金会生命教育课程内容简介 初一 课程主题-------欣赏生命\做我真好 单元名称-------生命的奥秘、生命的历程、生命的价值 我是谁、我和你、创造和谐的大我 初二 课程主题-------生于忧患\应变与生存 单元名称-------万花筒人生、回收来时路、点燃生命中的光和热、生命的奇迹、飞扬的青春、海阔天空任翱翔
初三 课程主题-------敬业乐业、信仰与人生 单元名称-------乘着梦想的翅膀、万太高楼平地起、快乐人生、挑战自然之谜、探索信仰之路、迎向开阔人生
高一上 课程主题-------良心的培养 单元名称-------良心写真、失去乐园之后、良心进化的工程 高一下 课程主题-------人活在关系中 单元名称-------亲密一家人、我们这一班、与天地共舞
高二上 课程主题-------能思会辩 单元名称-------我思故我在、伊甸园的迷思、未来梦想家 高二下 课程主题-------生死尊严 单元名称-------了望生命地平线、行过死荫幽谷、生命吞灭死亡
高三上 课程主题-------社会关系与社会正义 单元名称-------四海之内兼兄弟、有爱无碍、不信正义唤不回 高三下 课程主题-------全球伦理与宗教 单元名称-------天涯若比邻、把爱还诸天地、从刹那到永恒
三.生命教育:语文课程的现实责任,语文课程义不容辞 四.生命教育与语文教育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
(一) 语文课程人文性最强,包含了几乎所有生命教育的内容 (二) 语文教材中蕴涵着巨大的生命教育的资源
直接阐释生命、呼唤热爱生命、敬畏生命的课文: 《敬畏生命》、《热爱生命》、《紫藤萝瀑布》、《提醒幸福》、《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生命生命》、《我的地坛》、《我为何而生》、《我的呼吁》、《人生的境界》、《人是什么》、《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 体现了儒家思想生命观的课文;《论语》,《孟子二章》 带有传记性色彩的课文,展示了主人公对生命的追求和热爱:《音乐巨人贝多芬》、《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邓稼先》、《我的信念》、《我的老师》。
表现亲情、友情的课文,有助于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我儿子一家》、《金盒子》、《散步》、《背影》、《小橘灯》、《爸爸的花儿落了》、《纸船———寄母亲》、《我家有女初长成》、《陈情表》、《祭十二郎文》、《与妻书》、《项脊轩志》、《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有关人与自然、人与动植物和谐相处的文章:《珍珠鸟》、《猫》、《绿》、《斑羚飞渡》、《华南虎》、《飞翔的鹰》、《鹤群翔空》、《小石潭记》、《石钟山记》、《长江三日》、《雨中登泰山》、《大自然警号长鸣》
(三)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如何使生命教育和语文教学达到有机地结合。 从课本中挖掘生命滋养之源,浇灌学生心灵,在朗读品味中感悟生命的灿烂,在阅读教学中咀嚼生命的价值,在作文训练中提升生命的内涵。
1. 充分用好语文教材 以生命为主题对文本进行的重组,挖掘出教材中的文化意识和生命体味。 利用语文课文资源,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进行生命教育的目的。
高中第一册: 人文教育的主题确定为——承受挫折、接受磨砺,让生命之花傲然盛开。 海子的诗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史铁生的《我与地坛》、鲁迅的《呐喊,自序》、房龙的《宽容序言》以及文言文单元的孔子、孟子的经历
结合司马迁《屈原列传》,我们学习《离骚》,引导学生领略屈原坚持理想,特立独行的节操,品味其“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生命姿态。学习鲁迅的小说《祝福》《药》《阿Q正传》,我们引导学生探索鲁迅先生的生命傲骨,让学生从这三篇小说中寻找鲁迅先生探索生命的历程。学习《庄子》的《秋水》和《逍遥游》时,我们结合《读本》中鲍鹏山的《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的阅读,我们引导学生去了解道家“生死齐一”的自然生命观。学习东晋大家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和《归园田居》时,我们去理解“自然与生命的和谐”。学习沈从文的《边城》时,我们引导学生去领略一个未被现代文明浸染的封闭的湘西乡村社会,感受那种纯朴向善的民性和一个个活脱脱的生命。而学习当代作家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时,我们引导 学生去捕捉了史铁生的生命观:“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学习《祭十二郎文》时,我们引导学生与情境对话,领悟文章的“悲情”,理解韩愈因何而悲。引导学生分析作者的悲情与韩门家庭的不幸的关系。结果,在理清文章的内容之后,学生抓住韩愈这一生命主体,体会他在当时的情境下的情感活动。韩愈从小“惟兄嫂是依”,宗族家庭观念很浓,长大后一直漂泊在外,与亲人相聚甚少,听到“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的噩耗,悲从中生,实乃人之常情。作者此处既悲老成,又悲兄嫂、家族之不幸。文章最后,对后事安排细致而明确的表述,就更清晰地把悲情落实到今后的责任上。“教吾子与汝子”“长吾女与汝女”这是对老成的情,也是对兄嫂的汇报,更是对亲情责任的庄严承诺。在这个基础上,我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家庭、关心亲人、关心他人,引导他们认识亲情和爱心责任,唤醒学生珍惜生命、珍惜亲情。
2.在朗读品味中感悟生命的灿烂 3.在阅读教学中咀嚼生命的价值,与生命情境对话,升华生命情感,将阅读情感提升为生命情感。 4.围绕“生命主题”展开作文教学 5.课本剧、讲故事 中国阿甘的故事(一) 妈妈,我等了你20年
材料:比尔在一次意外事故中眼睛受了伤,视力不断下降,几个月后将完全失明。妻子为了给他能见到光明的日子里留下点什么,决定把家具和墙壁粉刷一遍。油漆匠工作很认真。他虽是断了半只胳膊的残疾人,但他很快乐,一边干活一边吹着口哨。一个星期后他完成了粉刷工作,其间也知道了比尔的情况。比尔对油漆匠说:“你天天那么开心,也让我感到高兴。”算工钱时,油漆匠少算了100美元。比尔不解:“你少算了工钱。”油漆匠说:“我已经多拿了,一个即将失明的人还这么平静,你让我知道了什么叫勇气。”比尔却坚持要再给油漆匠100美元,他说:“我知道了残疾人也可以自食其力,活得很快乐。”
《咀嚼生活中的挫折》为题作文 生命教育从哭开始——作文课 记叙一件与哭有关的事,可以描述哭的场面,也可以写你哭的感受
五.探索之后的期盼 期盼教学小班化 呼唤生命教育
翻开文学的长卷,许多鲜活的历史生命正穿越时空的风雨,款款而来。 对曾点的胸无大志(“沐乎沂,风兮舞雩,咏而归”)和其他弟子们的嘲笑,孔子长喟曰:“吾与点矣!”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庄生晓梦迷糊蝶”(李商隐),每每倾听“自然的箫声”(蔡志忠语),感受“目送归鸿,手挥五弦”(嵇康)的精神闲适,而有“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辨,以游无穷”(《逍遥游》)的生命之乐,怪不得老庄理直气壮的说:“彼且恶乎待哉?”是啊,得此逍遥,夫复何求? 1070年之后的盛唐奇才,那个“仰天大笑出门去”并且连呼“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李白,把人类个性张扬到极致,“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通消万古愁”的冲天豪情,“天子呼来不上船”的人性傲岸,是不是也把千年来压在人们心底的卑微的生命意识拉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人的主体意识从未如此的被自己所尊重,在严酷的道德禁锢面前,人类开始认识到自己其实也是重要的,“人”的概念有了实际意义。看见皓月当空、,长河清流,禁不住想“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苏轼的“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而希望“吾与子所共适也”的想法,我想就已经有先人为他做了完整的注脚。
诗意的理解生活,理解我们周围的一切,——是我们从童年时代得到的最可贵的礼物,要是一个人在成年以后的漫长的冷静岁月中,没有丢失这件礼物,那么他就是一个诗人或者作家。
泰戈尔:“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 黄沙如海,绝对找不到绝对相似的两颗砂砾;绿叶如云,寻不见完全雷同的一双叶片;人海茫茫,我们也找不到完全相似的两个学生。
《眼光》 不管天有多黑,星星还在夜里闪亮; 不管夜有多长,黎明早已在那头盼望; 不管山有多高,信心的歌把它踏在脚下; 不管路有多长,心中的爱仍可以走到云端。 谁能跨过艰难,谁能飞越沮丧, 谁能看见前面,有梦可想, 上帝的心看见希望,/你的心里要有眼光, 喔,你的心里要有眼光。
愿生命教育之树长青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