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鄭治臺時期的經營 報告人:洪健榮
〔綱目〕 鄭成功進佔臺灣 鄭氏治臺的政制沿革 鄭氏王國的文教建設 寓兵於農的墾殖措施 勞動力的增加與拓墾範圍的擴大 鄭氏王國的對外貿易 鄭成功進佔臺灣 鄭氏治臺的政制沿革 鄭氏王國的文教建設 寓兵於農的墾殖措施 勞動力的增加與拓墾範圍的擴大 鄭氏王國的對外貿易 鄭氏王國的結束 鄭氏王國的歷史評價
鄭成功進佔臺灣 1644年,清兵攻陷北京,明亡(崇禎17年,順治元年)。 1645年,清兵攻陷南京。 唐王即位於福建福州,改元隆武元年。 唐王即位於福建福州,改元隆武元年。 鄭芝龍偕子鄭森(字大木,1624年生於日本平戶)晉見唐王。獲賜姓朱,名成功。此即「國姓」、「國姓爺」(Koxinga)的由來。 1646年,清兵以閩粵總督官銜誘降鄭芝龍。
1646年,鄭芝龍降清後,鄭成功至金門,另謀發展。旋聞唐王及其后遇害,繼又聞其父被挾持往北京,其母翁氏(田川氏)遭清軍淫辱殉難,即揮軍回泉州府南安縣安平,發母喪,嗣往孔廟祭孔,焚儒服,立志抗清到底。 「大明忠孝伯招討大將軍罪臣國姓朱成功」--中外咸稱「國姓爺」。 1647年初,鄭成功24歲,在南澳招兵買馬,正式抗清。在廣西被擁立的南明永曆帝封他為「延平王」的爵位。自此,鄭成功轉戰大陸東南沿海十餘年。
1659年,鄭成功自金陵(南京)退守廈門。為能長期抗清,乃另謀開闢新基地。最終轉進臺灣,主要是基於如下的考量: (一)臺灣為其父鄭芝龍曾經營過的地方。 按:17世紀初期,顏思齊、鄭芝龍為了逃避日本當局的剿捕,乃率黨眾由北港登陸臺灣,進駐笨港至諸羅山一帶(今雲林縣北港鎮與嘉義縣新港鄉附近)。嗣後鄭芝龍曾招徠漳、泉民眾至臺墾耕。1628年,鄭芝龍與大明帝國妥協,集團主力成員移往福建內地,其餘漢人仍續留臺灣本土務農墾殖。
(二)荷蘭人曾吸引不少漢人移墾臺灣,人 力足夠。 (三)臺灣與大陸一水之隔,可與金、廈相 呼應,進可攻、退可守。 (四)16、17世紀之交,臺灣成為東亞貿易 的據點,經貿條件優越。 (五)在荷蘭臺灣當局擔任漢人通事的何斌 至廈門投靠,告知臺灣虛實。
1661年2月,鄭成功決定東征。 1661年4月21日,鄭成功率鑑400艘、兵2萬5千人自料羅灣啟程,翌日抵澎湖。4月30日上午開始由鹿耳門登陸,隨即攻打普羅民遮城。5月5日,普羅民遮城荷軍守將率眾投降。鄭家軍開始進攻熱蘭遮城。 鄭軍攻打臺灣之舉,荷人早有所聞。1660年7月,巴達維亞城當局在荷蘭臺灣長官揆一(Frederick Coyett)的要求下,曾派軍鑑12艘、兵600名至臺。嗣因未見鄭氏動靜,乃陸續撤回巴達維亞。當鄭軍來攻時,熱蘭遮城守軍僅1千1百餘名。
1662年1月,熱蘭遮城守軍陷於彈盡糧缺的困境。鄭成攻下令總攻擊。時城內荷蘭守軍僅餘約600人尚能戰鬥。 1662年2月1日,熱蘭遮城被鄭軍圍攻275天後,鄭荷雙方達成和議(荷遞18條,鄭遞16條)。荷軍在鄭氏保證其安全撤離的條件下,悉數離臺。 鄭氏王國仍奉大明正朔,自此以臺灣作為其「反清復明」的根據地。
鄭氏治臺的政制沿革 1661年5月,鄭成功改赤崁地方(普羅民遮)為承天府,其下設天興縣、萬年縣。中國傳統的郡縣制度初現於臺灣。 天興縣,縣治設在佳里興(今臺南縣佳里鎮),轄區包括今臺南、嘉義以北至基隆等地。 萬年縣,縣治設在二贊行(今臺南縣仁德鄉二行村),轄區包括今臺南、高雄、屏東等地。 1662年2月,熱蘭遮城荷軍投降後,改為安平鎮,澎湖改設安撫司。
中央行政組織設有吏、戶、禮、兵、刑、工六官。六官下設司務(後改稱都事)和協理各一員,佐理六官。 1662年6月下旬,鄭成功病逝安平,得年39歲(其生卒年與荷據臺灣的時間一般)。在臺灣的黃昭、蕭拱辰擁立鄭成功之弟鄭世襲繼承王位。在廈門的鄭經率軍征臺,斬黃、蕭,繼承王位。旋率領陳永華、馮錫範等人回廈門防備清軍來襲。 1663年11月,清軍與荷蘭聯合攻下金門、廈門。翌年(1664)春,鄭經退守東都。
附記:鄭成功傳說的心態史意涵 鄭成功在臺灣的日子雖僅13餘月,卻已為在臺漢人解除荷蘭異族的統治枷鎖;緊接其後一府二縣的設置與屯墾事務的推展,奠下了漢人經營臺灣所賴以憑恃的政經基礎。如從漢族中心主義的立場加以考量,鄭成功可說是開創了臺灣史上「前無古人」的空前壯舉,使得他一躍成為民間普遍推崇的民族英雄。歷來為數不少的神話傳說,更是以鄭成功作為主角,並賦予他神聖化的形象。藉由各種神話傳說的流佈,英年早逝的鄭成功依然存活在人們的心目中,並傳達出後世對於這位驅荷英雄的追思情懷。
1664年,鄭經改東都為東寧,改天興、萬年兩縣為州,另於澎湖及南北二路各設安撫司。 中央官制方面,再設置諮議參軍以及察言司、承宣司、審理司、賞勳司、中書科等職員。 1664年,荷蘭東印度公司出兵佔領雞籠,期能恢復在臺灣的統治權。1665至1666年,鄭經曾派兵驅逐,失敗。但荷軍亦因雞籠貿易狀況及氣候條件不佳,加上鄭經隨時有出兵攻打的可能,遂於1668年撤離,雞籠由鄭經政權接管。
「艋舺女,滬尾風,雞籠雨,郎去郎來容易死」。 ◎臺灣傳統歌謠: 「艋舺女,滬尾風,雞籠雨,郎去郎來容易死」。
鄭氏王國的文教建設 1664年春,鄭經退守臺灣,軍國大事大多委諸諮議參軍陳永華。(陳永華或許沒有像金庸《鹿鼎記》中所刻劃的「為人不識陳近南,便稱英雄也枉然」一般的武藝高強,但對鄭氏王國在臺灣的經營貢獻很大,所謂「鄭成功開之,陳永華營之」)。 1665年,陳永華向鄭經提議建聖廟、立學校,以培養人才為國所用。 1666年,全臺第一座孔廟(全臺首學)在承天府之鬼仔埔(今臺南市南門路)落成。同年並立學院(仿明朝國子監),另令各里、社設學校,延聘教師教育子弟。
◎孔廟格局:左學(明倫堂)右廟(大成殿)。 ◎孔廟中無對聯:莫在孔老夫子面前賣弄文章。 ◎孔廟中無神像:子不語怪力亂神。
寓兵於農的墾殖措施 1661年6月14日,鄭成功登陸臺灣不久,為解決軍民的糧食問題,乃頒佈拓墾準則八大條款。 1662年,鄭成功曾說明寓兵於農的理論及實施辦法:留勇衛和侍衛守安平鎮和承天府,其餘諸鎮,按鎮分地,按地開墾,地墾三年後,依地之肥瘠,定為上、中、下三則,用以立賦稅;有收成者,官府借其十分之一,以供正用;農隙時從事軍訓,有警訊時則武裝以備應戰,平時則農耕。
鄭經嗣位後,繼續推行寓兵於農的政策,作為拓墾臺灣的主要手段。 寓兵於農的功能: (一)解決軍糧問題:軍隊自耕自食。 (二)保障漢人的安全:防止原住民的突 襲,加強漢人的控制。 (三)促進農業發展:投入大批少壯勞動 力。
勞動力的增加與拓墾範圍的擴大 鄭氏王國增加勞動力的方式: (一)強迫軍人帶眷來臺。 (二)招納大批漢人流民來臺。 (按:1661年鄭成功據臺時,清廷曾下 遷界令,造成東南沿海流民四起)。 此外,鄭氏王國將佔領東亞大陸時的罪犯放逐到淡水一帶,從事拓墾工作。
拓墾範圍:自承天府、安平鎮漸次拓展,南到今鳳山、恆春一帶,北及今淡水和基隆等地。大多呈點狀分佈,拓墾重心在今臺南、嘉義及高雄縣市。 拓墾的面積,估計約超過18,454甲以上。 各開墾田園依所有權歸屬,可分為三類: (一)官田:屬鄭氏王國政府所有。 (二)私田:王國之宗室、文武官員及其他 有力人士招佃開墾而成。 (三)營盤:駐防各地營兵就所駐之地開墾 而成(如:新營、柳營、林鳳營、高 雄的前鎮、左營等)。
鄭氏王國的對外貿易 一、在大陸東南沿海的走私貿易 鄭氏王國為了突破清政府的經濟封鎖,曾透過「五商」的組織,負責東亞大陸與外洋的貿易。 山路五商(金、木、水、火、土):設在杭州及其附近各地,收購名產輸往廈門。 海路五商(仁、義、禮、智、信):設在廈門及其附近各地,將東亞大陸物資運銷東北亞和東南亞各地。 1654至1655年間,鄭氏王國所屬貿易船,約佔當時全中國船的74%。
1664年,鄭經因金、廈戰敗,退守臺灣,「五商」在大陸的基地全失。 1666年,鄭經派江勝率水師進駐廈門開市,秘密與東南沿海居民進行走私貿易。
二、與英國的貿易 鄭經為了促進臺灣與國際的貿易,乃行函世界各國來臺通商。 1670年6月,英國東印度公司遣派Ellis Crisp自蘇門答臘率船抵安平,與鄭經洽談通商事宜。7月達成協議。 臺產鹿皮、蔗糖等 英國 日本、馬尼拉等地 (輸 往)
1672年6月,英國東印度公司正式在安平設立商館。10月正式簽訂通商條約(此係臺灣史上甚至是中國歷史上首度與英國所簽訂的通商條約)。 1674年,鄭經出兵閩南(反攻大陸),響應三藩起事。 1680年3月,鄭經所佔福建海澄、廈門復為清兵奪回,乃退守臺、澎。原與英國的貿易難以繼續維持。同年7月,英國東印度公司在臺灣的商館遭撤。
三、與日本、南洋各地的貿易 由於鄭芝龍的發跡地在日本,鄭成功亦具有日本的血統,因而鄭氏王國與日本的關係相當密切。 蔗糖、鹿皮、獐皮 米穀、絲織品、藥材 臺灣 日本 銅、鉛、武器 (以軍用物資為主)
鄭氏王國時代,臺灣商船以到日本的為最多。17世紀中葉以前,每年平均有大商船14至15艘到日本交易。1680年代以後,每年仍維持8艘之多。 與南洋各國的貿易,包括呂宋、蘇祿、汶萊、交趾、廣南、柬埔寨、暹邏、柔佛、滿刺加(麻六甲)、咬留吧(巴達維亞)等。 到南洋的商船,以到呂宋的最多,一年最多有5至6艘之多;往南洋其他各地的每年或有1至2艘。
鄭氏王國的結束 鄭經因1680年在福建的軍事挫敗,再加上陳永華辭世,已無心政務,乃令其子克臧(陳永華女婿)監國,自己則於北園別館(今臺南市東區開元寺)縱情聲色。旋於1681年病逝,得年39歲。遺命由克臧繼位。 馮錫範結合劉國軒謀害克臧,另立馮的女婿克塽(克臧之弟)為王,時年12歲。 清政府見機可乘,乃命施琅擔任福建水師提督,此後施琅一再奏請攻臺。
◎日治時期臺灣佛教四大法脈(或說五大法脈): 臺南開元寺、基隆月眉山靈泉寺、五股觀音山凌雲禪寺、苗栗大湖法雲寺(高雄大崗山超峰寺) ◎戰後臺灣佛教新四大法脈: 高雄佛光山(星雲)、臺北法鼓山(聖嚴)、南臺中臺山(惟覺)、花蓮慈濟功德會(證嚴)
1683年7月,施琅率軍攻打澎湖。 1683年9月初,鄭克塽向清政府投降。9月下旬,施琅率清軍接收臺灣,結束了鄭氏王國在臺灣的統治權。 鄭克塽決計降清之際,明宗室寧靖王朱術桂和五姬妾在其王府(今臺南市大天后宮)自縊而死,為明室盡節。其從死五妃葬於鬼仔山,嗣後並立五妃廟以祀。
鄭氏王國的歷史評價 隨著政治立場與現實需要的差異,不同時期對於鄭成功及鄭氏王國有不同的評價: ◎清治前期→「偽鄭」、「鄭逆」、「叛逆」;清治後期→「忠臣」(沈葆楨於光緒元年倡建延平郡王祠加以表彰)。 ◎日治時期→為日本開疆拓土、經營臺灣的先鋒(如日治初期將延平郡王祠改為「開山神社」)。 ◎戰後時期,國民政府→「反清復明」的民族英雄;中共政權→「解放臺灣」的民族英雄。
就政治面而言,鄭氏王國建立了臺灣史上第一個漢人政權。 就社會面而言,鄭氏王國將中國傳統典章制度及儒學文化移植臺灣,立下了日後「儒漢化」及「內地化」的基礎。 就經貿面而言,鄭氏王國建立起世界性的商貿網絡,堪為一經濟實力雄厚的海上王國。
從明鄭治臺時期的經營可以看出,海洋對於大陸國家而言或許是個天然障礙,但對於海洋國度來說,卻是條康莊大道,充滿著無限的商機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