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内分泌 第一节 内分泌与激素 第二节 下丘脑-垂体及松果体内分泌 第三节 甲状腺内分泌 第四节 甲状旁腺维生素D与甲状腺C细胞内分泌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内 分 泌 系 统 Endocrine System 组成:内分泌细胞 ( 在某些器官内散在或形成内分泌结构) 内分泌腺 激素 Hormone 旁分泌血液循环 稳定内环境; 调节生长发育; 代谢活动; 控制生殖; 影响行为; 分泌方式: 作用:
Advertisements

第六章 动物体的生命活动 第六节 动物的激素分泌与调控 第七节 动物的生殖 内分泌系统的组成 血管升压素:增加 肾脏远曲小管和 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促进水的重 吸收,又称为抗利尿激素. (尿崩症 ) 催产素 OXT : 主要作用是促进乳腺 排乳和刺激子宫收缩。 吸吮乳头的感觉信息经传入神经传 至下丘脑兴奋.
第九章 第一节 概述 一.定义 内分泌系统:指内分泌腺及散 在器官内的内分泌组织所组成 的体液调节系统.
8.3 神經內分泌 神經內分泌 特化的神經細胞能分泌激素 → 影響個體 的生長和發育 化學物質分泌來源是神經細胞 運輸方式、作用機制:皆與內分泌激素 相同 神經分泌細胞在無脊椎動物和脊椎動物 之間具有顯著差異.
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卫生部 “ 十一五 ” 规划教材 解剖学基础 第十章 内分泌系统 基础教研室.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曙光医院 妇产科教研室 张勤华. 定 义  由于调节生殖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失常引起 的异常子宫出血,而全身及内外生殖器官 无器质性病变存在。
神经外科诊疗常规 垂体腺瘤. 神经外科诊疗常规 垂体腺瘤 概述  垂体腺瘤是属于内分泌系统的一种肿瘤, 其发病率仅次于胶质瘤和脑膜瘤居颅内肿瘤 的第三位。绝大多数的肿瘤发生在腺垂体。 体积小时一般呈灰白色或灰红色,实质性, 与周围的正常组织分界明显;肿瘤长大后, 往往将正常垂体组织挤向一旁,使之萎缩。
酶免疫测试( EIA )技术 翁 锡 全翁 锡 全 广州体育学院. 酶免疫分析技术( enzyme immunoassay,EIA ) 是继荧光免疫技术和放射免疫技术之后建立的一 种非放射性免疫技术,是将抗原抗体反应的高度 特异性和酶的高效催化作用相结合,发展建立的 一种非放射性标记的免疫性标记分析方法。酶免.
第三章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徐永萍. 基本生理:生殖、内分泌,与其他系统功 能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基本生理:生殖、内分泌,与其他系统功 能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从胚胎形成到衰老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体 现下丘脑 - 垂体 - 卵巢轴功能发育、成熟、衰 退的过程 从胚胎形成到衰老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体 现下丘脑.
主题二 生命的基础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化学组成 功能 成分 结构 基质 细胞器 结构 功能.
“ 十五 ” 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院校规划教材 中 医 妇 科 学 各 论 主讲人 李朝平.
第七章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病人的护理. 教 学 目 标 【掌握】 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评估、护理措施。 【熟悉】 内分泌系统的功能调节 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病人的护理评估。 【了解】 内分泌激素的作用 营养病和代谢病的概念.
内分泌疾病的生化诊断 董雷鸣. (一)经典激素( Hormone )的概念 由特异的内分泌腺体及散在的内 分泌细胞产生的,直接分泌入血,经 血循环到达并作用于靶器官或组织, 控制与调节其活动的活性物质或化学 信使。 一、概述:
第十五章 生殖. 第一节 雄性的生殖功能 雄 雄性的生殖功能:睾丸的生精作用、 内分泌功能。 雄 睾丸是雄性的主性器官,由曲细精管和间质细 胞组成。 一、睾丸的生精作用 1 、部位:曲细精管 --- 生精细胞和支持细胞 2 、过程:精原细胞 → 初级精母细胞 → 次级精母 细胞 → 精子细胞 →
性激素的测定与临床意义. 激素及其作用 维持平衡 机体发育 神经系统 生殖系统 适应环境 激素测定的常用方法 放射免疫分析法 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 免疫放射分析法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 酶放大化学发光法 电化化学发光.
病例:女,35岁,月经不规律、增多一年,停经2个月,突然阴道流血3天,无腹痛。检查:贫血貌,子宫常大,双附件区未触及包块;化验尿HCG<U。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第二章 中医古籍收集、整理及应用.
第十二章 生 殖 第一节 男性生殖 第二节 女性生殖 第三节 妊娠 →内分泌.
乳腺增生病 张掖博爱医院.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Physiology of Female Genital System
女性生殖内分泌基础 郁琦 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
第一单元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 生 理 母婴护理教研室 张凤云.
CHAPTER 11 Endocrine System 韦 红 巧.
第二节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妇女一生各阶段的分期及生理特点】 老年期 儿童期 青春期 性成熟期 围绝经期.
第六节 激素检测方法及注意事项 常用激素检测方法及评价 重视分析前干扰因素 正确评价单次激素水平测定的意义.
第三节 妊娠母体的生理变化 一、内分泌变化 (一)妊娠期生殖激素浓度的变化
焦點1 神經元與神經衝動.
陸. 呼吸系統 組織細胞需要氧氣持續供應以維持生命,進行這些活動時,細胞會釋放二氧化碳,故身體需要迅速有效地排除這些代謝廢物,否則會對身體造成傷害 氧氣的供應與二氧化碳的排除是由循環與呼吸兩大系統共同執行.
生长激素缺乏症 Growth Hormone Deficiency,GHD
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 卫生部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 供8年制及7年制临床医学等专业用
( sexual precocity ) 重庆医大儿童医院 雷培芸
第十一章 内分泌 内分泌系统是除神经系统外机体内又一大调节系统,可全面调控与个体生存密切相关的基础功能,与神经系统功能活动相辅相成,共同调节和维持机体的内环境稳态。
Hormone 第17章 激素.
生命科学发展趋势、优先发展领域与资助思考
内分泌参数的意义 广东省中医院皮肤科 王蕾.
焦點153 激素的特性.
组织学与胚胎学.
生殖内分泌疾病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
第五节 神经系统对内脏 活动调节 Visceral Activity Control By Nervous System
第十五章 内分泌疾病的生物化学诊断 苏大附二院核医学科.
男科常见疾病的临床诊治 上海仁济医院泌尿外科 上海市男科学研究所.
高二生物 绪论 制作人:李 绒.
子宫内膜异位症与生殖内分泌异常.
第十一章 生殖功能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男性生殖 第二节 女性生殖.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 方 芳 闭 经 amenorrhea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 方 芳
病理生理学Pathophysiology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
内分泌系统疾病总论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内科内分泌 严 励.
能力单元十一 内分泌系统 一.组成 独立的内分泌腺: 垂体、肾上腺、甲状腺、甲状旁腺、松果体。 散在的内分泌细胞群:
第九章 内分泌系统 组成 内分泌腺(器官) 内分泌细胞 (分散在其它器官内) 靶器官 靶细胞 作用 产物 激素.
一轮复习 细胞的增值.
第二章 女性生殖系统的解剖生理概述 弟一节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13-14学年度生物学科教研室总结计划 2014年2月.
麻醉与内分泌系统 牡丹江医学院麻醉教研室 刘岩.
教育信息化建设诊断评价与改进一级指标体系构建
焦點3 內分泌系統.
五、肾  肾的主要生理功能及其病理证候及症状  肾的生理特性  肾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必修1 分子与细胞 第二章 第三节 细 细胞溶胶 内质网 胞 核糖体 质 高尔基体 线粒体 第一课时 浙江省定海第一中学 黄晓芬.
第十二章 生 殖 第一节 男性生殖 第二节 女性生殖.
第三十二章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
专题一 安全有效地避孕.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一).
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
肢端肥大症.
第十三章 内分泌系统 (endocrine system)
肢端肥大症 Acromegaly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 张 哲.
防胃腸濕熱生病 郭祐睿醫師.
第3节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本节聚集: 1.细胞核有什么功能? 2. 细胞核的形态结构是怎样的?
第二节 核酸与细胞核.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十章 内分泌 第一节 内分泌与激素 第二节 下丘脑-垂体及松果体内分泌 第三节 甲状腺内分泌 第四节 甲状旁腺维生素D与甲状腺C细胞内分泌 第十章 内分泌 第四节 甲状旁腺维生素D与甲状腺C细胞内分泌 第五节 胰岛内分泌 第六节 肾上腺内分泌 第七节 组织激素及功能器官内分泌(自学) 第三节 甲状腺内分泌 第二节 下丘脑-垂体及松果体内分泌 第一节 内分泌与激素

重点 激素、内分泌的概念 下丘脑调节性多肽 生长激素的作用与分泌调节 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及其功能的调节 胰岛素的作用与分泌调节 糖皮质激素的作用与分泌调节

熟悉 催乳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分泌调节 缩宫素的作用与分泌调节 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甲状旁腺激素的生理作用 降钙素的生理作用 1,25-二羟维生素D3的生理作用

难点 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 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调节;

(endocrine and hormone) 一、内分泌与内分泌系统 (一)内分泌(endocrine) : 概念:内分泌细胞将所产生的激素 直接分泌到体液中,并以体 液为媒介对靶细胞产生效应 的一种分泌形式。 第一节 内分泌与激素(自学) (endocrine and hormone)

激素(hormone):由内分泌腺或器官、组织 中散在的内分泌细胞所分泌,以体液 为媒介,在细胞之间递送信息的高效 能的生物活性物质。 作用方式:

(二)内分泌系统 概念:内分泌腺和器官组织中散在 的内分泌细胞组成的发布 信息调节机体功能的系统。 作用:①整合机体稳态 ②调节新陈代谢 ③维持生长发育 ④维持生殖过程

二、激素的化学性质 (一)胺类激素:甲状腺激素 肾上腺髓质激素 (二)肽和蛋白质类激素: 种类多,分布广,水溶性强 1.蛋白质类激素:胰岛素、甲状旁腺素 腺垂体激素等 2.肽类激素:下丘脑调节肽、神经垂体 激素、降钙素、胃肠激素等

(三)脂类激素 1.类固醇激素:性腺激素、肾上腺 皮质激素、维生素D3(固醇激素) 2.廿烷酸类激素:前列腺素

膜受体 胞内受体 三、激素的细胞作用机制 (一)靶细胞的激素受体 Ⅰ类激素:类固醇激素 Ⅱ类激素:蛋白质类、肽类、胺类激素 受体 (Ⅱ类激素) (Ⅰ类激素)

(二)激素受体介导的激素作用机制 1.膜受体后作用:第二信使学说 所需物质: ① G蛋白耦联受体 ② G蛋白(鸟苷酸结合蛋白) ③ G蛋白效应器 ④ 第二信使 ⑤ 蛋白激酶

与膜受体结合 非基因调节机制: 基因调节机制 : 2.胞内受体后作用:基因表达学说 基因表达学说 激素进入细胞膜 与胞浆受体结合→H-R复合物 H-R复合物进入核内 靶基因特定片段 (激素反应原件) 调控DNA转录过程 细胞内生物效应 H-R复合物与核内受体结合 基因表达学说 与膜受体结合 非基因调节机制: 基因调节机制 : 2.胞内受体后作用:基因表达学说

(三)激素作用的终止(自学) 1.内分泌调节系统作用 2.激素与受体分离 3.细胞内某些酶活性增强,分解 信息传递物质 4.激素倍靶细胞内吞 5.激素在肝、肾或血液循环中被降解

四、激素作用的一般特性 (一)特异作用:激素选择性的与能够识 别它的靶细胞起作用 亲和力:激素与受体的结合力 (二)信使作用:激素作为第一信使传递 信息,不直接参与细胞 内生物反应过程

(三)高效作用:在细胞内信号转导过程 中逐级放大,产生高效 能的生物放大效应。 激素水平:10-12~10-7mol/L 如:1分子胰高血糖素→1分子腺苷酸环 化酶→10000分子磷酸化酶分子→ 3×106葡萄糖(300万倍)

(四)相互作用:指激素产生的效应彼此 关联,相互影响。 1.协同作用:多种激素联合作用,产生 的效应大于各激素单独 作用得到的总和。 促生长作用:胰岛素+生长素 升血糖作用:生长素+糖皮质激素+ 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

2.拮抗作用:激素效应彼此拮抗。 升血糖作用:生长素+糖皮质激素+ 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 降血糖作用:胰岛素 3.允许作用:指某激素本身对特定组织、 器官、细胞没有直接作用, 但其存在是另一激素发挥生 物效应的必要基础。 糖皮质激素存在时,NE、E才能 调节心血管系统活动

五、激素分泌节律及其分泌的调控 (一)生物节律性分泌 如:月经周期相关激素(雌激素、 孕激素、卵泡雌激素、黄体 生成素等)

(二)激素分泌的调控 1.体液调节 (1)轴系反馈调节效应 下丘脑-腺垂体-靶腺轴的调节 ①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轴 ②下丘脑-腺垂体-肾上腺皮质轴 ③下丘脑-腺垂体-性腺轴

(2)体液中代谢物的调节效应 ①血糖↑→胰岛素↑→血糖↓→ 胰岛素↓ ②醛固酮作用:保水、保钠、排钾 血钠↑/血钾↑→醛固酮分泌↑ 即:激素作用→体液内某物质含量 (水平)改变→该物质变化反 过来调节激素分泌水平

2.神经调节 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 副交感神经→胰岛B细胞

内分泌:内分泌细胞将所产生的激素 直接分泌到体液中,并以体 液为媒介对靶细胞产生效应 的一种分泌形式。

激素(hormone):由内分泌腺或器官、组织 中散在的内分泌细胞所分泌,以体液 为媒介,在细胞之间递送信息的高效 能的生物活性物质。 作用方式:

endocrine secretion of hypothalamus, hypophysis, conarial 第二节 下丘脑-垂体及松果体的 内分泌 endocrine secretion of hypothalamus, hypophysis, conarial 下丘脑与垂体间的功能联系 下丘脑 神经垂体 下丘脑垂体束 腺垂体 垂 体 门 脉

一、下丘脑-腺垂体系统内分泌 下丘脑促垂体区 下丘脑调节肽 腺垂体分泌活动 垂体门脉系统 反 馈

(一)下丘脑调节肽 1.下丘脑促垂体区:下丘脑内侧基底 部(正中隆起、弓状核、腹内 侧核、视交叉上核及室周核) 2.下丘脑调节肽:由下丘脑促垂体区 肽能神经元分泌的、能调节腺 垂体活动的肽类激素称

腺垂体激素 下丘脑调节肽 ①促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④黄体生成素 ③促卵泡激素 ②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生长激素抑制激素 生长激素释放激素 ⑤生长激素 催乳素释放因子 催乳素释放抑制因子 ⑥催乳素 促黑激素释放因子 促黑激素释放抑制因子 ⑦促黑激素

下丘脑调节肽(HRP) 种 类 英文缩写 主要作用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生长激素抑制激素 生长激素释放激素 种 类 英文缩写 主要作用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生长激素抑制激素 生长激素释放激素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TSH、PRL TRH (+)LH、FSH GnRH (+)ACTH CRH (-)GH、LH等 GHIH (+) GH GHRH (+)MSH MRF 促黑激素释放因子 (-)MSH MIF 促黑激素释放抑制因子 (+)PRL PRF 催乳素释放因子 (-)PRL RIF 催乳素释放抑制因子

3.垂体门脉系统 垂体的血管分布及其与下丘脑的关系模式图 室旁核 弓状核 视上核 垂体动脉 初级毛细血管网 轴突 下丘脑垂体束 垂体门脉 次级 毛细 血管网 垂体静脉 弓状核 下丘脑垂体束 神经末梢 轴突 毛细血管 分泌颗粒 3.垂体门脉系统 垂体血液供应来自垂体上动脉和垂体下动脉。垂体上动脉进入垂体后,形成垂体门脉系统。垂体上动脉在下丘脑正中隆起和漏斗柄处分支吻合形成门脉的第一级毛细血管网;第一级毛细血管丛又汇合若干长短不等的静脉血管,沿垂体柄下行至腺垂体的腺细胞之间形成丰富的血窦,构成第二级毛细血管丛。 下丘脑细胞分泌物在神经纤维末梢释放入一级毛细血管网,随血液运输到达腺垂体的二级毛细血管网。这里血液与腺细胞间只隔一层窦壁内皮细胞及窦周间隙,因此激素易于透过血液而作用于腺垂体,调节腺垂体分泌

(二)腺垂体激素 生长激素细胞 催乳素细胞 中间部 促甲状腺激素细胞 颗粒细胞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 远侧部 促性腺激素细胞 滤泡星形细胞 结节部 无颗粒细胞 颗粒细胞 滤泡星形细胞 未分化细胞 促性腺激素细胞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 促甲状腺激素细胞 催乳素细胞 生长激素细胞

腺垂体激素: ①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TSH) ②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n,ACTH) ③促卵泡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    ④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LH) ⑤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 ⑥催乳素(prolactin,PRL) ⑦促黑激素(melanophore stimulating hormone,MSH)

1.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 分子结构: 血清浓度: 释放特点: 半衰期: 分子结构:  血清浓度: 释放特点: 半衰期: ①蛋白质类激素:胰岛素、甲状旁腺素、 腺垂体激素等 ②肽类激素:下丘脑调节肽、神经垂体激素、降钙素、胃肠激素等 静息状态下,血清中成年男性GH浓度为1~3μg/L ,女性略高于男性,儿童高于成人。

(1)作用机制 生长素(GH) 肝、肾、软骨、 诱导靶细胞产生 骨骼肌等的GH受体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 JAK-STAT途径等 跨膜信号转导系统 肝、肾、软骨、 骨骼肌等的GH受体 与软骨、骨骼肌等 细胞上的IGF受体结合 通过酶耦联受体 或G蛋白耦联受体 促进生长发育、促进物质代谢 促进DNA转录 及蛋白质合成

①生长激素结合蛋白(GH-binding protein): GHBP1 高亲和力 GHBP2 低亲和力 ②GH受体:分布十分广泛 ③GH+GH-R→janus酪氨酸激酶途径和 磷脂酶C-二酰甘油 (PLC-DG途径)

④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GF) 也称生长素介质(SM) 主要作用: 促进有丝分裂→细胞增殖 促进软骨的生长、骨化: A 促Ca、P、Na、K、S入软骨组织 B 促氨基酸入软骨组织 C 增强DNA、RNA、蛋白质合成 D 促软骨组织增殖、骨化→长骨加长

(2)生物作用 ①促进生长:促进骨骼和肌肉的生长 发育,对脑的生长发育无影响 幼年时期缺乏→侏儒症 幼年时期过多→巨人症 成年后过多→肢端肥大症

②调节代谢 Ⅰ.糖:升血糖 GH→抑制糖的利用→血糖↑ 即:抑制外周组织利用葡萄糖 GH过↑→葡萄糖利用↓→血糖↑ →垂体性糖尿病。

Ⅱ.脂肪:促分解 GH→使机体能量来源由糖代谢向脂肪 代谢转移。 即:促进脂肪分解,增强脂肪酸氧化 减少组织的脂肪量

Ⅲ.蛋白质:合成作用>分解作用。 GH→促进肝外组织蛋白质合成 即:氨基酸进入细胞、加速DNA和RNA 的合成→蛋白质合成↑→促进生 长发育和组织修复/尿氮↓→ 正氮平衡

总结: 生长激素 生 长 介 素 分 解 脂 肪 降低 糖利用 Ca2+、Na+、 K+等元素储留 软骨、肌肉等组织 蛋白质合成

(3)生长素的分泌调节 ①下丘脑的调节作用:双重调节 ②其他调节

2.催乳素(prolactin,PRL) 分子结构:199个氨基酸 血浆浓度:成人5-20ug/L, 女性>男性50ug/L 半衰期:为20min。

(1)生物作用 ①调节乳腺活动:发动并维持乳腺泌乳 乳腺发育 Ⅰ青春期:雌激素使乳腺导管系统 发育、结缔组织、脂肪 沉积增多 Ⅱ妊娠期: Ⅲ分娩后: 其他激素如生长素 胰岛素 甲状腺激素 皮质醇等起协调作用

②调节性腺活动:调节LH-R数量 A女性:小剂量→雌激素和孕激素 合成↑→调节月经周期; 大剂量则有抑制作用。 B男性:促进间质细胞对LH的敏感性 促进睾酮合成及雄性的性成熟 PRL↑→通过负反馈抑制作用→下丘脑GnRH↓→腺垂体FSH、LH↓→

③参与应激反应:其是应激反应中腺垂体 分泌三大激素之一。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生长素、催乳素) ④调节免疫功能:促进淋巴细胞增殖、 B细胞分泌抗体。 在应激反应状态下,如麻醉、外科手术、恐惧、疼痛、电休克及剧烈运动等,PRL在血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而且往往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生长激素浓度增加一同出现,刺激停止后数小时才逐渐恢复正常。

(2)分泌调节 ①下丘脑调节肽的调节 ②反馈调节 ③其他 PRL的分泌受下丘脑PRF与PIF的双重调节。PRF(催乳素释放因子)促进PRL的分泌,PIF(催乳素释放抑制因子)抑制PRL的分泌。(3)TRH对PRL的分泌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平时:以PIF的抑制作用为主(现认为PIF是多巴胺)。 哺乳期: 婴儿吸吮乳头的刺激经传入神经传到下丘脑,使PRF神经元兴奋并释放PRF,反射性引起垂体PRL分泌增多

二、下丘脑-神经垂体内分泌 视上核、室旁核合成VP、OT和运载蛋白 室旁核 视上核 下丘脑垂体束 神经垂体 储存VP、OT 和运载蛋白 发挥调节作用 释放入血 视上核、室旁核合成VP、OT和运载蛋白 神经垂体 储存VP、OT 和运载蛋白

(一)血管升压素的作用与分泌的调节(自学) (vasopressin,VP) 也称抗利尿激素(antidiuretic,ADH) 1.抗利尿作用:生理水平下(V2R) 2.缩血管作用: 失血、脱水等 情况下(V1R)

(二)缩宫素作用与分泌的调节 1.生物作用 (1)促进乳腺排乳 ①促进乳腺排乳:使乳腺泡周围 的肌上皮细胞 收缩,乳汁排出 ②营养乳腺。

(2)刺激子宫收缩 ①促进分娩:OT对妊娠子宫有强烈收缩 作用,对非孕子宫作用小 分娩时: 宫缩 → 胎儿刺激宫颈 → OT释放 (+) (正反馈) ②促进产后子宫复原

2.分泌调节 (1)婴儿吸吮乳头→射乳反射 (2)阴道、子宫颈受到机械刺激 (3)哺乳期暂时停经 婴儿吸吮乳头→OT→下丘脑 GnRH↓→腺垂体LH和FSH↓→ 月经周期暂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