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聋的诊断与针灸治疗 主讲人:秦晓光 副教授 副主任医师.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赵 素 萍赵 素 萍 §12.8 §12.8 高压氧在耳鼻咽喉科的应用. 高压氧耳鼻咽喉科适应证 1. 神经性耳聋 ( 突发性耳聋、药物性耳聋、 噪声性耳聋 ) 2. 梅尼埃病 3. 耳鼻咽喉外伤 4. 各种迷路炎引起的眩晕症 5. 神经性耳鸣 6. 神经损伤 7. 腐蚀性溃疡 8. 变应性鼻炎.
Advertisements

儿童听力 干预 马芙蓉 小儿耳聋 永久性及暂时性 轻度、轻重度、重度、 极重度及全聋 单侧及双侧 传导性、感音神经性及 混合性 蜗性及蜗后性 精神性聋及中枢性聋.
第四节 耳部疾病. 一、外耳道炎 病因 诱因致病菌 污水入耳 外耳道皮肤损伤 全身慢性疾病 金黄色葡萄球菌 溶血性链球菌 铜绿假单胞菌 大肠杆菌 变形杆菌.
中耳炎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耳鼻咽喉科梁象逢. 中耳炎 包括: 中耳炎 包括: 1. 分泌性中耳炎 (SOM) :急、慢( 3~6m ) 2.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AOM) 、乳突炎 3.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COM) : 6~8 周 并发症 并发症 中耳炎的流行病学 中耳炎的流行病学 中耳炎的病原学及发病机理.
第三节 听 觉  传音装置:外耳 (external ear) 、中耳 (middle ear)  感音装置:内耳之耳蜗  听觉生理的中心问题: 声音是怎样通过外耳、中耳的传音装置传到耳蜗的, 耳蜗的感音装置又是如何把声波的机械能转换为听神经 的动作电位的。
1 2  1、定义  是在头部特定的穴位进行针刺防 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 头针的理论依据主要有:一是根 据传统的脏腑经络理论,二是根据 大脑皮质的功能定位在头皮的投影, 选取相应的头穴线。   一、概述.
耳的应用解剖学及生理学 耳外科的业务范畴 耳聋的手术治疗 传导性耳聋:鼓室成形术、听骨链重建、人工镫骨 神经性耳聋:植入式助听器、人工耳蜗植入 听神经瘤、颈静脉球体瘤等侧颅底肿瘤 面神经外科:面瘫、面肌痉挛 眩晕的外科治疗 三叉神经痛 脑脊液耳鼻漏的修补.
1 第二节 脑 端脑 间脑 中脑 延髓 小脑 脑干脑桥 包括延髓、脑桥、中脑三部分 位于颅后窝、小脑腹侧 一、脑干:
1 头 痛 一、概述: 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自觉症状,可见 于多种慢性疾病,其病因病机极为复杂,涉及 范围很广。 针灸科最常见如血管神经性头痛、鼻窦炎、 三叉神经痛、枕神经痛、高血压。
五官科疾病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 医学院针灸教研室 姜桂美. 温故知新 1 、结合治疗学总论总结一下 “ 头痛、面 瘫、面痛、项痹、肩痹、腰痛 ” 等头面躯 干部疾病的针灸治疗规律(如它们的诊 治特点和处方规律) 2 、结合治疗学总论总结一下 “ 咳嗽、哮 喘、感冒 ” 等脏腑疾病的针灸治疗规律.
儿童孤独症的诊治1. 1、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一 组以交流语言障碍 和 行为异常为特征的发育 障碍性疾病。包括: 儿童孤独症 阿斯伯格综合征 未分类的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雷特综合征 儿童瓦解性精神障碍.
九年级物理一轮复习 第一章 声现象 知识要点. 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 ( 1 )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 凡是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 ( 2 )声源: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固体、液体、气体 都可以作为声源,有声音一定有声源。  ( 3 )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必须有介质,声音可以在.
信息的传递 九年级物理 电磁波的海洋. 感 悟 固定电话之间有电话 线连接着,信息是由 电流通过电话线传递 的 移动电话之间没有电 话线连接,它是靠什 么传递信息的?
声学易混淆的知识点较多,应注意对 比辨析。在复习中应注重本章知识在实 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复习时我们尤 其要重视本章中的实验,知道实验探究 的目的、探究的方法和探究的结论。 学法指导.
一、音调  听过女高音和男低音的歌唱吗?他们的声音 给你的印象是怎样的? 女高音:音调高, 男低音:音调低,比较低沉。
Soft Tissue Elasticity Meter
扬声器的布置与安装.
听觉基础知识 中龙听语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毕靖雅
第 3 章 聽覺 每章扉頁 3.1 聽覺 3.2 人類耳朵的反應 3.3 聽覺缺陷.
导入新课 想一想 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了各种丰富多彩的声音,人们凭借人体的什么器官听到声音呢?
皮肤性病学 Dermatovenereology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性病科.
针灸学 中医教研室.
感觉器官 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解剖教研室.
神经系统 nervous system 神经传导通路.
第四章 神经系统传导通路 神经传导通路是从感受器到大脑皮质或从大脑皮质至效应器的神经元链,作为神经冲动传导的通路,称神经传导通路。
第一章 声现象 第一章 声现象.
第一部分 中考基础复习 第一章 声现象.
《解析几何》 乐山师范学院 0 引言 §1 二次曲线与直线的相关位置.
一、经络学说概论 ▲经络学说-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 经络养生.
麻风愈后者皮肤生理屏障功能的研究 大连市皮肤病医院皮肤生理研究室.
第四节——小脑 小脑的位置、外形和分部 小脑的内部结构 小脑的纤维联系和功能 小脑的病变 作业.
黄淮学院生物工程系动物科学教研室 主讲教师 张世卿
小脑 1. 位置 颅后窝,与端脑枕叶底面相隔小脑幕.
第三节 视觉障碍和眼球运动障碍 视觉障碍 解刨生理 视力障碍 视野缺损.
听觉器官、前庭器官 Auditory Organ and Vestibular Organ 湖南医药学院生理学教研室.
第2节 耳和听觉.
第三节 神经传导通路 感受器 脊神经节 肌、肌腱、骨膜、关节 脊神经 (周围突) 皮肤的精细触觉 第1级神经元 薄、楔束核 后根 薄、楔束
第一章 复 习 锦囊妙计 多看书 多看笔记 善于梳理.
常见急诊的针灸技术应用 主讲 熊芳丽.
1890年, 一艘名叫“马尔波罗号”的帆船在从新西兰驶往英国的途中,突然神秘地失踪了。 20年后,人们在火地岛海岸边发现了它。奇怪的是:船体原封未动,完好如初;船长航海日记的字迹仍然依稀可辨;就连那些死去多年的船员,也都“各在其位”,保持着当年在岗时的“姿势”; 1948年,一艘名为“乌兰格梅奇号”的荷兰货船,在通过马六甲海峡时,突然遇到海上风暴,当救助人员赶到时,船上所有人员都莫明其妙地死了。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吴 皓
TDS检测穴位 解 说 手 册 北京人人健康预防保健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制.
梅尼埃病 Meniere’s disease
职业性噪声聋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职业病科 万 伟 国.
糖尿病流行病学.
家长培训(第一讲) 助听器及人工耳蜗的相关知识 讲师:董艳华 郑州市残疾儿童康复中心 2014年4月21日.
分泌性中耳炎.
第八章 感觉器 第一节 概 述 一、组成 感觉器:由感受器及其副器组成。 感受器:机体接受内、外环境各种刺激的结构。
提升國小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師教學智能研習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吴 皓
第六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 感知.
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 (第一课时) 济南三十七中学 魏茂山.
神 经 组 织 Nervous tissue.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内科护理学实验 1 血糖的监测与护理 实验学时:4学时 实验类型:综合性.
中医学经络部分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 李 桐.
特发面神经麻痹 (又称面神经炎、 贝耳麻痹).
§7.4 波的产生 1.机械波(Mechanical wave): 机械振动在介质中传播过程叫机械波。1 2 举例:水波;声波.
第三章 辐射 学习单元2 太阳辐射.
第16章 眼和耳 ( Eye and Ear) 山东大学医学院组胚教研室.
Dislocation of the Patella
Pharmacology of Efferent nervous system
相关与回归 非确定关系 在宏观上存在关系,但并未精确到可以用函数关系来表达。青少年身高与年龄,体重与体表面积 非确定关系:
胸腔积液 pleural effusion 正常人胸腔内有3-15ml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作用,胸膜腔中的积液是保持一个动态(产生和吸收的过程)平衡的状态。若由于全身或局部病变破坏了此种动态平衡,致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慢,临床产生胸腔积液(简称胸液)
2.4 让声音为人类服务.
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 人们有规律的、好听悦耳、使人愉快的声音叫做乐音,无规律的、难听刺耳、让人心烦的声音叫做噪声。
本底对汞原子第一激发能测量的影响 钱振宇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耳聋的诊断与针灸治疗 主讲人:秦晓光 副教授 副主任医师

内容提纲 听觉生理 听觉神经传导通路 耳聋的分类、分级 听力检查方法 耳聋的针灸治疗

听觉的传导通路 气传导 骨传导

听觉气传导通路

外耳 对声波的增压作用:2.5kHz 增益11-12dB 对声源的定位作用

中耳----听骨链

中耳----咽鼓管 调节中耳内外压力平衡 防止逆行感染; 防声消声功能 引流中耳分泌物作用

中耳的生理 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震动能量引起介质分子位移所遇到的阻力称为声阻抗,两种介质的阻抗相差越大,声能传递阻抗越大。 如空气中的声能仅0.1%传入水中 中耳的功能相当于传声变压装置,使液体对声波传播的高阻抗与空气对声波传递的低阻抗相匹配,使空气中的声波有效地传递到内耳。

骨传导 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科学中把声音的这种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 骨传导有移动式和挤压式两种方式,二者协同可刺激螺旋器引起听觉,其具体传导途径为:“声波-颅骨-骨迷路-内耳淋巴液-螺旋器-听神经-大脑皮层听觉中枢”。

内耳----耳迷路 内耳具有 听觉和位觉功能 膜迷路位于骨迷路之内 膜迷路内充满内淋巴液 膜迷路与骨迷路之间充满外淋巴液

耳迷路----骨迷路 骨迷路由致密的骨质构成 前庭 骨半规管 耳蜗

耳蜗的结构 传音功能 感音功能

Corti----柯蒂氏器

听觉传导的第一级神经元 蜗螺旋神经节内的双极细胞是听觉传导的第1级神经元,其周围突分布于内耳螺旋器,中枢突构成听神经(蜗神经),与前庭神经一起经内耳道、内耳门,在延髓与脑桥交界处入脑,止于蜗神经核

听觉传导通路的第2级神经元 第2级神经元:胞体位于蜗神经核,由蜗神经核发出的2级纤维,大部分横越中线,在脑桥背、腹之间交叉,穿过内侧丘系形成斜方体,在折向上形成外侧丘系;蜗神经核发出的小部分纤维不交叉,进入同侧的外侧丘系。外侧丘系大部分纤维或其侧支主要止于同侧下丘核,部分纤维经下丘联合终于对侧下丘核

听觉传导通路第3级神经元 胞体位于下丘核,下丘核作为听觉上行通路的中继站,其传出纤维大部分经下丘臂至内侧膝状体

听觉传导通路第4级神经元 第4级神经元:胞体位于内侧膝状体,内侧膝状体发出的纤维形成听辐射,经内囊后肢的后部,投射到颞横回的听区

耳聋的概念 耳聋是听觉传导通路发生器质性或功能性病变导致不同程度听力损害的总称 7%~10%的世界人口有听力障碍 全球性问题:我国有听力言语残疾者2700万人,其中聋哑人200万,并以3万/年的速度在增长。

耳聋的分类 根据发生的部位和性质分为: 传导性:是指声音传导径路上的任何病变使进入内耳的声能减少所造成的听力下降。 感音神经性:是内耳、听神经或各级听中枢病变所导致的听力下降。 混合性:上述两者兼有。

耳聋分级 WHO 标准: 500、1000、2000Hz 平均听阈为准 26~40dB 轻度聋:听低声说话有困难

传导性聋 病变部位:中耳或外耳 病因: 1、炎症 2、外伤 3、异物或其它机械性阻塞 4、畸形

感音性聋 病变部位:内耳毛细胞、血管纹、螺旋神经节、听神经或听觉中枢的器质性病变。 根据病因的不同分三类: 1、遗传性聋:基因或染色体异常 2、非遗传性先天性聋:孕期或分娩因素引起 3、非遗传性获得性感音神经性聋

听力检查 音叉检查 声阻抗检查 电反应测听法

音叉试验--林纳试验 林纳试验(Rinne test,RT):又称气骨导对比试验,是比较同侧气导和骨导的一种检查方法。 先测骨导听力,当听不到音叉声时,立即测同侧气导听力,也可反之。

音叉试验--韦伯试验 韦伯试验(Weber test,WT):又称骨导偏向试验,系比较两耳骨导听力的强弱。取C256或C512振动的音叉柄底置于前额或头顶正中,让患者比较哪一侧耳听到的声音较响。

音叉试验--施瓦巴赫试验 施瓦巴赫试验(Schwabach test,ST):又称骨导对比试验,为比较正常人与患者骨导的时间。方法:当正常人骨导消失后,立即测受试者同侧骨导听力,再按反向测试。

音叉试验--盖莱试验 盖莱试验(Gelle test, GT):检查镫骨内有无固定的试验法。将振动的C256音叉柄底放在鼓窦区,同时以鼓气耳镜向外耳道交替加压和减压,若声音强弱波动,亦即当加压是骨导顿觉减低,减压时恢复,即为阳性(GT“+” ),表明镫骨活动正常。若加压、减压声音无变化时,则为阴性(GT“-” ),为镫骨底板固定征象。

音叉检查结果的判断 林纳试验: (+)表示气导大于骨导(-) 表示气导小于骨导(±) 表示气导等于骨导 试验方法 听力正常 传导性聋             感音神经性聋 混合性聋 林纳试验 (+) (-),(±)                (短+) (+)(-)(±) 韦伯试验 (=) →患耳                   →健耳 不定 施瓦巴赫试验                    (±) (-) 林纳试验: (+)表示气导大于骨导(-) 表示气导小于骨导(±) 表示气导等于骨导 韦伯试验: (=)表示无偏向“ →患耳”表示偏向患耳“→健耳”表示偏向健耳 施瓦巴赫试验 (+)表示骨导时间较正常人延长(-)表示缩短(±)表示相似 

声阻抗检查及结果评定 反映中耳系统的顺应性随外耳道压力变化而变化的曲线。正常情况下,中耳的压力=外耳道压力。如果不相等,鼓膜的顺应性就会减少。鼓膜上的压力变化越大,中耳的顺应性变化越大。从气压泵对外耳道施加的压力改变(+200~-400 mmH2O)过程中,我们可看到鼓膜的顺应性也在作相应的改变。以压力(mmH2O)为横坐标、顺应性(cc)为纵坐标描绘出的图形就的得出了鼓室图。

鼓室图可分为三型: 1)A形:钟型曲线,静态声顺值(峰值)出现在 0~100mmH2O之间,高度为 0.3~1.6cc。这是正常的鼓室图。有时可见两种亚型。 ①AS型:中耳压力正常,但峰值降低<0.33cc。与镫骨固定有关。 ②AD型:中耳压力正常,但峰值增高>1.6cc。可能是鼓膜松弛、听骨链中断、鼓膜穿孔后在愈合。 2)B 型:平坦型曲线,无峰值出现,即使有,其高度也不会超过 0.3cc。这表示中耳有病变使鼓膜顺应性减少,常见于中耳积液、鼓膜置管被堵塞时。 3)C型:看起来像 A型曲线,也是钟型曲线,但峰值明显左移,在-100mmH2O之后,高度在正常范围 0.3~1.6cc,与咽鼓管堵塞有关。此型鼓室图很常见,尤其多见于7岁以下的儿童,有时是暂时性的,做几下吞咽动作使咽鼓管张开,压力恢复正常即可。

电反应测听法 电反应测听法(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是利用现代电子技术记录因声音刺激而在听觉系统诱发的电位变化的方法。能客观评价听觉系统的功能状态。听性脑干反应是利用声刺激诱发潜伏期在10ms以内的脑干电反应,检测听觉系统与脑干功能的客观检查。

听力图标识 符号,各型听力计采用符号不一 气导 左 ×掩蔽 □ 右○ 掩蔽 △ 骨导 左 > 掩蔽 ] 右< 掩蔽 [ 气导 左 ×掩蔽 □ 右○ 掩蔽 △ 骨导 左 > 掩蔽 ] 右< 掩蔽 [ 无反应 左 右

听力图

听力图的分析 传导性聋:骨导曲线正常或接近正常,气导曲线听力损失在30~60dB之间,一般低频听力损失较重。

听力图的分析 感音神经性聋:听力曲线呈渐降型或陡降型,高频听力损失较重,骨导曲线与气导曲线接近或互相吻合。

听力图的分析 混合性聋:骨导曲线下降,气导曲线又低于骨导曲线。

靶向针刺疗法 靶向作用是现代医学的概念,是指药物神经递质、细胞因子等能够特异性和相应靶向组织器官、受体结合而产生一系列生物效应。 “靶向针刺疗法” 是何天有主任医师在针灸临床实践中自主创立。这一疗法的命名借鉴了靶向作用的概念,结合针灸学基本原理进行针刺的治疗大法。 “靶向针刺疗法”的主要原则是结合病变部位,从经络、脏腑、气血等不同层面进行选配穴治疗疾病。

靶向针刺疗法的特点 适用于病变部位或器官明确,病机复杂的病症,本治法突出病变部位或器官,利用病变经脉、脏腑与病变部位的密切关系,通过选配病变部位、病变经脉、病变脏腑相关联的腧穴,进行针对病变部位、器官的靶向性治疗

靶向针刺疗法治疗神经耳聋性 “靶向针刺疗法”应用于耳聋治疗,是在针对耳聋的中医学病机与病变部位关系的基础上,头部主取风池、神庭、百会、太阳,耳部主取听宫、听会、瘛脉、率谷,循经取穴以外关、中渚、合谷、阳陵泉、丰隆、太冲、太溪等为主。

百会、神庭为督脉腧穴,督脉并于脊里,上行于脑,所以百会、神庭既位于头部,又入络于脑,头为诸阳之会,而百会位于巅顶,为手、足三阳经与督脉、足厥阴肝经的交会穴,统督一身之阳,具有安神镇静、益气升阳、清热泄火的作用。神庭之神是指脑之元神,而耳聋之发生,根本于脑,所以神庭具有镇静开窍的作用。

太阳清利头目,善于治疗头面之疾。听宫,别名“多所闻”,属于手太阳小肠经,为手足少阳手太阳之会。《灵枢·刺节真邪篇》曰:“耳无所闻……刺其听宫。”《铜人》曰:“听宫……治耳聋如物填塞无所闻,耳中嘈嘈如蝉鸣。”宫,在《类经附翼·律原》中被解释为“五音之首”,说明针听宫可聪耳窍,听五音,为治疗耳疾的要穴。 外关、太冲、太溪诸穴合用,相须相使,滋补肝肾,升举清阳,冲击空窍,清解邪气。

“靶向针刺疗法”在耳部周围所选穴位针刺时针尖朝向病变部位,针刺气感向耳部传导。外关、中渚、阳陵泉、丰隆分别属于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通过经脉与耳密切联系,远端取穴调理耳部经气。太溪、太冲滋养肝肾之阴,经血上滋耳窍。从脑窍、病变部位、远端经络三方面突出了耳病的靶向目标,是脏腑辨证、经络辨证、病位辨证的恰当结合,组方精炼,方便实用。

针刺方法 嘱患者取坐位先针风池,然后采用仰卧位针其余腧穴。针刺前以碘伏进行局部皮肤及针具常规消毒, 头面部腧穴选用30号1寸毫针, 四肢部穴位选用28号1.5寸毫针针刺。针刺风池时针尖朝向鼻尖进针1寸得气后,押手拇指重压关闭下穴,令气上行到达耳部。其余腧穴进针刺入皮下,得气后采用捻转针法,捻转角度双向540度,行针2分钟,主选穴采用平补平泻法,促使气感向耳部传导。每隔10分钟捻转行针1次,共留针30分钟。每日上午进行针刺治疗,每日1次,连续治疗20天。

发挥针灸优势,保护听力, 让我们听得更加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