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反应性皮肤病
变态反应性皮肤病 接触性皮炎 Contact Dermatitis CD 湿 疹 Eczema 药 疹 Drug Eruption
接触性皮炎 Contact Dermatitis
概 述 定义:皮肤或黏膜接触致敏物后在接触 部位发生的炎症反应。 分类:原发刺激性接触性皮炎 ( irritant dermatitis) 概 述 定义:皮肤或黏膜接触致敏物后在接触 部位发生的炎症反应。 分类:原发刺激性接触性皮炎 ( irritant dermatitis) 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 (allergic contact dermatitis)
病因与发病机理 (Pathogenesis and etiology) 病因: 动物性:隐翅虫、松毛虫、斑蟊虫 植物性:荨麻、补骨脂、银杏等 化学性:染料、金属、化妆品、塑料 发病机理: 迟发型变态反应(Ⅳ型) Delayed-type hypersensitivity
病因与发病机理 (Pathogenesis and etiology) 致敏物(半抗原) 抗原提呈细胞 (APC) 完全抗原 + + 皮肤角质蛋白 (载体蛋白) T细胞活化、增殖 致敏T细胞 再次接触 致敏物 效应T细胞 炎症因子
临床表现(manifestation) 接触致敏物后发病,有一定的潜伏期。 起病一般较急,病程较短; 皮损好发于接触部位,主要是暴露部位; 皮疹单一,一般为急性皮疹,境界清; 自觉瘙痒、烧灼感,可有疼痛感; 有自限性。
硝酸刺激 强碱刺激
敌敌畏刺激 化学物品刺激
隐翅虫皮炎
含金属铬及镍的皮带扣和手表带引起的接触性皮炎
帽塑料内衬引起的 接触性皮炎
金属眼镜架中的镍引起 的眼眶周接触性皮炎
塑料拖鞋带引起 松紧带引起 氯霉素眼药水引起
红花油引起接触性皮炎 金属耳环引起接触性皮炎
染 发 皮 炎
化妆品皮炎
诊断与鉴别诊断 (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诊断要点 病史、接触史、职业 皮损特点 斑贴试验 (patch test) 鉴别诊断 急性湿疹 丹毒
丹 毒
治 疗(treatment) 一般治疗:查找并去除接触致敏物,避免再次 接触。 药物治疗: 抗组胺药:扑尔敏、息斯敏、西替利嗪等; 皮质激素:小剂量短疗程,一般用于急性皮炎; 辅助治疗:VitC、钙剂等; 局部治疗:外用溶液、洗剂、乳剂。以散热、 止痒、 保护安抚为主要原则。
湿 疹 Eczema
概 述 eczema来源于希腊语skzein,意思是“起 泡”; 湿疹与接触性皮炎有时可互相转变; 在皮肤疾病中发生率较高,影响人群广, 概 述 eczema来源于希腊语skzein,意思是“起 泡”; 湿疹与接触性皮炎有时可互相转变; 在皮肤疾病中发生率较高,影响人群广, 治疗也较困难; 遗传体质在其发病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
病因与发病机理 病因:复杂多样难确定。综合发病因素 内部因素: 慢性炎症性疾病 胃肠道疾患、寄生虫感染 代谢、内分泌疾病 精神、神经因素 外部因素: 气候改变; 季节变化;
病因与发病机理 环境影响; 饮食、职业、各种微生物的侵袭。 遗传体质:“湿疹素质” 湿疹与遗传的关系。 发病机理: 主要为迟发型变态反应 遗传体质:“湿疹素质” 湿疹与遗传的关系。 发病机理: 主要为迟发型变态反应 其他发病机理
临床表现 急性湿疹:起病急,病程短。早期以红肿、 丘疹、水疱为主,末期则有糜烂、渗 出,表现“湿”的典型特点。皮损对称, 根据发病时间、皮疹的不同特点及病理改变不同分三种类型: 急性湿疹:起病急,病程短。早期以红肿、 丘疹、水疱为主,末期则有糜烂、渗 出,表现“湿”的典型特点。皮损对称, 境界不清。瘙痒剧烈,可发生于身体 任何部位。
急性湿疹
创伤周围湿疹
临床表现 亚急性湿疹: 一般由急性湿疹发展而来。 红肿减轻,丘疹、水疱及糜烂、渗液 减轻。以丘疹、鳞屑、细微皲裂为主, 亚急性湿疹: 一般由急性湿疹发展而来。 红肿减轻,丘疹、水疱及糜烂、渗液 减轻。以丘疹、鳞屑、细微皲裂为主, 可有点状糜烂,少许渗液,暗红斑及 痂皮,仍有瘙痒。
亚急性湿疹
临床表现 慢性湿疹: 可由急性转变而来,也可一开 始就为慢性。皮损以苔藓样变、皲裂 为主。境界相对清楚,有散在丘疹、 色素改变。阵发性瘙痒。病程较长。
慢性湿疹
临床表现 特殊类型及特殊部位湿疹 传染性湿疹样皮炎 自身敏感性湿疹 婴儿湿疹 乳房湿疹 手部湿疹 肛门湿疹 钱币状湿疹 …
传染性湿疹样皮炎
自身敏感性湿疹
婴儿湿疹
手部湿疹
泛发性湿疹
乳房湿疹 阴囊湿疹 小腿湿疹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临床诊断为主 ①病史:病程一般较长,反复发作; ②皮损特点:多形性、对称性、渗出性、 境不清、瘙痒性; ③病理改变 鉴别诊断: ①接触性皮炎 ②神经性皮炎 ③手足癣
急性湿疹与急性接触性皮炎的鉴别
慢性湿疹与神经性皮炎的鉴别
神经性皮炎
手足癣
治 疗 一般治疗:避免可能诱发、加重本病的因素,查 找致敏物。 药物治疗: 抗组胺药:H1、H2受体拮抗剂 皮质类固醇激素:利与弊 治 疗 一般治疗:避免可能诱发、加重本病的因素,查 找致敏物。 药物治疗: 抗组胺药:H1、H2受体拮抗剂 皮质类固醇激素:利与弊 抗生素的使用: 辅助药物:VitC、VitB、钙剂、硫代硫酸钠等 局封、静封 局部用药:不同类型采用不同治疗原则和药物 剂型
治 疗 治疗原则 外用药剂型选择 急性 保护安抚、散热止痒 洗剂、溶液、粉剂、乳剂 亚急性 保护安抚、润滑止痒 糊剂、油剂、乳剂 慢性 治 疗 治疗原则 外用药剂型选择 急性 保护安抚、散热止痒 洗剂、溶液、粉剂、乳剂 亚急性 保护安抚、润滑止痒 糊剂、油剂、乳剂 慢性 剥脱止痒 软膏、硬膏、酊剂、醑剂、强效乳剂 物理治疗:主要用于慢性湿疹 冷冻、激光、浅层X线、同位素、PUVA。
药 疹 Drug Eruption
概 念 药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体内,引起皮肤粘膜的炎症反应。 途径: 内 服 灌 肠 注 射 栓剂使用 吸 入 破损皮肤
病 因 个体因素: 药物因素:任何一种药物在一定条件下都可能引起药疹 抗 生 素 类:青霉素、磺胺类药物 病 因 个体因素: 药物因素:任何一种药物在一定条件下都可能引起药疹 临床上常见的药物有: 抗 生 素 类:青霉素、磺胺类药物 解热镇痛类:APC、氨基比林、扑热息痛 镇静催眠及抗癫痫药:巴比妥类、苯妥英钠 异种血清及疫苗:破伤风抗毒素、 中 药
发病机制(一) 变态反应: 药 物(半抗原) 机体内大分子物质 (载 体) + 完全抗原 Ⅰ型 Ⅱ型 Ⅲ型 Ⅳ型 变 态 反 应
变态反应性药疹的特点 ① 只发生于少数过敏体质的用药者 ② 皮疹的轻重与药理及毒理作用、用药量无关 ③ 有一定的潜伏期 ④ 皮疹形态各异,少有特异性 ⑤ 交叉过敏及多价过敏 ⑥ 停用致敏药物,糖皮质激素治疗常有效
发病机制(二) 非变态反应 (1)药物直接诱导炎症介质的释放: 有些药物本身就是组胺释放剂 (2) 过 量 反 应 (3) 蓄 积 作 用 (2) 过 量 反 应 (3) 蓄 积 作 用 (4) 光毒性反应
临床表现 药疹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固 定 型 药 疹 发 疹 型 药 疹 荨 麻 疹 型 药 疹 紫 癜 型 药 疹 多 形 红 斑 型 药 疹 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 剥脱性皮炎型药疹 ……
临床表现 重型药疹 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 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 剥脱性皮炎型药疹
固定型药疹
发疹型药疹
多形红斑型药疹
紫 癜 型 药 疹
光 感 性 药 疹
剥脱性皮炎型药疹
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
诊 断 诊断依据 ①有明确的用药史 ②有一定的潜伏期 ③除固定型药疹外,皮疹多对称分布,颜色鲜红 ④瘙痒明显 诊 断 诊断依据 ①有明确的用药史 ②有一定的潜伏期 ③除固定型药疹外,皮疹多对称分布,颜色鲜红 ④瘙痒明显 ⑤排除与皮疹相似的其他皮肤病及发疹性传染病
鉴别诊断 麻疹、猩红热 金葡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SSS) 生殖器疱疹、硬下疳
麻 疹
金葡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硬 下 疳
生殖器疱疹
治 疗 病因治疗:停用一切可疑药物,用药要简单 轻型药疹:抗组胺剂、局部处理、必要时予 中等剂量的糖皮质激素 重型药疹: 治 疗 病因治疗:停用一切可疑药物,用药要简单 轻型药疹:抗组胺剂、局部处理、必要时予 中等剂量的糖皮质激素 重型药疹: (1)及早、足量应用糖皮质激素 (2)防止继发感染 (3)支持疗法 (4)加强护理及局部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