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言漢武帝遣張騫出使西域旨在割斷匈奴之右臂;此說當真?試有關史實作一評述。 by 李曜彤 黃卓林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歷史二 第一篇 第二章 三代的興衰與文化 第一節 三代興衰與封建體制 第二節 時代劇變與學術教育的發達.
Advertisements

导 游 基 础 知 识.
传道书 12种虚空 9处不可知 23样价值观 7个小结论 人生是虚空的虚空! (没有神的人生)
單元2 秦漢帝國的興衰 一、秦代的政治措施 二、漢代的政治演變 三、秦漢的對外發展 四、漢代的文化成就.
Introduction to C Programming
張 騫 傳(節錄) 《漢書》 主講教師:張其昀.
樂善堂梁植偉紀念中學 中六級治亂興衰 漢武帝之施政
3.《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小规模纳税人适用)》填写
行銷研究 單元三 次級資料的蒐集.
張騫通西域.
〝奇異恩典〞~陳進成 『我的弟兄們,你們落在百般試煉中,都要 以為大喜樂;因知道你們的信心經過試驗, 就生忍耐。但忍耐也當成功,使你們成全、
第三章 帝國體制與天下秩序 第一節 大一統帝國的出現與皇帝制度的確立 第二節 統一帝國的天下秩序
外国小说话题突破系列之七 情感.
一般纳税人增值税 纳税申报表填写指引 白银高新区国税局 纳税服务科 2016年5月.
第7课 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
第二单元 商鞅变法 第1课 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背景) 第2课 “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内容)
内 容 ● 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实务操作 ● 项目会计核算中注意事项 ● 社会组织年检报告的填列 ● 社会组织评估中财务资产指标的解释
荆轲刺秦王 《战国策》.
初探逻辑推理 提高思维水平 ——《逻辑和语文学习》
列王紀下8章 啟示錄12章 書念婦人 婦人 死裡復活的兒子 被提的男孩子 七年饑荒 三年半大災難 非利士地 曠野 歸還房屋田地
佛教既是外來宗教, 為何盛行於中國?.
港澳信義會明道小學 天地有情 分享者:徐燦麗老師、 蘇娟玉老師 日期:2005年12月3日 P.1.
第二章 三代的興衰與文化 第二節 時代劇變與學術教育的發達
江苏衡鼎律师事务所苏州分所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上海教育出版社 《历史与社会》九年级(全一册) 教师教材培训 深圳市南山区北师大南山附中 熊菊珍 年 8 月 13 日.
桃園縣龜山鄉文欣國小 校園植物簡介 內庭區.
耶利米书.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图书馆志愿服务个案 张田吉
列王紀概覽.
南亚、中亚 要点·疑点·考点 位置:位于喜马拉雅山以南,印度洋以北,大部分在10°N~30 °N之间 内陆国——尼泊尔、锡金、不丹
張騫、班超通西域.
歷代中外交通史 張騫及班超通西域 唐代中外文化交流 元代東西文化交流 鄭和下西洋 明清兩代傳教士東來.
传道书 12种虚空 9处不可知 23样价值观 7个小结论 人生是虚空的虚空! (没有神的人生)
朝代接龙(排一排,把下列朝代按建立的先后顺序排列)(10分)
会计电算化 录入期初余额 北京科技宏远有限公司总账系统启用日期有二种方案,一是2006年1月,二是2006年2月,其他初始设置完全一样,假定你是该公司会计主管,你选哪种方案?为什么?? ?
台湾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海局势总是引起各方关注,特别是美国。为什么美国对台湾虎视眈眈?
第一單元 儒家思想與中國社會 專題一 孔孟思想與儒家的發展.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斗兽场 万神殿 圣彼得大教堂 君士坦丁凯旋门.
回忆与思考: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有哪些重要特点? ◇神权与王权结合;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第二课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11 室外装饰设计 本章提要 本章主要讲述了室外装饰设计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室外装饰设计的基本原则,中外室外装饰设计的基本概况,室外装饰设计与室外环境的关系、建筑装饰的细部设计以及店面装饰设计等内容。
让“反思”成为一种习惯 北京一师附小 韩玉娟.
第六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社会变革.
異端與異教 基督信仰.
漢魏間的國際局勢與女性外交 -〈昭君怨〉與悲憤〈胡笳十八拍〉
耶利米书.
彌迦書 緒論.
秦漢以前傳統的天下觀 課文整理 一、周人封建制度下的天下觀:天子為天下「共主」
企業願景 經營報告 報表分析 經營介紹 企業概述. 企業願景 經營報告 報表分析 經營介紹 企業概述.
課程簡介.
漢武帝的集權措施.
塞   尚 法國人稱十七世紀為「大世紀」(1625~1700),因為此時期的法國在「太陽王」路易十四的中央集權統治下,握有凌駕歐洲諸國的政治主導權,而在藝術文化上,光耀史冊的歷史人物陸續登上歷史舞台,建構起延續至今的法國文化基礎。
今日香港 生活素質 探究議題 「雙非」兒童問題.
南國被擄( BC共分三批) 巴比倫帝國 猶大 巴比倫 猶大人被擄巴比倫.
第16课 秦汉开拓西域和丝绸之路.
台灣的人口 教學者:李蕙娟 年級:二年級.
地震 在板塊交接處,因岩層受到外力作用,相互 擠壓或張裂,易造成斷層錯動,同時釋出巨 大的能量,此能量以波的型式並藉由岩層傳
北國 亞述 巴比倫 南國 那鴻 以利亞 西番雅 以利沙 哈巴谷 約珥 約拿 俄巴底亞 阿摩司 北 何西阿 耶利米 以賽亞 以西結 南 彌迦
北国 亚述 巴比伦 南国 那鸿 以利亚 西番雅 以利沙 哈巴谷 约珥 约拿 俄巴底亚 阿摩司 北 何西阿 耶利米 以赛亚 以西结 南 弥迦
香港如何割讓給英國? 1842年起,香港受英國管治,直至1997年6 月30日. 歷時 155年。 你知道當中的原因嗎?
農麗-產品介紹 「硬頸」 「櫻花鉤吻鮭」.
規模經濟 定義 原因.
絲綢之路.
五萬人歸回 猶大 巴比倫帝國 波斯帝國 希 被 擄 (1) 被 擄 (2) 被 擄 (3) 歸 回 被擄70年 哈巴谷 俄巴底亞 耶利米
智慧運輸(ITS)推動成果及未來展望 行政院交通部
啟示錄精要 第六講 撒但的結局、審判 ﹝第廿章﹞.
社會﹝第一冊﹞ 單元十一:古早台灣人 單元十二:逐鹿台灣 單元十三:唐山過台灣 單元十四:大船入港.
五萬人歸回 猶大 巴比倫帝國 波斯帝國 希 被 擄 (1) 被 擄 (2) 被 擄 (3) 歸 回 被擄70年 哈巴谷 俄巴底亞 耶利米
何西阿書.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有言漢武帝遣張騫出使西域旨在割斷匈奴之右臂;此說當真?試有關史實作一評述。 by 李曜彤 黃卓林 中國歷史小組報告 有言漢武帝遣張騫出使西域旨在割斷匈奴之右臂;此說當真?試有關史實作一評述。 by 李曜彤 黃卓林

匈奴 匈奴是一個或兩個古代生活在歐亞大陸的遊牧民族,他們在中國以北建立國家。到了後來內遷中原的匈奴人在十六國時期成立地方政權 圖為匈奴人的生活情況

張騫生平 張騫,漢中成固(今陝西成固)人。漢武帝建元三年(前138年)奉使通西域,聯絡月氏,夾擊匈奴。

西域簡介 西域,中國漢朝時多指玉門關、陽關以西的諸多國家和地區,唐朝時稱磧西。 在絲綢之路影響下,西域被特指漢、唐兩代中國政府安排的行政機構所管轄的今中國新疆大部及中亞部分地區,位於歐亞大陸中心,是絲綢之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文化特徵依然可見于現在新疆地區的遺址及中國敦煌的壁畫。該地對東西方國家的貿易文化交流起到中轉站的重要作用。

前言 漢代初年對匈奴採取和親政策,但經文景休養生息,國己富裕,更加上武帝之雄才大略,積極進取精神,對屈辱的和親政策不再忍耐,開始對匈奴進行長期的討伐戰爭。武帝一方面籌劃軍事行動,一方面派人聯絡西域各國,實行孤立匈奴政策.於是有張騫出使西域之舉。

第一次出使動機 張騫第一次通西域是為了聯絡大月氏夾攻匈奴。漢初匈奴經冒頓單于之統治,勢力強大,侵入大月氏,殺其王,以其頭為飲器,月氏由是怨恨匈奴,並遁走新疆伊犁一帶,隨又為烏孫所逼,再度西遷,臣服於當時之大夏。武帝時,因悉大月氏為匈奴死敵,乃遣使出大月氏,俾聯約出兵夾擊匈奴,斷其右臂,以解除北方之威脅。

張騫第一次出使經過 漢武帝建元二年,張騫率百餘人出使大月氏。其時西域通道全受匈奴控制,張騫西行不遠即為匈奴拘捕。單于強他娶妻生子,使他不再想念中國,但張騫並不屈節,十餘年後,始得機逃脫,越蔥嶺,經大宛、唐居抵大月氏。時大月氏西遷己二、三十年,初駐於伊犁,後又因烏孫之攻擊,乃再往西移動,自伊犁河移居溈水(阿姆河)上游。 張抵大月氏時,月氏己成一農國,安居樂業,不願再與匈奴敵為敵,張騫居留當地一年,終無成果,欲從羌中歸國,但又為匈奴所得,拘留年餘,幸而單于去世,匈奴內訌,張騫乘亂逃出,返回長安。

張騫第一次出使經過 張騫居留大月氏期間,得悉烏孫、大宛、康居等國情況,回國後將此等西域國家的地理形勢及其土產情形告之武帝。武帝得聞大宛、安息之屬皆大國,多奇珍異寶,與中國同俗,而兵則稍弱,非常喜好漢之財貨。

張騫第二次出使 張騫在大夏時見有邛竹杖及蜀布,猜想可能有路從中國西南到西域,於是向漢武帝建議欲經西南道到身毒國。後漢武批准,派張騫從蜀犍出發,遣使分道求通身毒。結果為西南夷所阻,不能通,但通了滇國,平定了西南夷,設七郡。

張騫第三次出使西域 《漢書》有言:「誠得以此時厚賂烏孫,招以東居故地,漢遣公主為人,結昆弟,其勢宣聽,則是斷匈奴右臂也,既連烏孫,自其西大夏之屬,皆可招來而為外臣。」 這正正道出第三次出使的因由。 張騫到達烏孫後,這時烏孫發生內亂,烏孫王年老,無心他顧,況烏孫一向是匈奴屬國,常感畏懼,加上匈奴在西域的勢力仍在,於昆烏孫國王昆莫送了幾十匹馬給張騫,張騫此行未有結果,乃分遣副使到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等國,回國時,烏孫又派十多名使者到中國,後來張騫被拜為大行,卒於元鼎三年。

為何是斷匈奴右臂?

評論 政治方面: 漢自高祖被匈奴困於平城,故不能輕易動武,故一直採取和親政策。因此到武帝時,為了擺脫匈奴的欺壓,他派張騫出使西域,增加漢的影響力,終使在西域設立”西域都護府,防止匈奴壯大(例如是減少匈羌聯盟的機會) 。 圖深灰色部分為冒頓單于時的匈奴的勢力範圍

評論 個人因素:武帝為人好大喜功,使他決心要打擊匈奴,令匈奴絕跡於漠北,故聞大月氏王被匈奴殺害後,即派遣張騫出使尋求盟友 置中者為漢武帝

評論 經濟方面: 從<<漢書.西域傳>>指出,匈奴控制西域,”賦稅諸國,取富給焉”,說明了西域是匈奴的經濟命脈,出使能令其經濟大受打擊

評論 軍事方面:自漢初起匈奴勢力不斷漲大,匈奴更重佔河套以南之地,有控弓之士三十萬,成為天山南北路的霸主。故出使西域能增加對當地的了解,為討伐匈奴作好準備(例:元武3年,派衛青,霍去病征伐匈奴,設油泉、武威、張掖、敦煌四郡,西域暢通無阻。 ), 以解除邊患問題。

圖為BC121漢武帝派霍去病、公孫敖分道出北地,張騫、李廣分道出右北平,擊匈奴。霍去病越居延,至祁連山,大捷,奪取河西之地。

圖為BC119年, 漢武帝派霍去病以及衛青大舉北伐匈奴,大敗匈奴,從此「漠南無王庭」 。

為何不是其他原因??

評論 學術方面 當時他採用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此舉不但使儒術成為了當時主流的學術,更使其他學說遭到壓制甚至沒落。有鑑於此,漢武帝沒有理由派張騫出使西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尋求其他思想學說,也就是說主要出使目的並不是求學說。

評論 經濟因素 有人說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主要為了與外通商,以振興國家經濟…. 漢武帝即位之初,國內經濟情況已經相當地蓬勃興盛(經文景兩朝休養生息),再加上漢武帝推行一連串的新經濟政策–頒布「算緡」、「告緡」令,徵收商人資產稅,打擊富商大賈;又採取桑弘羊建議,將冶鐵、煮鹽收歸官營,禁止郡國鑄錢;設置平準官、均輸官,由官府經營運輸和貿易;同時興修水利,移民西北屯田,實行「代田法」,有利於農業生產的發展。以上等等的新措施都大大增強了國家經濟實力 ,使國家財力充裕。 由此可見,武帝沒有必要與西域通商以充漢財,也就是說通商並不是張騫此行的主要目的。

評論 內部問題 為什麼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並不是為了尋求支持以鞏固自身地位權力或以防止諸侯們的坐大? 漢武帝即位初,一方面政治形勢比較穩定,雖然諸侯王國的分裂危機依然存在 ,但是武帝採取了一系列強化中央集權的措施。在政治方面,首先頒行「推恩令」,使諸侯王多分封子弟為侯,使王國封地被分割,以進一步削弱諸侯王國勢力;其次建立中朝削弱相權,鞏固皇權。為加強對地方的控制,打擊地方豪強,他設置十三州部刺史,京師七郡另設司隸校尉監察。在軍事方面,主要是集中兵權,充實了中央的軍事力量。 從上述資料可見,武帝早已成功解除諸侯對中央的威脅及成功集權於君主,鞏固其統治。因此,武帝派張騫出使不是為了搏取支持,加強統治。

評論 探奇珍之物 有言武帝派張騫出使主要為了把西域的珍寶傳入中國… 武帝窮奢極欲,曾為求汗血寶馬多次遣李廣利遠攻貳師城。話雖如此,這並不表示張騫此行主要目的是尋珍寶。若果要是想尋珍寶,武帝沒必要鋪張地專召張騫領團隊到西域,只要隨便組個商隊就好了。再加上,中華民族一向認為中國地大物博,無所不有,並不會主動的到外尋找奇物。 因此,我們推論出武帝派張騫出使也不是純粹為著尋覓西域產品。

總結 由此可見,漢武帝派遣張騫出使西域確是以打擊匈奴為首,先斷其右臂,令其勢力減弱,後再派衛青、霍去病等人及發兵討伐。至於其他因素只是次要目標,並不是出使西域的真正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