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五 提高道德素质 锤炼道德品质
第三节 大学生与诚信道德 (一)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人类道德的发展具有其内在的规律性,是在继承和弘扬优良道德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进步的。 1、两个概念: 公民道德——是一个国家的公民应当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和道德要求。 道德规范——是人们判别善与恶、道德与不道德的基本尺度,也是人们在行为选择中应当怎样做和不应当怎样做的基本标准。 2、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提出及其意义 历史和现实表明,道德在一个社会中的作用大小,往往取决于作为主干的基本道德规范在社会成员中的知晓度、信奉度和践行度。
3、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爱国守法 明礼诚信 团结友善 勤俭自强 敬业奉献
爱国守法:强调公民应培养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自觉的学法、懂法、用法、守法和护法; 明礼诚信:强调公民应文明礼貌、诚实守信、诚恳待人; ◆团结友善:强调公民之间应和睦友好、互相帮助、与人友善; ◆勤俭自强:强调公民应努力工作,勤俭节约、积极进取; ◆敬业奉献:强调公民应忠于职守、克己奉公、服务社会。
【讨论一】 有人说,节俭只是穷人用以自欺欺人的道德借口。因为,经济发展在于扩大需求,而节俭却可能带来需求萎缩。因此,节俭是经济发展的障碍物,是应该抛弃的伪道德。 问:你是否赞成上述说法,为什么? 【讨论二】 作为公民,你是否赞同人的价值在于个人对社会的贡献? 对社会没有贡献的人是否没有价值? 有贡献能力而没有对社会贡献的人是否有价值? 同样都有对社会的贡献,是否对社会贡献大的人价值也更大? 你认为人的价值到底是由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量还是贡献率决定?
4、大学生公民道德实践要求 一是在思想上和心理上对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产生认知和认同; 二是把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作为行为标准; 三是积极践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A 5、诚实守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 (1)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的一项基本道德准则; (2)诚实守信是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3)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为人处世应当遵循的基本道理; (4)诚信是一个社会维持正常秩序和有效运行的必然要求。 B
(二)大学生与诚信道德 大学生的诚信意识、诚信行为、诚信品质,关系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关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在一定意义上关系中华民族的未来。大学生要肩负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使命,就必须自觉加强诚信道德建设,把诚信作为高尚的人生追求、优良的行为品质、立身处世的根本原则。
诚信是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的基础; 诚信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 诚信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通行证”。 1、为什么对大学生要进行诚信教育?
2、努力提高道德修养的自觉性 第一,大学生应当自觉地把自身生活放置于具体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实践中去。应自觉地按照社会主义道德要求自我修养,使自己成为社会主义合格的接班人。 第二,大学生道德修养要从自身的道德行为中体味道德,内化道德。道德修养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把道德知识、道德理论与道德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努力做到学以致用、身体力行。 第三,大学生应自觉地从自身所学的知识中实现道德修养。 第四,大学生应自觉把握几种主要的途径进行道德修养。 (1)重学。 (2)自省、克己。 (3)慎独。 (4)力行、积善。
3、认识和把握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与社会实践 。 (1)应有进行道德修养的强烈动机。 (2)应积极主动地进行道德修养。 (3)应学会自知自胜、自我扬弃。 【 讨论一】现实生活中的德福矛盾 (1)、一个生意人因恪守诚信而亏本了;他的邻居却因制假贩假拥有了灯红酒绿、香车美女的生活; (2)、一个好心的司机在公路上将一个被车撞成重伤的老人送进医院后,被老人的家属缠上了,从此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而真正的肇事者逍遥于责任之外; (3)、一个学习刻苦、追求真才实学的大学生成绩只在中上;另一个大学生凭着临时突击、甚至舞弊却拿了奖学金。 问题:面对德福矛盾的情景,我们应该如何坚持自己的道德操守?
【讨论二】囚徒的困境(塔克A.W.Tucker) 两个夜贼,鲍伯(Bob)和艾尔(Al),在行窃现场附近被抓获并被警方隔离拷问。每个夜贼都必须选择是否坦白和揭发对方。如果两个贼都不坦白,他们都将被判刑一年。如果每个贼都坦白并揭发对方,他们都将在监狱中度过10年。但是,如果一个贼坦白并揭发对方,而另一个贼不坦白,那么与警方合作的贼将被释放而另一个贼将在监狱中度过20年。 可能的几种情况: 双方都以利人为目的 道德选择行为后果 鲍伯利他(不坦白和揭发对方)入狱1年 艾尔利他(不坦白和揭发对方)入狱1年 双方都以利己为目的 道德选择行为后果 鲍伯利己(坦白和揭发对方)入狱10年 艾尔利己(坦白和揭发对方)入狱10年一方利己一方利他 道德选择行为后果 鲍伯利己(坦白和揭发对方)入狱0年 艾尔利他(不坦白和揭发对方)入狱20年
结果: 两个人都利他,双方蒙受的损失最小;两个人都利己,双方都要蒙受损失;一方利己另一方利他,利他的一方将蒙受最大损失,利己的一方没有损失。 结果: 两个人都利他,双方蒙受的损失最小;两个人都利己,双方都要蒙受损失;一方利己另一方利他,利他的一方将蒙受最大损失,利己的一方没有损失。 A 问题:在囚徒的困境中,利他与利己到底哪一种是最好的选择?
4、道德修养的途径与方法 (1)学思并重的方法。 (2)省察克治的方法。 (3)慎独自律的方法。 (4)积善成德的方法。 (5)知行统一的方法 蒙牛集团的用人原则 有德有才,破格重用 有德无才,培养使用 有才无德,限制录用 无德无才,坚决不用
1、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大意义 (三)大学生与中华民族道德传统 1、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大意义 1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 2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 3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
(1)、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2、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 (1)、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诗经》: “夙夜在公” 《书经·周官》 :“以公灭私,民其允怀。” 贾谊《治安策》: “国而忘家,公而忘私。”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去丹心照汗青。” 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2)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 孟子: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墨家 :“兼爱” “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 韩愈《原道》: “博爱之谓仁”。 朱熹:“爱之理,心之德”,并以生释仁。
孟中哭竹冬生笋,王良为母卧寒冰 王良是江北的孝子,母病重想吃鲜鲤鱼,时值寒冬,冰冻三尺,王良就睡在冰上捶冰取鱼。孟中是江南的孝子,孟中母病冬天想吃竹笋,孟中无法,急得抱着楠竹哭了三天三夜,眼泪变成了血泪,山神爷为之感动,命楠竹冬天长笋,从此便有了冬笋。
(三)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 礼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标志,也是人立于社会的重要条件。 礼文化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 “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 ——《荀子·劝学》
(四)、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诚:言为心声,对内诚于己就是不自欺。 信:恪守诺言,对外信于人就是不欺人。 诚信:是指一种真实无妄、表里如一的品格。 “民无信不立”。 ----《论语 颜渊 》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论语 公冶长》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
(五)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作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 人之所以不同于动物,是因为人有道德。 “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最为天下贵也。” 《荀子·非相篇》 孔子认为圣人是理想中的人,有操守的君子是现实的人。他们之间又是联系的,君子的“成仁”正是“成圣”的内在精神。
好的品德需要明智好学来扶助。 明辨是非 知人、自知 追求理想人格需要“明智”。 方法与境界 (六)、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倡导道德主体要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 追求理想人格需要“明智”。 明辨是非 好的品德需要明智好学来扶助。 方法与境界 知人、自知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 · 中庸 》
实践中扩充自己的善良品端: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孟子 公孙丑上》 《孟子 公孙丑上》 为仁由己,仁德并不遥远。 道德践履需要一种有恒精神。
此外,廉洁自律、宽厚待人、艰苦朴素、勤劳节俭、孝敬父母、尊老爱幼、尊师敬业、刚健有为、自强不息、舍生取义、见义勇为、奋发图强等,也是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