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的「食衣住行」 食在日本
一.”食”在日本
日本的”代表食物” 1.壽司(すし) 2.生魚片(さしみ) 3.蕎麥(そば) 4.天婦羅(てんぷら)-語源temporas (葡文) 齋時,禁食肉類的期間.
何謂日本料理? 一般所指的日本料理,並非一定是指日本人長久以來 一直食用的食物。受到時代變遷及社會階層的影響,食物 內容多少會有差異,食物料理的方式也多少受到亞洲各國 (包括中國及韓國等)及西洋(歐美等各國)的影響。 狹義的日本料理指的是「日本獨特的料理」,例如: 牛丼(ぎゅうどん)肉じゃが(にくじゃが)等用特有的日本調物 料,包括醬油、昆布湯底及味林(みりん)所烹煮的。也就是 不拘泥在食材上,而是以日本人的料理方式及調味方法來 歸類,就稱之為「日本料理」 。
特徵-外觀 外觀 1.生食 2.重視食材,調味清淡 3.精緻的擺設 例:飯在左邊(因左邊為上位),味曾湯在右 邊. http://ja.wikipedia.org/wiki/%E6%97%A5%E6%9C%AC%E6%96%99%E7%90%86
特徵-調味 1.醬油 2.湯汁(だし汁) 3.味醂(みりん)
食材 1.農作物方面-穀物,蔬菜,豆類,水果 2.海產類-魚,貝類,海藻 3.肉類-雞肉
用餐方式與他國的差異 只使用筷子 將食器(碗)拿在手上 喝湯時,直接以碗就口 吃麵或是喝湯時會發出聲音
傳統日本料理:米食 傳統的日本料理主食是米飯,然後再配上其他菜 餚——魚,肉,蔬菜,醬菜,以及湯。料理的名稱則是用這些菜餚的數目來命名。舉例來說,最簡單的日本餐是「單菜餐」(一汁一菜),內容是一碟醬菜(通常是腌黃蘿蔔),一碗飯,以及一碗湯;例如傳統的日本早餐,通常是味增湯,米飯,和一碟醬菜。而最常見的料理叫做「三菜餐」(一汁三菜)——湯,米飯,和三碟用不同煮法煮出來的菜。這三碟菜通常是一碟生魚片,一碟烤的料理,和一碟水煮料理,有的則是蒸菜,炸菜,醋菜,或是淋上醬料的菜。「三菜餐」往往會另外附上醬菜以及綠茶。一種很受歡迎的醬菜是梅乾。
日本是稻米文化,二千年前便以稻米為主食。不但用稻米釀酒、製作「米果」,也用糯米製做「餅」,年糕、「團子」湯圓。遇到喜事時吃「赤飯」,也能用於供奉神佛。郊遊時帶「飯糰」,加上醋就變成「壽司」。收割後的稻草用來做「草鞋」、「蓑衣」、屋頂等等
煎餅(せんべい) 米果(せんべい、煎餅)是本最常見的糕點,原料是米糯或麵粉,大小約七、八公分,有方形也有圓形。在塗上醬油或混入芝麻、鹽,最後以火烤。米果在戶時代已普及,種類多得無以數計。
餅(もち) 「餅」(もち)是年糕的一種,原料是糯米,將糯米熟後,放在臼 內,用杵搗成年糕,切成方形在曬乾。 日本人在元旦當天通常 日本人在元旦當天通常 會吃烤餅,用火烤軟軟 乾餅,直接沾醬油或裏 上「海苔」 吃,或是 在放「雜煮」內。
「雑煮」(ぞうに) 「雑煮」(ぞうに)是日本元旦不可欠缺的一像湯汁料理,裡面放魚、肉、根菜類,關東煮人慣煮成醬油味,關西人則慣常用「味噌」(みそ) 調味。這是調味。這是一道鄉土味很濃的元旦料理,各個家庭的味道都不一樣。
赤飯(せきはん) 「赤飯」(せきはん)是有喜事時吃的,原本是以紅米為原料煮成,後來白米普及,變成在諾米內加入「小豆」(あずき、小豆) 煮成紅豆飯。現代日本家庭每 逢家人有喜事時,例如孩 子的婚禮、親人生產時, 都會煮「赤飯」以表慶賀。
お結び、お握り 「おむすび」、「お握り」(おにぎり)是飯糰或稱握飯,一般都握成三角形或圓形,裡面放梅子、烤魚肉,「鱈子」,外層用海苔包裹,這是日本人郊遊或賞花時最普遍的攜帶食品之ㄧ,相當於西方人的三明治。
形は他にも様々なものが存在する可能性が考えられるが、各種ある。 三角形 - 高さが低い三角柱。 俵形 - 角のない円柱形。 丸形 - ゴーダチーズや鏡餅のような形。 球形 - 方向性がないので握りやすい。(手毬型) 四角形 - 高さが小さい直方体。台湾などで見られる。押し寿司に近い。
壽司(すし) 寿司(日語平假名:すし,sushi,也作「鮨」或「鮓」,最早可能起源於盛產稻的中國和東南亞,是傳統日本食品。主要材料是用醋調味過的冷飯(簡稱醋飯),再加上魚肉、海鮮、蔬菜或雞蛋等作配料。既可以作为小吃也可以作正餐,花色種類繁多。配料可以是生的、也可以是熟的,或者醃過的。從平安時代一直到江戶時代確立為日本獨自的一種醋飯文化 。 資料來源: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F%BF%E5%8F%B8(2008/05/26)
漬物(つけもの) 「漬物」(漬物/Tsukemono)就是中文的醃菜、鹹菜、醬菜,又名「御新香」(おしんこ/Oshinko),在日本是幾乎每餐都會出現在餐桌上的副食之一。和食(わしょく/Washoku)派的日本人,早餐只要有熱騰騰的白飯和味噌湯、漬物,便能心滿意足。因此對日本人來說,漬物也可以說是故鄉的味道、母親的味道、祖國的味道。
東京最有名的漬物是「千枚漬」(せんまいづけ/Senmaizuke),這是將蕪菁(かぶ/Kabu)切成薄片,用昆布、辣椒、甜醋醃成的傳統醬菜。據說京都本來便有蕪菁漬物,但幕末時期天皇御所的御廚大黑烏藤三郎又將其改良成形狀優雅、色香味俱全的宮廷料理之一,便是目前常見的「千枚漬」。
福神漬け 還有一種「福神漬」(ふくじんづけ/Fukujinzuke),是將七種蔬菜切成碎片,用醬油、砂糖、味醂煙成的大眾醬菜。這是東京上野漬物老舖「酒悅」第十五代主人於明治十九年所研發出的產品,基本材料是茄子、蘿蔔、蕪菁、土當歸、刀鬥、紫蘇、香菇。由於是七種材料,便跟七福神搭幫,取名為「福神漬」。
福神漬け 發明者本來打算將其塑造為東京名產之一,但起初默默無聞,無人青睬。不料在明治二十七、八年中日甲午戰爭那時成為軍糧之一,士兵們吃了之後,口耳相傳,最後成為全國性的代表漬物之一。
麵食 日本的三大麵食 1.うどん (烏龍麵) 2.らーめん (拉 麵) 3.そば (蕎麥麵) 日本的三大拉麵 1.北海道札幌拉麵 1.うどん (烏龍麵) 2.らーめん (拉 麵) 3.そば (蕎麥麵) 日本的三大拉麵 1.北海道札幌拉麵 2.福岡博多拉麵 3.福島喜多方拉麵
麵食 麵條雖然是來自於中國,但是麵類已經是日本料理很重要的一部份。兩種傳統的麵,蕎麥麵和烏龍麵,湯頭通常是用魚類煮成的高東加入醬油調味以及不同種類的蔬菜。另一個很受歡迎的麵類是在20世紀早期由中國傳入的拉麵。拉麵使用的湯頭有許多種,比如用魚類和醬油煮成的高湯,或是豬肉和奶油煮成的高湯。 參考資料來源: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97%A5%E6%9C%AC%E6%96%99%E7%90%86&variant=zh-tw
日本傳統麵食是烏龍麵(うどん)和蕎麥麵(そば)。烏龍麵原料是麵粉,蕎麥麵原料是蕎麥粉;前者是關西人的最愛,後者是關東人的專屬。夏天吃涼麵、炒麵,冬天吃湯麵,再加上原本傳自中國,經日本人加工後又出口的「拉麵」,以及加工製法傳自中國的「素麵」,還有原本是義大利麵條,又被日式化的「和風Spaghetti」…..等等,養成了日本人幾乎三餐中有一餐是麵食的飲食習慣。
用麵粉和水加工製成食品的製法,在八世紀奈良時代變自中國傳到日本,歷史最久的是正是素麵。素麵又分兩種,一種是比較細的,另一種則是比較粗的。兩者均為涼麵,味道差不多,只是麵條有粗細之分。烏龍麵正式由素麵演變而成。
笊そば(蕎麥涼麵) 而蕎麥則由於在瘠地、寒冷地區也能生長,因此日本自古以來便有蕎麥料理,不過古代人吃的是,就是日本某些蕎麥麵老鋪子人會提供這類老麵食。蕎麥粉變成蕎麥麵是十六世紀後半至十七世紀初,有人想出在僑麥粉內加上麵粉揉成麵條的方式,起初只是稍微煮一下再用蒸籠蒸熟,沾醬油或蘿蔔泥吃。現代的「笊蕎麥」都用笊籬或竹籠當容器,正式往昔以蒸籠正熟食用方式的遺痕。
「お好み焼き」と「たこ焼」 其他麵食還有「御好燒」和「蛸燒」。據說大阪燒是十六世紀茶人千利休發明的,後來又衍生出章魚燒。千利休起初用麵粉和水,在於鐵板上烤成薄片,塗上味噌捲起後當茶點。與中國的春捲有點類似。
日清食品與安藤百福 1948年 9月 「中交總社」設立。 1958年8月 世界最早的速食麵「Chicken Ramen」發售 1958年12月 變更商號為「日清食品」。總部轉移至大阪市東區。 1959年12月 制定第一代商標。 1971年9月 制定第二代商標。「杯麵」發售。 1973年6月 總部轉移至大阪市北區。
日清食品與安藤百福 1976年5月 炒麺「UFO」發售。8月烏龍麵・蕎麥麵「どん兵衛」發售。 1977年4月 總部轉移至現在的大阪市淀川區。 1983年8月 制定第三代(現行)商標。 1989年收購永南食品 1999年11月 於池田市速食麵發明記念館開館。 2004年4月19日出資15.54億元人民幣,與華龍面業集團現有資產合資成立華龍日清食品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為33.4%
日清食品與安藤百福 2006年2月19日,華龍日清食品有限公司斥資18億與統一企業(中國)分別控股50%,聯合組建今麥郎飲品(北京)有限公司 2006年11月15日收購明星食品 2005年成功和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研發太空速食麵"Space Ram",並成功帶上太空 2007年1月 創業者會長安藤百福過世,享年96歲
拉麵的基本種類 醬油拉麵 味增拉麵 鹽味拉麵 圖片來源 :http://ja.wikipedia.org/wiki/%E3%83%A9%E3%83%BC%E3%83%A1%E3%83%B3#.E3.82.BF.E3.83.AC.E3.81.AE.E7.A8.AE.E9.A1.9E.E3.81.AB.E3.82.88.E3.82.8B.E5.88.86.E9.A1.9E
主要傳統的日本料理 本膳料理(ほんぜんりょうり):在江戶時代 是正式的日本料理。到了室町時代開始 開始興盛,明治時代後開始衰退。 是正式的日本料理。到了室町時代開始 開始興盛,明治時代後開始衰退。 精進料理(しょうじんりょうり):在寺廟裏待客用的料理。 懐石料理(かいせきりょうり):由茶道發展出來,是套餐的形式的料理。 会席料理(かいせきりょうり):由宴席發展出來,邊飲酒邊品味料理。供餐形式與懷石料理一致。
何謂懷石 1.懷石料理係指遵循茶道形式的一種用餐方式. 2.由來:修行中的僧侶,為了抵擋寒冷及飢餓的 感覺,將石頭用火加熱,並用布包裹後, 抱在懷中. 3.現代的”茶懷石”:在茶宴上,避免空腹飲用稍具 刺激性的茶類,以致影響茶的美味,所食用的 簡單點心(輕食).
懷石料理的特徵 1.每盤的份量少 2.選用當季的新鮮食材 3.使用精緻的器皿 4.重視美學 圖片來源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608050101457
關東料理與關西料理 關東料理: 1.食物來源:東京灣內豐富的海產類. 2.味道特徵:多利用醬油,味道較重,但冷卻之 後味道也不會差太多 關西料理: 1.食物來源:京都因受到寺院料理及缺乏海產 食材,多食用蔬菜及乾燥物. 2.味道特徵:味道較為輕淡的豆腐,豆皮料理.
早餐(和式VS洋式)
日本的大眾料理 米飯:壽司、 飯糰、粥 、丼飯 湯:味增湯、豬肉片湯 生魚片:たたき、馬刺し 醬菜:梅干、味噌付け 麵類:烏龍麵、 蕎麥麵、 火鍋:しゃぶしゃぶ、おでん、 油炸料理:てんぷら、唐揚(からあげ) 燒烤料理:焼き鳥、焼き魚 燉煮料理:肉じゃが
日本的居酒屋(いざかや)
居酒屋 起源:江戶時期,當時販賣 酒類(計量販賣)的酒屋但 因店面不大,只是簡單地坐 在酒桶上所以稱之為 「居酒」.
19世紀後,也開始販賣起簡單的菜餚. 1970年代後:從以男性職員為消費中心的印象轉換為女性或是家族也可以飲酒與用餐的地方. 1980年代後:開始連鎖的經營方式. 特點:1.便宜 2.可以多人聚集一起 3.可以稍微大聲喧嘩 4.多樣化 4.個性化(餐點可自由選擇)
1.何謂“懷石料理”? 2.何謂”丼”(どんぶり)? 3.日本料理得三大特徵為? 4.日本人用餐時與其他國家有何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