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中枢系统药物.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十七章 中枢兴奋药. 第一节 大脑皮层兴奋药 咖啡因 (caffeine) [ 药理作用 ] 1. 中枢兴奋作用 消除瞌睡 减轻疲劳 改善思维 (对大脑皮层有选择性兴奋作用) 大剂量 : 呼吸加深加快 血压升高 (兴奋延脑呼吸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
Advertisements

第十二章 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 要点 1. 掌握癫痫各型首选药物。 2. 熟悉苯妥英纳、苯巴比妥、乙琥胺、丙戊酸钠、 苯二氮卓类、卡马西平的作用特点及临床用途, 主要的不良反应。 3. 了解癫痫的类型。 4 . 熟悉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及抗帕金森病药物的 作用方式、分类。 5 . 掌握左旋多巴和苯海索治疗帕金森病作用机制、
麻醉药与镇静催眠药 药学院 陈百泉. 全身麻醉药  全身麻醉药 general naesthetics 是一类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 功能的药物,使意识、感觉和 反射暂时消失,骨骼肌松弛, 主要用于外科手术前麻醉。 是一类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 功能的药物,使意识、感觉和 反射暂时消失,骨骼肌松弛, 主要用于外科手术前麻醉。
1 拟胆碱药 Cholinomimetic drugs. 2 3 拟胆碱药分类  胆碱受体激动药(直接拟胆碱药) M 、 N 受体激动药 M 受体激动药 N 受体激动药  抗胆碱酯酶药(间接拟胆碱药) 可逆性 难逆性.
第 十 六 章 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 第 一 节 抗 癫 痫 药 癫痫 : 大脑局部神经元异常 放电,并向周围正常组织 扩散,引起反复发作的慢 性脑疾病。
镇静催眠药 ( Sedative-Hypnotic Drugs ) 镇静催眠药 ( Sedative-Hypnotic Drugs ) 汕头大学医学院药理教研室张艳美.
国家级精品课药物化学国家级精品课药物化学 沈阳药科大学药物化学教研室沈阳药科大学药物化学教研室. 苯二氮卓类催眠镇静药 1,4- 苯二氮卓类药物的发现 20 世纪 50 年代 Stembach 在合成苯并庚氧 二嗪时,合成路线没有打通,仅得到了六 元环的拼合物喹唑啉 N -氧化物,经药理 活性测定,不具有预想的安定作用。后来.
第四章 中枢神经系统药理.
抗癫痫药.
第五章 镇静催眠、 抗癫痫药和精神障碍治疗药
第十二章 镇静催眠药 sedative-hypnotics.
2012江苏历史高考 重点与热点考点分析与复习.
镇静催眠药 Sedative hypnotics
老人与睡.
影响药物吸收的生理因素.
第十六章 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 第一节 抗癫痫药
急性镇静安眠药中毒病人的护理.
第二篇 中枢神经系统药理 镇静催眠药和抗焦虑药 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 抗帕金森病药 抗精神失常药 镇痛药 解热镇痛药 中枢兴奋药.
辽宁省精品资源共享课 药物化学 沈阳药科大学药物化学教研室.
国家级精品课 药物化学 沈阳药科大学药物化学教研室.
失眠与抑郁性失眠.
老年失眠症的诊断和治疗特点 解放军总医院 王鲁宁 2004年3月.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医护学院药理教研室 秦韻.
Sedative-Hypnotic Drugs Institute of Pharmacology
第十三章 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 第一节┃抗癫痫药.
镇咳药.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 1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第八章 镇静催眠药 ⑴苯二氮卓类 ⑵巴比妥类 ⑶其他镇静催眠药.
第二章中枢神经系统用药 (Central Nervous System Drugs)
药 理 学 Pharmacology 药理教研室.
第十二章 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 第一节┃抗癫痫药
药 理 学 Pharmacology 药理教研室.
药理学 第十三章 抗癫痫药及抗惊厥药.
第13章 镇静催眠药 SEDATIVE- HYPNOTICS DRUGS
五、作用于神经系统的受体拮抗剂 兴奋性氨基酸(EAA)受体拮抗剂 抑制性氨基酸受体受体拮抗剂 神经肽Y受体拮抗剂
复 习 1.苯二氮卓类药物药理作用? 2.为什么地西泮用于麻醉前给药?.
外周神经系统 传出神经 植物神经 中枢神经系统 传入神经 运动神经 自主神经 神经系统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失眠症的药物治疗 宁波市康宁医院 胡珍玉.
第十四章 局 部 麻 醉 药 Local anaesthetics 制作:肖 逸.
第十章 局部麻醉药.
焦虑症.
模块3.2(1) 镇静催眠药及药疗护理.
第十五章 镇静催眠药 (Sedative-Hypnotics) 2017年3月21日 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二) 1.
药物治疗与疾病 中国医科大学药学院 蔡际群.
消化功能调节药.
第十一章 镇静催眠药 Sedative-Hypnotics.
第十二章 镇静催眠药.
第二十二章 镇静催眠药Sedative-hypnotics
第十一章 镇静催眠药与抗惊厥药 Sedative-Hypnotic Drugs
老年人睡眠障碍的特点与诊治 南京同仁医院神经内科 冯艳蓉.
镇静催眠药 Sedative-Hypnotic Drugs
安眠药中毒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周立杰.
第十一章 镇静催眠药 [基本概念]   是一类对CNS具有抑制作用,能引起镇静和近似生理性睡眠的药物。随着剂量的增加,依次产生镇静、催眠、抗惊厥、抗癫痫和中枢性肌松作用。
第十八章 中枢兴奋药 Central stimulants 提高中枢神经机能活动的一类药物 大脑皮层 咖啡因 延脑呼吸中枢 尼克刹米
作用于中枢神经 系统的药物.
第十四章 镇静催眠药 镇静催眠药的概念 理想的镇静催眠药 常用镇静催眠药 苯二氮卓类(BDZs)
第12章 镇 静 催 眠 药 Sedative-hypnotics.
第十三章 镇静催眠药.
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 镇静催眠药、抗癫痫药 和精神障碍治疗药
Anti-epileptic drugs and anticonvulsant
第十五章 镇静催眠药.
第十一章 局麻药 (自学思考题) 1.局部麻醉药局麻作用的机理是什么?代表药物有哪一些? 2.局部麻醉药吸收后会产生哪些不良反应?
Sedative-hypnotics.
甲状腺激素.
第十二章 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
FSD-C10 一个极有希望的药物 汇报人:李艳花 生物化学教研室.
第十二章 镇静催眠药.
第11章 镇静催眠药 主讲教师:裘军.
睡眠与觉醒 Sleep and Wakefulness 孙秉贵 浙江大学医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
Pharmacology of Efferent nervous system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六章 中枢系统药物

第一节 镇静催眠药 是一类对CNS具有抑制作用,能引起镇静和近似生理性睡眠的药物。随着剂量的增加,依次产生镇静、催眠、抗惊厥、抗癫痫和中枢性肌松作用。 小剂量催眠药—— 镇静作用 大剂量镇静药—— 催眠效果

睡眠生理 可分两种时相: (1)慢波睡眠时相(SWS,非快动眼睡眠 NREMS) (2)快波睡眠时相(FWS,快动眼睡眠 REMS) 睡眠时相的转换 成人睡眠开始后首先进入慢波睡眠,持续80~120分钟后转入快波睡眠,持续约20~30分钟。然后又转入慢波睡眠,如此互相交替,反复4~5次即完成睡眠过程。 成人觉醒状态只能进入慢波睡眠而不能直接进入快波睡眠(睡眠被剥夺者例外),但两种时相的睡眠都可以直接转为觉醒状态 可分两种时相: (1)慢波睡眠时相(SWS,非快动眼睡眠 NREMS) 各种感觉功能减退,骨骼肌反射活动和肌紧张减退、自主神经功能普遍下降, 但胃液分泌和发汗功能增强,生长素分泌明显增多。 慢波睡眠有利于促进生长和恢复体力。 (2)快波睡眠时相(FWS,快动眼睡眠 REMS) 又称异相睡眠或快动眼睡眠。 各种感觉和躯体运动功能进一步减退。此外,还可有间断性的阵发性表现:如 出现眼球快速运动、部分肢体抽动、心率变快、血压升高、呼吸加快等表现。 此时易导致心绞痛、哮喘、阻塞性肺气肿缺氧的发作。快波睡眠期间,脑内蛋 白质合成增加,新的突触联系建立,这有利于幼儿神经系统的成熟、促进学习 记忆活动和精力的恢复。在快波睡眠时,将受试者唤醒,80%的人报告说正在 做梦,所以做梦也是快波睡眠的一个特征。 异相睡眠【梦境】 1相【入睡】 2相【浅睡】 3,4相【由浅入深到深睡】

镇静催眠药的分类 (1)苯二氮卓类:如地西泮(安定) (2)巴比妥类:如苯巴比妥(鲁米那) (3)其他:如水合氯醛

苯二氮卓类 地西泮 抗焦虑作用:主要用于焦虑症及神经官能症,首选地西泮和氯氮卓。 镇静催眠作用:用于失眠症、术前镇静。 抗惊厥、抗癫痫作用 特点:①不影响FWS,停药后很少出 现“反 跳”多梦现象; ②耐受性、成瘾性较小; ③不引起麻醉; 地西泮 抗焦虑作用:主要用于焦虑症及神经官能症,首选地西泮和氯氮卓。 镇静催眠作用:用于失眠症、术前镇静。 抗惊厥、抗癫痫作用 中枢性肌松作用 用于破伤风、小儿高热、子痫等引起的惊厥,首选地西泮和三唑仑。 能抑制由大脑皮层、丘脑、边缘系统等癫痫病灶异常放电的扩散,地西泮是癫痫持续状态的首选药;硝西泮,氯硝西泮主要用于癫痫小发作。 作用的机制,可能与抑制脑干网状结构下行系统对脊髓γ神经元的易化作用,以及增强脊髓神经元的突触前抑制作用有关(抑制脊髓多突触反射)。 用于肌肉痉挛、腰肌劳损及肌僵直。

[作用机制] 主要是通过增强中枢γ-氨基丁酸(GABA 的抑制性作用来实现的。 Cl- GABAA受体-Cl-通道复合物示意图 BZ + BZ受体(结合) Cl-通道 GABA+GABAA受体(结合) Cl-通道开放(频率增加,Cl-内流) 超极化(中枢抑制)

不良反应和用药注意事项 1.副作用:常见服药次日出现嗜睡、乏力、头晕、记 忆力下降,精神不振、共济失调、动作能力低下等 宿醉反应。 依赖性:连续用药,会发生依赖性,突然停药可出 现戒断症状。 静注速度过快可出现呼吸循环抑制甚至猝死。饮酒 加重CNS抑制。 青光眼、重症肌无力、妊娠早期和新生儿禁用。

[常用制剂及特点] 地西泮(diazepam,安定) 口服吸收快,半衰期较长,其代谢物仍有活性,故作用持久。 艾司唑仑(estazolam,舒乐安定) 口服吸收快,入睡迅速,维持5-8h,副作用少,临床使用较多。 氟西泮(flurazepam,氟安定) 起效快,作用强而持久,反复应用可有蓄积, 主要用于短期催眠, 严重抑郁症,肝肾疾患 不宜用。 三唑仑(triazolam,三唑安定) 作用快、强、短;催眠时后遗作用少, 但易有反跳性失眠等。

属较古老传统镇静催眠药,中枢非特异性药。 随着苯二氮 类在临床应用(其优点:速效、 高效、安全)在镇静催眠药中取而代之。 二、巴比妥类 【药物分类】 属较古老传统镇静催眠药,中枢非特异性药。 随着苯二氮 类在临床应用(其优点:速效、 高效、安全)在镇静催眠药中取而代之。 长效 苯巴比妥 6-8h 原型经肾排出 中效 戊巴比妥、 3-6h 主要肝内破坏 异戊巴比妥 短效 司可巴比妥 2-3h 主要肝内破坏 超短效 硫贲妥 1/4h 全部肝内破坏

【作用和用途】 巴比妥类为普遍性中枢抑制药,剂量由小到大,相继出现镇静、催眠、抗惊厥、麻醉及呼吸麻痹等作用。 镇静、催眠作用 特点: ⑴ 缩短FWS,久用停药后可出现反跳现象; ⑵不易唤醒,有后遗反应; ⑶成瘾性,耐受性较大; ⑷可引起麻醉; ⑸毒性大,安全范围小。

抗惊厥、抗癫痫 麻醉和麻醉前给药 ⑴麻醉:静脉麻醉和诱导麻醉,用硫喷妥钠; ⑵麻醉前给药:常用苯巴比妥。

不良反应和用药注意事项 1.副作用:次晨出现头昏、乏力、精神不振、嗜睡等后遗 反应。 2.肝药酶诱导作用 3.耐受性和依赖性:停药后出现戒断症状。 4.急性中毒:深度昏迷、呼吸抑制、反射减弱或消失、血 压下降。

解救措施: (1)排除毒物 洗胃 导泻 NaHCO3碱化尿液 血液透析法 (2)对症治疗:吸O2,输液,升压药等。

水合氯醛(Chloral hydrate) 三、其他镇静催眠药 水合氯醛(Chloral hydrate) 作用特点: 1. 不影响FWS,停药后无反跳现象; 2. 久服也可引起耐受性、成瘾性; 3. 15分钟起效,维持6-8h 醒后无后遗作用对胃有刺激性,小儿高烧惊厥(冰水保留灌肠)大剂量对心脏有抑制作用。 甲丙氨酯(meprobamate,眠尔通) (少用)

佐必克隆 唑吡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