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红外光谱实用技术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中国药科大学.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仪 器 分 析 实 验仪 器 分 析 实 验 主讲人:刘江涛 重庆师范大学 化学学院.
Advertisements

第一章 红外吸收光谱分 析法 一、概述 introduction 二、红外吸收光谱产生的 条件 condition of Infrared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三、分子中基团的基本振 动形式 basic vibration of the group in molecular.
红外吸收光谱 学习要求 红外光谱基本原理 红外光谱与分子结构 红外图谱解析 红外光谱仪 样品制备方法 红外光谱法的应用 拉曼光谱简介.
  红外、拉曼介绍 .
一、概述 二、红外光谱与有机化合物结构 三、分子中基团的基本振动形式 四、影响峰位变化的因素
Ch17 績效管理 章首個案:員工績效管理:奇異強迫排名,3M的15%「私釀酒」時間 17.1 績效管理的意義 17.2 績效管理的流程
第一节 红外光谱分析基本原理 第二节 仪器简介与实验技术 第三节 影响振动频率的因素 第四节 红外特征吸收与光谱解析 第五节 拉曼光谱法
第四章:生物科學與環境 第二節:生物資源.
十八章 四谱简介 第一节 电磁波 第二节 红外光谱(I R) 第三节 核磁共振(NMR) 第四节 紫外光谱(UR) 第五节 质谱(MS)
课程要求: 每次课后都要做1~2题与上课内容相关的练习,学委按学号排好,交到研究生助理师兄师姐处。 课程成绩 期末笔试60%,平时成绩40%
第六章 炔烃和共轭双烯 Ⅰ 炔烃(alkynes) 一.结构与命名 一个键两个键 随S成分增加, 碳碳键长 缩短;
第五章 红外光谱分析.
3.5.2 过氧化物交联 缩合交联的优点: 缩合交联的缺点: 如何来制备高强度的硅橡胶? 如:管材,垫圈。 基胶流动性好;易于封装,密封。
近代的中华民族可谓多灾多难,饱受了西方列强的侵略。在前两课的学习中,我们已经了解了西方列强发动的两次侵略战争,下面我们来简单地回顾一下,这两次战争的名字叫什么?侵略者分别是谁? 在中国近代史上,侵略中国时间最长、危害最大的是哪个国家?
红外谱图解 析一般步骤 化合物结构 鉴定 标准红外谱 图库简介 定量分析
第八章 现代物理实验方法的应用 为什么要学习和发展现代物理实验方法? 现代物理实验方法鉴定有机物结构的优势
3.3 红外光谱仪 3.3.1 红外吸收光谱仪的类型 目前主要有三种类型红外光谱仪:(1)光栅色散型红外光谱仪,(2)Fourier(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3)非色散型光度计。
第六章 红外光谱分析 第一节 概 述 分子的振动能量比转动能量大,当发生振动能级跃迁时,不可避免地伴随有转动能级的跃迁,所以无法测量纯粹的振动光谱,而只能得到 分子的振动-转动光谱,这种光谱称为红外吸收光谱。 红外吸收光谱也是一种分子吸收光谱。
傅立叶红外光谱 样品调制及图谱解析技巧 西北大学分析测试中心 王振军.
Infrared spectrophotometry,IR
《光谱导论》课程 第三章 红外吸 收 光 谱 法.
第四章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
模块8:红外光谱分析IR 陈燕舞.
第七章 三萜以及苷类 定义 三萜(triterpenoids)是由30个碳原子组成的萜类化合物。(指基本骨架,不包括糖),可认为是由6个异戊二烯缩合而成的。 分类 从结构上分两大类:四环三萜 五环三萜 存在形式:游离形式(苷元) 苷的形式(与糖结合)
仪器分析实验 固体试样的红外光谱分析 中心实验室 崔 颖
红外光谱法 Infrared Analysis.
第五章 红外吸收光谱法 第一节 概述 红外光谱的历史 1800年英国科学家赫谢尔发现红外线 1936年世界第一台棱镜分光单光束红外光谱仪制成
Infrared Absorption Spectrometry,IR
实验一 利用紫外吸收光谱检查药物维生素C的纯度
药 物 分 析 实 验 实验三 典型化学药的特殊杂质 和相关物质检查.
《谱学导论》课程 任课教师:孙国英 副教授 授课班级:
第十章 食品 药品与健康 考点1 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 1 . 食品中的营养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第四节 红外光谱分析 一、试样的制备 (一) 气态样品
Instrumental Analysis
红外光谱分析 高素君
第6章 红外光谱与拉曼光谱 6.1 红外光谱的基本原理 6.2 红外光谱与分子结构 6.3 红外光谱的测量 6.4 红外光谱解析
Presenter: 宫曦雯 Partner: 彭佳君 Instructor:姚老师
第五章 振动光谱 分子的红外吸收和Raman散射光谱可用来阐明分子结构. 基于力常数和结构信息的简正坐标分析方法可以表征振动模式和频率.
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 延安大学化工学院 有机化学教研室.
§2.6 红外谱图解析 各官能团的特征吸收是解析谱图的基础 (1)首先依据谱图推出化合物碳架类型
NaI(TI)单晶伽马能谱仪实验验证 朱佩宇 2008年1月3日.
Visible Spectrophotometry and Ultraviolet Spectrophotometry
§7.4 波的产生 1.机械波(Mechanical wave): 机械振动在介质中传播过程叫机械波。1 2 举例:水波;声波.
第二章 红 外 光 谱 红外光谱 第一节 基本知识 第二节 红外光谱的 重要区段 第三节 在结构分析中的应用.
12.1 红外光谱 Infrared Spectrum.
Home Work 现代科学中的化学键能及其广泛应用 罗渝然(Yu-Ran Luo)
第12章 化学汽相沉积( CVD) 化学气相沉积(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CVD)是通过气相物质的化学反应在基材表面上沉积固态薄膜的一种工艺方法。 CVD的基本步骤与PVD不同的是:沉积粒子来源于化合物的气相分解反应。 CVD的实现必须提供气化反应物,这些物质在室温下可以是气态、液态或固态,通过加热等方式使它们气化后导入反应室。
激光器的速率方程.
第一单元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第2课时 有机物结构的表示方法
第十一章 配合物结构 §11.1 配合物的空间构型 §11.2 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
第15章 量子力学(quantum mechanics) 初步
Synthetic Chemical Experiment
光合作用的过程 主讲:尹冬静.
第五章 质谱 §5.1 质谱基本原理 运用电磁学原理 对荷电分子、亚稳分子碎片进行分离、分析  正离子自由基 正离子.
四、标准加入法 (Q=0) 序 号 测定液浓度 c c c 测定液体积 V V V 标液浓度 cS cS cS
第八章 现代物理方法的应用.
欢迎光临指导 执教者:吕承洲(马站高中).
利用DSC进行比热容的测定 比 热 容 测 量 案 例 2010.02 TA No.036 热分析・粘弹性测量定 ・何为比热容
任课教师:屠 波 办 公 室:化学西楼 312 室 电 话: (9: :00; 14: :00)
H核磁共振谱图解析举例 解析NMR谱: 共振信号的数目,位置,强度和裂分情况 信号的数目: 分子中有多少种不同类型的质子
高中化学专题复习 化学用语与常用计量(一) 河北省宣化县第一中学 栾春武.
§17.4 实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一. 德布罗意假设(1924年) 波长 + ? 假设: 实物粒子具有 波粒二象性。 频率
红外吸收光谱法模块之 任务6:安全性食品包装塑料薄膜制品的 辨别与分析.
§2.4 典型化合物的红外光谱 1. 烷烃 C-H 伸缩振动(3000 – 2850 cm1 )
第四章 红外光谱 4.1 基本原理 3.1.1波长和波数 电磁波的波长(  )、频率( v)、能量(E)之间的关系:
第 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第十八章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法 infrared absorption spectroscopy,IR 第五节 激光拉曼光谱分析法
红外吸收光谱法模块之 任务5:液体样品的红外吸收 光谱绘制与解析.
实验十八 图谱解析实验 根据谱图,推定未知苯系物的结构
第三章 紫外和可见吸收光谱 §3.1 基本原理 电子跃迁: * ,n* , * , n* 能量大,波长短,远紫外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4章 红外光谱实用技术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中国药科大学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红外光谱产生原理、红外分光光度计的基本构造及制样方法;熟悉和识别各类化合物的红外光谱;了解红外光谱实际相关应用。 技能目标 掌握固体样品制备技术和会正确使用红外光谱仪;红外光谱图的初步识别;红外光谱仪简单维护。

是波长介于微波与可见光之间的电磁波,波长在0.76μm至1000μm之间,红外光是不可见光. 第1节 红外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 一、红外吸收光谱 1.红外光 是波长介于微波与可见光之间的电磁波,波长在0.76μm至1000μm之间,红外光是不可见光. (1)单位 波长、频率、波数(表示1cm之内含有多少个波长 ) (2)换算关系 (单位:cm-1) (3)分区 区域名称 λ/μm σ/cm-1 能级跃迁类型 近红外 0.75~2.5 13158~4000 OH、NH、CH键倍频 中红外 2.5~25 4000~200 振动,伴随转动 远红外 25~1000 200~10 转动

2.红外光谱 (1)红外光谱与红外光谱法 红外光谱:由于物质分子内微粒的振动、转动能级跃迁在中红外光区所产生的吸收光谱,称为中红外吸收光谱(mid-infrared absorption spectrum,Mid-IR),简称红外光谱(IR) 。 远红外光谱(Far-IR):由分子的纯转动能级跃迁在远红处区所产生的吸收光谱。 近红外光谱(NIR ):由含氢原子团(如O-H、N-H、C-H)伸缩振动的倍频及组合频吸收产生的光谱 。 红外光谱法(infrared spectrophotometry):利用样品的红外吸收光谱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及测定分子结构的方法 。

(2)红外光谱表示方法 聚苯乙烯薄膜红外光谱图 特征:(1) 曲线 (2)红外光谱的吸收峰通常是倒置的吸收峰

二、分子振动 对称伸缩振动 1.伸缩振动 不对称伸缩振动

剪式振动 面内弯曲振动 面内摇摆振动 面外摇摆振动 2.弯曲振动 面外弯曲振动 扭曲振动 对称变形 变形振动 不对称变形

分子的振动自由度=运动自由度(3N)– 平动自由度 – 转动自由度 3.振动自由度 分子的基本振动数目或独立振动数目称为分子的振动自由度 分子的振动自由度=运动自由度(3N)– 平动自由度 – 转动自由度 非线性分子振动自由度: (3N-6) 线性分子振动自由度: (3N-5) 备注:N为组成分子或粒子的原子个数。 想一想 SO2、H2S、CH4各有多少个基本振动形式?

4.双原子分子振动频率 虎克(Hooke)定律 为化学键力常数

案例4-1 C—H、C—C 、C=C、C≡C伸缩振动频率 结论:振动形式相同,基团不同,振动频率不同;基团相同, 振动形式不同,振动频率也可能不相同。

三、红外光谱产生的条件 或 为被吸收红外光的频率或波数 (1)简并现象: 振动形式不同,但振动频率相同,吸收光的频率相同,只能观察到一个吸收峰的现象。 (2)红外非活性振动 :振动不产生红外吸收的现象 (3)红外活性振动:振动中偶极矩发生变化的振动。 (4)产生条件: ①红外光的频率等于基团振动频率的整数倍; ②振动过程中偶极矩不为零。

四、红外光谱常用术语 1.吸收峰的峰位与强度 (1)峰位 吸收峰的位置或称峰位(一定宽度的带状吸收峰)。 影响因素:力常数及折合质量,诱导效应、共轭效应、原子杂化类型、氢键、空间效应、溶剂、温度等。 案例 不同环境中羰基伸缩振动频率 1715cm-1 1780cm-1

(2)吸收峰强度 ε>100  非常强谱带(vs) ε=20~100  强谱带(s) ε=10~20 中等强度谱带(m) ε=1~10   弱谱带(w) ε<1  非常弱谱带(vw) 2.基频峰和泛频峰 (1)基频峰 (峰强,光谱中主要吸收峰) 基团或分子吸收一定频率的红外线,振动能级从基态(V=0)跃迁至第一振动激发态(V=1)时,所产生的吸收峰称为基频峰。

备注:泛频峰弱,特征性强,光谱复杂,难辨认。 二倍频峰 倍频峰 三倍频峰 多倍频峰 (2)泛频峰 合频峰 差频峰 备注:泛频峰弱,特征性强,光谱复杂,难辨认。

取代苯的泛频峰:2000~1667cm-1 预示苯环有取代基 案例 邻甲基苯甲酸光谱图 取代苯的泛频峰:2000~1667cm-1 预示苯环有取代基

3.特征峰和相关峰 (1)特征峰 凡是能用来鉴别某一官能团存在的吸收峰 。 案例:2400~2100cm-1 C≡N (腈基) 1870~1650cm-1 C=O (羰基) (2)相关峰 一个官能团的多种振动相关联的多个吸收峰。 案例: 甲基的相关峰

备注:各类化合物都有其基团的特征峰(见书附录2) 羧基(—COOH)相关峰 备注:各类化合物都有其基团的特征峰(见书附录2)

4.特征区和指纹区 (1)特征区 4000~1250cm-1(2.5~8.0um)区间,含氢单键、各种参键及双键的伸缩振动的基频峰和部分含氢单键的面内弯曲振动的基频峰,稀疏,强度较大,最易识别,是确认各类化合物中主要官能团存在的重要区间。 (2)指纹区 1250~400cm-1(8.0~50um)低频区,能帮助确定化合物的细微结构。

案例 苯的取代 【 单取代】 (含5个相邻H)

【 双取代】 ◎邻取代(4个相邻H) ◎间取代(3个相邻H,1个孤立H) ◎对取代(2个相邻H)

(3)九个重要区段 (要熟记) 波数区间(cm-1) 振动类型 3750~3000 3300~3000 (不饱和氢) 3000~2700 (—CH3、饱和CH2及CH、—CHO) 2400~2100 (腈基和炔基) 1900~1650 (酸酐、酰氯、酯、醛、酮、羧酸、酰胺) 1675~1500 1475~1300 (各种面内弯曲振动) 1300~1000 (醇、酚、醚、羧酸) 1000~650 (不饱和C—H面外弯曲振动)

第2节 红外光谱仪 一、色散型红外光谱仪 1.主要部件 硅碳棒:碳化硅烧结棒绕电线,工作温度为1200~1500 ℃,最大发射波数为5500cm-1 . (1)光源 能斯特灯:氧化锆、氧化铱和氧化钍等烧结棒绕电线,工作温度为1800 ℃左右 ,最大发射波数为7100cm-1 . 气体池 (2)吸收池 液体池 基质压薄片

(3)单色器 单色器由色散元件、准直镜和狭缝构成 真空热电偶 (4)检测器 热释电检测器(TGS) 硫镉汞检测器 (MCT ) 真空热电偶工作原理示意图

(5)记录系统 2.工作原理 色散型红外光谱仪工作原理示意图

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1.主要部件 (1)Michelson干涉仪 FT-IR红外光谱仪 Michelson干涉仪工作原理示意图

(2)检测器 DTGS和MCT检测器 2.工作原理 FT-IR工作原理示意图 3.特点 扫描速度快,测量时间短 ,便于联用,灵敏度高,检测限低 ,分辨率高 ,精密度,重现性好 ,杂散光小 。

第3节 样品制备技术 一、气态样品制备技术 气体样品注入气体池的气槽内,并在真空系统上完成。 二、液态样品制备技术 1.液体池法 2.涂片法 3.液膜法 三、固态样品制备技术 1.KBr 压片法

2.糊膏法 把干燥的固体样品放入玛瑙研钵中充分研细,滴几滴液体石蜡后继续研磨,直至呈均匀的糨糊状,将混合物放在盐片上,放在仪器中测定。 3.薄膜法 样品制备示意

第4节 应用案例 一、药品的鉴别和检查 药典配套出版的《药品红外光谱集》 案例4-2 头孢拉定的红外光谱鉴别 案例4-3 甲苯咪唑红外光谱检查A晶型 二、结构解析 1.灰分试验 2.计算分子的不饱和度U

① U=0,链状饱和化合物 ②U=1,结构中含一个双键或脂环. 规律 ③U=2,结构中含叁键或两双键 ④ ,结构中可能含有苯环 3.“四先四后”解析光谱图 先特征区,后指纹区;先最强峰,后次强峰;先粗查,后细找;先否定,后肯定。 4.佐证

案例4-4 红外光谱图解析 某化合物的分子式C8H8O,红外谱图如下图,试推测该化合物的结构。

解:(1)计算不饱和度 推测化合物可能含苯环结构 (2)各峰归属

/cm-1 振动归属 结构单元 不饱和度 化学式单元 2820 (费米共振) —CHO 1 CHO 2700 1690 CO 3060 4 C6H4 1600 (芳环) 1580 1510 825 (取代) 2960 —CH3 CH3 1450 1376

(3)结论 综合上述信息,该化合物是对甲基苯甲醛

练习

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