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转移瘤与韦格肉芽肿的鉴别
肺转移瘤 原发恶性肿瘤向肺内转移的途径有血行转移、淋巴道转移和肿瘤直接侵犯。
【病理与临床】 肺转移瘤以血行转移最为常见,血行转移为肿瘤细胞经腔静脉回流到右心而转移到肺。瘤栓到达肺小动脉及毛细血管后,可浸润并穿过血管壁,在周围间质及肺泡内生长,形成肺转移瘤。淋巴道转移是肿瘤细胞穿过血管壁进入周围淋巴管,癌瘤在淋巴管内增殖,形成多发的小结节病灶。常发生于支气管血管周围间质、小叶间隔及胸膜下间质,并通过淋巴管在肺内播散。肿瘤向肺内直接转移的原发病变为胸膜、胸壁及纵隔的恶性肿瘤。
肺是转移瘤的好发脏器,肺转移瘤患者初期可无症状,而后临床表现主要为呼吸困难、咯血、咳嗽、胸闷和胸痛等,大量的肺转移可出现气促。
【影像学表现】 X线:血行转移表现为两肺多发大小不等的结节灶,边缘多清楚、密度均匀,以两肺中下野多见,多见于胸膜下。淋巴转移以癌性淋巴管炎及淋巴结肿大为特征,表现为网状及多发细小结节影,多见于胃癌和乳腺癌。
双侧中下肺野多发大小不等结节,边缘清楚,密度均匀。
CT 血行转移表现为多或发单发、大小不一的结节,多为球形,边缘清楚,以两肺中下野、外周常见,结节伴出血时,出现晕轮征,边缘模糊不清,少见。HRCT淋巴道转移表现为支气管血管束增粗,并有结节,小叶间隔呈串珠状改变或增粗,小叶中心有结节灶,并有胸膜下结节。常合并胸腔积液,可并有肺门淋巴结增大,以单侧为主。 肿瘤直接侵犯:纵隔、胸膜和胸壁的恶性肿瘤直接蔓延到肺部,表现为大小不等的转移灶。
支气管血管束增粗,并有结节,小叶间隔增粗,小叶中心有结节灶,胸膜下结节。
多发、大小不一的结节,病变边缘模糊不清。支气管血管束增粗,小叶中心有结节灶,并有胸膜下结节。
韦格肉芽肿 韦格肉芽肿又称韦氏肉芽肿,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坏死性肉芽肿和血管炎。主要累及呼吸系统、肾、皮肤等脏器和组织。
【病理与临床】 病理改变:坏死性肉芽肿和坏死性血管炎。 坏死性肉芽肿好发于上、下呼吸道,病变发生坏死,肺部形成空洞; 坏死性血管炎好发于肺、肾、皮肤、心血管、消化道、神经系统。累及小动脉,血管壁纤维素样坏死。
发病年龄在30-50岁,男多于女。累及肺部时有咳嗽、咳血、胸痛。累及肾时有血尿、脓尿、蛋白尿、尿毒症等。 全身症状有高热、贫血、体重减轻。
【影像学表现】 X线: 1.多分布在肺尖、中下肺野,外周为主。 2.两肺多发的结节或肿块。 3. 磨玻璃样影及斑片状影。 4. 空洞:结节50%~80%伴空洞形成,空洞壁一 般较厚,可见液-气平面。偏心空洞少见。 5.病变有一支供血动脉。 6.其他:鼻腔、鼻窦软组织肿块伴骨质破坏。
两肺多发大小不等结节,伴斑片状影,结节内可见空洞
CT:部分结节或球形病灶边缘有毛刺状影,邻近胸膜可见放射性条索影。半数以上的患者的结节或球形病灶可见空洞,增强检查可见供血动脉进入结节内。少数患者可伴少量胸腔积液及肺门、纵膈淋巴结肿大。
结节病灶边缘不规则,结节病灶可见空洞,洞壁较厚。 左肺胸膜条状水样密度影,肺门、纵膈淋巴结肿大。
两肺见大小不等结节病灶,部分结节灶内可见空洞。可见1支供血动脉进入结节病灶,邻近胸膜可见放射性条索影。
两肺多发大小不等结节,见供养血管征, 较大结节内可见空 洞, 部分结节周围见“晕轮征”, 两下肺见多发斑片状毛玻璃样病灶。
韦格肉芽肿 肺转移瘤与韦格肉芽肿的X线胸片鉴别要点 肺转移瘤 1.多分布在两肺中下野。 1.多分布在肺尖、中下肺野,外周为主。 2.血行转移表现为两肺多发大小不等的结节灶。 3.边缘多清楚、密度均匀。 4.淋巴道转移表现为网状及多发细小结节影。 韦格肉芽肿 1.多分布在肺尖、中下肺野,外周为主。 2.两肺多发的结节或肿块。 3 磨玻璃样影及斑片状影。 4. 空洞:结节50%~80%伴空洞形成,空洞壁一 般较厚,可见液-气平面。偏心空洞少见。 5.病变有一支供血动脉。
CT鉴别要点 肺转移瘤 韦格肉芽肿 1.以两肺中下野、外周常见。 2.血行转移表现为多发或单发、大小不一的结节,多为球形。 3.边缘清楚,结节伴出血时,出现晕轮征,病变边缘模糊不清,少见。 4.HRCT淋巴道转移表现为支气管血管束增粗,并有结节,小叶间隔呈串珠状改变或增粗,小叶中心有结节灶,并有胸膜下结节。 韦格肉芽肿 1.以两肺中下野常见。 2.多数患者的结节或球形病灶可见空洞。 3.部分结节或球形病灶边缘有毛刺状影,邻近胸膜可见放射性条索影。 4.增强检查可见供血动脉进入结节内。
肺转移瘤与韦格肉芽肿的X线胸片鉴别 韦格肉芽肿 肺转移瘤
CT鉴别 肺转移瘤 韦格肉芽肿
肺转移瘤 韦格肉芽肿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