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 古书的注解.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古代汉语(Ⅱ) 通 论 第一讲 古代汉语的词序 崔 达 送崔 达 送. 一、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 语料一:  ①寡人将谁朝而可?(《战国策 · 燕策》)  ②吾谁欺,欺天乎?(《论语 · 子罕》)  ③盗者孰谓?谓阳虎也。(《公羊传 · 定公八 年》)  ④大王来何操?(《史记 · 项羽本纪》)
Advertisements

if 条件状语从句的含义 Jack 对 Rose 说: “ 如果你跳,我也会跳! ” If you jump,I will jump!
【教学目标】 掌握春秋时期思想文化的主要内容;认识老子和他的《道德经》;深入了解孔子 的生平事迹和主要贡献;了解《孙子兵法》的主要内容及其价值;弄清春秋时期在科 学技术方面所取得的主要成就。 【重点难点】 本节课教学的重点是老子、孔子和孙子的生平事迹及其主要思想。难点是轻天重.
第 1 课 “ 百家争鸣 ” 和 儒家思想的形成. 一、 “ 百家争鸣 ” 局面的出现 具体原因: ( 1 )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士大夫阶层的崛起; ( 2 )经济上: 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的崩溃 ; ( 3 )思想文化:从 “ 学在官府 ” 到 “ 学在民间 ” ; 1. 背景: 根本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
走进经典名句 — 五年级中华经典晨诵. 1. 子曰: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 乎 ?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 人不 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2. 子曰: “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 师矣。 ” 复习.

第 六 章 古书阅读常识 文学院. 第 六 章 古书阅读常识 文学院 第 一 节 古书的注释 文学院.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转注字 壹拾肆 老考是也 许慎说:“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所谓“建类一首”,就是指同一个部首;“同意相受”就是指几个部首相同的同意字可以互相解释。例如“老”字和“考”字,就是一对转注字,它们都属“老部”(所谓建类一首)许慎对“老”字的解释是“老、考也”,“考、老也”(所谓同意相受)
廉 建 党 政 设 风 Responsibility book 责任书 吉州区教育局 2016.
中国最早的诗书 原名 [诗]或[诗三百] 原点 王宫采诗 周朝的帝王 民间诗谣 孔子删诗 从三千首到三百首 公卿献诗 官臣献给帝王 内容跨越了600年的历史 西周初朝 公元前1046-公元前771 春秋时期中 公元前770-公元前476 至今有超过三千年的历史.
The Graduation Thesis Defense
古代汉语 古代汉语教研室.
毛泽东思想概论.
第10课 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
从零岁读到100岁 ——绘本的多种可能性.
山东英才学院 SHANDONG YINGCAI UNIVERSITY
古代汉语 暨南大学中文系 熊 焰 副教授.
中华传统美德中 “和”的文化内涵 初景波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药物分析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九 副 词.
郑伯克段于鄢 人物 郑国,姬姓,伯爵。 桓公:周宣王二十二年,封周厉王幼子友于郑;周幽王时大迁移荥阳 武公(桓公子):灭虢;迁都新郑
曲阜孔府. 曲阜孔府 曲阜孔府 曲阜孔庙 曲阜孔林 一、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思想上:提出“仁”的学说。 教育上:创办私学、注意     “因材施教”、主     张“温故而知新”。
古代汉语 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文学院精品课程小组 张宝林.
柏拉圖與理想國 第一講 柏拉圖的生平、思想與影響.
月月的图书世界.
证券投资技术分析.
学 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论语》六则.
电子信息类专业英语.
Module 7 planes, boats and trains
训诂.
一、常用语文工具书 字书 辞书 韵书 类书 编排检索: 注音方式 释义方式
第二讲 道义谱系——《春秋》和“三传” 一、中国史官制度 1、史官制度与历史散文的分类
第二章 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春秋战国时期)经济思想
PRESENTED BY OfficePLUS
第一课 为政以德 一、本课总的思想内容: 孔子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 二、本课具体的思想内容: 2·1,以德为政 2·3,教民(法治、礼治) 13·9,富民、教民.
孔子的修养之道 ﹎﹎﹎﹎﹎﹎﹎﹎﹎﹎﹎﹎﹎﹎﹎﹎﹎﹎ 爱众亲仁 博学笃行 长沙民政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龙江
2-7、函数的微分 教学要求 教学要点.
识字四.
                                                                                                                                                                
Topic2 Where are you from?
Unit 1 What’s this?.
课程与编码: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张露茜(博士) 浙江工商大学 外国语学院
齊桓晉文之事章 孟子 文體:語錄體的議論文.
上课内容:自然拼读 上课时间:每周六晚19: :30 上课老师:尹岩老师 自然拼读: 自然拼读法又称“Phonics”, 它不仅是以英语为母语国家的孩子学习英语读音与拼字,增进阅读能力与理解力的教学法,更是以英语为第二语言的英语初学者学习发音规则与拼读技巧的教学方法。
音名与音组 许昌市十二中教育集团 执教人:冯胜华.
2012年十一月十三号 Do Now Write the following in pinyin: 1) 今天是七月十九号吗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 解方程(一) 马郎小学 陈伟.
Numbers.
基本句型(二) S+Vt+O+C.
2.6 直角三角形(二).
相似三角形 石家庄市第十中学 刘静会 电话:
                                                                                                                好書介紹   2009年12月14日.
语法复习----代词.
线 性 代 数 厦门大学线性代数教学组 2019年4月24日6时8分 / 45.
Seminar 【Speaker】 LEI ZHANG, Assistant Professor of
了解介词.
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教科书 数 学 第 十 册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新野县城关镇南关小学:邹汉苗.
There be 句型中的be动词 所在知识模块:外研社新标准英语第三模块 My School  学科:初中英语 适用年级:七年级上册.
《左传》补充知识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终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722—453年)。
恩典人生 2018年7月29日.
制作人:汪鹏珍 主讲人:汪鹏珍 江西婺源詹天佑小学
(4)状语 (其逻辑主语一般就是句子的主语).
小组名称:羽墨云轩 班级:五(4) 姓名:叶嘉莹
人教版英语五年级下册 Unit 5 Whose dog is this?
生词 คำศัพท์ 1. 楚辞 chǔcí บทกวีของรัฐฉู่ 2. 诞生 dànshēng กำเนิด ; เกิดขึ้น
画梦女孩,她的灵魂不属于这个世界 Akiane
国 际 法 第 一 讲 主讲人: 兰州大学法学院李晓静.
辞典类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牛津在线英语大辞典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十四 古书的注解

一、古书旧注的重要性 1、旧注是我们读懂古书的重要途径 寤言不寐,愿言则 。(《诗经·邶风·终风》) 卫人来 。(《左传·成公八年》) 寤言不寐,愿言则 。(《诗经·邶风·终风》) 汉·郑玄《毛诗笺》:“言,我;愿,思也。~当读为不敢嚏咳之嚏。我其忧悼而不能寐,汝思我心如是,我则嚏也。今俗,人嚏云人道我,此古之遗语也。 卫人来 。(《左传·成公八年》) 唐·孔颖达《左传正义》:“庄十九年《公羊传》曰:‘~者何?诸侯娶一国,则二国往~之,以侄、娣从。侄者何?兄之子也。娣者何?弟也。诸侯一聘九女。’……传曰:‘同姓~之,异姓则否。’是夫人与~皆同姓之国也,鲁卫同姓,故来~之。

2、旧注是重新注释古书和检验新注是否正确的重要依据 叔武将沐,闻君至,喜。捉发走出,前驱射而杀之。公知其无罪也,枕之股而哭之。(《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左传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译文:“把头枕在尸体的大腿上而哭他。” 晋·杜预《春秋左氏传集解》:“公以叔武尸枕其股。”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意。(白居易《琵琶行》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十三院校编):“声声思,一声一声都含有哀怨的情思。” 张华《励志诗》:“吉士思秋。”李善注:“思,悲也。”

4、旧注中包含着许多语言学和其他学科的理论 3、旧注能教给我们注解古书的方法 人生如树花同发,随风而堕,自有拂帘幌坠于茵席之上,自有关墙篱落于粪溷之侧。(《梁书·范缜传》) 对文的原则 据文证义的方法 4、旧注中包含着许多语言学和其他学科的理论 既见君子,不我遐弃。(《诗经·周南·汝坟》) 唐·孔颖达《毛诗正义》:“‘不我遐弃’者,犹云‘不遐弃我’也。古人之语多倒,《诗》之此类众矣。

二、古注的发展概况 1、注释的萌芽——先秦 (1)注释多在古籍正文中 《礼记·乐记》:“《诗》云:‘肃雍和鸣,先祖是听。’夫肃,肃敬也;雍,雍和也。夫敬以和,何事不行。” 《孟子·梁惠王》:“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 例外:《谷梁传·僖公二十二年》:“水北为阳,山南为阳。” (2)他注多补充事实史料、阐发微言大义 《春秋·文公五年》:“秋,楚人灭六。” 《左传·文公五年》:”六人叛楚,即东夷。秋,楚成大心、仲归帅师灭六。” 《春秋·隐公元年》:“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 《公羊传·隐公元年》:“克之者何?杀之也。杀之则曷为谓之克?大郑伯之恶也。”

2、注释的兴盛——两汉 (1)两汉注释兴盛的原因 ①语言的发展演变(客观因素) ②封建政府的提倡(人为因素) ③古今文之争的影响(学术因素) (2)两汉注释的特点 ①以注释儒家经书为主 ②重视字词句的解释 (3)本期注释古书的重要的学者 毛 亨 《毛诗故训传》 孔安国 《古文尚书注》 马 融 注《周易》、《尚书》、《毛诗》、《论语》、 《孝经》、《周礼》、《仪礼》、《礼记》等

3、注释的发展——魏晋至隋唐 郑 玄 《毛诗笺》、《周礼注》、《仪礼注》、《礼记注》 何 休 《春秋公羊解诂》 高 诱 郑 玄 《毛诗笺》、《周礼注》、《仪礼注》、《礼记注》 何 休 《春秋公羊解诂》 高 诱 《战国策注》、《吕氏春秋注》、《淮南子注》 王 逸 《楚辞章句》 3、注释的发展——魏晋至隋唐 (1)魏晋至隋唐注视的特点 ①注释范围进一步扩大 ②出现了“经注兼注”的“疏” (2)本期注释古书的重要的学者 王 弼 《老子注》 郭 象 《庄子注》 韦 昭 《春秋外传国语注》

孔颖达 《五经正义》 —《易》《书》《诗》《礼》《左》 贾公彦 《周礼疏》、《仪礼疏》 《十三经注疏》 徐 彦 《春秋公羊传疏》 杨士勋 《春秋谷梁传疏》 邢 昺 《论语疏》、《孝经疏》、《尔雅疏》 孙 奭 《孟子疏》 陆德明 《经典释文》 杨 倞 《荀子注》 尹知章 《管子注》 张守节 《史记正义》 司马贞 《史记索隐》 “《史记》三家注” 裴 骃 《史记集解》 颜师古 《汉书集注》 李 善 《文选注》

4、注释的中落——宋、元、明 5、注释的复兴——清 (1)本期注释的特点 注释家受理学的影响,常常是借注释来发挥自己的政治、哲学主张,后人称其为“六经注我”。 (2)本期注释古书的重要的学者 朱 熹 《四书集注》 —《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论语集注》《孟子集注》 《周易本义》、《诗集传》、《楚辞集注》 5、注释的复兴——清 复兴的原因 ①清政府文化政策的推动 ②文字、音韵、训诂研究的深入 ③“经世致用”学术思想的影响

三、旧注的体例 毛传: 毛亨对《诗经》的注释。“传”指阐明经义。 郑笺: 郑玄对《诗经》的注释。“笺”有补充订正毛传的意思。 孔疏: 孔颖达对《诗经》原文以及毛传、郑笺等的注释。“疏”不仅解释古籍正文,连前人的注释也一起加以注释,也叫做“正义”。

四、旧注的常用术语 1、曰、为、为之 学习旧注的术语,目的是读懂古注。如: 《汉书·高帝纪》:“公巨能入乎?”颜师古注:“巨读曰讵。” 《尔雅·释训》:“鬼之言归也。” 1、曰、为、为之 ①都是用来解释字词含义的 ②被解释的词都放在术语的后面 ③都是强调被释词的特点 ④都能用来辨析近义词、同义词 ⑤都可译作“叫”、“叫做”等 《诗经·魏风·硕鼠》:“胡瞻尔庭有悬特兮。”毛传:“兽三岁曰特。” 《诗经·魏风·硕鼠》:”胡取禾三百囷兮。”毛传:“圆者为囷。”

《楚辞·离骚》:“恐美人之迟暮。”王逸注:“美人谓怀王也。” 《诗经·豳风·七月》:“黍稷重穋,禾麻菽麦。”毛传:“后熟曰重,先熟曰穋。” 《楚辞·离骚》:“各兴心而嫉妒。”王逸注:“害贤为嫉,害色为妒。” 枚乘《上书重谏吴王》:“譬犹蝇蚋之附群牛。”李善注:“《说文》曰:秦谓之蚋,楚谓之蚊。” 2、谓 与“谓之”的差别: ①使用的位置不同 ②解词的内容不同 “谓”常用来解说词语意义的范围或比喻映射的事物。可译为“是指”、“指的是”。 《孟子·滕文公上》:“树艺五谷。”赵岐注:“五谷谓稻黍稷麦菽也。” 《楚辞·离骚》:“恐美人之迟暮。”王逸注:“美人谓怀王也。”

3、貌、之貌 《楚辞·涉江》:“阴阳易位,时不当兮。”朱熹注:“阴谓小人,阳谓君子。” 解释动词或形容词,说明被释词语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可译为“……的样子”。 《庄子·逍遥游》:“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郭象注:“泠然,轻妙之貌。” 《楚辞·哀郢》:“众踥蹀而日进兮。”:洪兴祖注:“踥蹀,行貌。” 枚乘《七发》:“沌沌浑浑,状如奔马。”李善注:“沌沌浑浑,波相随之貌也。”

4、犹 用“犹”注释的词和被注释的词意义并不完全相同,只是在某一语境中意义相通。“犹”可译为“等于”、“等于说”等。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凡汉人作注云‘犹’者,皆义隔而通之。” 《诗经·魏风·伐檀》:“置之河之侧兮。”毛传:“侧,犹涯也。” 《孟子·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赵岐注:“老,犹敬也;幼犹爱也。” 《诗经·豳风·鸱鸮》:“鸱鸮鸱鸮,既取我子,无毁我室。”郑笺:“室,犹巢也。”

book 書 屯 5、之言、之为言 声训术语,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词来注释。 形训:通过分析汉字的形体结构来解说其意义。 《说文》:“屯,难也。象草木之初生,屯然而难。从屮,贯一。一,地也。尾曲。” 声训:依据读音线索来探求词语的含义。 《说文》:“门,闻也。” 《释名》:“襟,禁也。交于前,所以禁御风寒也。” 义训:不依赖读音或字形,直接阐述一个字词的含义。 《晏子春秋》:“景公饮酒,酲三日而后发。” 注云:“发,起也。言醉寝三日而后起也。”

《论语·季氏》:“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郑玄注:“萧之言肃也。墙谓屏也。君臣相见之礼至屏而加肃敬焉,是以谓之萧墙。” 《论语·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朱熹注:“政之为言正也,所以正人之不正也;德之为言得也,得于心而不失也。” 《周礼·地官》:“媒氏:下士二人,史二人,徒十人。”郑玄注:“媒之言谋也。” 6、读曰、读为 一般是用本字来说明通假字,点明通假现象。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凡传注言‘读为’者,皆易其字也。”又:“‘读为’亦言‘读曰’。” 《庄子·逍遥游》:“而御六气之辩。”郭庆藩注:“辩读为变。” 《书经·尧典》:“播时百谷。”郑玄注:“时读曰莳。”

7、读若、读如 主要的作用是注音。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凡言‘读若’者,皆拟其音也。”又《周礼汉读考·序》:“‘读如’、‘读若’者,拟其音也。古无反语,故为比方之词。” 《楚辞·离骚》:“又重之以脩能。”洪兴祖注:“故有绝才者谓之能,此读若耐。” 《吕氏春秋·重己》:“其为饮食酏醴也,足以适味充虚而已矣。”高诱注:“酏读如《诗》‘虵虵硕言’之虵。” 也可用来说明通假现象。 《礼记·儒行》:“虽危,起居竟信其志。”郑玄注:“信,读如屈伸之伸,假借字也。” 《楚辞·九歌·国殇》:“霾两轮兮絷四马。”洪兴祖注:“霾读若埋。”

8、衍文、脱文 “衍文”也叫“衍字”,也简称“衍”。指古籍在传抄刊刻中误加的字。 《论语·微子》:“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阮元《十三经注疏校勘记》:“汉石经无‘行’字、‘夫’字。案《史记·孔子世家》亦无‘行’字,因丈人章而误衍也。” “脱文”也叫“夺字”,也简称“脱”。指古籍在传抄刊刻中漏掉的字。 《论语·颜渊》:“虽有粟,吾得而食诸?”阮元《十三经注疏校勘记》:“皇本、高丽本‘吾’下有‘岂’字。《释文》出‘吾焉得而食诸’……案《史记·仲尼世家》及《汉书·武五子传》并作‘岂’,与皇本合。《太平御览》二十二引‘吾恶得而食诸’。‘岂’、‘焉’、‘恶’三字义皆相近,疑今本‘吾’下有脱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