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二 农产品质量理化性质的检测技术 第二章 农药残留的检测技术
第一节 农药残留检测相关基础知识 一、技术人员要求 (1)明确各检测方法的原理; (2)熟练掌握各检测方法的具体操作技术; (3)了解各类检测仪器设备的性能、工作原理、维护及一般故障的处理,熟练掌握仪器设备的操作使用方法; (4)能根据各类农药残留的检测原理独立设计、制定各种类农药的检测方法; (5)能独立进行检测数据的处理并编写实验报告;(6)具有农药残留检测的相关安全防护知识。
. 二、检测仪器设备的配置和管理 1.仪器设备的基本配置 (1)化学基础设备:玻璃仪器、称量设备及计量器具、干燥设备、洗涤设备等。 (2)样品处理设备:组织捣碎机、匀浆机、粉碎机、离心机、真空机、真空旋转蒸发器、KD浓缩器、震荡器、层析柱、抽虑器、微波消解器、样品萃取干燥器等 (3)样品储藏设备:冰箱、冷藏柜(小于20度) (4)检测仪器设备:气象色谱仪、液相色谱仪、质谱仪,以及各类仪器设备所用填充色谱柱、毛细管色谱柱和相应各种气体(氢气、氮气、氩气等) (5)辅助设备:微机、恒温设备、排风设备等 .
. 2.检测仪器的科学管理 (1)建立仪器使用档案:购置时间、价值、规格、性能进行登记等; (2)专人负责保管使用:建立使用登记制度,每次使用及维护、修理后应进行记录 (3)定期进行计量检定,做好运行检查。
. 三.有效防止污染 1.农残检测中污染的主要原因: (1)不合格试剂、标准物质、标准样品及不合格气体的影响。 (2)玻璃仪器、进样注射器、色谱仪、检测器的污染等 (3)检测材料(乳胶管、橡皮塞、滤纸等)的污染 (4)检测过程中周围环境等因素的污染。
. 2.减少检测污染的措施: (1)在实验室布局上农残检测实验室与农药制剂分析等实验室分开 (2)农药标准品储存室与待测样品、试剂和玻璃仪器储存室相距要远 (3)检测仪器应放在隔离室内,并远离样品处理室和储藏室。
四.提高检测精度 (1)样品采集和包。采样后,样品避免长期阳光直射,并应尽快运到实验室,储存在3—5度条件下,一般要求在2-3天内能够进行前处理,最好能在一周内测完。 (2)样品储存。若样品本需要储存6-9个月,则应储存在-20度下。一般情况下,在这种条件下储存时,酶或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可以忽略不计。但由于有时某些酶在很低的温度下也可以使用农药残留降解,因此,如果有怀疑的话,或者有特殊需要,也可在相同条件下做添加样本储藏试验进行比较。 需要注意的是:解冻样品应立即检测。样本溶液存放时应避免直射 和高温。冷冻样本中的冰晶不得丢弃,应一并匀浆取样检测。 .
. (3)充分提取,完全转移。浓缩时溶剂蒸发不能太快,加热温度不能太高,减压的压力不能太大。特别是在溶液浓缩至体积很小或近干时要格外注意,稍有疏忽就可能造成严重损失。
. 五、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1)实验室内严禁吸烟、饮吃饮料和食物; (2)实验室内不得存放大量易燃溶剂,需储存时应远离工作区; (3)有毒和易燃物应储存在密封容器里; (4)蒸发溶剂和浓缩剂时不能用明火。 (5)当用易燃、易挥发性溶剂提取样品时,要用防电火花的捣碎器;(6)用防电火花冷藏箱存放易燃溶剂配制的农药标准溶液;
. (7)在进行有毒或腐蚀性溶液处理时,应在通风橱内操作; (8)进行消化反应或其他有潜在爆炸危险的反应时,要有防暴措施;(9)当接触高毒物时,要戴手套、口罩、眼镜、甚至防毒面具; (10)严格保管农药和试剂,出入库必须登记,对剧毒和易燃物必须经专人审批; (11)随时检查气体钢瓶和气路是否漏气,气体钢瓶应装有安全链;(12)备有紧急淋洗器和防火设备,常备一些解毒药品; (13)实验室必须有紧急出口。每层楼至少有一个自救装置; (14)对工作人员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建立健康档案。
. 第二节 农药残留检测常用的前处理方法 食品中农药残留检测分析的一般过程可以概括为: 提取 净化 检测 农药残留检测过程为: 提取 净化 检测 农药残留检测过程为: 采样 预处理 提取 净化 浓缩 上机检测 数据分析 质量控制 结果报告
. 样品分为 一.采样 1.样品的类型 脂肪样品:脂肪含量>10%,先提取脂肪, 后测定。 非脂肪样品:脂肪含量<10%含水样品:水 分含量≥75% 非含水样品:干 样品或低水样 品 含糖量5%以下样品 水分含量≥75% 含糖量5%-15%样品 含糖量15%-30%样品 不同性状的试样应采用不同的提取剂。 样品分为
. 2.采样量 大棵叶菜采5kg 小棵叶菜采2kg 大果菜采5kg,不少于5个 叶菜类 小果菜采2kg 豆采:2kg; 果菜类
. 3.样本包装和储运 样品采集后用惰性材料包装好,写好标签(包装内外各一个标签)一般在采集后36小时内尽快送到实验室处理或储藏。运送过程中要避免样本变质、受损伤、被污染、水分损失等,有条件的可用冷藏运送。如果需要储存一段时间,需在-20度条件下储存,如果用溶剂提取样本,提取浓缩液在0-5度条件下储存。
. 二.提取 通常样本送到实验室后,一般在36小时内需尽快捣碎或匀浆,籽粒需磨碎过40目筛,处理过的样本经缩分(四分法)后取一部分留作检测(如固体样品留500g)。如果必须分别检测果皮、种皮的样本,需分别处理留样,经过这样的预处理后,再进一步提取。
. 1.提取溶剂的选择 选择溶剂时,要根据分析样品和化合物的特性来进行,一般原则是: (1)“相似相溶”的原理,即选择与待测农药极性相似的溶剂; (2)溶剂对样本有较强的渗透能力; (3)沸点45-80度 (4)不能与样本发生反应作用; (5)毒性低,价格便宜。
. 常用溶剂极性由强到弱的顺序如下: 水、乙腈、甲醇、乙醇、异丙醇、丙酮、正丁醇、乙酸乙酯、乙醚、二氯甲烷、三氯甲烷、苯、甲苯、环己烷、正己烷或石油醚。
. 分析中应注意: (1)根据溶剂极性选择溶剂 (2)根据农药的特性选择提取溶剂 对极性较弱的农药,采用弱极性的溶剂来提取;对极性强的农药则采用极性较强的溶剂。 如:正己烷或石油醚能提取DDT 六六六等,但不能提取乙腈水溶液中的甲奈威,要用二氯甲烷才能提取。等 (3)选择溶剂要考虑农药代谢产物 (4)根据样品特性选择溶剂 如:样品中含水不高,可先加入无水硫酸钠,使水溶性较强的农药释放出来,以便提取。
. 2.提取方法 蔬菜中农药残留检测常用方法: (1)浸渍、漂洗:将样品浸渍在提取剂中,或用提取剂漂洗样品。 (2)振荡法:样品加提取剂,振荡几十分钟至数小时; (3)匀浆、捣碎法 将样本放在匀浆杯中,加提取剂,进行匀浆(捣碎)几分钟; (4)索氏提取法(完全提取法):将样品放入索氏提取剂中,圆底烧瓶中加有机提取剂提取数小时。效果好。 (5)消化法:样本中加入消化液,加热使样品消化,再用溶剂提取,多用于不易匀浆,不易捣碎的动物样本。
. (6)超生波提取法:样本经粉碎或匀浆捣碎后,加入提取剂,在超声波仪提取一定时间,一般连续提取3-5分钟后,需将超声波仪关5分钟左右,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以上各种方法,均需提取3次,提取含糖量高的样本中的农药时,需加适量水;提取含水量高的样本中的农药时,有时需加一定量的无水硫酸钠。
. 三.净化 净化:将样品中待测农药与干扰杂质进行分离的处理步骤。 1.净化方法按其原理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1)液-固作用:吸附层析、离子交换层析、凝胶渗透层析、高效液相色谱柱层析等。 (2)液-液作用:液-液分配、酸碱分离等。 (3)液-气作用:蒸汽蒸馏、吹扫蒸馏、顶空解析等 (4)化学反应:脂肪皂化、蛋白质凝聚、氧化还原等。
. 2.常用的净化方法有以下几种: (1)液-液分配法:通常采用极性溶剂与非极性溶剂配成对来进行多次分配,使干扰杂质与待测农药分离,达到净化的目的。常用溶剂有:甲醇-丙酮、丙酮-环己烷(或石油醚)、丙酮-二氯甲烷、乙腈-正己烷(或石油醚)。丙酮层一般添加5%或10%氯化钠水溶液。
. (2)吸附柱层析法:常用的吸附剂有弗罗硅土、氧化铝、硅胶、硅藻土,活性炭等,通常吸附剂在用前需经高温烘烤3小时以上,再根据需要加一定比例的蒸馏水减活。
. (3)凝结沉淀法 在待净化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凝结剂(氯化铵加磷酸),能使溶液中的蛋白质、脂肪、蜡质等干扰物质析出,经离心后,可达净化之目的。 (4)冷冻法 采用低温来处理样本提取液,使脂肪、蛋白质、蜡质等杂质析出,再虑掉杂质。 (5)其他方法:吹扫蒸馏法、薄层层析法、碘化法、离子交换柱法、凝胶渗透柱法、高压液谱净化法等。
. 四.浓缩 浓缩就是将大体积溶液中的溶剂减少,使溶液浓度增高的操作步骤。 要注意:当浓缩至体积很小时,一定要控制浓缩速度不能太快,否则将会造成回收率降低,浓缩回收率要求≥90%。
. 浓缩常用的方法: (1)自然挥发法:将待浓缩的溶液置于室温下,使溶剂自然蒸发,此法浓缩速度慢,但简便。 (2)吹气法:采用干燥空气或氮气,使溶剂挥发的浓缩方法,此法浓缩速度较慢,对于易氧化、蒸汽压高的农药,不能采用吹干燥空气的方法浓缩。 (3)真空旋转蒸发法:在减压、高温、旋转条件下浓缩溶剂的方法。此法浓缩速度快,自动化程度高,农药不易损失,简便,是最理想的常用浓缩方法。
. 五.样品前处理新技术简介 1.固相萃取技术 固相萃取技术(SPE)技术是一种样品前处理技术,主要用于液相色谱分析的样品前处理。其原理是利用固体吸附剂将液体样品中目标化合物吸附,使样品的基体和干扰化合物分离,然后再利用洗脱或加热吸附,达到分离和富集目标化合物的目的,根据固相萃取柱中填料的不同,可分为正相SPE 和反相SPE、离子交换型SPE等几种类型。
. SPE克服了液-液萃取技术及一般柱层析的缺点,萃取过程简单快速、溶剂省、重现性好、回收率高,一般分析只需5-10分钟,是液-液萃取法的1/10,所需溶剂也只有液-液萃取法的10%,并减少了杂质的引入,减轻了有机溶剂对人身和环境的影响。
. 2.固相微萃取技术 固相微萃取技术(SPME)是在SPE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萃取分离技术,SPME装置类似于普通样品注射器,由手柄和萃取头两部分组成,萃取头是一根涂有不同固定相或吸附剂的熔融石英纤维,石英纤维接不锈钢针,外套不锈钢管(用来保护石英纤维),纤维头可在不锈钢管内伸缩,SPME包括吸附和解吸两个过程,即样品中待测在石英纤维上的涂层与样品间进行扩散、吸附、浓缩的过程和浓缩的待测物解吸附进入分析仪器完成分析的过程。吸附过程中待测物在涂层与样品之间遵循相似相溶原则,平衡分配。解吸过程随SPME后续分离手段不同而不同。固相微萃取的选择性、灵敏度可通过改变石英纤维表面固定液的类型、厚度、PH、基质种类、样品加热或冷却处理等因素来实现。SPME除拥有SPE的所有优点外,同时它还消除了SPE中诸如堵塞和须使用溶剂的缺点,并且不需要特殊的热解吸配过程和对气相色谱仪进行改装,还可与自动进样器配合使用。
. 3.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SFE)是1970年开始用于工业生产中进行有机化合物萃取的技术,它是用超临界流体作为萃取剂,从组分复杂的样品中把所需的组分分离提取出来。现已普遍用于农药残留量分为那些中样品的提取。最常用的超临界流体是液态二氧化碳。
. SFE的优点是: (1)快速方便,选择性强; (2)超临界流体黏度小,扩散能力强,传质速度快,最常用的液态二氧化碳易于制备,基于不同压力、改良剂、其溶解范围广,无毒、不燃,可以大量使用;(3)超临界流体密度,溶解度和黏度都能通过压力来控制; (4)由于萃取温度相对较低,SFE适于热敏化合物; (5)只要通过减压就可达到溶剂与萃取物的分离,免去样品浓缩过程和对后来分析的干扰,不污染样品和环境;
. (6)SFE可与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超临界流体色谱联机; (7)与液体萃取相比,SFE的样品用量小,溶质浓度低,分析时间短。
. 4.微波辅助萃取技术 微波辅助萃取技术(MAE)是通过对样品进行微波加热,利用极性分子可迅速吸收微波能量的特性来加热一些具有极性的溶剂,达到萃取样品中目标化合物并进而分离杂质的技术,与传统的振荡提取法相比,微波辅助萃取技术具有高效、安全、快速、试剂用量小和易于自动化控制等优点。
. 5.免疫亲和色谱技术 免疫亲和色谱技术(IAC)是一种将免疫反应与色谱分析方法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是基于免疫反应的基本原理,利用色谱的差速迁移特性,实现样品分离的净化方法,分析时把抗体固定在适当的担体上,样品中待测组分与吸附剂上的抗体发生抗原-抗体结合反应而被保留在柱上,再利用适当溶剂洗脱下来,达到净化和富集的目的。它的特点是具有高度的选择性。该技术的关键是要选择合适的担体、抗体和淋洗缓冲液,此方法近年来已开始应用于生物农药、真菌毒素残留分析的样品前处理。
. 6.凝胶渗透色谱技术 凝胶渗透色谱技术(GPC)是根据溶质(被分离物质)分子量的不同,通过使用具有分子筛性质的固定相(凝胶),使物质达到分离的技术。GPC技术最初主要用来分离蛋白质,但随着适用于非水溶剂分离的凝胶类型的增加,现已开始应用于农药残留量的净化,采用GPC技术时,根据被测农药及需分离的杂质分子量来选择不同孔径规格的凝胶,如多孔交联葡萄糖凝胶和交联聚苯乙烯凝胶。所选用的洗脱剂应对待测农药有良好的溶解度,并对凝胶有一定的溶胀能力。
. 采用乙醇做溶剂效果好,而交联聚苯乙烯凝胶则使用混合溶剂(如乙酸乙酯和环己烷、二氯甲烷和环己烷等)作为洗脱剂,凝胶色谱净化技术已应用于含脂样品中有机磷、有机氯、氨基甲酸酯及拟除虫菊酯类等多种农药的净化。 GPC技术具有净化容量大、可重复使用、适用范围广、使用自动化装置后净化时间缩短、简便、准确等优点,磷脂、脂肪、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等可通过GPC净化,一次即可从基体中出去,农药的回收率高。在分析含脂肪食品的农药残留时,GPC被AOAC、USDA以及日本的MHW等采纳,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前处理技术。
第三节 常见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 一、常规仪器的测定方法 (一)、有机氯农药 第三节 常见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 一、常规仪器的测定方法 (一)、有机氯农药 1、性质:稳定性很强,在自然环境中不易分解,属于高残留农药类型。具有广谱、高效、残效期长、价廉、急性毒性小等特点。微溶于水或不溶于水,但易溶于有机脂溶剂。生物富集率高,但也有很高的选择性。在碱性环境中易发生分解而失效。我国在农业生产中已禁止使用有机氯农药,但环境中仍有残留。
第三节 常见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 一、常规仪器的测定方法 (一)、有机氯农药 2、污染食品的途径与人体吸收代谢 第三节 常见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 一、常规仪器的测定方法 (一)、有机氯农药 2、污染食品的途径与人体吸收代谢 污染对象:动物性食品、粮谷、薯类、蔬果类 主要污染方式:植物性食品主要来源于直接施用农药或来自土壤的污染;乳制品、禽类、蛋类主要来源于饲料;鱼及水产品中主要来自于生物富集作用。 污染特点:一般残留时间长,动物性食品中的DDT和BHC高于植物性食品。动物性食品中的残留:蛋类>肉类>鱼类;植物性食品中:植物油>粮食>蔬果。 人体代谢作用:被机体吸收后,由于其脂溶性高,主要分布于脂肪组织及含脂肪高的组织 毒性:易富集而产生中毒。对人体主要损害在肝部及对神经系统也有一定的损害作用。一般以慢性毒性为主,甚至会发生致癌效应。
第三节 常见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 一、常规仪器的测定方法 3、种类 第三节 常见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 一、常规仪器的测定方法 (一)、有机氯农药 3、种类 DDT:白色结晶,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对热稳定性好,对酸稳定,但在碱介质中易水解。是一种高效低毒的广谱杀虫剂。可用于粮谷、薯类、蔬果类的虫害及其它杀虫作用。一般急性效应不可见,主要是由蓄积而发生慢性毒性。以神经毒性和实质脏器毒性为主,甚至会引起癌变。 氯丹:无色或淡黄色液体,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对酸稳定,遇碱易快速水解。是一种高效中毒高残留的广谱杀虫剂。可用于粮谷、薯类、蔬果类的虫害及其它杀虫作用。在乳制品中也有高度的残留性。一般急性效应多为轻度中毒,引起神经系统的损害。慢性中毒时可出现植物神经紊乱的现象。
第三节 常见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 一、常规仪器的测定方法 3、种类 第三节 常见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 一、常规仪器的测定方法 (一)、有机氯农药 3、种类 氯丹:无色或淡黄色液体,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对酸稳定,遇碱易快速水解。是一种高效中毒高残留的广谱杀虫剂。可用于粮谷、薯类、蔬果类的虫害及其它杀虫作用。在乳制品中也有高度的残留性。一般急性效应多为轻度中毒,引起神经系统的损害。慢性中毒时可出现植物神经紊乱的现象。
第三节 常见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 一、常规仪器的测定方法 4、检测 原理 第三节 常见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 一、常规仪器的测定方法 (一)、有机氯农药 4、检测 原理 食品中残留的有机氯经乙醚或石油醚提取并经净化、浓缩后,注入气相色谱仪,气化后在氮气携带下于色谱柱中分离,并由氢电子捕获检测器检测得到量值。 方法过程 对象:有时可针对几种有机氯农药同时分离检测。检测灵敏度高,检测限低。 样品处理: 植物性食品:可加丙酮提取碳水化合物,再加有机溶剂提取。 动物性食品:乳制品要先去除蛋白。 肉类食品打成糊状。 提取剂:丙酮、正已烷、苯等 测定:气相色谱-要求见书P32。
第三节 常见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 一、常规仪器的测定方法 (二)、有机磷农药残留 第三节 常见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 一、常规仪器的测定方法 (二)、有机磷农药残留 1、性质:属于磷酸酯或硫代磷酸酯类化合物,无色或黄色的油状液体,但也有为低熔点的固体如敌百虫、乐果、甲胺磷等。可溶于有机溶剂,有的还可溶于水(甲胺磷)。基本上都不稳定,容易光解、碱解、水解和酶解等。
第三节 常见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 一、常规仪器的测定方法 (二)、有机磷农药残留 2、污染食品的途径与人体吸收代谢 第三节 常见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 一、常规仪器的测定方法 (二)、有机磷农药残留 2、污染食品的途径与人体吸收代谢 污染对象:粮谷、薯类、蔬果类 主要污染方式:直接施用农药或来自土壤的污染 污染特点:一般残留时间短,块茎类比蔬果类的残留时间短 人体代谢作用:被机体吸收后,可通过血液和淋巴液传输到全身,其中以肝脏最多,还有肾脏、骨骼、肌肉和脑组织。但经过多次和多方面的代谢排出在体内蓄积很少。 残留毒性和危害:主要体现在植物性食品中,一般为神经毒素,多见急性,有时 也有迟发性神经病。
第三节 常见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 一、常规仪器的测定方法 (二)、有机磷农药残留 3、种类 第三节 常见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 一、常规仪器的测定方法 (二)、有机磷农药残留 3、种类 敌敌畏:无色,略有芳香味的油状液体,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在环境中 一般不稳定,分解快。中等毒性,兼有薰蒸、胃毒、和触杀作用的广谱抗生素。可用于粮谷、薯类、蔬果类的病虫害及其它杀虫作用会快速地抑制乙酰胆碱酶的活性,导致乙酰胆碱积累,从而导致中毒。重度中毒时可出现呼吸肌麻痹而死亡。为急性中毒,慢性中毒少见。
第三节 常见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 一、常规仪器的测定方法 (二)、有机磷农药残留 3、种类 第三节 常见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 一、常规仪器的测定方法 (二)、有机磷农药残留 3、种类 对硫磷:无色无味液体或白色针状结晶,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是一种高效高毒的广谱杀虫剂,兼有薰蒸、胃毒、和触杀作用。可用于粮谷、薯类、蔬果类的病虫害及其它杀虫作用。会轻度地抑制乙酰胆碱酶的活性,神经毒性不强;但被机体吸收后,发生氧化而产生对氧磷,对乙酰胆碱酶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即可发生急性中毒,长期摄入也可引起慢性中毒。
第三节 常见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 一、常规仪器的测定方法 (二)、有机磷农药残留 3、种类 第三节 常见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 一、常规仪器的测定方法 (二)、有机磷农药残留 3、种类 甲基对硫磷:无色无味的白色结晶,微溶于水,易溶于芳烃,是一种高效高毒的广谱杀虫剂,兼有薰蒸、胃毒、和触杀作用。可用于粮谷、薯类、蔬果类的病虫害及其它杀虫作用。会抑制乙酰胆碱酶的活性,引发神经毒性,一般可发生急性中毒,长期摄入也可引起慢性中毒,但残效期比对硫磷短。
第三节 常见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 一、常规仪器的测定方法 (二)、有机磷农药残留 3、种类 第三节 常见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 一、常规仪器的测定方法 (二)、有机磷农药残留 3、种类 倍硫磷:无色液体,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是一种中等毒性的高效的广谱杀虫剂,但残效期长。可用于水稻、豆类、棉花、蔬果类的虫害及其它杀虫作用。也可用于驱蚊虫。会间接抑制乙酰胆碱酶的活性,引发神经毒性,一般可发生慢性中毒。可引起神经衰弱症候群及迷走神经兴奋。
第三节 常见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 一、常规仪器的测定方法 (二)、有机磷农药残留 3、种类 第三节 常见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 一、常规仪器的测定方法 (二)、有机磷农药残留 3、种类 乐果:白色有光泽的针状结晶,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是一种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广谱杀虫,主要是通过触杀和内吸作用。可用于棉花、蔬果类、茶、油料作用的虫害。进入机体后可被氧化形成氧化乐果,毒性会有所增加。且与其它有机磷农药混用时,其氧化毒性会增强。
第三节 常见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 一、常规仪器的测定方法 (二)、有机磷农药残留 4、测定(粮、菜、油中的有机磷农药残留) 原理: 第三节 常见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 一、常规仪器的测定方法 (二)、有机磷农药残留 4、测定(粮、菜、油中的有机磷农药残留) 原理: 食品中残留的有机磷经二氯甲烷提取并经净化、浓缩后,注入气相色谱仪,气化后在氮气携带下于色谱柱中分离,并由火焰光度检测器检测得到量值。 方法过程 对象:有时可针对三十种有机磷农药同时分离检测,通用性很强。一般如敌敌畏、乐果、甲胺磷、对硫磷均可测定。 介绍一下色谱柱的组成(P159)
第三节 常见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 一、常规仪器的测定方法 (二)、有机磷农药残留 4、测定(粮、菜、油中的有机磷农药残留) 样品处理: 第三节 常见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 一、常规仪器的测定方法 (二)、有机磷农药残留 4、测定(粮、菜、油中的有机磷农药残留) 样品处理: 含水量大的:去水(无水硫酸钠),脱色,用有机溶剂提取并浓缩。 含油脂量大的:用丙酮先提取油脂去除,再加有机溶剂提取。 仪器:气相色谱仪—见P34
.
.
第三节 常见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 二.食品中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方法 1、免疫检测技术 第三节 常见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 二.食品中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方法 1、免疫检测技术 用于农药残留的免疫检测技术有放射免疫分析(RIA)和酶免疫分析(EIA)两种。
. 2、酶化学法 20世纪90年代,我国学者将医学检验血液中胆碱酯酶检测原理应用于农药残留快速检测。 目前有速测卡法和酶抑制率法。 因此酶化学法对快速检测蔬菜、水果中农药残留,初步判断其质量安全状况,防止因食用蔬菜、水果而发生农药急性中毒具有一定意义。 2001年农药残留速测卡法和酶抑制率法被制定为国家标准推荐方法。
a、速测卡法 检测:选取有代表性样品,剪切成1cm见方碎片。取5g放入带盖瓶中,加入10ml缓冲液,振摇50次,静置2min,取速测卡,白色要片沾取提取液,放置10min以上,将卡对折,用手捏3min,使红色药片与白色药片叠合发生反应。白色药片不变色或略有蓝色,均为阳性,变为深蓝或与空白对照卡相同为阴性。
b、酶抑制率法(分光光度法) 基本原理:胆碱酯酶可使乙酰胆碱水解生成胆碱和乙酸,水解产物与显色指示剂作用使溶液显色。有机磷及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可以抑制胆碱酯酶活性。如果胆碱酯酶活性被完全抑制则不能使乙酰胆碱水解,不能与显色剂作用,溶液为无色;如果活性部分被抑制,乙酰胆碱部分,溶液颜色比空白溶液浅。
. 目前采用的酶有乙酰胆碱酯酶和丁酰胆碱酯酶。底物有乙酰胆碱、丁酰胆碱、氯代乙酰胆碱及硫代乙酰胆碱等,显色剂一般采用5,5’-二硫代双(2-硝基苯甲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