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新版国际心肺复苏 指南解析 左晓红 2016年6月2号.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1 報告人:基隆市消防局防災教育館 講座 李木樹 員工消防組訓 通報 - 滅火 - 逃生. 2 組訓法規 依據 : 消防法實行細則第 15 條 : 1. 自衛編組 : 員工 10 人以上者, 至 少編組通報班 ; 滅火班及避難引 導班.;50 人以上者應增編安全防 護班及救護班. 5. 滅火, 通報及避難訓練之實施.
Advertisements

基础生命支持流程 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 1. 建立高级气道,气管插管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波形图.
心肺复苏 浙江省人民医院 ICU 孙仁华. 历史  1958 年美国人 Peter safar 发明了口对口人工呼吸  1960 年 Kouwenhoven 发明了胸外心脏按压,从 而奠定了现代心肺复苏的基础  分别于 1966 , 1973 , 1985 , 1992 召开全国性的 CPR.
2010 年心肺复苏指南. 生命之痛 2004 年 10 月 17 日,北京 “ 首都高校马拉松挑战赛 ” 2 人猝死,图 为参赛选手北京交通大学的刘红斌。警察及围观群众面对大学生猝 死的无奈与无助。
现 场 心 肺 复 苏 术 Cardiopulmonary Cerebral Resuscitation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
1 心肺复苏新进展 桐乡一院急诊室 唐晓岚. 2  世界范围内,每年超过 1500 万死于心 血管疾病,已成为人类死亡之原因的 主要元凶。  美国每年有 35 万人发生心脏性猝死, 每天约 1000 人发生死亡,而大概 70% 心脏骤停发生在院外。  我国流行病学调查,心脏性猝死的发 生率为.
2010 年心肺复苏指南. 生命之痛 2004 年 10 月 17 日,北京 “ 首都高校马拉松挑战赛 ” 2 人猝死,图 为参赛选手北京交通大学的刘红斌。警察及围观群众面对大学生猝 死的无奈与无助。
成人心肺復甦術 ( 民眾版 ) 孫慧俠副教授. 民眾版 2 高品質 CPR 用力壓 – 按壓深度 : 成人 4~5 公分。 兒童及嬰兒約為胸廓厚度 1/3 ~ 1/2 。 快快壓 – 速率 : 每分鐘 100 下。 胸回彈 – 放鬆時使胸部恢復原來位置。 莫中斷 – 胸部按壓儘量不要中斷。 每兩分鐘換手一次。
2011 心脏骤停与心脏性猝死 (Cardiac Arrest and Sudden Cardiac Death)
第三節 搶救未來主人翁 ~兒童及嬰兒心肺復甦術. 兒童心肺復甦術 成人常見猝死原因是 『心臟疾病』 。 小孩常見常見猝死原 因是『呼吸道阻塞』、 『缺氧導致心跳停 止』。
安徽省立医院急救医学中心 美国心脏协会基础生命支持及高级生命支持注册导师 王贵梅.  概述  重要性(非专业者)  流程 + 技术要点  注意事项  复苏有效指征  终止的条件  演练.
项目五: 心脏瓣膜病病人的护理. 定义  是由于炎症、退行性改变、粘液变 性、先天性畸形、缺血性坏死、创伤 等原因引起的单个或多个瓣膜(瓣叶、 瓣环、腱索、乳头肌)的结构异常 (粘连、增生、挛缩、变硬)导致瓣 口狭窄或(及)关闭不全。
中医护理 —— 鱼腥草 护理 1334 班 小组成员:郭丽丹 43 杨专 39 张建 35 李晓敏 27 陈燕红 25 张良州 8 分工合作: 收集整理 43 郭丽丹 35 张建 27 李晓敏 讲解 39 杨专 25 陈燕红 8 张良洲.
第四章 基础护理操作技术 中 国 医 科 大 学朱 闻 溪中 国 医 科 大 学朱 闻 溪 中 国 医 科 大 学朱 闻 溪中 国 医 科 大 学朱 闻 溪.
珍惜生命关爱健康紧急救护及疾病防治知识讲座 科普健康咨询服务中心 主讲人:郑老师 咨询电话:
金門神鵰俠侶 風獅爺與大樹之風中傳奇 風獅爺與大樹之風中傳奇  104 年 6 月 17 日 報告人:鍾佳玫.
故事背景家庭就是前陣子轟動大家小巷,每 個家庭主婦姊姊媽媽,都知道的女主角謝庵 真以及他的出軌老公溫蚋凡所發生的故事。 但這次要陳述的卻不是犀利大老婆,而是我 們的女二主角黎薇恩!在這個大老婆不受寵 小三當道的時代,到底這位小三界的大姐頭 如何以一句「不被愛的才是第三者」在人夫 界裡竄起?大老婆們又該如何防範這些威脅.
心肺复苏概述 ( CPR ) 启动紧急医疗救护系统 1 、紧急事件发生的位置(包括街道的 名称、办公室或房间的号码)。 2 、打 出求救电话的电话号码。 3 、发生了什 么事情 — 心脏病发作、车祸等。 4 、有 多少人需要帮助。 5 、患者的情况。 6 、 患者正接受何种形式的急救(例如心肺 复苏正在进行或者.
心肺复苏术(CPR) 星元医院重症医学科 王建华.
中小学幼儿园的安全事故 急救教育与培训.
胸部 主要骨骼标志 胸骨上切迹 胸骨柄 胸骨角 肋骨 肋间隙 剑突 肩胛骨 肋脊角. 胸部 主要骨骼标志 胸骨上切迹 胸骨柄 胸骨角 肋骨 肋间隙 剑突 肩胛骨 肋脊角.
体 体 育 育 保 保 健 健 学 学 实 实 验 验 主讲人:王会凤 黄淮学院体育系.
心律調整器 指導老師:陳世中 老師 學生:林柏諺 4A 高廷耀 4A 黃墐融 4A127020
第二章 心跳骤停与心肺复苏 四、自动体外心脏除颠器(AED)及其使用 (一)心脏电击除颤的原理
第7章 隔离技术 厦门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基础护理教研室.
不花錢的養生:穴道按摩 D1 鼻竇 D2 耳朵 D3 肩膀 D4 肝臟 D5 膽 D6 腰部 D7 直腸 D8 眼瞼 D9 胃
心肺复苏术(CPR)2015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李俊红.
2015年AHA(美国心脏协会) 《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更新要点
心肺复苏术CPR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 白雪梅.
心 肺 复 苏 术.
生活护理技术 项目一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项目二 排泄护理技术 项目三 促进呼吸功能护理 项目一 冷热疗法 项目二 标本采集 项目三
心脏骤停与心肺复苏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陈玉国.
水上安全與救生 指導教授:劉秀麗教授 組  員:蔡 銀 展 黃 筱 青.
深圳市学生急救知识教育 ——心肺复苏术(CPR)操作.
2015心肺复苏指南解读 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急诊科 陈在荣.
教育部101年度高級中等學校健康促進學校諮詢輔導簡報
實驗室急救 教育部安全衛生通識課程教材.
校園安全法律常識 莊美華 護 理 師.
心肺复苏术.
常用抢救技术 现场急救 紧急除颤 高级救护 打电话 主讲:.
心肺复苏概述 (CPR).
2010新版 民眾版~CPR心肺復甦術 澎湖縣政府消防局 隊員 蔡慶鴻.
第陸章 溺水的預防與急救.
資料來源
心脏骤停抢救进展 黄徳嘉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内科.
《2005国际心肺复苏指南》 与心肺脑复苏研究进展
标准化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
双人心肺复苏操作技术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王庆玲.
組員:楊佳宴、程莉涵、鄭婷方、簡國庭、許景惠
98年台中縣健康促進學校推動方向和重點 報告人:萬豐國小護理師吳妙純.
二技幼保三甲 1A3I0023黃馨儀 指導老師:李淑娟老師
第九章 病人卧位与安全的护理.
生命的覺醒.
粪 便 检 查 主讲老师:沈萍.
2005基础生命支持(BLS) 及除颤器使用.
華夏科技大學104學年度第1學期 地震避難掩護演練及複合式防災教育
第十八章 药物疗法与过敏试验法 郭三花 岳月梅 忻州职院护理系.
成人施行心肺復甦術流程 當發現有旁人突發昏迷請 『叫叫CABD』.
盆腔炎的护理 梅剑娟.
醫務社會工作 吳慧美 社工師.
珍惜生命 从你我做起…… 单人徒手心肺复苏 主讲人:莫月红
學校衛生業務說明 體育保健科 劉股長姵君 104 年 8 月 13 日.
陳淑娟 安全教育 與 急救概述 健康與護理教師 資料來源: 紅十字會高級急救教練 1.行政院衛生署 臺灣急救教育推廣與諮詢中心急救指導員
Adult Basic Life Support
教育部技職校院 南區區域教學資源中心 主軸B2-強健專科學校教學品質計畫 國立台南護理專科學校 子計畫一 【基本救命術(BLS)訓練】
2015心肺复苏概述 (CPR).
秉德敬业 求真维新 心肺复苏术 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急诊医学科.
Cardio 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
組員:時雅文、許榛真、陳彥全、楊晶絜、林士弘
2015心肺复苏.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2015年新版国际心肺复苏 指南解析 左晓红 2016年6月2号

前言 2015年10月15日,新版《美国心脏学会CPR和ECC指南》隆重登场。时隔5年AHA会对指南的那些部分进行更换?是否提出了颠覆性的观点?

在新的心肺复苏指南中强调如何做到快速行动、合理培训、使用现代科技及团队协作来增加心脏骤停患者的生存几率。 以下为结合2010版整理出来的2015年新指南新要点:

一、快速反应,团队协作 施救者应同时进行几个步骤,如同时检查呼吸和脉搏,以缩短开始首次按压的时间; 由多名施救者形成综合小组,同时完成多个步骤和评估(分别有施救者实施急救反应系统;胸外按压、进行通气或取得球囊面罩进行人工呼吸、设置除颤器同时进行)

一、快速反应,团队协作 相对于2010年的指南“在评估患者意识后再评估患者呼吸、脉搏”这样按部就班,2015年的指南如为院内急救倾向于评估患者意识同时评估患者呼吸和脉搏,如为院外急救,评估患者意识后,先呼救同时评估呼吸及脉搏,之后启动应急反应系统(ERS)或求助。这样,有效、同时地评估可减少启动ERS的延迟。

二、生存链 一分为二 AHA成人生存链分为两条: 一链为院内急救体系, 一链为院外急救体系。

手机时代,充分利用社会媒体呼叫施救者,手机等现代化电子设备能够在院外急救中发挥重要作用。

院内急救应以团队形式实施心肺复苏:早起预警系统、快速反应小组(RRT)和紧急医疗团队系统(MET)

三、先按压?先除颤? 2010年的指南中,在AED就绪时,应先进行1.5—3min的CPR,然后再除颤。 2015年提出:当施救者可以立即取得AED时,对于成人心脏骤停患者,应尽快使用除颤器;若不能立刻取得AED,应该在他人前往获得以及转运AED的时候开始心肺复苏,在设备提供后尽快尝试进行除颤。

四、按压深度、频率 2010年 规定按压深度不低于5cm。频率大于100次/分。 2015年 按压深度至少5cm,不超过6cm,按压频率100—120次/分。

四、按压深度、频率 对于儿童(包括婴儿[小于一岁]至青春期开始的儿童),按压深度胸部前后径的三分之一,大约相当于婴儿4cm,儿童5cm。对于青少年即应采用成人的按压深度,及5—6cm. 新的指南中指出,尽可能减少胸部按压中断的次数和持续时间(中断时间限制在10s以内)。

按压吹气比率(未放置气管插管前) 1人 2人 成人 30:2 儿童 (1s---发育期) 15:2 婴儿 (1m---1S) 就可以达到100-120次/min.

四、按压深度、频率 每次按压后使胸廓充分回弹,以使心脏在下次按压前完全充盈。

五、高级气道通气频率 对于实施了高级气道措施(气管插管、喉罩)的患者,2010年指南要求通气频率为每分钟8-10次,这次为了更方便的学习和实施,新的指南将通气频率设定为:每6秒1次(即10次/分)。

六、C-A-B顺序仍需坚持 对于施救顺序,最新的指南重申遵循2010年版指南内容。(30次按压2次人工呼吸) C:胸外按压 A:人工通气

急救步骤 BLS(基础生命支持) A=Airway气道 B=Breating呼吸 C=Circutation循环 D=Defibrillation 除颤 ACLS(高级生命支持) A=Airway=插入高级气道 B=Breating=经ETT持续通气 C=Circutation=插入静脉导管及给药 D=Defibrillation= 找出心跳骤停原因 复苏后生命支持 检查脉搏/血压和呼吸 常规检查:血液化验,CXR,12-导联ECG 心肺脑复苏 急救步骤

小结 2015年《指南更新》重申高质量CPR及C-A-B步骤的重要性,并优化了胸外按压的速度及深度(成人)。 《指南更新》更建议医护人员在执行CPR时要更灵活化,以达到更实用更有效之心肺复苏成效。 医护人员(包括护士、医生、救护员)要持续操练及更新CPR之理论及操作,为心跳骤停之患者提供最有效之CPR.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