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教师简历 刘付才,男,中学高级教师,亳州一中南校体 育教研组长,全国体育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华佗 五禽戏第五十八代传承人;长期从事五禽戏教学和 研究工作,参与创编了国家级课题“校园五禽戏”; 2014年全国学生运动会展示中获得优秀表演奖; 2015年指导的五禽戏传人进行的五禽戏教学获得全 国一等奖,编著的《华佗五禽戏之简易健身操》即 将由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全国新华书店发行。
五禽戏起源 五禽戏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医药学家华佗在 前人导引吐纳之术和养生思想的基础上,结合人体 脏腑、经络、气血的活动规律,又观察了多种动物 的活动姿态和习性,采取虎猛、鹿敏、熊稳、猿智、 鸟和的特点创编的一套养生健身功法。一般认为, 瑞典是世界上开展医疗体操较早的国家,大约有五 百多年历史,然而华佗创编的五禽戏,这种指导思 想明确,结构又相当完整的医疗体操,要比瑞典早 一千多年!
五禽戏起源 对华佗编创五禽戏的记载最早见于西晋时陈 寿的《三国志·华佗传》:佗语普曰:"人体欲得劳 动,但不当使极尔。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 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不朽是也。是以古之仙者为导 引之事,熊颈鸱顾,引挽腰体,动诸关节,以求难 老。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 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并利蹄足,以 当导引。”南北朝时范晔在《后汉书.华佗传》中的 记载与此基本相同,只是对个别文字略作修饰,全 段并没有太大出入。这些史书证明了华佗编创五禽 戏确有其事。
五禽戏起源 魏晋南北朝时期,五禽戏有了很大的发展。此时 ,各种导引术专著和导引图相继出现,名目繁多。魏 明帝曹叡曾邀华佗弟子吴普向朝廷御医传授五禽戏, 从而使五禽戏这一防病治病的医疗体操在曹魏宫廷传 播开来。隋唐时期,五禽戏更为流行,唐代柳宗元对 当时习练五禽戏的情况作了生动描述,曾留下“闻道偏 为五禽戏,出门鸥鸟更相亲”的诗句;李商隐也曾写出 “海上呼三岛,斋中戏五禽”的佳句。宋代陆游有诗云 :“啄吞自笑如孤鹤,导引何妨效五禽”(《 春晚》) ;“不动成熊卧,微劳学鸟伸(《遣怀》)”。清代蒲 松龄写到:“世传养生术,汗牛如栋,行而效者谁也? 惟华佗五禽图差为不妄”。这些诗句足以佐证当时五禽 戏较为流行的盛况。
五禽戏起源 从现有文献资料看,南北朝时名医陶弘景所著的《养性 延命录》最早用文字描述了五禽戏的具体动作。但是习练起 来动作难度较大。此后,明代周履靖的《夷门广牍?赤凤髓 》、清代曹无极的《万寿仙书?导引篇》和席锡蕃的《五禽 舞功法图说》等著作中,都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比较详细地 描述了五禽戏的习练方法。这些五禽戏功法与《养性延命录 》所载有较大出入,“五禽”动作均为单式,排序也变为“虎 、熊、鹿、猿、鸟”。但其文字说明不仅描述了“五禽”的动 作,而且还有神态的要求,并结合了气血的运行。这些宝贵 的文献资料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五禽戏起源 继神医华佗创编“五禽戏”之后,全国各地衍生的 流派虽然甚多,但华佗故里亳州谯城的五禽戏最受关注 ,亳州华佗五禽戏于2011年5月23日经国务院批准为国 家级非物质遗产(国发【2011】14号,传统体育类, 序号1146,项目编号VI-63)。亳州谯城口口相传的五 禽戏动作与《三国志.华佗传》的记载的顺序“虎、鹿、 熊、猿、鸟”一致,动作简便易学,功法符合中医基础 理论、五禽的秉性特点,配合中医脏腑、经络学说,既 有整体的健身作用,又有每一戏的特定功效;动作仿效 虎之威猛、鹿之安舒、熊之沉稳、猿之灵巧、鸟之轻捷 ,既蕴含“五禽”的神韵,又形神兼备,意气相随,内外 合一。关于它的由来,在亳州民间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五禽戏由来的传说 相传华佗小时候非常聪明,但他鄙夷功名 利禄,长大后不愿意出仕做官,却特别喜欢治病 救人的医术,他收集了很多秘方验方,但效果都 不太理想,后来他听说名山之中常有得道的仙人 居住,于是就遍游山川,拜师求道。这样访寻了 好多年,华佗并没有遇到想象中的仙人,却看到 了不少活泼可爱的动物,如虎、鹿、熊、猿等奔 跑戏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他并没有悟出这 与他所追求的医术、养生术有什么关系,为了求 道华佗继续在深山中寻访。
五禽戏由来的传说 一次他来到公宜山,这是一座山势险峻人 迹罕至的大山,进得山来,但见怪石嶙峋,松柏 争翠,脚下流水潺潺,山腰云雾缭绕,华佗不禁 心旷神怡,陶醉其间。不知不觉来到一个古洞前 面,忽然听到洞中有人在谈论什么,他屏息细听, 发现是两位老者正在谈论治病养生之事,华佗又 惊又喜,心想梦寐以求的夙愿终于实现了,但又 不敢贸然进洞,这时忽听见一位老者说:华生已 经来到洞外,我们可将此术传授与他,另一位接 道:华生虽然求道心切,但还须开导一番,方可 与他。 华佗听到这些,再也不敢犹豫,立即走 进洞中,只见两位老人,身穿木衣,头戴草帽, 相对而坐。
五禽戏由来的传说 华佗急忙躬身下拜,说道:晚生华佗,素好 方术,寻访数年,未得真传,今幸遇仙者,乞为 开悟,终身不负大恩。一老者道:医之为术,非 人不传,念汝心诚,今传与汝,吾有数言,汝当 牢记:为医之道,须无高下,无贫富,无贵贱, 不务财贿,不惮劳苦,悯老恤幼,济世活人,以 为己任,如此则不负吾心矣。华佗再次跪拜: “圣贤之教,晚生铭刻在心,俱能从之”。二位老 者相视而笑,用手指着一个旁洞说:“洞中石床 上有书一函,取后速归,勿示俗流,切记吾言。” 华佗依言果得书一函,回头看时,二位老者已不 知去向,华佗小心翼翼地走出洞外,忽然间云奔 雨泄,石洞崩塌。
五禽戏由来的传说 华佗携书回家,悉心研究,发现这是一部 医书,理法方药一应俱全,与过去所见所闻皆不 相同,依书中所论施疗,无不神效。其所擅长施 用的麻沸散及剖腹开颅等方法皆出自该书,书中 还记载了一套养生健身功法——五禽戏。华佗素爱 养生之术,一见五禽之戏,便每日依法演练,数 年间游历山川所见虎、鹿、熊、猿、鸟等动物形 象便栩栩如生的浮现在眼前,仿佛自己又置身于 大自然之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华佗坚持演 练五禽戏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收到了意想不 到的效果,以致年且百岁,犹有壮容,时人为仙, 其实这都是长期演练五禽戏的结果 。
华佗五禽戏的传承谱系 五禽戏创始人: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今安徽 省亳州市)人,我国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据《三国 志·魏书方技传》记载:“华佗语普曰:吾有一术, 名曰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 五曰鸟;以亦除疾,并利蹄足,以当导引。”华佗的 学生吴普、樊阿等人由于坚持习练“五禽戏”活到九 十多岁还耳聪目明,牙齿坚实。五禽戏第53代传人: 路武举,95岁,清朝中医名家;五禽戏第54代传人: 王泽,91岁,清朝武进士;五禽戏第55代传人:王乃 普,93岁,清末毅军五营统领;五禽戏第56代传人: 谭继林,86岁,亳州武术名师;五禽戏第57代传人: 董文焕,五禽戏养生大师,92岁,五禽戏第58代传 人:刘付才,体育高级教师,勤练五禽戏多年,身体 强健。
五禽戏诗词选 寓居湘岸四无邻,世网难婴每自珍。 莳药闲庭延国老,开樽虚室值贤人。 泉回浅石依高柳,径转垂藤闲绿筠。 从崔中丞过卢少尹郊居 诗人:柳宗元 朝代:唐 寓居湘岸四无邻,世网难婴每自珍。 莳药闲庭延国老,开樽虚室值贤人。 泉回浅石依高柳,径转垂藤闲绿筠。 闻道偏为五禽戏,出门鸥鸟相更亲。
从崔中丞过卢少尹郊居 译文 住在湘江岸边四周没有邻居, 世俗的尘网无法束缚总令人珍重。 空闲的庭院种上芍药延清国老, 打开陈年老酒清扫厅堂接待贤人。 清泉浅浅地回漩在石上傍依着的高高柳树, 小路婉转在垂下的藤条间隔的绿竹中。 养生之术我偏偏爱做五禽戏, 出门遇见鸥鸟自由飞翔更感亲切。
诗人:李商隐 朝代:唐 灵岳几千仞,老松逾百寻。 攀崖仍蹑壁,噉叶复眠阴。 海上呼三岛,斋中戏五禽。 唯应逢阮籍,长啸作鸾音。 寄华岳孙逸人 诗人:李商隐 朝代:唐 灵岳几千仞,老松逾百寻。 攀崖仍蹑壁,噉叶复眠阴。 海上呼三岛,斋中戏五禽。 唯应逢阮籍,长啸作鸾音。
寄华岳孙逸人译文 灵秀的山岳高有几千丈, 老松树也超过百寻。 攀上山崖仍然要登峭壁, 吃着树叶又睡眠在树荫里。 面对东海呼喊瀛洲、方丈、蓬来三岛的神仙, 在房舍中还常做华佗发明的养生术五禽戏。 只是应该遇到学徒如阮籍, 您可以象孙登那样对着山谷发出凤鸾的和鸣声音。
《春晚》 诗人:陆游 朝代:宋 门巷萧条老病侵,春晴方快又春阴。 啄吞自笑如孤鹤,导引何妨效五禽。 雨洗杏花红欲尽,日烘杨柳绿初深。 雏莺宁有平生旧,也傍茆檐送好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