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在身边,走好青春第一步.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经过同学们近两周的笔袋制作材料搜集、 设计、制作,我们的作品终于完工啦!大家 迫不及待地展示并相互交流了自己的作品。 经过老师和同学们共同参评和投票,我 们最终选出了一、二、三等奖作品。 下面就请随我们的镜头一起来看一看我们 的杰作吧! 自制环保笔袋交流评比.
Advertisements

走进社区、走进部门、走进农村 民进海宁市总支部. 民进海宁总支开展 “ 走进社区、走进部门、走进农村 ” 活动: 1 、为了积极履行民主党派的职能,搜集社情民意,为政府工作出谋划策。 2 、让民主党派走进群众,让群众了解民主党派。 3 、通过 “ 三走进 ” ,进行访贫问苦,搜集民情民声,构筑群众与政府的桥梁,
控 江 路 街 道 2008 年暑期工作总结. 社区的暑期工作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拓展,同时也是一项关系 到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今年暑期,控江路街道在进一步落实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 设的若干意见》的精神中,本着 “ 领导重视、学生喜欢、家长放 心 ” 的宗旨。以社区教育为阵地,整合各方资源,开展丰富多彩.
新东方多媒体库介绍 和 使用方法 申晓雨 江苏省区域经理 M: Q: E :
1 06/06 e 2007 年全球艾滋病流行情况 数据摘要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 2007 年 12 月 数据来自《 2008 年全球艾滋病疫情报告》,全文(英文)可以从联 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网站 获得
00003-E-1 – December 2005 《 2005 年艾滋病流行最新报告》部分数据摘要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 2005 年 11 月 21 日 报告全文(英文)可以从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网站 获得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对生活充满热情和憧憬,渴望拥有五 彩斑斓的生活和精彩人生。在这个关键时期,如果吸了第一根烟,尝试了 第一口毒品,涉足了青少年不宜进入的场所 一旦染上毒瘾,你的人生悲剧就会从此开始 ……
因数与倍数 2 、 5 的倍数的特征
因数与倍数 2 、 5 的倍数的特征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扶余市蔡家沟镇中心小学 雷可心.
人事科工作汇报 宗 旨 尽心尽力服务好每位职工 尽职尽责做好每一件事情 职工总人数: 1077 人 在编职工 452 人 编外职工 293 人 江大编制 14 人 返聘 23 人 离退休 316 人.
2.5 函数的微分 一、问题的提出 二、微分的定义 三、可微的条件 四、微分的几何意义 五、微分的求法 六、小结.
微课专题 —— 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制作者:付瑶 工作单位:江西省南昌县 黄马乡白城小学. 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第九章 学生. 第一节 学生的法律地位 因此, 法 学 —— 在依法成立或国家法律认可的学校及其 教育机构规定条件具有或取得学籍,并在其中 接受教育的公民。 要成为法律意义上的学生,须满足: ( 1 )在就读教育机构正式注册 ( 2 )在教育机构安排的学习时段内 ( 3 )参与教育机构组织的教育活动.
初稿:吴 飞(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新安小学) 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三位数加三位数(进位) 核稿:高娟娟(安徽省黄山市教科院) 审稿:吴淑艳(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新安小学)
2 、 5 的倍数的特征. 目标 重点 难点 关键词 2 、 5 的倍数的特征 1 、发现 2 和 5 的倍数的特征。 2 、知道什么是奇数和偶数。 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 2 或 5 的倍数。 能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奇数、偶数。 返回返回 目录目录 前进前进.
2 、 5 的倍数特征 集合 2 的倍数(要求) 在百数表上依次将 2 的倍数找出 并用红色的彩笔涂上颜色。
看一看,小朋友 们都在做什么? 我要买两个练习本和一个 铅笔盒,一共花了 …… 我们平时不要乱花钱。 可以把钱存起来,养 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我想玩碰碰船, 需要多少钱? 阿姨,我买一份晚报。 买东西时要用到钱,我们 国家的钱叫人民币。 是呀!买东西要用人民币。 我们要爱护人民币。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国际禁毒日 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即国际反毒品日。.
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 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 乐清市禁毒专项斗争指挥部 制.
团干讲法 法制教育 梅州中学 “法制教育进校园,争当守法好公民”.
分 钟.
情人节快乐 返 回 目 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菲尔普斯吸毒门事件.
第十二章   会计规范体系与会计工作组织 内蒙古财经学院会计学院.
珍爱生命.
考考你 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有哪些? 《义务教育法》(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1986年7月1日起施行) 《未成年人保护法》1991年9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 自1992年1月1日起施行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1999年6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
第七单元 折线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第1课时) 浙江省诸暨市暨阳小学 卢慧飞.
折线统计图(第1课时) 第七单元 折线统计图 兰州新区中川镇中川小学 魏红
保护自己, 远离侵害 固戍小学 曾卉君.
乐昌职校德育微课堂 课题: 犯罪构成的主观要件 之犯罪主体 乐昌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黄增任.
第四节 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UI(用户界面)集训班 Illustrator 高级班.
后期讲座预告 !课程咨询加群 ! 吉林教师考试微信:jljsksw.
在我们的生活中,能够担任主体的东西有很多,如:电扇、桌子、笔、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电灯……
小学生法制教育 瞿溪小学兴学校区.
水平一(1~2年级) 四菜一汤.
糖尿病流行病学.
防患于未然 主讲 北海八中庞静.
第三节 防患于未然 小迪的故事 小迪是独生子,父母都是知识分子,自小受到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和双亲的疼爱。上初中后,经不住诱惑,沉迷于黄色网站和光盘。学习成绩直线下降,竟发展到伙同他人拦路抢劫、强奸。不到16岁就被判了刑。出事后,他的妈妈经不住打击,神经失常;爸爸因心绪不宁而出车祸;姥姥因痛心犯脑溢血而亡。奶奶说:“他不仅害了自己,也害了家人呀!这么好的一个家,哪个人不羡慕呀?可他……”
主讲人 :六(8)班朱荣彦家长 单 位:网易 网诚信 易成功 ——六(8)班网络诚信课堂 刑法规定:
第四单元 自觉依法律己 避免违法犯罪.
苏教版(国标本)第六册 习作四 南京市五老村小学   王咏慧.
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 ——初一(11)班法制教育主题班会.
课堂练习.
知识懂法腾飞 灿烂青春 新发中心学校 王琳.
温故知新 什么是违法行为? 违法与犯罪是什么关系? 犯罪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犯罪构成 授课人:季侠 授课班级:2010级计算机大专班.
特 殊 保 护 生活与法律 未成年人的法律保护 第七单元 法律护我.
学习法律知识 做遵纪守法的优秀少年.
法律伴我行.
优化习惯 远离犯罪 ——2015学年第二学期法制报告.
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2).
资料来源:公安部 中国红十字会 二〇一四年五月
Unit6 Let’s go by taxi.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烟草的危害.
Activity 1 看图片,讨论下面的问题:
你知道这些标志吗?. 你知道这些标志吗? 网络——信息安全 小组讨论 你觉得网络信息安全吗? 为什么?
认识图形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宁波市高校慕课联盟课程 与 进行交互 Linux 系统管理.
宁波市高校慕课联盟课程 与 进行交互 Linux 系统管理.
相似三角形 石家庄市第十中学 刘静会 电话:
《幼儿安全》·红绿灯,眨眼睛.
欢迎返校! 2016 返校之夜.
小学新课程标准数学第一册(人教课标版) 加减混合运算 授课人: 孙东霞
礼courtesy Value of the Month每月一德.
国 际 法 第 一 讲 主讲人: 兰州大学法学院李晓静.
位似.
2019/9/19 互联网产业、立法与网规 张钦坤 腾讯法务部.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法在身边,走好青春第一步

定义:法是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体系。 什么是法?与未成年人相关的法律有哪些? 定义:法是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体系。 简单来说:法就是告诉人们: 哪些可以做、哪些必须做、哪些禁止做 法具有惩罚性

《义务教育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收养法》《刑法》《民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等 与未成年人相关的法律有哪些? 《义务教育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收养法》《刑法》《民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等

大家谈: 问题1. 哪些行为属于不良行为?自己有没有不良行为? 大家谈: 问题1. 哪些行为属于不良行为?自己有没有不良行为?

1、严重不良行为 是指严重危害社会,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违法行为: (一)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 (二)携带自制刀具,屡教不改; (三)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 (四)传播淫秽读物或音像制品等; (五)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活动; (六)多次偷窃; (七)参与赌博,屡教不改; (八)吸毒、注射毒品; (九)其它危害社会行为。严重不良行为的发展延伸就是犯罪。

中度不良行为是指未成年人父母或其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不良行为: (一)旷课、夜不归宿; (二)携带管制刀具; (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四)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五)偷窃、故意损坏财物; (六)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 (七)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 (八)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营业歌舞等场所; (九)其它严重违背社会的不良行为; (十)吸烟、酗酒。

轻度不良行为是泛指与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公众道德规范相背的一些行为以及心理障碍的总和。 轻度不良行为的危害性主要体现在对相其关群体及其个人的危害上。 如迟到、早退、讲粗话脏话、穿奇装异服、染发、带首饰、男生留过耳长发、光头、不按时就寝等各种违反学校规章制度的行为。

发生在大家身边的轻度不良行为: 1、上课说话,不爱学习 2、不听老师的话 3、欺负小同学 4、不按时完成作业 5、乱丢垃圾 6、过马路时不看红绿灯,乱闯红灯 7、不听父母的话。

问题二:大家想一想 哪些行为是我们不能做的?

1、参与赌博

2、打架斗殴

不拘小节的坏习惯 1、调皮捣蛋,有事没事惹一下其他同学,比如别人走路时他突然伸出一只脚将别人绊倒; 2、故意毁坏公物,如在书桌上乱刻乱画; 3、不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乱闯红灯; 4、好吃好喝,攀富比阔; 5、以大欺小,没有钱进网吧就强行向弱小同学索要; 6、不遵守公共道德,吃完东西,把包装盒等垃圾随手乱扔等等

总的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 1、纠集他人结伙滋事 2、扰乱治安 3、携带管制刀具 4、多次拦截殴打他人 5、强行索要他人财物 6、多次偷窃 7、吸食、注射毒品 8、参与赌博,屡教不改 9、损害他人的荣誉,如对获得光荣称号的模范人物进行挖苦、讽刺、打击等等)

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 1、贪图享受,不思进取 2、逞强好胜 3、从众心理 4、嫉妒心理 5、缺乏关爱,逆反心理。 未成年犯罪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盗窃、故意伤害

未成年犯罪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1、盗窃:就是指偷东西,没有经过主人的同意随便拿走他人的财物,包括钱与物品。

寓言故事 一个人偷拿邻居家的一根针被告到法庭,法官在审判完这件案子时,在最终的量刑上却定了与一位偷牛贼一样的罪,小偷很不服气,问法官,为什么我只偷了一根针却判得与偷牛一样重,没等法官回答,偷牛贼说:我当初就是从拿别人一根针开始的。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勿以恶小而为之,一根针确实不算什么,但是同学们也许有听过这么一句话,小时偷针,大时偷金。因此,我们从小就要养成好的习惯,千万不可以随便拿别人东西。

3、故意伤害:是指是指故意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 (简单来说就是打架)

案例 2004年6月23日上午,某县发生一起故意伤害致死案件,受害人、犯罪嫌疑人均是小学生。2004年6月23日上午8时20分左右,被害人石某在某台球室发现了与自己有过节的杨某,就叫了四名对杨某后殴打他。这时,杨某的同学李某用自己随身携带的尖刀,朝被害人石某的左侧前胸刺了一刀,石某失去了抵抗能力,手按着伤口逃跑,但杨某还是追上前对其进行殴打,而后犯罪嫌疑人李某、杨某感到事态严重逃离现场。被害人石某受伤后被同去的同学送进了当地卫生院抢救,但由于伤势过重,当日抢救无效死亡。犯罪嫌疑人李某,为了威风才买来尖刀,想不到闯下了大祸;犯罪嫌疑人李某、杨某及被害人石某三人均是未成年人,三人又是同学,竟然为了一点所谓的“过节”,打架斗殴,拔刀相加,酿成悲剧。

网络与青少年的关系

案例一 2007年6月,15岁广州少年王某沉迷于网络游戏,上课经常早退,找各种理由请假,更甚者他竟然逃学,后来被其父母发现,他的父母不同意其上网,他因不满父母对其沉迷上网老是劝阻,而对父母产生怨恨,残忍地杀害母亲、砍伤父亲,王某以故意杀人罪被判有期徒刑14年。

少年儿童受法律保护的合法权益有: 1、接受义务教育权 2、接受父母抚养权 3、保护个人隐私权、维护人格尊严权 4、享受劳动保护权 1、接受义务教育权  2、接受父母抚养权  3、保护个人隐私权、维护人格尊严权  4、享受劳动保护权  5、人身安全、财产继承权

增强自我防范意识,避免受到不法侵害: 1、如果只是被歹徒盯上,应迅速向附近的商店、繁华热闹的街道转移;还可以就近进入居民区,以求得帮助。 2、遇到拦路抢劫的歹徒,可以将身上少量的财物交给歹徒,与应付周旋,同时仔细记下歹徒的相貌、身高、口音、衣着、逃离的方向等情况,事后立即向民警或公安部门报告,或告知家长老师 3、万一遭到了殴打,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设法和老师或家长取得联系。如果头晕或是骨折、流血,一定要向路人求助,告诉他你是哪个学校的,请他帮你通知学校,以及告诉他你家长的工作单位或是自家的住址,能有电话号码最好,这样你就可以得到救助。如果有受伤一定要及时治疗、看病治疗的医药单据和诊断书一定要收存妥当。公安部门抓到坏人后,要根据这些来确定事件的性质。第四件事就是报案,要报清出事的时间、地点、打人凶手的特征。

争做合格小学生,我们该怎么做? 1、我们自己积极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警惕学习生活中的不良行为,要从小做起,加强自身修养,用科学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做到明事理、辩是非,“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2、要依法自律,自觉抵制各种诱惑:不沉迷于网络游戏,不浏览内容不健康的网页,慎重会见网友。不吸烟、不喝酒、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3、提高鉴别能力。不要学习和模仿电视、电影、音像制品和文学作品中的犯罪行为。 4、谨慎交朋友。未成年人要做到尊师敬长,团结爱护同学,谨慎交往朋友,不要和社会上品性不端的闲散人员交往,特别是那些有前科劣迹的人。

5、切莫虚荣攀比。未成年人要克服虚荣、攀比心理,说话要谨慎,不要随意向外人透露和炫耀自己家庭的情况,以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6、增强防范意识。要保持必要的警惕性。单独回家的孩子,在进家门前要注意观察,不给坏人以可乘之机;独自在家的孩子,不要随便打开家门;在放学路上,不要跟陌生人说话。不要轻易相信他人的哄骗,遇事多留个心眼,警惕各种不良诱惑,对陌生人给的玩具和食品等不要轻易接受。 7、掌握自救本领。首先要保护好自己,然后学会善于求助求救成年人,不蛮干,要学会用报警、呼救、反抗等方法抵制不法侵害。

摇头丸的主要成分是冰毒,是冰毒的一种。冰毒的成分是甲基苯丙安,纯品很像冰糖,贩卖者为了便于吸食者使用,制作成各种规格的片剂、丸剂,就是“摇头丸”———人服食后为释放能量会不停手舞足蹈,摇头晃脑。冰毒是一种精神类毒品,吸食后透支人体的能量,对内脏器官伤害很大。吸食者有暴力攻击倾向,易引发暴力攻击、性侵害、抢劫等事件,成为社会治安隐患。有人曾诉说吸食冰毒后的感觉:“血液沸腾,敢干平时最不敢干的事。”有报章透露,冰毒吸食一次即可成瘾。冰毒对吸食者和社会的危害性,远甚于海洛因。

罂粟为一年生植物,植株高1米到5米,花为蓝紫色或白色,叶子为银绿色,分裂或有锯齿。罂粟花落后,在顶端结成椭圆型的果实──罂粟果。取罂粟果划破表皮,会流出乳白色的果汁。果汁暴露于空气后干燥凝结,即变成褐色或黑色,这就是生鸦片。生鸦片经过提炼生成吗啡,吗啡再经化学药物提炼即生成海洛因。

新型毒品“麻果”,比摇头丸毒性更强。 新型毒品是相对鸦片、海洛因等传统毒品而言的,主要指人工化学合成的致幻剂、兴奋剂类毒品,是国际禁毒公约和中国法律法规所规定管制的、直接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使人兴奋或抑制,连续食用能使人产生依赖性的精神药品(毒品)。鸦片、海洛因等麻醉药品主要是罂粟等毒品原植物再加工得到的半合成类毒品,而新型毒品大部分是通过人工合成的化学合成类毒品,所以新型毒品又名“实验室毒品”“化学合成毒品”。同时,因为新型毒品的滥用多发生在娱乐场所,又被称为“俱乐部毒品”“休闲毒品”“假日毒品”。

 海洛因   亦称盐酸二乙酰吗啡,英文名Heroin,译为海洛因。其来源于鸦片,是鸦片经特殊化学处理后所得的产物。其主要成分为二乙酰吗啡,属于合成类麻醉品。迄今为止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毒品市场上的海洛因有多种形状,是带有白色、米色、褐色、黑色等色泽的粉末、粒状或凝聚状物品,多数为白色结晶粉末,极纯的海洛因俗称“白粉”。有的可闻到特殊性气味,有的则没有。由于海洛因成瘾最快,毒性最烈,曾被称为“世界毒品之王”,一般持续吸食海洛因的人只能活7一8年。

k粉   “K粉”的化学名称叫“氯胺酮”,其外观为纯白色细结晶体,在医学临床上一般作为麻醉剂使用。2003年,公安部将其明确列入毒品范畴。K粉的吸食方式为鼻吸或溶于饮料后饮用,能兴奋心血管,吸食过量可致死,具有一定的精神依赖性。K粉成瘾后,在毒品作用下,吸食者会疯狂摇头,很容易摇断颈椎;同时,疯狂的摇摆还会造成心力、呼吸衰竭。吸食过量或长期吸食,可以对心、肺、神经都造成致命损伤,对中枢神经的损伤比冰毒还厉害。

谢谢!

据统计,在我国,25周岁以下的人犯罪占犯罪总数的70%以上,青少年犯罪日渐攀升,每年新产生的少年犯人数竟高达15万。这些犯罪行为的形成,除了受某些外界因素影响外, 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自身原因很重要!

“未成年人”以及“未成年人犯罪的概念” 触目惊心! 因此,在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指的是14周岁以上未满18周岁的人犯罪。 “未成年人”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我国《刑法》规定:不满14周岁的人对自己的所有行为不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破处门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对其他行为不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 因此,在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指的是14周岁以上未满18周岁的人犯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第四款之规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触目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