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4—1918).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费尔巴哈 黑格尔康德 歌德 恩格斯 马克思 贝多芬 海涅 西门子 卡尔 · 本茨 高考历史专题复习 大 国 兴 衰 之 路大 国 兴 衰 之 路.
Advertisements

00003-E-1 – December 2005 《 2005 年艾滋病流行最新报告》部分数据摘要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 2005 年 11 月 21 日 报告全文(英文)可以从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网站 获得
第二章 导数与微分 习题课 主要内容 典型例题 测验题. 求 导 法 则求 导 法 则 求 导 法 则求 导 法 则 基本公式 导 数 导 数 微 分微 分 微 分微 分 高阶导数 高阶微分 一、主要内容.
第四部分 世界近代史 Part 1 (1500年前后~1917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
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 近代化的探索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开端 技术 制度 思想.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知识提纲.
第3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第三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1918年11月11日,德国在法国东北的贡比涅 森林的雷道车站向协约国投降。 (法国福煦将军的车厢:签字处)
? 科技成就 电话,无线电报-- 科技创造美好未来 内燃机 ,汽车,飞机, --- 一战清单 卷入人口 超过15亿 参战人员 7000多万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第二章 一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 )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凡尔赛体系的建立 二、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福 煦车 厢 1、你还记得这节车厢吗?它是一个什么地方? 2、你知道一战后又发生了什么?战胜国是如何处理战败国的吗?
世界现代史 Contemporary World History 陕西教育学院 《世界现代史》课程组 next.
第二学习主题 第7课 凡尔赛—华盛顿 体系的建立 巴黎和会与《凡尔赛和约》 华盛顿会议与《九国公约》 课堂小结.
世界近代史(下) 第五学习主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1课 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形成.
第2讲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人类卷入世界大战 的苦难深渊 第一节 大战的爆发 一 大战爆发的历史根源与国际背景 1914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有着深层次的根源与背景:
第六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22课 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知识回顾 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如何, 结果如何? 2、一战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实力发生了怎 样的变化?
第20课 第一次燃遍全球的战火 第一次世界大战  英军的坦克穿越战壕。.
全球健康危机 W. Thomas London, M.D. 翻译:章杨.
第五学习主题 第2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后果 “萨拉热窝”事件 凡尔登战役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课堂小结.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 第一单元 跨入近代社会的门槛.
两次世界大战及资本主义 世界的经济危机复习 课.
第十九章 经济全球化和国家经济安全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 第二节 国家经济安全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趋势.
专题(十一) 2014年热点预测 命题规律 知识网络 要点整合 2. 专题(十一) 2014年热点预测 命题规律 知识网络 要点整合 2.
Module 6 Section Ⅳ 课文预览 · 阅读提能 词汇集释板块 句型解构板块 综合演练板块 高分写作指导.
9.11 事件 美国 遭到 袭击.
9.11 事件 美国 遭到 袭击.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六节.
第一次世界大战 ——— ———
第 8 课 美国经济的发展.
递交《入党申请书》后的思考 主讲:杨苏 教授
八国联军侵华.
2010年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 世 界 近 代 史 九上四、六、七、八单元.
中编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1919—1949) 综述 翻天覆地的三十年
欢迎您光临指导. 欢迎您光临指导 萨拉热窝事件 皇储:王位的继承人,一般是君主子女或近亲属 奥匈帝国皇储.奥皇弗朗 茨·约瑟夫一世之侄. 1889年被立为皇储. 主张 吞并波斯尼亚, 加深俄奥 矛盾,引发了危机. 1914年被刺身亡 返回 斐迪南大公( )
目 录 选修三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1讲 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第2讲 第二次世界大战及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
苏 联 英 国 列宁格勒 德国 莫斯科 波兰 法国 乌克兰 奥 40.6 意大利
一、课标要求: 1、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2、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3、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二战”中遭受轰炸的德国城市. “二战”中遭受轰炸的德国城市 第24课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二、东亚货币合作的发展进程 马尼拉亚太地区高级财政金融会议上,提出了一个加强地 区金融合作新机制的设想,又称“马尼拉框架协议”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学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
阶段评估检测(一) 阶段评估检测(二) 阶段评估检测(三) 阶段评估检测(四) 阶段评估检测(五) 阶段评估检测(六)
第一次世界大战 长青中学:汪雪琴.
苏格兰皇家银行集团主要数据: 苏格兰皇家银行集团主要数据 交易本金 1039亿美元 (2006年3月23日) 评分 (美国标准普尔)
第五学习主题 第2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后果.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动荡与变革 第3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第2课时 第一次世界大战 知道影响两次世界大战进程的重要人物和事件,探究战争的起因、性质和后果
The Operation Model of Port
第四单元 资本扩张和帝国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后期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模式 ——第一次世界大战.
Harvard ManageMentor®
我们能给贫穷者什么希望.
第六讲 “东方问题”、俾斯麦同盟体系的扩大与完成
今日中国 ——浅谈孔子学院发展必要性 杨智强.
Unit title: 假期 – Holiday
最大公因數 第 1 頁.
西藏 Tibet.
Science technology network.
蝴蝶效应 “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第9课 西欧和 日本经济的发展.
意大利威尼托大区.
第二章 宪法与政治制度 陈 云.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Science technology network.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4—1918)

材料一:英 德 法 美 比 较 表 项目 英 德 法 美 1870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 1 3 4 2 1870 — 1913年工业增长速度(倍数) 1.3 4.6 1.9 8.1 1913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 据材料回答: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

材料二:英 德 法 美 比 较 表 二 项目 英 德 法 美 1913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 3 2 4 1 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 5 据材料回答: ①表二反映了什么问题? 实力与所占殖民地面积出现了倒挂现象! ②这一问题会产生什么影响?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激化 ③矛盾的实质是什么? 争夺霸权和殖民地 ④形成了哪三对基本矛盾?

欧洲列强之间的基本矛盾 英 法 德 奥 俄 世界市场 、殖民地、制海权 巴尔干问题 普法战争后果 意 巴尔干问题 突尼斯问题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 英 俄 法 德 德 德 德 意 奥匈 1904年英法签定协约 1892年法俄签定军事协定 1879年德奥签定 1882年 意加入德奥集团 1879年德奥签定 同盟条约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 德 英 俄 法 意 英 英 德 德 奥匈 1907年英俄签定协约 1904年英法签定协约 1879年德奥签定 同盟条约 奥匈 德 英 1904年英法签定协约 俄 法 1892年法俄签定军事协定 意 1882年 意加入德奥集团 英 英 1907年英俄签定协约 德 德

萨拉热窝事件 导火线 1914年6月,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偕夫人到新被奥国吞并的波斯尼亚检阅军事演习,并访问其首府萨拉热窝。这次演习是以塞尔维亚做为假想敌人的,引起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的极大愤怒,他们组织暗杀小组。6月28日皇储车队经过萨拉热窝街头时,19岁的青年普林西波冲出人群射杀了斐迪南夫妇,这就是震惊世界的“萨拉热窝事件”,它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具体原因和直接原因分别是什么? 讨论: 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具体原因和直接原因分别是什么? 一、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引起的。 二、具体原因: 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和斗争 三、直接原因: (导火线) 萨拉热窝事件

同盟国的德国和奥匈帝国以及支持它们的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 爆发: 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随后德国、俄国、法国、英国相继投入战争 交战的双方: 一方: 同盟国的德国和奥匈帝国以及支持它们的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 另一方: 协约国的英国、法国和俄国,以及支持它们的塞尔维亚、比利时、意大利、日本等国。

东线:波罗的海南岸至罗马尼亚 俄 德、奥匈 西线:比利时、法国北部和德法边境 英法比 德 南线:巴尔干 塞尔维亚 奥匈

欧洲战场三个阶段战局的演变 阶 段 战役或重大事件 影 响 第一阶段 (1914年) 马恩河等战役

马恩河 马恩河 马恩河

欧洲战场三个阶段战局的演变 战役或重大事件 阶 段 影 响 第一阶段 德军速战速 (1914年) 马恩河等战役 决计划破产 第二阶段 阶 段 战役或重大事件 影 响 第一阶段 (1914年) 德军速战速 决计划破产 马恩河等战役 第二阶段 (1915— 1916年) 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 俄军夏季攻势、日德兰海战

日德兰海战 日德兰海战 日德兰海战 索姆河 索姆河 索姆河 凡尔登 凡尔登 凡尔登 马恩河 马恩河 马恩河

欧洲战场三个阶段战局的演变 阶 段 战役或重大事件 影 响 第一阶段 (1914年) 德军速战速 决计划破产 马恩河等战役 第二阶段 阶 段 战役或重大事件 影 响 第一阶段 (1914年) 德军速战速 决计划破产 马恩河等战役 第二阶段 (1915— 1916年) 战略主动权 转移到协约 国一方 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 第三阶段 (1917— 1918年) 一战以同盟 国的失败而告终 美国参加对德作战 1918年11月,德国投降

一战中德军的重炮 一战英军的坦克 一战中投入使用的新式武器给对方以巨大的杀伤 一战中德军的飞机 一战中德军的潜艇

第一次世界大战概况表 战争历时 4年零3个多月(1914.7.28——1918.11.11) 参战国家 31个(协约国27个,同盟国4个) 战争范围 14个国家的400万平方千米以上土地 卷入人口 超过15亿 参战人员 7000多万 伤亡人员 3000多万,其中死亡2113万人。 经济损失 3400多亿美元 在整个“一战”中,2113万人付出生命,相当于过去1000年间欧洲发生的所有战争中死亡总人数的两倍。欧洲,理性之灯渐渐熄灭了,黑暗吞噬着它!

如何评价第一次世界大战? (为什么?) 1、性质: 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 2、结果和影响: (1)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 (2)改变了国际格局:  摧毁了俄罗斯帝国、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和 奥斯曼帝国  削弱了英国、法国和意大利  壮大了美国和日本

第一次世界大战 本课小结: 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为争夺霸权和重新瓜分殖民地而引起的。 (根本原因) 三国同盟:德、奥、意 两大军事集团的矛盾和斗争 三国协约:英、法、俄 (具体原因) 萨拉热窝事件 (导 火 线) 进程:三个阶段 性质:帝国主义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 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 结果和影响 改变了国际格局 战争引起了革命

以史为鉴 第一次世界大战争已经成为了历史,今天的我们可以从中得出一些什么启示呢? 思路:拒绝战争、珍爱和平等等

美 国 的“中 立”

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时,威尔逊总统立刻号召他的同胞严守中立。1914年8月19日,他在向美国人民发表的讲话中声称;“……美国必须不但在名义上而且在事实上做到保持中立。” 材料二 ……到1914年底时,摩根商行已对协约国在美国购买军用物资一事作了“安排”。为支付这些军用物资,各协约国先是给现金,然后卖掉了它们在美国所拥有的公债券和股票,最后不得不大笔大笔地借款。 材料三 (1917年)4月2日,国会召集了一次特别会议。 威尔逊总统向与会议员宣读了他的《战争咨文》:“我们很高兴为世界的最终和平和各民族的解放而战。……我们不希望征服,不希望支配。……我们只是人类权利的一个卫士。……” 请回答: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①材料一中美国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政策是什么?材料三中美国的政策有了什么变化?变化的理由是什么? ②结合以上材料,说明美国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政策实质,并根据材料二分析其参加协约国作战的原因。

参考答案: ①材料一中美国的政策是保持中立。 材料三中美国表示要参战,理由是要为世界和平与各民族的解放而战。 ②实质: 美国的中立是假,实际上是利用战争之机,大发战争横财; 美国的参战也不是为了世界和平和各民族的解放,实际上是为了捞取战利品和战后争夺世界霸权。 参加协约国作战的原因: 美国与协约国的利害关系太深,美国的主要借款对象是协约国,如果德国获胜,这些借款将无法收回。

各国参战目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 英国的海上垄断权,夺取英、法的殖民地。奥匈帝国的目 德国的目的是实现世界霸权 ••••••德国还要摧垮 英国的海上垄断权,夺取英、法的殖民地。奥匈帝国的目 的是奴役巴尔干,使塞尔维亚沦为附属国••••••英国的目的 是保住世界霸主地位,打败最大的竞争对手德国,瓜分德 国的殖民地和德国舰队•••••• 法国的目的是收复阿尔萨斯和 洛林,进而夺取德国的萨尔区••••••树立法国在欧洲大陆的 霸主地位。俄国的目的是摧毁德、奥在土耳其和巴尔干的 势力,确立自己在这一地区的统治••••••日本的参战,是为 了夺取德国在太平洋上的属地和攫取德国在山东的权益 ••••••意大利则要••••••在地中海建立霸权。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