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 柱 区 vertebral region 主 讲 人 黄铁柱 教 授
一、境界与分区(Boundery and division) 上 界: 枕外隆凸和上项线 (一) 境界(Boundery ) 下 界: 髂后上棘至尾骨尖的连线 两侧界: 上自斜方肌前缘、三角肌后缘上 份、腋后襞与胸壁交界外、腋后线、髂嵴后份 项 区 胸背区 腰 区 骶尾区 (二) 分区(division)
二、表面解剖(Surface anatomy) 颈椎(C):第7颈椎棘突较长,常作为辨认椎骨序数的标志 腰椎(L):棘突呈水平位,第4腰椎棘突平髂嵴最高点 骶椎(S):融合为骶正中嵴,S2平对两侧髂后上棘的连线 骶管裂孔: 第4、5 骶椎背面的切迹与 尾骨围成的孔 骶 角:易于触及,是骶管麻醉的进针定位标志 棘突 spinous process 2. 骶管裂孔和骶角
左、右髂后上棘与第5腰椎棘突和尾骨尖的边线构成 3. 尾骨 左、右髂后上棘与第5腰椎棘突和尾骨尖的边线构成 当腰椎或骶、尾椎骨折或骨盆畸形时,菱形区可变形 肩胛冈内侧端的连线,平对第3胸椎棘突 两肩胛骨下角的连线,平对第7 胸椎棘突 竖脊肌外侧缘与第12肋的交角 肾位于该角深部,是肾囊封闭常用的进针部位 4. Michaelis 菱形区 (米氏区)(图) 5. 肩胛骨 (图) 6.脊肋角 (图)
(二)浅筋膜 (superficial farcia) 1. 皮神经 (cutanious nerve) 三、层次结构 (layer structure) (一)皮肤(skin) (二)浅筋膜 (superficial farcia) 1. 皮神经 (cutanious nerve) 是第2颈神经后支的分支,在斜方肌起点上项线下方浅出,伴枕动脉分支上行 顽固性枕大神经痛阻滞点 行经腰区,穿胸腰筋膜浅出,越髂嵴分布至臀区上部 浅出处比较集中,当腰部急剧扭转时,神经易被拉伤,导致腰腿痛 2. 浅血管 (superficial vessel) 枕大神经 (图) 臀上皮神经 (图)
(Thoracolumbar facsia) (三) 深筋膜 (deep facsia) 浅层覆盖在斜方肌表面 深层在该肌深面 较为薄弱,覆于竖脊肌表面,向上续项筋膜,内侧附于胸椎棘突和棘上韧带,外侧附于肋角 后层覆于竖脊肌后面 中层位于竖脊肌与腰方肌之间 前层又称腰方肌筋膜 项筋膜和胸腰筋膜活动度大,是腰腿痛原因之一 中层上部张于第12肋与第1腰椎横突之间的部分增厚,形成腰肋韧带,肾手术时,切断此韧带可加大第12肋的活动度,便于显露肾 项筋膜(Nachal facsia) 背 部 (图) 腰区增厚 (图) 胸腰筋膜 (Thoracolumbar facsia) 临床意义 ( 图 )
(四)肌层 (Muscles) 分层 (图) 边界: 内上界为斜方肌的外下缘 2.形成结构 第一层: 斜方肌、背阔肌和腹外斜肌后部 第一层: 斜方肌、背阔肌和腹外斜肌后部 第二层: 夹肌、肩提肌、菱形肌、上后锯肌、下后锯肌和腹内斜肌后部 第三层: 竖脊肌和腹横肌后部 第四层: 枕下肌、横突棘肌和横突间肌 边界: 内上界为斜方肌的外下缘 外侧界为肩胛骨脊柱缘 下界为背阔肌上缘 三角的底为薄层脂肪组织、筋膜和第6肋间隙 表面覆以皮肤和筋膜 意义:是背部听诊呼吸音最清楚的部位 分层 (图) 2.形成结构 (1)听诊三角 (图)
内上界头后大直肌 外上界头上斜肌 外下界头下斜肌 底为环枕后膜和环椎后弓 浅面夹肌和半棘肌 内有枕大神经、椎动脉经过 各种疾病可压迫之形成脑供血不足 边界 (2)枕下三角 (图) 意义
内侧界为竖脊肌外侧缘 外下界为腹内斜肌后缘 上界为第12肋 腹横肌起始部的腱膜 腱膜深面有三条与第12肋平行 排列的神经,自上而下为肋下神经、髂腹下神经和髂腹沟神经 腱膜的前方有肾和腰方肌 肾手术腹膜外入路必经此三角 当切开此腱膜时应注意保护上述三神经 腰上三角是腹后壁薄弱区之一,腹腔器官可在此三角向后突,形成腰疝 边界 底 (3)腰上三角 (图) 意义
(五) 深部的血管和神经 (The vessel angd nerve of the deep layer) 1. 血管 (Vessel) 下界髂嵴上缘 外上腹外斜肌后缘 内上背阔肌前下缘 此三角为腹后壁的又一薄弱区,亦可形成腰疝 腹膜后隙脓肿可形成膨隆性皮下脓肿 盲肠后位深部阑尾炎时,此三角区有明显压痛 边界 (4)腰下三角 (图) 意义 (五) 深部的血管和神经 (The vessel angd nerve of the deep layer) 1. 血管 (Vessel) 枕动脉 occipital artery 肩胛背动脉 dorsal scapular artery 椎动脉
2. 神经 (Nerve) 自椎间孔由脊神经分出,分为后内侧支和后外侧支 行径 呈明显节段性分布,手术横断背深肌时,不会引起肌肉瘫痪 行径中通过一些特殊结构:后支分出后向后穿骨纤维孔至横突间肌 后外侧支入竖脊肌,穿胸腰筋膜浅出 后内侧支经骨纤维管下行至背深肌穿胸腰筋膜浅出 上述结构坚韧而缺乏弹性,腰部活动性大,这些孔道易变形、变窄,压迫通过的血管、神经导致腰腿痛 行径 特点 脊神经后支 (图) 内侧缘 意义
四、椎管及其内容物(vertebral canal and content) 组 成 骨 纤 维 孔 骨 纤 维 管 ( 图 ) 内 容 临床意义 四、椎管及其内容物(vertebral canal and content) 由游离椎骨的椎孔和骶骨的骶管连成,上接枕骨大孔与颅腔相通,下达骶管裂孔而终 其内容有脊髓、脊髓被膜、脊神经根、血管及结缔组织等 (一) 椎管 vertebral canal
前壁 后壁 椎管壁的构成 (图) 侧壁 意义 椎体后面、椎间盘后缘和后纵韧带构成 椎弓板、黄韧带和关节突关节 椎弓根和椎间孔 构成椎管壁的任何结构发生病变,如椎体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以及黄韧带肥厚等因素均可使椎管腔变形或变狭窄,压迫其内容物而引起一系列症状 意义 椎体钩可限制上一椎体向侧方移位 发生不同的骨质增生可分别引起不同的颈椎病 Luschka关节 ( 图 )
(二)脊髓被膜和脊膜腔 (spinal mater and space of spinal mater) 2. 椎管腔的形态 (二)脊髓被膜和脊膜腔 (spinal mater and space of spinal mater) 1. 脊髓 Spinal cord 上端平枕骨大孔连于脑,下端终于1腰椎下缘 (图) 2. 脊髓被膜 Capsula of spinal cord 硬脊膜 spinal dura mater 脊髓蛛网膜 spinal arachnoid mater 软脊膜 spinal pia mater mater
3. 脊膜腔 cavity of the spinal mater (1)硬膜外隙 epidural sqace 位于椎管骨膜与硬脊膜之间的窄隙 上端起自枕骨大孔高度 下端终于骶管裂孔 侧方经椎间孔至椎旁间隙 位置关系 临床意义 临床硬膜外麻醉即将药物注入此腔,以阻滞脊神经根 (2)硬膜下隙 subdural space 位于硬脊膜与脊髓蛛网膜之间的潜在腔隙 上经枕骨大孔与脑蛛网膜相连 下达S2水平 位置关系 临床意义 有少量组织液,可进行神经阻滞
(3)蛛网膜下隙 subarachnoid cqace 位于脊髓蛛网膜与蛛网膜之间,充满脑脊液 向上经枕骨大孔与颅内蛛网膜隙相通 向下达第2骶椎高度,在第1腰椎至第2骶椎高度扩大为终池 位置关系 在第3~4或4~5腰椎间进行腰椎穿刺 骶管麻醉 部位 临床意义 腰穿时针刺经皮肤、浅筋膜、棘上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硬脊膜和脊髓蛛网膜而到达终池 ( 图 )
8
回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