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与四肢检查 授课教师:朱佩琼 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 Hyperthyroidism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内分泌代谢科 刘建民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 Hyperthyroidism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内分泌代谢科 刘建民.
Advertisements

颈肩痛和腰腿痛 山东大学护理学院 臧渝梨. 内容大纲 基本知识回顾 基本知识回顾 颈椎病 颈椎病  病因、病理、临床表现、治疗与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  病因、临床表现、治疗与护理.
湘南学院附属医院物理疗法教研室 王珊玺 脊髓损伤的中医康复治疗. 2 一、脊髓损伤基础知识 功能:支撑躯干,保护脊髓 25 个脊椎 – 颈椎 7 个 – 胸椎 12 个 – 腰椎 5 个 – 骶椎 1 ( 5 节)个.
老年口腔粘膜病 新疆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学系 阿达来提·阿合买提江.
聖經與科學 報告人 柴希文.
運動傷害的種類 有人說運動有益健康,多爬一階樓梯,可以多活四秒鐘,但又有人說這樣容易造成退化性關節炎。 倒底該運動?還是不要運動?從很多醫療文獻得知:缺乏運動的結果,會造成體重過重、 骨質疏鬆、心肺功能下降等危害健康的現象,因此如何適量、適度的運動是現代人維持身心健康的重要課題。
体外冲击波治疗足底筋膜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朱毅 南京中医药大学.
脊柱的局部解剖 丁忠良.
长沙医学院附属石门医院 石 门 县 人 民 医 院 骨科 刘平均
Chapter VIII :Examination of spine and Extremities
教室管理技巧 以情緒/行為輔導為核心 士林高商 翁素珍.
眼与全身病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 胡玉新.
妈妈课堂.
病 理 学 pathology Department of pathology Taishan medical College
肌肉和神经的电生理诊断 —肌电图和神经传导研究
痉挛与肌张力评定(spasticity and muscle tone assessment)
临床诊断学 Clinical Diagnosis
第一章 运动的能量代谢 第一节 生物能量学概要 第二节 运动状态下的能量代谢.
不一样的PubMed---Pubmedplus
运动神经元病 (Motor neuron disease,MND)
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The Nervous System: Motor Neurophysiology 湖南医药学院生理学教研室.
第三章 体格检查 第九节 神经系统检查 《健康评估》配套CAI课件 主编:蔡小红 2010年10月 江苏教育出版社.
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 张春晓
Tee L. Guidotti University of Alberta 加拿大,阿尔波塔大学
一.自觉症状:主观感觉到的症状 瘙痒:轻重,长短,局限与泛发 疼痛:感染(细菌,病毒――带状疱疹), 麻木:麻风浅感觉障碍,温、痛、
呼吸系统疾病 (6学时).
第四章 皮肤性病的临床表现 和诊断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皮肤性病科.
台北榮民總醫院麻醉部 婦幼麻醉科 主治醫師 朱圻鈞
Neurological Assessment
眼底病 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眼科教研室:何 媛 主任医师 副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
呼吸衰竭 主講:侯如玉 時間:98年3月27日.
视神经及视路疾病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 眼科 樊莹.
黑眼圈能不能改善? 台大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邱品齊.
第三章 合適的準備有助於身體活動有趣、有效和安全
健腦操簡介 浦公英學會 何明生 12/5/ :30-9:00.
第五章 屠宰后肉的变化 孔保华.
尿液的運輸、儲存與排出 URINE TRANSPORT, STORAGE AND ELIMINATION
同学们:新年好! 欢迎你们学习病理学! 病理学系全体教职工 2008年2月25日.
Chapter 4. 病理学基础简介 第一节 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喉的解剖及生理.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Protein-Energy Malnutrition (PEM).
運動的起點、力量的泉源 了解身體肌肉.
健康食品功能性成分及原料.
多媒体教学系列课件之一 上肢肌 蚌埠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 编制.
热病之认识.
「踝蹠屈肌功能性肌力測量器」 (functional muscle strength tester of ankle plantarflexor) 王靜怡、唐詠雯、林燕慧、張家豪.
运动系统.
The Transportation of Blood Oxygen
神经系统对运动和姿势的调节.
腹膜后纤维化 腹组读片 刘婧
上海首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Shanghai Shouling Networking Sci.&Tech. Co.,Ltd.
組織演化. 組織演化 瞭解組織生命週期的概念及生命週期各階段的管理重點 瞭解Greiner的組織成長模型 瞭解組織衰退的原因 瞭解產業中組織興衰與發展的概況 瞭解組織生命週期的概念及生命週期各階段的管理重點 瞭解Greiner的組織成長模型 瞭解組織衰退的原因 瞭解Weitzel與Jonsson的組織衰退模型.
计算机科学与生命科学(11) 生物信息学基础 2013年秋季学期通选课程 上课时间:周一 18:30点 上课地点:软件园4区502d
何謂柔軟適能? 台中市立清水國中 體育教師:王雅韻.
扁平苔藓(lichen planus) 概念:皮肤粘膜慢性炎症性疾病 病因:不清。有关因素:感染、局部刺激、精神、遗传 临床特点:
呼吸系统 respiratory system
Microsoft Access 第四組 周執中.
Chap. 12 Practice of Evaluation (IV)
體適能概念 新北市昌平國小 夏淑琴.
八大行星課程統合 生理學課程 召集人:廖娟妙 103年3月5日.
認識肌肉萎縮症 & 俊翰的故事 資源班教師 朱明建、鄭慧敏
具仿生氣控承筒之肌電刺激式膝上義肢雛型設計開發
機車廣告中所呈現的女體.
呼吸系统 Respiratory system
OSCE – Dermatology 整形外科 主治醫師 方前量 2010/10/22.
肌肉骨骼系統 Musculoskeletal System
肌 组 织 (muscle tissue) 制作:皖南医学院组胚教研室.
7/10/2012 Visible Body 3D解剖软件 李宁.
Upper limb Neurological Examination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脊柱与四肢检查 授课教师:朱佩琼 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脊柱与四肢检查 一、脊柱的检查: 脊柱疾病的主要表现姿势的异常、疼痛和活动受限。 1、脊柱弯曲度: 生理性弯曲:正常人脊柱有四个弯曲部位,即颈、腰段向前凸,胸、骶段向后凸,近似“S”型,称为生理性弯曲或“S”状弯曲。 检查时,用手指沿棘突以适当的压力从上向下划压,皮肤上即出现一条红色充血线,借此可观察脊柱有否侧凸。

异常弯曲: (1)脊柱后凸: ——多发生于胸段,也称为驼背(gibbus )。 小儿脊柱后凸,多为佝偻病引起。坐位时胸段呈明显均匀性向后弯曲,仰卧位时弯曲可消失。 青少年脊柱后凸多为胸椎结核,常见部位为胸椎下段,由于椎体被破坏、压缩,棘突明显向后突出,形成特征性的成角畸形,系本病特点。 。常伴有全身其它脏器的结核病变如肺结核、肠结核、淋巴结核。 成年人胸段呈弧形后凸,脊柱强直固定,见于类风湿性脊柱炎。

强直性脊柱炎

(2)脊柱前凸:多发生于腰椎。病人腹部明显向前,臀部明显向后突出。见于大量腹水、腹腔巨大肿瘤等。亦可见于妊娠晚期。 (3)脊柱侧凸:姿势性侧凸见于儿童发育期坐位姿势不良、椎间盘脱出症及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等,器质性侧凸,见于佝偻病、脊椎损伤等。

2、脊柱活动度: ——颈段、腰段作前屈、后伸、旋转等动作。 正常人脊柱有一定活动度,但各部位的活动范围明显不同,颈、腰椎活动范围最大,胸椎段活动范围较小。 前屈 后伸 左右侧弯 旋转 颈 45° 45° 各45° 60° 腰椎 45° 35° 各30° 45°

检查方法: 检查脊柱的活动度时应让病人做前屈、后伸、侧弯、旋转等动作,观察脊柱的活动情况及有无变形。如有外伤骨折或关节脱位时应避免脊柱活动,以免损伤脊髓。

脊柱活动受限见于: (1)软组织损伤:如颈肌韧带受损、腰肌韧带受损。(落枕、腰扭伤) (2)骨质增生:如颈椎、腰椎的增生性关节炎。 (3)骨质破坏:脊椎结核或肿瘤。 (4)脊椎骨折或脱位: (5)椎间盘突出:

3、脊椎压痛与叩击痛: 患者端坐位,身体稍向前倾,检查者以右手拇指从上而下逐个按压脊椎棘突及椎旁肌肉,正常每个棘突及椎旁肌肉均无压痛。 骨性标志:第七颈椎棘突为骨性标志。 脊柱压痛(+): 提示脊椎结核、椎间盘、脊椎外伤或骨折。 椎旁肌肉压痛(+): 腰肌纤维炎、腰肌劳损。

叩击痛有两种检查法:直接叩击法和间接叩击法。 1) 直接叩击法:用手指或叩诊锤直接叩击各椎体的棘突(多用于胸、腰椎); 2).间接叩击法:患者坐位,医师将左手掌面置于病人头顶部,右手半握拳以小鱼际肌部位叩击左手背,观察病人有无疼痛。 ——叩击痛(+):见于脊椎结核、脊椎骨折及椎间盘突出。叩击痛的部位多示病变所在。 正常人脊椎无压痛及叩击痛

叩击痛

二、四肢的检查 1、形态异常 2、运动功能障碍

1、形态异常 (1)腕关节变形 :常见于以下疾病: 1)腱鞘囊肿 为圆形无压痛性囊状隆起,坚韧,可顺肌腱的垂直方向稍微推动。 2)腱鞘滑膜炎 发生于腕关节的背面或掌面,关节部呈结节状隆起,影响关节活动。多由于类风湿关节炎或结核性病变引起。 3)腱鞘纤维脂肪瘤 发生于腕关节背面,触之柔软或柔韧,可随肌腱推动而来回移动。

(2)指关节变形 引起指关节变形最常见的原因是类风湿关节炎。关节呈梭状,常为双侧性,多见于近端指关节。晚期尺侧偏斜。

类风湿关节炎:关节梭形肿胀

类风湿关节炎:尺侧偏斜

(3)膝关节变形 膝关节出现红、肿、热、痛及功能障碍,为急性关节炎症,多见于风湿性关节炎发作期。 双膝关节肿胀

关节腔有液体积聚时,称关节腔积液。少量积液时,膝部屈曲90°可发现髌骨两侧的凹陷消失;大量积液时,可见关节周围明显肿胀,触诊有浮动感并可出现浮髌试验阳性。

图:浮膑试验 若为结核性膝关节腔积液,髌骨与关节面相碰,有一种如同触及绒垫样的柔软感觉。

(4)杵状指(趾) 特点是指(趾)甲从根部到末端呈弧形隆起,指(趾)端背面皮肤与指(趾)甲所构成的基底角等于或大于180°。

图:杵状指

图:杵状指

杵状指产生机制,可能与慢性缺氧、代谢障碍和中毒性损害有关。 临床上见于以下疾病: a.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肺癌、支气管扩张、胸腔肿瘤、肺脓肿、脓胸、肺心病等。 b.某些心血管疾病:如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感染性心肌炎、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等。 c.营养障碍性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肝硬化等。

(5)匙状指: 匙状指又称反甲 特点是指甲中央凹陷周边隆起,指甲变薄,表面粗糙。 常为组织缺铁或某些氨基酸紊乱所致的营养障碍。 多见于缺铁性贫血,偶见于风湿热。

(6)膝内外翻: 如双脚内踝部靠拢时两膝却向外分离,称膝内翻,又称“O” 型腿畸形。 当两膝靠拢时,两内踝分离,称膝外翻,又称“X” 型腿畸形。 膝内、外翻畸形见于佝偻病和大骨节病。

(7)足内、外翻 足掌部呈固定内翻、内收畸形,称足内翻;足掌部呈固定形外翻、外展畸形,称足外翻。均见于先天性畸形和脊髓灰质炎后遗症。 正常人当膝关节固定时,足掌可内外翻达35°。若足掌部活动受限呈固定性内翻、内收畸形,称为足内翻。足掌部呈固定性外翻、外展,称为足外翻。

足内翻 右足外翻

(8)肢端肥大 指端软组织、骨骼及韧带增生肥大致使指端异常粗大,称肢端肥大。 见于生长激素腺瘤分泌生长激素过多所致。青春发育成熟之后(骨髓端已愈合)发生垂体前叶功能亢进,如垂体前叶嗜酸细胞瘤或垂体前叶嗜酸细胞增生等使生长激素分泌增多,因骨骺已愈合、躯体不能变得异常高大,而造成骨末端及其韧带等软组织增生,肥大,使肢体末端异常粗大,称为肢端肥大症。

(9)水肿 全身性水肿时双下肢水肿,常为指凹性。双下肢非指凹性水肿见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丝虫病引起的下肢象皮肿。

双下肢凹陷性水肿

单侧肢体水肿

(10)肌肉萎缩 某一肢体的部分或全部肌肉的体积缩小,松驰无力,为肌肉萎缩(muscle atrophy)现象。见于周围神经病、脊髓灰质炎及伴有肢体瘫痪的脑血管病所致的肢体废用等。

肌肉萎缩

(11)骨折和关节脱位 骨折时可见肢体缩短或变形,骨折部位红肿、压痛,有时可触到骨擦感,听到骨擦音。 关节脱位时可见肢体位置改变,关节运动受限,如伸屈、内翻、外展或旋转功能发生障碍。

(12)下肢静脉曲张 可见小腿静脉如蚯蚓状弯曲、怒张,皮肤颜色紫暗并有色素沉着,甚至产生下肢浅部溃疡。 常见:从事站立性工作或栓塞性静脉炎。

静脉曲张

2、运动功能障碍 1)神经、肌肉组织的损害 可出现不同程度的随意运动障碍。检查主要测试四肢的屈、内收、外展、旋转及抵抗能力。 肢体随意运动的肌力障碍称为瘫痪。 2)关节的损害 关节病变可使关节的主动和被动运动障碍。 关节运动受限,见于相应部位的骨折、脱位、关节炎、肌腱及软组织损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