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医学概论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 分子医学实验教学平台.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许瑞云医师 你已经很努力地注意饮食、作息、运动, 为什么身体还不能恢复健康 ? 细节 答案就在「 细节 」裡, 唯有掌握关键的一步, 养生才能达到真 正的功效 ! 现在就让我们跟着曾是全球知名的哈 佛医院主治医师的许瑞云, 学习最正确 的养生方法, 轻松打下健康满分的基础 !
Advertisements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法規暨訴願審議委員會 102 年度原住民身分法實例演練講習: 原住民身分認定及救濟程序.
本校自民國 78 年於顏前校長世錫任內創設本系 設立鑑識科學學系大學部,專責鑑識人才之培養, 為目前國內唯一專門培育鑑識科學人才、研究鑑識 科學學術之大學學系,設系剛滿 20 年。自 85 年於姚 前校長高橋任內,設立鑑識科學研究所招收碩士生 ,民國 88 年於謝前校長瑞智任內先後獲內政部、教.
BRCA 基因突变和遗传性卵巢癌 苏州工业园区为真生物医药科技 有限公司
未来百年十大科技预测 资料来自网络 音乐:小奏鸣曲 制作:老头乐 L  在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任何我們覺 得不可能的事物,都有可能變成現實, 就像在 100 年前,當時的人們無法想像 到如今繁榮的互聯網一樣。那麼在接 下來的 100 年內,又有哪些可能會出現 的新科技呢?下面列出了當今科學家.
第二节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1. 什么叫做遗传? 2. 什么叫做性状? 3. 性状是由什么决定的?
蛋白质与人类健康 曹春阳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 生命有机化学应用. 报告内容 蛋白质分子结构 蛋白质样品制备 蛋白质结构测定.
1.4 蛋白质工程的崛起.
第二章:生物科學與食品 第三節:基因改造食品.
The Relation of Structure and
吃飯的20個金標準.
第三章 现代教育与人的发展.
科主任的修悟 ——2012年淮安市一院管理讲坛 主讲人:孙晓阳 2012年4月27日.
医 学 遗 传 学 分子病与先天性代谢病.
分子医学与分子医学技术 周 俊 宜 基础医学院生化教研室.
实验十四 干化学试带法尿液检查.
园林制图相关知识.
國有公用財產產籍管理法規及實務 財政部國有財產局 劉芸真.
古今生活大對照 迦密愛禮信小學 六信  尹嘉豪.
Structure -function relationship
我征服了黃山 林達的黃山之旅 2006春.
欢 迎.
( Genetic Information Transfer )
第六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六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3节 细胞的衰老和凋亡. 第六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六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3节 细胞的衰老和凋亡.
第21课时 生物圈中的微生物 考 点 聚 焦 专 项 突 破 1.
基因工程的应用.
國民中學 自然與生活科技 第二冊 第3章 生殖 3-1 細胞分裂 3-2 無性生殖 3-3 有性生殖.
我国首例----生物医学研究人员 三部门调查后处罚案的警示
学校核心发展力 上海市建平中学 程红兵.
第五章 护理人员与科学技术的伦理关系 第五章 护理人员与科学技术的伦理关系 主讲:卢桂珍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必修二 生物 (人教版).
第23章 第三节 乳腺癌病人的护理.
想一想 议一议 P74 我们常吃的蘑菇有根、茎、叶吗? 它们的生长是否需要光? 为什么说它们是真菌而不是植物呢?
三次科技革命 学习目标: 1.知道三次科技革命的时间、标志、发源地、理论基础、主要成就、主要特点及影响。 2.培养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
氨基酸及其重要衍生物的 生物合成.
淡江大學 航空太空工程學系 工程科技教育 國際認證 期中審查報告簡報
别怕,这都是假想的图片.
王永慶遺產分配 第三組民法報告 4970T011 劉昭妤 4970T037 吳品怡 4970T090 袁如意
台南在地美食文化介紹 台南市鳳凰城文史協會 理事長 歐財榮.
一、作者概說:    王壽來,民國三十八年生,山西省 五臺縣人,中興大學 法律系畢業,美國 喬治城大學碩士、臺灣師範大學 美術研究所碩博士。長期從事文化與外交工作,現任文建會 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主任。   王壽來靈感多取自生活經驗,善用中外名言,描繪人生百態。著有《公務員快意人生》、《藝術‧收藏‧我》、《公務員DNA》、《和世界偉人面對面》等書。
报告人:罗岚 院系: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专业班级:生物科学0901 指导老师:苏莉教授
第十二章 核酸的生物合成 第一节 DNA的生物合成 第二节 RNA的生物合成 第三节 反转录作用(逆转录) 一、DNA的复制方式~半保留复制
第一章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Protein.
绪 论 Introduction.
导入新课 波能绕过障碍物产生衍射。既然光也是一种波,为什么在日常生活中难以观察到光的衍射现象呢?.
高中生物学必修Ⅰ 分子与细胞 前 言.
妇女心理保健讲座 硕放街道社区教育中心 丁惠芬.
关注生物技术的 伦理问题.
2015年高考历史质量分析报告 兰州市外国语高级中学 杨彩玲.
肝功能正常的小三阳注意事项.
突變 突變是指遺傳物質發生改變, 而影響到性狀的表現 例:白化症.
第四章 遗传信息的改变.
时代发展趋势: 科学人文交融 华中科技大学 杨叔子 2010年2月修改.
第十四章 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 表型的改变是由基因异常造成的 表型的改变是由基因异常造成的.
司法机关.
DNA Biosynthesis,Replication
生物五界的分類方式.
The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department of CMU
Hybridization of Nucleic Acids
EGF与细胞信号传导 Signal Transduction
第4章 蛋白质的化学 主讲教师:刘琳.
生物化学.
低碳 減碳 組員 侯稀云 劉曉彤 王兆昇.
乳腺癌的临床表现 Breast Cancer
人是由什么发育而来的? 一个受精卵.
非同源染色体:不是同源染色体的两条染色体
Risk.
证据运用 第八章 证据的运用 第一节 证据体系的结构及运用规则.
第14章 DNA的损伤与修复 主讲教师:卢涛.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分子医学概论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 分子医学实验教学平台

分子医学基本知识 分子医学发展史 分子医学研究内容 分子医学研究技术 分子医学研究现状 实验室安全 实验报告书写规范 课程要求及考核方案

分子医学基本知识 Molecular Medicine

发展简史 19世纪末,发现核素 1944年,确认遗传的物质基础是DNA 1953年,双螺旋模型发现

1994年2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 卡普((Karp) , 布罗德((Broder) 《癌研究》 “分子医学的新方向 ”

分子医学 从基因的角度重新认识疾病,运用基因技术预防和治疗疾病、鉴定身份,器官再造,运用基因技术防止新生儿疾病,培育新的动植物品种等。 目前基因技术大多数尚待完善,前景却未可限量。 随着基因技术日益深入、广泛地干预生命,许多人也产生了诸多忧虑,从伦理、道德、法律、社会的角度来重新审视基因技术的应用。

目前,医学对某些还缺少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因为对病因缺乏深入的认识。 1 疾病的分子机理 探索疾病的原因,是有效治疗疾病的前提。 目前,医学对某些还缺少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因为对病因缺乏深入的认识。 基因科学的发展,为人类从细胞内部的微观生理学和分子生物学水平上寻找病因提供了新的思路。

尿黑酸症 1898年: 尿液 黑色 tyrosine 尿黑酸 氧化分解 接触空气 尿黑酸氧化酶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先天性缺乏尿黑酸氧化酶基因表达

1949年波林发现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病人的红细胞为镰刀形)与血红蛋白结构异常相关。 正常成人Hb (HbA)β亚基 N-val · his · leu · thr · pro · glu · glu · · · · · · C 肽链 CTC GAG 基因 镰形红细胞贫血病人Hb (HbS) β亚基 N-val · his · leu · thr · pro · val · glu · · · · · · C 肽链 CAC GTG 基因

镰形红细胞 正常血细胞

                                                                                          血友病 基 因 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她带有血友病基因,并将其传给了她的儿女。血友病是一种遗传性凝血障碍疾病,患者可能因很小的伤口而出血不止导致死亡。血友病在女性一般表现为隐性遗传,较少发病,但会传给后代;在男性则表现为显性遗传,显示出病症。维多利亚女王在科堡主持的一次欧洲王室成员集会,与会者有17人是她的后裔,其中有她的孙女亚历山德拉(21),她同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结婚,导致他们的儿子患有血友病。

2 疾病的基因诊断 从广义上讲,大多数疾病都可以从遗传物质的变化中寻找出原因。而从技术上看,只要找到了与疾病相关的基因,基因诊断便立即可以实现。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进程,将大大加快疾病相关基因的发现与克隆,基因诊断将成为疾病诊断的常规方法。   单基因疾病的诊断:一般可在临床症状出现之前作出诊断,不依赖临床表型。 有遗传倾向的疾病:易感基因的筛查,如高血压,冠心病,肥胖等。   外源性病源体:如病毒、细菌、寄生虫等引起的传染病。

美国前副总统汉弗莱<Humphrey) 在1967年发现膀胱内有一肿物,病理切片未发现癌细胞 良性“慢性增生性囊肿”,未进行手术治疗。 九年后,他被诊断为患有“膀胧癌”,两年后死于该病。

P53抑癌基因 1994年,研究者用灵敏的PCR技术对上述汉弗莱1967年的病理切片进行了P53抑癌基因检查,发现那时的组织细胞虽然在形态上还没有表现出恶性变化,但其P53基因的第227个密码子已经发生了一个核苷酸的突变。就是这个基因的微小变化,使其抑癌功能受损,导致九年后细胞癌变的发生。这说明,在典型症状出现之前的很长时间,细胞癌变的信息已经在基因上表现出来了

DNA指纹                                                                                            

3 疾病的基因治疗 基因疗法,即是通过基因水平的操作来治疗疾病的方法。目前的基因疗法是先从患者身上取出一些细胞(如造血干细胞、纤维干细胞、肝细胞、癌细胞等),然后利用对人体无害的病毒当载体,把正常的基因嫁接到病毒上,再用这些病毒去感染取出的人体细胞,让它们把正常基因插进细胞的染色体中,使人体细胞就可以“获得”正常的基因,以取代原有的异常基因;接着把这些修复好的细胞培养、繁殖到一定的数量后,送回患者体内,这些细胞就会发挥“医生”的功能,把疾病治好了。

美国医学家W·F·安德森等人对腺甘脱氨酶缺乏症(ADA缺乏症)的基因治疗,是世界上第一个基因治疗成功的范例。                                                                          1990年9月14日,安德森对一例患ADA缺乏症的4岁女孩谢德尔进行基因治疗。这个4岁女孩由于遗传基因有缺陷,自身不能生产ADA,先天性免疫功能不全,只能生活在无菌的隔离帐里。他们将含有这个女孩自己的白血球的溶液输入她左臂的一条静脉血管中,这种白血球都已经过改造,有缺陷的基因已经被健康的基因所替代。在以后的10个月内她又接受了7次这样的治疗,同时也接受酶治疗。经治疗后,免疫功能日趋健全,能够走出隔离帐,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 谢德尔,1999

美国队长

4 疾病的基因预防 1990年沃尔夫(WOff)等发现,将带有甲型流感病毒核蛋白编码基因的质粒注射到小鼠肌肉内,可使小鼠能经受致死剂量的甲型流感病毒的攻击。这种裸露的DNA通过滴鼻和肠道也可以进人细胞,并获得成功的保护性免疫。这种具有疫苗作用的裸露DNA称之为“基因疫苗”(gene vaccine)。 整株疫苗→成分疫苗→基因疫苗

  基因疫苗的安全性极高,一是无直接副作用,二是无间接副作用,不存在对人体的毒性,机体耐受性好,输注疫苗不引起其它疾患。1995年4月,经美国FDA批准进行了首例应用基因疫苗的人体临床试验。因而,可以看到其实际应用已指日可待了。

爱滋病基因疫苗

but the truth is I carry a “faulty” gene, BRCA1, which sharply increases my risk of developing breast cancer and ovarian cancer. My doctors estimated that I had an 87 percent risk of breast cancer and a 50 percent risk of ovarian cancer, although the risk is different in the case of each woman. Only a fraction of breast cancers result from an inherited gene mutation. Those with a defect in BRCA1 have a 65 percent risk of getting it, on average. My chances of developing breast cancer have dropped from 87 percent to under 5 percent.

时钟基因与抗衰老 人类从公元3500年前就开始寻找长生不老药。老化的原因有多种因素,如蛋白质损伤、DNA损伤、细胞膜损伤、细胞内积累废弃物、端粒缩短等。   提升寿命上限的目标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实现,除了治疗疾病、均衡营养、减少环境污染、适量运动等方法外,发掘控制衰老或长寿的基因成为最有潜力的途径之一。

“时钟基因”: 破坏“时钟1基因”(clock 1 gene)可使线虫的寿命延长1.5倍。科学家们发现,人类也有与时钟1基因大致相同的基因。 “年龄1基因”(age 1)、“daf-2”等受损会延长寿命的基因。人类的DNA中原来就有负责化解活性氧毒性的基因,我们也可以采取活化该基因的办法,以防止老化。   热量限制可以延长包括哺乳动物在内的许多物种动物的生命周期。限制热量摄入而延长生命的现象与一种叫作SIR2基因有关。 “我还活着”基因一旦发生改变,就会使果蝇寿命延长一倍。 人体内也存在这种基因,它是通过改变新陈代谢来发挥作用的。

                                                                         DNA缠绕成的染色体末端,有称做端粒(telomere)的区域。控制着细胞的分裂次数,端粒随着细胞分裂每次变短,短到某个程度,细胞将不再分裂。人的一生中,细胞大约能分裂50~60次。因此端粒是控制生理寿命的生物钟,而端粒长短就成为表示细胞“年龄”的指标。如果加入一种“端粒酶”阻止它缩短,就可使细胞保持年轻,人就像吃了“唐僧肉”一样实现长生不老的梦想。

分子医学的社会、伦理问题   分子医学与传统医学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前者可在基因水平上对疾病进行操作。对遗传物质操作可能引发的后果一开始就是科学界和公众关注的问题。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预定的蛋白质分子被证明是无害可行的,因而在80年代以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将基因操作直接应用于人类疾病的治疗则与一般的基因工程不可同日而语。

分子医学技术

转基因生物是指用实验方法导入的外源基因在染色体基因组内稳定整和并能遗传给后代的一类动物。自从1982年Palmiter等首次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导人小鼠受精卵雄性原核中,获得了个体比对照组大一倍的转基因“超级小鼠”以来,这项高新技术受到各国重视,发展迅速,取得不少突破,全世界已申请的工程动物专利达到80多项。

                                                                                                                                                                     克隆羊“多利”

北京大学 邓宏魁 5月23日,国际学术权威杂志Science杂志(Science Express) 用小分子化合物诱导体细胞重编程为多潜能干细胞 ——“化学诱导的体细胞重编程 ”

“Seesaw模型”的landscape图 细胞命运决定的“跷跷板模型”

这只名叫“贝贝”的嵌合小鼠的出生意味着用化学方法将成体细胞重编程得到的“多潜能干细胞”具有和“胚胎干细胞”同样的分化发育的能力。 这只名为“青青”的小鼠的“母亲”是用小分子化合物诱导得到的多潜能干细胞

这是一个嵌合的小鼠胚胎,几乎完全由“化学诱导的多潜能干细胞”来源的细胞(被用红色荧光标记)所构成

实验室安全

实验报告书写规范

基本要求 实验的题目应该简练准确,尽量限制字数,并运用标准的关键词。 书写实验目的要明确、精练,对整个实验所要达到的目的加以阐述。 实验原理的书写要充分结合理论知识,对本次试验涉及的理论背景做明了的阐述。 实验步骤要详细、工整、清晰,并对操作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做实时记录。 实验的结果及结论书写要真实、直观。 讨论的书写要包括对实验结果及结论的分析,尤其在实验结果并不理想的情况下,对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做以详细的分析。

注意事项 进行实验前应对实验的理论知识及实验内容应进行预习,实验前要清楚本次试验要做什么,为什么要做,怎么做,做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 在实验报告书写时,可参照实验指导进行书写,但切忌简单的全盘照抄。在书写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及结论和讨论中可以适当加入绘图、图表。 实验报告应该真实的反应实验当时的情况,切忌虚假的结果,培养尊重科学、严谨科研的精神。

本科生实验报告格式 1. 题目 2. 日期 3. 实验目的 4. 实验原理 5. 材料及试剂 6. 实验步骤 7. 结果及结论 8.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