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五 章 脂 类 代 谢 Metabolism of Lipid.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貳、脂質 (Lipid) ( 一 ) 皆源自於動植物內的脂肪組織,是一種羧酸 酯,由碳 (C) 、氫 (H) 、氧 (O) 三種元素所組 成。 ( 二 ) 脂肪( Fat ) : 在室溫下呈固態者,如 豬油、 牛脂、羊油、奶油、乳酪等。 ( 三 ) 油質 (Oil): 在室溫下呈液態者,如黃豆油、 玉米油.
Advertisements

“ 油 ” 的生物概念 脂类 脂肪 类脂 脂类 脂肪:甘油三脂 类脂:磷脂、糖脂、类固醇 脂类的分类.
何謂高血脂 血脂異常與健康 息息相關 體重的控制 飲食的控制 適度的運動 高血脂 的高危險群 血液中所含的脂肪簡稱血脂,主要包含膽 固醇、三酸甘油脂、脂肪酸、磷脂質等 等 … 當血脂的濃度過高、超過正常時,就 稱為高血脂。
12.7 脂肪食物與健康 我的膽固醇偏高, 不宜吃這些快餐食 物啊! 爺爺,我想集齊 這套玩具啊!不 如進去吃吧! 為甚麼膽固醇偏高的人 不宜吃過多快餐食物?
莊曜聰 醫師 高血壓與高血脂. 92 年國人十大死因排行榜及每日死亡人數 NO.2 腦血管疾病 ( 每 42 分 22 秒有 1 人死亡 ) 34 人 / 日 NO.3 心臟疾病 ( 每 44 分 36 秒有 1 人死亡 ) 32 人 / 日 NO.4 糖尿病 ( 每 52 分 30 秒有 1 人死亡.
第三节 脂 质 本节点睛 一、脂质的功能 二、脂质的分类与组成 三、脂肪的营养价值 四、脂肪在食品加工中的变化 五、脂肪的摄入量和食物来源
高血脂 一、了解高血脂 二、造成高血脂的原因 三、如何科学降血脂 四、配方.
影响药物吸收的生理因素.
人体代谢与疾病 , Metabolism in human body and Diseases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吴耀生教授 ,
第27章 调血脂药与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中药药理教研室 吴斐华.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 营养物质的代谢 江苏大丰南中 殷宝宽.
脂 类.
第十章 脂类代谢 (Metabolism of lipids).
国家级精品课 药物化学 沈阳药科大学药物化学教研室.
第 五 章 脂 类 代 谢 Metabolism of Lipid.
營養 講座 飲食紅綠燈 與疾病關係 永得有限公司 主講人: 許又文 營養師 日期 : 100 年 3 月 3日.
第十七章 肝 脏 的 生 物 化 学 Biochemistry in Liver.
第六章 脂类代谢 Metabolism of Lipids.
血清(浆)脂类及脂蛋白测定 ——董雷鸣.
第五章 脂类代谢 (metabolism of lipids)
血清脂质和脂蛋白检测 Determination of lipids and lipoproteins in serum
第五章 脂 类 代 谢 Lipid Metabolism
脂类生物化学 (Lipids and Lipid Biochemistry)
糖類的化學鍵結 王鳳英 副研究員.
葡萄糖 合成 肌糖元 第六节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一、糖类代谢 1、来源:主要是淀粉,另有少量蔗糖、乳糖等。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制作:王殿凯.
脂质代谢 Metabolism of Lipid
29 脂类的生物合成.
第五章 脂 类 代 谢 Metabolism of Lipids.
第十章 脂类代谢 10.1 概述 10.2 三脂酰甘油代谢 10.3 类 脂 10.4 血浆脂蛋白代谢 10.5 脂类代谢的紊乱.
第八章脂类代谢 Metabolism of Lipid.
Chapter 6 Lipid Metabolism 第六章 脂 类 代 谢.
心血管疾病與克醇 講師:陳劍旗 藥師.
第 五 节 胆固醇代谢 Metabolism of Cholesterol
第十章 脂类代谢 返回目录.
+ β氧化 4.2脂肪酸的其他氧化途径 1.α氧化(不需活化,直接氧化游离脂肪酸) 2.ω氧化( ω端的甲基羟基化,氧化成醛,再氧化成酸)
第 六 章 脂 类 代 谢 第一节 概 述 第二节 三酯酰甘油的中间代谢 第三节 类脂代谢 第四节 血 脂.
第 九 章 物质代谢的联系与调节 Metabolic Interrelationships and Regulation.
第28章 脂肪酸的分解代谢 及磷脂的分解.
第三节 脂类代谢 脂类是脂肪和类脂的总称。 物理性质:难溶于水而易溶乙醚、氯仿等有机溶剂中。
第十章 Metabolism of lipids 脂类代谢.
Metabolism of Triglyceride
第 五 章 脂 类 代 谢 Metabolism of Lipid.
生命的物质基础.
第九章 脂 类 代 谢 Metabolism of Lipids.
防治高血脂 鸽子.
第 五 章 脂 类 代 谢 Metabolism of Lipid.
高血脂.
Metabolic Interrelationships
第九章 物质代谢的联系与调节 Interrelationships & Regulations of Metabolism.
第五节 肾上腺的内分泌 一、肾上腺皮质的内分泌 (一)肾上腺皮质激素 球状带分泌盐皮质激素 醛固酮 束状带分泌糖皮质激素 皮质醇
第十一章 脂类代谢.
第 八 章 脂 类 代 谢.
第 5 章 脂 类 代 谢.
第五节 血浆脂蛋白代谢 一、血脂 (一)血脂的概念 血浆中的脂类统称血脂。 (二)血脂的组成 甘油三酯、磷脂、胆固醇及其
第 五 章 脂 类 代 谢 Metabolism of Lipid.
第 五 章 脂 类 代 谢 Metabolism of Lipid.
從反式脂肪認識脂肪 蔡幸娟.
第 八 章 脂 类 代 谢.
第五章 脂类代谢 Metabolism of Lipids 类脂 脂肪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赵 晶.
第10章 脂类代谢 主讲教师:王玉.
ATP SLYTYZJAM.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第一节 细胞膜的结构和物质转运功能 第二节 细胞的信号转导 第三节 细胞的电活动 第四节 肌细胞的收缩.
蛋白质分离技术-电泳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倪培华 副教授.
Carbohydrate Metabolism
代谢组学技术及应用新策略简介 代谢组学平台 刘慧颖.
四、胞液中NADH的氧化 1. -磷酸甘油穿梭作用: 存在脑和骨骼中.
结缔组织 Connective Tissue
Lipid Metabolism & Hyperlipidemic Syndrome
主页: 骆严 Yan LUO 主页: 手机: 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 浙江大学肿瘤研究所.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 五 章 脂 类 代 谢 Metabolism of Lipid

脂类生化过程概述 食物脂肪----吸收----储存脂肪----分解利用(供能、供原料;保护、保温等)

本 章 重 点 脂肪酸β-氧化和合成。糖代谢与脂代谢的联系 掌握知识点: 2. 脂肪酸的β—氧化概念。了解脂肪酸氧化过程。 1.  脂肪动员的概念。 2.  脂肪酸的β—氧化概念。了解脂肪酸氧化过程。 3.  酮体的概念,酮体生成的生理意义。 4.  胆固醇的合成:部位、合成原料。掌握胆固醇的转化产物。 5.  血脂的概念。血浆脂蛋白用电泳法和超速离心法分类的种类、主要组成成分和功能。

储存在细胞中的脂类 (a) 四个豚鼠脂肪细胞的横切片显示巨大的脂肪小滴纯存在细胞内. 在横切片中也能看见几根毛细血管(b) 从Arabidopsis植物中提取的子叶细胞的横切片。大的深色结构是蛋白质体,周围包围着浅色的油。

概述 脂肪和类脂总称为脂类(lipid)

脂类的分类、含量、分布及生理功能 分类 脂肪 类脂 含 量 分 布 生 理 功 能 95 ﹪ 甘油三酯 类脂、糖酯、胆固醇及其酯、磷脂 5﹪ 分类 脂肪 类脂 含 量 甘油三酯 95 ﹪ 类脂、糖酯、胆固醇及其酯、磷脂 5﹪ 分 布 脂肪组织、血浆 生物膜、神经、血浆 生 理 功 能 储脂供能 提供必需脂酸 促脂溶性维生素吸收 热垫作用 保护垫作用 构成血浆脂蛋白 维持生物膜结构和功能 胆固醇可转变成类固醇激素、维生素、胆汁酸等

游离脂肪酸的来源 自身合成 以脂肪形式储存,需要时从脂肪动员产生,多为饱和脂酸和不饱和脂酸 自身合成 以脂肪形式储存,需要时从脂肪动员产生,多为饱和脂酸和不饱和脂酸 食物供给 包括各种脂酸,其中一些不饱和脂 酸,动物不能自身合成,需从植物中摄取。 必需脂酸——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

Digestion and Absorption 第 一 节 脂类的消化与吸收 Digestion and Absorption of Lipid

脂类的消化 条件 乳化剂的乳化作用 酶的催化作用 部 位 主要在小肠上段

脂类的消化与吸收

Metabolism of Triglyceride 第 二 节 甘油三酯的代谢 Metabolism of Triglyceride

甘油三酯(储存脂)的合成代谢 合成部位 肝 脏。 小肠粘膜:利用脂肪消化产物再合成脂肪。 储存部位(脂库): 皮下 大网膜 肠系膜

合成原料 甘油和脂酸主要来自于葡萄糖代谢 来自食物脂肪分解产物 甘油一酯途径(小肠粘膜细胞) 甘油二酯途径(肝、脂肪细胞) 合成基本过程

甘油三酯的分解代谢 (一) 脂肪的动员 定义 储存在脂肪细胞中的脂肪,被肪脂酶逐步水解为FFA(脂肪酸)及甘油,并释放入血以供其他组织氧化利用的过程。

(二)脂酸的β-氧化 组 织:除脑组织外,大多数组织均可进 行, 其中肝、肌肉最活跃。 部 位

软脂酸与葡萄糖在体内氧化产生ATP的比较 以1mol计 129 ATP 38 ATP

空腹时,脂肪氧化可供50%以上的能量;如果绝食1~3天,脂肪氧化可供85%以上的能量。 所以,当糖供应不足时,脂肪是机体的主要能量来源。

(四)酮体的生成和利用 酮体的概念 乙酰乙酸(acetoacetate) 、β-羟丁酸(β-hydroxybutyrate)、丙酮(acetone)三者总称为酮体。 血浆水平:0.03~0.5mmol/L(0.3~5mg/dl)

酮体的生成和利用的总示意图 2乙酰CoA 乙酰乙酰CoA 乙酰CoA HMGCoA 乙酰乙酰CoA D(-)-β-羟丁酸 乙酰乙酸 丙酮 琥珀酸 2乙酰CoA

3. 酮体生成的生理意义 酮体是肝脏输出能源的一种形式。并且酮体可通过血脑屏障,是脑组织的重要能源。 酮体的利用可减少糖的利用,有利于维持血糖水平恒定,节省蛋白质的消耗。

第 五 节 胆固醇代谢 Metabolism of Cholesterol

本节主要内容 胆固醇的来源、分布和生理功能 胆固醇的合成 合成部位 合成原料 胆固醇的转化 胆固醇的排泄

胆固醇的来源、 动物性食物 机体各组织合成(主要)

* 胆固醇在体内含量及分布 含量: 约140克 分布: 广泛分布于全身各组织中 大约 ¼ 分布在脑、神经组织 肝、肾、肠等内脏、皮肤、脂肪组织中也较多 肌肉组织含量较低 肾上腺、卵巢等合成类固醇激素的腺体含量较高

* 胆固醇的生理功能 是生物膜的重要成分; 是合成胆汁酸、类固醇激素及维生素D等生理活性物质的前体。

一、 胆固醇的合成 (一)合成部位 组织定位:除成年动物脑组织及成熟红细胞外,几乎全身各组织均可合成,以肝、小肠为主。

(二)合成原料 1分子胆固醇 18乙酰CoA + 36ATP + 16(NADPH+H+) 葡萄糖有氧氧化 葡萄糖经磷酸戊糖途径

胆固醇不能氧化为CO2和H2O,而是转化为:脂蛋白、胆汁酸、维生素D3、类固醇激素、胆固醇酯或参与生物膜组成。 目 录

胆固醇的转化 (一)转变为胆汁酸 (bile acid)(肝脏) (二)转化为类固醇激素 (肾上腺皮质、睾丸、卵巢等内分泌腺) (三)转化为7 - 脱氢胆固醇(皮肤)

胆固醇的排泄 在肝脏内转变为胆汁酸随胆汁排出。

第 六 节 血 浆 脂 蛋 白 代 谢 Metabolism of Lipoprotein

本节主要内容 血脂 血浆脂蛋白的分类、组成特点 载脂蛋白的定义、种类、功能 血浆脂蛋白的代谢 血浆脂蛋白代谢异常

一、血 脂 定义 血浆所含脂类统称血脂,包括:甘油三酯(TG)、磷脂、胆固醇及其酯以及游离脂酸。 来源 一、血 脂 定义 血浆所含脂类统称血脂,包括:甘油三酯(TG)、磷脂、胆固醇及其酯以及游离脂酸。 来源 外源性——从食物中摄取 内源性——肝、脂肪细胞及其他组织合成后释放入血

超速离心法分类 乳糜微粒 (chylomicron, CM) 极低密度脂蛋白 (very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VLDL) 低密度脂蛋白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LDL) 高密度脂蛋白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HDL)

二、血浆脂蛋白的分类、组成及结构 分 类  ♁ 血脂与血浆中的蛋白质结合,以脂蛋白(lipoprotein)形式而运输。 电泳法 CM  前  电泳法

血 浆 脂 蛋 白 的 组 成 特 点 CM VLDL LDL HDL 密度 组 成 脂类 含TG最多, 80~90% 含TG(甘油三酯) <0.95 0.95~1.006 1.006~1.063 1.063~1.210 组 成 脂类 含TG最多, 80~90% 含TG(甘油三酯) 50~70% 含胆固醇及其酯最多,40~50% 含脂类50% 蛋白质 最少, 1% 5~10% 20~25% 最多,约50%

HDL的生理功能 主要是参与胆固醇的逆向转运(reverse cholesterol transport, RCT),即将肝外组织细胞内的胆固醇,通过血循环转运到肝,在肝转化为肝汁酸后排出体外。

五、血浆脂蛋白代谢异常 1. 高脂蛋白血症——血脂高于参考值上限。 2. 动脉粥样硬化 HDL与动脉粥样硬化呈负相关 诊断标准 成人 TG > 2.26mmol/l 或 200mg/dl (空腹14~16h) 胆固醇 > 6.21mmol/l 或 240mg/dl 2. 动脉粥样硬化 HDL与动脉粥样硬化呈负相关 “脂蛋白及血脂改变”出有超级链接到下一张幻灯片 左下角图标有超级链接到最或一张幻灯片

三 肥胖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