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药物杂质检查 Drug purity and its control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六章 环境污染生物监测 6.1. 水质污染生物监测 水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水生生物群落 ,各类水生生物之间及水生生物与其赖 以生存的环境之间存在着互相依存又互 相制约的密切关系。当水体受到污染而 使水环境条件改变时,各种不同的水生 生物由于对环境的要求和适应能力不同 而产生不同的反应,因此可用水生生物.
Advertisements

6.4 芳酸及其酯类药物的分析.
结晶学与矿物学 矿物的成因 形成矿物的地质作用 矿物形成的方式和条件 矿物的变化 矿物形成的时空关系 反映矿物成因的一些现象.
第九章 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
第七章 各类中药制剂分析 药物分析学科.
环境监测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第八章 对氨基苯甲酸酯类和酰苯胺类局麻药物的分析
第十九章 中药及制剂分析概论 analysis.
第二节 中药制剂分析的一般程序 纯化 提取 取样 鉴别 检查 含量测定.
第二章 药物的鉴别试验.
第二节 -内酰胺类 抗生素药物的分析 Analysis of -lactam antibiotics
酸 碱 盐 复 习 课 阜宁县张庄中学王宏雨.
第三节 硒 Selenium.
第七章 胺类药物的分析 第一节 芳胺类药物的分析.
课题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芳香胺类药物的分析 Analytical of Aromatic amines
第三章 中药制剂的检查.
第十二章 制 剂 分 析.
第十二章 制 剂 分 析.
第七章 酸度的测定 第一节 概述 一、 酸度的概念 1. 食品中的几种酸度
第九章 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 维生素(vitamin):维持人类机体正常代谢功能所必需的一类活性物质,主要用于机体的能量转移和代谢调节,体内不能自行合成,须从食物中摄取。 Ch.P收载:维生素A、B1、B2、B6、B12、C、D2、D3、E、K1、叶酸、烟酸、烟酰胺等原料及制剂共30多个品种.
第十五章 甾体激素类药物 的分析 Analysis of Steroid Hormones.
The Analysis of Steroid Hormon Drugs
第十四章 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
统一定罪标准 严惩环境犯罪 —《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 若干问题的解释》解读
第八章 杂环类药物的分析 Analytical of Heterocyclic drugs
第十章 甾体激素类药物的分析.
第四节 原料药及制剂检查.
第十章 甾体激素类药物的分析.
第六章 含动物药、矿物药的中药制剂分析.
第三章 食品中一般成分分析 3-1.
第十章 巴比妥及苯并二氮杂卓类镇静催眠药物的分析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药物分析 供药学类专业用 第六版 刘文英 主编 人民卫生出社.
第三章 药物分析方法学.
第四章 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 4-4 维生素C的分析
重金属通过食物富集到动物体内的研究 殷瀚之 刘邦媛 李琳慧 陈可歆 结题报告.
第十一章 抗生素类药物的分析.
6. 蛋白质及氨基酸的测定 6.1 概述 6.2 凯氏定氮法 6.3氨基酸氮的测定.
第六章 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的分析.
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的实验探究 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的实验探究 南航附中化学组:呼俊江 Na+ Mg2+ K+ H+ Ca2+ H+ OH-
第9章 酶法分析 一、 液化酶活力的测定 1、原理 液化酶作用于淀粉糊时,能迅速切断淀粉分子组成的巨大网状结构,使醪液粘度降低,便于输送,因此液化酶在酒精生产中是一种不可缺少的酶,测定它的含量,对指导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液化酶能将淀粉分子链的α-1,4-葡萄糖苷键切断成链长短不一的糊精及少量麦芽糖和葡萄糖,而使淀粉对碘呈蓝紫色的特异反应逐渐消失。以该颜色消失的时间计算每小时可水解可溶性淀粉的克数计算酶活力。
第二节 药品质量标准的主要内容及要点.
仪器分析习题要点解答 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仪器分析课程组 适用于武汉大学仪器分析教材
第五章 土壤质量监测   目的与要求     了解土壤的组成、背景值等基本概念,掌握土壤样品的采集和测定的原则及基本方法等。 重点和难点     1)土壤污染样品和背景值样品的采集,样品的保存,样品的制备;     2)土壤试样含水量、锌、镉、铜、汞等金属,农药、多环芳烃等有机污染物的监测方法。
原电池 江西省临川第二中学 刘肃林
第四章 电解和库仑分析法 Electrolysis and Coulometry
第二节 难溶强电解质的沉淀和溶解 第二节 难溶电解质的沉淀和溶解 一、沉淀的生成 一、沉淀的生成 二、盐效应和同离子效应
Analytical Chemistry 第七章 重量分析法 (gravimetric method)
第九章 化 学 分 析.
課程名稱:原子量與莫耳 編授教師: 中興國中 楊秉鈞.
第 19 章 铜副族和锌副族.
第十四章 p区元素(二) §14.1 氮族元素 §14.2 氧族元素.
細數原子與分子 編輯/楊秉鈞老師 錄音/陳記住老師 ◆ 原子量與分子量 ◆ 計數單位─莫耳 ◆ 公式整理 ◆ 範例─莫耳 ◆ 體積莫耳濃度
实 验 讲 座.
第八章進入原子的世界 第 6 章 進入原子的世界.
指示原理: CrO42-+ Ag+ Ag2CrO4 Ksp= 1.10  10-12
1. 概述 2. 沉淀滴定法 3. 重量分析法 4. 小 结.
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
第二节 离子反应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儋州第一中学 梁维.
复习回顾 符号H、2H、H2、2H2各具有什么意义? ① H表示氢元素或一个氢原子。 ② 2H表示2个氢原子。
人民教育出版社 《化学》 九年级 下册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授课教师:刘桂军.
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 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标本的制备与观察 徐志浩 遗传与基因工程教研室 院系楼西侧一楼 2016年.
慧眼识金属:.
近代分析测试技术-实验部分 戴竹青.
第二讲 第二章 定性分析 2-2 阳离子分析 一、 常见阳离子的分组
第四节 复方制剂分析 复方制剂为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有效成分的制剂 主要分析途径: 各成分互不干扰 不经分离,直接测定
化学实验复习 ——简单实验设计.
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
唐一鸣 新进仪器 X射线荧光分析 仪 EDX 技术测试与评测.
第十四章 中药制剂分析.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三章 药物杂质检查 Drug purity and its control 定义: 杂质是药物中存在的无治疗作用, 影响药物稳定性和疗效, 或者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ChP将任何影响药品纯度的物质均称为杂质

第一节 药物的杂质与限量 一 药物纯度(Purities of drugs) 第一节 药物的杂质与限量 一 药物纯度(Purities of drugs) 杂质存在将影响药物纯度, 杂质检查也叫纯度检查, 目的是保证用药安全, 有效. 四十年代生产的盐酸哌替啶(度冷丁)只有一种结构是有效的, 而产品中混有二种无效的异构体, 直到1970年用GC才将三种异构体分开. 早期使用的反应停是dl, 造成很多胎儿畸形, 后来通过对其不同异构体的代谢产物实验发现, R体具有安全的镇静作用, 而S体的代谢产物具有胎毒性和致畸作用.

人类对药物纯度的认识是在防治疾病的实践中积累起来,随着分离检测技术的进步,能进一步发现药物中存在的新杂质,从而加强对生产工艺过程的控制,不断提高药物的纯度。 例如在1848年发现阿片中的盐酸罂粟碱,1981年采用合成法进行生产. ChP1985采用目视比色法检查盐酸罂粟碱中的吗啡,后来对合成的盐酸罂粟碱中的杂质进行研究,采用TLC和IR进行分析,发现还含有一个未知的碱性物质,ChP1990将检查吗啡改为检查有关物质,检查方法为TLC;ChP2010将检查方法又改为HPLC,进一步提高了检测的专属性和灵敏度

二 杂质来源 来源: 生产中引入: 中间体, 付产物, 原料, 残留溶剂 无效, 低效晶型, 旋光异构体 二 杂质来源 来源: 生产中引入: 中间体, 付产物, 原料, 残留溶剂 无效, 低效晶型, 旋光异构体 储存中引入: 分解, 水解, 降解, 氧化等

例:乙酰化不完全 水杨酸(杂质) +

特殊杂质是在特定药物的生产和贮藏过程中引入的杂质,常称为有关物质(Related Substances /Compounds) 三、药物杂质的分类 种类: 按来源: 一般和特殊杂质 按性质: 信号杂质, 有害杂质和无(低)效杂质 按结构: 无机, 有机, 残留溶剂. 特殊杂质是在特定药物的生产和贮藏过程中引入的杂质,常称为有关物质(Related Substances /Compounds)

四. 杂质限量检查 药物的纯度是相对的,绝对纯净的药物是不存在的,考虑到:﹙1﹚工厂生产工艺及水平, ﹙2﹚人体耐受程度,﹙3﹚患者负担﹙生产成本﹚, 允许药品中有一定量的杂质存在, ∴杂质检查是限量检查, 即只需要检查杂质是否超出规定的限量. 允许限量的前提: ﹙1﹚不影响疗效, ﹙2﹚不产生毒付作用. ——在保证药物的质量可控和使用安全的前提下, 药物中所含杂质的最大允许量叫杂质限量.

三种检查方法 标准对照法 比较法 灵敏度法 检查方法: ﹙1﹚供试品和杂质对照品在相同条件下处理并比较;﹙2﹚一定条件下于供试品中加入试剂,观察有无正反应发生, 即由反应灵敏度控制限量 ; (3)测定杂质的绝对含量,如测定吸收度、pH值等. C×V ×100% S 由标准对照液的浓度和体积(C,V)控制限量 L=

计算:应取标准铅溶液(10gPb/ml)多少ml? 1.比较法 例1.葡萄糖中重金属的检查 规定:含重金属≯百万分之五(5ppm) 计算:应取标准铅溶液(10gPb/ml)多少ml?

例2. 对乙酰氨基酚中氯化物的检查 对照品溶液: 标准NaCl溶液(10gCl-/ml) 方法:取5.0ml同法操作比较, 样品管的浊度不得更大. 计算:氯化物限量是多少(% )?

如:蒸馏水中氯化物的检查 2.在供试品溶液中加入试剂,在试验条件下反应,不得出现正反应. 即以检测条件下反应灵敏度控制杂质限量. 5滴 1mL 0.2mg/50mL4µg/mL

规定: A310nm≯0.05 L=0.06% 3.取一定量供试品,在规定条件下测定待检杂质吸光度, 与规定限量比较, 例:肾上腺素中酮体的检查 规定: A310nm≯0.05 L=0.06% 供试品液(2.0mg/ml) 盐酸溶液 样品 (0.05mol/L) A310nm

第二节 杂质的检查方法 因为药物中存在的杂质量很少,所以要选择一个灵敏度高,专属性强的方法,使药物对其所含微量杂质的检测不产生干扰 。

一、杂质的研究规范 (一)有机杂质在药品质量标准中的名称 1.以杂质的化学名称作为项目名称 当被检查的杂质是已知化合物时(特定杂质),就以该化合物的化学名称作为质量标准中的项目名称;阿司匹林中的游离水杨酸。如果杂质的化学名太长,又无通用的简称,可选用相宜的简称或习称作为项目名称,并在质量标准起草说明中写明该已知杂质的结构式;如肾上腺素中的“酮体”。如果杂质亦无相应的简称或习称,则可使用“杂质A”、“杂质B”或“杂质Ⅰ”、“杂质Ⅱ”等作为特定检查的项目名称。

2.以某类杂质的总称作为项目名称: 当杂质不能明确为单一物质而又为某一类物质时,则以这类物质的总称作为项目名称。如 “其他生物碱”,“还原糖”和“总糖”,“聚合物”, “有关物质”。 3.以检测方法作为项目名称: 当被检查杂质的结构未知,亦不属于具体的类别时,可用“杂质吸光度”、“溶液透光率”、“易炭化物”等,以检查方法相应的名称作为项目名称。

(二)杂质检查项目的确定 杂质检查项目的确定要有针对性。应包括药物在质量研究和稳定性考察中检出的,并在批量生产中出现的杂质和降解产物。应根据其起始原料、生产工艺及稳定性情况确定。除降解产物和毒性杂质外,在原料中已控制的杂质,在制剂中一般不再控制。单一对映体药物,其可能共存的其他对映体应作为杂质检查。消旋体药物,当已有其单一对映体药物的法定质量标准时,应在该消旋体药物的质量标准中设旋光度检查项目。

(三)杂质限度的确定 杂质限量的确定要合理,在确保用药安全有效的前提下,应考虑到生产的可行性及批与批之间的正常波动,还要考虑药品本身的稳定性以及测定方法的误差。杂质限度的制订应考虑如下因素:1.杂质及含一定限量杂质的药品的毒理学研究结果;2.给药途径;3.每日剂量;4.治疗周期;5.给药人群;6.杂质药理学可能的研究结果;7.原料药的来源;

(四)杂质检查方法的选择与验证 药物中杂质的检测方法包括化学法、光谱法、色谱法等,因药物结构及杂质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检测方法。有机杂质的检测方法多采用色谱法,特别是HPLC法。 用于杂质检查的分析方法要求专属、灵敏。

二、杂质的常用检查方法 (一)化学方法 1.显色反应检查法 当杂质与试剂产生颜色时,采用比色法控制杂质的限量,多为目视比色,例: 氯硝柳胺结构式如下: 需检查生产原料2-氯-4-硝基苯胺和5-氯水杨酸 5-氯水杨酸可以与三氯化铁试液反应生成紫色配位化合物,而产品不会。用灵敏度法进行检查:取本品0.50g,加水10ml,煮沸2分钟,放冷,滤过,滤液加三氯化铁试液数滴,不得显红色或紫色。 2-氯-4-硝基苯胺分子结构含有芳伯氨基,可以发生重氮化-偶合反应而呈色。

2.沉淀反应检查法 当杂质与试剂产生沉淀时,采用比浊法控制杂质的限量,也可以采用重量法测定杂质的量。 例: 盐酸肼屈嗪中游离肼的检查 方法:取本品0.10g,加水5ml与水杨醛的乙醇溶液 (1→20)0.1ml,1分钟内不得出现浑浊。 生物碱沉淀剂检查生物碱

3.生成气体的检查法 当杂质与试剂反应产生气体时,可用来控制杂质的限量。 如盐酸乙基吗啡中胺盐检查:OH-1/NH3. 4.滴定法 滴定剂只与杂质反应,以一定浓度的滴定液滴定药物中的杂质,可以定量地测定杂质的含量。 如VitE中生育酚的检查→铈量法。

(1)杂质对照品法:适用于杂质已知并有杂质对照品的情况. (二)色谱方法 色谱法是有关物质检查的首选方法,特别是HPLC。 1.薄层色谱法 (1)杂质对照品法:适用于杂质已知并有杂质对照品的情况. 方法 根据杂质限量, 取供试品溶液和一定浓度的杂质对照品溶液, 分别点于同一薄层板上展开, 定位后进行检查.

(2)供试品(主成分)自身对照法 高低浓度对比法 适用于杂质的结构不能确定或无杂质对照品的情况. 例:氢化可的松中有关物质检查 供试液:3mg/ml 对照液:60g/ml(供试液稀释50倍) 判断:供试液的杂质斑点数≯3个, 且供试液的杂质斑点颜色≯对照液主斑点颜色.

(3)杂质对照品与供试液自身稀释法并用 硫酸奈替米星中有关物质检查 样品150mg/ml(样液), 1.5 mg/ml(标样1), 3mg/ml(标样2), 西梭米星对照1.44mg/ml(标样3) 样液如显杂质斑点, 颜色不得比标3的主斑点颜色深, 其他杂质斑点不得比标1的主斑点更深, 如有一个超过, 不得深于标2的主斑点. (4) 标准药物对照法 ——选用质量符合规定的与供试品相同的药物作为对照品. 供试品如显杂质斑点, 不得多于对照药物斑点数, 且颜色不得更深.

2.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根据供试品与杂质的对照品保留时间相同, 并可以测定各杂质峰面积 (1)外标法 (杂质对照品法)适用于有杂质对照品, 如ASA中游离SA检查 (2)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适用于已知杂质的控制。以主成分为对照,用杂质对照品测定杂质的校正因子。杂质的校正因子和相对保留时间直接载入各品种质量标准中 。

(3)不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 将供试液稀释成与杂质限量相当的溶液作为对照溶液,取供试品溶液和对照溶液,分别进样,除另有规定外,供试品溶液的记录时间应为主成分色谱峰保留时间的2倍,测量供试品溶液色谱中各杂质的峰面积,并与对照溶液主成分的峰面积比较.特别适于有关物质检查。 (4) 峰面积归一化法:w%=A杂/A总

3.气相色谱法(GC) 用于挥发性杂质检查, 检测器:FID, 温度, 柱子:类型和规格, 进样方式和进样量 载气种类和流速 方法: (1)外标法, (2)归一化法. (3) 标准加入法: 供试液+杂质对照品 进样二次 Cx= 4.毛细管电泳法 毛细管电泳法可以用于酶类药物中酶类杂质的检查。 C对 (Ais/Ax)-1

(三) 光谱分析法 1.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利用药物和待检杂质对光选择吸收性质的差异进行. 例1:肾上腺素中肾上腺酮的检查 例2:苯丙醇中苯丙酮检查: 测定A247/A258, 苯丙醇为0.59, 当含0.5%苯丙酮时, 比值为0.79. 规定供试品的A247/A258不得0.79.

例3 地蒽酚中二羟基蒽醌的检查 原理:二羟基蒽醌是地蒽酚制备的原料和氧化分解产物,它的三氯甲烷溶液在432nm处有最大吸收,而地蒽酚在该波长处几乎无吸收。 方法:地蒽酚的三氯甲烷溶液(0.10mg/ml)在432nm处测定,吸光度不得大于0.12,即相当于含二羟基蒽醌的量不大于2.0%。

2. 红外分光光度法 IR主要用于药物中无效或低效晶型的检查。如甲苯达唑有三种晶型,其中C晶型为有效晶型,A晶型为无效晶型。A晶型在640cm-1处有强吸收,C晶型在此波数处的吸收很弱;而在662cm-1处,A晶型的吸收很弱,C晶型却有较强吸收。中国药典检查方法为:取供试品与含A晶型为10%的甲苯达唑对照品各约25mg,分别用液体石蜡法测定红外光谱。在620cm-1和803cm-1波数处的最小吸收峰间连接一基线,再在640cm-1和662cm-1波数处的最大吸收峰之顶处作垂线与基线相交,用基线吸光度法求出相应吸收峰的吸光度值,供试品在约640cm-1和662cm-1波数处吸光度之比,不得大于含A晶型为10%的甲苯达唑对照品在该波数处的吸光度之比。

3. AAS(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photometry) 据蒸气相中被测元素的基态原子对特征辐射(光波)的吸收来测定该元素含量. 1)选择性好,抗干扰能力强 2)灵敏度高,且无焰法>火焰法 3)准确度高,且火焰法>无焰法

本品0.1g HCl(12)10ml 溶,加水至50mlB液; 供试品加限量待测元素对照液A 测定吸收度为a 供试品供试液B 测定吸收度为b 判断:b(a-b)符合规定. 如:Li2CO3中K检查: 本品0.1g HCl(12)10ml 溶,加水至50mlB液; 本品0.1g HCl(12)10ml 溶,加3mlK标液(10µg /ml),加水至50mlA液; 分别测定A,应符合规定. L: 0.03%.

(四)其他方法 1.热分析法 (Thermal analysis): 在程序控制温度下, 测定物质的理化性质与温度关系的分析方法.研究物质在受热过程中所发生的晶型转化、熔融、蒸发、脱水等物理变化,或热分解、氧化、还原等化学变化,以及伴随发生的温度、能量或重量改变的方法

(1) 热重分析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TGA) 程序控温下, 测定物质质量与温度的关系, T:1000-1500℃, 供试品1-20mg, 最多可达200mg. 例: T1:CaC2O4.H2O→CaC2O4+H2O T2: CaC2O4→CaCO3+CO T3: CaCO3→CaO+CO2 ⑴适合于贵重药物及空气中易氧化药物. ⑵样品用量少, 分析速度快, 给出信息多

2.差示热分析(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 DTA) ⑴样品发生吸热反应,样品T低于参比物,△T为负;⑵样品发生放热反应,样品T高于参比物,△T为正。  供试品发生放热反应温度高 于参比物质从而产生放热峰 供试品发生吸热反应温度低 于参比物质从而产生吸热峰

草酸钙在加热过程中有三个失重峰,相应地产生两个吸热峰和一个放热峰: 在134~226℃时,CaC2O4·H2O→CaC2O4+H2O,在DTA曲线上产生一个吸热峰; 在398~478℃时,CaC2O4→CaCO3+CO↑,在DTA曲线上产生一个放热峰; 在635~838℃时,CaCO3→CaO+CO2↑,在DTA曲线上产生一个吸热峰。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DSC) 3.差示扫描量热法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DSC) 分析中维持样品和参比物T相同, 测定维持该温度所需能量差, 根据峰的位置, 数目, 形状可用于药物熔点测定, 晶型及纯度分析. DSC用途:熔点测定、晶型鉴别和纯度测定——峰在横轴上位置、形状、数目与物质的性质有关

不同纯度苯甲酸的DSC曲线 标准品 98.6% 97.2%

2. 酸碱度检查法 药物中的碱性或酸性杂质检查时,可以利用药物与杂质之间的酸碱性的差异,进行检查。 (1)酸碱滴定法:在一定指示液下,用酸或碱滴定供试品溶液中的碱性或酸性杂质,以消耗酸或碱滴定液的毫升数作为限度指标。如苯甲酸钠。 (2)指示液法:将一定量指示液的变色pH范围作为供试液中酸碱性杂质的限度指标。如苯巴比妥。 (3)pH测定法:用电位法测定供试品溶液的pH,衡量其酸碱性杂质是否符合限量规定。

3.物理性状检查法 根据药物与杂质在臭味和挥发性的差异、颜色的差异、溶解行为的差异和旋光性等的差异进行检查。 药物中如存在具有特殊气味的杂质,可由气味判断该杂质的存在。 药物具有挥发性,杂质不易挥发。樟脑中不挥发物的检查,取供试品2.0g,在100℃加热使樟脑全部挥发并干燥至恒重;遗留残渣不得过1mg。 药物自身无色,但从生产中引入了有色的有关物质,或其分解产物有颜色。采用检查供试品溶液颜色的方法 药物和杂质的溶解性差异可检查溶液的澄清度 比旋度(或旋光度)的数值可以反映药物的纯度,限定光学异构体杂质的含量

第三节 一般杂质检查 一. 氯化物(chlorides) 第三节 一般杂质检查 一. 氯化物(chlorides) 供试品→水25mL,稀硝酸10mL,置50mL纳氏比色管.加水到40mL; 另取规定量的NaCl对照液→水→ 40mL 各加AgNO31 mL ,加水到50 mL,放5min,从上往下比浊. Cl-+Ag+ → AgCl↓(白) 黑色的背景上 自上而下观察 操作: 平行试验比较两比色管的颜色或浊度,判断杂质限量是否符合规定.

讨论: 1. 在硝酸酸性下进行, 可加速AgCl沉淀形成, 避免其它沉淀产生. 2. 标准NaCl含10ugCl/ml, 取用标准5-8 ml,浊度梯度明显。 3. 若供试液不澄清,用含硝酸的蒸馏水洗去滤纸中氯化物后过滤。 4. 若供试液有色,按ChP规定处理:取二份供试液,一份加AgNO3,过滤,滤液加标准NaCl作对照,与另一份供试液有相同颜色背景,→内消色法。

5. 有机氯杂质,据氯连接方式不同,采取不同方法处理样品,得无机氯,依法检查。

葡萄糖中氯化物检查 0.60g 6.0mL (浓度:10gCl-/ml)

二. 硫酸盐(sulfates) 1. 在盐酸介质中进行, 可防止BaCO3, Ba3(PO4)2生成. 2. 标准K2SO4: 0 二. 硫酸盐(sulfates) 1. 在盐酸介质中进行, 可防止BaCO3, Ba3(PO4)2生成. 2. 标准K2SO4: 0.1mgSO4/ml, 比浊范围: 50 ml溶液中取1-5ml标液. 3. ChP加25%BaCl25ml反应.

三. 铁盐 (iron) 微量铁盐的存在会加速药物的氧化和降解, 硫氰酸盐法(ChP, USP) 取供试品加水25ml, 稀盐酸4ml,(NH4)2S2O8 50mg, 加水至35ml, 加显色剂30% NH4SCN3ml,加H2O至50ml, 若显色则与对照液比较. Fe3++6SCN-→[Fe(SCN)6]3- 4ml 25ml d.HCl 30%硫氰酸铵 过硫酸铵50mg H2O 50ml 样品 标准溶液

1. 盐酸介质中, 可防止铁盐水解, 加入(NH4)2S2O8 可使供试品中Fe2+氧化成Fe3+, 且[Fe(SCN)6]3-稳定. 2 1. 盐酸介质中, 可防止铁盐水解, 加入(NH4)2S2O8 可使供试品中Fe2+氧化成Fe3+, 且[Fe(SCN)6]3-稳定. 2. 显色反应是可逆的,加过量的NH4SCN,使反应右移,并可消除其它阴离子与Fe3+的配位 反应(也可以适当提高酸度)。 3. 标准液用Fe(NH4)(SO4)212H2O配制, 10ug Fe3+ /ml,加H2SO4防止铁盐水解, 50 ml比色液,目视比色取标液1-5ml,梯度明显。 4. 用正丁醇提取反应液后比色,可以提高灵敏度。

     重金属影响药物的稳定性及安全性,指在弱酸性条件下能与硫离子作用显色的金属杂质,包括Ag, Pb, Hg, As, Bi, Cd, Cu, Sb, Sn, Co, Ni等,检查时以Pb作代表,ChP(2010)收载3种检查方法. 第一法.硫代乙酰胺法 四.重金属(heavy metals)

1.弱酸性下(PH3-3.5), 硫代乙酰胺水解生成H2S,其S2-与Pb2+作用生成PbS沉淀. 2.用Pb(NO3)2配制标准储备液,临用前稀释成10ugPb/mL的应用液,适宜目视比色范围:10-20ug Pb/27mL比色液,USP固定取标准液2mL. 3.若供试品有色,在加硫代乙酰胺前,在对照管中滴加稀焦糖液或者其它无干扰的有色溶液,使之与供试品管颜色一致→外消色法,再在两管中分别加硫代乙酰胺后比色.

第二法(炽灼后检查法):适于与有机分子结合, 含芳(杂)环, 难溶于水的药物中重金属检查. 供试品高温破坏后,其残渣加硝酸分解有机物后,蒸干,按第一法检查. 1.控制温度500-600度,太低则灼烧不完全,太高则Pb会损失. 2.硝酸处理后,蒸干除尽,以防氧化H2S. 第三法( Na2S法): 适于酸性药物, 如巴比妥, 磺胺. 1. 碱性介质, NaOH5ml,水 20ml,pH=10 2. 显色剂用Na2S, 临用前现配.

第四法(微孔过滤法,ChP2005)适于限量低的药物(2-5g). 1. 供试品和对照液显色后分别过滤, 比较滤膜上铅斑颜色. 2

五. 砷盐 (一) 古蔡法 原理: 锌与酸作用产生新生态的氢, 后者与药物中微量As反应, 生成挥发的AsH3→遇HgBr2试纸, 产生黄色到棕色As斑, 与定量标准As 液制成的As斑比较颜色深浅, 判定结果. 黄色 棕色

1. 用As2O3 配标准储备液, 临用前稀释成1ug/ml 的应用液, ChP用2ml标准液做标准As斑, HgBr2试纸灵敏度高, 但As斑不够稳定, ∴显色后立刻比较As斑颜色 2. As5+在酸性溶液中也可以被还原为AsH3,但是速度太慢, 在反应中加KI和酸性SnCl2, 可将As5+还原为As3+, 还可抑制微量Sb干扰.

3. Zn及供试品中含少量硫化物, 与酸作用产生H2S, 后者与HgBr2反应生成HgS, ChP用Pb(Ac)2棉花吸收H2S, (1)量多或者塞的过紧, 会影响AsH3通过, (2)量少除不尽H2S, ChP规定用量60mg, 装高60-80mm. 4. 供试品为硫化物时, 在酸性下生成H2S和SO2,与HgBr2作用干扰检查, 可加HNO3, 使其氧化生成SO42-消除干扰. 5. 药物溶于水, 直接检查, 若As以共价键结合,则先用碱破坏后, 小火炭化, 于500-600℃灰化, 再依法检查. 6. 含锑的药物会发生类似反应, 生成锑斑, 干扰检查, 可改用白田道夫法检查→与SnCl2作用, 生成胶态砷, 比色.

(二)Ag-DDC法 silver diethyldithiocarbamate 第一步:同古蔡氏法生成砷化氢 第二步:砷化氢还原Ag-DDC溶液,产生红色的胶态银. 目视比色法 仪器分析 510nm

基本装置类似(一), 检查方法前面同(一), 后面有差别. 1 基本装置类似(一), 检查方法前面同(一), 后面有差别. 1. 生成的AsH3与Ag-DDC作用, 生成红色胶态Ag, 于510nm测A或目视比色. 2. 在有机碱介质中, 生成的H-DDC可被其吸收, 使反应向右移动, USP用吡啶, 其灵敏度高, 但吡啶有恶臭, ChP用三乙胺的氯仿溶液. 3. Pb(Ac)2棉花60mg, 装高80mm, D管中精密加Ag-DDC溶液5ml, 取标准As对照液5ml. a 灵敏度高 b 可仪器测定, 还可定量 c Sb干扰小

药物在规定条件下, 经干燥后, 失去的重量, 包括水和其他易挥发物, 如乙醇. (一) 常压恒温 六.干燥失重 药物在规定条件下, 经干燥后, 失去的重量, 包括水和其他易挥发物, 如乙醇. (一)  常压恒温 适于热稳定性好的药物, 105±2℃,干燥至恒重. (二)减压干燥 适合于mp低, 不稳定及水分难除去的药物.   (三)干燥剂干燥 适合于受热易分解or易挥发的药物, 常用干燥剂有变色硅胶, H2SO4, P2O5 等, 变色硅胶使用方便, 价廉, 无腐蚀, 吸水后变色, 105℃干燥后可重复使用. (四)  热分析法  

七. 水分测定 ChP收载方法:1.费休氏法, 2.甲苯法 (I2+SO2)+H2O2HI+SO3 H2O%= F:1ml费休试液相当于水的重量(mg) 终点指示:1.自身指示, 2.永停法. (V-V0)F100% W

总反应

八.炽灼残渣 检查非挥发性无机杂质, BP叫硫酸灰分. 供试品(w1)+恒重坩埚(w2)→精密称定→炭化,加0.5-1mlH2SO4, 低温加热除去H2SO4, 700-800℃灰化→置干燥器, 冷后, 精称至恒重(w3). 1. 若残渣留作重金属检查, 则温度应为500-600℃. 2 . 根据限量取不同量的供试品.

九.易炭化物 遇H2SO4易炭化或氧化而显色的微量有机物. 甲管加规定的对照液5ml, 乙管加5ml H2SO4, 在两管中分别加供试品,平视观察, 乙管呈色不得超过甲管.

色谱系统适用性试验: 1. 理论塔板数n=5.54(tR/w1/2)2 填充柱>1000, 毛细管柱>5000. ChP从95版开始收载, 表3-4分类,方法为GC, 使用填充柱或者毛细管柱, 检测器为 FID, 如果测定含卤素的溶剂, 用ECD, 柱温40-100℃. 色谱系统适用性试验: 1. 理论塔板数n=5.54(tR/w1/2)2 填充柱>1000, 毛细管柱>5000. 2. 分离度R﹥1.5, R=2(tR2-tR1)/w1+w2 3. 峰面积重复性, RSD﹤10%(n=5) 4.  对称(拖尾)因子, f=w0.05h/2d, 0.95-1.05 十.残留溶剂测定

测定方法: 1.  溶液进样, 2μl , 2. 顶空进样(液上色谱)Headspace Sampling 1ml, 样品不需前处理, 不易污染柱子 自动或手动进样 等温或程序升温.

第二法.分光光度法: 规定波长处测定吸收度. 第三法.色差计法: 比较供试品溶液和标准比色液与水之间的色差值. 特点: 比目视比色客观. 十一. 溶液颜色 第一法.目视比色: 供试品溶液与规定色调和色号的标准比色液比较, 不得更深. 第二法.分光光度法: 规定波长处测定吸收度. 第三法.色差计法: 比较供试品溶液和标准比色液与水之间的色差值. 特点: 比目视比色客观.

十二. 溶液澄清度 检查微量不溶物, 用硫酸肼配标准浊度储备液→乌洛托品与水作用生成甲醛,和肼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腙, 实验前加水稀释成0.5, 1, 2, 3, 4五个不同级号. ChP规定:除另有规定外,供试品溶液澄清度与所用溶剂一样或者不超过0.5号标准为澄清

第四节 特殊杂质检查 指在该药物生产和储藏过程中,根据其生产方法、工艺条件及药物本身结构性质可能引入的特有杂质. 阿司匹林——水杨酸 第四节 特殊杂质检查 指在该药物生产和储藏过程中,根据其生产方法、工艺条件及药物本身结构性质可能引入的特有杂质. 阿司匹林——水杨酸 盐酸普鲁卡因——对氨基苯甲酸 特点:待检杂质与药物结构往往相近且含量低. 对检测方法要求灵敏度高,专属性好.

光学异构体检查是手性药物重要的质量控制项目之一。在原料药制备工艺研究时,应严格控制手性原料与每步反应产物的光学纯度。 一、特殊杂质的研究规范 对药物中的有关物质进行定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时可设法避免该杂质在合成或者贮藏过程中产生。新原料药和新制剂中的杂质,表观含量在0.1%及其以上(表3-1中的鉴定限度)的杂质以及表观含量在0.1%以下的具强烈生物作用的杂质或毒性杂质,要求定性或确证其结构。注意稳定性试验中的降解产物。 光学异构体检查是手性药物重要的质量控制项目之一。在原料药制备工艺研究时,应严格控制手性原料与每步反应产物的光学纯度。

二、特殊杂质的鉴定 在进行药物中有机杂质的鉴定研究中,常常需要对杂质进行分离纯化制备或合成制备,以供安全性和质量研究。 1.合成杂质对照品法 当样品中的杂质量较小,且杂质的分离纯化较困难时,可以合成杂质对照品,通过比较杂质与对照品的色谱性质、UV特征和MS信息,判断杂质与对照品是否是同一种化合物,从而确定杂质的结构。

例 盐酸非索非那定中杂质的鉴定:考察长期留存样品的杂质变化情况时,发现留样两年后的样品中有一个杂质(杂质2)的含量增加了1 例 盐酸非索非那定中杂质的鉴定:考察长期留存样品的杂质变化情况时,发现留样两年后的样品中有一个杂质(杂质2)的含量增加了1.53%,采用LC-MS 联用法对该杂质进行鉴定。 色谱条件:色谱柱为ODS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0.01mol/L乙酸铵缓冲液-乙腈(40∶60,pH 6.0)。 质谱条件:4.25kV电喷雾正离子化;扫描范围(m/z)100 ~ 1000;鞘气N2,流速7.5L/min;毛细管温度150℃。

定向合成杂质2:由中间体经皂化水解得杂质2,用HPLC法测定合成的杂质2,并与留样中的杂质2的保留时间比较,二者一致

2.色谱制备杂质对照品法 当药物中被鉴定的杂质量较大时,先用制备色谱分离得到特定杂质,然后再通过元素分析、UV、IR、NMR和MS来确定有关物质的结构。

例:炎琥宁中有关物质的鉴定 检查:分析色谱条件:色谱柱Shim-packC18柱 (250mm×4.6mmID,5μm);流动相:甲醇-0.05%磷酸二氢钾水溶液(用磷酸调至pH2.5)(65∶35);检测波长:251nm;流速:1.0 ml/min 制备:HPLC条件制备柱为Shim-pack prep-ODS (250mm×20mmID,5μm),甲醇-0.1%甲酸水溶液(68∶32)流动相,检测波长251nm,流速5ml/min,进样量1.5ml。根据色谱图,分段收集含有杂质的流出液。将收集的流出液用乙酸乙酯萃取,在40℃水浴上旋蒸挥干,得到杂质1。

杂质1的结构鉴定:对炎琥宁和杂质1单体,分别进行NMR、UV、IR分析,并结合LC-MS的结果,推断杂质1的结构

小结 1. 杂质定义. 2. 杂质来源和种类. 3. 杂质限量检查. 4. 一般杂质检查: 氯化物, 硫酸盐, 铁盐, 重金属, 砷盐, 澄清度, 水分, 残留有机溶剂, 干燥失重, 颜色等. 5. 色谱系统适用性试验. 6. 特殊杂质检查和鉴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