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讲授内容 第四节 甲状旁腺、维生素D与 甲状腺C细胞内分泌 第五节 胰岛内分泌.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十一章 内分泌 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糖皮质激 素的作用 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的分泌调节 激素的概念及激素的一般特征.
Advertisements

第十一章 内分泌系统 第一节 概 述 一 、内分泌腺和激素 人体主要内分泌腺: 激素: 内分泌系统与神经系统是调节机 体各种机能,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 两大信息传递系统。 内分泌系统的信息传递者是内分 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分泌 ---- 激素。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Adrenoceptor blocking drugs. 人体 β 1 - 肾上腺受体 受体 - 腺苷酸环化酶偶联和受体 - 磷 脂酶偶联示意图.
第一节 概 述 一 激素的一般特征 激素是由内分泌腺和内分泌细 胞所分泌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物质的 总称。这类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经 由血液的运输,对机体其它组织和 细胞发挥调节作用。 特异性 高效能性 信息传递性.
长春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第二篇 外周神经系统药. 长春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外周神经系统主要由传出神经与传入神经系 统组成。 感受器 传入神经 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局麻药.
第七章 激素 第一节 激素概述 激素概述 第二节 激素的作用机理 激素的作用机理 第三节 几种重要的激素 几种重要的激素.
血糖的调节 主讲:嘉鱼县高建成中学 李卫纯. 请回忆:  什么叫血糖?  血糖有什么作用?  正常人的血糖含量指标是多少? 就是血液中的葡萄糖 为机体各种组织细胞的代谢活动提供能量 mg/dl.
第一章 第一节 人体的稳态 三 、 血糖的调节 1 、如果早晨不吃早餐或早餐吃得不好,为什么到了中 午第三节课就会感到头昏、心慌、四肢无力? 3 、为什么糖尿病患者不宜吃甜食? 2 、学校召开运动会的时候,同学们为什么常常给运 动员买巧克力?
1 、如果早晨不吃早餐或早餐吃得不好,为 什么到了中午第三节课就会感到头昏、心慌、 四肢无力? 3 、为什么糖尿病患者不宜吃甜食? 2 、学校召开运动会的时候,同学们为什么常 常给运动员买巧克力?
植物生理 植物细胞生理基础 同工酶. 学习目标 Click to add title in here Click to add title n here  掌握同工酶的概念。  了解同工酶的意义。
第十章 内分泌功能 主要内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下丘脑与垂体激素 第三节 甲状腺激素 第四节 肾上腺激素 第五节 其他激素.
§1. 激素概况 §2 下丘脑与垂体的内分泌 §3 甲状腺的内分泌 §4. 肾上腺的内分泌 §5. 胰岛的内分泌
第十三章 内分泌生理 第一节 激素 第二节 下丘脑的内分泌功能 第三节 垂体 第四节 甲状腺 第五节 甲状旁腺和甲状腺C细胞 第六节 肾上腺
第九章 内分泌 (Endocrine) 概 述 下丘脑与垂体 甲状腺 调节钙代谢的激素 肾上腺 胰 岛 性 腺 其他内分泌物质
第十一章 内分泌.
影响药物吸收的生理因素.
第十二章 激素对代谢的调节.
第十章 内分泌 目的要求: 明确激素的概念,激素作用的特征和作用机制。 掌握下丘脑-垂体靶腺轴调节机理。 掌握各种激素的生理功能和分泌调节;
第二章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三节 高等动物的内分泌系统与体液调节.
血糖的平衡及意义 血糖平衡的调节 糖尿病及其防治
血糖的平衡及意义 血糖平衡的调节 糖尿病及其防治
The Way for Regulation of Metabolism
Metabolic Interrelationships & Regulation
甲状腺、肾上腺、胰岛 Thyroid, Adrenal and Pancreatic Island 湖南医药学院生理学教研室.
第十一章 内分泌(endocrine)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内分泌系统的概念,内分泌系统在调节主要生理过程中的作用及机理。内分泌系统与神经系统的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相互配合的关系。下丘脑、脑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胰腺等的内分泌功能及其调节。熟悉信号转导机制及其新进展,了解糖皮质激素作用机制的有关进展。
第九章 内分泌 学习要求 1.掌握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 糖皮质激素的作用。 2.熟悉内分泌系统和激素的概念; 掌握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
§3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水盐平衡调节.
葡萄糖 合成 肌糖元 第六节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一、糖类代谢 1、来源:主要是淀粉,另有少量蔗糖、乳糖等。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制作:王殿凯.
第二节 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一、体液调节.
五、作用于神经系统的受体拮抗剂 兴奋性氨基酸(EAA)受体拮抗剂 抑制性氨基酸受体受体拮抗剂 神经肽Y受体拮抗剂
二、腺垂体的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 TSH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CTH 促卵泡 FSH 黄体生成素 LH 生长素 GH 催乳素 PRL
治疗骨质疏松症药物.
P 第十三章 骨代谢异常的生物化学诊断 蚌埠医学院 生化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第十八章 钙 磷 代 谢 (Ca、P metabolism).
生命活动的调节专项训练讲评 动物激素调节 浙江省黄岩中学 应晓萍.
Department of Pharmacology
第九章 体液葡萄糖检验.
第十章 脂类代谢 返回目录.
肝源性糖尿病.
第 九 章 物质代谢的联系与调节 Metabolic Interrelationships and Regulation.
Metabolic Interrelationships and Regulation
VitD缺乏性佝偻病 重庆医科大学 儿科学院  黎 海 芪.
Metabolic Integration & Regulation
糖尿病流行病学.
第二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二节 通过激素的调节.
第25章、戊糖途径(HMS)和糖原生成.
正在缓冲…… 67% 66% 64% 68% 65% 70% 73% 72% 71% 63% 69% 62% 54% 55% 53% 52%
甲状腺激素.
第三节 甲状腺的内分泌.
Metabolic Interrelationships
第九章 物质代谢的联系与调节 Interrelationships & Regulations of Metabolism.
第五节 肾上腺的内分泌 一、肾上腺皮质的内分泌 (一)肾上腺皮质激素 球状带分泌盐皮质激素 醛固酮 束状带分泌糖皮质激素 皮质醇
第三十七章 胰岛素及其他降血糖药.
内分泌系统 学习目标 1.脑垂体的位置。 2.腺垂体分泌激素及其功能 3.神经垂体分泌激素及其功能 4.甲状腺素和降钙素的功能。
FSD-C10 一个极有希望的药物 汇报人:李艳花 生物化学教研室.
佝偻病.
佝 偻 病.
第四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 二、人和高等动物的体液调节.
骨质疏松症的遗传学研究(part 2) Hong-Wen Deng, Ph.D. Osteoporosis Research Center
形态与功能 中国医科大学生理教研室 赵红艳.
第一节 概 述 掌握要点: 名词解释:自分泌、允许作用、受 体上调、激素作用机制、 第二信使学说、基因表 达学说.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第一节 细胞膜的结构和物质转运功能 第二节 细胞的信号转导 第三节 细胞的电活动 第四节 肌细胞的收缩.
第十一章 内分泌. 第十一章 内分泌 概 述 内分泌(endocrine) 指细胞分泌的物质直接进入血液或其他 体液的过程。 内分泌系统 由内分泌腺和分散存在于某些组织器官 中的内分泌细胞组成。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Carbohydrate Metabolism
支气管肺炎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儿童医学中心 陈路军
四、胞液中NADH的氧化 1. -磷酸甘油穿梭作用: 存在脑和骨骼中.
Pharmacology of Efferent nervous system
第四节 甲状旁腺与调节钙、磷 代谢的激素 掌握要点: 甲状旁腺素的生理作用 降钙素的生理作用 1.25 — 二羟VD3的生理作用.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本节讲授内容 第四节 甲状旁腺、维生素D与 甲状腺C细胞内分泌 第五节 胰岛内分泌

重点 胰岛素的生物学作用及其分泌调节 熟悉 1.甲状旁腺激素的生物学作用 2.钙三醇的生物学作用 3.降钙素的生物学作用

第四节 甲状旁腺、维生素D与 甲状腺C细胞内分泌 调节血钙和血磷的激素 甲状旁腺素(PTH):升高血钙、降低血磷 降钙素(CT):降低血钙、血磷 1,25-(OH)2-D3 :升高血钙和血磷

来源: 肠吸收 溶骨 肾重吸收 去路: 肾排出 沉积骨、齿 血 钙

一、甲状旁腺激素的生物作用与分泌调节 主细胞合成 84个AA残基 分子量9.5kD 半衰期约4min 肝内灭活,经肾排出

一、甲状旁腺激素的生物作用与分泌调节 (一)生物作用 靶细胞:肾、骨 作用:升高血钙、降低血磷

1.对肾脏的作用: 升高血钙、降低血磷 ①促进远曲小管、集合管重吸收钙,升高血钙 ②抑制近端、远端小管重吸收磷,降低血磷。 ③激活肾内的1α-羟化酶→ 促进小肠粘膜吸收钙和磷

2.对骨的作用: 促进骨钙入血,升高血钙 促进骨形成、骨吸收→骨更新 持续给PIH→骨钙入血 快速效应:骨液中Ca2+入血 延缓效应:刺激破骨细胞活动→ 骨基质溶解→Ca2+入血 (12~14h出现) 间歇给PTH→骨形成

临床 PTH分泌减少: 甲状腺手术损伤甲状旁腺或特发性自 身免疫异常→PTH分泌减少→血钙水 平↓→神经肌肉应激性增高症群 (感觉麻木、刺痛、进而手足搐搦—鹰爪状) PTH分泌增多: 功能亢进时→破骨细胞活动增强→ 骨质过度吸收→容易发生骨折

(二)分泌调节 1、血钙水平的调节(为主) 2、其他因素对甲状旁腺分泌的调节 血磷升高 儿茶酚胺激动β受体 组胺激动H2受体 促进分泌

二、维生素D的活化、作用及其生成调节 (一)钙三醇的生成 7-脱氢胆固醇 (皮肤中) 紫外线 VitD3原 1,25-(OH)2VitD3 肾 1α-羟化酶 肝 25-羟化酶 VitD3 25-(OH)VitD3

(二)钙三醇的生物作用 靶器官:小肠、肾、骨 作用:升高血钙、血磷,促进骨的更新 1.对小肠的作用:促进小肠粘膜对 钙、磷的吸收,升 血钙,升血磷 2.对肾脏的作用:促进肾远曲小管对钙、 磷的重吸收

3.对骨的作用: (1)增加破骨细胞的数量,促进溶骨过 程→动员骨钙入血→血钙、血磷↑ (2)刺激成骨细胞的活动,促进骨钙沉 积和骨的形成→血钙↓ (促进骨的更新)

临床:婴幼儿期维生素D缺乏 → 体内钙磷代谢紊乱→ 骨骼钙化不良→佝偻病 主要表现: 前囟大,闭合迟 可迟至2-3岁才闭合 。 出牙晚,可延至1岁出牙或3岁才出齐。 胸廓畸形:肋骨患珠、鸡胸;漏斗胸 腕、 踝部膨大, 形成佝偻病“手镯”与“足镯” 下肢畸形“O”形腿(膝内翻) 或“X”形 腿(膝外翻) 发育延迟

“枕秃” 方颅

胸部畸形 肋骨串珠、 肋膈沟 鸡胸或漏斗胸

骨骺部膨大手镯和脚镯 下肢畸形“O”形或“X”腿

(三)钙三醇生成的调节 1.PTH→1α-羟化酶活性↑→1,25-(OH)2VitD3↑ 3.维生素D、血钙、血磷水平↓→ 1,25-(OH)2VitD3 转化过程↑

三、降钙素的生物作用与分泌调节 (calcitonin,CT) 来源:甲状腺C细胞(滤泡旁细胞) 靶细胞:肾、骨 作用:降低血钙、血磷

(对成年人降血钙作用弱,对儿童作用明显) (一)生物作用--降低血钙和血磷 1.对骨的作用: ①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阻止其 分化、增殖→减弱溶骨过程→ 减少钙释放 ②促进成骨过程→促进钙、磷沉积 (对成年人降血钙作用弱,对儿童作用明显)

2.对肾的作用: 抑制近端小管对钙、磷、钠、氯的重吸收 结果:血钙、血磷↓ 临床:可用于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二)分泌调节 1.主要因素:血钙水平 血钙升高 → CT分泌↑ 2.其他因素:进食(可能与胃肠激素有 关),血中镁离子浓度升高

来源 去路 血钙 肠吸收 沉积骨、齿 1,25-(OH)2VitD3(+) CT(+) 1,25-(OH)2VitD3(+) 溶骨 PTH(+) CT(-) 1,25-(OH)2VitD3(+) 血钙 肾排出 肾重吸收 CT(+) PTH(+) 1,25-(OH)2VitD3(+)

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 1,25-(OH)2VitD3 升血钙、降血磷 降血钙、血磷 其他 肾 溶骨↓成骨↑ →血钙↓ 分泌 调节 骨 1,25-(OH)2VitD3 C T P T H 骨钙入血→血钙↑ 血钙↓→PTH↑ 缺乏→佝偻病 骨软化症 缺乏→手足搐溺 临床 升血钙、血磷 血钙↑→CT↑ 血钙、血磷↓→其↑ PTH(+) 钙重吸收↑ 磷重吸收↓ 促骨钙、骨盐 沉积→骨的更新 激活1α-羟化酶 →1,25二羟VD3↑ 钙、磷、纳、 氯重吸收↓ 钙、磷 重吸收↑ 肠:钙、磷吸收↑ 增强PTH对骨的作用

第五节 胰岛内分泌 α细胞(A)(20%):胰高血糖素 β细胞(B)(75%):胰岛素 胰岛 δ细胞(D)(5%) :生长抑素 第五节 胰岛内分泌 α细胞(A)(20%):胰高血糖素 β细胞(B)(75%):胰岛素 胰岛 δ细胞(D)(5%) :生长抑素 PP细胞(F):胰多肽 H细胞(D1):血管活性肠肽

一、胰岛素 (一)胰岛素及其受体 1.胰岛素 结构:51个aa组成的小分子蛋白质, 有两条肽链(21肽和30肽), 二者以二硫键相连。 血清浓度:空腹 69pmol/L 半衰期:5~6min

胰岛素与诺贝尔奖

2.胰岛素受体及受体后信号转导 胰岛素受体(IR):酪氨酸激酶受体 IR数量不同→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不同 胰岛素受体底物(IRS):4种 胰岛素抵抗:胰岛素靶细胞对胰岛素 敏感性下降

(二)胰岛素的生物作用 促合成(贮存激素) 靶器官:肝脏、肌肉及 脂肪组织(主) 胰岛素 + 胰岛素受体(IR) →发挥作用

1.对糖代谢的影响 作用:降低血糖水平—唯一 机制:“节源” “开流” (1)促进肌肉摄取、储存和利用葡萄糖 肌肉运动→膜对葡萄糖通透性↑、 葡萄糖代谢加速 胰岛素↑→葡萄糖转运体(GLUT) ↑→ 肌糖原↑

(2)促进肝脏摄取、储存和利用葡萄糖 ① 葡萄糖激酶↑→葡萄糖磷酸化→ 肝细胞摄取葡萄糖 ② 糖原合酶↑→肝糖原↑ ③ 磷酸化酶↓→糖原分解↓ ④ 糖异生有关酶↓→糖异生↓

2.对脂肪代谢的影响 促合成、贮存,抑分解 ①促进葡萄糖→入脂肪细胞→合成脂肪酸、 ②肝细胞多余的葡萄糖→合成脂肪酸→三酰 α-磷酸甘油→三酰甘油→储存于脂肪细胞 ②肝细胞多余的葡萄糖→合成脂肪酸→三酰 甘油→转运入脂肪细胞中贮存; ③抑制脂肪细胞脂肪酶的活性→抑制脂肪 分解。 ④↑组织细胞利用葡萄糖,↓对脂肪的利用

临床:胰岛素分泌减少 ①脂肪大量动员→大量游离脂肪酸→ 肝脏中氧化→乙酰辅酶A→酮体→ 酮血症、酮症酸中毒 ②脂肪分解加强→血脂升高→动脉粥 样硬化→心、脑血管疾患

3.对蛋白质代谢的影响 促合成、抑分解 ① 促进氨基酸→细胞内转运; ② 加速核糖体的翻译→蛋白质合成 ③ 加快细胞核的复制和转录过程, 增加DNA、RNA的生成→蛋白质合成 (与三大营养素合成有关的酶↑) ④ 抑制蛋白质分解。 ⑤ 抑制肝糖异生→氨基酸用于合成蛋白质

4.对电解质代谢的作用 促进K+、Mg2+、硫酸盐→入细胞 5.对生长的作用: 与GH有协同作用→促进机体生长 (与GH共同作用时产生明显的促 生长协同效应)

胰岛素的生理作用小结 促进糖利用,减少糖来源,降低血糖; 促进脂肪合成,抑制脂肪分解; 促进蛋白质合成、抑制蛋白质分解; 促进机体生长(与GH共同作用时产生 明显的促生长协同效应)

胰岛素缺乏时的三多一少症状 胰 岛 素↓ 葡 萄 糖 利 用↓ 蛋白分解↑ 脂肪分解↑ 糖氧化↓ 血 糖↑ 酮体生成↑ 能量不足 >肾糖阈 胰 岛 素↓ 葡 萄 糖 利 用↓ 蛋白分解↑ 脂肪分解↑ 糖氧化↓ 血 糖↑ 酮体生成↑ 能量不足 >肾糖阈 酮血症 饥饿感 高渗性利尿 脱水 酮 尿 酸中毒 昏 迷 口渴 多 食 多 尿 (尿糖) 体重↓ (尿氮) 多饮

(三)胰岛素分泌的调节 1.营养成份的调节作用 主要受血糖与氨基酸水平的调节 (1)血糖水平:血糖↑→胰岛素↑ (2)血中氨基酸水平↑→胰岛素↑ (精氨酸、赖氨酸作用最显著) (3)机制

2.激素对胰岛素分泌的调节 (1)胃肠激素: (2)胰岛激素: (3)其它激素:

3.神经调节 副交感N:促进作用,交感N:抑制作用 迷走—胰岛素系统:迷走神经活动增强 时,常伴有胰岛素分泌增多,故称 作用:促进消化、排泄、生殖功能; 促进脂肪、糖原、蛋白质合成, 储存能量;促进机体修整恢复等。 意义:促进消化吸收、积蓄能量及加强 排泄和生殖功能(能量储备系统)

二、胰高血糖素作用与分泌调节 α细胞分泌 (一)胰高血糖素的生理作用: 促分解 靶器官:肝、脂肪组织 ①促进糖原分解和糖异生的作用→ 血糖明显升高。 ②激活脂肪酶→促进脂肪分解 ③抑制蛋白质合成→氨基酸用于糖异生 ④促进胰岛B细胞、D细胞分泌 ⑤大剂量→心肌收缩力、组织血流量↑、胆汁分泌、抑制胃酸等

(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调节 1.血糖和氨基酸水平的作用 血糖↓、氨基酸↑→胰高血糖素↑ 2.激素的调节 3.神经调节 副交感N:抑制作用 胰岛素、生长抑素、促胰液素→抑制作用 缩胆囊素促胃液素→促进作用 3.神经调节 副交感N:抑制作用 交 感 N:促进作用

进食时:(碳水化合物后) 胰岛素分泌↑ 胰高血糖素↓ 血糖↑ 生成葡萄糖 肝脏 将葡萄糖→糖原

饥饿时: 血糖↓ 胰高血糖素↑,胰岛素↓ 肌肉和脂肪组织 肝糖异生、 利用葡萄糖的能力↓ 糖元分解↑ (主要是利用脂肪酸供能) 血糖↑ 节省了葡萄糖 保证脑组织有足 够的葡萄糖供应 饥饿时: 血糖↓ 胰高血糖素↑,胰岛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