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羧酸及取代羧酸.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有机化学反应历程 若按底物键的断裂方式分类: 若按反应物与产物之间的关系分类: 常常有些反应是几种反应类型的综合:
Advertisements

第十二章 羧 酸 (carboxylic acid).
第八章 羧酸和取代酸 羧基中的羟基被其它原子或基团取代的产物称为羧酸衍生物(如酰卤、酸酐、酯、酰胺等)。
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中的相关计算 广东省德庆县香山中学 伍群艳 H O C H COOH R2 N NH2 C C 肽键 R1 H2O.
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
动物的新陈代谢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生物有机化学 生物有机化学作为有机化学向生命科学渗透过程中形成的一个新的学科分支,近20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迅速发展。生物有机化学的研究几乎涉及到生命科学的所有前沿领域,已经成为现代生命科学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生物有机化学的研究成果,又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传统的有机化学。
第十四章 含氮有机化合物.
第十三章 羧酸衍生物. 第十三章 羧酸衍生物 第十三章 羧酸衍生物 A.酰卤 B.酸酐.
第十章 羧酸和取代羧酸 掌握:羧酸的结构以及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酸性以及酸性强弱与整个分子结构的关系; 羧酸衍生物的生成;
第十三章羧酸及其衍生物 羧 酸 1羧酸的分类和命名 1.1羧酸的分类 据R来分: 饱和、不饱和 脂肪族、芳香族 据羧基的数目分:一元、多元.
-碳的卤代及烷(酰)基化反应 醛(酮)及酯的缩合反应 生成碳碳双键的反应 成环的反应 其他类型的负碳离子反应
第七章 糖类 油脂 蛋白质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第一节 葡萄糖、蔗糖.
趣味实验 冷却 苯酚乳浊液 苯酚 溶液 加热 溶解度 增大 冷却 溶解度下降.
第七节 维生素与辅因子.
高等有机化学 多媒体课件 天津大学理学院 余 志 芳.
专题2 第一单元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第2课时 同分异构体.
Chapter 5: Rearrangement Reaction
第十五章 糖类化合物习题解答 1. (1) (2) (3) (4) (6) (5) CH2OH HOCH2 CH2OH HO H H HO
第四章 醇和酚 第一节 醇 第二节 酚.
第十章 有机酸(一) 【教学目标】 1. 掌握羧酸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2. 熟悉羧酸的分类、命名和物理性质 3. 了解一些与医学密切相关的羧酸
第九章 生物碱.
学习情境9-2 酰化技术 1、概述 2、N-酰化技术 主要介绍N-酰化的基本原理、N-酰化的方法、应用实例 3、C-酰化技术
第十三章 羧酸衍生物和碳酸衍生物.
有机化学复习知识要点 (复习课).
含氮化合物习题 练习 习题 退出.
羧酸 制作:邓光耀 霍伟波.
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
烃的衍生物知识总结.
第六章 羧酸及其取代酸 第一节 羧酸 第二节 羟基酸 第三节 酮酸.
第十章 取代羧酸                 双官能团羧酸 复合功能基羧酸.
羟基——重要的官能团.
§2.6 红外谱图解析 各官能团的特征吸收是解析谱图的基础 (1)首先依据谱图推出化合物碳架类型
2018/12/8 第十一章 羧酸.
第8章 含氮有机化合物 生化教研室 夏花英 8403 课程代码:22680b57e1.
第三章 烃的含氧衍生物 第四节 有机合成.
三、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基本要点: ABn分子或离子的几何构型取决于与中心A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目。 价层电子对=σ键电子对+孤对电子对
第12单元 羧酸、取代羧酸 引 言 羧酸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和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例如,食用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醋酸是自然界中羧酸的典型代表。
Synthetic Chemical Experiment
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 國中2下 常見的有機化合物.
强酸(碱)溶液 一元弱酸(碱)溶液 多元弱酸(碱)溶液 两性物质 混合酸碱溶液 各种体系[H+]浓度的计算
实验 二、配合平衡的移动 Cu 2+ + NH3 Cu(NH3)4 HCl Na2S Zn EDTA NH3 深蓝色消失
第十六章 双官能团化合物 (Difunctional Compounds)
第二节 羟基酸 羟基酸是分子中既含有羟基又 含有羧基的双官能团化合物。 一、羟基酸的分类和命名 根据羟基酸中羟基所连接的烃基
你有过呕吐的经历吗? 你感到胃液是什么味道的?
第一单元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第2课时 有机物结构的表示方法
第十一章 配合物结构 §11.1 配合物的空间构型 §11.2 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
乙 酸 化 学 化 工 学 院. 乙 酸 化 学 化 工 学 院 温故知新 写出乙醛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共热的反应方程式 CH3CHO+2Cu(OH)2→Cu2O↓+CH3COOH+2H2O 乙醛 乙酸 反应发生在醛基上,醛基氧化成羧基.
Synthetic Chemical Experiment
陕西省陕建二中 单 糖 授课人:庄 懿.
离子反应.
热烈欢迎: 各位老师莅临我校指导! 萧山第二高级中学.
大头婴儿 大头婴儿的头比较大,面部肌肉松驰,表情比较呆滞,对外界事物的刺激反应较低。为什么婴儿长期吃劣质奶粉会出现这种症状?
氧化还原反应.
(Carboxylic acid and its Derivatives)
第18 讲 配合物:晶体场理论.
第十五讲 烃的衍生物 一、知识点.
H核磁共振谱图解析举例 解析NMR谱: 共振信号的数目,位置,强度和裂分情况 信号的数目: 分子中有多少种不同类型的质子
第三章 第三节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学时3 襄阳市第一中学.
重要有机物之间的相互转化 苍南钱库二高 季宝璋.
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 延安大学化工学院 有机化学教研室.
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 延安大学化工学院 有机化学教研室.
曾昭琼《有机化学》第三版CAI教学配套课件
温州中学选修课程《有机化学知识拓展》 酯化反应 温州中学 曾小巍.
§2.4 典型化合物的红外光谱 1. 烷烃 C-H 伸缩振动(3000 – 2850 cm1 )
第一节 羧酸分类和命名 一.命名、物性 1. 根据俗名命名 酒石酸 马来酸 -乙氧基醋酸 2019/7/9.
第三节 水溶液的酸碱性及pH计算 一、水的质子自递反应 水的质子自递反应: 水分子是一种两性物质,它既可 给出质子,又可接受质子。于是在水
第十二章 羧酸.
实验十八 图谱解析实验 根据谱图,推定未知苯系物的结构
7 醇酚醚 含有羟基(hydroxy)的链烃和芳烃为醇和酚,醚是含有醚键的化合物,与相同碳原子的醇为同分异构体.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十章 羧酸及取代羧酸

10.1 羧酸的结构、分类和命名 羧酸——分子中含有羧基官能团的化合物 羧基:–COOH 羧基中的碳原子也是sp2杂化 平均化

羧酸的分类: 饱和羧酸、不饱和羧酸 羧酸的命名: 按R基不同:脂肪族羧酸、脂环族羧酸、芳香族羧酸 按羧基数目:一元羧酸、二元羧酸、三元羧酸、、 羧酸的命名: 俗名:如蚁酸、醋酸、酪酸、马来酸、草酸 系统命名

二元酸的命名:

芳香酸的命名: 脂肪酸为母体,芳环作取代基

脂环族羧酸: 脂肪酸为母体,脂环作取代基

10.2 羧酸的制法 1. 氧化法 2. 水解法 3. 格利雅试剂法(Grignard) 伯醇、醛的氧化 烃氧化 芳环侧链氧化 腈水解 油脂水解 苯三氯甲烷水解 3. 格利雅试剂法(Grignard)

伯醇、醛的氧化

烃氧化

芳环侧链氧化

腈水解 二元羧酸的常规制法——

油脂水解 苯三氯甲烷水解

格利雅试剂法(Grignard) ——格利雅试剂与CO2反应 增加一个碳

10.3 羧酸的物理性质 1¸ 状态 脂肪族饱和一元酸:C1~C9:液体 C10: 固体 脂肪族二元酸、芳香族羧酸:结晶固体 2¸溶解性 羧基与水形成氢键 低级羧酸与水混溶 C数 溶解度

3¸ 相对密度 甲酸、乙酸、二元酸、芳香酸:d1 其余一元酸:d1 M相当,b.p: 羧酸  醇  醛酮  烃 4、沸点 甲酸 46 100.7 乙醇 46 78 原因:羧酸分子间由两个氢键互相 结合形成双分子缔合的二聚体 M相当,b.p: 羧酸  醇  醛酮  烃

5、 熔点 C数 羧酸熔点呈锯齿状上升 原因: 偶数碳, 对称性高, 晶体排列紧密,  熔点较高 6、升华性 芳酸一般具有升华性

7、 红外光谱 C=O : 1680~1770cm-1 OH : 缔合:2500~3300cm -1 游离:3560~3500cm -1 羧酸盐C–O: 1610~1550cm -1 1420~1300cm -1

8、核磁共振谱: -COOH: =9.5~13 -H:=2.2~2.5

10.4 羧酸的化学性质 H O R — C — C H O—H 羧基是羰基和羟基相互影响的统一体,表现在: 1、羧酸不与羰基试剂反应 亲核加成 R — C — C 酸性 H O—H -OH被取代反应 脱羧反应 羧基是羰基和羟基相互影响的统一体,表现在: 1、羧酸不与羰基试剂反应 2、羧酸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10.4.1 酸性和成盐 羧酸呈明显的弱酸性, PKa约在45 RCOOH + H2O  RCOO + H3O+ 10.4.1 酸性和成盐 羧酸呈明显的弱酸性, PKa约在45 RCOOH + H2O  RCOO + H3O+ 碳酸pKa=6.5 羧酸可以分解碳酸盐, 可用于区别和分离羧酸: RCOOH + NaHCO3RCOONa + CO2+H2O RCOONa + HCLRCOOH + NaCL

羧酸呈酸性的原因—— 羧酸能离解而生成更为稳定的羧酸根负离子 P-共轭使其稳定

羧酸的酸性强弱—— 在羧酸中,吸电子取代基可使酸性增强; 供电子取代基可使酸性减弱。 羧酸的酸性强弱取决于羧酸根负离子的稳定性! 电荷分散 稳定性增强 电荷集中 羧酸根负离子 稳定性减弱 羧酸的酸性强弱取决于羧酸根负离子的稳定性!

诱导效应 ——由于电负性不同而产生的原子间静电引力的影响,而使共价键电子云偏移的现象。 吸电子能力比氢强,为吸电子基, 具有负诱导效应(-I效应) 吸电子能力比氢弱,为供电子基, 具有正诱导效应(+I效应) 根据取代乙酸的pKa值,可以推测各取代基诱导效应的类型和强弱次序。

二元羧酸的酸性: 二元羧酸的酸性比相同碳数的一元羧酸强,而且总是pKa2大于pKa1 二元羧酸分子中的两个羧基的离 解是分步进行的: ——∵-COOH是吸电子基 二元酸的pKa2总是大于pKa1——∵-COO-是强供电子基 两个羧基相隔越近, pKa1越小,酸性越强

比较:甲酸:pKa 3.77 乙酸:pKa 4.76 丙酸:pKa 4.88

芳香酸的酸性: 取代苯甲酸的酸性: 与取代基的种类及在苯环上的位置有关: 苯甲酸比一般脂肪酸(除甲酸外)的酸性强。 硝基取代:诱导效应与共扼效应的方向一致,电荷分散,酸性比苯甲酸强。在对位时,存在-I、-C效应,在间位时,只存在-I效应,所以对硝基苯甲酸的酸性强于间硝基苯甲酸。 甲氧基取代:诱导效应与共扼效应的方向不一致。在对位时,+C效应大于-I效应,负电集中,酸性弱于苯甲酸;处于间位时,只存在-I效应,电荷分散,酸性强于苯甲酸.

取代苯甲酸取代基处于羧基的邻位时,不论是致活基团(氨基除外)还是致钝基团,都使酸性增强。这种特殊的影响总称为邻位效应,可能是电子效应、场效应、立体效应和氢键的形成等因素影响的综合结果。

10.4.2、羧酸衍生物的生成

RCOOH+PCl5RCOCl+HCl+POCl3 RCOOH+SOCl2RCOCl+HCl+SO2 1.酰卤的制备 3RCOOH+PCl33RCOCl+H3PO3 RCOOH+PCl5RCOCl+HCl+POCl3 RCOOH+SOCl2RCOCl+HCl+SO2 Bp低 Bp高

2.酯的制备 羧酸和醇在酸催化下共热——酯化反应 RCOOH+R’OH RCOOR’+H2O 酯化反应的特点: (1)可逆反应 例: H+ CH3COOH + CH3CH2OH  CH3COOCH2CH3 + H2O 开始:1mol 1mol 平衡:1/3mol 1/3mol 2/3mol 2/3mol

RCOO H+R’3C OH RCOOR’+H2O (2)两种不同的脱水方式: RCO OH+R’O H RCOOR’+H2O 酰氧断裂 RCOO H+R’ OH RCOOR’+H2O 烷氧断裂 H+ CH3COOH + CH3CH2O18H  CH3COO18CH2CH3 + H2O 一般酯化反应是酰氧断裂 但是: RCOO H+R’3C OH RCOOR’+H2O 叔醇 叔醇是烷氧断裂

两种不同的反应机理: 酰氧断裂:亲核加成—消除反应 烷氧断裂:亲核取代反应 SN1

(3)酸和醇的结构对酯化反应活性的影响 酯化反应的活性取决于中间体的稳定性。由于反应中间体是一个四面体结构,若羧酸和醇的烃基体积增大,中间体结构中空间拥挤程度相应增大,体系能量升高而稳定性下降,因而反应活性降低。 一般情况下,不同的羧酸和醇进行酯化反应的活性顺序为:

3.酸酐的制备 单酐: 混酐: 内酐:

4.酰胺的制备 羧酸与氨或胺(伯胺、仲胺)作用,首先生成铵盐。铵盐加热脱水生成酰胺。

10.4.3、氧化和还原反应 甲酸、草酸易被氧化。其它羧酸一般不易被氧化。 甲酸——银镜反应,KMnO4褪色。 草酸——KMnO4褪色。 羧酸不易被还原。在强还原剂作用下可被还原:

10.4.4、脱羧反应和脱水反应 无水羧酸钠与碱石灰共热,则从羧酸盐中失去CO2生成烃:

羟基在羧基的邻位或对位的酚酸,加热至熔点时分解为相应的酚和CO2。

各种二元羧酸受热后的反应:

凡是可以形成五元、六元酸酐的二元酸受热都易失水形成环状酸酐。

10.5 取代羧酸 10.5.1 卤代酸 取代羧酸是多官能团化合物。 1. 卤代酸的制备 -氢活泼,易被取代,但反应较醛酮难,须红磷存在 赫尔-乌尔哈-泽林斯基反应

反应历程: 2.卤代酸的性质

-卤代酸——性质活泼:取代、消除 -卤代酸——消除反应 -卤代酸在同样条件下——五元环内酯

10.5.2 羟基酸 1. 羟基酸的分类和命名 根据羟基和羧基的相对位置不同,可分为: 羟基酸——分子中同时含有羟基和羧基的化合物 分类: 醇酸——羟基连在饱和碳上 酚酸——羟基连在芳环上 根据羟基和羧基的相对位置不同,可分为: 羟基酸、羟基酸、 羟基酸 命名: 羧基为母体,羟基为取代基 注意俗称

2. 羟基酸的制法 基本方法: 一、含羟基的化合物中引入羧基 二、羧酸分子中引入羟基 (1) 从羟基晴水解 -羟基酸

(2)从卤代酸水解 具有光学活性的-卤代酸,碱性水解条件不同,生成产物的构型不同: 构型转化 构型保持

(3)雷福尔马茨基反应(Roformatsky)——-羟基酸 -溴代酸酯 过程: -溴代酸酯 -羟基酸 例:

(4)水杨酸的制备——柯尔伯—施密持反应 苯酚的钠盐或钾盐与CO2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反应,生成水杨酸盐,酸化后得到水杨酸。

3. 羟基酸的性质 (1)酸性 ∵–OH是吸电子基  羟基酸的酸性比相应的酸强 但比相应的卤代酸弱 乙酸:pKa 4.76  羟基酸的酸性比相应的酸强 但比相应的卤代酸弱 乙酸:pKa 4.76 -羟基乙酸:pKa 3.85 -氯乙酸:pKa 2.86

(2)脱水反应 羟基和羧基的相对位置不同,脱水方式不同

(3)氧化和分解脱羧反应 -或-羟基酸→氧化→酮酸→易脱羧→ 醛、酮或羧酸 减链反应

10.5.3 羰基酸 羰基酸又称为氧代酸,分为醛酸与酮酸两类。 1. 羰基酸的制备 乙醛酸制备: 还原 氧化 水解

酮酸制备:

2. 羰基酸的性质 乙醛酸:醛基的反应、羧基的酸性 酮酸:酮和羧酸的性质 不稳定性: